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学经典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4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外国文学教学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再次的苏醒,英国文学等外国文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我们看到新一代的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正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国文学教学的成就
首先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增多,这些学科拥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很多的师范学校以及综合型大学也将英语语言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和必选选修学科;其次国家的自考规模不断壮大,这也为英语文学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如果刨除引进的英文教材,英文原版的教材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简史》等,作品选读部分主要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等,而诗歌方面的教材则选用了《英国诗选》、顾子欣的对照版本《英文诗三百首》以及《英诗教程》等优秀教材。在小说方面有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辑的《英国短篇小说集》、《英国短篇小说选》等,散文方面涉及到吴井荣先生的《当代英文散文选读》、《现代英文散文读写教程》,此外在戏剧方面还有《英国戏剧选读》,何其莘和程雪猛两个版本的都值得学习
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发行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有国内著名的学者进行翻译还有外研社和译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进行引进古典英国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国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也十分积极,主要著作有《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等,值得关注的是曾经只刊登语言研究类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以及《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报刊也逐步出现外文作品和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
二、英国文学教学的不足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
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
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
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较差
学生凑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
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
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四、对策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
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
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我校从2003年提出“三礼”教育至今,学生的文明礼貌修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仍然缺乏书卷气,学校的人文气息仍然不够。面对这种现状,结合我校现有资源,本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原则,通过传承经典文化,将诵读经典作为提升我校学生人文气息和文化素养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书香校园,人文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的办学愿景。
一、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文化气息
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生活情操,我校打造校园传统经典文化氛围。校园门口两侧建立“诗词墙”;校园操场建立“雅仪厚德文化”长廊;“孝悌”文化墙;“论语”墙;“历史故事”墙等,教学楼各个楼层根据不同的主题,展示各有侧重的经典文化:经典名画,经典唐诗,经典宋词,经典人物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紧紧围绕传统经典文化来布置班级墙报;每月在校园展示橱窗展示传统经典文化主题;校园网站、微博上定期介绍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文化活动的动态;每天上学、放学时,无论学生走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在学校生活中处处与名人、名家、名作、名画、名曲作伴。
二、校本教材,编撰经典文化读本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学校组织队伍编写校本教材《经典诵读选本》《三礼小手册》《国学小知识》等读本,从知识、文化到行为,把传统经典文化知识与行为习惯融入国学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每日行为。
三、国学课程,经典文化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但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应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大新小学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开设国学校本课程,每学期有计划、有方案、有落实、有检查,以校本教材为主,兼收并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校本课程中。教育形式多样化,鼓励各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大胆进行创新,以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课堂,并在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学校设置《国学》课程,开设《国学》早读,建立国学诵读制度,编撰《三礼小手册》,编撰《古诗词诵读选本》等,内容主要包括《三字经》《古诗诵读》《弟子规》《论语》等选篇,让孩子与经典同行,和圣贤对话,让琅琅书声弥漫校园,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仁义敦厚品行的培养,也让语文课程和语文知识得以延伸。
通过每日一读,每周一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的教育目的。语文科组开展“读国学经典,诵中华美德”朗诵活动检查孩子们诵读成果。
我们还通过开展古诗词鉴赏社团、书法社团、古典乐器社团等,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孩子们学国学兴趣盎然,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有显著进步。我们相信经过小学六年的坚持,孩子们儒雅的风度定会得以彰显。
四、活动丰富,落实经典文化教育
在经典文化教育中融入丰富多彩活动,每周分年级开展诗文诵读、名家介绍、名曲欣赏、名画鉴赏集体展示活动。每学年开展古诗考级、诵读之星、书香班级评选,书香家庭评选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等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国学活动月,活动形式丰富,包括国学知识竞赛、国学作文比赛、国学经典诵读展示等,在活动中落实经典文化教育。
五、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讲座,教师读书、分享等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为老师们开展讲座培训,分批次派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经典文化素养。学校连续三届参加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研讨会活动,均有老师参加赛课、论文比赛,成果丰硕。
重庆市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特色,大胆、勇敢地进行了一次教育创意体验――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博大的手笔,书写壮丽的蓝图,以国学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举全校之力,聚干群之心,用坚韧的意志,智慧的灵感,创造的激情,拼搏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名校之路。
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创办于1997年,是江北区第一所公办性人事体制改革实验学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教职上7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3人,书法高级教师占58%,普通话一级教师占63%。
学校自2002年开始探索“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人文洋河”办学特色,3个国家级“经典诵读”重点课题相继立项,整合研究,成效明显。十余载风雨,十余载求索,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育人体系日臻成熟,相继被授予: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重庆市家长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实验学校、同学江北工程“书香文化特色学校”、江北区窗口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深度挖掘内涵,积极寻找契机,践行创新发展。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落实八项举措,让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发展,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目标定向,形成“书香”愿景
学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研究和实践,校园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均得到较大的提升。学校制定了“1235”中期发展规划(即一个目标,发扬两种精神,实现三个变化,促进五个提高)。从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定向,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形成打造“书香校园”的共同愿景。
环境营造,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撷取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制成牌匾悬挂在校同回廊四周;在每间教室开辟经典诵读评比栏;每块黑板报开辟经典诵读伴成长栏目。同时学校还着力打造班级文化建设,使各个班级从环境布置、经典诵读的主题、内容、形式上,彰显班级文化特色。
师资培训,树立教师儒雅形象
几年来全校教师在坚持书画练习的同时,学校还外请专家,每周开设一小时的文学鉴赏课,以提高教师的书香文化底蕴,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形。
科研导向,探寻经典诵读有效策略
学校确立了“科研先行出点子,勇于创新显特色”的思路,相继成功申报了《诵读传统经典,促进学生品德养成的研究》、《开展经典诵读,提高语文能力》、《利用网络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荣辱观》三个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分别参与了这三个课题,从弘扬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有效策略、有效形式、影响程度等方面全面深入的实施研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研究。日前,以有本类课题研究的12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38篇获市区级一等奖。
开发校本课程,让国学教育走向规范
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年级编写了一套《诵经典、知荣辱,做中华好儿女》传统文化学习校本教材。教师严格遵循“熟读成诵,参照点拨”的原则,采取拍手缀、跺脚缀、声音缀、击打缀、答问缀等形式,寓古老于生动,寓深髓于活泼,极大的提高了诵读实效性。学校还从同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策略、评价机制上深入研究,进行国学“专题学习班级”实验,选取国学教育基础较好的班级,展开对某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背景、思想、作品等方面专题学习研究,以点带面,推进国学教育深入。强化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国学资源
学校把国学教育立足于各学科课堂,充分挖掘各学利中国学教育资源:语文课上诵读诗词歌赋,品德课上学习先贤圣人的高尚情操,综合实践课上制作纸张、线装书……王丽娜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欧琳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分别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全国年会上获得一等奖。
开展传统主题教育,以学文促进学生做人
学校围绕月教育主题从环境营造、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和精神感染,形成国学教育合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如汨汨清泉让学生濡于耳、染于目、诵于口、淌于心、亲于行。为进一步提高主题教育的成效,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国学成长记录袋”,专项搜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成果,记录学生成长足迹。
三位一体,形成国学教育合力
记得当初买这些经典的时候,是因为听说长大有用,可小小的我并不怎么喜欢。当时拿着一本厚重的书,打开一看,全是我看不懂的语句,变更没有兴趣了,所以,这四本国学经典便静静的躺在落满灰尘的书架上。
直到上了初中,便在某年某月某日怀着一个强烈的好奇心搬出这些书,一页一页地翻了起来。当时似乎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在女生中最受欢迎,于是我开始认真地看起了《红楼梦》,其实并不算认真,认真的看了两会之后,便没有兴趣看下去了,只挑了一些较有趣的情节浏览。
渐渐地,我明白了,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贾史王薛的兴盛衰落;明白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明白了英雄好汉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明白了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路程。
而经典当然不止这些。《论语》教我们做人要政治磊落,要重视仁德;《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礼记》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准则;而《大学》教导我们要格物致知…… 渐渐地,这些经典的经典气息就像盖不住的茶香萦绕在我的周围。夜明珠的光芒在喧杂浮躁的白天被太阳似火的光辉掩盖,而到了夜幕降临,万籁俱静的时候,她就默默地亮着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光芒。而经典不就像夜明珠一样吗。当我们的心灵吵杂的安静不下来,经典被我们一眼忽略过去,而就在我们心灵的灰尘沉淀下来,腾出一片安静时,经典就在角落里静静散发着清新淡雅的光。她就是一把古香古色的掸子,为我们拂去心灵的灰尘。
在作者理解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概括,纵向特征是“易”,横向特征是“和”。所谓“易”,“就是《周易》中的‘易’,‘生生不息’、‘革故鼎新’。求变是正宗国学,不变是腐儒国学,国学永远是过程”(前言)。在“易”的视野中的“国学”,是与中国现实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导当代文化建设的经典。当然,在作者看来,文化重建并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照搬经典的教条,而是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研习国学经典,“‘新国学’要从问题出发,学问的基础是问,学问学问,没问就没学,没学就没根”,这就是用古人的智慧解决当代人的问题,是传承中华文明再造民族文化辉煌。在作者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政”带动了国学的新变化,“经济国学已经在儒商的实践中萌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应该是国学必须要面对的。正如作者所说:“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如今的‘社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人’,不深入经济生活,学术研究就不周延。效率、利润、价格、待遇、物求、个性、竞争、规划、法律等要素都很重要,但是安人、守正、群体、和谐、人本、仁爱、恕道、自强、无为、淡定、乐天、厚生等理念也很重要,新型的商业文明需要人文干预,在这方面国学大有可为。”
作者用“和”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横向特征,以“和”作为贯穿各家思想的主线。所谓“和”“就是《论语》中的‘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尽管这里主要引用的是儒家思想,以儒家文化作为国学中心,还有可以商讨的空间,但是,以“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并以此贯通儒、道、法、兵、佛、墨等各家思想,准确地把握了国学的基本精神。在作者设想的思想框架中,“和”既是思想价值的范畴,是和谐、中和,同时又是思想规范的范畴,也就是“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的思想演说都可以在同一种思想规范中被纳入到一个理论框架中来。
在作者所构造的这个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当然居有主导地位,对儒家文化的阐释不仅涉及对道、法、兵等各家思想的贯通,而且也影响到国学今用的现实功能。在对诸家学说阐述的过程中,作者似乎更偏爱儒家文化。徐宏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论语》研究,致力于国学的传播。因此,这种偏爱就是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的文化认同。作者认为,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是“仁”,“孔学就是‘仁学’,‘仁’是儒家思想中的大字眼儿”(P3)。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所以,“仁”的核心并在于“礼”。所谓“礼”就是一种典章制度,是一种规则,是一种道德规范。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思想,使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要符合“礼”,只要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礼”的要求了,就会达到和谐的地步,也就会达到“仁”的境界。
以“礼”的思维来理解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就是大德性、大智慧,是一种状态,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作者的设想中,中庸就是一种境界,如果各方面的事情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一种至美。作者强调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与现实的关系,就是突出做人做事要把握适度,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最佳境界,而唯有中庸可以达到完美境地。因此,所谓中庸就是中和,就是不走极端,不过分,不急于求成,而是把握分寸,适度 掌握。
如果说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把握主要侧重于以礼求和的话,那么,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则主要倾向于天乾地坤,阴阳相济,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演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家文化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是不做事,而是要正确地做事,有智慧地做事。怎样才是有智慧地做事?顺其自然,低调为人,积小成多,积水为渊,积土成山。如果说儒家文化强调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强调有理想有抱负,那么道家文化恰恰突出了做事要从小处着眼,重视过程,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由于本书体例的性质决定,这部著作不可能对先秦以来各家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甚至对经典的评析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但我觉得作者的评析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而写出的心得体会。这里既有作者的理论探讨,有作者多年来学术研究的成果,也有社会观察及其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作者注重学理上的讨论,但不发空议论,也不单纯进行学术辨析,而是将学术思想融入现实的考察之中,将古人的智慧转化为实践层面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