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冰心散文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范文第1篇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从桌上随手拿来一本《冰心散文》,翻开书,不经意读起了《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读着读着,心中竟有一丝丝酸楚。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又似斥责。这不禁让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滴泪。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她从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

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是呀,有谁能扯断这浓厚的母子情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把我们养育大,给予我们爱,这种爱是永恒不变的,是温和的、是细碎的。然而也正是这种爱时刻围绕着我们,又是太细小了,使我们并不珍惜,有时甚至感到厌烦,那时我们希望得到像火山一样挚热、像瀑布一样壮观的爱。

记得暑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觉得太无聊了,便要去姥姥家玩几天,出发前的一天晚上,妈妈千叮万嘱:“到了那儿先打个电话过来,千万别在马路上乱跑,不要去山上玩,更不要喝生水……”我不在意的听着听着,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临行时,妈妈追到门外,又把昨晚的话重复了一遍,我边听边说:“嗯。”(妈妈的话我是左耳进,右耳出)到了姥姥家,我便进入了“快乐自由天堂”。要玩就玩,要吃就吃,要是渴了就对着水龙头一顿“猛饮”,早把妈妈的话抛之脑后,真爽!一到晚上,我的肚子疼了起来,抬头看看姥姥已经睡熟了,哎,忍吧!可不争气的肚子越来越疼,好像一把刀子在我的肚子乱捅,痛得我几乎叫出了声。这时,我想起了妈妈,要是她在身边多好啊!又想起了妈妈的叮嘱,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母爱是多么珍贵啊!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把自己当作中心,不管母亲的感受。同学们,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试想一下,如果有个孤儿流浪在社会,有谁会对他问寒问暖,又有谁会关心他呢?

地球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在它的怀抱中生活,它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食物,可人们却不珍惜眼前的一切,不珍惜“母亲”对我们的爱。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大自然,使以前的树林变成了高楼大厦;以前的绿洲变成了大片沙漠;以前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臭气熏天的“黑河”;以前空气中的花香变成了刺鼻有害的气体;以前的声声鸟语变成了嗓音……使我们的“母亲”身上遍体鳞伤。我们应该珍惜地球母亲对我们的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冰心散文读后感范文第2篇

唐小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我想说的话: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完善的身体组织,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为善为恶在一念之间,生命中的奇迹出现与否也是一念之差。上天赐予我们眼睛,是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上天赐予我们思想,是让我们改变世俗,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赐予我们双手,是为了让我们拥抱未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彭黄若熙朝花夕拾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文字十分的优美。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使我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读过《朝花夕拾》后,我最大的感触是:做人要正派。想要一辈子快乐,首先学会做人,其次还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一个人,一个举动,可能就会让我们感动很久,回味很久。

林珑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讲话,深深地被他的语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长了知识丰富了头脑,它是一本既生动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我爱这本书。

高铭泽寄小读者

冰心奶奶笔下的儿童是多么的阳光、活泼,她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就是在出国留学期间,也不忘为孩子们写作、写信,并陆续回复孩子们的来信。后人把她的这些信编在一起,就有了"寄小读者".

冰心散文读后感范文第3篇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于丹说:“读书就是滋养自己。”温总理也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这些智者箴言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有句格言还说“一本好书胜过任何珍宝,一本坏书坏过许多强盗。”因此引导学生选择高质量的读物,避免精神垃圾对儿童心灵污染非常重要。现在图书市场良莠不齐,有些课外读物质量低下,没有品位,内容低俗、荒诞,有害学生身心健康;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阅读的习惯,也让人深深地忧虑。为此,学校继续开展读书活动。现将本学年度读书活动安排如下,望各班、各研修组积极行动,确保实效。

一、阅读基本要求

1、要达到阅读量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新增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数量标准,具体为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总共160篇(段),最低阅读量为145万字。这个阅读量是所有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努力都必须完成的课外阅读量,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的下限。请语文研修组长按照课标要求分段落实阅读任务,再由各班语文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并加强检查。

2、要选择有价值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

①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

②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

③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④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⑤长篇文学名着,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⑥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3、要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而且还要会读。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以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开展对比型课外阅读,学完课内文章,再引导学生阅读同一标题或同类事物的课外读物;进行扩展型课外阅读,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进一步充实阅读课的内容,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还可以根据作者阅读其系列作品,或围绕一个大的主题,进行综合性的课外阅读。

4、要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提高课外阅读的数量。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阅读只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才能增长理智,丰盈内心。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终身读书能力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出发,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量要控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二、读书活动成果展示

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各班、各语文研修组要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生阅读的成果。各班要利用晨读、班会时间展示学生读书的成果,各语文研修组要组织全员参与的读书活动成果展,并推选两至三个优秀的读书成果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成果展。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参考重庆电视台“唱读讲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节目形式。

本学期,学校将在元旦前夕,组织一次大型的读书活动成果展。二至六年级每个年级要有一至二项成果参展。参展的节目要能代表班级乃至年级的读书活动成果,参与面要广,形式要新颖,内容要丰富。学校也将把读书活动落实的情况纳入语文研修组考核和文明班级评选。少先大队部要利用红领巾广播展示优秀的读书活动成果。

冰心散文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能力;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3-01

1.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

2.1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2.1.1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然而,"专攻文学书"恰是一些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拿我教过的学生来说,一般情况下班级里成绩好的同学都注重书本知识,上课学、课间学、活动课还是在学,看来看去还是那些书,那些资料。

2.1.2阅读多个人的作品。鲁迅曾说"只读一个人的书是不好的,这样,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学生的崇拜心理较强,整天抱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不放,其他的书一概不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到学习了《再寄小读者》,引导学生读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学习了《凡卡》,引导学生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引导学生读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同一题目的作品等等。

2.1.3阅读多种体裁的作品。由于学生受童话启蒙的居多,因而,童话类的书一直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尤其在中、低年级。因此.学校有必要结合各科课堂教学及各种主题读书活动,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学生。也可以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书刊。

2.2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于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平时在课堂上讲到名著节选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课后借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了解全书的大概,不仅有利于对所学文章的理解 ,而且可以训练学生怎么样读经典的部分,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就锻炼出来了。

3.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说把阅读看做是信息的输入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3.1激励语言的积累。在此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我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积累。自己可以在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好段记录在"日积月累"本上,或是做成读书卡片,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再阅读,真正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

3.2应用阅读中的积累,搭建"读"与"写"的桥梁。丰富的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足够的"能量"。要使阅读得到升华,还得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勤加练笔。所以教师有必要要求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的同时还要及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读后感等记录下来。

3.2.1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渐加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所以读完一本课外读物或是一个故事,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用笔头倾泻出来。

3.2.2运用积累,发挥想象,串词成文。学生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点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相信学生会做得更好。如一次在交流"日积月累"本时,我发现"迫不及待、"无可奈何""饥饿""这些词的摘录率极高。想象让学生的思绪飞扬,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故事情节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又使情节变得具体、生动,像给文章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增添了许多生趣。

3.2.3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开手脚,自由表达。即从习作的内容到习作的形式,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

课外阅读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美丽的童话,学生又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童话"。我在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语言,从而指导写作这条路上尝到了甜头。但两者之间如何才能更加优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冰心散文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 引导 课外阅读

语文课外阅读,形象地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

兴趣与心理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彰显出来。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其次,教师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并定期组织阅读积极分子介绍文坛新动态,推介新作品,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收益,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榜样示范,有积极分子带动,就能形成火热的阅读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读书的趣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伟人细胞》时,老师给学生讲“男生贾里”的一些有趣故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投入课外阅读。前一段时间,不少媒体热炒重拍《红楼梦》,可谓童叟皆知,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情节。学生为了更多地了解有关情节,自然产生阅读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我们可以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如“读书成果汇报会”、“故事演讲”等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所感表达出来;其次,教师适当引导,让他们把写的随笔、读后感整理成篇,张贴在教室里展览交流。在此基础上搞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评出优秀“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让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查,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用表演促读。如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时,让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短剧,利用活动课在班内表演。表演的同学固然要精读原作,看完表演的同学也会怀着强烈的欲望争相阅读原著。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学生乐读

学生对课外阅读逐步感兴趣,有一种想读的欲望时,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把兴趣发展为激情――爱读、乐读。

创设自由的阅读空间。首先,争取家长支持。可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向家长说明学习语文学科的方法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报。其次,建立班级图书角,书籍定期更换;设定课外活动时间、中午、自习课、双休日为课外阅读时间;利用网络资源,自行上网阅读。

推荐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首先,要帮助学生择真而读(真,真知灼见)、择善而读(善,思想健康)、择美而读(美,审美情趣),并重视阅读积累。用好与新课标相配套的课外《读本》,如学了《十三岁的际遇》推荐学生读《北大我羞涩的梦》,并将两课进行对比。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推荐学生读老舍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写的《大明湖的春》,让学生对老舍的写作风格有较全面的把握。

指导学生选择文质兼美、与课文联系性强的书籍。如学了《狼》,推荐学生阅读《聊斋志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等;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让学生去关心鲁智深后来的命运;学了余光中的《乡愁》,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又认识一位有同样情愫的诗人;学《爱莲说》,引进《诗经》、《楚辞》中颂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比赛……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名家名作,且觉得乐趣无穷。

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帮助学生选择书籍。如喜欢探索的可介绍自然类书籍;喜欢军事的可推荐他看看有关军事的书籍;作文语言平淡的,可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读者》中的精美文章或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大众文化样式作品,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组建和谐的阅读小组。阅读小组一般由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的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学生个体内在的“群体感”、“亲近感”、“友谊感”等能在交流中得到较好体现,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群体支持力量”等方面的心理效应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但组成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达到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和提高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善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尊重阅读个体,提倡个性化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外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是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过程。学生如能把自己与作品、作者之间心灵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个中滋味随时记下,这就是心得,也是一种创作。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帮助,这才是阅读目标和归宿之所在。

其次,要养成会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字典,这样学生阅读时遇到的生字、词就能随时查阅字典解决。对于提高阅读速度,加深理解文意大有裨益。

最后,“不动笔墨不读书”,朱熹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要求学生既要读书,又要思考,可以在书上圈、点、评、画,并摘录妙词佳句、美段好篇,编写读书卡片。

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精读”与“略读”并用,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也就是说,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有选择地读几本书,效果反而好。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需要了解大意的读――“略读”。“略读”应始终围绕两点。一是“量”,二是“质”。既要训练自己有“一目十行”的速度,又要培养“过目即记”的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青岛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语文学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北大荒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