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研辅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化工原理 考研辅导 教学改革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化学化工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为化工、轻工、材料、医药、食品、冶金等过程工业提供科学基础,同时对化工及相近学科的发展起支撑作用。化工原理不仅是化工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还是其他一些专业的必考课或选考课,同时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课程,如何教好、学好、考好是师生共同关注的事情。笔者将化工原理考研辅导中的体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分析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收获
考试大纲主要体现考试要求,但往往有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校招收研究生而专门设置的一项考试,是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也是高校毕业生毕业水平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还会择优选拔。这就需要对考生全面掌握、了解,灵活运用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能力的考生要进一步熟练操作,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主要强调教学内容,而不是考试,强调学生理解传递过程原理的应用,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类型、基本规律和基本计算,以及了解典型设备的原理和构造。
从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可以看出,教学大纲着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比较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技能和设备。而考试大纲着重基础理论的运用(有些学校还要求一定的实验考试能力),一般不包括课程设计和设备了解,面比教学大纲窄,但深度和难度有所增加,计算能力的考查有所增加。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大纲一般要求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技能和设备,对理论公式的推导的要求有所弱化,而重要公式往往是基本理论的数学体现,之中常常融入化工原理基本思考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重要公式的推导和掌握,对学生的学业考试和考研都有一定的铺垫,能促进对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
二、试题分析的收获
化工原理考研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基本上与本科生的相同,命题原则在深度、广度两方面有所扩展、有所侧重。研究生考试虽然较难,内容多,但是大多有规律可循,一般只要在考试时思路清晰,基本公式牢记,专业课考试的时间还是相对充裕的,因此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总结解题方法,牢记基本公式。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在于: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减少思维过程,减少不必要的计算过程,节省时间。牢记基本公式的意义在于计算公式准确适用,减少错误,减少公式推导过程,这也节省了时间。因此在辅导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关键公式和详细推导,给出了一个良好的记忆方法,同时比较和联系其他相关知识,以期学生了解公式的来由,并准确记忆公式,甚至在考场中可以很快得出,避免公式记忆不准而影响考场发挥。在教学中,我们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原理和公式,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知识掌握越牢固,对问题的分析也得心应手。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了解性的内容和实际工程扩展内容较多,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理论方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并结合公式进行计算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如在课堂教学中以科研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为例,在工厂实习中以生产现场为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破除原理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实际的工科学习方法。
三、教材分析的收获
现在,全国大多数高校化工原理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天津大学编[1]、谭天恩主编、陈敏恒编著的几种教材,这些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编排布局大同小异(简称天大版),都是探讨三传理论,深入浅出[2]。我校正在使用的是四川大学编[3]的教材(简称川大版),有大量的理论传递原理内容,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做到数学理论和化工原理相统一,对初学化工原理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统观全国高校的化工原理考研试卷,大多是化工原理重要公式结论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以天大教材为基础,天大化工原理课程辅导为指导,吸收川大教材的相关内容。对不相同的内容,我们予以指出和标示,因为吸收了两套教材的精华,辅导效果很好。这对本科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在教学中我们对于川大版教材中难以理解的内容,结合天大版的教材,从工程的角度进行感性认识。从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学生来看,他们对化工操作的认识比较深刻,化工原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强。
四、串讲总结的收获
由于考生的时间较紧,花大量的时间总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考研辅导往往采取教师串讲总结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考研辅导来说还是适宜的。因为串讲是建立在对基本知识较为了解的基础上的,但对本科教学来说,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每章结束时,抽出一定时间,将本章重要的知识点做一个小串讲,对学生理解本章知识、把握重点、理清脉络、提高应用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考研的综合性考题往往突破了教材编排方式的限制,这就要求辅导时适应这种变化。如流体流动考题往往涉及流动规律、测量手段和输送设备。因此辅导时我们将第一、二章内容合并为“流体流动及输送设备”,对相关内容进行串讲,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并就提示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列出伯利路方程再说,再结合静力学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分析求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相当有效,同学们分析问题时能很快抓住解题线索。再如精馏一章,内容多,计算类考试难度大,考生往往无从下手,而一般考试无外乎求精馏线、提馏线、q线、回流比、某板组成及效率等。虽然图解法考得较少,但结合自己的以往经验,我们提示学生:以物料衡算结合图像分析。不仅对计算类考题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对分析类试题也是极其有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图像在分析精馏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图解法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以及平衡线的变化、回流比的变化、进料浓度和热状况的变化对精馏塔理论板数的影响的直观理解。本章串讲的脉络如图所示:
将考研辅导体会结合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我校2012级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考研信心有所提高,学业考试的成绩比以往提高较大。从教学实践中反映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应用型本科教学。
参考文献:
[1]夏清等.化工原理(上、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研究生考试复试通知方式如下:
1、学校的招生网站会公布复试名单,时间一般在3至4月份,考生名字出现在复试名单里即获得复试资格,按照网站的复试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报考学校的复试即可;
2、学校会直接给考生打电话通知复试时间和地点,电话为考生参加研究生考试时所填写的电话号。
注意:考研复试考什么科目要去招生单位官网查看,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复试科目和要求不同。通常考研复试包括笔试、复试的面试和英语口试,具体的科目名称、总分、占复试的比重因学校不同而不同,所以考生需细心准备,随时留意招生网上信息。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现状研究;政策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被赋予高校学生“政治领路人”的历史使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必修的专业知识,而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与学生经常性的接触和了解,通过日常行为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鉴于其工作特征,为了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我国先后成立了高校辅导员研究会,进行高校优秀辅导员评比,加强辅导员工作经验的交流等,通过各种形式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推进机制,高校辅导员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综合评价是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对象的综合评价,能够通过排序的方法发现先进和落后,进而通过鼓励先进、鞭笞落后的方法带动评价对象整体素质的提升。面向高校辅导员的评价是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经常性综合评价工作,形式上能够有效保证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服务于高等教育,实质意义则在于形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从而保证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的现状
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方法的引入,我国的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考核体系设置不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对象具有显著的引导性,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由于高校辅导员职级晋升工作的上述需求,很多高校将科研能力(如科研项目、论文数量、获奖数量)作为高校辅导员评价工作的重点,弱化了辅导员思想教育能力的评价,从而稀释了评价工作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引导作用。
2.评价指标权重设置随意化。评价指标权重(即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的设置直接决定了评价对象的排序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部分高校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过程过于随意化,从而导致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无法体现以及评价对象的优先序难以有效甄别。
3.缺乏对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评价的意义在于发现先进和落后,进而通过鼓励先进、带动落后的方法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然而,很多高校的考核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走形式的层面上,缺乏根据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奖励惩罚等配套工作机制,造成考核评价工作的实质意义难以实现。此外,还存在部分高校缺乏考核评价工作的常态化等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的建议
根据我国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从以下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
1.积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导向性意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强化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弱化对其科研能力的考核;考核体系的建立应在共性指标的基础上突出各学院辅导员工作的差异性,从而提高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指标权重的设置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提高指标赋权的合理性。
2.积极建立面向考核评价结果的奖惩管理体系。建立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工作与辅导员职级晋升、薪酬奖励相关的奖惩管理体系,使考核评价结果与辅导员个人利益密切结合,从而使得辅导员真正认识到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自主根据考核评价的要求提升自身工作质量的内在激励机制。
3.积极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考核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根据评价结果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给予客观评价,进而一方面将评价结果作为其职级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评价方法,从而实现考核评价结果的高效运用。
高校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是一项需要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的长效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品玉,钟定胜.高校辅导员分年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2):61-62.
[2]孙淑军,赵宏格.AHP-FUZZY在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4):53-58.
[3]李品玉.职业化、专业化目标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5):88-89.
总结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考查形式发现,试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直都比较重视,且常放于该部分的第一题,题型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设有一定难度的,以考查配对题,选择不同项或者意义相同项与选文中的虚词配对为主,并且选项的虚词均来自于课内古文中的虚词。本文试就应对虚词考查作一些复习指导。
一、 真题详解
(2010・江苏无锡卷)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不以物喜 B. 可以一战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策之不以其道
【详解】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前后文的意思,粗略读懂文意是理解的基础。“号令中国,以尊周室”也要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吴越争霸历史的学生应该可以解释出这句句子的意思了:“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王室的统治。”
在古汉语中,“以”的释义有:①作连词,表并列、承接、因果等关系,可译为“来”、“因而”、“以致”等。 ②作介词,可译为“把”、“用”、“凭借”等③作动词,可译为“认为”等。
在选文中,以就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考生经过三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虚词“以”的用法,所以命题人提供的选项都是来自于课内的。以这四个选项为例,
A.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B.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D.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释义:A.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B.作介词,可译为“凭借”C.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D.作动词,可译为“按照”。参考答案:C。
【小结】
从文言虚词题型的详解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学好课内,不断积累。可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是来源于课内的。
二、 重点虚词例析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例举几个常用虚词。
1. 对文言虚词“之”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09・浙江义乌卷)1. 下列句中的虚词“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参考答案:D。
2. 对文言虚词“而”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2・江苏泰州卷)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 学而不思则罔《八则》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解析】
“而”在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助词。
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或不译;A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可以为“却”;B项中的“而” 表承接关系;C项中的“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D项中的“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参考答案:B。
3. 对文言虚词“于”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0・河北保定卷) 1.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
“于”的用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常见,正确掌握“于”的用法,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很重要。
例句中的“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A、B、D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处所;只有C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参考答案:C。
三、模拟演练(10分)
1.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裴)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①,为官市马。
(①佣直:指劳务收入《北史・裴侠传》)
下列句中的“以”与“侠亦不以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 以其境过清
C. 祭以尉首
D. 以土砾凸者为丘
2. 下列选项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蜀之鄙有二僧 B. 至之市
C. 无丝竹之乱耳 D. 而忘操之
3. (阎)应元带刀出,跃马大呼于市曰……(《阎典史传》)(2分)
下列句中的“于”与“跃马大呼于市曰”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苛政猛于虎也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积于今六十岁矣
4. 下列选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其境过清 B. 其真无马耶
C. 其人视端容寂 D. 距其院东五里
5.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列子・说符第八》)(2分)
下列句中的“而”与“立召文子而告之”中的“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 言和而色夷
关键词: 考研试题 学习与分析 法语二外
法语二外作为非专业课的考试,在学生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其成绩是否过线和优异却决定着学生最后的考试结果,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充分地考虑到考研中法语试题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侧重的、专项的讲解和训练。
考研二外法语由各个学校来自主命题,但考题的类型、题量具有着许多的共性。在对最近些年来一些院校的法语二外的真题试卷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之后,我总结出普遍存在的几种题型,并将对每种题型如何应对进行逐项阐述。
一、单选题
选择题在题目难度的设置上不是特别大,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题:(1)日常用语的考查。比如打招呼的方式,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详细解说每个句子的应用环境,日常表达法中的知识点不能按照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要考虑到法国文化中的风俗和表达习惯。(2)短语的运用。在上课讲解单词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地列出每个词组的具体用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应用面较广的短语在课上让学生造句来强化相关知识点的记忆。(3)时态的选择。单选中时态的选择经常要参考前后句子所暗示的信息,结合前后几句话的意思来判断和选择。
二、介词填空
介词是法语里重要的一章。不同的动词与不同的介词搭配会形成不同的意思。面对众多的介词,如何去记忆?课堂上,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不妨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来举例子。比如:法语句子“Je parle avec Marie.”和英语里面的“I talk with Mary.”意思和表达方式完全一样。这里的“parle avec”就是英语中的“talk with”。在学生理解这种方式之后再去记忆,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积极倡导他们在课后用法语交谈,在不断重复中加深对这些介词的印象,而一种语言语感的形成不仅仅利于记住词组、介词,对于写作和阅读都是有益的。
三、形容词和动词的过去分词的阴阳性的配合
法语中形容词和一些过去时态中的动词都有阴阳性和单复数的变化,这些细小地方容易因为掌握不牢而出现错误。
形容词的阴阳性和单复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名词。法语里面名词分阴阳性,如果在背的时候记错了,就势必会影响形容词的运用。
过去分词的直接宾语若以名词或代词的形式出现在它的前面,就要斟酌如何配合了。搭配的前提是提前的是直接宾语,而不是间接宾语。多安排并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可以不断巩固这些知识点。
四、动词的时态变化
一段短文中动词时态的变化是很多试卷中分值很重的一道题。要填对这些变位,首先得明确地记住每种时态下动词的变化规则,众多的时态变化令学生颇为苦恼。仅就在考试中频繁出现的未完成过去时和复合过去时为例,这两个时态很容易混淆,未完成过去时表示对过去环境和背景的描述或者说明过去习惯性、重复性的动作,而复合过去时强调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发生的动作,同时,这个动作已经在过去结束了。在具体的练习中,这些时态的变化往往出现在记叙文中。当学生分辨不清该用哪个时态的时候,不妨给他们打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整段文章就好比一棵大树,复合过去时是树干和枝丫,未完成过去时是叶子,它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五、阅读理解
阅读中许多知识是涉及法国风俗和文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些法国文学、文化的内容。比如:法国的交通、建筑、流行时尚、教育、住房、文学作品、人们的休闲方式等。这些讲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站在法兰西文明的角度和立场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判断。类似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正确理解许多文章的关键。
在阅读理解中存在一个很容易犯错误的地方:部分题干在设置的时候会问“Quelle phrase n’est pas vraie?”注意,这里要问的是哪个句子不正确,而不是考查哪个句子正确。如若不注意,学生就会因疏忽而丢分。
六、翻译句子
在每套二外法语教材的编排中,课后题都会涉及句子的翻译。平时在练习的时候,我都会要求学生找出整句的主干。比如“我建议她明年暑假和我一起去马赛。”第一次见到这个句子,我便让学生找出句子里关键的短语“conseiller à qn de faire qch”,提炼出这个基础框架之后,再加入具体内容,这样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成型了,总之,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琢磨,而不是mot à mot地翻译,才能使造出来的句子更合理。
七、作文
这是考试中主观性强的一道题,也是能体现考生功力的一项。在众多的备考方式中,有一种策略颇为流行,那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考前背完几篇范文,等到考试的时候插入文章中去。这种方法看似巧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也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行不通的战略。
写一手好文章需要日复一日的多次演练和修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课上解释课文时,我把优美的句子,恰当的表达方式,经典的短语重点划出来,课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单词和内容自己练习小作文,之后我对学生的作文认真地,逐字地修改。他们不明白的地方,师生一起切磋、探讨。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在写作时,我们不提倡作文模板。首先,有了模板依靠的学生容易心生惰性,不自己动脑筋思考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作文模板只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但不能保证学生作文的流畅表达。如果学生平时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仅用模版的话,就好比一栋崭新的大楼,格局合理、设计美观,但是里面的桌椅板凳不够雅致,甚至陈旧不堪。文章骨架和内容的水平落差太大造成的不和谐将会严重影响考生的成绩。最后,运用模板这种治学态度是不够脚踏实地,不够实事求是的。学习应该秉承一个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正如做人一样:人间正道是沧桑。
仅有对考题的分析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深刻、透彻地研究书本,扎扎实实地制作授课计划和撰写教案。根据考试要求和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课后学生作业的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课后我经常布置些作业要学生完成。我对他们的要求是:独立、认真地完成,可以有自己的创新点,但是不能照答案书抄。经过反复思考仍然得不出答案的题目可以空着不写,消除了学生做作业时因为害怕写不对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这样收上来的作业,真实性比较大,我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宽度,发现不足之处,在讲题的时候重点讲解他们把握不牢和容易犯错的地方,这种做题方式,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总之,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和权衡,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成功地通过考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