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露的四句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关雎》;《蒹葭》;显豁;隐晦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35-03
作者:宋云,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中学一级教师;甘肃,张掖,734000
《关雎》是《国风》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首篇,因而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成为《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大多为东周作品,多写车马田猎,风格质朴,以慷慨激昂而著称。而《蒹葭》却写得神韵缥缈,耐人遐想,是《秦风》中的一朵奇葩。
如果把《关雎》和《蒹葭》都当作恋诗来看,两者均是《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追求的极上乘作品,但风格迥异,体现了《诗经》作品摇曳多姿的风貌。两诗以别致的语言和抒情构造出两种不同的意境,而又共同演绎了亘古不变的同一主题――男女之爱,并同时让人品味到追求爱隋的幸福和苦涩。尤其值得一提的事,两首恋诗凭借不同的艺术视角和审美倾向充分显现出诗的显豁与隐晦。
一、语言的轻快直白与柔婉含蓄
《关雎》和《蒹葭》的语言各有神韵,《关雎》充满质朴的泥土气息,《蒹葭》富含深郁的文人情调。
(一)两首诗的起兴句功用不同。
对于《关雎》的分章,《毛诗》分作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旬,三章八句。东汉郑玄又将二三章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近代学者俞樾,以“兴”为分章的依据,把《关雎》分为四章,即首章四句,二章八旬,三章四章各四句。为分析之便,现取第三种分法。《蒹葭》共三章,每章八句。
《关雎》和《蒹葭》每一章的开头两句,都运用了民歌中最擅长的起兴手法,文笔优美,意蕴丰富。
《关雎》的起兴句重在联想、象征、比拟。第一章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明丽、轻快而富有声韵美的语言勾画出一道清新、诱人的风景。一对雎鸠鸟扇动着欢快的翅膀时而掠过水面,嬉戏追赶,享受爱的愉悦;时而栖息小洲,相向而鸣,诉说情的相思。此情此景挑起男女之间的情丝,拨动爱的琴弦,抒发爱的渴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是发自肺腑的求爱自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便是引发求爱表白的最生动、最明了的兴寄。相亲相依的关雎鸟――一对痴情鸟,自然让人联想到热恋中的男女,卿卿我我,如影随形的恋爱场面。多情“君子”多希望能和意中人――。“窈窕淑女”,像关雎鸟那样,成双成对,喜结良缘。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第三章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第四章的“参差荇菜,左右d之”,则紧承第一章中的“河”,继续围绕河中常见之物――“荇菜”,以反复咏唱的方式来兴寄“君子”对爱情的不懈追求。“荇菜”柔嫩、细长,飘曳水中,一如“窈窕淑女”婀娜、轻盈的身姿。目睹“荇菜”,水中便浮现出意中人的倩影,怎不令人心生柔情,魂牵梦绕!无怪乎君子企盼“流之”、“采之”、“d之”了!这里借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对“淑女”的努力追求。爱的路上坎坷不断,持之以恒,舍得付出,才回博得“淑女”的芳心,同床共枕。这三句重复咏唱韵律和谐,用语自然、质朴,却能引起人美好的遐想。
《蒹葭》的起兴句重在铺设浓重的抒情氛围。“白露”时分,秋寒袭人,放眼望去,秋露、秋霜遍铺郁郁苍苍的芦苇丛和曲曲折折的江面。万物渐趋萧条、冷清,作者的心绪岂能不受感染?何况抒情者形单影只,而意中人杳无音信,这样的情境渲染了全诗的抒情氛围,少去了民歌起兴时的轻快、亮丽的色彩,而代之以委婉、忧伤的情调,另有一番神韵。“白露为霜”、“白露未”、“白露未已”也通过时间的不断变化,即白露“结成霜”、“未晒干”、“未全收”的过程,暗喻追求者“上行”、“下行”苦苦寻觅“伊人”的执著。
当然,也有人把上面两首诗的起兴句当作以赋的手法写成的诗句,就是说这些起兴句都是实景描写,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而事实上,《诗经》作品中赋、比、兴的手法多是结合在一起来应用的,以求最大限度发挥其在诗中的功用。不管是通过联想、作比以虚景的形式起兴,还是实景的赋写,虚实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和全诗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没有太明显的界限。因此,起兴并不排斥实景的描写,虚实均可采用。如《关雎》第二、三、四章中的起兴句除联想、作比的虚写外,也同时包含了“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的实写。前面对两首诗起兴句的分析亦是虚与实的相融相合。
(二)两首诗恋爱双方的特征和追求爱情的方式不同。
《关雎》一诗中,恋爱双方的身份、外貌、性格等局部特征在诗中都有明显的流露或直接的表白。“诗中所说的‘君子’,是当时对贵族男子的称呼;琴瑟、钟鼓是当时贵族用的乐器:可见诗的原作者可能是一位贵族青年”。作为追求者,他多才多艺,会琴瑟钟鼓,会赋诗吟唱,性格开朗活泼,是一位热情如火的风流少年。他文质彬彬,“君子爱之,取而有道”,没有粗鲁的强霸行为(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的掳婚制是很普遍的),而是以火热的爱心和积极主动的追求渴望赢得女子的喜欢。这样的青年怎不惹人心动?
被追求者如果是一位采荇菜的少女,地位想必较低,但却是一位“窈窕淑女”。她身段匀称,体态端庄。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勤快贤淑,使君子一见钟情。可她并没因自己身份的卑微而马上屈就于贵族青年,而是不卑不亢,保守女子的矜持和自尊,去考验“君子”的求爱,惹的“君子”“辗转反侧”,想方设法去示爱,去“友之”。
由于诗歌的篇幅所限,这首颇似“才子佳人”的恋歌,虽没给我们更细微地展示他们的恋爱生活,但却用最为明练的语言描写了“君子”追求“淑女”的最一般模式: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热烈追求与慎重考验。《关雎》可谓我国古代爱情诗的鼻祖,以最为生活化的鲜活语言,表达了最质朴的爱情追求,为我国历代爱情诗的发展提供了最原始而又极为成功的借鉴。
相对而言,《蒹葭》一诗中,恋爱双方的身心特征就显得较为模糊,从而留给人较多的猜想空间。
诗中苦苦追寻“伊人”的追求者是男是女,均不得而知。这位追求者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待爱情的坚贞不渝。他(她)“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管爱的旅途多么艰辛,环境多么恶劣,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去追寻心上人的足迹,诗歌的反复吟唱从时空上深化了追求者的这种内在品质。他(她)的爱情追求虽没有《关雎》中的那般热烈和外化。却很深挚、内敛,犹如冰雪覆盖下的火热岩浆,是一种内化的激情。
全诗对被追求者的描写只二个字“伊人”,也没有任何的修饰,别的信息全无。这也是诗歌与众不同的高妙所在。“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透过追求者对“伊人”一往情深的抒怀和痴恋苦寻的咏叹,“伊人”的神秘、清高被衬托到了极致,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若即若离,以非凡的气质和神韵牢牢锁住了追求者的心扉。这样扑朔迷离的形象超出了人们想象的范畴,比起《关雎》中那个具体可感的“窈窕淑女”,似乎更让人神往。这就是诗的直白和含蓄的不同功用所在。
二、抒情的率真热烈与深沉坚执
《关雎》和《蒹葭》均以抒情见长,既有情景交融的吟唱,也有直抒胸臆的倾诉,却又各具特色。
(一)两首诗中情景交融的句子,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起兴句。从情与景的角度而言,它们的功用主要在于为诗歌奠定不同的抒情基调,渲染不同的抒情氛围。
《关雎》以明丽、轻快的起兴句开首。雎鸠鸟“关关”的鸣叫声,是生命富有活力的呼唤,是沉浸在幸福爱意中的歌唱。蓝天、阳光、河流,是它们赖以生存的辽阔而自由的空间。这天籁之音回荡在“君子”心间,给“君子”的爱情追求渲染上自然、亲切的感彩和质朴气息。第二、三、四章中的起兴句则以“荇菜”之轻柔和“君子”渴望求取的强烈欲望,映衬“淑女”之优美和“君子”渴慕之殷,进一步充盈了首章起兴句已有的动人画面和情感内蕴,真切、纯净,确实做到了景和情的高度统一。
《蒹葭》起兴句中所摄入的景物“白露”、深秋的芦苇,使全诗开始就浸入清冷、凝重的色调。秋寒露重,弥漫苇丛,满眼是化不开的苍绿和水雾,偌大的世界似乎都被肃杀的秋气笼罩,夏日的生机、繁盛已渐渐消退。追求者就是在这样一个迷离、清寂的环境中捕捉着那若即若离的身影,追寻着那不明方向的意中人。“首章的‘苍苍’,次章的‘DD’,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苍苍”所暗含的深郁,“DD”所暗含的伤感,“采采”所暗含的坚执,都融入浸透“白露”的“蒹葭”,已很难辨别是写景还是抒情,实乃渲染气氛、寓情于景的佳句。
(二)两首诗的直接抒情均是起兴句后的真情流露,内容却是同中有别。
从《关雎》中提到的“在河之洲”、“荇菜”和《蒹葭》中提到的“蒹葭”、“在水一方”等事物和环境看,两首恋诗爱情的起始估计都和“水边相见”有关。而且两诗中的追求者对待自己的意中人都是那么专一、真挚。所不同的是《关雎》中的恋爱故事有一个明晰的过程。从河边看到采“荇菜”的“淑女”一见钟情,接着是“寤寐求之”,再饱尝“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懊恼。但他不会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弹着琴瑟,敲着钟鼓去不断贴近“淑女”,步入她的内心世界,以求获得自己所渴盼的爱情。这几乎是一个完整的爱情小故事,追求者的形象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对待自己的爱情,“君子”的表白率真、火热,遇到麻烦仍热情不见,惹人怜爱。
《蒹葭》中的恋爱故事则几乎是一团谜。追求者和“伊人”的爱情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一见钟情后,“伊人”一去无踪;或许是已相爱日久,情深意笃又被迫分手,等等,我们可以有多种设想。就追求者的恋爱过程而言,也一片茫然。诗歌只是一味的去写“上行”、“下行”的苦苦追寻,而最终又毫无所获,只能在痴迷的幻觉中目睹那意中人的倩影,回味失去的爱情。《蒹葭》的倾诉深沉得一如清晨弥漫江面的浓雾,坚执得像是秋去春来,年年返青的一池芦苇,荡不尽爱与愁。
1. 柳永《雨霖铃》一词的艺术特色。
答:《雨霖铃》 此词善用点染、铺叙,景深情长。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并茂。
2.李白的《行路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过程?
答: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赏析题
要求: ①在概述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评述作品的艺术特色。
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⒈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赏析:《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第一节 如何把握古诗的意象
技术点拨
“意象”中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诗歌的意象,包括三个方面:人物意象、物象、景象。
一、人物意象
人物意象指蕴涵诗人情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人物意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主要指要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乃至创作风格,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时代特点。“知人论世”应注意两点:
(1)单项思考。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掌握他的写作意图,或别有所指,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同时,还可以联系诗人的创作风格,如苏轼的豪放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柔婉幽深等。
(2)双向联系。就是要把诗人笔下的“客观对象”与他的“主观情志”联系起来,两者之间总有某种联系,或命运不济,或遭受打击,或不被重用,写物实则写人,物不过是诗人的“代言人”。常用手法为暗喻、象征、烘托。
2.抓人物形象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诗歌也不例外。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完整,它通常描述的只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刘禹锡的诗句“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诗人写道:哪里的深春景色最好?最美的春色原来是在儿童嬉戏的庭院里。你看他们正争着骑一竿竹马,悄悄地去邻居家折花。诗人用典型的动作“争骑”“偷折”写出儿童好动、淘气的天性,惟妙惟肖,极具情趣。用“竹”“花”写孩子的,暗示他们将如竹、如花一样地茁壮成长。
3.关注对人物描写的侧面烘托。侧面描写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或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来表现描写对象。通过侧面烘托、映衬,含蓄地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如李白的《子夜吴歌》一诗:“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镜湖方圆三百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五月里,西施到这里来采莲。若是在若耶溪,来看西施的人就要把若耶溪挤得水泄不通了。诗人用婉曲的手法从侧面渲染了西施的美貌绝伦。全诗只字未写西施的外貌,但是这种婉转表意的手法却言已尽而意无穷,足见其艺术感染力的深远。
二、物象
物象,即饱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形象。一般来说,物象所蕴涵的情感是有一定的习惯性的。简要举几例:冰雪的晶莹象征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鹧鸪鸟是离愁别绪的象征;鸿雁象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梅兰竹菊松和蝉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因此,在古诗阅读中,学生应抓物象的内涵。
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同是《卜算子咏梅》,在笔下,梅是不畏严寒、凌霜美丽的形象,表达了他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在陆游笔下则是孤高清绝的形象,寄托了词人的悲怜与同情。
三、景象
写景诗中的景象最集中,鉴赏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除了诗人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外,大多数的写景诗寄寓着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怀。有的借眼前景物的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有的借山水寄托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有的在大自然的奇伟瑰丽中感悟人生哲理。当然穷山恶水也会引发诗人凄凉的身世之感,异地山水会让人有思乡之念。中国诗人历来有伤春悲秋的情结,见流水落花而感伤,悲叹的诗篇不在少数。有些诗人因为仕途不得志被迫隐居,景物之乐,虽然能感受到,但诗人志不在此,美景徒增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以南宋诗人居多,学生鉴赏这些诗歌时应结合诗人生活的朝代知人论世。
2.关注诗人写景时的表现手法。大致说来有几下几种:
(1)对比衬托。如唐求的诗句“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中“秋烟白”与“晚日红”色彩对比鲜明,如一幅加彩的水墨画。
(2)动静结合。如孟浩然的诗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余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天开”“出山”是静景,意象开阔;“斜景遍”“晚云低”颇具动感,给人以清新、明。
(3)虚实结合,即将写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如李贺的诗句“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诗人写实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将星空描绘得美妙多姿。尤其后一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为画面加进了醉人的声响。
(4)渲染色彩。如杜甫的诗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青”“红”二色,令人觉得花红欲燃,柳青如碧。
(5)观察角度的变化。①远近高低变化角度。如杜甫的诗句“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团”,描绘的是月隐云端后的景象。银河不因月出月隐而改变其明暗,关山也如往常一样空寂冷峻。院前有白露,在不知不觉中挂满了露珠。河汉、关山写远景,庭露、言近景,远景近景相映成趣,描绘出月隐云端后的一幅朦胧夜景图。②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变化。如晏殊的诗句“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描写的是一处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流露出词人闲适自得的孤高情趣。古雅的小阁楼,低垂的层层帘幕,轻盈的娇燕在堂间来回穿梭。片片落红飘洒在庭院中,犹如散在绿毯上的朵朵彩花,分外鲜艳。夕阳晚照,栏影斜映于凉池之中,随波荡漾,这是多么悠闲深静的环境呀。词中画面是依据时间的先后,采用视转景移的方法,从内向外,由上而下,从室中到水面的空间顺序进行着墨的。③调动各种感官综合感受。如杜甫的《绝句》一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鸡。”这四句诗描绘了山间村院雨过天晴之后清新明快的景象。诗人调动各种感官综合感受,使诗显得错落有致,情趣盎然。
(6)侧面烘托。如王勃的诗句“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诗人写山中春兰茂盛,遮掩了小路;城外的庄园中桃李争艳,绚丽多彩。面对这样的美妙春光,一切人间俗事都不愿过问,内心无比宁静,就连鸟的吵叫,也没发觉。诗人正是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描绘出醉人的风光。
3.掌握写景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2)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多少曼妙的诗句从《诗经》中漫溢出来,影响了代代文人的歌者情怀。
曹丕《典论・论文》中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经》,以其三百零五首诗的单薄身躯,建筑起三千载华夏文学史上第一座不朽的丰碑。《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高妙,三个字就写透了《诗经》中所蕴藉的最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先人以其超凡的智慧为后世打造了最温柔、最纯粹的文学根底。
《诗经》于我们,早已不只一本诗集这样简单――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传统精神就得益于“诗教”的潜移默化。
在南朝刘义庆等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的谢公就是东晋时代大名鼎鼎的谢安谢东山,而“遏”正是他那个最出名也最能干的侄子谢玄的小名儿。这个故事本身很简单,可是很有魅力,很多后世作者都喜欢引用它,原因有二:一是这个故事本身是豪门八卦,根据我们现今的生活经验可以推断,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民都或多或少地热衷于八卦有钱人,何况这个八卦还有实际价值呢,谢安为什么那么器重谢玄?就因为他觉得这孩子实在是有悟性,《诗经》能读得这么透彻,那家族核心领导位置舍他其谁呀!二是“昔我往矣”这十六个字的确是太精彩了,不单谢玄喜欢,历代评论家也都爱不释手。
“昔我往矣”诸句出于《诗经・小雅・采薇》篇,就其审美价值而言确实当得起《诗经》魁首的盛名,《采薇》篇也正因为拥有了这十六个字才显得更加熠熠生辉。“采薇”这两个字现今听上去很浪漫、很有情调,但它的本义是很乡土的,“薇”就是一种野生植物,戴侗《六书故》中说:“今之野豌豆也,茎叶花实皆似豌豆而小。”简单点说“薇”就是野豌豆苗,长得有点像现在的茼蒿,据说是紫色的。先秦那个时候菜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正常的饮食中应该是不包括这类野菜的,恐怕只有不得已的人才会靠采薇充饥。例如戍边的将士。
《小雅・采薇》篇就是一首征夫戍边的悲歌: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采薇,薇菜破土露新绿,曰归曰归,年关将至家万里;采薇采薇,薇菜鲜嫩正可口,曰归曰归,心中忧闷归无期;采薇采薇,薇菜老硬难下咽,曰归曰归,又到十月小阳春。薇菜由生到老的生长过程不也正是征人由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的戍边过程?时光无情,时代更加无情,风刀霜剑摧残了征人的鬓角,久戍不归折磨着征人的心灵。“靡室靡家,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强悍的外敌让边防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家在这个时候成了戍边战士们的奢侈品,有家不得归,只能将父母兄弟妻儿齐抛闪,甚至连找人捎一封家书回去都显得那样困难,“万金家书”哪里只是唐朝的物件儿?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相隔万里的征夫怨妇、有了那“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苦苦期盼。
《采薇》的前三章是地道的悲歌,征夫们为了国家的安定远赴艰苦的边关,他们采薇为食,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年复一年的盼望换来的是无尽的忧愁。但紧接着,诗作的四、五两章话锋一转,“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雄壮的马匹,昂扬的斗志,战士们在“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的边关竭忠尽智,保家卫国!采薇的艰辛和思归的悲恸没有摧毁战士的斗志,“岂不日戒?狁孔棘”,敌人就在眼前,为了国家、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平安,征人们必须守在那里、他们必须坚持下去……
战斗了一辈子,等待了一辈子。终于,要踏上回家的路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想我离家时,杨柳依依随风摇,阳春三月好风光;今日还乡来,纷纷大雪满归途,感时不觉双泪流。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简单点说就是用往昔的幸福美好衬托今朝的凄苦悲凉,苦味愈重。“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几十载光阴飞逝,离家时还是青春少艾,如今呢?不知道!或许白头老妪还在家里苦苦地等我,可恐怕是要“相顾无相识”了吧?也许,更可能,那个让我思念了整整一世的家,如今只剩下些断壁残垣在等着我归来吧?“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矛盾与挣扎!三千载时光洗去了很多悲伤的痕迹,但征人游子的乡情却是永恒。于是边塞征戍诗也就成了永恒,《诗经》是孕育边塞诗的摇篮,《采薇》是其中最动人的篇章。
古诗词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作者抒感写下的名诗名词,要学好它就要想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而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要想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现代教学设备,更直观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为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例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这时我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的视频,学生仿佛到了实地,感受到了三叠泉壮观的气势。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在一课三研中,平行班运用图片介绍进行教学的对比中,运用多媒体的班级课堂效果好于运用图片的班级。同时,教师也体会到运用多媒体上古诗文课自己也轻松很多,学生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直观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二、利用游戏,体会古诗意境
小学阶段,毕竟是孩子,喜欢玩,不妨尝试下游戏教学。特别在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喜爱读古诗,并且认为学习古诗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但是反观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不难发现古诗在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了:平均每册课本四首左右的古诗所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加起来不过五十首左右,这与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数量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此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添加了古诗文课外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产生了一些厌倦感,而我们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而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到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例如:学习《所见》时,让学生理解字、词、句后亲自装扮成牧童,去体会牧童的生活和心情,学生在表演中轻松而又快乐的体会出诗意。
三、读中悟真情,抓住读诗的要领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春晓》的正确节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的正确节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导朗读时,就必须要学生按照诗的正确节奏读。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从而领悟古诗。
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四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比如:我在读《小儿垂钓》一诗时,我读到“蓬头稚子”就边读边拉几下头发,“学垂纶”就有模有样地学钓鱼的情形。侧坐莓苔草映身,我也做一个夸张的坐的姿势。路人借问遥招手,我就摆摆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就用声调的高低来区分。孩子一听,就乐了。迫不及待地想读,而且是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如《春晓》一、二、四句中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在读中,可以通过停顿、韵脚感受古诗的美。;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
四、多背诵多积累,所有古诗熟读成诵
在低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读与唱,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低端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的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画中领悟哲理,增加理解深度
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对古诗赐予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真理。 对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课分为两种:
1、教学观赏画
一般来说,课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例:《静夜思》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一目了然,诗人在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觉四连故乡及亲人。这对于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是学生升华了情感。
2、学生创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