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范文第1篇

(1)轿厢 的速度大小.

(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

(3)电动机的功率至少多大?

2.(2014•德阳)如 图所示,质量为70 kg,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50 N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绳重不计,g取10 N/kg).求:

(1)物体A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3.(2014•济宁)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将在济宁市万紫千红度假村举行,运动员李伟参加了小组选拔赛.图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 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 估算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李伟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 km,耗时10 min,若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他的骑行功率.

4.(2014•长沙)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D是动滑轮;配重A的质量为140 kg,底面积是8.0×10-2 m2,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 =1∶2.假定运动员体重是600 N,一只脚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10-2 m2,(不计杠杆重、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求:

(1)配重A自由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当人将配重A匀速提升0.2 m时,人做功340 J,动滑轮重为多少?

(3)当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人对绳的拉力为多大?

5.(2013•湖州)如图装置为某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时发明的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1米的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中点10厘米的A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50克、容积为80毫升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 挂一质量为50克的钩 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1)该“ 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右端离支点O______厘米处.

(2)该“密度天平”的量程为多大?

(3)若将钩码的质量适当增大,该“密度天平”的量程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14•临沂)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吊车提升大理石板的示意图.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 kg/m3,每块大理石板的规格为50 cm×50 cm×2 cm,升降机吊框的重力是600 N.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g取10 N/kg.则:

( 1)一块大理石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如果吊车钢丝绳能承受的拉力是10 000 N,则该吊车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大理石板?

(3)在某次提升作业中,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是0.1 m/s,则在2 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板提升的高度是多少?

(1)拉力移动的距离:

s=ns物=2×2 m=4 m,

拉力做的功:

W总=Fs=1×103 N×4 m=4×103 J;

(2)η=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W总η=4×103 J×90%=3.6×103 J;

(3)W=Fs,滑轮组对汽车的拉力:

F′= = =1.8×103 N.

汽车做的是匀速运动,

汽车受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汽车受的阻力f=F′=1.8×103 N.

针对训练

1.(1)轿厢运动的速度:v= 1.5 m/s;

(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

W=Fs=Gh=3 000 N×15 m=4.5×104 J;

(3)当轿厢匀速上升时,轿厢竖直向下受到自身重和载货重,竖直向上受到配重拉力和电机的拉力,满足

G空+G货=F配+F电,所以F电=G空+G货-F配=3 100 N+1 000 N-3 000 N=1 100 N,所以,电动机的功率至少为:

P= = =F电v=1 100 N×1.5 m/s=1 650 W.

2.(1)物体A的重力

G=mg=70 kg×10 N/kg=700 N;

(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拉×LOB=F×LOC,

则F拉= = =300 N;

(3)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范文第2篇

1. 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7-1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 A

2. (2013,浙江义乌)如图17-2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甲和丙 D.甲和丁

3. 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图17-3中的哪一个( )

电压表读数U/V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电流表读数I/A 0.18 0.21 0.24 0.27 0.30 0.33

A B C D

4. (2013,贵阳)如图17-4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 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 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 ,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

A.10Ω和40Ω B.20Ω和30Ω C.10Ω和20Ω D.30Ω和40Ω

5. (2012,湖北咸宁)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17-5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

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

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升高

C.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D.当 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低A、B间的电压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6. 如图17 -6所示,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0.2 A和0.3 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的电阻为15Ω,则干路电流为 0.5 A,电源电压是 3V,L2的电阻为 10Ω。

7. (2012,四川遂 宁)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加1 V,流过的电流就增加0.1 A,该电阻值为 ¬¬¬¬¬¬10Ω。如果改变该电阻两端的电压,该电阻阻值将 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17-7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网上查阅的一幅某种型号的家用白炽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可知:灯丝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升高而 增大;这只灯泡两端电压是110 V时,灯丝电阻是 733.3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 (2013,广东揭阳 图文信息题)如图17-8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9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6Ω。

三、实验题(10题6分 ,11题16分,共22分)

10. (2013,浙江嘉兴)如图17-9是某同学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图。

(1)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由2 Ω换为4 Ω,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应向 右(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表格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将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在 2.4伏。

实验次数 电阻R/欧 电流I/安

1 2 1.2

2 4 0.6

3 6 0.4

11. (2013,福建宁德)为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明连接了如图17-10所示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

(1)同组的小丽给他补接了一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根导线画出来。(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 A (填“A”或“B”)端。

(3)小明利用连接完整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通过计算得出表格中甲处的电阻是 11.67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阻值相差较大,其他同学在实验中也发现相同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3.0 3.5 3.8

电流/A 0.28 0.30 0 .31

电阻/Ω 10.71 甲 12.26

灯泡亮度 暗 较亮 亮

四、计算题(12题15分,13题16分,共31分)

12. (2013,湖北黄石)如图17-11所示,R1是0~20Ω的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A1的示数是1.5 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5 A,求:

(1)R2的阻值和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电阻;(2)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 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0.6 A,为使电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至少要多大?

13.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图17-12甲所示是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根据这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的特性,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来测量某一环境的温度,已知定值电阻R0=1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范文第3篇

11、如图3,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 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A.猜想 B. 评估 C. 设计实验 D. 实验结论12、甲声音波形如图4,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3、红外线具有_________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 _____________.对于A、验钞机、B、电视机遥控器、C响尾蛇捕食D眼镜店用来清洁眼镜的清洗器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14、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来辨别主人。15、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16、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使这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影响他们学习,其原因是光在反光区发生了 反射;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

17、如图5,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º,则反射角是 度。18、橱房里多处可以看到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液化气罐中的煤气是用__________方法液化的。冬天的早晨我们常会在窗玻璃 (内侧或外侧)上看见美丽的冰花,这是一种 (填写物态变化)现象。19、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如图6,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只有用________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看到七彩光带。20、如图7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 ,小球的作用是 ,这里应用了科学探究中常用的 的物理方法。21、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后,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对此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和 .22、小林感冒了,去医院去打针,护士帮他打针前,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 消毒,此时小林会感到该处________(填“热”、“冷”),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发生 (吸热或放热)现象。护士在为他测量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 ____的性质而制成。23、10月15日,学校组织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检查视力,视力表在李华同学的后方2.5米处,李华坐在镜前1.5米处,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 (倒正情况)、 (大小情况) (虚实情况)像。此时医生检查的是李华距镜中视力表 米的视力情况,李华为了看清平面镜中视力表下面几排字母的像,她向平面镜走去。在他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所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将 ,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如图8,小刚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5、在学校的庆国庆的晚会上,学校一名男低音校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另一位女高音校友,则___ __ ___(男校友或女校友)的音调高,________(男校友或女校友)的响度大。同时为他们伴舞的是学校舞蹈队,她们上身是白色衣服, 下身是蓝色裙子如图9,当舞台上的红色灯光照在她们身上,舞台下的观众会看到她们上身是 色衣服,下身是 色裙子。

26、如图10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min;第4min内冰块呈 态,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 (晶体/非晶体)。 那么,判断晶体的重要依据: 。 三、解答题:(第27题每图2分,第28题3分,第29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27、按要求作图(1)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11.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2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3)如图13作出AB物体经过小孔MN所成的像A,B,。(4)图14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试题 中考 分析思考

中考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考试题本身的质量如何,更是备受师生和学校的关注,它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初中物理中考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目标方面所达成的水平,它既是衡量学生物理学习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中考也承载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的重任,因此中考还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观念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中考试题应发挥物理教学引领性作用。

每年呈现的中考试题,是师生改革教与学方式的载体,它会促使教师反思平时的教学,寻找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不足。反映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的理解,从另一侧面引导我们老师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真正理解,注重通过创设情景来呈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到理性认识;要关注知识的迁移,把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与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增长能力。如重力的方向是重力概念中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有的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悟、认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垂直水平面向下,并通过生活实例体验重力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得到提升,启示我们教师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二、中考试题应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因些在复习中,我们要把初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和原理等梳理出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这几年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例如: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比较做功的快慢、欧姆定律的得出等等。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要联系实际,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加以巩固。要重视课本,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三、中考试题应注重社会实践性。

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考物理试题也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试题应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注意知识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意识。具有生活情趣以及物理意味的试题在中考中的出现,关注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的体验和感悟,大大激发教师将教学与生活、实际应用结合的热情,使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我们提倡中考试题尽量原创,生活的素材、实际教学中的实验就是原创题的源泉,这样具有实用性的原创不仅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为以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四、近几年题型结构匹配基本情况分析。

随着考试评价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诊断、选拔的评价题型日臻完善。从这几年试卷的试题结构来看,大多选用了单选、多选、填空、作图、实验、简答、计算等题型。对物理学科来说,作图、实验题型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都有实验题,非常难能可贵,因为利用物理知识辨析事物诸因素之间的物理关系,解决现实中的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应用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在近几年的试卷中,题型及其总量均题型一脉相承,求稳的特征比较明显。从题型赋分来看,单选、填空、实验和计算题型,构成了整卷的核心题型,比较好地反映了诊断学生物理知识、实践能力水平的命题初衷,整套试题在题型建构上,明显起到促进教学、稳定教学的效果。

五、重视基本实验能力的考察,凸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物理实验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逐年递增,考查基本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实验设计等方面。近几年中考对实验的考查,都是以教材上的基本实验为依托,做一些适当的延伸,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平时实验教学的开展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中考实验题中常常以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测定物质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测电功率等几个常规实验为素材命题,考查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包括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基本电路元件的使用和电路的连接,以及刻度尺、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考查的范围也不局限于课本,使那些试图靠背实验考出高分的现象不再出现。

六、按照“课标”的要求、掌握知识布局。

按照“课标”的要求,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从物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为初中阶段学生打好物理知识基础的发展角度来看,中考物理试题考查内容结构按照“课标”知识划分的体系结构,“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学业评价目标的达成,其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一致的。从评价角度来说,中考是目前初中生学习成果表达的一个平台,按照新课程理念、“课标”的要求,从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角度,中考考查学生的评价目标及其结构就显得很关键,这直接关系到评价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科学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发展状况。

总之:探究是新课标的一个特点,虽然它有固定的环节,但我们中考中的探究能力考查试题不能简单化,标签化,模式化,为体现中考的公平性,试题应力求考查形式、题目的情景、题目思维的方法等方面有创新、有突破,这样的探究才显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当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动向,努力使复习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范文第5篇

题目:小军用如图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参考答案:B

2.思路分析

由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因此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当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是否变化?

如果电压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呢?

如果电压表示数变大了,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呢?如果电压表示数变小了,滑动变阻器又如何调节?

3.解题过程

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因为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没有变化,根据Up=I×Rp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p变小,又因为UR=U-Up,所以得到电阻R两端的电压将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为使A、B两点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就要减小电阻R两端的电压,根据公式UR=I×R,在电阻R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想办法减小电路的电流。因为I=―,U和R都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只有使用Rp的值变大,故应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

4.试题讨论

(1)试题对学生思维要求太高,难度较大。该题虽然只是一道选择题,但是涉及的电学知识却较多,主要包括: ①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②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的关系;③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④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 等;⑤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导体两端电压之和;⑥欧姆定律公式I=―。由此可见,该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的试题。

(2)试题中的调节方法存在安全性问题。众所周知,在做初中电学实验时,出于安全考虑,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二是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要处于最大值位置,达到保护电路元件的目的(初中物理中滑动变阻器皆是以“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的方式,达到限流的作用)。而该题中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闭合开关,电阻R两端的电压会不会超出电压表的量程,并非一下就能直接判断出,要通过计算才能得知。若直接闭合开关,电路就存在安全隐患。笔者认为,此处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而非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即使电阻R两端电压没有超出电压表的量程,也应该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再闭合开关。

(3)试题对教学起到错误的导向作用。该题所描述的物理情境,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这个实验的一个过程,此实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从而得到“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这两个结论,最终引出欧姆定律公式。在笔者参与教学督导和观摩组内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多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当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就直接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再讨论为使电压表示数不变,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很明显,教师这样讲授完全是为了迎合这道试题,以减轻学生做这道试题的难度。殊不知,这样讲反而加大了学生探究实验的难度,学生的思维重点被吸引到了电表示数变化的原因以及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方向上,弱化了学生体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的过程。

(4) 试题没有起到再教育的作用。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参加中考,中考试题对某些学生来说,也许就是最后一次接触初中物理知识。因此,笔者希望中考物理试题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再教育作用。

为此,笔者认为中考试题的命制一定要科学、规范和严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起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邵 明,张 蓉.一道物理竞赛试题答案的论证与反思[J].物理通报,2012(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