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范文第1篇

一、专业办学方向

特色化的专业办学方向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能适应旅游市场新变化;二是能充分利用E域性特色旅游资源及所在院校(系)资源。因此,要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办学方向,首先,需要各专业点对旅游业动态始终保持一个灵敏的视觉,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尤其应关注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及国家旅游产业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其次,各专业点应在充分了解行业与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主动联系当地旅游企事业单位,积极与其建立、强化合作关系,使其为专业方向建设提供实践资源和保障;最后,各专业点应在透彻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方向现状与实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最终决策。

从23个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的情况来看,云南大学结合云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旅游人才需求实际,开设有旅游经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E管理等3大学科支撑方向: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则下设旅游教育、景观规划与设计、策划营销等3个专业方向,以跟云南大学形成区分;桂林理工大学结合国际旅游目的地桂林的本地资源,及面向东盟的人才需求状况,重点发展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等3个专业方向;燕山大学则从当地实际出发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设有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电子商务4个专业方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述23个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中,有17个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其突出的特色加以提炼和打造。深入分析后发现,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之路多半遵循着如下规律:第一,注重自身独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如云南大学的对外合作办学模式、天津商业大学的中外联合办学模式、黄山学院的“职业经理人”育人模式、青海民族大学的“一专+多能+特长”的培养模式,等等。第二,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如北京联合大学建立了由北京市旅游局、首都旅游集团及其它首都旅游企业共同组成的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桂林理工大学“校、政、企、研”的协作办学思路,贵州师范大学“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方针,等等。第三,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无一例外地将实践教学版块加以重点看待和处理。第四,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多方面内容的协同发展,如桂林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四方面:一是优化课程体系,二是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三是教学方法具备时代特征和国际化特点,四是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诚然,一套成功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上述经验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借鉴,但要想发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功效,非得经过我们结合实际的创新和发展不可,因而在提炼特色时应做到: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忌讳急功近利,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才能逐渐得以建立和完善;其次,产学研协作容易流于表象而难成大器,尤其需要我们精心运作、深入开展方能有所成效;再次,实践教学环节不仅需要完备的校内外实验实践资源,而且更需要不折不扣执行教学计划的精神和干劲;最后,树立品牌意识,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整体提炼和升华,如华侨大学提炼出的“面向海内外、面向企事业,校企结合、广泛交流”的人才培养思路。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元素和关键环节,也是国内高校旅游教育的软肋所在,即便上述23个特色专业点也均不尽如人意。要想打造自身特色,各高校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滞后是国内旅游管理教学的常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从行业需求和职业资格入手,分析旅游业最新的能力体系、能力单元及对应的教学领域,组织学界专家和业界资深人士,及时开发以能力需求为本位的新课程,并进一步以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为依据,建立相应的新、老课程群模块。

第二,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国内旅游教育历经30多年,教材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但经典的教材却是凤毛麟角,这是我们多年来重专著而轻教材建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了弥补国内教材滞后实际的缺陷,有些院校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案例,其做法值得有条件的院校参考和借鉴。但是,英文原版教材容易水土不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题。而要想编写旅游经典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谢彦君教授编著的《基础旅游学》、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编著的《医域旅游规划原理》等,不但需要编者们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恒心,更需要所在院校对这种毅力和恒心的足够鼓励和支持。

第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国内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体过于传统,其单向“灌输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能力和职业要求,致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造成上述教学内容滞后、教材建设缺乏原因不同的是,国内不少教师已对新的旅游教学方法进行了小有成效的探索,如对旅游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整体思考,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对趣味教学法的思考与分析,等等,只是囿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及资金保障的缺乏,致使新的旅游教学方法难以生根发芽,更无法枝繁叶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主要是做好三点:一是将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日常教学任务加以部署;二是提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条件,尤其是资金支持;三是对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奖励,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四、实验实践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建设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其可供提炼的特色元素有:

第一,可根据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创新性地构建起由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技能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5大版块组成的“职业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例如,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行业用人需要,建立了课堂教学与参观见习、仿真模拟、实战演练、专项能力训练和毕业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第二,以企业化运营和管理的思路开展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例如,可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前店后院式”的经典做法,使校内实验实训室既能发挥其教学实训功能,又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扮演其接待服务角色。虽然上述23个特色专业点无一例外地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但最为成功的当属华侨大学。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华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点已建成国内一流的旅游实验教学中心,也是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形成了“为侨服务,传播华文”“服务海西,示范全国”“主题实验,实践创新”“四髙模式,科教协同”“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五大特色。

第三,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实践-理论-实践”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点应采取间歇性实践教学方式,将各实践教学任务穿插在每个学期的不同时段进行。其中,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技能实践以单次实训不超过两周,每学期实训不少于两次为宜进行安排;只有实践实训总量达到一定总量方能进入毕业实习于毕业设计环节。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云南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超强的师资阵容组合及相对合理的师资结构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提炼上,应重在落实。

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或专业负责人的带头、引领作用。教学名师或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在学术界往往一言九鼎,并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如北京大学的吴必虎教授、中山大学的保济刚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的谢彦君教授、华侨大学的郑向敏教授、云南大学的罗明义教授、湖北大学的马勇教授等,都算得上是旅游界的标杆性人物,他们对其所在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释放了极大的正能量。

其次,师资队伍引进上应做到髙标准、严要求,力求多元化。国内旅游本科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大多是高学历、高职称,而对其实践经验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根据国内实际,相对理想的师资队伍结构应是专职学术性教师、专职“双师型”教师与兼职实践性教师各占三分之一。在这方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点处理得相对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点已组建起一支积累了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和较强实战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PBL教学改革团队”,其中,具有行业兼职背景与经历的专业教师占63.6%。

最后,师资队伍培养上应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的新途径。学校培养重点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社会培养关键在教师实践能力的历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来说,两者均显得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实战经验丰富、关注行业动态,且与业界保持良好关系的旅游专业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因此,针对当前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各旅游院校(系)应将其培养重心放到社会培养上来。具体可采取让教师带薪去企事业单位挂职、利用亚余时间去企事业单位兼职、鼓励教师承接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等方式。例如,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倡导教师做行业的实践者,既要从事“学术研究”又要从事“行业实践”,鼓励并支持教师在承担横向课题、管理咨询、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特色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专业频道 节目

特色

如今我国电视专业频道林立,节目竞争丰富多彩,观众需求多样,原有的播视格局早已被打破。传统的节目编排手段已经面临着更加科学、合理、系统的挑战。电视节目各要素如何组合?多个电视节目如何编排?电视栏目的整体编排如何设计?专业频道的专业资源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科学、合理、特色的电视节目编排。

一、专业频道电视节目编排需要遵循的原则

用好的节目创造好的收视,再用好的收视去拉动频道创收,实现购买、生产、编排、播出、创收的良性循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遵循专业频道节目编排的基本原则。

1 找准专业频道目标受众人群。

节目编排的最终目的是“效益的最大化”。在节目编排过程中常常要考虑节目时段与目标观众日常生活节奏是否合拍,要考虑与相邻节目是否相适,还要考虑与其他竞争频道的竞争等等。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其实就是寻求节目专业的亲和力、内容的贴近性以及频道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节目编排之前要充分利用收视率分析数据,注重专业频道的分众化传播倾向,明了频道要吸引的是哪一部分受众,对频道主题所覆盖的受众群体要有效分层,找准频道的目标受众人群。收集、分析这些来自受众的信息资料及其与收视率之间的关系,从中探出收视规律。并根据目标受众群体的需要确定播出内容、播出时段,使满足目标受众群体需要的节目,安排在目标受众群接触电视最多数的时段播出。避免目标受众过于窄化、过于单一。

2 在电视节目编排前做到知己知彼、胸中有数。

在电视节目编排过程中,电视编排人员应当明确了解如下内容:(1)自己频道拥有哪些节目,竞争频道有哪些节目,这些节目的内容特色如何?收视率如何?观众轮廓是怎样?明了竞争频道分别拥有哪些强档节目?内容特色如何?(2)同一时段竞争频道节目,其收视率是高于本频道,还是低于本频道?原因是什么?(3)频道每天收视率最高的时段是哪些?与竞争频道竞争最激烈的是哪类节目和哪些时段?(4)每一节目,尤其是品牌节目,所安排的播出时段是否适当?(5)自己频道与竞争频道有哪些优势和劣势?(6)自己频道对节目的宣传是否足够或恰如其分?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在编排中做到了知己知彼,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频道节目播出的框架,科学合理安排节目播出,发挥节目的传播功能。

3 突出频道品牌节目,固定播出时间。

在符合观众收视习惯的基础上,频道品牌节目的播出要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段,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收视心理,突出品牌效应。湖北教育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8858新闻眼》一直固定在晚间20:30时段,20:30黄金时段播放自办新闻栏目是教育频道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个时段播放自办新闻节目对抗同时段推出电视剧的其他竞争频道。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它却可以给《8858新闻眼》更多的展示空间和发展机会。而且对专业频道而言,强调自制新闻节目创新标志着专业频道间的竞争已进入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品牌竞争的新阶段。自办新闻节目对专业频道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下,还有许多专业频道对自办新闻节目没有形成过多重视,或无暇来研发自办新闻节目,湖北教育频道对《8858新闻眼》的培养无疑是为未来的竞争抢占先机。

4 新增节目要选择合适的时段播出。

频道新增节目要选择合适的时段播出,尽量把播出时间安排在竞争对手的前面,抢占先机。并且尽量避免与其他竞争频道的强势节目“撞车”。

二、专业频道电视节目编排方法

电视节目编排是“二度创作”,需要对很多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选择,这些因素大多有着关联性,或互为补充,或相得益彰,要让它们为编排的主题服务,彰显专业频道的个性特色。因此,编排需在采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颖,独具匠心的特色编排手段,挑战竞争对手,取得收视效益最大化,以下方法与技巧都可以在节目编排过程中发挥效能:

1 周边效应编排。利用自己频道强势的品牌节目、栏目或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带动、提升那些在此节目播前或播后的其他节目、栏目收视率。

2 导引式编排。即在一个强势的节目后面接播有潜力的新节目,借之前的强势节目为后来的节目积累、延续观众。新节目或收视率不太高的节目安排在两个强档节目之间,产生“调配”的作用,因为上一强档节目的观众,可能对下一强档节目产生“收视期待”心理。这样编排的优势就是若后播的节目也有一定的实力,那么,该收视率的优势也会更容易被延续下来。

3 板块式编排。把频道相同类型的节目安排在一起播出,形成大板块的节目,使其产生规模效应,有效垄断播出时段的目标受众群体。同时也比较容易突出频道的定位。使用该方法前必须清楚自己频道各时段的受众特征,使板块节目安排在目标受众容易接收得到的时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捆绑式编排。在两个强势节目之间安排播出一个弱势的节目,利用两个强势节目去拉高中间节目的收视率。但使用捆绑式编排时有一点要注意,中间播出节目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受众流失过多,不但起不到拉动作用,反而会降低后播节目的收视率。

5 横向编排。每天在同一时段播出同样的节目。长此以往,依靠这种播出的连续性、同一性来吸引观众的持续关注,以培养自己的目标受众。这种方法在各频道已得到广泛运用。大多数白天节目。如新闻节目、谈话节目和讲堂节目都是遵照这种方式编排的。如湖北教育频道从2008年以来在每天午间12:30准时播出讲堂类节目:《荆楚讲堂》,吸引了不少男性观众,收视率一直稳定攀升。

6 针锋相对编排。就是在与其它频道的收视竞争过程中,主动出击,与竞争频道安排相同类型或风格相似或收视强劲的节目,争取竞争频道的受众资源。这种方法更多的是拼频道以及节目的实力。是对频道综合实力的较量。这种编排策略一般面对的是同一观众群,以求扩展自己频道节目的收视群,提高收视率,频道本身的知名度也会对竞争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大都应用在本区域的优势频道上,同时,也更多见于黄金时段的竞争。针锋相对编排策略的运用要慎重,具有一定的风险,做得好,将有利于自己频道品牌的形成或扩张,同时也很容易使自己频道的节目陷入同质化旋涡。

7 无缝隙编排。就是在两个节目之间减少广告,缩小“破口”,让第一档节目无缝隙地过渡到下一档节目,或者在前档节目结束后,利用提示信息

播放后一挡节目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使观众专注于自己频道的节目,不着急换频道。

8 对抗式编排。指在竞争频道的节目播出之前,安排自己频道的受众喜爱强势节目,先发制人。这种编排方式,可以降低竞争频道强势节目的初始受众数量,如安排受众喜好的电视剧,与竞争频道的综艺节目或新闻节目对抗,这种做法一般是在频道实力相当或强于对手的情况下,才可能使用。

9 锁定式安排。就是设法安排有相当长度的优质节目,始终吸引观众,从而封锁其他频道的节目。如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以及电视连续剧。

10 先入为主式编排。在黄金时间一开始,或其他频道重点节目未开播,就安排本频道收视率高的节目,以抓住观众,吸引他们收看本台节目。

三、如何强化节目编排

1 坚守、延长黄金时段收视,再开发和利用非黄金时段收视。

晚间黄金时间段从电视诞生以来,凭其高收视率和高广告价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黄金时段通常是指18:00-22:00这段时间,这段时间观众的开机率最高,观众规模也最大,因而注意力价值电是最为可观,这一时段各频道可谓好戏连台,竞争也最为残酷,所以这一时段的节目编排也最为见功夫。黄金时段各频道大多以播出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或新闻节目为主,那么在编排上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讲求针对性,一定要明确竞争对手,实力强的专业频道,应当采取以强对强的方式;而实力有限的专业频道则更多的要讲求常变常新,出奇制胜。

晚间22:00之后是后黄金时段,在这一时段的节目编排中,更要树立新的编排意识,善于运用新的编排手法,把高收视率节目和低收视率节目进行穿插编排,做到峰谷结合,形成多点支撑,推出适合特定目标受众的节目播出,有利于形成观众递增,延续黄金时段收视。

非黄金时段,通常是开发价值较小的时段。如果专业频道注重收视调查,细分频道非黄金时段受众人群。有针对性的编排对象性节目,将不失为开发和利用非黄金时段收视之良策。

2 加强电视剧场的编排。

近几年来各电视频道对电视剧这一开放性资源的争夺已呈白热化态势,对电视剧场的编排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各显其能。目前,在我国众多的专业频道中,除少数专业频道做的很好外,大多数专业频道的定位都是以自办栏目见长,影视剧支撑、呈大众化专业频道态势。由于财力的限制,专业频道不可能投入巨资引进大片或播出首轮大制作的电视剧。如何对电视剧的播出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对提升专业频道整体收视份额至关重要。

时段安排符合观众日常生活习惯是电视剧编排的基础;时期安排配合生活潮流的改变是电视剧编排策略创新的切入点。对电视剧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有序分配,进行电视剧的主题化编排、关联式编排、集中式编排、博弈式编排、无缝式编排。更要注重“非黄金时段”电视剧场的开发,专业频道非黄金时间段播出电视剧对观众的生活、收视习惯是个挑战,要锁定该时段的收视群体,就要编排一些精品剧、对象性剧作为该时段电视剧的主打类型。扩展长假编排理念和策略,深入做好寒假、暑假电视剧特别编排,打造对象性剧场、品牌剧场,吸引固定观众群体。注重挖掘库存电视剧的潜能,譬如:湖北省广电总台拥有1个卫视频道、2个综合性频道、5个专业频道,每个频道都有自己的电视剧资源。如何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现有的电视剧资源?将库存的电视剧根据看点归类,在根据自身频道时段的观众特征、需求,有的放矢地播出电视剧,挖掘库存电视剧是专业频道降低剧场成本。走出资源困境的有效手段。电视剧的各种编排方法要灵活运用。各种编排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3 编排中注重节目导视的有效传播,抓住观众注意力。

传统的节目导视通常叫节目预告,电视节目导视的功能主要有引导观众选择电视节目、引发观众的期待心理及增强观众的记忆效果,实现有效传播。

一直以来,节目导视每个频道都会做,但做法和重视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虽然不能说不重视,但编排者没有很好的节目的编排策略,只知道每周制作二至四期节目导视,每天反复多播几次。我们在预告节目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告知观众。电视节目的播出。一旦错过就可能看不到了。它与网络和平面媒体可以反复观看的特性不同。因此,节目导视有效传播、告知的作用尤为重要。从每天的节目开始我们都要有一个节目导视,而且分几个段落做几版预告样片并配合字幕进行预告。将各个重点的节目甚至是每期栏目都像播广告片那样随时重复播出。给观众发出信息,达到吸引观众收视的目的。这如同报纸杂志在头版封面的位置导读本期内容是一样的。此外,其他各个栏目或节目都要有一盘棋的协调运作意识,在栏目或节目即将播完时要以主持人播报或字幕等方式预告下一个将要播出的节目。有兴趣的观众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锁定频道一直看下去。

特色专业范文第3篇

摘要: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就专业群的构建、实训配套建设、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等内容阐述了专业群的建设,并提出专业群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空调工程技术;特色专业;专业群;建设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发展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一,为了适应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设置热门专业时没有顾及办学条件,导致职业岗位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主线不突出,各专业间联系不密切,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其二,高职教育培养的周期较长,产生了对社会需求预测不准或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对应,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不衔接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寻求适应我国国情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资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质量的提高,重视内涵的专业群建设。所谓专业群,是指与行业中的职业群相对应,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的相近专业。从这些专业内部来看,由于具有共同的职业基础、资源、技术和社会基础,其内部存在共同的课程基础,如存在共同的基础理论课程、共同的技术课程,甚至存在共同的核心课程,并有大体相同的社会联系。专业群涵盖的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或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因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基本的实践性教学。

借助特色专业优势,加强专业群建设

加强专业群的建设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内在需求的切入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与调整,然而专业设置需要一定的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系基础。一所学校长期举办某些类型的专业,必然有很多该专业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师资队伍和各种相关专业的资源,这些资源条件反映了学校本身的行业基础,即良好的设备、技术、人力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

我校作为全国内贸系统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牵头学校,浙江省制冷学会中央空调技术协作委员会牵头单位,浙江制冷学报主办单位之一,担负着浙江省各级制冷空调工、技师等职业资格的培训考核鉴定工作,拥有一流的师资,建有1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两个校内中央空调运行维护管理实体实训基地,拥有校外稳固的实训基地19个,与海尔集团合作成立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尔服务中心,与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技术培训基地,成立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利益与情感”、“互惠和互赢”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依托空调工程技术特色专业现有的较大的社会影响及强势行业基础、一流的师资、先进的校内外实训条件来建设我系高水平的专业群,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托“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优势,合理构建优势专业群

作为一种复合型专业,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涵盖了机械制造、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内容,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应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求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不仅要培养掌握制冷空调技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人才,不仅要培养具有单一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跨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及大量的经验技术,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一如既往地发展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其他相关专业。2001年,我院设置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在各种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专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广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拥有共同的基础课程以及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知识,同时还具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如表1所示。

有空调工程技术强势专业的师资、实训以及良好的行业背景为基础,应用电子专业发展较快。五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在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学院的重点专业。与此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设立和发展使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电子技术及制冷空调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了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践证明,近几年来的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空调工程技术为龙头的特色专业群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逐渐成熟,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我院在省级重点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及院级重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陆续创办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各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以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机电类专业为支撑的多学科专业群,建立了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学科专业体系,以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带动了新学科专业的发展,支撑了传统专业的改革。

重视实训配套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确保专业群建设的优势

由于专业群拥有共同的技术、技能基础,拥有共同的课程,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也必然有大量的设备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因此,围绕专业群建设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实训设备等各个方面的投入,降低专业建设的成本和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这是专业群建设的优势之一。如果只推出系列专业,而没有系列实验、实训室与之配套,专业群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进行专业群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实训体系的配套建设。表2为以“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示例的校内共享型实验、实训室一览表。大量实验、实训室的共享,提高了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使我院能够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相关的实训室,进行系列化建设,形成完整的实训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实训环境,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实际训练,从而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

由于专业相对集中,理论和技术技能基础相同,需要的实验实训设施相近,必然形成师资队伍专业群落,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师资队伍。我院在进行专业群建设时,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的优势,按照专业的合理布局,调整师资的知识、能力结构,使相近或相关专业的教师相互兼容,以便在专业教学上灵活调用。例如,有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强大的师资支持,楼宇自动控制专业空调工程系统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使空调工程技术有关自控方面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得以实现。应用电子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则在专业教学上互为支撑、相互补充。

专业群的建设聚集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相关的专业渐进拓展,保证了教学质量。

问题与探索

专业群建设必须解决两个难点问题:一是如何进行专业设置,二是如何抓好适应专业群发展的教学设施基础配套。

在专业设置上,要按照社会的需求及自身的特色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产教结合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把专业设置变成连接产业调整的纽带。按照“产业就是专业,专业就是职业,职业就是就业,就业就是立业”的办学理念,在新专业论证和开办中,做到“四个不办”:没有社会需求的专业不办;没有企业依托的专业不办;没有企业家和专家指导的专业不办;没有形成自身优势的专业不办。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的优势,合理设置专业。

在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重视整体设计的职业性、应用技术的前瞻性及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专业范围广、通用性强、能够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提高基地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低投入、高产出,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发展的内在需求,我院以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促进和带动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楼宇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保持和加强了空调工程技术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体现了各专业建设的优势,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各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7).

[2]周杏鹏,等.注重整体优化 突出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特色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73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成为反映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出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民办本科院校作为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实力较弱的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办学特色,才能利用好举办本科教育的有利时机,巩固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地位,为其下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民办本科高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如品牌、特色专业的内涵,评价标准等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2 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队伍不稳定

师资队伍在学校专业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民办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和公办院校的师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民办本科学校的教师队伍不合理。由于民办本科院校民办的性质,难以引进优秀的人才,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外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影响专业建设。另一方面,自身培养的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民办本科院校老师的工资水平不高,且缺乏职业成长的平台,自身培养的人才容易流失,师资队伍的不稳定长期制约着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发展。

2.2 管理制度不成熟

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一般不是很长,其在管理制度、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与公办高校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民间投资兴建的,后经过发展壮大,逐渐演变成为“家族企业”,管理上有一定的倾向。作为民办高校的创始人,他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将显著影响学校的专业建设。青年管理队伍的管理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是影响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因素。

2.3 经济资源缺乏

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都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理应公平地获得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但实际上民办高校一直处于被政府和社会忽略的位置。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财力支持,但由于民办院校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学生学费,经济来源的形式比较单一,学费的收入不能满足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民办本科院校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专业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所无法达到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

2.4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实践平台建设需要有较大资金的投入,但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缺乏资金,因此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并不完善,各种硬件设施不齐全。其次,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虽然目前开设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但各环节缺乏内在联系、处于无序状态,与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再次,实践教学深度不够。例如,在企业认识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走马观花,对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知之甚少,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最后,实践教学管理不科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也缺乏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不科学。

3 促进民办本科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3.1 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各民办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大体上遵循着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类课程组合模式,其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未能准确把握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等问题。因此,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强调实践能力,系统全面地设计好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实现个性化培养,增加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其次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鼓励学校的专家、学者开通网络的品牌和特色课程,使学生能够方便、及时的请教与学习,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再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创新试验计划项目固化到培养方案中。最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注重前瞻性。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遵循教师教学队伍年轻化和不同学历、职称合理搭配的原则,组建合理、高效的教学队伍。一是积极引进名教授尤其是科研水平高的中青年教授,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让名师给本科学生传授知识。二是对学校的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支持青年教师进修,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c操作,培养既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此外,给教师提供参与各类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的条件,使民办学校的教师能够走出去,真正参与到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当中,提升民办本科学校的实力,加快学校的发展速度。三是聘请全国知名的专家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对学校的专职教师做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四是实行“导师制教学团队”,发挥名师的作用,对团队成员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等全面指导,青年教师与导师共同研究,探索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问题,全面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

3.3 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是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即要强调专业性,又要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第一,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课程的应用性,因此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学应积极探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去扮演“导演”的角色,加强引导,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强调以巩固理论知识为有效途径的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软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中体会理论、深化理论。第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愿意积极主动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求知欲望。第三,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同时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所学课程的相关参考资料,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既巩固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改革考试内容和手段,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考评机制。

3.4 加强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科学的制定并实施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装备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满足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丰富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运用各种实训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要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校外进行实习,确保学生有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三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拓展课堂教学的功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对话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组织协调与合作,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四是使用全真训练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采用案例讨论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在实训室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所扮演角色,很好地解决了理论性学习枯燥乏味、课堂内无法真实体验到的教学问题;通过对话教学,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

3.5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深化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推动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的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学校每学期初要做好检查计划,期中和期末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和院系检查报告上报教务处,作为对教师绩效评价的有效资料和文件。此外,院、系要进行实时评价,设置合理的指标u价体系,及时使用网络实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二是完善教学督导制度。针对学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设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并实行小组组长负责制,检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课程任教情况以及完善和更新的情况,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三是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在每个班级设立信息员,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汇报给院系,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教师修改,并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四是对教学管理队伍进行完善。教学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谦,孙金洲等.论地方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软实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1).

[2]方从法.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人才,2012,(4).

特色专业范文第5篇

1.1安全是确保企业生产的根本

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与生产管理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两种物质具有非常典型的双面性,它们既能造福社会,同时又会危害到人类,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配合不协调,便很难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近年来,随着生产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安全隐患已经被基本消除,但是产业的变革、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了新的安全生产问题再度出现。可以说生产的发展其关键在于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若是企业连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件都不具备,则很难实现顺利生产,想要确保生产顺利开展,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并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借此来消除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安全才能促进生产,生产也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

1.2安全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保障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任务,这对于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采取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生产顺利进行,并尽可能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几率,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企业而言,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给当事人的家属带来痛苦,而且还会给企业自身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都会成为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彻查的重点,这将会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为此,企业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赢得市场,就必须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1.3安全是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前提

现如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大量的实例表明,为了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罔顾安全第一的原则,其结果都是得不偿失的。可以说企业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势必会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此,只有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使每一名员工都在最安全的环境中创造经济价值。换言之,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从而形成以安全求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

2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企业在进行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意识教育、劳动保护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等等。(1)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这是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之所在。一方面通过安全意识教育能够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能够使全体员工都树立起敬业精神,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从而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2)劳动保护政策与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教育培训。主要是对企业的领导干部和员工进行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通过该项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政策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律观念。(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该项培训可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一般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具体是指对员工进行最起码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如一般的安全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急救技术等等,借此来使员工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另一方是专业培训。主要是对各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如安全生产技术、工业卫生、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等。

2.2强化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必须对安全检查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应按照车间、班组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其次,应当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同时企业每年最少应组织不少于四次的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同时还应按照季节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对各车间、各部门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最后,应开展群众性安全检查。可以广泛发动员工群众,以查隐患、查制度为重点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并结合检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企业能够对当前的安全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及时发展各种不安全因素,有助于安全事故隐患的消除,这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2.3加大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

为了给一线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当不断加大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具体内容如下:现场定置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消防设施管理等等。通过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随时提醒并激发员工的个人安全意识,有助于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的某些危害。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