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比较探究中发现问题
中学语文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看来毫无共同之处的作品的共性,挖掘表面一致的作品的个性,从而揭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语文“比较・探究”教学的途径。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郦道元的《三峡》和徐迟的现代散文《黄山记》,都是写景的名篇,虽然对象不同,但抒写山水却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对山水的感悟的确是心有灵犀,它们的“可比点”正是文章作者对山水云雾的抒写的相似之处。教师在讲解《黄山记》时引入《与朱元思书》及《三峡》进行比较鉴别,面对同样对象的山写作手法却有异同,例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而立”(《黄山记》)。这里吴文、徐文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拟人手法,以静写动的方法。再如郦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仅仅通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特点,但是没有使用拟人手法,原来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本地理学著作,主要介绍我国的大江河流以及沿河风土人情,侧重写实说明,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通透。
二、从比较探究中寻找区别
语文老师都比较重视和提倡“比较・探究”教学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别中探究差异找寻原因,让学生在比较探究中寻找规律,掌握写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目的,借鉴他们独特的创作方法。如,教师在讲陆游与的《卜算子・咏梅》时常要做这样的比较探究: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低沉孤高。: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通过比较,学生明显加深了对两首词的理解,也学会了鉴赏词的微妙意境。比较探究法可以说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一种较佳教学法。
三、比较探究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要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提示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为了围绕教学大纲,也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选一些内容上、体裁上与课本范文相同、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读物,或者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为了使同学们对苏轼这位豪放词的创始人有更全面的了解,可给学生推荐这位词人的豪放词的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简要分析,请学生比较探究二者有何细微的差别。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将苏轼的生平事迹贯穿其中,那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就非常明了。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苏轼的悼念亡妻的词与前两首词比较探究,使学生从中悟出伟大的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有不朽的婉约词作,从而在比较探究中更凸现出豪放词的特点。另外,在同一文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探究”,对课文加以分析,如徐迟的《黄山记》第一段在写黄山的险峻时“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而立”,仔细分析用“高风”而不是“高峰”,原来这三个词都是顺应了拟人写山的需要,一词一状,全然是人的情状。再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见”而非“望”,东坡曾评曰:用“望”,便“神气索然矣”,因为“见”是无意的,彼此之间,本自无心,不期而遇,它与表现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是一致的,“望”就差一点,因为其中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这与表现随意、恬淡、自由是相违的。经过比较探究,学生掌握了这些词之间细微的差别,也明确了遣词造句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意识。
四、“比较・探究”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注意点
(一)定比较探究点。这是比较探究教学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学中的比较探究,首先必须考察所比较探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么相同或者相似,要么相反,只有确定了比较探究点,才有可能开展比较探究。在讲的《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师可以与写秋景的元代杂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探究教学。经过比较探究,学生认识到这两首词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写秋景。第二,都是即景抒情。明确相同点之后,再引导学生具体比较探究这两首词存在的相异点:《沁园春・长沙》描写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阔雄浑、生机勃勃的画面,作者的感情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当时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运动的联想。而《天净沙・秋思》虽为千古吟诵的名篇,却表现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封建士大夫阶层逃避现实、失望惆怅及浪迹天涯的旅人愁情,格调是消极悲观的,远没有《沁园春・长沙》里所迸发的引人蓬勃向上的激情。由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不一样,因此,画面呈现的色彩迥然而异。《沁园春・长沙》描绘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具有绚丽色彩的湘江秋景图。《天净沙・秋思》表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瑟凄清的意境。通过这两首词的比较探究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改变了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又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扩展了知识面,学会了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方法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发展,教师要不断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成绩。只是一些教师观念落后,对语文过分重视字词句篇,忽视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缺少细读的体验,阻滞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体会文化的韵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阅读教学的效率的提高。
一、感情共鸣的原则
作者在创作文本的时候,首先被情境所感动,然后才产生创作的激情,因此,阅读文本的学生应该仔细品读文本,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的深情,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初中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产生和作者的共鸣。
二、初中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方法谈
1.诵读文本,领会文本蕴含的深刻的内涵
多读和朗读是细读文本的前提。学生阅读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反复阅读,还要朗读,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合,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感情,领会作者表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做到心口合一,融进自己的感情到朗读中,有效地抒发作者的内心的声音,感受人物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心细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通过学生用心的细读,探究作品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感情。此外,教师要避免朗读的枯燥和单调,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和配乐朗读等。教师要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激发学生产生朗读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海燕》的时候,也要进行示范性朗读,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情感,通过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感情的澎湃。
诵读同默读相比,在于心口合一,经过语言体会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心口合一,用心体会每个字、每句话的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读文本,不缺漏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不一样的诵读方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范读后就提出问题,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进行文本的推敲。
2.科学合理地切入文本的深处
文本细读是个过程,也是方法,有着自己的操作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时候,找寻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收获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后,就可以对作品进行推敲,挖掘文本的深刻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如,《孔乙己》的教学中,有这样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包含着很多深刻的问题。“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非常穷困,找个雅座喝酒都不可能。“穿长衫”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人。“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不同于坐着喝酒的有钱的老爷,又不同于普通人,是格格不入的人。孔乙己在被人抓住偷窃后,狡辩道“窃书不是偷”。尽管他认识到自己可耻,却不承认,有着封建文人的“骨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成因。他的穷困表面是他偷懒,不求上进,更多的是折射出社会对封建文人的毒害。
3.文本比较,实现学生自我教育
文本比较是教师收集一些有共性的但不完全一样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是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文本比较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文学境界,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考才能。例如,《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都是的作品,但二者的感情和内容不一样。《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晚秋,这时候离开故乡到广州,经过长沙橘子洲,回忆起少年生活。《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同志在陕北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准备带领队伍开赴抗日前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资料,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分析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通过文本比较实现对作者创作经历的把握,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感,归纳出感情的主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伟大的魅力,体会文章的丰富的感情。只有细读文本,学生才能够深刻体会文字里的细腻的感情,才能感受中国文字的独特的魅力,才能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准。因此,通过比较阅读,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4.还原文本的感情,提升学生细读的质量
文本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精准的语言和巧妙的结构来实现感情的铺垫和升华,容易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所以,学生在充分阅读后,教师要将文本中的情境和自身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对文本进行细读还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作者的意图和感情,提升细读的质量。教师指导学生经过细读还原文本,对文本的精彩的地方有体会,渲染艺术效果,拓展学生的眼界。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文本阅读的功效,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授 必要性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在中国诗歌的海洋中,不但活跃着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无数光华夺目的佳作如春潮涌动,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旨趣各异,让读者目不暇接,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国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内蕴丰富、见微知著、曲径通幽的特点而深受读者青睐。掌握诗歌文体特征,了解中国诗歌历史,学习诗歌写作技巧,发扬和继承中国诗歌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承载的使命。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学习诗歌知识,了解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感悟中国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掌握一定的现代诗歌写作知识是青年一代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诗歌精神,让诗歌发扬光大所必备的文学素质。
一、高考考查与课本选文的缺失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要求中都会有一条“请不要写成诗歌”的规定,我们不能恶意地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但是作文要求中从未出现过“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这类句子,这本身就给学生和老师一个误区:诗歌写作本身是不被高考承认,日常的写写画画无伤大雅,但到考场上就要掂量其中轻重了。有了这样一个指导,教师也会在潜意识里对新诗采取回避态度,进而压抑学生写作诗歌的热情。除了作文,其他题型的考察也见不到新诗的出现,早些年,阅读理解中还会出现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其后就被命题者以新诗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将新诗逐出了高考。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构成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属于现代范畴,但是从其写作方法上看,这是一首词。编者也在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说:“这里选录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而且在目录中将这首词标上了代表自读课文的“*”号,但是多数教师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而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谈不上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另外,就课本所选的三篇新诗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是新诗史上的名家名作,但并不能很好地诠释编者所说“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从写作时间上看,都产生于建国前,无法很好地体现新诗与时代的相互呼应关系;从其情感倾向上看,一首说“彷徨”,一首说“离情”,一首说“苦难”,更倾向于古典诗歌,并未明显显示出新诗在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上的优势;从意象选择上看,“丁香”“云彩”等都属于传统意象,并未出现有明显现代气质的物象。而且这三首诗的选择虽然破除了“革命”“阶级”话语的影响,但在风格选择上,更倾向于阴柔优美,而缺少了年轻人所需的刚硬劲健。
二、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加强对现代诗歌教学这个薄弱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呢。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一届届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得当,点拨恰切,是可以教好现代诗歌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是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三、用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心灵的阵痛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说过:“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第二,徐志摩重游英国。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歌。
四、让诗歌教学烙下青春的印痕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所以,诗歌是美的存在,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歌以它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诗歌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体系的一次美的洗礼。诗歌教学,就是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诗歌教学。笔者认为美读是诗歌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忘情地摇头晃脑,声请并茂地朗读,会给学习者带来身心的愉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美的东西有着迷人的魅力。你不需要过多分析,只要带着学生走进诗歌,用心感悟会心轻吟,将会收获太多丰富而美好的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目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可能会为表现得与众不同,收集各种音像资料,想方设法丰富道具,并为比赛拟定主题。在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学生的青春会因诗歌而激情飞扬!我笔写我心,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因为诗歌而抒发真挚之情,抒发高尚之情,抒发优美之情,抒发高洁之志,表达他们心中最真实最纯真的情愫。
希望“一切为了高考,一切服务于高考,一切服从于高考”成为高中学习生活的过去式。我们期待新诗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比重,能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亮点,也能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让现代诗歌的光芒能真正照耀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编写者和诗歌界这三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教师的积极推动下,为渴望读诗、喜欢写诗的中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作品,为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注入亮丽的诗歌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天津教育》,2003.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改 教师 主动性 创造性
高中语文新课改倡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内核,通过组织各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进行理解,在考试之前组织学生们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新阶段,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水平。本文试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进“微课”模式,发挥教师主动性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录制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所要讲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使学生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促进后面教学内容的学习,提升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高中语文(人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读文章,掌握文章中多次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特点,结合他的身世背景,感悟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给W生们播放一个自己提前制作好的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讲述了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即“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一个演讲?他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争取平等和自由?这个演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对受压迫的黑人民族有什么影响?”教师给学生们展示了小视频之后,学生们基本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大致了解,对演说的结构也有了一个宏观的印象,便于后面的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马丁路德金的身世背景,以及他生前采取的一些争取平等和权利的措施,给学生们分析整片演说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点,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语文,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发挥教师创造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教学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课堂的高效进行。
例如,在讲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长沙》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作者的身世背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分析具体的描写意象,对本词进行鉴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媒体上先给学生们播放《沁园春・长沙》的视频剪辑和课文的录音,使学生们用心感受作者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描写的独到之处。这种视频剪辑的播放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兴趣,把学生们的思绪带到了课堂中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特征,其次带领学生们找出整首词的写作线索“立、看、怅、问”,并分析具体的意象,体会作者的表达用意,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赞美以及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由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了学生们对课堂的整体参与性,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学习。
三、设置具体教学情境,发挥教师主动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的主题比较复杂,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们设置一些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们更直观的教学表达,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高中语文(人教版)《故都的秋》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读整篇课文,通过寻找一些具体的意象,分析作者是怎么样来描写故都的秋,同时如何把故都的秋与南国进行对比,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们展示出有关“故都的秋”和“南国之秋”的精美画作,使学生们进行欣赏,同时找出一些不同点。之后教师给学生们讲述文章每一段的具体段意,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另外带领学生们理解“故都之秋”所赋予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用衬托,取景,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之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们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可见的、可触摸的教学环境中深刻感受所讲课的具体内容,从而促进学生们的理解,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感知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设计新型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引进“微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其次,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音乐和视频,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轻松达到教学目标;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们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可见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完成一节完整的语文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给学生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玲双.浅谈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5,(08).
一、我们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听清楚老师提问的内容。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内涵:“问什么”和“怎样提”,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根据老师的问题,主动思考。
一般情况下,老师的问题材料都来源于课文,所以认真预习,熟悉课文是主动思考和准确回答的基础。要知道老师从课文材料中挖掘出来的问题,都是在把握住课文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的基础上设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细读课文的习惯,边阅读边思考边勾画文章中的有效信息。
二、要善于联想和回顾,注重挖掘与已学课文的联系。
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写作技巧上的设问,那么,我们就应该将自己的思维触角延伸到以前学过课文,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用过相同的技巧,这样,既能收到的是“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又能准确地回答问题。例如:最近,我在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结合第二自然段,分析作者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来描写滕王阁的景色?问题抛出后,很多同学都感到很茫然,多数同学受思维习惯的影响,首先不假思索地从修辞角度人手,心中没有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相似的类型题或文章,之前已经讲过好多,比如学生可以联想和回顾《沁园春,长沙》,在描绘湘江秋景时,不断地变化写景的空间顺序,由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到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景的角度也不一,既有仰视鹰击长空,又有俯视鱼翔浅底;写景有动有静;又巧妙地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色彩绚丽,红绿辉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学生在分析滕王阁的壮美景观时,就可以结合《沁园春,长沙》的思路,从写景顺序、写景角度、写景技巧几个角度加以分析。
三、知道老师课堂提问的分类和各类问题的特点。
一节语文课,既有知识性的积累训练,也有语文能力训练,训练量轻重不一,所以老师的提问一般分为六类: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和运用性提问。不了解这一点,常常会答非所问。
(一)、回忆性提问常见的提问内容有:作者,朝代,选自何处,修辞,文体知识,重点词义,实词,虚词等。如:文章主人公是谁?回忆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这类问题属于知识性积累。其特点是问题简单,答案具体,思维量较小。
(二)、理解性提问常见的提问内容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整体感知课文。例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文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人物?2、情节分为两大部分,上课之前和上课之间:上课之前写了两处地点,分别是哪两处?上课之间,讲了哪些内容?教师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回答这类问题首先必须对课文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解,在把握整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回答。
(三)、分析性提问。阅读理解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分析字词句段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教师提问时会找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纽带——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提问。例如鲁迅的《祝福》一文,教师会问如下问题:1、课文写了祥林嫂几次到鲁镇,外貌上有何变化?由此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分析)2、小说中出现几次“祥林嫂,你放着罢。”联系语境思考分别是什么意思?(语境义分析)3、鲁镇与贺老六家所在的贺家填的生活习俗有何不同?作者描写它用意何在?(社会环境比较分析)。当我们了解了提问的类型,就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回答。
(四)、综合性提问。综合是阅读理解的核心,只有综合才能把握中心,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老师课堂的综合性提问常常从以下三种途径入手:1、从内容入手,主要有从解题入手,从分析背景入手,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从分析主体事件入手,从思路脉络人手等等;2、从结构入手;3、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入手:如从分析抒情议论入手,分析对比映衬入手,分析折射暗示等。以《祝福》为例:1、祥林嫂是一个被侮辱受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课文是怎样写她一步步被社会吞噬的?她的死根本原因是什么?(主题探讨)2、小说先写祥林嫂的死,再写她在鲁镇的几次到鲁镇,有何好处?(思路研习)3、小说中多次写了祥林嫂的眼睛,试分析其作用(写作技巧)。了解了设题方式,思考和解答就有的放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