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忆读书课件

忆读书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忆读书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忆读书课件

忆读书课件范文第1篇

剪纸对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对小班幼儿有难度,老师们在执教中往往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手把手的教授会让幼儿失去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尝试用游戏化的方法开展小班剪纸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使剪纸活动更有吸引力,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一、创设环境,为幼儿渲染剪纸艺术氛围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但是,现在的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这种民间艺术,往往是从电视或者商场销售中得到一点零散的经验。这种距离感,使我们在进行剪纸活动时显得很吃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所以,要让幼儿喜欢剪纸艺术、参与剪纸活动,首先应该营造浓厚的剪纸艺术氛围,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对这种民间艺术产生兴趣。

以剪纸形式创设班级环境。学期初,用美工纸剪出不同的回子纹,间隔各个活动区。用活泼可爱的十二生肖、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花、翩翩起舞的蝴蝶等剪纸作品,以吊饰形式装扮教室,各个活动区的标识也用剪纸呈现。剪纸作品因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使幼儿在欣赏、感受剪纸艺术的同时喜欢上剪纸,产生想剪纸的欲望。同时,在美工区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工具、资料等,给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

二、以游戏化的语言,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

虽然剪纸活动对于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到剪纸的幼儿来说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剪纸活动中引发幼儿的剪纸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进而动手去做,通过探索,幼儿剪纸潜能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活动前,我首先帮幼儿选择合适的剪纸工具和教学内容,

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活动中,我结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如,在练习“目测剪”时,我会说:“娃娃家的宝宝想吃面条,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忙吗?”孩子们快乐地答应着,用方形的纸剪成长条的面条给娃娃家的宝宝吃。举一反三,还可以给小羊剪小草吃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目测剪直线,同样的给宝宝剪苹果吃、给小兔剪萝卜吃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曲线。在游戏“小鱼的家”剪波浪线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折线。其次,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当幼儿学会熟练使用剪刀后,设计了游戏“我给宝宝做饭饭”,试着让幼儿剪一些简单的、有趣的东西。如,方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饼干,能力强的幼儿,给他们提供画有小鱼、小花图案的彩纸,让幼儿沿着轮廓线剪,并把自己剪好的“饼干”放在相应的图形小盘里,最后送到娃娃家给宝宝吃。这样既满足了幼儿游戏的欲望,又使幼儿体验到了剪纸的乐趣。

三、创编儿歌,帮助幼儿提高剪纸技能

儿歌,内容浅显,句式短小,易记、易诵、易传,易为幼儿所理解。为此,我把剪纸过程编成儿歌,引导幼儿学习剪纸。如,幼儿初学剪纸,为了让幼儿安全使用剪刀,我创编了安全歌:“小剪刀手中拿,刀口不对你我他,用完剪刀口朝下,小心把它送回家。”在进行目测剪纸练习时创编剪纸歌:“小剪刀,剪纸忙。剪碗面条喂宝宝,宝宝乐得拍手笑。剪小草、喂小羊,小羊乐得咩咩叫。”在教学剪曲线、波浪线时创编了儿歌《小鱼的家》:“我为小鱼送水忙,小鱼乐得笑哈哈。”我还把幼儿剪的一些春天的作品编成儿歌《剪春天》:“小小剪刀手中拿,剪出一幅春天的画。剪根柳条随风摇,剪只小鸟叫喳喳,剪朵小花乐哈哈,剪条小鱼摇尾巴。大家都把我来夸,说我是剪纸的小行家。”其中,童谣《剪春天》在2012年青岛市优秀童谣评选中获一等奖。这些儿歌,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边念儿歌边学习剪纸,剪纸的技能提高了,剪纸的兴趣更浓了。

忆读书课件范文第2篇

1概述

1.1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中,我国一些机构和学者基于LibQUAL+TM评价指标提出修正的指标体系。但是这些指标都是研究人员预先设定的,没有深究其是否被我国读者认可。图书馆评价指标构建最基本的要素是读者需求,提取的评价指标,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想法,使他们不受外界、其他人的影响,这样获取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反映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研究者应在不预设评价指标的前提下,让被调查者给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方式,构建适合我国的评价指标体系。

1.2新体系构建方法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传统的问卷调查选项都是研究者事先准备的,已渗透其预设思想,被调查者只是被动的回答,调查结果不能反应被调查者真实的想法。为克服这一缺点,默顿和坎德尔提出了焦点访谈法[1],指出焦点访谈是研究者预先设定好主题,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围绕该主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或继续往下一级指标追问,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勃莱曼(Bryman,2001)[2]指出焦点访谈是一种团体访谈,强调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联合。为构建适合我国的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张东华[3]指出利用焦点访谈法收集读者的观点,获取读者评价内容。并给出详细构建流程:召集具有代表性的读者利用焦点访谈法获取评价内容,再利用专家法提炼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文献[4]也建议使用读者访谈方法获取评价指标。为此,如何在访谈中准确获取读者评价观点成为获取正确评价指标至关重要的环节。

1.3数据可信度可信度是对人或事物可以信赖的程度。在使用信息前,必须了解所用信息的准确性———可信度,准确信息(数据)是推导出正确结论(模型)的保证,为此可信度分析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参加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会议的人员所表述内容未必反映其真实看法。例如,作为学生的读者,可能顾虑图书管理员的报复而不敢发表其真实看法,也可能照顾参会同学的面子而附和其不合理的观点。在专家会议中,即使年轻专家有合理建议,考虑先发言老专家的情面,出现年轻专家不情愿地附和或展现出欲言又止的画面。为此,在整理会议数据时,不能简单地收集参会者的口述观点,除了文字内在的信息外,应当记录一些辅助数据,例如:发言者的面部表情、表述方式、肢体语言、其他参会人员反应等。利用这些辅助信息,评判参会者表述内容的可信度以及其真实想法。关于这方面研究已有一些文献:刘逶迤,逯万辉和丁晟春[5]总结了国内外网络商品评价信息可信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提出基于文本挖掘商品评价信息的可信度测评模型。施国洪,孟然然[4]利用Cronbach'sAlphaifItemDeleted与各维度信度的比较方法给出了获取评价指标可信度的途径,并利用效度分析方法提炼读者真实的想法。最后,通过文献研究、读者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构建了4个维度16个指标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测评量表。

1.4肢体语言的作用肢体语言[6]就是人的身体动作所传递的信息,包括面部表情语言、眼神语言、上肢语言、下肢语言、身体姿态语言等。当人们交流时,除文字内在的信息外,表述的声音、语句形式等也能解读发言者的观点。需要特别指出,美国心理学家赫拉别斯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了肢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所得结论令人吃惊:传达效果=7%的言辞+35%的声音+58%的体态表情[7]。换言之,“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是言词表述的8倍多,更何况声音因素的作用是言词作用的5倍。这充分说明,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肢体语言在信息传递中占据主导地位。用焦点访谈法构建图书馆评价指标时,由于参会者在发表看法或聆听他人建议时往往伴随一些肢体动作或表情流露,这些肢体语言传递了参会者内心真实想法,可作为评判参会者表述观点可信程度的依据。而在焦点访谈会议记录数据整理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收集参会者的言辞信息,忽视了声音、肢体语言所反映的信息,导致所收集数据严重失真。有必要考虑利用会议现场录像资料中参会者人体语言挖掘其真实意见及评判其发言内容的可信程度,提高所收集数据的质量。本文首先借助心理学、行为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发言者的肢体语言、表述方式与其表述内容之间的关系,利用筛选出的具体肢体语言信息评判发言者表述内容的可信度等级。接着,根据参会者聆听时的肢体语言,给出其对当前发言者观点的支持度。最后,利用参会者在聆听时对发言者的支持度,给出该参会者自己表述观点可信度等级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可以挖掘出参会者内心想法,提炼出其真实的观点。

2根据发言者肢体语言评判其表述观点的可信度

焦点访谈会议中,参会者(发言者)在发表看法时往往会伴随不同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数据收集人员可通过这些非语言信息解读其真实观点。由于录像只能完整记录发言者的面部表情、眼神、上肢(手)和坐姿的情况,而下肢(腿)的动作有可能记录不完整,为此下面只考虑除下肢动作外其它肢体语言的信息。当参会者发言时,由其肢体语言可以分析其心理活动及含义,进一步推敲出发言者表述内容的可信度。为研究方便,把可信度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各种肢体语言展现的可信度等级见表1中的对应关系

2.1面部表情信息解读当发言者的面部表情凝重、认真时,说明发言内容是其真实看法,且立场坚定、不容许他人反对,可信度高;如果面露微笑,表明发言者对自己所述内容有信心,但允许别人改进,可信度较高;若双眉紧锁,则流露出对自己的观点有一定顾虑,导致可信度一般;当面部毫无表情、一副漠不关心的神态时,说明他没有认真思考,发言内容利用价值较低;特别地,若表情沮丧、无可奈何,但由于外部原因导致发表违心言论,此时其真实观点可能与发言内容相反,赋予最低的可信度。

2.2眼神信息解读

在会议发言时,若发言者目光坚定、眼神犀利,则证明所述观点是其真实想法,所述内容可信度高。如果目光游移不定、左顾右盼,说明发言者对自己的观点不自信,或刻意迎合参会权威的观点。若根据会场记录有先于他发言的权威发表了观点、发言者多次顾盼该权威,则表明其真实观点与发言内容相左,赋予最低可信度;否则,这种行为是不自信的表现,显示其对自己发言内容有一定疑虑,此时的观点可信度较低。当发言者表现出目光低垂、眼神木讷的神态,则说明其在会议过程中或者在会议前知道了某位权威的意见,迫于权威不得不违心发表与真实看法相左的言论。由于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当把其所述看法修正为相左观点时,可信度只能定为低档。

2.3手势信息解读

如果在发言过程中伴随有力挥手动作或挥舞拳头的行为,表明发言者对表述内容充满信心,发言内容可信度高。当出现双手环抱双臂时,在心理学上解释为有质疑、不欣赏的行为,说明发言者时刻准备反驳异议者,表达的看法反映真实观点,可信度较高。若双手没有特殊动作、自然放置,表明发言者的观点与其表述一致,允许他人补充修订,可信度一般。假设发言者双手垫在屁股下展现出拘谨的心理,显露出对自己的发言存有疑虑,则所述内容可信度较低。当出现手握扶手或十指交扣的现象,说明其发言时紧张、不自信,导致表述内容可信度最低。

2.4坐姿信息解读

若发言者正襟危坐展现出严肃自信的行为、身体靠在椅子后背展现出骄傲的神情,表明对自己所述内容充满信心,语言中流露的观点为其真实看法,可信度高。如果发言者身体前倾或坐姿自然,展现出感兴趣与谦虚的心理,则其表述内容为真实想法但允许别人补充改进。当身体坐在椅子边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明对讨论内容毫无兴趣,所表述看法可能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导致发言内容可信度较低。为了方便使用,有必要全面考虑各种肢体语言的信息,给出参会者发言时所述观点的综合可信度。

2.4.1把各个种类的可信度量化为方便综合各类信息,不妨用1、0.8、0.6、0.4、0.2作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的对应量化值,具体赋值方法见表2中的对应关系。

2.4.2求出总可信度得分令a1、a2、a3、a4分别表示面部表情、眼神、手、坐姿4种肢体语言的可信度得分值,则总得分值a可由各个分项得分值相加求得,即a=a1+a2+a3+a4且a的取值范围是闭区间[1,4]。2.4.3根据总得分判定其综合可信度等级把区间[1,4]划分为5个等长度的小区间U1=[1,1.6)、U2=[1.6,2.2)、U3=[2.2,2.8)、U4=[2.8,3.4)、U5=[3.4,4),分别对应低、较低、一般、较高、高5个等级,当a落在某个区间内时,相应的等级作为发言者综合可信度等级。

3聆听者的肢体语言度量其对发言者的支持度

当参会者聆听其他与会人员发言时,聆听者的肢体语言也可以反映其真实观点,以及对发言者表述建议的支持程度。类似地,支持度也细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聆听者各种动作与支持度的解释见表3中的对应,以及后继详细分析。

3.1面部表情信息分析当发言者表述观点时,聆听者表现出认真、凝重的神情,在聆听者的观点与发言者看法相似或一致的条件下,他对发言者的观点支持度高。然而,在两者看法相左的条件下,当聆听者发言时的可信度为高、最高时,此表情解释为该聆听者完全不同意发言者的观点,即支持度最低;当聆听者发言时的可信度为一般或以下时,则解释为聆听者赞同发言者的观点,且对发言者的支持度与其发言时可信度呈反比关系。如果聆听者面露微笑、展现出欣赏赞许的神情,则他对发言者的看法支持度较高。若表现出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则支持度一般。当出现双眉紧锁不耐烦的表情时,则对当前观点的支持度较低。

3.2眼神信息分析当发言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聆听者目光犀利紧盯发言者,在聆听者的观点与发言者看法相似或一致的条件下,说明其对发言者的观点支持度高。然而,在两者看法相左时,聆听者的支持度与其发言时可信度呈反比关系。若左顾右盼、目光游移不定,则展现出聆听者的支持度较低。而当出现目光低垂、眼神木讷的现象时,表明聆听者虽然反对发言者的观点,但又无可奈何不能反对,说明聆听者的支持度达到最低。

3.3手势信息分析聆听者可能出现双手放在背后或环抱双臂的动作,此时,在聆听者的观点与发言者看法相似或一致的条件下,表明其对发言者的观点支持度高。然而,在两者看法相左的条件下,聆听者的支持度与其发言时的可信度呈反比关系。如果双手垫屁股下,一副不自信的姿势,说明聆听者通过发言者的观点发现了自身观点存在的问题,此时聆听者的支持度较高。若双手自然放置没有特殊动作,说明支持度一般。如果手抓椅子的扶手、用手绕衣角或其它东西,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则表明聆听者较低的支持度。如果出现手挠喉咙、手放在嘴唇的现象,说明聆听者反对发言者的观点、时刻准备反击,此时聆听者的支持度为最低。

3.4坐姿信息分析当聆听者正襟危坐展现出自信的神态,在聆听者的观点与发言者看法相似或一致的条件下,他对发言者的观点支持度高。然而,在两者看法相左时,聆听者的支持度与其发言时的可信度呈现反比关系。如果背靠座椅显露出骄傲的神情,则两者意见相左时支持度较低,意见一致时支持度较高。若身体前倾表现出非常认真倾听的姿态,则其支持度高。而自然的坐姿反映其支持度一般。如果坐在椅边一副不耐烦的神态,表明聆听者反对发言者的观点、时刻准备反击,那么聆听者的支持度应为最低。聆听者的所有肢体语言的支持度也需要综合评判。类似于发言者的情况,给支持度赋予分值,见表4中对应关系。令b1、b2、b3、b4分别表示聆听者面部表情、眼神、手、坐姿等肢体语言的支持度得分值,则总得分值b可由各个分项得分值相加求得,即b=b1+b2+b3+b4且b的取值范围是闭区间[0.8,4]。最后,根据总得分判定其综合支持度等级。把区间[0.8,4]划分为5个等长度的U1=[0.8,1.4)、U2=[1.44,2.08)、U3=[2.08,2.72)、U4=[2.72,3.36)、U5=[3.36,4]等5个小区间,分别对应低、较低、一般、较高、高5个等级,当b落在某个区间内时,相应的等级作为聆听者综合支持度等级。

4根据参会者聆听时的支持度对其表述观点可信度的校正方法

在会议过程中,参会者扮演两个角色:发言者、聆听者。必须把他在两个角色中的肢体语言综合分析才能洞察其内心真正想法及所述建议的可信度。为此必须把聆听者对发言者的支持度转化为聆听者自身建议可信度的信息,得到支持度校正可信度,具体情况见表5的校正方法。

4.1聆听者与发言者观点一致时的校正方法当两者表述观点一致时,高支持度往往提高聆听者表述观点的可信度。然而,当原可信度与支持度都非常低的时候,充分表明了聆听者内心真正的看法与表述相左,需调整其口头观点。具体方法如下:如果聆听者原可信度最高,把支持度提高两级作为校正后可信度,但不能逾越最高等级。若原可信度较高,则支持度只提高一级作为校正可信度。当原可信度一般时,支持度直接转化为可信度,不改变等级,这是因为聆听者发言时没有提供肢体语言的信息而聆听时的内心流露可作为其可信度。若原可信度较低,综合考虑后,支持度降低一个等级作为校正可信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原可信度较低且支持度最低,为此校正可信度应当是相反观点的一般可信度。当原可信度为最低时,只需把支持度降低两个等级作为校正可信度。特别地,支持度为较低、低两个等级需要分别转化为相反观点的一般、较高等级的可信度。

4.2聆听者与发言者观点相反时的转化方法由于两者表述观点相反,较高的支持度会削弱聆听者发言时的可信度。具体情况如下:如果原可信度最高,聆听者支持度越低越能验证其表述观点的可信度,为此,一般、较低、低的支持度等级校正后的可信度等级仍为最高。然而,较高支持度等级反而降低原可信度为较低等级,最高支持度更与其表述观点的高可信度矛盾,说明其善于表演,需把其最高可信度降为最低。当原可信度较高时,转化方法类似于最高等级的情况,只是把支持度一般情况时,原可信度不变———仍为较高。当原可信度一般时,其发言时没有肢体语言信息,支持度体现了其内心真正信息,为此,当支持度最高、较高时,说明其真正观点与表述时相反,但考虑到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修正其观点后也只赋予不高的可信度。而较低、低的支持度表明其表述观点确实为其真实观点,所以校正后的可信度分别为较高、最高。如果支持度也一般,则没有肢体语言修正其原可信度,仍维持原可信度不变。

忆读书课件范文第3篇

好句: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巨大责任的便宜事!

你说现实残酷也罢,不讲理也罢!他就是这样一板一眼,自说自话!

你每天好像神仙般悠闲。

感想:最近看了很多毕老师反驳学生们向往有稳定收入的生活,自己也被光束了这种死心啊个,想起了陶渊明,那种安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我想,毕老师应该同样反驳这样的态度吧!

忆读书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习惯;引导学生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中的专用名词,数学课同样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采用的有效的阅读策略不同。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阅读量明显加大,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更高,有些题文字较多,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的技巧、良好的阅读习惯,题目都不能坚持看完,更谈不上去做题了,因此对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识别信息,选择和归纳主要信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新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教师的角色应定位在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和评论者上,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应以课本为中心

课本是教材的中心,不断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正是新课标的一个具体的目标要求。力求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产生背景;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的条件,它们与以前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言有何特点;概念有没有等价的叙述;运用概念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等。目前,在概念教学中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因为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落实“双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进一步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每堂课可以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课本,让学生自己先归纳、讨论,对有完全没看到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老师再加以解释说明,或补充,这样既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又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理解训练,做必要的练习,有时进行阅读的专项训练,有时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举一反三,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的某些题目改编成生动、有趣,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目,创设―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新课标中设有很多“阅读材料”课题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利用,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的阅读,总之,要使学生一拿到题目,就能领悟题意,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而艰巨的过程。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诚然,良好的习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没有良好阅读习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阅读的兴趣也成了惘然。学生阅读习惯的良好养成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课更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于平时做到:

1.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动笔墨这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做题时做做记号画出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内容,加深印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在草稿纸上写出直接的信息,挖出隐含的信息,对关键的字、词、句做做记号,或画出图形。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动笔勾画重点、标记疑问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题目的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看题目时做到耐心、细心,克服浮躁心理

这种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固定下来,就能成为一种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也就掌握了数学解题的钥匙。

三、加强阅读技巧的培养

数学阅读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阅读技巧,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在教学中自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特别是在习题课上。最新的研究指出有三种必要的阅读技巧:解释词义、解析字面的意义以及理解能力。在具体的习题课教学中,要在审题、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这一环节上多下功夫,以往的教学往往注是重解题技巧、解题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阅读技巧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做题时不读题,喜欢想当然,也就不注重细节所隐含的依次条件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认为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巧读书,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边读、边想、边画,注意画出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同时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且注意恰当运用讨论的方法,使学生相互学习。在讨论的同时,学习他人的阅读技巧,在分析题时要讨论关键的字、词、句、符号、图形。讨论这些字、词、句、符号、图形的含义等。

四、加强对阅读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激发学生个性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使读者主动、积极地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动因,对维系阅读注意力,增强阅读理解和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唤起情感体验等具有积极作用。要用名家的言语来熏陶学生,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到要进行数学阅读,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逐步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学生能和身旁的世界产生联系,最后具备超越现阶段想象范围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与基础。

参考文献:

忆读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科研管理 专业化 科研秘书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42-0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分配管理权限,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和推进高校科研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

伴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繁重,多数高校在二级学院或者院系设置了科研秘书岗位,对广大科研人员的申报项目、科研档案、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管理。科研秘书是科研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处管理人员与科研秘书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统一整体,工作上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加强科研秘书队伍建设是强化院系科研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

一 高校科研秘书承担的任务及作用

高校的科研管理离不开基层院系的科研管理。在基层院系的管理中,除了院系分学术委员会及分管领导,院系科研秘书直接承担了大量的科研管理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及保障。

1.联结、协调作用

首先,科研秘书是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在学校科研处与院系之间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无论是项目申报、成果登记、档案管理,还是科研业绩考核等工作,学校科研处都要通过院系来开展,尤其要通过科研秘书来传达及布置。而在实际工作中,院系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由科研秘书向学校科研处进行反映和协调处理。科研秘书在上令下行,下情上达中起着联结和协调作用。

2.基层管理组织作用

院系的科研秘书承担了具体的科研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起着组织和管理作用。由于科研秘书与科研人员有直接的接触,了解较多,在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时候可以积极动员,合理建议,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事半功倍地进行。科研秘书更加了解所在院系的学科特色,能够以更专业的角度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二 科研秘书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科研秘书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员配置,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秘书的队伍建设往往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科研管理的具体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再加上人员晋升制度,薪酬待遇等问题的影响,科研秘书这个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大,频繁变换。

第二,对业务不熟悉。科研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工作,需要许多专业的知识。比如,项目申报书的形式审查,就需要了解很多项目管理的知识,如项目成员的搭配是否合理,职称是否符合要求,经费分配是否符合规定等。还有如科研成果登记审核的时候,如何审查刊物的合法性。在人员经常变换的情况下,新上任的科研秘书往往对专业的科研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便只能简单地将材料上交,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审查作用。

第三,责任心不够强,对工作职责的理解不到位。许多学校的科研秘书是由教学秘书或者办公室人员兼任,有的学校是由教师兼任,所以他们的任务繁重,无暇将科研管理工作细致到位地完成。有的本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是简单地传递材料。许多科研秘书上任之后,没有机会接受相关的培训,对于岗位职责是什么,应该学习什么相关的知识并不清楚,难以真正实施科研管理职能。

三 科研秘书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基层的管理人员。科研秘书作为基层管理的主力军,探索如何有效地建设科研秘书队伍,使之高效地实施科研管理职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科研管理专业化的角度探索这一问题。

在美、德、英、法等国家,专业现象已经被关注了一百多年。在当今社会里,专业化的工作是一种发展方向。依据专业化发展的理论,高校科研人员专业化的标准包含如下内容:一套与理论系统知识相联系的专业技术;具备客观的服务态度;自律性强;组织制度健全。专业化的发展理论对于科研秘书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从制度上进行建设

第一,建立科研秘书的管理制度。队伍结构方面,从学历上应以本科以上为主;从学科背景上,应以管理为主,兼以信息技术、统计、档案管理等多个学科相结合。这样的队伍结构,能较好地保证科研秘书的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及科研档案管理能力等。

第二,建立科研秘书的考核制度。科研秘书的考核应区别于一般的行政人员考核,应从专业化科研管理的角度进行考核。如从项目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科研档案管理能力等方面予以规范。促使科研秘书逐步提高科研项目组织管理能力,成为掌握科技发展和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专业科研管理人员。

2.加强针对科研秘书的培训和培养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必须注重对科研秘书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必须明确科研秘书在实际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并进行培训。

首先,科研管理工作中需要科研秘书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能力。包括组织与协调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社交与公关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档案管理能力等。

其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还需要科研秘书具备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目前在各级各类的项目申报中,对于选题的把关越来越严格。作为科研秘书,如果在审查申报书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到该选题目前的研究情况,以及是否已有相关课题立项,则能够给科研人员以客观的建议。

相关期刊更多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中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