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露诗句古诗

白露诗句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露诗句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露诗句古诗

白露诗句古诗范文第1篇

所谓伊人④,在水一方。

溯洄⑤从之,道阻⑥且长。

溯游⑦从之,宛⑧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⑨。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⑩。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①本诗出自《诗经·秦风》。秦风,秦地(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民歌。 ②蒹葭(jiān jiā):芦苇。 ③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凄凄”“采采”义同。 ④伊人:那人,指意中人。 ⑤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⑥阻:险阻。 ⑦溯游:顺流而下。 ⑧宛:仿佛、好像。 ⑨晞(xī):晒干。 ⑩湄(méi):水边。 跻(jī):升高。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已:完毕。 涘(sì):水边。右:道路弯曲。 沚(zhǐ):水中沙滩。

【品赏】

《蒹葭》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而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婉心境是相一致的。

每章的第三、四两句指出心上人在水的一方,离自己很远,可望而不可即,其惆怅之情可想而知。这两句引出了所思念者及其所在地。这两句不仅与开头两句融合无间,而且又为后四句抒发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的艰难之情做铺垫。从诗的艺术结构上来看,这两句是联上贯下的关键句。

每章的后四句是在叙写道路的险阻中抒情。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尽管主人公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执著于爱情追求与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怅惘之情交织在一起。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考点预测】

1.体会情感。诗中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2.分析特色。这首诗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句子只变换一两个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揣摩作用。《蒹葭》每一章开头两句均写景,试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真题链接】

1.(2010四川眉山卷)(节选前8句)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感情。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字。

2.(2011甘肃宁夏卷)

以下面《蒹葭》中的诗句为例,说说《诗经》突出的艺术手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白露诗句古诗范文第2篇

第一步明词意。只有消除了文字隔阂,我们才能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弄懂古诗中文字的意思是我们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古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正确地理解古诗的词语必须调用相应的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词汇的含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内容。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之”(到、往),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它),用的都是古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悦”(使鸟儿自由的欢唱)和“空”(使心中杂念涤除)用的都是使动用法。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羞”(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现),用的都是通假字。

第二步顺句意。由于古诗不仅讲究凝练,还讲究韵律,因此,古诗的句子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句子成分省略、句序倒装等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读懂古诗带来许多困难。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古诗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既有实词的省略也有虚词的省略。由于虚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所以古诗句中大多是虚词的省略。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第三步贯诗意。在扫清文字和诗句的障碍后,如何贯通全诗,全面准确把握古诗的内容呢?

1.关注题目与序言。题目是诗词的眼睛,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解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这些“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时间,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不能忽视。

2.用联想、推理、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古诗阅读最大的困难由于压缩造成的阅读空白,古诗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不用联想、推理、想象把原诗中空白部分补出来,就会构成阅读障碍,无法准确理解全诗主旨。试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将它还原成另一种样子:玉石一般的台阶上滋生出露水,夜深了,(露水)浸湿了(那个站在台阶上女子)丝袜,(她不堪寒冷,便回到室内,)姑且放下水晶帘子,(隔着水晶帘)望那玲珑剔透的秋月。这么一补充诗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把全诗贯通起来,就可以知道全诗塑造一个久久伫立、凝望秋月女子形象。

第四步分析形象。

和小说、戏剧、散文一样,古诗也塑造形象。古诗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过这些“景”“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已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形象又称为意象。“诗要用形象思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都寄寓在形象之中,那么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自然就是读懂古诗的关键。叙事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必须结合诗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须结合诗题和相关诗句把握人物的情感世界。“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

1.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有许多意象已具有了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内涵。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悲凉凄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2.联系全诗,结合语境。意象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一件事物,同样一个形象,不同的诗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寓意。所以揣摩意象的含义不能机械,更多的时候需要联系全诗,结合具体语境来体会。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意象小“草”,白居易是用“枯”而又“荣”,“烧”而又“生”,赞生命力之顽强、坚韧。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野草花”可以借最后两句的意思推想出此意象的含义是说明乌衣巷的残破荒芜,以表达作者的昔盛今衰之感叹。

3.联系背景生平,做到知人论事。同一意象由于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不同,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这两首诗中的同一意象“鸥”,由于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分别表达了孤独、凄凉、漂泊无定的忧伤和宁静自得的悠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要很好地做到揣摩意象,把握情感,在鉴赏实践中最好还是将上面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第五步炼主旨。如何在把握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去提炼古诗的主旨呢?笔者认为应该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词语和句子,是诗歌内容的凝聚点,“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词语和句子,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提炼诗歌的主旨。

1.感彩较强的词语。感情直露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解读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难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2.议论抒情的句子。古诗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语。

白露诗句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古诗词教学;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7-02

古诗词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演绎出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诗歌教学中以“读”为主线,培养学生美感的做法。

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韵律优美,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宝库,不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还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生动反映,也是一部包涵社会风俗人情和心理演变的百科书。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形式上。无论格律诗或自由诗,它的句子都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划分节奏,哪些地方应该停顿,哪些地方需要语气舒缓一些,哪些地方需要急促一些,这些都要让学生知道,以便读出诗歌的韵味。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较多,按表意节奏划分较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节奏,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把诗句的节奏感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体现了。

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是要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剪下一小块来欣赏,诗句也是不能片面地逐句翻译的,但是诗歌展现的画面却可以在心中描绘。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启发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使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象”,让诗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描绘了一个山雨初晴,天气秋凉,万物一新的乡村夜晚,明月的清光在松林里照耀着,清澈的泉水“叮叮咚咚”地在石头上流淌,竹林里传来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喧笑声,河塘里的莲花在小渔船穿过时轻轻晃动。这里,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首优美的抒情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风景画,给人一种恬静、新鲜的审美感受。学生朗读时,则要通过诗人描绘的语言,运用联想、想象,把它还原成一幅画,仔细品味,才能获得醉人的美感。著名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正是这样得来的。又如,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诗人打开了语言的调色板,选用了缤纷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景四色、黄绿相间、青白辉映、绚丽多彩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吟唱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其结果必定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情感化的共鸣,并由此产生深入了解诗歌美的强烈欲望。

对古诗词的画面美,笔者还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和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设计、选择、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如音频、视频、课件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这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教学策略,从而打破了沉闷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气氛,使古诗词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以读为主,写为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读出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适合反复吟诵,让学生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而感情又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古代诗歌是很讲究意境的。而且古代诗歌的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品读出诗歌的美,还真得下一番工夫。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想读环节,从而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一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诗歌的美。例如,在讲授《天净沙・秋思》时,笔者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笔者举例说:“假如你喜欢‘枯藤老树昏鸦’一句,那么你想想,这根枯藤是一根什么样的藤呢?树上还有没有叶子?藤是怎样缠绕在树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一幅画面?乌鸦又是怎样的?”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一幅幅画面展现在他们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让学生将想象的画面说出或写出以后,再边想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边读诗句,自然感觉就不一样。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笔者就要帮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染。又如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的《关雎》。在讲授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含义,并让他们进行“诗画欣赏”。利用古诗新唱《关雎》的MTV,让学生耳中聆听着悦耳舒缓的乐曲,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此时,诗、书、礼、乐熔于一炉,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用心体味到古诗的意境美。结合曲中诗句的平仄停顿,让学生用现代流行乐的感觉领会朗读的节奏、韵律。这样“想读”之后,学生自然能品味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也会更喜欢诗歌。

读出诗歌的情感美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古诗词中的情感美是古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情感美主要包括五种情感,即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是优秀完美的道德规范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我们今天阅读这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和力量。这种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情感美,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巨大力量,古诗词中有很多篇目都是感情至深的名篇,诗人在诗中或喜或悲或哀或怒,都是真情流露。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故事的创作背景中去捕捉诗句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他们。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作者杜甫时年52岁。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全诗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忽传”、“初闻”、 “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表达的方式,仿佛散文一般,感慨流畅。了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就能把其中蕴涵的情感揭示出来,从而激活自身的情思和联想,这样诵读就更加充满激情,既感动自己,又感动别人。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在诗歌教学中无处不在。感知美,领悟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通过对诗歌的诵读,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心智,对古诗词的认识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升华内化为文学素质,达到培养学生美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李炳南.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白露诗句古诗范文第4篇

古诗语言凝练,思维跳跃。古诗有“神韵”说,神韵贵在含蓄,如高超画师,往往淡淡几笔,便可展现万里云山:写诗圣手,只用短短几句,便可使读者玩味无穷。钱钟书在他的《管锥篇》中说:“诗之道情景,不贵详尽,皆须留余地,耐人寻味。”如“潇潇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漠漠水云外”(《江上》)“清晨出西郭,招提过微雨,日出不逢人,满院风铃语。”(《早至天宁寺》)王士禛的两首诗,意境凄清迷离,所寻之人不知何处,只有满院风铃之声,令人遐思天外。

正因为古代诗歌的凝练、思维的跳跃,鉴赏诗歌便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单独的镜头组合成画面,从一个个意象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见一叶而知秋;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阴阳之变。从看似简单的表层语言去探求诗的意外之境,品味诗的弦外之音。

这就要求我们在古诗欣赏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大意的阶段,更不能浅尝则止,而应该带领学生探求诗的深层含义。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我们要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其暗示性和象征意义,领会词语深层意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在讲这首诗时,先让学生根据“轻罗小扇”“画屏”等词语去推断人物性别,根据“天阶”(宫殿中的台阶)去推断人物身份,这样,学生便可以想象出诗中人物是一位年轻的宫女(或嫔妃)。学生了解任务外在清醒之后,老师还需要带领他们进一步深入分析。根据“小扇”“扑流萤”“看牵牛织女星”去推断人物内心感受。秋天到了,小扇还有用吗?萤火虫飞来飞去,是热闹还是冷清?牛郎织女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逐渐了解到,这是一位受冷落的宫女(或嫔妃)。她身处深宫大内,没有自由,倍受冷落,百无聊赖之际,看到天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不仅心驰神往,但是在那个年代,一个弱女子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因此,她虽然向往民间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却又无可奈何。

二、化大为小,化难为易。

在古诗教学中,对于那些较含蓄的诗,老师要学会诱导,不能急于求成。古诗表情达意往往不直接说,而是通过动作显示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关键词,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李白诗《玉阶怨》就是如此。“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诗中女主人公,始终在“望月”,即使露水打湿罗袜,也痴心不改,这个动作有何深层意义?后来又将水晶帘放下,这个动作有何深层意义?人物又是怎样的心理?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打开学生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仅仅设计成具体问题还不够,老师还需要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还是《玉阶怨》,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学生通过已知的诗,体会月亮的象征意义,从而体会“望月”的含义。月亮,象征美好,团圆;望月,就是对美好的向往。也许,她从月的清冷想到自身的孤独;从月的圆满,想到人生的缺憾。将水晶帘放下,就是以此消除这种愁绪,但月光依旧穿帘而入,这种无边的愁绪,却挥之不去……这样,老师再进一步提示总结,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三、欣赏古诗要注意抒情角度的变化,主体与客体的移位。

如杜甫的诗《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面上写,远在鄜州的妻子,思念身陷长安狱中的丈夫,直到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实际上是作者思念远方的妻子儿女。

四、学习古诗中以简驭繁、以小见大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古人云:“诗无达诂”,它永远留给我们广阔的思维空间,联想空间。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本来故乡有很多事情要问,比如土地、房产、农事、亲情、人迁等,为何只问梅花?围绕这个疑点,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联想:也许梅花凝聚着少年的生活的快乐,也许梅花象征着家运的兴衰,也许梅花引发他一段辛酸往事,,也许梅花是作者高洁人格的象征……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开阔思路,增强兴趣,提升审美能力。文学就是这样,通过“旧时王谢堂前”而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来表现朝代的兴替。诗歌教学中,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特点,认真品味,反复训练。

白露诗句古诗范文第5篇

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

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我认为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由诗到画,由画入诗;二是由内到外,由外入内;三是深入浅出,浅入深出。下面,以李煜的《相见欢》为例,从这三个层面来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涵泳教学。

一、由诗到画,由画入诗

中华古诗词都具有画面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诗歌内容由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这是古诗词品鉴的必由之路,也是古诗词品鉴的诗意之所在。

《相见欢》这首词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孤身凭栏图”。“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一幅“如钩冷月图”和一幅“桐阴深锁图”跃然纸上。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可谓是一幅写意的“扰人离愁图”。

既然每句诗里都包含着一幅画面,几幅画面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如果我们的老师在鉴赏这首词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营造的那个特定意境里,由诗入画,那么,对这首词的情感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摹出来――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这个画面一出,诗人流露的情感可能一下子就被把握住了,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由诗到画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由画入诗的过程呢?由画入诗,其实就是在由诗到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妙语品评画面之美,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营造这样的画面?此时,老师再适时地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意诗情。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用诗人的眼看景,用诗人的心表情,从而达到与诗人情相融,心相通的境界。

比如,在刚才学生想象的画面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诗人眼中的景是如此凄清?此时,老师适时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明白是因为心境使之然,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心境再来看诗歌画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再一次想象,站在诗人的角度把他的所见所感描摹出来――

落花昨夜成冢,白露今宵为霜,从昨夜的星辰站立到今宵的风霜,西风吹皱了我微湿的衣摆,万千话语定格心头,无人语共,终究化为无言……迈动双腿,酸楚僵硬,独行踽踽,茕茕孑立,才发觉已在西楼,独自凭栏。凭栏处,一片雾蒙虚幻。云笼远岫,风起云涌的或许是那三千里故土的烟尘,还有一轮明月清辉不减……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抬眼处,却是一弯冰凉残月如钩,恍惚才知早已是换了天上人间。夜夜梦回金陵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再见已难。谁人相伴?只有落眼处那棵形单影吊的梧桐,看尽了百年孤寂,被冷月的清光寥落成疏影斑驳。寂寞庭院,重门深锁,锁进了这一院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就非常深入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赏析古诗词,就要引导学生再现诗中之画,然后,带着想象的画面,融入作者的情感,以诗人之身心再走进诗词,进而理解诗情。一句话,诗的终点,就在诗的源头。

二、由内而外,由外入内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带学生进文本,再带他们出来的几个回合。”因此,在进行任何体裁样式的阅读教学时,都必须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遵循这样的原则,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就要按照由内而外,由外入内的原则进行,即从文本拓展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归到文本。这里的“内”既是指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是指从文本内走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外”是指文本以外的东西,比如有关的各种材料。借助外部材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进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诵读,赏评词情

师:请一个同学作为李煜的代言人,来读一读《相见欢》,请其他同学说说,他有没有读出《相见欢》词人的心情?

师: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真性情的李后主,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真的心情?

(这个过程教者的意图是通过初步朗读,让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这是基于学生初步对文本的理解而设计的一个思考题,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接着引用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体味这是一个怎样的“愁绪”,这是由外而内的过程。)

(二)诵读,赏评词景

师:词人除了直接描绘愁滋味的这一句,文中还有哪里,能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愁绪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专家的评点,学习他人的赏析也许可以指引我们对诗词的理解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助我伤心,助他伤心,全篇都伤心,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是景,那么诗中有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又如何能够助人伤心呢?请用笔勾画出来,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些景,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的离愁?

(这是典型的由外入内的过程,引用龙榆先生对李煜词的评价,巧妙自然地过渡到对词的上阕的鉴赏,并且,让学生明白了鉴赏的方向。教者在引导学生体味词中所写景物的同时,适时链接了课外的有关这些景物描写的诗句,由外而内,引导学生体味这些景物营造的意境,内外结合,天衣无缝。)

(三)诵读,赏评词言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人对词的评价,看看我们在理解词的情感、意象之余还可以把握哪些特点。

链接: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玉琴斋词序》

师:你能感觉到词中语句的如珠之感吗?先看一个例子,看看他人是怎样来赏析这首词的,然后,把你认为特别精当精妙的语词都画出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

(这个环节教者先引用他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和赏析,这就给学生的赏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样式。而我们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虽然也有赏析,但更多的贴标签式的机械的赏析,是诗词练习术语的堆砌,而不是情、言、声、义的有机结合的赏析。)

这则《相见欢》的教学设计,给人的感觉是:课堂推进,由浅入深;内外勾连,天衣无缝;层次清晰,过渡巧妙;赏读结合,诗意盎然。如果我们的古诗词涵泳教学都能做到内外结合,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对古诗词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究的欲望。

三、深入浅出,浅入深出

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归纳出一些鉴赏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教师要做到能把深刻的东西说得简洁明了,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对任何一个作家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其本人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因为在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蕴藉着作者自身的爱憎情感和思想观念。

比如,在进行《相见欢》文本解读时,关于词人亡国被囚的创作背景任何教师都会特别关照与阐发。但理解新词,仅有知人论世显然不够,还要能够针对词中的词眼援引相关诗词进行诠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教者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承载着他人生的无常之悲。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特别是写缺月梧桐,别有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有了对文本的深刻的理解,如何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浅入深出呢?刚才的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设计中穿行于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链接”艺术,就是浅入深出的最好手段。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链接”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链接”不是节外生枝,更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把古诗教学比作一个圆,文本是“圆心”,“链接”应是以圆心为向心力的“圆弧”。也就是说,“链接”应当是基于文本,立足文本,贴近文本,适时、适用、适度地运用的。运用好了,古诗词鉴赏定能浅入深出。

1.链接在词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词用字锤炼,生动传神,匠心独具。“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锁”字给带出多少联想,联想出多少场景来。深深的院落仅仅“锁”住的是浓重的秋色吗?此时,如果链接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会柳暗花明了。“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2.链接在句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经典名句,往往是作者“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这些诗句,可以联系在题材或艺术风格上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的其他诗句,与“文句”形成“互文”,两相鉴照,丰富意象,理解诗句。

比如在讲授无言独上西楼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上西楼而不是上东楼?要解决这个难点,老师可以链接古诗词里有关“西楼”的诗句。

李清照在西楼上遥望爱人时这样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李益在登上西楼排遣忧伤时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写情》)

许浑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满怀忧伤地走下来,写道: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通过这些诗句的链接,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西楼”因使人联想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所以,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悲情愁绪的伤心地。

3.链接在文意理解的“阻滞”处。在教读《相见欢》这首词时,可能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诗情的体味。对于这首词来说,学生只能够感受到这种离愁,但这是一个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呢?通过对背景资料的链接,学生可能知道了亡国之愁,但如果老师带领学生只理解到此层面,就太浅显了。因为如果只是亡国之痛,词人就无须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既然是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那就说明此“离愁”包含有多重深意。到底有哪些愁呢?我们不妨链接一些作者的其它词作,来帮助理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楼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在国破家亡,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所以,从这首词我们看出作者被迫投降后,有对故国的留恋之愁,有对往事(女人)的留恋之愁。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

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是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触景生情而作,词中流露了的是对兄弟的思念。

《相见欢》的愁,是立体的愁,是难以理得清的愁。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当然了,古诗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有时呈层层剥笋势,有时呈点点入境态。不能认为链接就是饕餮大餐,一股脑地集中塞给学生,造成“消化不良”。而应以学习古诗的需要,准确选择链接点,准确把握链接时机,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

相关期刊更多

半岛新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半岛都市报社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