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行业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电子银行 制约因素 发展思路
电子银行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革,大力拓展电子银行渠道,可以实现传统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的协调发展。发展电子银行应该作为突破网点和地域限制、抢夺高端客户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提高商业银行形象,还能促进银行整体效益的实现。但是在电子银行业务探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仍有很多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制约因素
1.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存在隐患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不愿意选择网上银行的客户76%是出于安全考虑。安全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金安全对于客户、商家和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银行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保证客户、商家和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但是也暴露出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客户端的安全性和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如电子银行应用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计算机犯罪、黑客问题等,稍不注意防范便使银行损失惨重。
2.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
电子银行体系是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ATM、CDM为主,是以信息化的基本建设为平台而构成的体系。柜台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处理、信息数据的交换、虚拟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计算机安全应用体系的运营等等都离不开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信息化建设的薄弱制约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3.电子银行业务提供的服务不及时不到位
电子银行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其提供的服务应该区别于传统业务,具有个性化。 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诸多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各城市商业银行办理注册电子银行业务的网点占全部营业网点的5%~9%,客户必须到这些网点办理开户手续,造成这些网点业务办理时间过长,排队问题严重,并且企业和个人注册电子银行的用户需要填写多份协议书,流程繁琐,影响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所反馈的意见得不到及时解决,电子银行对客户也缺乏有效的跟踪和售后服务,无疑会增加睡眠客户的数量,造成银行系统资源的无端浪费,更为银行激活和催醒这些客户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从而制约电子银行的发展。
4.电子银行业务品种开拓受限,产品功能不完善
电子银行业务应该实现各业务品种的有机结合,进行灵活创造,形成一种新的运作模式。而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大都表现为将一部分传统的柜台业务电子化,所推出的电子银行产品也大多限于对银行现有业务的电子化改造,没有体现出其业务的创新特色,并且在产品宣传方面投入不够,产品功能不完善,深层次推广受阻。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思路
发展电子银行的战略实施重点应在降低成本和灵活创新方面,推动客户选择电子银行,并带动银行成长,实现电子银行客户快速增长。银行可以围绕这些客户集中资源,积极灵活地进行市场销售,达到传统等金融产品数量的同步增长,以保证银行的整体利益。
1.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降低服务成本
从整体来看,整个电子银行的发展应该是以网上银行为中心,围绕业务创新发展网上银行特有的业务产品,各渠道均衡发展。网上银行不仅仅承担替代原有传统网点的职能,更能降低人均服务成本,创造超额利润。
2.加强客户分层管理,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
首先,将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以差别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化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的营销策略。其次,构建立体营销格局,运用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体验营销等不同的营销方式,不断丰富营销手段。最后,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接触,贴近用户,查找问题,改进产品,完善功能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
3.寻求商业战略合作伙伴,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还要致力发展成为本市中小企业和市民进行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服务的途径和平台,这就需要不断挖掘商业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和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战略合作,在人才培训、资金融通、应用系统互联上进行深入合作。通过柜台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互联,实现银行间柜台相互办理他行存款等业务,使得电子银行享受到更多的异地物理网点办理业务的便利,以发挥终端优势,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4.实施灵活创新,开创电子银行产品、服务、设备新局面
改变目前被动型建设的局面,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加技术投入,引进电子银行高素质业务人才。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5.进行合理的人才培训、培养规划,实施人才梯队建设
电子银行体系的构建,不仅仅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产品开发人员,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配置的管理人员,另外还需要技术研发人员、产品市场营销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合理的人才培训、培养规划,实施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城市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建设与实施
1.电子银行策略规划
(1)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目标客户的选择上应该结合“三立足”的原则,选择“立足地方、立足中小、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坚持“大小并举,好中选优”的原则,重点对系统中行业重点扶持的企业,借助企业网上银行集团理财和账户管理等优势功能,积极协助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高度集中管理、控制和配置,安全高效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2)电子银行的产品地位
电子银行产品应改变过去“单打一”的传统模式,将银行现有可以调动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形成合力,重点实现业务一体化,体现产品整体优势。金融产品由于法律、风险、操作和固有市场条件的限制,有其基本的特征,不可能是产品发生性质上的变化。然而,一个产品可以开发出一个系列,以零存整取业务为例,可以开发出上学目标存款、结婚目标存款、养老目标存款、旅游目标存款、购房目标存款、装修和家具目标存款等。
2.电子银行管理组织的构建
为适应电子银行的业务发展及竞争需要,应自上而下建立专职的电子银行职能管理机构,加强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总行一级成立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全面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管理与新产品的推广工作。考虑到各支行部门设置精简,可以将电子银行业务目标下发到各支行,通过合适的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支行拓展电子银行业务,让客户继续通过支行任何一个且只需要通过一个营销联系点就可以办理所有业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便捷服务。
3.电子银行信息技术系统的构建
城市商业银行的现有核心业务系统大多充当着基础支持性角色,是银行日常正常营运作业的主轴,也是支持电子银行的后台账务核心,电子银行信息技术的构建,必定涉及电子银行系统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有效、快速、正确、弹性联结机制的建立。
(1)对前端服务渠道业务系统的整合
为了使客户通过任何渠道,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畅通地与银行交易,同时使商业银行能及时对客户做出反应,为客户提供准确、一致、全面和最新的信息。应该在柜面人工服务、电话、传真、ATM、POS等多种业务联系渠道进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将网银WEB、无线接入等新的业务联系渠道置与一个统一的信息处理框架之下,使前端业务系统在提供和信息上保持高度一致。
(2)对后端客户信息分析系统整合
后端分析系统的重点是要解决信息分散的问题,使客户信息实现标准化、一体化,实现全行信息数据共享。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本着集中统一与个体效益兼顾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客户信息标准,确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建立建设中央客户资料(或称数据中心)系统,集中客户的基础信息和财务信息和业务活动信息,供银行工作人员在一定权限范围内随时收集调用,同时在这个数据中心系统中,根据各种应用主题分析模型,产生各种分析信息以辅助决策。
(3)对前台业务系统和后台分析系统的整合
面对客户的前台操作必须要在组织上与后台操作融为一体,后台通过对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实现现有数据的自动保存和提取,并满足银行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帮助客户服务人员及时地、综合地了解各个渠道的客户反馈信息。电子银行在后台应用系统中计算出每个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从中筛选出优质客户,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主动接受客户的监督和批评建议,以提高这些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最终达到提高银行利润率的目的。
4.电子银行信息管理及监督机制的构建
(1)电子银行信息化工程的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电子银行信息化工程的监督工作,可以设立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行长、高层主管、信息部门主管、业务部门主管、营业单位代表、甚至外部战略联盟伙伴所组成,定期召开通常性的会议,或依项目需要随时召开,通过咨询、审核、协调等活动,进行信息科技监督管理。
(2)电子银行的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小组是为发展特定的金融产品,由高相关度单位的业务部门骨干成员所组成,并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过程中寻找项目资源、沟通联系、计划和时间管理控制等事务,通常电子金融产品的成员包括:产品开发组、技术支持组、市场营销推广组。
(3)电子银行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电子银行的运作方式及运作规律决定了银行要加强24小时不间断的风险控制。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正确的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策略。对建设电子银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论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可靠,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严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加大电子银行安全技术投入,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增强电子银行抵御灾难和意外事故的能力;积极引进一些高效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及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计算机系统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和抗病毒侵扰的能力,增强电子银行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第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立标准统一、格式一致的资格审核、身份验证和业务经办授权体现并督促执行,在交易的入口处建起一道“防火墙”。
第三,实施职责清晰的部门控制管理,贯彻事前控制为主的原则,以“全面、准确、连续、及时、零事故”为目标,严格落实内控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对每一项交易全过程的实时监督。
第四,加强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风险控制管理,加强电子设备的维护、检修及软件和硬件的管理,保证电子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叶望春: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张文棋:商业银行发展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晏露蓉 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金融研究,2007,10:115-123 [4]郑良芳.电子银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J].金融经济,2004(5)
电子商务是个新生事物,其产生的历史不长,从理论意义上来理解,电子商务即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可以把电子商务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始于80年代中期EDI电子商务和始于90年代初期Internet电子商务。而到90年代应用Internet网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也开始具务实用的条件,电子商务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而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则经历了以下历史:1998年开始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99年: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市场电子交易额当年达到2000亿人民币;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99年:电子政务和远程教学,医疗开始广泛开展;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电子商务逐渐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从虚幻、风险资本市场转向现实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有商务传统企业结合,同时开始出现一些较为成功、开始赢利的电子商务应用。
2 电子商务的特点
电子商务有其明显的自身的功能和特性。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定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它有如下特性:①普遍性,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带来了新的合作方式,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型空间模式。②方便性,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不会再受到地域的局限性。③整体性,电子商务能够进一步地优化工作的流程,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将人工操作与电子信息处理成为一个整体。④安全性,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⑤协调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往往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是一气呵成的。
3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就中小企业而言,为了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并发展,必须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首先,发展电子商务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如下竞争优势:①能使中小企业获得与大企业平等竞争
的机会。②开展电子商务能使中小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③开展电子商务能使中小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显著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潜力巨大,其本身也存在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些优势:①决策管理优势。中小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比较畅通,管理者容易把握市场变化的信息,并迅速作出决策。②组织优势。同样由于规模较小,企业员工便于统一思想,另一方面,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型组织”。③意识优势。和大企业相比,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其“同台竞技”的信息化平台,因此主观上更容易应用电子商务来拓展企业的经营空间、改进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④创新优势。因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⑤政策优势。国家已经颁布多项政策文件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提供方便。在实施电子商务后,中小企业可实现全面企业管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地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善落后的经营管理状况,全面的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中小企业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全面企业管理方法。
4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也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来讲发展得并不好,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落后,领导信息化意识不强,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信息市场的重要性;基础设施落后,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和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参差不齐;执行力不足,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给小企业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社会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国内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还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实施要逐步到位,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5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
那么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呢?首先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一,网络设施建设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在上世纪的90年代我国政府实施了“三金”工程,这次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其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发展电子商务,那么就需要有相关的商家愿意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其三,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安全,是法律。今年来,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的话题,但是我国的法律中针对网络安全的规定还并不完善,要发展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这些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四,网上办公和网上支付。目前的网上支付服务基本上就是那几种网上银行,水平都不高而且提供的服务全部如出一辙。
电子银行业务既面临传统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因素,由于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上的突破和改变,电子银行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具有战略风险、网络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种类。作为高风险行业,电子银行的风险伴随着电子化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扩大,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电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不断优化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次限度,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积极完善电子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防范法律风险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既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应将电子银行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人民银行、银监会、信息产业部等力量开展公关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激励企事业从事电子银行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步伐。一是应针对网银的通信安全、控制权的法律责任、存款保险、保护机制、争端的适应条文等问题加以立法。二是制定有关数字化,电子货币的发行、支付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结算、电子设备使用等规范和标准。立法机关要密切关注电子银行的发展动态和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研究、制定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如“加密法”、“电子证据法”等。
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改变电子银行业务的监管方式,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依据电子银行业务功能实施响应的监管,可以提高监管部门利用市场手段进行创新产品监管的能力,使得功能性的金融监管与基于网络背景的电子银行这两种表面上的对立关系演变成为协调关系。此外,监管部门除了制定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外,还应加快自身电子化建设步伐,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施非现场监测,以不断适应金融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商业银行要主动搜集、分析相关的政策法规,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新业务研究进展,及时报批或报备。要对照最新的各项政策法规,及时修订更新制度办法、改造产品,全面落实反洗钱、国际收支申报等具体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央行监管也逐渐向全球一体化迈进,我国央行也应积极与各国监管当局通力合作,加强国际金融同业的协作和沟通交流,合作组建国际间同业风险防范组织,共同研究探讨监管协作的思路和措施,确保依法合规、健康持续开展业务。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客户风险教育、创造有利电子银行发展的社会环境电子银行涉及很多概念和领域,包括银行的网络系统安全、银行卡持有率、客户使用习惯等等,这些因素均对电子支付业务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据调查,电子银行的用户群定位于20-35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消费能力。在目前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背景下,网络消费的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相关问题成为广大用户的关注焦点。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软硬件环境和深厚的社会氛围作支持。因此应运用综合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法律、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来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信用支持体系。
加强客户的风险教育,将客户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可以采用安全视频讲座、安全宣传折页、有奖知识问答、电话银行定向外拨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要不断地加强对客户操作方法的指导和培训,使客户可以熟练掌握应用登录密码、U盾、手机验证码,以及其他各类辅助的安全检测工具,引导客户高度重视数字证书、短信认证、余额变动提醒、防钓鱼软件等客户端安全工具的推广使用,提高客户的安全防护意识和防范欺诈手段的能力。
2、加大技术研发,加强内控管理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系统也极易遭受病毒和黑客层出不穷的攻击,银行业的传统风险将在网络环境中不断放大。因此,商业银行一是要大力发展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有效降低电子银行发展的技术选择风险和安全风险系数;加强网络基础建设,研发与时俱进的网络安全措施,防止对主机系统和数据库的非法入侵,同时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完善数据灾备机制。二是要健全基础管理,建立健全电子银行业务制度及岗位权限制约,避免管理制度漏洞。要加强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防止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要严把客户开户关口,严格审核签约身份,从源头上防范各类欺诈风险;要逐步建立电子银行业务自查自纠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
二、电子银行安全问题
理顺电子银行反欺诈策略,科学辩证的看待电子银行安全问题,统筹兼顾风险控制与客户体验。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理念,从追求"零风险"转移到确保"风险可控"的目标上来,要在安全与便利之间找到平衡点,设立合理的区间,将电子银行业务安全策略从单纯依靠事前防范,转移到事中控制和事后赔付上,决不能片面强调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客户的便利换来所谓的安全。
要不断增强安全力量,升级安全产品,加强在线风险监控,对异常交易、大额交易、频繁交易建立实时监控制度,并及时总结归纳外部欺诈的行为特点,及时更新风险监控系统数据信息,根据业务风险动态及时调整安全策略,持续不断研究安全储备产品,根据风险情况适时投产。在加强银行后台反欺诈系统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客户端控制环节,简化安全产品的使用流程、简化客户操作步骤,改善客户体验。
【关键词】电子商务 B2B交易市场 传统行业经销商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相应地改变了商务的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使到网上的交易额迅速的增长,正因为如此,电子商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下,传统行业经销商之间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企业的发展变得很缓慢,有些企业甚至连维持企业日常的运作都变得很困难。传统行业经销商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使企业维持自身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传统行业经销商想要在这艰难的经营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寻找一条出路,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发展电子商务能够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市场,传统行业经销商如果把握好这个机遇,会使企业在困难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新生。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经销商所带来的冲击
传统行业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严格和科学化的定义,一般认为传统行业是指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加工行业。我国的传统行业主要有: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工业等。传统行业经销商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经销商,他们用钱从企业里进货,然后再把货物转手销售,企业的利润来源是利差而不是实际价格,并且这个企业的经营范围为传统行业。
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行业经销商面临着大量的市场份额被网商占据,原来的传统业务也有部分流失。在这场竞争中,传统行业经销商由于成本的压力和销售渠道的制约导致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到了影响,这就需要传统行业经销商通过谋求另外一条道路来使企业继续得到发展。在这个前提下,传统行业经销商由原来的传统营销转变到以电子商务营销来,发展电子商务后,其竞争对手已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的同类行业,在全国的同类行业中也具有其市场份额。发展电子商务能够给传统行业经销商带来很大的竞争优势,其中包括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销售市场的增多、提供消费者的个性化商品服务。
(一)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
电子商务利用了互联网资源大大降低了传统行业经销商的管理中交通、通讯、人工、仓库等成本费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在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企业的销售成本也得到相应的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主要有销售人员费用、商品的运输费用、销售时的管理费用以及广告等费用。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后,可以降低销售渠道费用,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以较低的费用实现任何时间地点的交流。在利用网络销售后,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订货、结算和运货的管理,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销售市场的增多
电子商务的营销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传统行业经销商能够把市场扩展到传统营销时所达不到的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互联网上企业可以实现7/24(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顾客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大大方便了消费者,能够吸引到一些新的顾客到网上选购商品。在利用电子商务营销的这种模式下,顾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向企业提出商品的要求,企业能够为顾客做出优质的售后服务,企业能够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了解到客户自身的每一项最新信息,并且能够在短时间里了解到大量的同行业竞争者的最新信息,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商品以及销售的手法做出相应的改善,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企业根据客户反映的情况可以针对特定消费者来研发新产品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提供给客户更完善的售后服务
顾客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跟踪货物,实时掌握货物的动态。并且能够利用互联网向企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传统行业经销商可以快速地做出反应。
二、传统行业经销商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选择与方法
(一)传统行业经销商发展电子商务所选择的电子商务模式
传统行业经销商由于所面对的客户是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所选择的电子商务模式应是B2B电子商务模式。传统行业经销商由于其性质和企业运作模式,发展电子商务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建立企业自身的网站,顾客可以在其网站上浏览这个企业所销售的商品,当顾客需要购买时,可以通过网站上对其下订单。当购买完货物后,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来进行货物的追踪,使顾客能够了解到货物的最新情况。第二个是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公共的平台上注册企业,并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建立企业自身的网站。选择第一种方式,企业首先要注册企业的域名,招揽一些信息技术类的人才,企业可以自己制作网页或者委托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来完成网页的制作。建立完网站后企业必须大力宣传,其宣传手段可以通过在大型的搜索引擎网站上登记企业的信息和关键词。由于中小企业在网络支付和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大多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客户在主页上搜寻商品的信息,并且通过电话辅助完成交易,有时交易双方还需要直接交易。中小企业选择这种方式,往往会面临着网站建设和设备成本过高、不能很好的宣传企业、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所以传统行业经销商发展电子商务往往会选择第二种方式。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展电子商务,销售商可以在这个公共的平台上发放产品目录,采购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寻找以最适合的价格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商品。传统行业经销商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可以降低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成本,使到企业自身能够集中资金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
(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方法
B2B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帮助传统行业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能够随便选择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当选择与企业自身情况最适合的电子商务平台能使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行业经销商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根据涉及行业的不同,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分为:综合性平台和垂直性平台。
综合性平台。综合性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多个行业的相关信息,具有大量的用户,但是与垂直型平台相比,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它所能够提供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垂直型平台。垂直型平台里面的用户全部是同一个行业的商家,企业需要寻找的目标客户较为集中,而且垂直型电子商务网站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信息服务。垂直类B2B电子商务平台的优点是:目标客户群集中、拥有更加专业的信息、便于与行业内企业交流、交易成功率高等。
企业选择B2B电子商务平台时必须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如果企业具有较多种类的商品,涉及面较广时,选择综合类平台会比较合适。如果企业产品的销售是面向专业市场的,那么选择垂直类平台将会使企业在其专业的领域里更容易销售自己的产品,便于寻找更多的目标客户群。
三、传统行业经销商发展电子商务所遇到的制约因素
(一)从宏观环境分析
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Internet的发展还落后。而这种落后影响着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使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在中国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还不太完善,传统行业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缺乏明确的战略。另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地建立,物流的配送体系和网络的电子支付手段需要进一步地完善。没有完善的企业信用保障体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数据加密、交易的安全保证和支付的安全保证。即使计算机专家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但是黑客攻击仍然存在。安全问题影响着一部分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使到他们对电子交易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从微观环境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我国大多数传统行业经销商并不重视信息化建设,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这往往导致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到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另一方面传统行业经销商的网络基础设施陈旧、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员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过低、管理人员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是企业内部发展电子商务主要的制约因素。
四、传统行业经销商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人们网络交易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在加上黑客攻击、网上欺骗和盗窃等现象的出现,导致人们对网上交易的安全产生质疑,打击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很多消费者正因为这个原因而对电子商务产生出抵触心理。其根本对策就是各部门应积极研究提高电子商务安全性的新技术,消费者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应提高警惕,加强自身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经费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费用和支付费用过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根本对策是电子商务运营商通过合作开发等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从而降低网上支付费用以便刺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物流配送的问题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在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卖方需要把商品通过物流配送这个环节来把货物送到买方手里。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交易的完成。公路铁路等运输灵活性不够,集装箱和中转站的配套不够完善。企业对货物的售后跟进直接影响到交易的完成情况。有时在货物的配送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货物送达的时间延迟甚至货物的丢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为消费者对货物进行跟进,经过多方面的沟通使到交易能够顺利的完成。我们应致力简化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物流效率为重点。
(四)信用问题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信用问题也更加的突出了。在网络交易里,欺诈和抵赖行为也不时地发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社会上加强道德和诚信的宣传,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传统行业经销商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企业长远的发展,避免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初期投入过大。因为大多传统行业经销商的规模不大,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时如果前期投入过大,那么会造成各种资金的问题,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规划出一个长远的蓝图。其次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网络安全的问题,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离不开互联网,而正因为如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最后,要注重人才的招募和培养。发展电子商务离不开人才,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培养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才,为企业长远的发展提供人才的保证。
五、结束语
发展电子商务能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在选择发展电子商务的方法时必须结合企业的自身状况,切忌盲目地选择电子商务模式。并且在发展电子商务初期,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在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的同时也要思考当企业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总之,在确保了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传统行业经销商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身的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李彤,杨强.电子商务营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胡启亮.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朱国麟,崔展望.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商业银行 住房金融业务 重点 措施
一、中美住房金融体系模式分析
(一)美国住房金融模式
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的,形成了具有两级市场的住房金融体系: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其两级市场的运行模式是:商业银行等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在一级市场上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同时在两级市场上将这些抵押贷款出售给两级市场的参与者,如政府支持企业和投资者等。这样,银行就将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转换成可流动的现金,于是将抵押信贷的风险转嫁到两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运作模式是购买者通过发行抵押贷款相关债务工具进行融资,并利用它们所购买的抵押贷款进行担保。从整个美国住房金融体系来看,资金最终来源于购买这些债务型工具的投资者。通过资产证券化本身来分散一级市场的信用风险,从而达到提高一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和风险的防范。
(二)我国住房金融模式
目前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服务于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房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一系列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占据住房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同时也出现了专业性住房贷款银行的尝试。但是我国住房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型发展落后,仍然没有启动二级市场。
二、中美不同住房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风险对比分析
从次贷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来看,就是一个单边地产资产价格上扬预期下的不理性的投资和金融资产衍生产品复杂化以及监管机构的滞后所导致的系统性危机。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在一级市场加大了抵押贷款数量,在二级市场上加大了资产证券化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在美国住房金融体系下,美国的银行是属于一级市场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面临以下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清偿能力下降、信用损失增大
在美国住房金融体系中,银行作为抵押贷款的发放机构,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分析技术手段的缺失,银行无法准确的估计出大量抵押贷款的风险,尤其是对抵押再融资债券等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
(二)银行信贷挤出效应风险增大
次贷危机前,银行大量扩张信贷规模,结果是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过度信贷扩张效应引起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美国住房金融市场体系的参与者就形成了严重的投机心理和风险转嫁过度投资行为,金融体系过度支持房地产市场,而引发金融海啸,使得市场有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紧缩。此时资产证券化放慢,最终银行的信贷挤出效应会减小。银行的资金的周转率不能迅速的提高,银行利润减少,生存压力增大。
而我国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模式,融资渠道单一,主要的贷款和交易都集中在一级市场。主要风险如下:
首先,房贷数量逐年增加和个人住房贷款乘数偏高。由于我国监管机构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这一乘数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过高的房贷乘数主要依赖于我国商业银行,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15%上升到2015年6月底的19%,过高的依赖程度加剧了银行的风险。
其次,结构单一,没有风险分担机制。目前我国的住房金融体系结构单一,主要是依靠银行的信贷资金,而没有像美国金融体系中的保险和担保机构来分散风险,同时加上我国银行大多是“短存长贷”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日益加重。
再次,信用制度缺乏。我国目前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信用评级系统,贷款条件宽松,个人收入和信用记录等资料的获取难度很大,伪造收入证明也并非难事,仅凭用人单位的收入证明无法有效评估贷款人的违约风险。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假按揭和骗贷事件频频发生。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启示
(一)发展完善的资产证券市场体系,分散银行风险
我们要吸取美国的经验,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市场,分散银行风险。银监会要对证券资产发行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并向资格审查过关的机构发放牌照,发行机构再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报发行方案,央行证券化发行实施核准,规定的要素(如评级、信息披露等)符合要求即可获批发行。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防止两级监管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监管体制的漏洞。
(二)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银行安全指标体系的进行考核
控制银行的贷款和投资决策,加强信贷内部管理。同时,建立对银行安全指标体系的考核和标准化,比如说银行稳定性指标资本充足率、银行效应性指标净利润和平均资产利润率的考核等。
(三)加强法律制度体系建设
首先要确定房地产金融的法律地位。其次是要做好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最后把住房金融法律与房地产金融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房地产金融法律、商业银行法、房地产监管体系于一体的法律制度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商业银行发展住房金融业务的重点及措施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的重视程度,并注重措施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阳东辉.我国住房金融业务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之道――基于美国经验的启示[J].法商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