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范文第1篇

一、质疑课题,学会审题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就是仔细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写作方法和主题确定。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只有审清了题,才能紧扣主题构思选材。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能掌握一些审题方法。如何才能使学生学会审题,我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来学习审题的方法。

1.质疑体裁,确定文章类型

审题首先要确定文章体裁。因此,每当出示课题时,我都让学生从体裁方面质疑。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是中年级常见的体裁,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记叙文又分为写人、记事、活动、状物、写景五种类型。而课文中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习作类型“标志”的关键词语质疑,就可以确定课题是属于哪种体裁,如《燕子》、《翠鸟》、《荷花》等,是以动植物名字为题的,学生质疑时就已确定是状物的文章;《燕子专列》、《路旁的橡树》、《可贵的沉默》等课文,学生在质疑时无法确定是什么类型,当提出“燕子能自己飞行,为什么还设专列?”“长在路旁的橡树怎么了?”“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等问题后,同学们一下子就确定了是记事的文章。《卖木雕的少年》、《她是我的朋友》,提出“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的人?我又是怎样的人?”可以确定是写人的文章。

2.质疑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通过对课文的质疑,在确定课文体裁类型的同时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定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我先提出“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等问题,通过质疑,确定了主要内容是写人物形象。通过具体的言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也就是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道德情操等。《争吵》一文质疑课题时提出“为什么发生争吵?”、“是怎样争吵的?”、“争吵的结果怎样?”这是紧扣记事文的要素来写的,要把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荷花》、《燕子》、《翠鸟》质疑时提出“荷花(燕子、翠鸟)长什么样?”这就要抓住外形来写,抓住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就按状物文章的范围确定。

3.质疑“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质疑课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把住“题眼”质疑,把握住了“题眼”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可贵的沉默》的题眼就是“沉默”,学生质疑时提出“为什么沉默?”也就把握住了“沉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重点。由抓住课文题眼质疑,引导学生分类区别,把握写作重点,如《我学会了……》,题眼就是“学会”这个过程;《贴鼻子》,题眼就是“贴”的方法;《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题眼就是“教室”这个特定空间,这样学生在质疑时就确定了文章要写的重点。

二、联系课文内容,学习恰当选材

课文中选材,作者是根据题目来定的,在学生学会审题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学习作者是怎样紧扣题目来选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选材能力的训练。上学期的作文指导课,尽管我从多角度指导学生选材,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题材仍普遍流于一般化,原因是学生不会把握重点选材料,往往是有材料就匆匆动笔,导致了以上问题。本学期,我每上一课,都注重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选材的。

以《争吵》为例。我指导学生选择经历过的真实的事来写。写文章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凡是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遇到的,不论大小好坏,都可入文,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争吵》的作者就写了自己和同学发生的矛盾,写得真实,让人读来觉得很亲切。学习完课文后,我指导写《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同学们选材就很恰当,大多数同学选了本周杨宁同学生病了在教室里呕吐的事,因为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学生有话可说,写得有条理,突出了主题,而且内容充实。

学习指导范文第2篇

一、激起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启发、诱导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意义的认识这两种学习的内在动力。靠外力的“逼迫”下学习,那就只能死记硬背教材中的一些定义和原理,根本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正确学习动机,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前提。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对刚刚步入初三的学生,在新课讲授之初,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在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好奇心上下功夫,使他们产生一种探索的心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来源于好奇心,但并不是好奇心的自发扩展,同时好奇心是一种不稳定的暂时的心理因素,因此,要使学生对政治课有强烈的兴趣,不能停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上,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

我在教学中置疑设问主要有两类: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关概念和原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提出的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另一类是根据教材要求,以学生所关心的政治、时事、学习及日常生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这类疑难问题既可以在开始学习新的内容时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思维和探讨,也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如何提出较为合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设计。例如为了让学生对生产力这一概念的理解运用,我设置这样一道题:

“材料: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以来,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射了探测器,但却未发现有智慧生命,只有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现代科技的发展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整个世界就像一个村庄。卫星围绕着地球旋转,信息高速公路正在铺就,拨打国际长途电话似乎比市内通话还要清晰,进入互联网瞬间就可以得到万千个最新信息,经济全球化密切联系着你我他……‘地球村’意识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问:(1)教材中对生产力所下的定义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本题材料中有哪些内容是反映生产力状况的?(至少请举出两例)。

(2)根据本题材料,你认为上述生产力定义是否完善,如果认为不完善,你认为应如何修改或补充?

此题是开放性探索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而使知识变活变鲜,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将书本的理论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做到活学活用,具有创意。(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略)

二、加强阅读课本的指导,逐步增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习指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 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05-01

化学概念与其他学科概念一样,都是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属性。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化学所有知识学习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准确地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思考问题、推理证明有所依据,能有创见地解决问题。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这不仅是学好基本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长期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学好化学概念的基本做法,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勉。

方法一:实验引出新概念

实验引出概念的实质是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过程,即通过实验经历的分解、考察、比较、撇开和引出的步骤,指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例如“复分解反应”概念学习引出。在引出之前,就要借助两个演示实验的概念,一个是氢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另一个是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

分析步骤:

第一步是分解。引领学生知道将对象内部分解出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知道不进行分解,就无法认识对象的内在性质。现在的学习任务是形成复分解反应概念,所以,上述两个实验的经验应该分解出:

Cu(OH)2+2HCI=CuCI2+H2O和

HCI+AgNO3=AgCI+HNO3

第二步是考察。指导学生通过考察,熟悉分解出的每一个方面,每一层次的性质。如从第一个方程式可知,Cu(OH)2和HCI互相交换成分生成CuCI2和H2O;有第二个方程式可知,HCI和AgNO3互相交换成分生成AgCI和HNO3。可见,只有通过考察,才能使学生熟悉分解出的方面和层次的具体性质。

第三步是比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各方面、各层次中的一般性和个别性。上述经验总是个别的,但个别中包含着一般,上述经验中的一般性就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指导“比较”。

第四步是撇开和引出。撇开是撇开个别性,引出是引出一般性。撇开两种具体的反应化合物和两种具体的生成化合物及反应时的各种现象,将“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引出来。这个一般性的引出就是“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

方法二:温故推出新概念

温故知新是所有学科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化学概念学习也不例外。指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原理,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化学概念学习中,我常用忆旧、导新、比较的步骤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知概念理解新概念。如:摩尔浓度的学习过程。

1.忆旧:复习溶液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

在复习上述两个概念时,对学生强调:一是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之一;二是质量百分比浓度表示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三是在计算过程中溶质和溶液相同的质量单位。这样,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旧概念,有为学生学习新概念做了准备。

2.导新: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导出摩尔浓度的概念

在复习溶液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还要学习一种新的溶液浓度表示的方法――摩尔浓度。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一是摩尔浓度即是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从溶液浓度的定义出发想一下它能表示什么?二是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中溶液和溶质都取相同的质量单位,在摩尔浓度中溶液和溶质是采用什么单位呢?三是什么是摩尔浓度?带着这些问题看书上的定义的同时,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在思考辩论中明确了新概念。

3.比较:比较分析防止新旧概念的相互混淆

新概念是建立在旧概念基础之上的,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和联系,才能避免新旧概念的混淆。引导学生得出,相同点:都是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都能表示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不同点:溶液的量,溶质的量,所采用的单位不同。两种浓度表示法可以通过密度相互换算。

摩尔浓度=100×密度×百分比浓度/溶质摩尔质量

这样,新概念的形成就更清晰了。

方法三:联系实际学概念

化学来自生产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每天都在与化学打交道,如:我们身体生病,其实是某方面的化学成分缺失,对症下药,吃了身体就会好起来;每天餐桌上的菜饭,其实也是与化学紧密相关,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其实绝大部分是通过我们的饮食摄入的。人体所需的每一方面缺失或下降,就会引起疾病。化学学习,不能忽视从生活中来,又通过理论学习指导生活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逻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概念。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建立正确的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吃东西会使肚子饱,每个人都知道。但吃什么好这就有普遍的要求和个性的问题存在。这些就是能正确引起思维的依据。结合所学内容,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把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剔除所感知对象的非本质属性。只有在形象概念的梳理过程中,不断反复地经过逻辑思维活动,才能理解概念的内涵,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例如:人拉肚子,吃几粒碳片会止住。为什么呢?初中化学学习了“C”元素的吸附作用学生就理解了。以此推理,学生就能知道人工打的水井底部为什么要放一些木炭,这也是依靠“C”的吸附作用,来净化水。

再如:当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实验有了正确的感知认识的基础时,对实验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就可以找到各种实验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特殊的表现特性。明白“物质发生变化是产生了其他的物质”的化学变化概念。

方法四:理论推导学概念

理论推导是以理论(包括学过的概念)为起点引出新概念的学习概念方式。主要通过三个步骤:一、分解;二、比较;三、撇开和导出。以下以“电离度”概念学习为例。

第一步,分解。即分解所赖以引出的已知理论,电离度的引出依赖“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但隐含着量的的因素:弱电解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里的分子电离的速度与粒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或者说,溶液里的离子的浓度和分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由于上述分解的内容已为学生熟悉,因此不需要再考察步骤。

第二步,比较。即比较分解出的各部分,各层次的异同,发现一般性。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弱电解质(例如HF、HCN、NH3.H2O等)当达到电离平衡时,其电离程度是否相同?也就是说,各自的离子浓度或分子浓度是否相同?还可以进一步比较,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是否相同?其共同点即一般性是不同的。

第三步,撇开和导出。撇开是撇开相异部分,相当于经验型中的撇开个别性;导出即导出一般性,这一点和经验型相一致。相异是指不同的弱电解质,一般性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解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这个百分数即电离度。由定性概念引出定量概念。

化学概念的学习方式还很多,这里仅举上述几例。不管用啥方法,其目的,一是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二是对化学学习方法、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是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思想理念的树立。

参考文献

学习指导范文第4篇

    学法指导,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教法制约和影响学法。科学的教法会促进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反过来教法也受学法的制约。教师选择一种教法,运用一种教法,首先要考虑学法的指导需要。不从学法的实际出发,任意采用一种指导法,教与学脱节,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法与学法相机配合,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除了系统介绍一些科学学习方法的知识而外,主要途径还是教学过程要渗透方法指导。教师要多做具体方法的操作设计,解决某一问题,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应给学生提出ABC的操作程序,应做出典型示范。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得益,并最终获得一种良好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怎样渗透学法指导呢?

    1.讲授指导法。

    许多知识、规律和方法,教师要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让学生照法实践。例如指导分段,有按时间为序分段法、按空间为序分段法、按事情发展为序分段法、按事物类别为序会段法及分段标准的规律等,向学生具体介绍,指导学生在分段训练中,对号入座,以逐步形成技能。

    2.示范指导法。

    有的学法,光讲授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教师做出示范,学生才能效法。例如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有关速度、停顿、语气等朗读方法,教师在讲授的基础上示范,让学生模仿训练。

    3.提示指导法。

    有的学法,只要教师在适当时间加以点拨、提示,学生便能抓住要领,迎刃而解。例如教学生用扩充课题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就可用提示法进行指导。以《我的心事》为例。教学间,教师根据课题提出几个提示性的问题:“我”指谁?他有什么心事?为什么有这心事?启发学生按这条思路归纳。就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大林答应给同院从乡下来的姐弟俩张电影票,却违背了诺言;而姐弟说回乡后给大林捎玉米,果真捎来了。为此,大林感到很愧疚。

    4.理清思路法。

    学习方法很大一部分属于思维方法。所以,理清思路,教给思维的正确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内容,总是循着一定思路。思路可能进入曲折的小胡同,也可能钻入牛角尖。也可能陷入错误境地。这种时机,正是教师理清思路和解剖思路的时机。比如说,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放在水里的一立方厘米的木块和铁块,各受到多大浮力?很多学生认为它们有同样的体积,因而就有同样的浮力。这说明学生虽然记住了浮力的公式,但并未理解它的意义。学生思维过程中,把物体的体积简单的看成与浮力大小成正比的关系,忽视了浮力大小只与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这样理清思路,学生就立即发现失误的地方,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

    5.归纳指导法。

    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学法比较零散。学不同的文章得到不同的学法,今天一点,明天一点,不引导归纳整理,就会边学边丢,荡然无存。例如概括段落大意方法,有摘用课文原句概括法、层意归并概括法、取主舍次概括法等。这些方法不可能在学一课中全部获取。所以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引导总结归纳段意概括的方法,使学生得到的学法系统完整,以后运用起来,可自由选择,灵活自如。其二,前面提到的“渗透法”,运用此法指导,往往开始不会也不必直接点明学法。“渗透”之后,经过一段实践,学生初步形成了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学习步骤和技巧加以归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仍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学完第一段就可帮助学生归纳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先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学完课文之后,结合读写例话,启发学生归纳体会文章含义的方法:①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②抓住含义较深的词句段,边读边想,由表及里地理解含义;③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体会文中含着的意思。

    6.程序操作法。

    有些方法,只是笼统指导,很难见效。比如要学生观察某种事物,只强调睁大眼睛,要细心认真看,结果什么奥妙也未发现;或者只看到一些表面的、次要的东西,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如果变为一种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观察和思考,其效果就大不一样。

    一位教师让学生写《秋天的落叶》,出示了这样的观察提纲:①秋天到来了,哪些树的叶子先落,哪些树的叶子后落;②就一棵树,是底部叶子先落还是顶部叶子先落;③就一个树枝,是靠近主杆部位的叶子先落还是梢头的叶子先落;④早中晚落叶有何不同;⑤刮风天与无风天落叶有何变化;⑥下雨天与晴天落叶有何区别。学生根据这个提纲,日日观察、天天记录,结果,每个同学都写出了与往日不同的佳作,同时也养成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

    7.对比指导法。

    良好的学法,不一定学生都能自觉接受。有时将两种正反方法进行对比指导,让学生明辨择用。例如背诵,一种是死背法,逐字逐段死亡硬背,花时多,收效低;一种是活背法,有依照文章结构记忆背诵、有“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背诵、有借助想象记忆(把课文内容变为一幅幅画面印在脑子里,以帮助记忆)背诵。两方面的背法同时交给学生实践检验,方法不同,效果两样。对比法可教育大家,抛弃死背,运用活背。

    8.渗透指导法。

    渗透指导法。阅读方法是一种包含动作技能因素的心理技能。既然是技能,就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正如大纲指出的,“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视实践,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渗透学法,是学法指导重要的方法之一。学习方法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步骤,二是学习技巧。教学中就要注意渗透这两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用渗透法教给学生分析句段含义进而达到领会文章含义的方法。课文第一段有含义较深的语句:“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先引导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寒冬腊月,小女孩穿着一双一直是妈妈穿的大拖鞋在街上走。再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女孩为什么穿妈妈的大拖鞋?小女孩为什么没有鞋穿?解决这两个问题,得到语句的含义:说明小女孩家里非常穷。接着教师要学生按照“先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再想想这是为什么,然后体会句子含义”的步骤和方法,去理解课文中其它含义深刻的句子。渗透的过程就是学法指导的过程,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多次训练,方法也就自然掌握了。

    9.启迪思维法。

    培养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只让学生打勾勾,划××,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浮想联翩的发散思维之中。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训练。请看北京宁鸿斌老师的一个教例:

    《执竿入城》一文的教学已近尾声。

    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文字之后对大家说:’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评论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正确结论。”说罢,教师拿出一个茶杯请学生观察,第一次使茶杯的正面对着学生,第二次使茶杯的侧面对着学生,第三次使茶杯的顶部对着学生,第四次使茶杯的底部对着学生。然后,教师在黑板上依次画出了茶杯的正视、侧视、俯视和仰视的平面示意图。画毕,教师问学生:“这四个示意图哪个正确?”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全正确。”教师接着说:“《执竿入城》这则笑话虽然很短,但是如果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也会得出多种正确的结论,使我们得到多方面的教益。下面,就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这则笑话,说说这则笑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专注阅读,凝神思考。接着,一个个同学举手发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则笑话的寓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10.编写歌诀法。

    史地化学等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很需要借助歌诀、顺口溜加以编排。歌诀、顺口溜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化繁为简,变乱为序,便于记忆。如:

    历史朝代歌:

    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化学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

    碳锡铝在二四寻硫为负二和

    负三倒五氦和磷卤素负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学习指导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特别是认识方法中,能不能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常常直接影响到人们能不能获得关于客体的正确认识。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学习方法中,能不能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常常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运用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并逐步养成运用整体观去认识、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  

 

整体与部分从来都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不能脱离某部分而存在;另一方面,部分作为整体内部所包含的因素或过程,总是处在与其它部分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之中。因此,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来说,只有认识了部分,才能更好地认识整体,也只有认识了整体,才能更好地认识部分,这应是理所当然的认识论原则。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学会辩证地看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会运用整体学习法和部分学习法进行学习,无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有着重大意义。 

 

一、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的内涵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也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在认识事物的特性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 

基于上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笔者认为:整体学习法就是把学习的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学,先求得一个概括、全面的了解,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整体到部分,以大带小的学习方法;部分学习法就是把学习内容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通过学习部分去认识整体,通过学习部分来改造、完善认知结构的学习方法。 

 

二、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的学法指导 

 

对学生进行整体学习法和部分学习法的学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坚持从整体出发去学习文化知识,并努力通过部分去学习文化知识。 

1.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认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整体学习法指导,从整体到部分地对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具体做法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进行: 

(1)分析整套教材,建构学科知识结构。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他认为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选择学科的基本结构来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有助于学生记忆。 

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设计反映了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教材中所有知识要素和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总和,也是教材中最深广最复杂的设计。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设计既要考虑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材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知识体系,完善其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特别注重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编排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了解整套教材结构的同时了解学科知识结构,以便站在较高层次上对所要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建立起整体认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知识体系,完善其认知结构。 

(2)分析教材,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奥苏贝尔认为,“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学科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它们能显示出最宽广的概括和综合特性”。所谓“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是指某门具体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概括和包摄水平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等,它们是“强有力的观念”,决定了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课程模块是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分化”的产物,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居于中层,起着“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作用。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充分认识、利用模块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承上启下的“纵横贯通”作用,就应处理好三对关系:第一,模块与学科知识结构的关系:模块是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分化”的产物,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具体化。对模块的学习需要理清模块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作用以及对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意义,突出了模块对知识体系的“纵向”联系。第二,模块与模块的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包括必修模块之间、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之间以及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必修模块之间和选修模块之间往往以横向联系为主;必修模块往往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理清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很好地突出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第三,模块与主题的关系:模块进一步“逐渐分化”则是主题,模块与主题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教材与教材章节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模块与学科知识体系关系的同时,还要理清模块之间的“纵横”联系,充分发挥模块的“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作用。 

(3)分析教材章节,建构模块知识体系。主题是模块“逐渐分化”的产物,教材的章节有机构成教材体系,而且对基础知识起到“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作用。分析章节的知识结构设计,也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主题与模块的关系、主题与主题的关系和主题与基础知识的关系。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章节结构,帮助学生理清主题与模块关系的同时,通过理清主题与主题的关系指导学生认识并建构起“纵横”联系的模块知识体系,通过理清主题与基础知识的关系指导学生认识并建构起“纵横”联系的主题知识体系。 

对学生进行整体学习法指导,就是分别以学科知识体系、模块知识体系和主题知识体系为整体,从整体到部分地对课程进行认识,建构起学科知识体系的“立体网状结构”,为进一步学习筑牢“固着点”和“生长点”,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2.从部分到整体意义建构,完善认知结构。指导学生通过整体学习建构起学科知识体系的“立体网状结构”后,在运用部分学习法学习章节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把部分学习与整体学习结合起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结构化”到其上位知识中去,也就是说,在用部分学习法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内容这个部分“结构化”到其上位的整体中去。具体做法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基础知识“结构化”到章节,完善主题知识体系。学生用部分学习法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将所学基础知识“结构化”到其上位章节知识体系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具有“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理论知识,要指导学生将其“结构化”到模块甚至学科知识结构中去,在学科背景或学科历史背景中进行理解和掌握,然后再以这些重点知识作为“固着点”来学习其它相关知识。 

(2)章节知识“结构化”到模块,完善模块知识体系。在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理清所学章节与其它章节以及教材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使所学章节与其它章节及教材“发生联系”,进而将所学章节“结构化”到教材中去,完善模块知识体系的认知结构。 

(3)教材知识“结构化”到学科,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同样,在学完一本教材的内容后,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及时理清所学教材与其它教材以及整套教材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使它们“发生联系”,将所学教材“结构化”到整套教材中去,完善学科知识体系认知结构。 

通过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结构化”到其上位知识体系中去,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所学知识这个“部分”和学科知识体系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达到使所学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都有稳固的“固着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小结 

 

总之,只有认识了部分,才能更好地认识整体,也只有认识了整体,才能更好地认识部分。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是充分利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为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行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采取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这样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即先整体学,对全部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重要的部分再深入探究,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做好“纵横联接”,建构起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小礼.从部分与整体谈科学方法[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4):10—18. 

[2]常绍舜.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系统科学学报,2008,16(1):87—89.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张渭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