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放下顾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瑕疵股权; 转让; 法律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7-0081-03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集社会财富与股东身份于一体的股权,其转让可加速资金的流动、保护股东财产权利。但是如果对股权的转让不加以限制,最终会引发侵害受让股东、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以及交易安全与效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较强的“资合性”,尤其是上市公司股权的转让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来完成的,所以股东之间的人际关系不是股份公司关注的对象。然而,公司法对以出资人的信用来设立的、“人合性”比较强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制定的转让程序比较严格,但是对于瑕疵股权转让规定并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由瑕疵股权转让而引起的法律纠纷大有增多的趋势,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处理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碍于司法公正和公平,因此对瑕疵股权转让行为的探讨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瑕疵股权的界定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于瑕疵股权的界定并不明确,法学界关于瑕疵股权概念的界定也莫衷一是,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多地出于司法实务对瑕疵股权产生缘由进行的梳理和归纳。郑曙光先生对产生瑕疵股权的原因归结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以及资产评估不实三种。而张杨先生从出资环节和权利义务不完整的角度分析得出瑕疵股权发生原因除包括出资瑕疵和抽逃出资外,未履行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义务和权利不完整也是瑕疵股权产生的重要原因。赵瑞力先生对瑕疵股权产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他认为瑕疵股权的产生,实质上的原因主要是出资瑕疵,形式上的原因主要是工商登记的不完备。
学者们对于瑕疵股权产生的讨论虽然更多地是停留在瑕疵股权转让的理论层面,但在司法实践中所发生的具体案例证明了产生瑕疵股权的实质原因即是虚假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瑕疵给付四个方面。因而,瑕疵股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股东在其签署设立协议或认股书约定义务阶段至公司成立之时由于其违反出资义务导致出资股权的瑕疵。据此可以对瑕疵股权进行描述性界定:瑕疵股权主要是指由于违反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而造成股东在取得股权时本身就存在缺陷的股权。由此可知,股东身份的确立并不受有瑕疵股权的影响。
二、学术界对瑕疵股权转让的看法
瑕疵股权是否能够转让,对此问题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争论的内容无外乎是瑕疵股权禁止转让、有条件转让、可以转让三种情形。下面逐一进行讨论。
(一)瑕疵股权不能转让
该种观点认为出资瑕疵的股权之所以不能转让是因为股权的转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除了转让方与受让方外,还涉及公司以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所以,为了保护三方主体受让人、公司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股东应履行其完整的出资义务,法律应当明确禁止瑕疵股权的转让。
(二)瑕疵股权有条件转让
如果股权有了瑕疵,若能符合一些特定条件的话,那么这一有瑕疵的股权也是可以转让的。股权虽然存在一定瑕疵,但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并不妨碍其转让。因出资存在瑕疵的股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使之成为完全股权,如可以先行补足出资,何况补足出资既是股东约定的义务,也是法定义务。补足出资的股权也就成了完全股权,而完全股权用来转让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不能补足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不仅可以行使合同的撤销权,而且股东由于违反出资义务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瑕疵股权可以转让
《公司法》对出资不到位的股东是这样规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首先,对公司债权人,出资有瑕疵的股东应担负其出资范围内的补充赔偿责任;其次,向公司成立时全额出资的股东担负相应的责任;最后,对公司也应担负其足额出资的补充责任。除此以外并未剥夺瑕疵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股东可以转让有瑕疵的股权。
本文赞同第三种观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当《公司法》不能穷尽时展的每一个现象和具体事务时,我们除了可以运用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处理相关事务以外还可以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发达的欧美国家对瑕疵股权都有相关规定,这些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地确认:出资不实以及其他方面有瑕疵的股权持有人享有股东资格。瑕疵股权转让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已呈现常态化趋势,而且相关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增多的状况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有了风险并不可怕,处理瑕疵股权转让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做好风险的防控工作。
三、瑕疵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风险
(一)身份瑕疵的法律风险
股权本身就是一种承载着财产与身份于一体的权利,因而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只有股东的身份符合法律规定,其转让行为才可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因而,不具有股东身份的主体如果转让其股权必定会带来法律风险。
1.隐名股东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着大量隐名投资的形式,这就是隐名股东的来历,是与显名股东相对应并紧密相连的一对概念。显名股东的意思是在出资证书、公司规程、股东名单以及工商局的有关登记等材料上出现的股东,是名义上的投资人,真正的投资人是名义投资人背后的隐名股东。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的确定:显名股东为股权持有人,隐名股东由于不具有股东身份而成了身份瑕疵股东。隐名股东如欲转让其股权,那是有潜在风险的,因为即使隐名股东愿意转让他的股权并与受让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只对隐名股东有效,而依合同的相对性,该转让协议不能对显名股东形成有效的制约,一旦发生名义股东拒绝履行该转让合同,受让人便面临风险。另外,由于名义股东是真正具有股权资格者,这也为名义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提供了可能,如此一来纠纷出现的风险同样不可避免。
2.股权共有转让的法律风险
共有股权的情形发生在有婚姻、继承、合伙、合同行为中。按照《物权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共有股权的转让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在内部转让中,其他共有股权人享有同意权和优先权。共有股权的外部转让程序较为繁琐,需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并放弃优先权行使,然后再经共有股权以外的公司股东的同意权和优先权之后,其转让才会发生法律效力,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发生共有股权人中的一方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故意向其他股权共有人隐瞒。因此,不经过法定公开程序的转让必然会在股权共有人、转让人、受让人等之间产生股权转让纠纷的法律风险。
(二)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
瑕疵股权指的是股东不出资、没有能力出资、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原因造成的。股东的出资是形成公司资产的基础,事关公司的运作与发展,如果股东瑕疵出资,一方面可能导致公司的财务薄弱;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英美法国家在对待瑕疵出资问题上都采取了非常严厉的制裁措施,要求股东须承担无限责任,这就是英美法中的“揭开法人面纱”制度。而我国的《公司法》在股东出资问题上采取了分期缴纳制度,很容易出现认缴资本与实缴资本不符的情形。公司法规定只要在法定期间补足便是合法的,股东的瑕疵出资不影响公司法人人格,而且瑕疵出资者并不影响股东资格,瑕疵股权可以转让。但是这时的股权转让由于股权存在瑕疵,受让人就必须承担补齐资金的义务,所以受让人如果承受了这种出资瑕疵股权,就会面临着向其他股东承担补齐出资义务的风险,甚至对公司的债权人也应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四、瑕疵股权转让的风险防范
股权转让中,作为受让人一方应当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以防范瑕疵股权的转让风险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现结合第三部分的瑕疵股权转让风险提出若干防范措施。
(一)身份瑕疵股权转让的防范
1.隐名股东股权转让的风险防范
由于股权转让主体身份瑕疵直接关系到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所以,避免承受瑕疵股权的第一步就是核实并确认股东的资格,可通过实践中股权转让方的相关证明文件(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公司登记簿、股东名册以及工商记载登记)等材料来作出判断。如果根据这些证明文件材料与名义股东进行了股权交易仍然受让了身份瑕疵的股权,此时,可依据合同相对性原理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即受让股权的善意股东,受让人当然成为股东。由于这个转让而形成的损失,隐名股东只能请求名义股东赔偿。
2.共有股权转让的风险防范
共有股权转让中如果共有人有一方在股权的外部转让时不按照《公司法》的程序进行股权转让而是故意隐瞒共有股权恶意转让,这样就会在转让人、受让人和其他共有人之间产生纠纷的法律风险。为了防止这一法律风险的出现,先以典型的共有关系婚姻中夫妻为例说明。其实对于共有股权来说,在记载的文件上出现的只是共有关系的一方,而不是以“夫妻共有”出现在记载文件中的。因而,实践中夫妻共有股权的一方没有通过对方的同意就将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该共有股权擅自转让,那么按照相关法规,只要夫妻二人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即视为有效。这是因为,夫妻共有股权的登记并不要求夫妻双方的名字都出现在记载文件中,当包含着夫妻共同财产的股权在以一方的名字出现时,该股权就定型化了。此时记载为股东的一方拥有股权的各项权能,至于另一方对共有股权享有的权利也仅存在于夫妻内部,因为法律上根本不存在夫妻共有股权。所以,依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一旦出现夫妻一方转让了共有股权,则另一方获得救济的途径只能是要求共有股权转让者赔偿由于其转让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二)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的风险防范
瑕疵股权转让的双方都应当本着意思自治和诚实信用原则,也就是说转让股权的一方应当让受让人知道,该转让的股权是存在瑕疵的,而受让一方也应当做到善意,即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的股权是否存在瑕疵,还应作出是否愿意接受有瑕疵的股权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瑕疵出资的股东急于出手该瑕疵股权,往往会隐瞒出资瑕疵,此时对于受让人来说依然应当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如果转让人存在欺诈,受让人可以依据合同法以受害方行使撤销权。因而在出资瑕疵股权转让中,受让方避免风险的最佳方式即要做到善意。如果转让双方不能够预测瑕疵股权转让的风险但又担心风险的发生,那么,为了保证股权转让的安全性,双方可以通过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约定保证金担保方式,在受让方取得最终的股权之前,没必要完全支付转让股权价款,此时,受让方可以把股权转让的部分尾款提存至公证机关。这样,如果是转让方的原因所导致的风险,最终股权转让方丧失该笔具有保证金性质的尾款的请求权,当然,如果股权转让按期进行,股权转让方取得该保证金则顺理成章。
任何法律制度的创设都蕴含着一定的法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利益的分配与平衡。股权转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股权转让不能因为股东身份资格和出资瑕疵就确认无效,当然也不能轻易被认定无效或被撤销,关键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有效的防范风险发生的措施,这样才能减少交易成本,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关系,提高交易效率,建立公平的交易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宗杰.有限责任公司瑕疵股权转让的出资责任问题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79-81.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下肢痹痛方;玻璃酸钠;双氯芬酸钠;临床疗效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大的承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发生病变的形式多样。其中骨关节炎是较常见的疾患,特点是膝关节明显出现膨隆,关节疼痛、僵硬、上下楼梯疼痛加重,活动受限。可见于内外髁间隙狭窄、髁间嵴增生、股骨髁唇样增生、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髌骨软化等。痛点不一,病情复杂者举步维艰,生活不能自理。膝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国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女性多于男性。这是一类常见又难以解决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痹痛方[1]
是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的经验方,主要治疗下肢的疼痛、关节炎。笔者采用下肢痹痛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12例, 女28例;年龄42~78岁,平均(50.1±2.7)岁;病程2~10个月,中位数4.0个月;关节个数60个。对照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40~75岁,平均(51.1±3.2)岁;病程2~11个月,中位数4.2个月;关节个数60个。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③愿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脏血管,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过敏体质者;
③依从性差,不能按要求配合治疗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给予娄多峰教授的下肢痹痛方(药物组成:当归30 g、丹参30 g、独活20 g、地风20 g、老鹳草30 g、白术20 g、川牛膝20 g、木瓜30 g、香附30 g)加减治疗。湿胜者,加萆30 g、防己30 g、薏苡仁30 g;寒胜者,加制川乌10 g、制草乌10 g、附子10 g;风胜者,加威灵仙20 g、青风藤20 g、蜈蚣3条、乌梢蛇20 g;热胜者,加败酱草30 g、白花蛇舌草30 g、忍冬藤60 g、地龙15 g;瘀血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10 g;气虚者,加黄芪30 g。1~2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次0.1 g,每日1次,口服,服用2周。
2.1.1 对照组 给予玻璃酸钠(施沛特)2 mL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 5周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次0.1 g,每日1次,口服,服用2周。
2.2 疗效评定标准 疼痛评定采用VAS法评分[2]。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评定。临床治愈: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积分减少≥95%。显效:疼痛
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70%,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占87.50%,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 讨 论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农村重体力劳动者,女性多于男性,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明显的骨赘及关节间隙狭窄。单一的治疗方法对该病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因为疼痛难忍做关节清理术,虽近期效果尚可,但远期疗效不佳,术后常合并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有的患者甚至半年之内在原来的位置上生长出新的骨赘,比原来长的更大,更快。对于此类患者,缓解疼痛成为当务之急。
玻璃酸钠是一种多糖链,由N-乙酰半胱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双糖单位重复连接而构成。玻璃酸钠的功能主要是、保护软骨细胞及稳定胶原纤维[4],在运动缓慢时起作用,在运动加快时起震荡吸收作用[5]。
娄多峰教授提出风湿病“虚邪瘀”理论,认为此类疾病是血虚导致外邪侵入体内,久而久之造成瘀血和痰湿阻滞经络,逐渐在关节部位沉着,关节功能受到限制[6]。下肢痹痛方养血活血,除湿通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变化,配伍严谨,组方深契病机。配合双氯芬酸钠能迅速止痛。症状很快得到缓解,2个疗程后,患者膝部疼痛能明显减轻。本研究显示,双氯芬酸钠联合下肢痹痛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对症状的缓解优于双氯芬酸钠联合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值得进一步挖掘。
5 参考文献
[1] 娄多峰,娄高峰,娄玉钤,等.娄多峰论治痹证精华[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320.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33.
[4] Radin EL,Paul IL.A consolidation concept of joint lubrica-tion[J].J Bone Joint Surg,1972,54(11):607-616.
【议论文写作构思】
材料作文的议论文思路关键在于要围绕材料有明确地角度进行论述,要层次清晰地展开论证,要脉络分明、井井有条地组织文段,最好能够以并列加递进的模式来呈现出层层推进的议论思路,使文章思想观点凸显出一定的深度。此外,目前新材料作文命题的议论文写作在行文中概括材料,从材料出发来展开论述,也可以在选取角度提炼观点后,不必顾及所提供材料的内容,由此写作思路不再拘于一格而变得更为开阔。以2012年全国大纲卷作文题(文题见第29页)举例谈一谈具体的构思示范:
【示例一】
从作文题所给材料出发,选取角度概括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如“妈妈的话提醒了‘我’,解除了‘我’的窘态,脱掉外衣和鞋袜,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故而‘我’得以把秧苗挑到了妈妈跟前。人生一世,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慨叹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完美,只有放下顾虑,解除心锁,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这样,在文章开篇之时就做到了紧扣材料,切合题意。
在提出论点之后,就可以依据中心展开论证,如针对“人生路上的顾虑”可以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可以理解为“困难前的徘徊”“挫折后的举棋不定”等,然后以理性的思考“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揭示“放下顾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行文中为使文章论证形象,可以尝试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对“顾虑”作形象化的举例。其后,可以反面论证“不放下顾虑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层层深入的论证将能更好地凸显议论中心,行文中可以继续从生活出发,进一步揭示“放弃顾虑”这一中心,可以从“提升人的思想认识”的角度深入议论,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最后以诸如“要想成功,需要放下顾虑;要想克服困难,需要放下顾虑;要想超越自我,需要放下顾虑……”这样的排比句式作结,强化中心。
这样整个文章结构层次严谨,思路流畅,中心凸显,论述充分深入而富有感染力。
【示例二】
从作文题中提炼出观点,不必概括叙述原材料,这也是符合命题要求的。如可以再准确审题基础上提炼出“学会舍弃”的观点,然后直接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议论。具体论述中可以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方式,通过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的正反结合,鲜明对照中凸显观点,增强说服力,达到说理目的。当然,在收束文章的时候,少不了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归类概括,总结观点。
【示例三】
议论文在于说理,所以写作中结构清晰是很关键的。在对材料解读之上,可以不必急于给出中心论点,可以引出论题,带着阅卷者一起思考。如“孩子下田劳动效果不佳,然而妈妈的话语却让孩子最后获得了成功。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在引出论题后,可以适时举例分析生活中面对这样的情况的应对,结合材料给出答案“材料中的母亲凭借经验一语道破孩子窘态的根源所在,唯有放下顾虑,方能书写完美人生”。接下来进一步以举事例、引名言等方式展开论述,如“放下顾虑,庄子在楚大夫盛情相邀中选择了‘持竿不顾’,漠然视之;放下顾虑之心,让他超然世外,独善其身,享受着一份心灵的逍遥,把持着心灵的净土,这不能不使我们对他肃然起敬,而且是那样的刻骨铭心”。接下去可以继续选择名人,如以“放下顾虑,使人明志;放下顾虑,使人豁达;放下顾虑,使人有所作为”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这样并列论证的框架形成,思路一样清晰明了,最后以总结中心论点的简单一句话有力地收束全篇。
【记叙文写作构思】
以记叙文文体来写目前的新材料作文命题相比较以前的材料作文题来说,思路相对打开了,但往往受材料的观点性指向,同学们选择写记叙文的不是很多,即便选取了记叙文体,若不进行构思,在行文中还是会不自觉地倾向于议论,最后造成文体不清。所以在此想谈,新材料作文题的记叙文构思应该作为建立在审题立意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避免简单化选材搭构文章。应立足于立意选择记叙的对象,在构思中注重事件情节记叙的完整性,增强记叙文的可读性,不能忘记点题,最好能够在构思中把点题性的语句组织好,在体现文章结构脉络的同时也是对主题的凸显。
【示例】
可以围绕“遇见生活中的顾虑”——“困惑而徘徊”——“思考而明了”——“走出顾虑,实现超越”来组织事件,选取事件的横断面进行交代,或直接进行场景勾勒,或心理活动描写,或进行环境描写烘托渲染。此外,可以组织几件事来表现不同情境下的顾虑以及不同的解决方式,以小标题方式来解读命题,来表达自己的立意。
在2012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一考生采用《中国达人秀》刘伟的事迹作为高考素材,在结构组织中,首先在文章开头以第三人称“他”来设置悬念,最后在文末点明“他”就是“刘伟”,此外通过“做鞋套”“穿鞋套”“脱鞋套”的细节搭起了“一个在绝境中崛起,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人物故事”,呈现了一个坚韧顽强的人物,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佳作示范】
全心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为人做事要以全心全意的态度,集中思想,心无旁骛,那么,结果也往往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觉得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个神经都处于泥土之中,扎在其中,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踏实。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感到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荀子有云:“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那么,首先就要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秉气凝神,有一股浩然之气,全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心而忘我。就如一泓清泉,一片落叶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坚持到最后。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很不好。
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中,一切的事物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渊明,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内美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也因为上升到整个人生当中去,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那么,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正严法师说:“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要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中的大智慧,也正如同是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得到的,是踏过这片土地,走到了对岸。同时,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只有高格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有高尚的品行与情操。也同样,在静、稳、沉中,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行。因为人静,就如一泓水,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容纳,能屈能伸,柔能克刚。因人稳重,就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不喜欢自己的胆怯,就连看到一个陌生人都会像只缩头乌龟一样,就连出去玩还要看着别人的眼光,就连跟阿姨说句话都会脸红,就连看到别人的目光都会闪躲……告诉自己,我要换掉。
换成一个活泼大方的性格,看到陌生人就大大方方的走过去,出去玩就要随心所欲,跟陌生人说话也很轻松自如,看到别人的目光也不会再闪躲……告诉自己,我很满意。
不喜欢自己的顾虑,不关自己的事情也要着急,简单的事情想的太多,总是害怕着一件事带给自己的不好的后果,总是做完一件事回忆是不是做得不妥,是不是漏了什么。总是太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总是害怕这个世界的人都远离我,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去向他们靠拢,但是这样真的太累了……告诉自己,我要换掉。
换成一个做好自己就行的观念,当自己拿定主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去做,不管有什么后果,因为已经想到了最坏的后果,不要总是为那些不值得的人活着,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要总是想着办法的去讨好他们,让自己活的舒舒服服,让心别太累了……告诉自己,我很满意。
不喜欢自己的犹豫,在一个问题上,明明已经下定了决心,却总是在犹豫,犹豫着,让本来的决心降下去了一半,总是在学习与玩的问题上纠结,无数次的对自己说,其实我很聪明,只是我还没有更专心的去对待学习,如果我每天多背会,我的学习一定会突飞猛进,但是总是被一次又一次的犹豫冲刷了我这个积极的想法,但总是犹豫着是否要真正的放下娱乐的时间,就这样,犹豫着,直到现在,也没有下定决心……告诉自己,我要换掉。
换成一个只要说了就去做的人,不用犹豫,认准了就去做,就要踏踏实实的学习,放下心,真真正正的去融入到学习里,对自己负责,不要再去想跟自己无关的软件,扔掉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脑袋里消失,就这样,做个果断的自己……告诉自己,我很满意。
人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一步步的靠近完美。叹口气,就当作是自己扔掉了胆怯,放下了顾虑,忘记了犹豫,重新开始的标志。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是目前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11月共对12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此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诊治迅速、恢复快等微创优点,即便如此,每一位受术患者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医护人员要随时观察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1 心理因素分析
经过对多数患者的调查,术前都存在相似的心理问题,包括担心手术失败,害怕手术会有痛苦,没有开腹手术视野开阔,害怕会伤及其他脏器,害怕术后会影响身体健康,以及手术费用等问题。
2 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由于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等不同,由疾病和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有个体差异。对担心手术失败者向其介绍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以往成功的例子,启发、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成功信心。对工作上有业绩的患者,给予鼓励、赞扬,对于害怕疼痛以及对腹腔镜手术还存在疑虑的患者,向其讲述此术式的优点及医师选用术式的可靠性,消除患者的疑虑,取得合作,使其主动接受手术治疗,对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首先给予安慰,陈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愉快接受治疗。
2.2 传递相关信息 术前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理解能力,给患者讲解麻醉与手术的一般情况,使患者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相信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对医生产生信任感,护士应向患者介绍医生的临床经验、院方的先进设备及做过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2.3 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由于一些错误的观念,丈夫对术后恢复性生活存在顾虑,医生就在术前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方法,消除他们的顾虑,通过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