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豆黑仔

安豆黑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豆黑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豆黑仔范文第1篇

安豆黑仔范文第2篇

仿刺参体壁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李霞 周海燕 秦艳杰 辛俊宏 (289)

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厚唇弱棘鯻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宋理平 韩勃 王爱英 胡斌 冒树泉 (293)

仿刺参幼体对底栖硅藻附着基的选择性及其摄食器官发育的研究王吉桥 丛文虎 姜玉声 张剑诚 (298)

放流前的大麻哈鱼消化系统发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关海红 刘伟 赵春刚 陈军 尹家胜 (308)

五里湖鱼类资源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析张宪中 胡海彦 曹晓东 沈勇平 邴旭文 (314)

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组织学的研究宋贞坪 李霞 王福景 杨大佐 周一兵 (320)

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石宇光 刘海金 刘永新 (324)

饥饿对哲罗鱼仔鱼形态、行为和消化器官结构的影响张永泉 刘奕 徐伟 童广香 尹家胜 (330)

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对二倍体与三倍体山女鳟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贾钟贺 王常安 徐奇友 许红 白庆利 (337)

患上皮瘤病异育银鲫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陆宏达 张连义 王建国 竹攸汀 (343)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海上交通事故的研究姚杰 任玉清 李玉伟 (348)

征稿简则 (F0002)

研究简报

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龚彩霞 陈新军 刘必林 陆化杰 (353)

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周玮 张慧君 李赞东 赵志刚 (359)

日本蟳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宋春妮 李健 刘萍 高保全 陈萍 (365)

温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吴丹华 郑萍萍 张玉玉 王春琳 (370)

温度、盐度和pH对迈氏软苔虫摄食率的影响李应东 曹善茂 王宏义 (376)

中华绒螯蟹血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初检赵大显 张浩 吴萍 陈立侨 (191)

芙蓉鲫(芙蓉鲤×红鲫)及其原始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王金龙 刘臻 李传武 王冬武 曾国清 鲁双庆 (197)

底栖硅藻种类和密度对仿刺参幼体和稚参生长与成活的影响王吉桥 丛文虎 姜玉声 张剑诚 黄万成 (203)

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在养殖大黄鱼中的应用与评价沈锦玉 许文军 尹文林 曹铮 潘晓艺 施慧 郝贵杰 (210)

月相和延绳钓不同投绳时间对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宋利明 张智 (214)

体外药动模型中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及药效研究陈俭清 卢彤岩 (219)

κ-卡拉胶寡糖对仿刺参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马悦欣 许珂 王银华 王斌 宋坚 常亚青 (224)

饵料浮游动物种类和密度对海月水母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杨为东 赵文 李多慧 滕力平 杨担光 袁霞 韩婷婷 (228)

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快速分离纯化鲫血清IgM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吴光辉 王庆 巩华 石存斌 李华 吴淑勤 (233)

河口区养殖菊黄东方鲀的胚胎发育施永海 张根玉 朱雅珠 刘建忠 臧维玲 (238)

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投礁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变化斯广杰 陈丕茂 杜飞雁 陈勇 贾晓平 (243)

印度洋中南部长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李攀 许柳雄 朱国平 陈锦淘 (248)

小型水库不同蚌、鱼混养模式排放水的水质分析张根芳 许式见 刘其根 李家乐 方爱萍 (253)

乌鳢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分离及筛选温晓曦 孙效文 (260)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殷海成 吕海英 (265)

大泷六线鱼链球菌病的病原及其防治冯春明 景宏丽 李莹 李强 李华 (270)

从小球藻中提取和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陈炜 王保刚 李晓东 白永安 张敏 (275)

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仿刺参不同生长阶段呼吸代谢的特征研究周玮 田甲申 吴比 张弼 (281)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CI4菌株抗菌蛋白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马悦欣 刘志明 刘鹏亮 曹善茂 张丽萍 谢淑瑾 (97)

条石鲷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张凤萍 柳敏海 彭志兰 张健 傅荣兵 罗海忠 (102)

大黄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徐晓津 王军 谢仰杰 苏永全 (107)

麻醉剂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颜世伟 钱嵩 (113)

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陈新军 曹杰 田思泉 刘必林 马金 李思亮 (119)

人工藻礁含铁量对附着生物影响的初步研究田涛 陈勇 郑小贤 (127)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牛纪锋 吴锐全 谢骏 王广军 关胜军 (132)

倒刺鲃仔鱼饥饿耐力的研究黄洪贵 (137)

溶血卵磷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李海涛 田丽霞 王银东 胡云华 (143)

栅栏因子对鱼蛋白模拟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李艳芹 刘俊荣 戴志远 赵前程 俞微微 谢智芬 孙黎明 (147)

借助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金鱼与不同地域鲫的亲缘关系朱雪莲 王志勇 韩志强 (153)

酵母轮虫和以小球藻、螺旋藻强化的轮虫对3种仔鱼人工育苗效果的影响杜涛 黄洋 罗杰 (158)

混合神经网络响应面调度法在渔船协同论证中的应用韩胜菊 陶冶 杨文莲 皮国喜 (162)

征稿简则 (F0002)

综述

光纤陀螺罗经及其发展和应用高音 (167)

研究简报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剑尾鱼IgM mRNA方法的建立张铃铃 任艳 石存斌 吴淑勤 (172)

Cd(Ⅱ)、Zn(Ⅱ)对新月菱形藻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路艳君 姜爱莉 窦柏蕊 王粲 王长海 (178)

马粪海胆壳棘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白日霞 王长海 (183)

布氏鲷形态特征和染色体核型的研究汪学杰 牟希东 胡隐昌 罗建仁 (187)

迟钝爱德华氏菌黏附及侵袭特性的研究王斌 刘双凤 袁甜 (1)

大洋河河蚬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王庆志 常亚青 (8)

萱藻丝状体诱导培养及采苗研究张泽宇 李晓丽 刘宏宇 曹淑青 (14)

中华鳖细菌疫苗免疫佐剂的筛选及其初步应用郝贵杰 潘晓艺 姚嘉赞 徐洋 尹文林 沈锦玉 (19)

黄口荔枝螺早期发育的初步研究柳敏海 彭志兰 傅荣兵 范卫明 罗海忠 张凤萍 毛志增 (24)

双齿围沙蚕配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杨大佐 周一兵 寇娜 (29)

基于Argo数据的中西太平洋鲣渔获量与水温、表层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杨胜龙 周甦芳 周为峰 伍玉梅 张忭忭 (34)

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闫喜武 王琦 赵越 霍忠明 张跃环 杨凤 张国范 (41)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渔业文本分类器研究邵乐 于红 刘溪婧 綦孝姬 梁晓娜 (45)

大连水产学院渤海校区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实践陈辅利 陈跃 高光智 张鹤 赵仁 刘磊 (49)

研究简报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题库的研制与开发马莉莎 姜忠爱 董利锋 郜颖 蔡卫国 周立彬 (52)

“琴海”号和“民海”号小型沿海车/客滚装船总体设计张亚 刘大路 于欣 (55)

饲料中添加怀山药与怀对黄河鲤幼鱼生长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乔志刚 张英英 李学军 郭向辉 (62)

关于阿维菌素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和组织病理研究王锡珍 陆宏达 (66)

饲料中用豆粕替代鱼粉对仿刺参幼参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樊月居 李晓东 罗智 孙忠正 (71)

人工养殖鲶的TRAP遗传分析葛学亮 孙中武 尹洪滨 (76)

冰温下贮藏的青鱼片菌落增长的预测数学模型梁琼 万金庆 王国强 (80)

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消化酶活性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赵朝阳 周鑫 邴旭文 王桂芹 (85)

唇鲮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安苗 姜海波 姜志强 李成仙 马珊 传永顺 (88)

温度对溪红点鲑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徐绍刚 杨贵强 王跃智 王占全 (93)

鹿角海萝的繁殖生物学及室内培养的研究张泽宇 韩余香 李献刚 佐藤阳一 李晓丽 (1)

金鳟伪雄鱼的制备及全雌三倍体的诱导贾钟贺 徐革锋 牟振波 陈玉春 姜作发 (8)

延长东海区伏季休渔期的渔业效果分析林龙山 程家骅 (12)

饲料中脂肪及乳化剂含量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王吉桥 赵丽娟 苏久旺 姜玉声 蒋湘辉 孙丕海 张剑诚 (17)

产k-卡拉胶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李俊 马悦欣 冯兵 于杨 (24)

仿刺参耳状幼体和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估计李云峰 常亚青 田燚 王诗欢 张存善 陈蒙 赵志刚 (30)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生长发育的比较张跃环 闫喜武 霍忠明 杨凤 张国范 (34)

长额象鼻潘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魏杰 赵文 杨为东 杨旦光 李胜宏 (40)

池养线纹尖塘鳢的生长和生长模型莫介化 张邦杰 黄永强 李本旺 李春枝 陆昌胜 (46)

Cd(Ⅱ)对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孙淑红 焦传珍 刘小林 魏振林 (52)

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对杂交鲟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王常安 周长海 徐奇友 许红 蒋树义 郑秋珊 孙大江 (57)

饥饿和再投喂对漠斑牙鲆生化组成的影响陈雷 姜志强 吴丹 (62)

4个群体文蛤的RAPD分析林志华 陆荣茂 周波 董迎辉 李红智 柴雪良 肖国强 (66)

基于AutoCAD和船体制图的非连续线及轨道线的研究马莉莎 董利锋 郜颖 姜忠爱 (71)

用18SrRNA序列探讨8种绿藻分子系统发育张耀东 沈颂东 林阿朋 张劲 (76)

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张晓红 吴锐全 王海英 欧阳冰 吴立新 牛纪峰 (79)

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樊佳佳 白俊杰 叶星 李胜杰 何小燕 (83)

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陈锦淘 朱国平 张恩迪 许柳雄 彭燕燕 (87)

低盐度地区集约化养殖的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特性胡朝莹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唐丽花 杜旭彤 卢迈新 (92)

征稿简则 (F0002)

欢迎订阅2009年度《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F0003)

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酶解工艺研究汪秋宽 宋琳琳 徐玲 刘红丹 何云海 任丹丹 虞星炬 (95)

口虾蛄幼体的早期形态发育特征刘海映 谷德贤 李君丰 姜玉声 (100)

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徐奇友 许红 李婵 杨萍 王常安 (104)

5种裸腹溞的核型及亲缘进化关系的研究张鹏 赵文 孙静娴 (109)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占秀安 郑严严 王永侠 刘平 (114)

声音对不同体长鲤的诱集效果邢彬彬 张国胜 陈帅 李永贵 杨清剑 (120)

珠江肇庆江段鲤早期发育形态及其补充群体状况谭细畅 李新辉 林建志 李跃飞 毕晔 李捷 王超 (125)

广东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组成分析张旭丰 张鹏 谭永光 杨吝 (130)

一种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罗非鱼非特异免疫力的影响温周瑞 裴家田 王文博 万松良 刘慧集 杜健鹰 叶嵘 (136)

已充分开发渔业中估计最大可持续产量的一种近似方法冯波 陈新军 许柳雄 (141)

海藻中无机砷两种检测方法适用性的探讨吴成业 曹爱英 陈财珍 刘智禹 刘淑集 钱卓真 (146)

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东海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的研究沙慧敏 李小恕 杨文波 李继龙 (151)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梁思成 房文红 汪开毓 贾娴 (157)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血清非特异免疫因子的影响董晓慧 李明 叶继丹 (162)

征稿简则 (F0002)

综述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冯春雷 李志国 黄洪亮 张勋 陈雪忠 (166)

研究简报

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郑秋珊 徐奇友 (171)

仿刺参β-actin基因的克隆及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段晶晶 李霞 周伯文 姜泽东 周贺 (176)

安豆黑仔范文第3篇

可是,我那时尚的泳衣,还未接触过今夏的海水;我那最爱鲜滋味的味蕾,还未享受够鲜美诱人的特产美味;我那好动的脚丫,还没有走够山川河谷。趁着严冬未到,不要让遗憾留在心底,立即行动吧。

今夜不能将你遗忘

黄小米

随先生的采风之旅早已在大雨中结束了,然而,躺在自家柔软温暖的床上,那炊烟袅袅,静谧安详的山村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以致于在梦里,还梦见暖暖的炕头……

先生是位研究生态的摄影师,多年打拼钻研,双休日是他雷打不动进山采风的时间。周五到了,正好这几天我的颈椎病又犯了,连带着肩背疼痛,什么事儿都做不了。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执意要我同去。虽然坐车也辛苦,但想到可以换一下环境,远离尘世喧嚣,远离工作压力,远离做不完的家务事,何乐而不为?我欣然加入。

天气预报说未来两天辽宁地区有大到暴雨,先生却并不在意,几年来他已经习惯了风里来雨里去,许多作品都是风前雨后拍摄到的,在他眼里,风雨反而是机遇。

周六早起,艳阳高照。午后一时出发,去寻找夕阳下的昆虫世界。开车的是网友老迷糊,我们的目的地是“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位置在抚顺东南方向,距沈阳大约110公里。

一路上,车载的GPRS卫星导航系统不时提醒车行的方向和速度,让我揣摩那个带液晶屏幕的小盒子是否时时与太空中的卫星信号相连接,为我们指引方向,几次想问,又怕问题太幼稚没好意思出口。

我一直靠在车后座上,小心地保护着脖子,目光落在了窗外的风景上。车穿过抚顺市区,按路牌转入城乡路奔后安方向行驶。路边的风景逐渐与城市无关,阳光不时被云层遮挡,变幻的光将远处的山坡打成深浅不一的绿色,山似乎也随着光影在风中游走。摇下车窗,到处是连绵的山,满眼的绿,与城市里楼字间巴掌大的绿地不可同习而语,且不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空气中弥漫着山野的气息,让人心肺通透、神魂清爽。

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驱走了我颈椎的疼痛,这时,车已平稳驶入“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园门。园区内一条小路静静的向前延伸,蜿蜒卧于山水之中,路的两侧绿水青山交相辉映,山花烂漫,鸟飞虫鸟,蝴蝶起舞,我们的车如同一只巨大的甲虫,徜徉其问,融入仙境。

车在园区内继续向前行使约七公里,十几户人家的村落展现在眼前:家家挂牌营业,一个小院、几间瓦房、一铺土炕,房前屋后的园子里各种作物生机盎然。高大挺拔的向日葵举着茶盘大的葵盘随风摇曳,翠绿的玉米穗粗壮饱满,如同要争脱母亲怀抱的孩子,篱笆上随意的爬着豆角、吊着黄瓜,棚架上开着黄灿灿的倭瓜花、又黄又大的倭瓜甚是诱人,听姥姥说倭瓜花炸酱是佐餐的美味佳肴,可惜现在没人吃了,红的柿子、紫的茄子压弯了枝头,到处是秋实美景,让我目不暇接。

在一家铺面讲究的门口,车停了下来。先生是这里的常客,今天又带了家眷,所以主人格外热情,特意打扫客房,安顿我们休息。屋子是典型的北方特色,方方正正,南北各两对木窗,窗框碧蓝的油漆衬托着明亮的玻璃。南窗对着小院,院子宽敞整洁、沙土铺地,院子四周的扁竹莲和野百合似乎在点头欢迎我们;北窗下连着一铺火炕,炕上的被褥干净整洁,躺在炕上,暖暖的感觉让肩背舒坦。

主人一家五口,老少三辈。老两口侍弄着房前屋后的田地,养鸡养鸭,采摘山果、野菜、蘑菇,采挖人参;小夫妻三十出头,经营着农家小院的生意,一个四五岁的男孩顽皮地跑来跑去。主人的言语间透着山里人的淳朴,眼神中隐藏着生意人的精明。

农家游、自驾游的兴起给这里的山民带来实惠,无论大人小孩一脸的灿烂。老两口地里的出产不仅成为游客餐桌上的美食,人们更是争相将青玉米、笨鸡蛋、各类山货、没撒农药的蔬菜带回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赐予。

天阴的更重了,呼啸而过的山风中夹带着湿重的水气。天要下雨,打乱了先生和老迷糊预先制定好的昆虫拍摄计划,于是两人计划着,趁下雨前,到可以开车上去的山顶一游,或许不虚此行。

沿着束时的路继续前行,老迷糊与我初次见面,言语不多,看样子三十七八岁,身材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待人彬彬有礼,一点也不象迷糊的样子。据说用呆、愚、傻取名字的人都名不副实,用以掩盖聪明,老迷糊也不例外吧。

车是老迷糊新买的本田越野吉普,阳光下闪着簇新的金属光泽,与其人相映成辉。车向左一转就上了一条新修的柏油路,路面很窄,盘山而建,路边的植物枝繁叶茂,在空中交错相连,绿荫遮天敝日。路一直在眼前向上迂回伸展,可以感觉到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加大的湿度和降低的温度。云雾就在林道间弥漫翻卷,路边的植物因此变成暗绿,显得阴森恐怖。前面一个很高的上坡,临近坡顶,车里的人仍看不见坡顶后面的路,老迷糊放慢车速,我的心提至咽喉……高坡之后是一个缓慢的下坡,感觉象是翻了一座山峰,又向上行转了几个大角度的弯,最终到达山顶。

从山顶远眺,连片的山峰掩映在云海里,时隐时现。近前,云和雾就在身边劲舞飞扬,似实又虚。车里的温度表定格在摄氏19度,单衣短裤的我在冷风中体味从三伏酷暑到秋雨秋凉的落差。出发前,想象着在山涧小溪中赤足趟水的场景,所以特意穿了一双凉鞋,此刻,一双冰凉的小脚成为浪漫幻想的牺牲品。老迷糊用他的多功能手表测量此处的海拔为1400米,我想象着8800米的珠穆朗玛该是何等的冷,然而先生和老迷糊却不示弱,在树丛里寻找其拍摄的猎物,只是越来越暗的天色和着扑面而来猛烈的山风,令我们不敢多作停留。

下了山才发现山下的景象已与上山前大相径庭,风渐渐小了,西天暗红的火烧云与黑蓝的天空笼罩着如墨的远山,村庄里炊烟袅袅,一片静谧安详。

晚饭后,三人坐在屋前的台阶上聊起昆虫拍摄的苦辣酸甜,先生讲起他蛇口脱险的故事:几年前,为在雨后抓拍一对青蛙在长满浮萍的暗礁上交尾的镜头,先生慢慢地趴在地上,缓缓地朝着那对青蛙爬去,因为青蛙非常敏感,稍有动静就会投河“殉情”。当青蛙进人了拍摄视野,先生只顾贪婪地按动着快门,计算着该怎样用不同的光圈来表现时。忽然感觉右腿脚踝处有点沉重和肿胀,开始还以为是早晨趟露水裤腿湿了造成的,这对先生来说是常有的事。但细一品又觉得不太对劲,怎么只是右腿,左腿却没有这种感觉?他下意识地回头一看,好家伙,一条蛇正吐着芯子向他示威,蛇的下半身紧紧缠着他的右小腿!刹那间,先生像踩了弹簧一样,腾地蹦了起来,连喊带踹,拼命挣扎。也许是先生的呼喊和挣扎搅乱了蛇的斗志,也许是蛇并没有攻击的意思,非常快速地撤退了

山林的夜,来得早去得也早。4点刚过,随着此起彼伏的鸡叫声,清晨来临了。推开窗,一夜的大雨将整个山村冲洗如新,远处山峦白雾缭绕,如轻纱曼舞,走出屋外,雨后的空气清新凉爽。

5点,我们整装上山,气温仍然报低,我换上了登山鞋和牛仔裤。先生和老迷糊各自背着摄影器材和干粮,负重都在15公斤以上,神气十足如出征的战士,充满胜利的期待。我们选了一条游人稀少的小路进山。我早已习惯了先生拍摄昆虫的方式,边走边找,寻寻觅觅,各色昆虫均可入镜。可以是我们熟悉的螳螂、豆娘、蝴蝶、蜜蜂……也可以是我们不熟悉的尺蠖、螽斯、树蟋、蜉蝣……找到一个有拍摄价值的昆虫,从最佳的角度展现它的特点,如果遇到特别的场景,如羽化、交尾、产卵等就会停留很长时间,拍摄整个过程。透过镜头这个独特的视角,所发现的是与平常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但要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实属不易,细心、耐心、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三人慢慢寻找,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太阳还没有露脸。突然,在路边的一株草叶上,老迷糊发现了一个满身水珠的蜉蝣,宛如一只飘落凡问的精灵。它要等待太阳出来晒干翅膀才能起飞,此刻只能一动不动地落在草叶上,任凭先生和老迷糊快门的咔嚓声惊扰它的美梦。刚拍完蜉蝣没走几步,先生就发现在不远处一颗大树伸出的枝杈上挂着一个蜂巢,灰白色、椭圆型、直径约七八厘米,巢的顶端连在树杈上,末端有一个五角硬币大小的开口,不时有蜜蜂进进出出,好象在修筑它的家。先生和老迷糊轻身上前,小心辨认,断定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为杀人蜂的葫芦头蜂,葫芦头蜂因其巢象葫芦头而得名,该蜂毒性巨大,人被蛰两下以上就会危及生命。先生和老迷糊因找到难得一见的葫芦头蜂巢而兴奋不已,我则提醒他们加倍小心,不要重现蛇口险情。他们轻轻的架好设备,快速按动快门。直到他俩拍摄完毕,安全退回,我才松了一口气。

相关期刊更多

大豆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

土壤与作物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