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学习

书法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法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书法学习

书法学习范文第1篇

1、学习书法必须从楷书学起,而学习硬笔楷书应该先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由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个笔画组成。要写好基本笔画,必须学会运笔规则和书法口诀。

2、运笔规则就是笔在纸上运行写出笔画的规则。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笔画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效果,因此,必须学习写各种笔画的运笔规则。硬笔楷书的运笔规则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有轻有重;二是有快有慢;三是有起有止;四是方向明确。

3、书法口诀指楷书汉字书写的技巧及规范。具体如下:点中周旋运笔锋,欲右先左横无平;欲下先上坚无直,悬针垂露两分明;撇勿过弯如劲啄,一波三折捺始成;钩挑顿处忽迅出,心手相应百日功。

4、写字的笔顺基本规则是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 后里;先中间后两边。而写字的笔顺口诀是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 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首横末折,大口最后封底。

(来源:文章屋网 )

书法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入帖 出帖 内涵 方法 关系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繁荣。学习书法已成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浓厚兴趣。人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最佳路径,而入帖和出帖恰是学习书法的两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有效地入帖与出帖,笔者通过学习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理解入帖和出帖内涵是学好书法的坚实基础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入帖和出帖含义,有了对八帖和出帖的正确理解,才能满怀信心地进行入帖与出帖实践学习。

1.入帖是在以法帖为范本的临摹过程中从生硬到熟练逐步掌握范本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以及神采。即既能掌握范本的外形,又能掌握范本的精神风采,形神俱到。它是学习书法的基础阶段。入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优秀法帖的练习来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为出帖奠定坚实基础,从而走向正确的学书之路。

2.出帖是指在具有入帖能力后,能融会贯通,不拘泥于范本技法,书写出自己的风格面貌。它既有范本的形神依托,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书中有我,它是学习书法的目标阶段。出帖目的在于把入帖过程中所掌握的传统书法技巧法则,融于自己的情感之中,进行创作实践,以书抒怀。

二、灵活运用入帖和出帖方法是学好书法的重要手段

在学书过程中,入帖和出帖的方法很多,只有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入帖和出帖方法才能逐步实现学书目标。

1.胡问遂先生把入帖的过程总结为读、临、背、核、用五个阶段。也就是五种方法,这里的“用”我认为应该算作初级的出帖,我把胡先生的说法略作了调整,就成了读、摹、临、背、核五种方法。

读就是读帖,是对法帖的用笔、结体、章法、墨法等方面在思想上进行分析认识,为临摹作好事前的准备。

摹就是复制,将透明度较强的纸覆盖在字帖上,按照纸上映出的字迹进行书写练习,把读帖的分析认识进一步落到实处。

临就是对临,根据读帖的认识,摹写的基础,对照书写,写得越像越好,书写时要一笔而成,尽可能写出笔势来。

背就是背临,不看法帖,背着书写法帖内容,展现法帖的技法特点,多背几次,便于牢固掌握使学的东西。

核就是核对,把对临或背临的内容同法帖进行核对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以便重新临写时改正。

以上五种方法虽有先后顺序,但并不是固定的,唯一的。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可以灵活变化,通过多重反复的读、摹、临、背、核实践,最后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就称得上入帖了。

2.出帖方法虽不像入帖那样丰富多样,容易理顺,但也有集字法、联想法、拟意法、融合法等基本方法便于我们出帖实践,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集字法是书写者在人帖实践的基础上,独立思索,将字帖中的单字或偏旁部件集合为新的文辞进行书写。由集两言词到四言词、六言词、八言词、对联、名言、诗、词、文等。内容逐渐增多,不断提高学书者的出帖能力。这是出帖的最初级方法,在以往的实践中,甲骨文、金文的创作多用于此。由于现代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集字字帖,直接借用这样的字帖书写作品,不能算作是出帖,只有在入帖的基础上,通过书写者独立思索的集字实践才能算作出帖的初级实践。

联想法是在集字法的基础上,由字帖中的单字联想出新的文辞容进行书写。由字帖中的某一个单字或几个单字联想到两言词、四言词、六言词、八言词、对联、名言、诗、词等。内容逐渐增多。联想法要比集法难得多,更能锻炼学书者的出帖能力。

借意法是不再刻意利用字帖的范字,而是借助字帖的风格特点来进行书写实践。就是凭借入帖过程中对字帖的笔画、结构、章法、墨法等特征掌握的总体情况而进行的创造性书写。这种方法最能锻炼习字者的出帖能力。它会不自觉地反映学习者的写字天分。

融合法是书写者通过多种书体的入帖学习后,将它们融为一炉,形成新的面貌。金农、郑板桥、吴昌硕、陆维钊等就属这一类书家。这种方法最容易体现自己的风格特点。

另外,书写工具的改革也是出帖的有效方法。以接近原帖书写工具材料后,改变笔墨纸等材料,进行大胆实践,会表现出新的特点,如明代陈束茅、清代金农截去毫端写字,他们都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三、恰当处理入帖和出帖关系是学好书法的根本保证

1.入帖是继承,出帖是创新,他们有着本质区别。入帖是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千方百计地靠近字帖,甚至无我、忘我,逼近原帖的形与神。而出帖是以最大的胆量闯出来,自觉地突破字帖,自然地表现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采。

2.入帖和出帖是学习三笔字过程中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入帖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有了它才可以进入出帖阶段;出帖是学习书法的目的,有了出帖,入帖才得到了升华。如果只讲入帖,不讲出帖,就会食而不化,成为书奴。若一味强调出帖而忽视入帖,则会无所适从,信手涂鸦。只有先求入帖,后求出帖,二者紧密联系才是学习书法的正途。

3.入帖和出帖的交融是多样的。“学习古人,我认为大约有只有四种态度:先入后出者众,常规熟路边入边出者寡,有一定难度;只入不出者更寡,要冒风险;不入不出者亦众亦寡,或为傻瓜,或为大师。但也有这样一句话:独持己见,一意孤行。”这是王春江老师的一段话,耐人寻味。王铎说:“学书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他的学书方法是“一日临池,一日应酬请索,以此相间,遂为常规,终生不变。”名家之言对我们处理入帖与出帖关系会有一定启示。

以上从正确理解入帖和出帖内涵、灵活运用入帖和出帖方法、恰当处理入帖和出帖关系等几个方面谈了本人对书法学习过程中入帖和出帖的探索与实践,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只是想以此和热爱书法的同道共同追寻学书之路。

参考文献.

[1]欧阳中石,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书法学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书法学习 心理学 技能 心理机制

书法教育,包含技能教育、艺术教育、情操教育等多方面的内涵。近年来,书法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学界重视。但较多的是侧重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以及书法练习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至于书法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心理机制,学术界还少有论及。书法,或称书道,是一门心灵的艺术,称之为“法”或“道”,说明其同时又是技能(技巧)性极强的艺术。技能的形成,是书法充分发挥心理调节作用、实现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笔者拟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结合书法教学实践,对书法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对书法教学有所启发。

一、书法技能形成的基本心理规律

书法是讲究“心手相应”的技能,技能的形成是进行高级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条件。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实际动作组织起来的完善而合理的活动方式,它表现为身体的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心智技能则是把特定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按一定的程序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书法技能的训练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活动,其中书法的书写过程可纳入动作技能的范畴,而读帖、临帖时的思维活动以及创作中的心态等因素则可归入心智技能的范畴。在书法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总是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书法创作和练习都需要“心手相应”,写出来的字是脑的活动通过手的运笔“外化”的结果。

书法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磨砺过程。古代书论历来强调技能的熟练,正如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书法“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技能的熟练,是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此时意识对动作的控制程度减至最低。要将技能发展到熟练的程度,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书法学习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按照书写姿势、笔画线条练习、间架结构分类练习等顺序进行学习和训练,每个阶段根据不同的任务反复练习,从对字形的局部掌握到整体掌握,再到大脑与动作的协调完善,进而加强动作的熟练和节奏,循序渐进,将局部的用笔联合成一个协调化的运笔模式,运笔速度加快,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临摹是书法技能形成的不二法门,故有“初学不外临摹”之说(见周星莲《临池管见》)。任何技能都是通过模仿和联系获得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学习如何塑造好线条形态最常用方法是临摹。临摹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记忆的过程,包括对汉字笔画、结构和对指、腕、臂动作的观察和记忆。

二、观察学习:规则的获得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过程,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学生通过观察,对笔画的长短、粗细、偃仰、向背,墨色的浓淡,运笔的节奏,整体的风格、神韵等变化万端的线条组合产生鲜明而具体的感受和感性认识,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在学习书法技能的过程中,观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静态观察。先观察碑帖或范字中点画的形状特征,如侧点、竖点、挑点,悬针竖、垂露竖的异同等等;其次,观察结构特征,看每一点画起笔、送笔、收笔的正确位置,点画间的呼应、交错、揖让和向背等关系,左右、上下偏旁的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偏旁所占空间的宽窄、四边留白的多少以及线条间的疏密等等,判断整个间架主体的形状是何种方形,外形是正或斜。

第二,动态观察。观察老师动作:先看握笔松紧;其次看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向、速度、力度,笔锋的提按顿挫;再次感受手感和运力(指力、腕力、臂力)。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观察对正确的动作规则和结构规则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准备。

提高观察有效性的关键是对注意力的训练。初学者临摹一般要求尽量逼真,但范字提供的信息很多,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这些信息并不容易。一般来说,读帖时的注意都属于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随意注意,维持注意最有效的办法是明确其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各种强化增强其完成任务的愿望。在没有明确目的指导下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注意对象,他可能对范字的各个部分都泛泛地加以注意,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书法教学中可以将目标任务分解,例如第一步只需注意范字的基本笔画,第二步只需注意范字的结构规律等等。这样目的明确,每次注意指向的范围小,集中性更好,对技能的形成更为有利。另外,临摹不成文的或不懂内容的字帖也不利于维持注意。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融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词或国学经典的教学,相应临写一些诗词或经典,或者对碑帖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既是对智力活动的合理组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对维持注意十分有利,同时对文化底蕴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熏陶等更是大有裨益。

三、记忆与表象融合:自由创作的起点

临摹还涉及到记忆的问题,包括对碑帖的形象记忆和对运笔的动作记忆。心理学理论认为:信息刺激在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建立暂时联系,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种“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临摹就是要将古人法帖中的“信息刺激”——即所蕴含的基本技巧、表现方法等,通过重复模仿训练,在大脑中建立联系和留下痕迹,不断积累后变为自己的能力。记忆是整个书写过程不可或缺的,临摹的成效与记忆的深浅是成正比例的。

书法学习范文第4篇

一、摹临结合

我们知道临摹名家名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通过临写我们学到了历史积淀下来的形式美感和精神价值,使我们从无法到有法,又从有法到无法,从历史的一般法则过渡到自己的个别法则,最终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舍去临写,创作便成了空中楼阁。

在多数人看来,临摹不过是对照着字帖来写,而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摹写,以透明纸蒙在字帖上,照着透出的字影描写;临写,即置字帖于旁模仿着写。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只注重临帖,对摹帖却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殊不知二法各有所长,交互参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宋姜夔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可见摹有助于掌握字的间架结构,临有助于理解笔意笔势,尤其细节的变化,摹是一种拘谨的效仿,临是一种灵活的择取。二者结合,方能扬长避短。一般可采用先多摹少临,再少摹多临,摹时不可被动地依葫芦画瓢,随意填涂了事。有了摹的基础便不会在临写时手足无措,临帖时可多留意笔画细节上的变化,何处重顿,何处轻提,何处回锋,何处翻转等都应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由形入神,形神毕肖。此阶段是基础,一定要沉住气,待理解力和模仿力训练出来后,自会指挥如意,写什么像什么,学多少掌握多少。

二、读临结合

读,指读帖,是观察、分析和记忆每个字的笔画形态、用笔特点、结体安排及谋篇布局,直至风格特征等,是眼与心最密切结合的一种学书方式。字帖的内在规律和法度虽然客观存在,但需要我们去努力接近和解读,只有做到了“察之者尚精”,才有可能做到“拟之者贵似”。临帖绝不是随便地抄抄写写,点到为止,求其大概。能细致入微地捕捉临本所包涵的精度、意趣、旨意等,才会有的放矢,临有所得,避免了盲人摸象、南辕北辙。如果说“临”是以笔为工具的阅读,“读”则是用心和眼的分析。读是一种对话,它可使凝固的作品被激活,可以说读不懂便临不像。忽略了细节淡化了笔意和美感便走向了肤浅和索然无味。

我们常见有些人临帖很认真,可效果却不能让人恭维,对照原帖总让人有画虎类犬之想。究其原因便是没有读懂字帖便率尔下笔,临帖成了盲目机械的抄帖,“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取妍妙,不亦谬哉”,功夫和成效并不是都成正比的,如不重视读帖,不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只会使错误和习惯根深蒂固。清洪彪《读收作文谱》云:“凡学艺者,舍心用手,舍目用心,方称善学。”法在字中,书贵心悟,不勤于思考,“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至之由”,心茫然不得要领。读临结合便是要眼到、心到、手到,真正做到了心追手摹,何患下笔不随人意。还是古人说得好:“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黄庭坚《论书》)。

三、楷行结合

“学书必先从楷始”,“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是前人谆谆告诫我们的成规,其理由是“楷如立,行如走”,站不稳焉能走?有些人受这一“金科玉律”的影响,长期精描细画地练楷书,对行书则敬而远之,这样在日常应用中一旦把字写快了便阵脚大乱,不成“体统”,以至于失去了练好字的信心。从学书程序上看从楷书人手的确易于得法,但也不必过于教条和僵化,要因人而异。因为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对不同书体的感悟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生动,才思敏捷,从行书学起可很快找到感觉,进步神速。硬让其一板一眼地写四平八稳的楷书反有违其天性,费力不讨好。有的人楷书写的不错,而一旦转入行书便不知所从,怎么也动不起来。其原因除了性格差异外,还在于因楷书先入为主,束缚了手脚。从学书的目的来看,有的人只想把字写流畅美观、整齐大方,那就不必由楷到行,按部就班地来,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只要娴熟运用提按顿挫,能控制好轻重缓急,把用笔这一关过了,从任何一种书体入手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从学习效果来看,最好还是把楷书和行书结合起来进行,唐孙过庭《书谱》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实践证明楷书法度谨严,结字端正平稳,由此入手可打下坚实的基础。且楷书通俗易辨,妍媸美丑,毫发死生,来不得半点模糊和虚假。但专攻楷书易困于刻板呆滞。所以兼学行书以活其笔,使楷书能得“飘扬”之趣。若轻视楷书,径从行书入手,又往往让人无从下手,不讲法度的信手挥写则流于荒率粗野。所以我们要强调楷行结合,以求相得益彰。启功老先生常教授学书者:楷书要当行书写,写行书要当楷书写。也就是说楷书笔画间要参以行书笔意,有映带方生动活脱,如每笔只“单打一”地写,便会死板。行书就像公共汽车的“快车”,并不是从另一条路走,更不是从房上越过,它仍是慢车所走的路线,每站也要经过,只是有些站不停罢了。楷书在结构上的一些重点,行书也是必须经过的。由此看来,楷书和行书这两种书体是互相促进的。

顺便说一下,由楷书向行书过渡时,所选字帖最好与所习楷书风格相近、笔法相似,如两种书体出自一家之手则更好。这样利于顺利过渡,循序渐进。

四、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是练字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平时所学应用于日常书写实践中。不管是写信、记日记还是写文章都要严格按书法的法度来进行。以不断重复的新的书写习惯来代替旧的错误的书写习惯,自然会越写越好看。这便是做到了“学用结合”。

我们常见到有的人临帖时写得蛮好,可一离开字帖自由书写便全然不顾法度的束缚,“龙飞凤舞”,阵脚大乱。失去了依傍和参照,写出的字自然无美感可言。如果不能使学习成果得到及时巩固,便会久练无效,逐渐失去信心,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学用脱节”。生理学知识表明:当某种刺激过于强烈或使用时间过久,神经细胞不仅不能随之加快兴奋过程,使反应加强加大,相反,会使反应活动减弱或停止。所以我们要学会把书法意识贯穿于日常书写中,一旦书写技能高 度熟练后,新的书写习惯便会克服阻力和干扰,顽强地表现出其能动性。每提笔欲书时做到了循规蹈矩,入妙通灵,形成良性循环,自然会渐入佳境。

五、博专结合

即博采众长与专精一家相结合。初学书法要守住一家一帖不放,待对这个“典型”的本质特征有所领悟,掌握了其独具的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法度推及一般时便可考虑换帖。不论古的今的、软笔硬笔任何书体都要拿来为我所用,由此及彼,由点及面,博涉约取,厚积薄发,逐渐写出自家风貌。当然这种博取不是简单地拼凑嫁接,而是一种熔铸陶冶,煮百家米成自家粥。这种博取也不是盲目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要在一个统一的基调下予以充实完善。

书法学习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书法学习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即是习气,从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一直到最后总是会或多或少的沾染着各种习气,习气的多少直接制约着每个书法爱好者的学习成果。所以,我们要以改掉习气为前提,以保障吸收的知识不会被习气的负效应所干扰抵消,并建立自我超越的学习意识。

对大多数学习书法的爱好者来说,习气是不容易被避免的,正所谓人之初,善恶各自参半。书法爱好者从本能阶段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积累习气的隐患,再加上周围的环境与专业气氛相差甚远以及受时代的某些不良审美趋向影响等等,如果在主观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对好坏分辨的界限,那么很难说学到的东西一定都有意义,这一点同时也说明了学习书法方法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学习书法的阶段层次上,所要克服的习气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说在初级阶段的时候,习气多表现为把一些不规范的书写习惯写得非常熟练,凡是临帖都把原帖给篡改了,就是按照个人习惯来写,几乎与原作者本意相反,无法充分客观体地表现经典范本,虽说做到了“手不忘熟”,但离“心不厌精”则相去甚远。

在众多的书法爱好者当中,天资较好的学生不乏多数,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比普通学生学习进步快,如果天资较好但是学习方法有问题,那么所获得的可能是负效应。学生处于个体的立场,往往对自己的问题并不一定会看得很清楚,那么,作为旁观者的点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以改掉习气为前提,以保障吸收不会被习气的负效应所干扰抵消。这种意识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吸收的多,减掉应该更多。因为减掉了,才能吸收更多。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本身就是在进步。所以,高手会更加的体会到学书法进步之难。往往克服自身的习气要比形成习气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貌似熟练但积习很重的考生在参加专业考试的时候考分低,就是因为有习气重而被扣分。熟练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合乎专业要求的,这类的考生将来甚至比不熟练的“白纸”更难教。

中间阶段的习气往往表现为对甜、俗、狂、怪的低格调缺少辨别能力,取法低。分辨一副书法作品的好坏,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的作品与传世经典法帖进行比对,这时候好或者是不好的地方,立刻就可以被看出来,诸如章法之流俗、结体之鄙陋、草法之乖违、用笔之狂怪、用墨之浮薄等等习气,就会很容易地被捕捉到。这个时候我们即可以看出他是否下过工夫,是否取法乎上;倘若作者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那么,如果不是眼力或心理上的问题,那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很多书法爱好者,因受时代与周遭环境的影响,没有太多的精力来认真地面对传统的精华,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静心地认知传统,那么所获得的书法技法和认识层次,多半是受到现代人或身边的书法教师的影响,就像是买了二手的商品一样,虽能用但却离“新”渐远,同时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当代师辈的失职,他们的书法专业素养并没有达到当代书法应该达到的水平,而后来学生呢,却情不得已地认之为模范,仿效并作为方法而进行学习,“取法乎中,斯为下矣”,“笔墨当随时代”等等,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每个学生天生的气质都会偏于刚或柔、文或野,那么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不可一味地纵容其中的某一面,要运用反向互补的方法,大而化之,刚柔并济,介乎文野之间。“只刚则脆而易断,仅柔则无骨,过文则气弱,过野则无理”。这是一个好的书法教师应该运用的一个合理的训练方法,懂得利用反向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的学习避免走向极端而妄生习气。由生到熟,再由熟至生,不可一味地求熟。这里面我们不妨可以强化学习方法上的标准,所谓“察之者尚精,临之者贵似”,简单地说,就是要运用高标准的学习方式对范本进行准确对临。我们先对范本客观因素的本来面目加以客观地以及细致入微地观察,进一步加以分析,再选择最适合、最接近原作特点的工具材料加以表现,不要以惯性思维不加选择地书写。我们通常见到的情况是用渗水性较强的生宣、重胶墨汁和长锋羊毫笔写所有的帖,对原作的工具材料情况不了解,甚至是不想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起点是以线质类型的准确表现为前提,对线条质感加以分析,并将要临写的范本与其他同风格的范本之间加以比较,以科学的态度,以工具材料之相生相克的关系为指导,与用相同工具材料表现多种质感的训练是互补的,不是矛盾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比如说:“我们在临习《张猛龙碑》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到它的线质类型是内、劲挺、锋利、略涩的,那么我们在行笔速度以及发力上就要辅以笔压实、迅速果断、爆发力、使笔如刀、铺毫裹锋并用等这些技术手段,用有韧性的中长锋兼毫或羊毫毛笔再配合饱满的墨来书写,在纸的选择上也可以偏向于略糙、偏熟、结实的宣纸,这样就有了一种和传统相暗合或者是相匹配的意想,认真地对待经典范本的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减少习气的发生,不加思索的惯性临写是不足取的。”在摹帖方面也要体会原大状态下原汁原味的经典,提示平时读、临贴时未曾捕捉到的盲点,观察能力的不足将导致其他方面能力惯性折扣的连锁反应。后期的习气多表现为对自己的个人风格过分依赖,未至高处已经结壳,不再读书、临帖、思考,不能有所超越、自我否定与进一步拓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