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鼎立教案

三国鼎立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国鼎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国鼎立教案

三国鼎立教案范文第1篇

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在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博弈中我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适合自己的讲课方式,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

一、学案教学中的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老师课堂上的板书量很大,历史课同一板书我们一般要写六遍,实在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学案教学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放出来,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名校学案大多是这样的框架:学生先自己学课本,然后根据学案提示找出正确答案,个别难点经过讨论解答不出来的由老师负责做答。上课时基础知识老师基本不讲,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这样体现了教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也改变了一言堂的状况。但这样的课堂很难体现历史教学的丰富性和人文化的特色,我们从一个极端过分关注教师、教科书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兼顾主体和主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如何才能融合好?我的做法是:

精心设计好教学案,师生同用学案。课堂下发,给出一节课的基本知识框架,类似以前教师讲课的主板书,边讲学生边写,涉及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部分初中生不易理解时,教师要用丰富的史料、前因后果的论证把要讲的知识点推理出来;基础知识的部分引导学生读书自行找出。如我将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设计的教学案出示如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秦汉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再分裂,简单的图示使学生明确本课在本书及本单元的地位。

教学主体

讲解的第一步给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图片,给学生分析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军阀混战的情况,讲解与图例共同呈现给学生,依据老师的讲解会写出第一个填空:“军阀混战。”我想这比光看课本第一句就写出答案印象要深刻。第二步让学生看明白老师给出的结构,指导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表现,至于两次战役的基础知识学生看书就能找出,而其中的难点是每场战役的影响,这时把课前的幻灯片出示给学生,师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他的知识点依次类推。

我认为可行的教学案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把一节课的骨架简单明了设计好,这中间要留有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答案的空地,边讲边推理,初中学生会对这节课的线索有宏观的把握,这对缺乏逻辑思维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二、教师讲授与课件的博弈

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是一支粉笔、一个教案、一片板书。这种课堂授课教师更像一个说书先生,书说得好学生听得很有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板书与讲解精妙配合,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历史线索结合在了一起。传统授课方式在这一层面对讲课教师要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板书、流畅的语言表达、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但是不能回避,在对历史地图、对社会文化习俗、对战场上战略意图等分析与讲解时,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方式形象生动。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以往只是指导学生看书把宋代人的衣食住行了解,知道宋代的节日和我们今天的节日有何异同就行了。我们没有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去感知那段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问题,基本属于社会史的范畴,很难用传统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标准来衡量。现在再讲这一课时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东西。如用女真人的服饰和宋朝劳动者的服饰对比明确宋代以来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起到了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作用。另引入《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讲解宋朝的社会风貌,能够直观感受宋朝人的衣食住行。 最后再用简洁的板书概括本课知识结构:

新教学模式下课件做得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吸引人的眼球,但往往忽视了历史课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明确课件的选择是为教学服务的,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要让学生从中感知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要有提纲挈领的好的板书,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国鼎立教案范文第2篇

一、从浅尝辄止到读有所思,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以读者的身份,通过文本阅读,实现与作者的情感沟通。小学生受人文修养、个人阅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独立阅读;即使到了中年级以后,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小学的阅读教学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一)改善浅尝辄止的阅读现状,引导学生读思结合

小学生的阅读,多停留在表层,“浅尝辄止”的现象相当普遍。对文本的阅读,多流于文字认知、内容梗概了解的层面,甚至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走马观花似的阅读颇为常见,读过即忘,未在内心形成共鸣,因此对文本的深层次蕴意极少探究。阅读,是学习他人智慧,并使之内化的过程。为避免阅读成为“无用功”,在阅读中,给文本加上批注,以笔代心,既实现知识的迁移,又促使学生手与脑并用、读与思结合。比如,在阅读《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批注出刘备三次造访“茅庐”时诸葛亮的态度,借此分析课文为什么着重描写第三次造访的情形。另外,通过批注出刘、关、张、诸葛四个主要人物的态度,分析出刘备与诸葛亮的人物特点,在课文中进行总结式的批注: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博学多才、雄才大略。通过这些批注,文章的主线显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加深记忆。

(二)从各时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实现读有所思

教与学是循序而行的。尽管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地,但课堂并不是教与学的全部。知识从输入到输出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根据各时点的不同,批注式阅读从“预习”、“教学”和“延伸”三大环节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预习,是在授课之前,学生自行阅读的行为,是培养学生探究心理的关键。学生初见新的课文,难免出现生字、新词、句意等疑惑之处。此时,在文中随时添加批注,记录下初次阅读的疑问、好奇所在;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对教案进行“二次调整”。 “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碰撞的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将批注的文字,与大家分享。当新文变成旧文时,批注的好处便显现出来。它可以帮助学生回忆阅读思路,缩短探究文本世界的时间。

二、从形诸笔墨到心境交融,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

阅读,注重心与心的交融,是读者从“识”到“得”,最终到“悟”的过程。批注式阅读增进了作为读者的“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实现了由理性认知向感性共鸣的转化。

(一)识――循序渐进

从认识心理学来讲,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渐次发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的运动轨迹。在阅读中,渐进式地阅读方式――由表及里,更符合认知的特点。即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对文章形成直观的认知,通晓其意,理顺层次,标注出重点段落;而后再由细微处着手,如生词、句意等,逐个挑出,使学生脑中呈现出立体的文章层次。以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首先要让学生自行通读全文,标出文中段落;其次,标出“寨”“渣”“缴”“侮”等生字,标出文中人、事、物和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阅读。

(二)得――熟读精思

初识文本后,便进入熟读精思的阶段。朱子认为:熟读要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而精思要达到“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实质上,就是要通过细品,由理性认知上升到情感认知,实现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文本的世界。在《》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批注何为“销烟”,而“烟”又为何物;在阅读中批注出全文的主旨,按顺序罗列出销烟的步骤:撒盐抛烟洒石灰弃入海中;对文中描写的佳句,也进行批注,如“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以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悟――切己体察

阅读的意境,即为领悟。它是通过批注,结合自身经历,去体验作者的心境,使自己融入文本世界中,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触碰,达到心静理明的境界。朱子主张“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可见,要达到心境交融,就需要不断地推及己身,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蕴意。在《》中,在读到林则徐的语言和动作时,可加入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当读到“烟渣”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吞噬时,可批注上学生自身的感受,对作者如此着墨用意的体察。由此,学生对《》一文,经历了从“识”到“得”,最终“悟”的过程,实现了自身与文本和作者的心境交融。

三、从方法得当到解其中味,教会学生阅读中活用批注

阅读是个性化的二次创作,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阅读不是流程,它更需要“因裁施法”。这个“裁”,即文章体裁。不同的体裁,运用不同的批注方法。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

(一)抓住主旨,提炼脉络――小说节选类课文批注阅读法

小说节选类的课文,在批注阅读中要抓住“三要素”,找出全文主旨,再依循主旨,提炼出整个故事脉络,使平面的文字富有立体感,使故事鲜活起来,跃然纸上。如《三顾茅庐》一文,第一步弄清人、事、环境,重点放在写作背景上:在汉末三国鼎立时期,刘备初得一隅,欲求世外高人相助,这样便间接找到了文章的主旨;第二步依循“求贤”的主旨,提炼故事脉络;第三步批注人物、景物描写等,列出不同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表现,也可以是学生揣度的“思想变化”;第四步通过文字,体察作者的深刻意蕴。

(二)神来之笔,深化意境――散文类课文批注阅读法

散文,形散而神聚。阅读时,往往不好理清文章的结构,但散文不乏点睛之笔。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来批注,即“神来之笔”,从中体会作者所构筑的意境。如,教学《番茄太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批注关键性的词语:第一步挑出“角膜”“拐杖”“面颊”“盲童”等词语,启发学生想象主人公的遭遇,将心中勾勒出的小女孩形象见诸笔端;第二步挑出“番茄”“亲戚”“捐献”“天使”等词语,启发学生揣度小女孩内心世界的积极与乐观,同样见诸笔端。此时,一个生动具体的小女孩形象已在学生脑海中鲜活起来。

(三)情由心生,感自体发――诗词类课文批注阅读法

诗与词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这一高度凝练,又言简意赅的体裁,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不断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使读者的思想得到升华。但对小学生而言,读懂其中的意味并不容易。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师启发学生去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通过批注对月的思念与怅惘,感怀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