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圣人

中华圣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圣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圣人范文第1篇

在台湾,蔡志忠所属的这一支蔡氏家族,现在已经繁衍三百余年了。

蔡氏家族原籍福建泉州。清朝康熙年间,长山祖公蔡乞渡海抵达台湾,从此落岛生根,到蔡志忠父亲蔡长时,已经可以算是在台湾的第六代了。

蔡氏家族在台湾经过了三百余年,先祖们开疆辟土的事迹对于蔡志忠来说,已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不过,整个家族的传承,在蔡氏的家谱上却是记载得清清楚楚的。

蔡志忠父亲的钢笔字苍劲有力、一丝不苟,就连“传承图”上的横竖线条,他也用尺画得直直的。“家谱”的第一页,他以毛笔端直地写下“蔡宗族谱”四字,起落之间笔触丰润饱满,刚劲有力,由此可以想象出他下笔时恭谨慎重的心。

蔡志忠父亲的书法,在家乡确是赫赫有名的。在那儿凡是要写字刻碑,都是由蔡志忠的父亲书写后才动工的,像“三家村国民小学”“花坛乡公所”门口的大字,都是蔡志忠的父亲早年撰写的,现在仍然留存着。村里人在操办红白喜事时,也会请他去书写贺楹或挽联。

蔡志忠从很小很小起,便常趴在父亲的书桌上,看他运笔挥毫。

蔡志忠的父亲从不因为自己喜爱书法,就逼迫子女们也要有相同的嗜好。他偶尔也会说:“会写字没什么好,事情反而比较多!”甚至还撰写了一幅字挂在客厅的墙上:有本事,生了事;无本事,省了事。生出事来便是无本事,省了事便是有本事。――瞧!这多像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充满了禅机。

蔡志忠的大哥蔡高崧,十来岁就离开家乡出外工作,后来定居高雄。他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长子永宽只比蔡志忠小一岁,其余的年岁差距也不大。每年放暑假,大哥的孩子就会回彰化来往,蔡志忠和他们玩得十分投机。所以,暑假一开始,蔡志忠就会焦急地等待他们的出现。而且,他们也会带回各式各样的玩具,虽然借给蔡志忠玩的机会并不多,不过,也还是让蔡志忠这乡下孩子开了眼界。

有一天,蔡志忠和永宽及他的弟弟永台三人在一起玩,蔡志忠的父亲走过来,先在一旁看着他们,后来忽然把他们叫过去围在他身边,然后问他们:“你们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来!一个一个告诉我。永宽先说!”“我长大以后要做大总统!”永宽高昂着小脑袋,不加思索地回答。“永台呢?”“我想做警察,因为警察最神气。”永台两手叉腰地回答爷爷的问题。“嗯!志忠你呢?”父亲眼光转到蔡志忠身上。“我啊,我最想画招牌!”

蔡志忠为什么会想到画招牌?这个志向又是怎么来的呢?

蔡志忠到彰化镇去,曾路过专门绘制电影看板的师傅家。他们是用坐标放大的方式描绘电影人物的五官,先完成局部的、小片的部分,画好就放在马路边;然后很多小片要拼凑起来,才是完整的电影招牌。蔡志忠站在一旁看了很久很久,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那时心中还有些体会:原来画鼻子是这样勾勒后,右边还要加上一点,看起来才会有立体感……

另外,蔡志忠还有过一个相当“怠惰”的想法。

蔡志忠的父亲在花坛乡公所“乡民代表会”担任秘书,小时候蔡志忠好像听说这个职位可以世袭。读初中的时蔡志忠曾这么想:以后根本没有找工作的问题嘛!反正只要等父亲退休,他便顺理成章地接手父亲的职位就好啦!

由这两个故事看来,孩童时代的蔡志忠实非胸怀大志之人。而现在呢?虽没当上专画大招牌的师傅,倒成天在漫画小框框内运笔布局;想继承父业更不可能,因为蔡志忠连初中文凭都没拿到。放弃学业的主要原因就是十五岁那年,蔡志忠决定走上“漫画”这条路。

而要追根溯源,就要回到蔡志忠小时候。那时候每逢过年,父亲几乎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在书房里为求字的乡亲们写春联。他父亲用的颜料有三种:最普通的是用黑墨汁写在红纸上;第二种是以金粉在红纸上书写,节庆味较重;第三种是蘸红墨汁写在白纸上。

有一天蔡志忠的父亲不在,蔡志忠自己跑到书房去,爬上书桌前的大椅,两脚跪着看书桌上的瓶瓶罐罐,玩心大起,就顺手拿起毛笔来。黑墨汁经常见到,不足为奇,金粉很浓很浓,蔡志忠知道蘸着写字要花力气,还是不碰为妙,倒是红墨汁是第一次看到,颜色鲜艳,正好拿来试试。毛笔蘸满红墨汁,蔡志忠左右看看,决定选择客厅通书房的门槛墙面做画布。要画什么呢?蔡志忠坐在门槛上想了一会儿,就站起来画了一个小人儿。一个小圆圈代表头,下面接着一个大长圈是身体。大圈圈两侧顿笔四次,手和脚就齐全了,好啦!白墙上的小红人,蔡志忠平生第一幅画还真有些抢眼。

父亲看到蔡志忠的处女作后,并没有仔细观赏,赞叹自己的儿子多有绘画天赋――相反,蔡志忠几乎被追打死!父亲一瞄到墙壁,就立刻找棍子来要打蔡志忠,但乡下孩子野,哪里会乖乖等着棍子落下?父亲的棍子一扬起,蔡志忠便夺门串到院子去;父亲追出来,蔡志忠赶紧跑到大门口;父亲站定,用手中的棍子指着蔡志忠咆哮,蔡志忠便也站着,面有愧色地与围墙外探头的邻居们一起听训;但只要父亲双膝一动,蔡志忠就往外逃去;再站定,头低低地挨骂,两眼却不断往上瞄啊瞄的,好随时掌握父亲的“动态”。于是一场追逐一顿骂,其实棍子也没挨到几下。

或许是受到这个涂鸦事件的影响,没过多久,蔡志忠的父亲居然主动买了一块小黑板送给他。

这块小黑板和现今常见的木黑板不同。它是由一片磨平的灰色石板,四周再镶上木头边做成的。画笔也是一截石头,写在石板上的颜色是白色,可以用布抹掉。

自从得到这块小黑板,蔡志忠的心被一波又一波的惊喜所充满:原来绘画的世界这么广大,脑中的构思的线条图案,透过这支石笔表露出来的过程,又是这么多变而有趣。上学前,蔡志忠就在小黑板上涂涂抹抹的,上学以后,小黑板的内容并没有改成文字,因为蔡志忠已经习惯在上面画画了。它已经成为蔡志忠抒绪的主要管道,点缀生活的最大法宝,也是驱使蔡志忠走上漫画这条路的原动力。

中华圣人范文第2篇

摘 要: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它体现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切,追寻人生美好的境界,提倡关切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文化生活》本身的“人文”气息特点和课程内涵能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视角,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变教学策略,增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人文素养 教学 提升

作者简介:郭绍仪,男,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清楚“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解决好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德行、情感、身体达到和谐状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素养,主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文化也在悄无声息地对人们进行着熏陶。《文化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模块之一,通过介绍各类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走进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和文化欣赏的水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传承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学会选择,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在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文化生活》模块知识,能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依据和优势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也在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如果教育缺少人文内涵,将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片面化,协作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欠缺,社会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有所降低,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最终将会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文化生活》课程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责任,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应结合时代特点,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没有知识的学习和环境的熏陶,人文素养培养只是纸上谈兵,很难有成效。《文化生活》教材既有文学气息,展现诗情画意;又有思想内涵,触及灵魂深处。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蕴含着作为人文素养核心的人文精神。该教材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展现色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体味文化,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提高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透视文化的多样性,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探讨,使他们领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在帮助学生理解、赏析和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二、《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策略

1.创新教学视角,从审美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审美不但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心灵的感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审美愉悦的感受之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中介绍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展现文化多样性的豫剧、吕剧、川剧以及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显示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汉字,以及《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我们可以在《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的桥梁和媒介,不仅可以满足教学本身需要达到的知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当他们具备这种情操和情感时,就会自然而然抵制假、丑、恶,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教育不仅体现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笔者适时选择宁波的代表剧种——甬剧的事例。谈到甬剧从清代形成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剧目题材的扩大、曲调丰富与发展,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并在改编真人真事题材上成功创新。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意义所在,又让学生感受到甬剧之美、家乡之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知识的积累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离开了知识载体和文化熏陶,文化素养教育将会变成一纸空谈。教师在教授《文化生活》课程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该教材包涵独特的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传统文艺思想,优良的传统道德操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无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我们可以列举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以及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这些思想以及杰出人物的形象能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从而在《文化生活》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同时,政治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领会教材编制的精神实质,充分挖掘能体现《文化生活》教材内容的教材资源,尤其要考虑到当地优秀的教材资源,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比如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在探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入了宁波本地非常重视“孝慈文化节”事例,讲述了宁波“慈城”这个地名由来的典故,并且向学生阐述了宁波如何对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最后让学生讨论该如何实践并创新“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这些原本说教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本土化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这一教学设计,不但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地位,更激起他们对宁波“孝”文化的探究欲望与自豪之情,真正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

中华圣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思;人格;升华

Abstract: Looking over educat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ducates has many malpractices, the author through the profound recollect, the deep research “the child” and “the student” two concepts, achieved the personality the sublimation.

Key words: recollect; personality; sublimation

我们育人者,总是挖空心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标准去要求学生,强制学生,刻意将学生装在自己设定好的“套子”里,不能旁枝斜出。导致学生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个性。这就是思想僵化的教者,用僵化的思想培育出一个个思想僵化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情感脆弱、亲情冷漠、身体柔弱、思想僵化、行为怪异。我不禁要问:“这是有用的人吗?”

有时,我们育人者,总是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容不得学生有丝毫的出格行为,总想按照自己的思想,主观意志去塑造属于自己理想化的学生。然而,没有达到教者理想化的那大部分学生又怎样呢?不言而喻,会被我们无情地抛弃!

学生受到不公正待遇,遭受冷漠、蔑视、歧视、排斥,甚至是抛弃!这种不健康心理,在我们的部分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这种教育模式何等残忍!

几年来,我一直在反思,在反省。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以牺牲决大多数学生为代价,拼命去抓那几个、十几个属于教者理想化的所谓尖子生。这些学生一旦考入重点学校,实现了教者的理想,我们的教师是何等荣耀!在这种成功的背后,有谁去真正思考过、反思过,甚至是自责和深刻检讨过。近几年来,我一直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由于几十年的教育积弊,给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误导,一时间想改变它,跳出这个怪圈是何等地艰难!

一个时期以来,经过认真思考,深刻反思目前“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冲出“围城”,认真探讨消除“应试教育”弊端的手段和方法,力图找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受教育者必须得到尊重!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工作中,切实把学生放在主置,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这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堂”的关键所在。

近日,深入研究了“孩子”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从逻辑学上讲,这是两个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但从教育理念上,我们把他并列起来看,意义更重大。

因为孩子天性顽皮、好动、好奇,时常闹出一些是非来,会有很多毛病。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作为成年人,会自觉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宽容他们、引导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常言道,谁会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呢!这样,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长者才能真正读懂一个孩子,悦纳孩子,包容孩子的诸多过失!

在工作中,我曾经接触过许多具有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学生。在和其交流时我说:你就是老师的孩子,老师会和你的父母一样去关心你、呵护你。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师胜过你的父母。有了这个前提,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师生是平等的主体,学生消除了顾虑,愿意与老师交流,敞开心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明自己的态度——今后应该怎样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一定会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

记得以前看过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其教育的魅力至今一直影响着我。下面我将这个故事简单的描述一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如果我们将学生看成孩子,我们是否就有了亲切感,就有了包容心。将“学生”首先看成“孩子”,我们就会像对待同龄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学生。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在教育工作中“孩子”概念的正效应。

中华圣人范文第4篇

在父亲书桌下找到人生方向

蔡志忠出生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个教堂,他从一岁开始就到教堂上祷礼班,三岁半时已经听到了一千来个故事,他觉得故事里面的人物特别厉害,于是就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行。决定画画是4岁半的事情,小时候总被人家问长大了做什么,小蔡志忠就躲在爸爸的书桌下思考,他说思考不能被打扰,所以必须躲起来,免得被叫去打酱油影响了自己想事情。想了一年以后,他决定以画画为生。“小时候我爸爸买了一块小黑板,我就常在上面涂涂画画,爸爸教我写字,我觉得我的姓氏很难写。”在这块小黑板上,在父亲的书桌下,蔡志忠找到了人生未来的道路。

蔡志忠喜欢说自己现在的生活与4岁半时无异,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把左脚跷过咖啡桌,脚上的布鞋侧面破了个大洞,脚趾头动一动都可以看到。4岁半时穿破布鞋的蔡志忠今天依旧穿着破了的布鞋走南闯北。

“我没有文凭,可是实力超强”

在学校读书读到初二,他把自己的作品寄给台北的一家出版社,初二暑假时得到他们的聘任通知,带着200台币和一个大皮箱只身来到台北。出版社的老板看到大皮箱后面小小的蔡志忠,倍感惊讶,没有想到画出自己相中作品的人竟还只是个孩子。在出版社工作的5年里,蔡志忠自修了大学美术系里的所有课程,从顾恺之到拉斐尔、从西方美术史到维纳斯的诞生。

退伍后,蔡志忠决定到以外制电视节目而闻名的光启社求职。对方要求“大学相关科系毕业”,蔡志忠不管不顾冲过去,竟然击败了另外29名应征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我没有文凭,可是实力超强。”

蔡志忠总是喜欢说每个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饭吃,关键是要尽早找到这把刷子。

问他要早到什么时候,他说全世界最厉害的角色在二三岁时没有还不知道自己这把刷子是什么的。“伟大的人物都是很小就开始逐梦了,高斯7岁就发现了s=n(n+1)/2的公式。人没有梦想就像蝴蝶没有翅膀。有所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会从梦中醒来,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不要妄想什么都不做就等着好运的到来。”

漫画是一种语言

蔡志忠说:“我觉得有很多事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通过漫画来画一定是非常好看的。”所以,他第一次看庄子,就觉得这么好看的东西把它画成漫画一定很棒,在他看来,庄子是第一个把那么有精神的哲学通过成语故事来表达,它不是教条式的。

和很多画漫画的从业人员的观念不太一样,蔡志忠不认为漫画只是幽默、讽刺,漫画只是画故事漫画,他认为,漫画就像文字一样,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表达手法。文字可以写成诗,可以写成杂文,可以写成各种各样的小说,同样的,漫画可以画诸子百家,可以画哲学,可以画数学,可以画微积分,可以画物理。

内容才是王道

如何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漫画家?他觉得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会画漫画,第二,要有故事内容,第三,要有通过漫画表达故事的能力。如果他只有第三条,他可以当导演,比如李安、张艺谋、卢卡斯,如果只有第二条,他可以像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他可以像任何伟大的文学家。他如果只有第一条,对不起,和会写字的人一样,不能称为作家,而只能当人家的助理。漫画永远是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才是王道。

他觉得中国无论在漫画上,还是在动画上,技巧完全没有问题,我们不需要自卑。我们的技巧、技术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水平,然而是不是能够推动,和技巧没有关系。我们的读者都喜欢看日本漫画、日本动画,其实重点是内容,是主题让外国人迷上了东方。回顾过去所有很红的,无论是日本的还是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表示,很红的通常都不是因为绘画技巧很好,而是他的故事会扣人心弦,他的故事会让读者关心他的人物怎么样,就是通过故事,掐住观众的心。所以,漫画家就像他,花99%的时间在思考内容,才花1%的时间把它画出来。

创新依靠的是日积月累

中华圣人范文第5篇

当物质概念的“中产阶层”越来越模糊而可笑之后,我们豁然发现,“中产阶层”的文化内涵,一直没有真正走远。

“中产阶级”已经在中文媒体上流行了10年,其中最主要的存在方式,便是关于中国中产阶级是否存在的讨论。这在事实上说明,“中国中产阶层”在存在上的尴尬。

今天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显然缺乏公共领域和价值体系的支撑。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都没有表现出自身独立和独有的形态。以至于从官方到民间,制造了诸如“中等收入阶层”、“新富”等各种具有中间色彩的词汇以取代“中产阶层”这个模棱两可的词汇。

几年前,几本被认为是中产阶层生活教科书的读物如《格调》、《品位》等,在国内出版,一度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密切关注。但到今天,“中国中产阶层”依然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人们仍然无法给定“中国中产阶层”的真实来源和构成规则。国内一本新锐刊物曾经用“忽然中产”来形容过这一群体的出现和迅速壮大,但是有关中产阶层的界定标准依然是模糊的――

在中国,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中产者?所谓“品质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就在这模棱两可之间,一股徒有其表的中产阶层文化潮流开始在中国蔓延,一些没有来龙去脉的暴发户用拙劣的东施效颦,装点着所谓“中产阶层”冷热交替的早春季节。商家们用大HOUSE、豪车、高尔夫这样简化的物质内涵积极地鼓吹“中产”概念;甚至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也以物质方式定义:“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的标准”。但这个官方“中产阶层”标准一经公布,便有人戏称,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农民年收入超过50万的有的是,是不是都叫做中产阶层?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差距近10倍之多,那“中国中产阶层”是否可以细分高等中产、中等中产、低等中产;高等小资、中等小资、低等小资?

当物质概念的“中产阶层”越来越模糊而可笑之后,我们豁然发现,“中产阶层”的文化内涵,一直没有真正走远。

新晋富人的分化时代

在崛起的新富阶层中,代表知识力量的新富以其有别于传统的消费特点正在改变和塑造着中国的消费新趋势。

日前,一份对于中国新富群落最权威的分析结论指出“‘知识新富’崛起,新富裂变的二元结构昭示财富中国新趋势”。简单地说,就是一直被社会认知为一个整体的“新富人群”已经分化为两大群落――“知识新富”和“传统新富”。

在关于新富最早的定义中,一直强调两点:其一是“新”,即进入富裕的时间较短。其二是“富”,即经济状况较好,或者个人收入较高,或者家庭收入较高。但这样的分析显然还不足以反映新兴富裕人群的内核。

新兴富裕人群的崛起,最根源的力量在于:以高科技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取代了过去以制造业为根本的经济结构,并最终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制结构,掌握新经济核心资源的知识分子迅速成为社会的新核心阶层,他们的社会地位、功能和资源(包括财富)占用也迅速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必然导致社会人群构成的变化,“新富”概念却无法反映这一变化的发生。由于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传统领域富人也同样出现了可观的增量,这直接导致“新富”概念无法阐释新兴领域富裕人群和传统领域富人群本质的不同。

在最新调查中,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变迁,职业结构中代表知识精英的“白领”职业比重大幅度上升。比如,在新富人群的行业分布中,45%来自新经济以及围绕新经济的服务业,其余来自传统工业经济以及周边服务行业。

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型,消费领域阶层分化加剧。在崛起的新富阶层中,代表知识力量的新富以其有别于传统的消费特点正在改变和塑造着中国的消费新趋势。比如,知识新富对价值的认同重知识实现,而非简单的工作/物质至上;对后代的消费投资,知识新富更倾向于留学教育,而非物质赠与;对资产的运作,知识新富更倾向基金、企业债券,而非房产、黄金;对于信息的获取,知识新富更倚重网站、杂志,而非口碑和销售店面。

知识新富有引领未来的天然优势。研究显示,知识新富主要年龄在25~39岁,传统新富年龄主要在35岁以上。

新富二元机构对比

分析并未继续深入下去,最终只是将两者统共定义为“商务精英”(指新富中拥有或管理着企业资产、人力资源或核心技术的人们。这个群体集中了知识新富和传统新富中拥有资源最多的人),并且高调地声称“他们的消费未必代表着时尚潮流,却代表着财富中国未来的消费风尚与营销法宝”。这个结论,远不足以揭示这种人群分化所预示的未来,但整个调查却显示,中国“文化中产”隐然欲现。

从新晋富人到文化中产

中产阶层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之所以非常重要,在于这个团体的一种积极向上、不偏不激的理性文化观念,这包括生活观、心理期望、价值观等。

2006年,一本关于富人话题更严肃也更为深刻的著作――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历史系主任约翰,斯梅尔(John Smail)教授的《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被引进入中国。它立即引起了中国社会学界的深度关注,因为这本书细致而动态地区分了中等阶层与中产阶级,并且它以英国工业革命摇篮地之一,约克郡西区的哈利法克斯教区为研究范围,论述了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晚期该教区中等阶层向中产阶级演变的过程。

中产阶层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之所以非常重要,在于这个团体的一种积极向上、不偏不激的理性文化观念,这包括生活观、心理期望、价值观等等。那么斯梅尔笔下的中产阶级内心世界又如何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利益观,即关注公共利益,他们可以为之勇挑重担,可以为之振臂高呼,可以为主据理力争。另一个是财富观,近代英国准中产阶级是从早先的农民和工匠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他们身上秉承了他们祖辈所具有的节俭,他们还具有后来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审慎;他们又向往那种与他们经济优势相匹配的优雅、舒适生活。于是这些有钱人在节俭和文雅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迷茫,慢慢地工商业者和专业精英有两个版本的文雅,一个是有节制的体面,另一个则是无节制的放纵,恪守前者的成了后来的中产阶级,而追随后者的则家道中落、一落千丈。因此后来的中产阶级的财富观包含了两面内容,一是节俭、审慎,二是优雅闲适。中产阶级用前者将他们自己与土地精英分开,用后者将自己与下层劳动者分离开来。

“在哈利克斯,人们的美德取决于如何同时兼顾追求文雅和坚持节约的能力。”中产阶级占有这种将文雅与他们商业伦理完美结合起来的观念,并

尽力维护它,他们丝毫不客气地抨击讽刺那些奢侈放纵沾染恶习的人们,比如一段对沉溺于牌局的女人们的描写幽默而辛辣,“她的精神是那样全神贯注,而她的内心是那样焦虑不安(因为你肯定知道,一个淑女很少冷漠地游戏),以至于随着输赢忽而异常激愤,忽而纵声大笑”。英国乃至西方中产阶级文化观中的量财而行的理性财富观或许就是这群人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中产阶层”在10年前开始在中文媒体上的流行,既是一部分中国人对现状的某种自我满足,也是对于未来的某种期待。在近代世界兴起过程中,中产阶层是商业革命、工业革命与全球市场的缔造者,是新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也是民主政治的推动者,他们还是新意识形态的代表者――而这些角色,在过去的10年,并没有人出色地担当。

社会科学院2001年底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阶级”被精到地替代为“阶层”。因为那时,我们还无法区分一个阶层和一个阶级之间的细微差别。被归入“中间阶层”的人群,不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只是在经济成就上水平相当。也许我们欢呼信息革命和全球化造就了年轻一代的专业人士,一个视野更开阔、更富足的“中产阶层”时,他们却又立刻陷入了消费主义与网络带来的“自我沉溺”,他们对于公共事物缺乏兴趣,追逐的是即时的个人;他们愿意享受个人主义的放纵一面,却对于要承担的责任没有兴趣,他们的精力放在了个人仪表、短期的度假、设计精美的家具上;他们也是既得利益的一部分,愿意保持现状,而非改变现状。

在那时,我们甚至担心,中国中产阶层未来的一种可能是,他们在成熟之前,就已经腐败。他们或许身穿Hugo Boss,购买LV包,却阅读着八卦小报,夜晚时间则在卡拉OK与桑拿房中度过。

幸而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分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了从财富态度到生活状态截然不同的两群“中间收入阶层”。多么类似的叉路口。当相关机构煞费苦心地以“新富”概念替代“中产阶层”时,并没有料想到,历史的进程仍然会把他们的研究带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当“知识新富”们拥有了整个群落完整的共同价值观,中国的中产阶层就将从这群“新富”中分化、剥离出来,成为这个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也将从精神到实质向世人展示“文化中产”的真实概念。

文化中产新生活

中产阶层的概念是由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诸多概念共同构成的,除了经济条件的达成,中国中间收入阶层向中产阶层转变最接近完成状态的,便是生活观念的集体变迁。

1 饮食 健康精致

在一位英国新兴大庄园主宴客的餐桌上,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菜肴远不如想象中丰盛――沙拉是生菜、西红柿,主菜是烤鸡,甜品是奶酪,饮料是水和榨果汁。但这些简单的菜肴里面蕴含的是高度健康的品质。他的生菜西红柿和一些香料是自己田地里种出来的,不施农药,完全无公害。鸡是从附近认识十几年的农场主那里买来的,是一种Free Range Corn Fed Chicken(玉米喂的散养鸡),鸡肉色美味香,非一般市场上的鸡肉能比。奶酪也是认识了好多年专门制作这种食品的农家那里买的,也是精品。主人是不喝可乐雪碧的,也不允许他们的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垃圾食品”。饮用的水也是从原产地包装生产的,果汁是新鲜水果榨出来的。算算下来,这一桌简单的招待其实并不简单,它里面的细节聚集了一种健康精致的浓缩。

这种对饮食健康的极端追求,也不是所有的富人能享受。但是这种观念却是文化中产所要倡导的。文化中产的饮食观念是对健康品质的追求,吃好品牌的有机健康食品,并不在乎菜肴有多复杂和多昂贵奢侈。你去超市买最贵的无公害土豆,回家烹调,也比在外面餐馆吃一盘炒土豆丝便宜。但里面的健康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在保健产品上愿意花钱,选择的保健品也不是化学合成的,而是纯天然提炼出来的。

2 穿着 舒适得体

文化中产在衣着上不会乱秀自己的LOGO,好像这个牌子的衣服只有自己才能买得起。文化中产也不会为了LOGO买跟自己不相称的衣服。他们在穿着上更加注重舒适,简约,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不奢华但绝对不随便,并非全部国际名牌,但是一定要专卖店以上的。在文化中产的观念里,穿适合自己的名牌是因为它们经久不衰的品质,这种品质能给他们带来舒适和由内而外的气质的融合。香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明星,穿着在当时非常流行,但现在看来却是非常的过时和土气。但是我们再看奥黛丽・赫本,杰奎琳・肯尼迪等这些人物,她们的魅力却是经久不衰的。很大原因就是她们在穿着上的得体,跟她们气质相称。奥黛丽・赫本对衣着态度十分执着,执着于她所买的衣服,也执着于她的穿法。她买衣服重视质量大于重视数量,相信优雅是最重要的。

文化中产相信棉织品是最好的布料,这种棉是高纺棉,透气排汗、舒适度和外观都非常的好。像阿拉伯贵族男子穿的白袍子,细心的人会发现他们的袍子不会起皱,非常挺拔。他们的袍子就是棉质的,非常考究的高纺棉。

3 居住 简约朴实

文化中产希望自己的住处能营造出家的舒适,并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装饰,这反而给自己带来心理的压力。他们追求简约、自然,走进家门能让自己放松心情。文化中产的家在外观上给人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简约但不简陋,但在细节上仍然能体现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可能一个烟灰缸、一个桌垫、一个水龙头都是主人经过千挑细选,从国内外的精品店里淘回来的。一个贵族后代的家不一定富丽堂皇,但你可以发现他家里那些上等木制家具上隐藏的精良做工。这样的装饰非常朴实简约,但映照了主人的高贵和雍容。

文化中产挑选住房,不光看房子的大小质量,价格的高低,对周边的环境要求很高。他们看重社区、学区、邻里的档次。他们需要一个能让他们放松运动的会所,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这种环境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4 出行 从容自在

知识中产的用车观早已不再把豪华车作为身份象征。他们的观点是花你该花的钱,不要因为别人的目光而不切实际地死扛。国外的富人很少开宝马奔驰,但他们家庭一般有两辆车,首辆车奥迪、VOLVO居多,次辆可能是SUV或旅行车,家中的狗也可以舒适乘坐。

车也要跟自己的气质相结合,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开着一辆奥迪,就算自己掏钱买的,别人也会认为这是他老爸的车,或者他是某个公司的司机。所以,文化中产在用车上是要跟自己的气质身份相称就行,也不必追求奢侈的车。

在出游方面,文化中产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会提前做好旅行计划。旅行计划不是文化中产们随便拍拍脑袋想出来,然后再去旅游点观人潮。他们会在年初或者提前几个月就制定好出游计划,包括旅行的时间、目

的地、酒店和其他需要准备预订的东西。他们对酒店的要求非常高,不像其他人为了省点钱多玩些地方对住处要求低。酒店在年初或者三四个月前就预订好了,提前预订不仅能比较便宜,而且能订到好的酒店和房间。文化中产的旅游地点可以是again and again的,像美国的lake district、瑞士的滑雪场、意大利的威尼斯等。

5 教育 国际理念

文化中产重视子女教育,也愿意支付高费用。他们不会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但很舍得给孩子买书,上各种课程,参加各种活动,体育运动准备规范配套齐全(如自行车、头盔、护膝、护肘、领骑衫、运动鞋、专用内衣、喝水瓶等),不仅给孩子,家长陪着玩的也装备齐全。

在挑选住所上要看是不是适合孩子的环境,有没有儿童活动中心。购买玩具也是开发潜力的玩具,比如国外流行的LamaZe Learning Curve的玩具,上面有各种颜色和图案,挂在孩子的床头,会转动,小婴儿躺床上会盯着它瞧,等孩子长大了,还能拆下来教孩子认。

文化中产会在言传身教上培养孩子向自己的阶层靠近。无论是穿衣打扮,生活方式还是言谈举止,文化中产都会做出表率让孩子接受。读的学校也是最好的,接受的教育也是国际化的,可能中学在国内读优秀的学校,等到孩子大了再送他们到国外留学,让孩子同时拥有国内国外的教育背景,文化中产的教育是培养孩子为地球村人。

6 投资 发散远见

文化中产的投资思维是发散的,一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都能被他们看到投资的商机。一位美国富商在上世纪80年代听说有艾滋病这种绝症时,立刻打电话叫她远在马来西亚的母亲投资橡胶业及其股票。原来她的同学从艾滋病联想到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而橡胶是制造的原料。当时马来西亚橡胶业正处于低谷,但现在价值已经翻涨了几百倍。

文化中产不仅有发散的思维,而且对投资策略结合自己的实际。有人认为,越有钱的人越抠门,其实是文化中产们把这些钱充分调动到了钱生钱的地方去了。年轻的时候,文化中产们会把钱投到基金、债券、股票这些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中去,也购买大的房子。年纪大了,对投资也比较谨慎,他们会把大房子换成小房子,把大房子卖了或者出租,得一笔钱养老。较小的房子一定要靠近市区,小房子的好处是方便,年老的人能及时能到照顾。

文化中产在生前会买好人寿保险,安排好自己的遗嘱,这样做是为了不给活着的人带来麻烦。生人的离去,亲人们已经够悲痛了,还要为了你的财产产生纠纷,安排好遗嘱就是为了减少这种麻烦,买保险是为了给家人保障――这才是文化中产的价值观。

文化中产之路

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还缺乏最核心的因素――共同精神文化价值观,仅仅拥有中产式的生活只不过是拥有了“中产阶层”的壳,而精神文化因素才是中产之所以成为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阶级的根本凝聚力所在。

文化中产的英国样本

还是回到西方中产阶层发展初期。利物浦在18世纪的时候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海港,人们靠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而逐渐富裕起来。财富的增长滋生了城市的骄傲,利物浦商人认为其财富是来自商业而非制造业,于是刻意要将利物浦城市与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区分开来。

尽管商人们的深谋远虑和进取心为人称道,但同时,这些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们大都出身低微,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因此他们也常常因为缺乏文化修养而被人耻笑。1795年,历史学家詹姆士・华莱士曾描述道:“艺术和科学在这里遭到冷遇,人们关注的是海上的风浪,商业利润是他们的唯一追求。”然而到了19世纪中期,人们则完全改变了看法:“英国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利物浦这样拥有如此多的教堂,也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利物浦的商人这样可以拥有持续的热情来建造大厦,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尽管这两种说法不免带有夸大之词,但无疑都表示了相同的意思,即利物浦在城市文化认同上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对利物浦城市文化认同的重新建构,主要出于一个动因:伴随着经济地位的崛起,商人阶层信心增强了,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文化建设,试图与当时的大都市曼彻斯特一比高低。一位英国艺术的积极鼓吹者,曾经这样质问:“为什么艺术只能受限于大城市,它应该根植于英国大地的每一块土壤上。”

在这种背景下,以“雅典娜神庙”命名的城市“绅士”图书馆终于在利物浦完工了,这是当时英国最大最壮丽的建筑,从此揭开了人们对利物浦城市文化认同重新建构的序幕。

“雅典娜神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不仅英国达官贵人们来访参观络绎不绝,而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雅典娜神庙”的身价就翻了三倍。“雅典娜神庙”的股东们被认为是利物浦商业贵族阶层的根本象征。在国际舞台上,“雅典娜神庙”也为利物浦城市文化赢得了重要的认同,它日益成为世界其他城市争相模仿的一个典范。

受到“雅典娜神庙”成功的鼓励,利物浦城市中其他一些知识分子群体又投资建设了植物园、学术讲演会堂、艺术学院、哲学研究团体等。不久之后,利物浦皇家协会也成立了。所有这些利物浦文化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当地的中产阶层,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从事各种活动的商业人士。利物浦城市所有文化组织都对市民开放,而且价格也比其他城市要便宜得多。以图书馆、哲学社团之类文化组织为平台,利物浦的商业阶层要向世人展示:他们不仅只是知道如何获得金钱,他们也已经懂得追求商业精神,而且他们的商业精神已经融入在城市文化的认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