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雨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古代汉语;比喻句;本体
比喻,古人说:“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小取》)“比喻能把印象增大增深,用两种东西的形态或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些图景:人的闲情如娇花照水,我们心中便于人之外,又加了池畔娇花的一个可爱景色。”(老舍)比喻作为修辞格的一种,它能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无论是在古代汉语或是在现代汉语中它都大量存在着。本文试从语法、语意的角度对古代汉语的比喻句作一探讨,从而发现古代汉语中无论比喻的类型,还是比喻的表述方式,都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并进一步揭示出古汉语中比喻句和比较句的区别。
一、比喻句的类型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本质不同但通过艺术的联想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形容描绘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描绘的事物叫喻体,被描绘形容的事物叫本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叫比喻词。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比喻句,第一,要有本体和喻体。第二,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第三,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中,第二、三两点是比喻能够成立的主要条件。
归纳古代汉语比喻句的基本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1.本体+比喻词+喻体 如,将军兼此三者,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庄子・盗跖》)
2.本体+喻体 如,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论语・颜渊》)
3.本体+喻体+动作 如,嫂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
第1种格式(本体+比喻词+喻体):本体、喻词、喻体都同时出现,是标准的比喻格式,无论是在古汉语或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这里仅以古汉语为例)例如,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硕人》)
例(1)本体分别是“手、肤”,喻体分别是“柔荑、凝脂”,用“柔荑”和“凝脂”的形态来分别比喻“手”和“肤”的形态,十分贴切而形象。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喻词“如”来连接,且喻体是一个定中结构的词组。突出本体和喻体二者外在视觉形态上的相似性。
格式1中,喻词除了用“如”外,还可以用“若”“犹”“类”“似”“同”“象”“譬如”“譬于”等表比喻义的词语来替换。如,
(2)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北冥有鱼》)
(3)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以上例(2)(3)两个比喻句,分别用了不同的喻词来表示比喻,但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这些不同的喻词都可以用“象”“如”来替换,结果也不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格式1中在某一喻体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以有几个喻体同时出现的情况。例如,
(4)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这个例子是对箫声的描绘。如果只写“其声鸣鸣然”,显然十分平淡,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比喻,于是把箫声凄凉哀怨的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总的来说,格式1(本体+比喻词+喻体)中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了,是直接明显地打比方,叫做明喻。以上4例都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明喻。此外,还有一种比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不用比喻词,只是把本体和喻体写成是主谓句式或对偶排比的句式。例如,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例(5)“闲愁”是本体,喻体是后面三句话。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形象地表现出“闲愁”之多。
例(5)没有比喻词,但在理解时本体和喻体之间都可以而且只能加入“象”“如”一类的明喻词,重点突出其相似性,这类句子我们可以把它归入第1种格式中。
第2种格式(本体+喻体) 例如,
(6)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7)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例(6)本体分别是“君、庶人”,喻体分别是“舟、水”。把“君”说成是“舟”,把“庶人”说成是“水”,形象地道出了君民之间的关系。例(7)本体是“诸葛孔明”,喻体是“卧龙”,把诸葛孔明说成是卧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学识渊博、善于捕捉事情先机的神人形象。
以上两例都是把被比喻的事物(本体)直接说成是某一事物(喻体),用名词谓语句(有人认为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达比喻的内容)来表示比喻,叫做暗喻。它不是把本体和喻体说成相似而干脆说成相等,这样更强调突出了两者相似的地方。语气比格式 1的语气肯定。
第3种格式(本体+喻体+动作) 例如,
(8)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壮公八年》)
(9)(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贾谊《过秦论》)
例(8)“人立”,像人一样地站着。“人”既说明了主语“豕”的状态,又说明了谓语“立”的方式。
例(9)“云合响应”,像云彩那样地会合,像回声那样地呼应。“云”“响”分别表示动词“合”“应”的情态。
格式3中喻体为名词,并“以其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某些特征比喻性地描绘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态。”喻体在句子中做了谓语动作的状语。“这个做状语的名词(即喻体)可译作‘像……一样地’‘像……似的’等。”这种格式是古代汉语中所特有的,也就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二、比喻句与比较句的区别
比较句就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其中被比较物和参照物在本质上是同类事物。而作为一个比喻句,第一,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第二,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且要有相似点。
从对两种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比喻句与比较句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从结构上看:首先,比喻有三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而在比较句中找不出来。其次,比喻句中本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而在比较句中被比较物和参照物在本质上是同类事物。(2)从表达目的上看:比喻是为了使所描绘的人或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而比较则是为了通过对比从而得出利弊得失、程度轻重、大小差异等结果。例如,
(10)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例(10)把“季氏”与“周公”相比,得出程度上的差异:季氏比周公富有。且被比较物(“季氏”)和参照物(“周公”)都是人。上述两例都是用“于”表示比较的,且表示比较点的词语(“少”“多”“富”)都显见于句子中。
总之,一个比喻句,我们可以从句子中找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并且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在表达目的上主要是为了描绘、说明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而对于比较句,我们在句子中找不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只有被比较物和参照物,并且二者在本质上是同类事物。在表达目的上比较句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利弊得失、程度轻重、大小差异、优劣高下等结果。并且不能在被比较物和参照物之间加入“象”“如”一类的词。
从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出发,归纳了古代汉语比喻的几种主要形式,从中我们看到要辨别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不仅要看它在形式上是否符合比喻句的格式,是否存在比喻的四要素: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还要看它在语法、语义上是否符合比喻的语法、语意特点。总之,要辨别比喻句不能只注重形式,还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利于正确地理解文意。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20.
[2]史锡尧.现代汉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59.
今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这意味着我国大数据发展迎来顶层设计,将有助于培育经济发展引擎。
在商业界,大数据已经开始成为很多企业的生意,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交易平台也纷纷成立,以抢占各区域、细分领域市场先机。但是目前,有意愿交易大数据的企业和机构还不多。大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定价的合理性、客户信息的保密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数据业务的规模和发展空间。
今年5月,成立仅一个月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推出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去年规模的10倍,由2014年的767亿元扩大至8228.81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潜力,大数据交易平台应运而生,试图占得市场先机。前景固然美好,不过,诸多数据商却仍持观望态度。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官网也未透露目前旗下会员有多少,尤其是VIP会员的数量。
大数据全国扩张地图。
今年4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涉及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中天城投、亚信数据、九次方大数据等6大股东。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可以交易30种大数据,包括金融、政府、医疗、能源、交通、社交、物流、征信、房产等,类似“网上商城”,实行会员制。
除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不少地方也在酝酿发展大数据交易系统。早在2011年5月,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交易所由工信部、北京经信委和海淀区投资推动成立,旗下运作的“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于2014年底上线。
数据“质量”驱动需求。
大数据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解决方案?什么样的数据才是企业需要的?
碧桂园集团云贵区域投资拓展部相关负责人周灵梓说,“从去年到现在,我一共拿了8个地块。在拿地过程中,对准确、真实和全面地获取拿地信息有着深刻的感受和强烈的需求。如果拿错地,后续的负面影响很大。”
在周灵梓看来,通过大数据交易的电脑程序分析,得到大家共同认可的数据很重要,以前地产机构的很多数据来源不同,结论差异较大,势必困扰房企的投资决策。
金科股份品牌总监夏绍飞对此也深有感触,“我们一直跟中国指数研究院、克而瑞等机构长期合作,一年要支付咨询费几十万元。光拿到数据没用,关键是数据本身的质量,尤其是机构的分析。”
东原地产集团战略投资部相关负责人周大佐打比方说,房企拿地就是一个“算账”的过程,真正拿地时只有几个数据,但决策前往往需要成千上万的数据支撑。他认为,大数据交易的关键是数据要有用。
“我觉得现在一些第三方机构就很厉害。为了确定一块地周边的客源结构,他们专门派人站在街上‘数车’,比如价值30万以上的车辆有多少。”周大佐说,他们暂时还没看到交易所有这么强大。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相关人士解释说,“我们也不会简单地充当数据搬运工的角色,交易所将积极发挥数据质量认证、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金融工具的作用。”定价暂难市场化大数据平台交易欠活跃
大数据时代,如果你是某家实力房企的营销操盘手,想尽快知道某个片区的有效消费客群情况,通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这个平台购买数据。但如果数据出错造成推盘失败,这怎么办?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目前,大数据的价值由买卖双方根据自己所认定的价值进行评估,决定数据的价格。而交易的困惑实际上就在于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更具体一点就是买方需求与卖方供给之间存在大数据交易信息的“错位”。
交易“定价”之惑。
在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点开“数据交易”一栏,针对数据类型一项,共分为原始数据、加工后数据、其他和行业报告,95%以上的数据为行业报告,一共13个页面,挂牌价仅为100元。
唯有“企业大数据精准分析服务”一项属于原始数据,挂牌价30万元,而“舆情监控分析”一项,数据类型不明确,挂牌价为50万元,这些数据几乎都出自九次方大数据终端。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针对产品定价,专门划分了数据的6个维度,包括数据实时性、数据样本覆盖面、数据完整性、数据品种、时间跨度与数据深度,推行实时交易。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表示,不同品种的大数据价格机制是不一样的,实时价格主要取决于数据的样本量和单一样本的数据指标项价值,而后通过交易系统自动定价,价格实时浮动。
交易存信息不对称风险。
按照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设计,大数据交易最终要在买卖双方之间达成共识。如果买方急需的数据信息并非卖方所提供的信息,如何解决?发生纠纷之后,交易所将如何处理?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又是什么?
一位业内人士说,这种情况下,交易风险又会反馈到交易所的大数据定价机制。
关键问题是,目前大数据交易所在定价机制上仍然难以做到市场化。那么,到底如何看待上述可能会发生的潜在问题?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工作人员解释说,如果数据买方对购买的数据信息与其描述的内容不符,他们可以向交易所投诉,由交易所及时处理。此外,他们对数据提供商有相关的资格审查,比如企业资质够不够,审核相关数据信息是不是涉及隐私等。
基于此,大数据交易所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设备等成本?上述业内人士说,“这个是非常难的事情,你要看贵阳或北京集聚了多少人才去搞这个事情。”
在该人士看来,现在有一个基础技术有待突破,即数据标签、数据水印,也就是说,从这个交易所里出来的数据必须打上数据水印,这涉及到信息安全技术,目前只有国家信息中心有这个能力解决。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边界正变得暖昧不清
人们重视隐私的保护,但同时也相信未来是一个由数据推动的时代。不过,大数据使用的普及必然会涉及到侵犯隐私的问题,这听起来的确是相互矛盾的事情。
不可否认,大数据是座金矿,通过数据挖掘,人类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远超以往。但大数据又是把双刃剑,国家和企业在大数据获益的同时,个人隐私保护的话题却变得暧昧不清,也使业内外对隐私保护的争论延绵不绝。
大数据打破宁静。
说到个人隐私,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客户打电话订购比萨,客服人员马上报出了他的电话和家庭住址,推荐了他喜欢的口味,报出他最近去图书馆借过什么书,信用卡已经被刷爆,了解他房贷还款金额,知道他丈母娘刚动过心脏搭桥手术,甚至还准确定位出他正在离比萨店20分钟路程的地方骑着一辆摩托车……
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海量数据乍一看价值不大,但如果把它们深入整合、挖掘,就能知道一名消费者的性格、爱好以及消费习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商家非常有价值。但对消费者来说,你的宁静生活却从此被打破。
数据如果是在相同业务范围内使用,没有必要去界定隐私;但业内人士也承认,在大数据交易过程中,用户的隐私存在泄露风险。一旦形成大数据模式,各个系统之间产生的数据就会互联互通,数据被用于他途,用户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直接过滤掉个人信息,是否就能防止信息泄露?有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在涉及交换、分析、挖掘时,个人信息是无法直接过滤的。
此外,不同商家的所谓信息共享也会让你的隐私信息有被整合、挖掘的“危险”。这些个人隐私数据散落在中介、银行、保险、航空公司等机构间,危险性可能不大,但如果被共享之后,又被系统整合、相互印证的话,消费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甚至性格、爱好以及生活轨迹等信息将被他人一览无余,很多普通人在他们面前将变成“透明人”。
隐私保护应跟上步伐。
大数据系统与传统数据系统不同,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了很多外源性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存在价值。比如你在淘宝购物创造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对于淘宝而言就是外源性的。当无数外源性的数据整合并被分析之后,便构成了大数据系统。一旦形成大数据模式,各个系统之间产生的数据就会互联互通,从而产生极大价值。因此,传统数据时代的“隐私”与大数据语境下的“隐私”,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极大不同。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隐私的定义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其本身并不涉及公共、群体利益。业界有一种声音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深入,这个社会对隐私的定义一定会逐渐改变,考虑到技术的发展,眼下认为是隐私的信息,或许几年后就不再敏感。
在监管层面,由于现阶段《民法通则》没有完整的关于“隐私”的概念,国家也无明文规定来规范大数据交易市场,诸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都或多或少在灰色地带游走。
上海杜跃平律师事务所律师杜跃平表示,可以从源头上抓起,即默认禁止状态,未列举的内容默认为不被允许。
美国目前仍在使用的是1970年就通过的《公平信用报告法》,旨在对大型主机侵犯人们的隐私进行防护。该法案允许信用咨询公司收集个人财务信息,但收集所得信息只能用在三个方面:信用、保险以及就业。
关键词:反抵押贷款 资产证券化 特殊信托机构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3.09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1.4%,这就对增大养老保险基金提出了种种需求。但因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够健全,养老资金的积累是严重短缺。开拓新的养老保障手段成为必然。反抵押贷款作为最近兴起的退休人员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关注。其具体含义是借鉴家庭生命周期与住宅生命周期的差异,依据个人所拥有的住房所有权,在退休以后将其抵押给业务开办机构并逐期取得贷款,用做晚年生活的养老费用,但其使用权在老人生命周期的后半段仍归由老人享有。只有当老人去世后,才将该住房的产权及使用支配权完全转移给特设机构,作为贷款本息的偿还。当业务开办机构通过反抵押贷款的形式从居民手中取得了大量的住宅,并为此而在后期的每月都需要持续稳定地向这些客户发放贷款,这使业务开办机构的资金来源遇到大的困难,也会使这些资金发生沉淀或凝固,直到数年或十数年后才可能将现在付出的现金予以收回,但目前定期的现金支付就很可能遇到大的支付危机。业务开办机构如何解决这一资金筹措问题,以使业务开办能够顺利推行呢?借助于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将这笔资产通过证券化的形式予以解脱,就是融通资金的可行举措。
资产证券化融资理论概述
资产证券化(ABS,是英文“Asset-backed Securities”的缩写)是指以融通资金为目的,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共同特征和稳定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信贷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对该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结构性重组),并依托该现金流发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这种融资方式的基本过程是:项目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将自身持有的某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加以分类并汇集成一系列资产组合,交给负有信托义务的专门机构(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这些机构再以这些资产组合的预期现金收入作为偿债保证,利用一系列信用等级提高方式提高项目资产的资信等级,发行各类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取得发行收入后,再按资产买卖合同规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收入的大部分作为出售资产的交换支付给原始权益人,使原始权益人达到筹资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参与反抵押贷款业务的基本原理
反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选择资产证券化作为我国当前反抵押贷款制度改革的过渡途径,主要是基于反抵押贷款与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共同之处。首先,反抵押贷款所出售的标的——房屋是不动产,并且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符合资产证券化标的的要求;其次,反抵押贷款中出售的房屋由于都是个人所有,难以借此直接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因此必须找一特殊机构进行资产的重新组合,这正是资产证券化的独特优势所在;第三,反抵押贷款在未来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即合同到期住房产权完全移交后,SPV出售房产所得资金可以偿付前期所发行的债券,未来稳定的现金流是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而很好的保证了债券未来的本息偿付;另一方面,房地产作为资产证券化标的也有利于提高发行债券的信用级别。反抵押贷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具体操作比较容易借助资产证券化进行。
反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具体措施
【关键词】台风;传媒预警;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49-02
一、台风应急管理
商后期预测气象的占卜,是我国天气预报的雏形,殷周时既有农谚预测天气,如“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出自《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随着时展,天气预测逐渐由人的感性认识发展为科学分析,依靠卫星、自动观测站、计算机等技术进行预报,极大地增强了预测的准确性,为台风应对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随着以天气预测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不断发展,在台风应对观念上,也由以往的“抗台”逐渐转为“防台”,“安全转移人数”成为媒体和群众的新关注点。在强调“抗灾抢险”的年代,有许多不应受的伤亡损失,如“牛田洋抗台”中有五百多名军人和大学生在抗台前线遇难。去年,同为超强台风的“苏力”在福建省登陆,全省危险区域的30.4万余人员被转移,未出现一例死亡。两次台风的伤亡对比,体现了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在技术和观念上的进步,人员伤亡数总体上处于递减趋势。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突发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台风灾害为例,涉及气象局、海洋局、各级政府等机构,多个独立部门互相配合,形成一个防灾救灾系统。虽然相关部门在风灾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目前的实际应对中,各机构间仍存在着协调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加之台风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我国台风应对的整体水平仍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二、我国台风灾害的传媒预警
大众媒体是贯穿防灾救灾系统的重要环节,履行着“耳目喉舌”职能,向群众传递防灾减灾信息,而自身的“环境监测”职能却较淡化,未能积极主动的预警信息。媒体主要根据相关部门的信息进行报道,如气象局侧重于台风的现实特征,如最大风速、中心最大气压等专有词汇,不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报道中也常缺乏具体明确的防御措施,现实的指导意义不足。
伴随实时信息的报道,灾后损失的阶段性报道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常以人员伤亡、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等指标来报道,但从后续灾害的预防来说,这些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潜在的威胁,如巨浪、山洪等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在阶段报道中,前期的评估报道,应对后续可能受灾的地区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如防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或反思失败的教训,才更能体现媒体的“环境监测”职能。
以《福建日报》为例,去年影响福建的台风共11场,在影响较小的“蝴蝶”等6次台风的报道中,防御信息主要面向相关部门而非群众,如“请相关部门做好灾害防御准备工作”等,部分粗线条的预防信息,因缺乏针对性而不具备现实的预警意义。在“苏力”等5次较大台风的报道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预警信息,但信息大多来自职能部门,如“大型广告牌加固”“危险地段电路检查”等内容。根据我国学者喻发胜提出的“传媒预警”理论,“大众传媒发挥社会预警职能,并不只是向公众传播政府有关机构授权的预警信息,而是通过自身的信息触角,发现位于‘未然态’的各种危机因素,有效甄别,科学判断,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公众预警的行为。”。
科学有效的媒体预警信息应是面向公众的普遍可理解的信息,不仅包括风灾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还应包括媒体自身的分析和处理,预判风灾可能带来的各类影响,为政府决策和公众防灾提供信息支撑。
三、大数据时代的传媒预警
(一)台风的压力与释放模型分析
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降雨及所引发的灾害链造成,新闻报道涉及台风次生灾害预警的内容较少,这与媒体新闻源单一的现状有关,媒体常对气象和水利等部门的消息进行分别报道,缺乏有效的整合分析。
英国学者Blaikie等在《At Risk》一书中提出灾害形成的压力与释放模型:自然灾害的影响是由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性是指灾害一旦发生承灾体可能造成的损失,反映了区域对于灾害损失的敏感程度。台风的致灾因子尚无法有效控制,但通过对灾害链的分析,能对次生灾害及时反应,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
从《福建日报》来看,登陆福建的台风“苏力”“西马仑”等均造成了局地的强降水,使该省中、西部山区发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等。此外,如狂风引发巨浪,威胁航海安全;风暴潮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等。根据历年报道内容,可以建立门类详尽的灾害链模型,将次生灾害细化到不同地域和时段,绘制出具体的灾害时空分布图,为防台救灾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在非台风季节的灾后反思也应被纳入报道议程,如从环境保护角度防台,通过封山育林等举措提高对山洪、泥石流的防御能力。
台风对社会、经济发展均会产生重大威胁,现有的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量化指标的方法对脆弱性的高低进行评价,以采集到的样本数据来评价不同的地域和行业等抗御灾害能力的强弱,对风灾的防御具有一定意义,但并不能反映各行业或地域在台风中可能蒙受的具体损失。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媒体根据历年报道中的灾后损失资料,同样可以评价出不同行业或社会领域对灾害的敏感程度,分析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台风可能导致伤害流行病(如骨折等外伤)、传染病(如霍乱等消化道传染病)等流行病。在台风“菲特”的报道中,就涉及“因高空坠物和人体被风刮落导致的撞击伤和坠落伤”等内容。媒体应针对医疗卫生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应对“外伤病患增多”的预警信息,同时应针对企事业单位“高空设施排查”等信息,针对普通群众,则应提醒“避开大型广告牌”等信息。媒体根据历年报道,可以建立台风中公共卫生事业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内脆弱性程度的模型。其他社会领域的脆弱性也可以依此分析,对台风影响地区即将面临的灾害损失进行预警。
(二)传媒预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改革
在当今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文化生活观念也相应改变。在这种基础上,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正被新的模式取代。
一、教育领域的大数据
在21世纪,大数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大数据主要是指信息大爆炸时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与教育相关的大数据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有关教育管理系统、教育学习系统以及教育培养系统中,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而产生的数据,都算作教育大数据。从这些数据当中,也能探析出教育管理方面发生的一些变革。
二、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的影响
1.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固定的模式,而变得更加灵活。这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可以和其他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网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名校课堂,普通学校的学生也能体验名校的教学方式;学生有不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也有名师在线答疑。所有这些无不便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学习内容的变化
基于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巩固本学科的知识,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还能够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够同他人实时共享。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3.学习态度的变化
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从一开始对这种新兴学习模式充满好奇,再到后来对这种模式的热爱,改变是无可厚非的。正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学习模式新颖,学习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大数据时代对教师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新技术用网络课堂等众多手段重塑了教育,让教师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知识讲解。一批跨界的新教育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与此同时,一些教授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庞大的老教师,却渐渐地失去了他们的优势。
新教育人具有与传统教育人完全相悖的意思内涵,主要是指将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网络技术普及到教育当中的一批人。正是他们推动了现今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他们的观念也在影响着一大批拥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教师,使得这些教师开始接受网络新技术的熏染,将自己的经验总结运用到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去。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所受到的影响,新教育人引领这个教育变革的时代,而传统教育人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实现转型。对于教育来说,这已然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教育受大数据时代熏陶的最好诠释。
四、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新技术的革新给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站在积极的角度上去看,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支持、网络课堂的摄制、教育管理平台的建立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认可等,都让教育管理的变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站在消极的方面去想,教育管理变革也折射出来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的泛E,让一些不良信息侵入到教育资源当中;对于数据的运用和处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处理得得心应手;教育大数据要想实现实时共享,也存在很大难度,导致学生和教师不能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
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也是。我们不能片面要求大数据时代只给教育带来有利的部分,也要合理面对大数据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挑战。
五、结束语
人们常说,经济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也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共享,一般都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名校资源的共享,更是难上加难。而在线教育的普及,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国家政策的扶持、学校和教师配合以及教师分流模式的建立,都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打好了基础。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教育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教育管理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看待,以积极地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库克耶・肯尼思.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