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语文课堂

高效语文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语文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语文课堂

高效语文课堂范文第1篇

一、“动、活、乐”的课堂就是“高效”吗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即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就是学生的,一切都要让学生“做主”。课堂热闹非凡,学生小手如林,你说他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乐起来”了,这样的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是和谐课堂,是民主课堂,是好课。笔者观察到,学生讨论的有些问题十分肤浅,有些问题只要读下书就迎刃而解,学生看似答得热闹,却无法凸显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运用评价手段单一,学生相互评价翻来覆去一个意思,比如,评价读书,“他读得有感情”“他读得声音大”,并未就其实质做出评价,如,对某些词语的朗读处理,对长句子的节奏把握等。教师盲目随意地放任自由,似乎注重了学生的外部活动,却忽视学生的内部活动,是无效的。我们知道,新课改理念其中一点就是学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坚决不讲,不会的但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能懂的一定要讲。而这样的热闹只会让学生远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只会偏离语文课的本真。“动、活、乐”,必须依托文本,假以语言文字的熏陶,发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读读、议议、写写,该思考的必须“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课堂的情境应该稳定,不能搭“花架子”,语文课堂发展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才是最重要的,突出“语文味”方显课堂扎实高效。

二、“围起来”的小组多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毫无疑问,合作学习是新课改重要的学习策略。其作用非常明显,放大了课堂参与面与群体学习范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真切、深入,起到了“兵强兵”“兵教兵”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鲜明,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之作用。现在流行4~6人一组,围成长方形。教师也注重课堂上的实际频繁运用。只要探讨的,就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教师都在投影或小黑板上出示讨论题,然后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笔者注意到,有的小组几乎就是组长“一言堂”,有的小组嘻嘻哈哈,谈些无关的东西,有的性格内向的,人在小组却十分孤独……笔者疑虑,“围起来”的小组多讨论就是合作吗?这样的小组合作意义多大?笔者以为,小组建设好是前提,小组内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合作应该以有价值问题探究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加强个体间、组间的思维火花碰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形成。换言之,在该合作处运用小组集体探究形式,以求课堂实效。

三、“教师少说,甚至不说”就是“以生为本”吗

一度,洋思中学的“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受到追捧。不少教师仿效之。笔者看到,有的课学生讨论处于无序状态,教师站在一边袖手旁观;有的小组讨论的问题已与文本脱离;有些甚至价值观偏离。生搬硬套使不得啊。姑且不说学段、校情、班情等存在差异,单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来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理解、感悟是否达到理想的目标。特别是小学生,自学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方法一知半解,思维的深度还停留在浅表层,一味放手,只会让课堂处于尴尬。表面上看,课堂上学生的时间占得多,学生为主了,但真正让学生得到了什么呢?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终极目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正确的,但教师的地位同样不能弱化,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课堂是双边甚至是多边的活动,教师的组织、调控作用是课堂向纵深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教师该说的,如,引导、点拨、讲解,还是必要的,要落实学习目标,做到课堂问题“堂堂清”,只是不能“越俎代庖”,搞“一言堂”“填鸭式”,该当堂检测反馈的就应该花上一定时间。总之,需“精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学有所获”之感。

高效语文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氛围;实效性;主体作用;高效课堂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形式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过去到现在,我们每一位小语人无不为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高效课堂而烦恼着,探索着,实践着。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此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实现高效课堂。那么,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促成良好课堂氛围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上课时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有时,教师的情感还要与所教课文的内容相契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走进文本,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再有,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仅会使教学的内容生动有趣,还会使课堂本身充满吸引力。尤其在组织课堂,维持课堂秩序方面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时,教师一个善意的玩笑,可以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心生惭愧,面带微笑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一句幽默的话语,可以让昏昏欲睡的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同时让学生明白,老师关注着每个人的学习状态。反之,指责、训斥、批评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长此以往师生关系剑拔弩张,也影响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我通常会采取突然提问的方法,我常常问:某某同学你觉得“对不对?”因为学生没有听讲,回答对或不对都相当滑稽,学生本人也觉得不好意思了。

二、游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尤其是小学生天性好玩,游戏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教师以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们在畅快的笑声中,兴趣盎然地吸取知识而且印象深刻。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

游戏形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再是说教式的教育学生,学生也不再死记硬背地学习。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

三、营造竞争氛围,鼓励展示自我

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适当组织一些小竞赛活动,不但能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优秀品格。比如,认读生字时,组织开火车读、抢答、PK等形式;识记生字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形式学习生动、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殊强烈。”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得到表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寻找机会,创造“展示”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如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展示自我、在质疑解惑中让学生展示自我、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示自我。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语,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使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异域风光,我寻找一些威尼斯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威尼斯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

五、师生的有效互动创设良好的氛围

高效语文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名著;人格魅力

高效语文课堂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的语文教学活动。在一节课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而高效地理解、接受新知识,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改变课堂效益,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打造“低耗高效”课堂教学,减负增质,减量增效,尽可能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中解救出来,这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的高中生如果对语文不感兴趣的话,就会出现一些现状,如,首先完成一些数、理、化的习题而把语文扔在一边不理不睬;或是上课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要不思想开小差;要背诵的古诗词背不出来,考试只靠运气不靠积累得分。要解决以上问题,就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老师的语言要风趣幽默,音调要有起伏,做到抑扬顿挫,这是我认为很重要的,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幽默的话语,时不时引发课堂上的一阵笑声,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单一的讲解会让学生厌烦,多样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时,在讲解写作背景时,我利用幻灯片展示的图片,讲解小故事,激起学生对荒唐、丑恶现实的了解。在评价巴金先生时,播放2003感动中国巴金颁奖现场视频,让学生感受巴金先生的人格魅力。这样学生兴趣浓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二、教师要主动放手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上我不再先是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纠正。我不再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讲解课文,而是把问题分给每个小组,让小组集体讨论,合作研究,然后派小组发言人来回答。不足的由其他小组补充,集体都解决不了的,教师再做详细讲解。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再是只听不讲,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来,避免了开小差的发生,同时也让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就是放开手来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感受课堂教学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每册中都有两篇名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的方法,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自然而然地扩展到名著,把学生带进名著的美妙世界,也可以借助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看名著电影,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和阅读反馈表。内容要细化,每周读多少页,摘录多少,写下多少感受、体会等,计划是否完成或提前,原因是什么等都要明确记录。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开展读书辩论会、进行读书笔记展览评比,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进一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监督。教师还可精选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设计成具体问题,将其引入试卷,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测。充分利用名著的作用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

四、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高效语文课堂范文第4篇

一、高效语文课堂应重视诵读的作用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忽视了让学生充分诵读这一环节,只让学生匆匆浏览一遍课文,便开始紧张地分析文章,致使教材中大量精选的名篇佳作学生不能充分领会,不能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学生只能在架空的情况下被动地听课,如此课堂又如何能达到高效呢?笔者认为:通过诵读,可以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文章不同的语体和风格,增强对文章神韵的感受能力;通过诵读,能使学生透彻领会文章的内涵,增强对文章意旨的感受能力,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诵读也是对学生口头语言的有效训练,可以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诵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之,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诵读,多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才能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二、高效课堂需科学取舍

一些语文教师上课时总是面面俱到,生怕漏掉点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讲到了,但什么都没让学生学透,结果效率依然低下。殊不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能力乃语文高效课堂之要义。高手都是以点带面、一线穿珠、妙弹全文,笔者认为内容的取舍应体现一个“精”字。要在熟练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合理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必须能提纲挈领,体现重点,凸显难点,能引发对课文相关问题的思考。如在学习《社戏》一文时,笔者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中的“好”字来一线穿珠,让学生思考“豆”和“戏”是否真如先生所说的那样“好吃”、“好看”,从而以点带面,高效拓展。

三、高效课堂要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展示学生收获

我们一定要把“讲堂”变为“学堂”,把“教师”变为“导师”,一定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学习。高效课堂,教师不应再以先知者、布道者、分析家而自居,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指示方向、提供方法、搭桥铺路。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丛林中去历险、去探寻,将思维碰撞的结果精彩呈现,这样的课堂生成才精彩而高效。

四、高效课堂一定要注重科学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学习,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在小组搭建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动手能力差异,不断优化小组组合,使小组形成互补合作团体,从而便于发挥小组成员的个性特长与竞争积极性。小组讨论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但有的教师不教给学生讨论的具体方法,甚至针对讨论的内容无选择性,这种泛泛笼统的小组讨论是无成效的。集体交流的另一种形式是组与组之间或在全班范围内的交流沟通、学习成果展示。笔者把它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头脑风暴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就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本组集中观点,选代表在全班陈述。在讨论中,主持人、陈述人和记录人每次都要轮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二是辩论式。可采用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或根据课堂上自然形成的不同观点分几组讨论。

五、构建高效课堂还需做到五个“应该”

1.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课堂。传统的互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其实课堂上的互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2.高效课堂应该是面向全体、兼顾个体的课堂。我们要学会分层施教,让尖子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得了”。

3.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欢迎的课堂。

4.高效课堂应该是讲速度更讲质量的课堂。

高效语文课堂范文第5篇

陈:甘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谈邀请。当前正值高考备考的关键时期,作为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语文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关于语文学科如何建构高效课堂,突出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等问题,也是当前语文课程研究的焦点与热点。作为专家,您对语文学科的备考工作以及学校管理对促进语文学科的建设等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下面就大家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向您请教。请问甘校长,对“语文学科的备考特点”您是如何界定的?语文教师能否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甘: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备考要重在语文内质,回归教材。语文内质,就是语文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凭借,强调语文内质,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实施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把握住两点: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抓纲务本”,注重“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语文学科的“双基”教学要重在训练学生读、写以及分析文章的能力与技巧,这是其工具性的体现。“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只有能力提高,才能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人文性。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都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考查,而关注社会生活也是试题人文性的体现。我仔细地分析了近期武汉和黄冈等地的高三调研试卷,像武汉市的四月份调考试题,字音字形都出自于语文课本和读本,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和春晚魔术等内容被选入试题。这表明,语文学科的高考走向趋于关注社会生活,更加注重人文性。“得基础者得天下”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做对基本题,拿足基本分”也是最基本的应试有效策略。所以,我认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以大纲为纲要,注重双基教学,关注社会生活。

陈:看来,实施这种课堂有效教学,还必须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请问甘校长,你们是通过什么举措来保障有效教学呢?

甘:主要是落实集体备课和追求课堂效益。作为高考年龄还不满十岁的新学校,我们非常注重博采众长、集中民智。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大力倡导相互交流、研讨教学的工作氛围。我们的集体备课以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密切协作为前提,以集中大家的思想和智慧形成集体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目的。集体备课是技能优化最重要的载体,所以我非常注重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其次,我们着力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我们推崇三年备考,从高一到高三,我们都要求各个备课组重点抓高考研究,抓高效课堂,抓训练高质。特别是高三,我们专门召开教学工作会,指导各备课组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研究高考信息,把握高考方向,特别是研究学科典型题型和学科思想,确保二轮复习课堂的高效和学生训练的高质。

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作为语文学科而言,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永远飘逸着文学的灵气,勃发着生命的激情与诗意。我不是因为是教语文的,我就这么说(笑)。我只是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通过我们诗一样的语言,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文质兼美的课本,引导学生敏锐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所以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应首推语文课堂。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做了诸多努力,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编印了有效教学校本培训资料,并对课堂类型进行细分和展示。主要举措有坚持推门听课,打造合格课堂;开展告知听课,培养示范课堂;抓校本教研,打造个性课堂;抓工作状态,打造激情课堂;抓评价导向,打造高效课堂等。新授课注重同课异构,“先学后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评讲课有的放矢,“先改后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过,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常态课,而不是几节公开课,因为只有将每位教师的常态课质量提高上去了,我们的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的教学也就回归了真正本原意义上的教学,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陈:甘校长,那您能不能具体地跟我们谈谈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到底具备几个要素呢?

甘:具体地讲,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是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能够通过字里行间所呈现的情感或哲理使人们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并走进人们的心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穿越时空,交汇历史与现实,使学生透过文字感受文学的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广泛涉猎。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非一夕之功,重在平时积累。二是教学定位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讲堂”向学生的“学堂”转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完成从“讲师型”到“导师型”的角色转换,重在思路引导和点拨;要从“单兵作战”转到“抱团闯天下”的轨道上来,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集体备课”,这里就不多说了。教师具备了角色意识,并博采众长,那么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面对各种学情,他都能左右逢源,而学生也能够在这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中,轻松自如地掌握知识并激发求知的愿望。三是教学机制的落实。任何高效都是建立在落实的基础上。语文学科点多面广,知识容量大,我们要求教师“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及时批改”以及“定时辅导、及时辅导、个别辅导”,也就是用“三批三辅”来落实任务,确保高效。

陈:你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在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呢?

甘:这涉及到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问题。首先是不可或缺的“集体反思”。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重在集体反思。集体反思是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如果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课后的“集体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我们的集体反思不拘泥于单一的集体活动时间。比如二轮备考的语文专题复习,课前讨论,互相问问教学进度,下节课准备讲什么,一节课能处理哪些内容,有些问题该怎样处理,这样在讨论中完成了对专题讲解的删减、补充和调整;课后讨论各自上的课,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们掌握起来有没有难度,可能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批改作业时讨论,单元测试时讨论,从而确定今后如何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与此同时一个个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我觉得这种自发式讨论比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

校本培训主要是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内功,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目前语文学科有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黄冈市优秀教师2人,黄冈市学科带头人1人。而我们的校本培训就是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像学科骨干示范课、年轻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竞赛课、新来教师过关课等等,还有教学研究月活动,就是为校本培训创设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今年我们带高三的语文老师,35岁以下的年轻老师就有4人,他们的教学效果都很好,这些老教师功不可没啊。

陈:最后问一个问题,请问甘校长,构建这种高效的语文生态课堂,对于老师的素养有什么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