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项性通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县(市、区)建设局、××属有关单位、各有关燃气企业:
为规范燃气经营行为,加强燃气市场监管,根据《国务院继-----》(国务院第---号令)、《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建设部第135号令)和《××省人民政府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的决定》(××省第×号令)有关“燃气设施改动审批”和“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审批”的规定,结合××××市燃气行业实际情况,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燃气设施改动审批
㈠审批范围:[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
燃气设施改动审批,包括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燃气企业对所属燃气门站、储配站、调压站、输气管网、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储存站、储配站、瓶装供应站(点)、车用燃气加气站等设施的改动事宜。
㈡审批条件:
1、有改动燃气设施的申请报告;
2、改动后的燃气设施符合燃气专业规划、安全等相关规定;
3、有安全施工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方案;
4、有安全防护及不影响燃气用户正常用气的措施。
㈢审批权限:
需改动的燃气设施所属燃气企业位于各县(市)×区辖区的,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但储存能力超过200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企业和经营天然气的企业由市建设委员会审批;需改动的燃气设施所属燃气企业位于××市区的由市建设委员会审批。
㈣审批程序:
燃气企业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资料,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由审批机关发放《行政许可决定书》;不符合条件的,下达《不予许可决定书》。需提交的资料见附件一。
㈤审批时限:
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有关部门评审、专家评审时间不在许可办理期限之内。
㈥审批后管理:
燃气企业改动燃气设施后,应向审批机关报送有关经济、技术资料备案。
二、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审批
㈠审批范围:
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审批,包括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向各类燃气用户销售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的经营企业。
㈡审批条件:
1、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及燃气专业规划要求,并验收合格;
2、有稳定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气源;
3、燃气输、配、储存、安装、供应等设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消防安全、建设质量要求;
4、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企业,有运输、接卸、储存、罐装等完整生产设施,设有残液回收装置,有2台(含)以上的储罐;
5、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和管理、技术以及操作人员,并且具有从业资格,具有偿债能力文秘站:和抗风险能力;
6、有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7、有包括基建、生产运行、技术设备、物资、安全生产等完整的资料和档案,并设专人管理;
8、有健全的安全事故抢险预案和相应的组织、抢险抢修人员、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
9、有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并达到安全运行要求;
10、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其它要求。
具体审批条件及需提交的资料见附件二。
㈢审批权限:
城市新建燃气企业位于中心城区的由市建设委员会直接审批;位于区辖远郊乡镇、各县(市)、××区辖区的,由县(市、区)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初审,报市建设委员会审批,但储存能力超过200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企业和经营天然气的企业由市建设委员会直接审批;。
㈣审批程序:
新建燃气企业或受其委托的人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资料,经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下达《不予许可决定书》;符合条件的,由审批机关发放《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在满足其他条件后由市建设委员会颁发《
燃气经营许可证》。㈤审批时限:
审批时限为申请资料报至市建设委员会后20个工作日内,有关部门评审、专家评审时间均不在许可办理期限之内。
㈥审批后管理:
为了加强动态管理,对已经颁发《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实行年度审查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按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燃气行政许可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严格依法办事。对于弄虚作假,不按程序、条件审批的,一经发现,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附件一:燃气设施改动审批需提交的资料
附件二:新建燃气企业审批条件及需提交资料
二OO六年五月八日
附件一:燃气设施改动审批需提交的资料
1、说明燃气设施改动的位置、作业项目及改动原因的书面申请;
2、《燃气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3、供气安全和服务的影响性分析报告;
4、设施改动的实施方案;
5、控制突发和紧急事故预案。
附件二:新建燃气企业审批条件及需提交资料
根据××市燃气市场现状,申请新建燃气企业可分为以下情况:
A、从未办理过《燃气企业资质证书》或《燃气自供证》的欲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必须具备A类条件,由具有初审权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行政许可决定书》,方便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满足B类条件后,提出申请,市建设委员会审核合格后,颁发《燃气经营许可证》,方可经营燃气;
B、原已取得《燃气企业资质证书》或《燃气自供证》的经营燃气的企业,换领《燃气经营许可证》;
C、已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申请设立液化气换瓶点、车辆加气站等分支机构的,申请《燃气企业分支机构经营许可证》。
A类条件:
1、燃气经营许可申请书;
2、名称预核;
3、企业章程;
4、验资报告(无合格证及验收手续的燃气设施不得计入资产);
5、规划许可;
6、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名册,资质证书。其中,储存能力200立方米以下的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助理经济师以上职称不得少于1人,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不得少于2人;储存能力每增加100立方米,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各增加1人;天然气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职工总数的10;
7、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B类条件:
1、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土地使用权证。
2、工程竣工验收资料:⑴土建部分:规划许可,厂站平面图,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表。⑵燃气设施部分:设计、施工合同及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证书,总布置图,主要设备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压力容器、管道、机电设备证明材料、检测报告。⑶消防、防雷防静电、环保、城建档案合格证明材料。
3、组织管理资料:A6所列条件,组织结构图和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经营管理制度,客户服务制度,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凭证,以及燃气企业标准要求的其他规章制度。
4、安全管理资料: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负责人、安全机构、专职安全员资料,安全管理制度及抢险应急预案。
5、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C类条件:
1、燃气企业开办分支机构申请书;
2、经营场所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或租凭合同);
3、规划许可;
4、消防许可;
关键词:认知信任;情感信任;知识获取;知识贡献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3002
1引言
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受到知识共享层面、个体层面、关系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等因素影响(Magnini,2008)。但知识是嵌入在人脑中的资源,只有当员工愿意共享他们的知识时,才能使知识在组织中交流并转化。Davenport(1998)指出,信任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如果组织内的人无法信任他人,则无论有多少技术支持,结果都会失败。因此,信任被看作是影响知识共享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的共同点是将知识共享过程看作一个整体,主要集中在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上,即信任为什么会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以及信任是如何对不同知识(隐性和显性)的共享产生影响(初浩楠,廖建桥,2008)。但是知识共享行为按知识的流向可以划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两种具体的方式,且这两种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较强的实现典型性。更重要的是这两种不同的知识共享行为可能受到不同的人际信任的影响(Hooff & Ridder,2004),而目前的研究缺乏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人际信任对不同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虽然人际信任的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但认知、情感信任对不同类型知识共享行为有影响则鲜有提及。基于此,本文从信任方角度出发,研究情感和认知信任对不同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作用关系。
2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的文献回顾
现有理论主要从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同事信任两个层面来研究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部分学者从同事信任的视角对知识共享进行了经验研究,如McAllister(1995)指出认知和情感信任与知识共享正相关。Holste(2003)认为情感信任有利于促进个人进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享,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受到双方认知信任的调节,而且认知信任有利于促进员工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使用,这种促进效应受到双方情感信任的调节。Chowdhury(2005)对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都会对复杂知识共享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认知信任对复杂知识共享的影响强于情感信任。
部分学者从二维角度来研究知识共享行为,如Van den Hooff & De Ridder(2004)通过六个案例研究组织承诺,组织沟通,计算机中介沟通(CMC)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承诺与知识贡献正相关,一种建设性的沟通氛围与知识贡献,知识获取和情感承诺正相关。Vries, Hooff & Ridder(2006)利用不同的工作团队中的424个成员为样本,研究了团队沟通方式,对工作的认知,知识共享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作者发现愿意和渴望(willingness and eagerness to share)共享都对知识共享、贡献和获取知识有正向作用。徐碧祥(2007)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信任对知识整合与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用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两个维度来测量知识共享,研究从员工的视角,依其信任的对象,将组织内部员工的信任划分为组织信任、主管信任与同事信任,发现组织认同和基于组织的自尊在员工信任影响其知识整合与共享意愿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
还有学者研究了人际信任对不同知识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初浩楠、廖建桥(2008)研究发现,情感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比其对显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更显著;认知信任对显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比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更显著。由此可知,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那么深化内部结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假设的提出
3.1人际信任与知识获取的关系
认知信任的前提条件是绩效可靠性和技术可信性(McAllister,1995)。通常在工作场所,员工很容易知道他人具备的知识以及他人的绩效情况(Hollingshead, 1998, 2000; Stasser, Stewart,&Wittenbaum,1995)。那么对他人绩效可靠性和技术可信性的认可,员工对同事的认知信任就随之产生。随着信任方对被信任方进一步的观察以及绩效的确认,信任方对被信任方的认知信任水平会提高,那么当信任方要获取知识的时候,信任方会首先向被信任方寻求帮助。McAllister(1995)也认为高水平的认知信任可以促使员工建立积极的合伙关系并愿意从被信任者那里寻求知识。Chowdhury (2005)也证明了认知信任会对知识获取产生显著影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当信任方需要知识获取时,他(她)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那么他(她)主要考虑的是用哪种途径能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选择的衡量标准则更倾向于被信任方的绩效可靠性和技术可信性,而不是信任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另一方面,处于情感信任的主体之间,由于双方接触频率比较高,双方经常在有意无意的情况下就拥有的知识进行交流,这样他们之间的知识则更趋向于同质化,也就是说信任方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处于情感信任关系中的被信任方很可能并不具备解决信任方问题的知识,这也迫使信任方将知识获取扩展到认知信任的群体中。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相比于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对知识获取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3.2人际信任与知识贡献的关系
情感信任使得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牢固的价值观共识和强有力的感情纽带,并促进相互理解、感情开放。知识贡献是以时间密集和个人交往为特征,它要求更高水平的情感信任,这反映出亲密关系中更显著的承诺(McAllister,1995)。很多学者通过研究也证明了情感信任对知识贡献有正向显著关系(McAllister,1995; Chowdhury, 2005;初浩楠,廖建桥,2008)。
当信任方考虑向谁贡献知识的时候,他(她)通常会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问题:(1)成本收益角度。经济交换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只有当知识共享行为所获得的奖励大于进行共享时的成本时才会发生(Kelley & Thibaut, 1978; Constant, et al., 1994)。那么在特定的关系或频繁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情感信任,双方有高度的信任,彼此可分享敏感的个人信息、观点和知识。在这种信任水平下的知识贡献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知识贡献后自己损失的益处要远远小于知识贡献带来的双方情感信任水平的加深和获得尊重的需要,那么信任方很可能乐意向被信任方贡献自己的知识。而且基于情感信任水平基础上的双方进行主动知识贡献行为时,信任方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时间也相对灵活,频率相对较高。(2)不认可风险。基于认知信任水平的知识贡献,信任方的贡献行为很可能得不到被信任方的认可,甚至抵触,从而给信任方造成所谓“面子”和“自尊”方面的损伤。DePaulo & Fisher(1980)研究发现,对外寻求帮助往往意味着要付出个人的心理成本,如显示自己的“无能”,这种心理成本常常产生逆反心理,常常表现为对帮助自己的人的某种“不满”情绪,对于自尊性较强的人这种可能性更大。倘若信任方愿意与认知信任关系中的被信任方贡献知识,如果信任方与被信任方贡献的知识,是被信任方早已掌握的知识,那么信任方更能感受到来自被信任方对自己不认可的感觉。但处在情感信任关系中的被信任方,即使是早已掌握的知识,被信任方也不会因此产生不认可情绪,反而会感激信任方的这种主动知识贡献行为,从而加深双方的情感信任水平。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相比于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对知识贡献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4结论
不少学者对知识共享与人际信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有关信任与知识共享两者的内在机理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在文献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认知信任相比于情感信任,对知识获取的正向影响更大;情感信任相比于认知信任,对知识贡献的正向影响更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人际信任对不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作用。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1)设立一个特定的专家名单目录的专家黄页。专家黄页通常包含员工擅长的知识信息,员工通过查询找到自己所需的专家,从而解决了员工向谁获取知识的问题,促进组织内部员工间知识获取行为的发生。(2)组织还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构建良好的沟通氛围(Hooff & Ridder, 2004)等方式促进知识获取,从而促进知识贡献,进而将个体知识更快地在组织范围内传送,转换为组织知识。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证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 Manage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26.
[2]〖ZK(〗初浩楠,廖建桥.认知和情感信任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3]〖ZK(〗McAllister, D. J. , Affe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January 38(1):24-59.
[4]〖ZK(〗Hooff, B. V D. & Ridder, J. A. D. 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4, 8(6): 117-130.
[5]〖ZK(〗Chowdhury, S. The role of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in complex knowledge sharing [J].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5, XVII(3): 310-326.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林小娟(1981-),女,福建漳州人,护士,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摘要: 目的: 了解同事离职对临床护士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管理措施和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身边有同事离职的临床护士,在同事离职后的第3个月时,对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 同事离职会对临床护士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降低工作积极性、增大护理工作压力、降低所在科室凝聚力、增强个人离职意向等。结论: 通过医院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患者和家属对临床护士工作的尊重、临床护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等有效方法来减少同事离职对临床护士的不良影响,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关键词: 离职;临床护士;影响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74-02 随着医疗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客观上迫切需要更多的护士参与护理工作。而现实是护士十分短缺,护士的离职使得这一短缺问题更为严峻,由此导致医院的护理质量下降,医疗水平难以提高。护士离职是国内外各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同事离职对临床护士的不良影响,维持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极其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对同事离职对临床护士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身边有同事离职的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共216名。均为女性;年龄20~46岁,其中30岁以下153名,30~40岁48名;40岁以上15名;护理年限1~21年,其中1~10年185名,10年以上31名;已婚144名,未婚72名;大专以下学历171名,大专以上学历45名;正式护士194名,非正式护士22名;护士142名,护师38名,主管护师26名,副主任护师10名。
1.2 方法: 在同事离职的第3个月时,对选取的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同事离职对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工作压力、所在科室凝聚力、个人离职意向有无不良影响;如何减少不良影响等。
2 结果
2.1 产生的不良影响
2.1.1 降低工作积极性: 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工作氛围,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事离职影响到这种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工作氛围。有些临床护士认为缺乏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工作氛围,自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进而严重降低工作积极性。
2.1.2 增大护理工作压力: 临床护士的工作是高负荷的,频繁加班导致的身体疲劳以及护理工作的高准确性、高责任心所导致的心理疲劳长期困扰着临床护士[1]。而由于同事的离职,使得原来由离职同事负责的护理工作转为其他未离职的临床护士承担,进一步增大了这些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
2.1.3 降低所在科室凝聚力: 同事未离职前,在同一科室,每个临床护士按照分配的任务,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护理工作,相互之间维持着一种和谐关系。同事的离职打破了原有的和谐关系。有的临床护士承担的护理工作变得较多,有的则变得较少,工作量不相等。承担护理工作较多的临床护士容易心理不平衡,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到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进而降低所在科室的凝聚力。
2.1.4 增强个人离职意向: 护理工作压力大、工作辛苦,有些临床护士不能适应这种工作,本来就有离职意向。同事离职,对有离职意向的临床护士是一种刺激,极易形成跟从效应,增强个人离职意向。
2.2 减少不良影响的方法
2.2.1 医院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 医院应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帮助其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诸多因素对护士进修、深造以及晋升等方面的制约,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同时适当提高临床护士的福利待遇,以减少同事离职产生的不良影响,安心做好护理工作。
2.2.2 患者和家属对临床护士工作的尊重: 近年来,医疗纠纷和暴力事件不断增多,增加了临床护士的顾虑和压力,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直接影响到护士对护理工作价值的认识,并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2],降低工作满意度,从而离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工作满意度越高,临床护士的离职意愿越低。护理工作应该是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患者和家属应尊重临床护士的工作,理性对待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使临床护士保持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同事离职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离职意愿。
2.2.3 临床护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由于临床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应学习行为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加强意志锻炼,调整好自我心态,学会放松[3],从不同角度正确看待同事离职问题和工作压力,适时向同事或者亲属朋友倾诉,释放不良情绪,保持乐观态度,减少同事离职产生的不良影响。
3 讨论
同事离职会对临床护士产生不良影响,而通过医院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患者和家属对临床护士工作的尊重、临床护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等方法可有效减少不良影响,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美丽.避免心理疲劳 防范护理差错[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1(4):25-27.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导管 使用效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广泛被血液中心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内瘘成熟前的慢性肾功衰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插管部位主要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效果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内瘘成熟前的慢性肾功衰患者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现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比较本院血透中心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26例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探讨护理干预对临时性留置导管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6例慢性肾衰患者应用临时性双腔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实验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9-70岁(18±5),先后共留置导管13例次;对照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30-70岁(19±4),先后共留置导管17例次,经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置管部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股静脉置管。
1.2.2导管:选用泰科股静脉单针双腔透析导管,外径3.8mm,长度16cm。
1.2.3封管方法:严格按照留置导管的容积进行封管,用肝素钠2ml和生理盐水2ml配成肝素生理盐水4ml,分别给予导管静脉端1.3ml和动脉端1.2ml封管。封管后用碘伏消毒管口并用一次性肝素帽拧紧,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固定。
1.2.4透析时血流量在200-250ml/min为血流量充足。
1.2.5通过对实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内容如下:
1.2.5.1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正确的留置导管护理方法:首先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治疗中股静脉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讲述术后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一些常识,如置管后会形成皮下血肿,导管堵塞等,经处理后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告知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为主,置管侧腿部尽量保持平直,以免导管过度弯曲导致血流不畅,活动时尽量不要让置管侧腿部打折或者剧烈活动。告知患者保持导管口的敷料清洁,干燥,减少更换敷料次数,加速伤口愈合,体现节省护理时间,降低病人费用的原则。[1] 1.2.5.2透析前后股静脉置管患者要注意坐姿,防止剧烈前倾,角度过小,防止导管受压折损而重新置管;置管处皮肤要经常保持干燥、清洁,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次透析后均换药,每次更换敷料时要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及分泌物等,观察局部肉芽组织生长的情况,局部皮肤的颜色等;置管口的护理,每次透析前拧下肝素帽后和透析完后均用碘伏消毒管口,肝素帽均一次性使用,如导管口皮肤发红应涂擦百多邦药膏给予消炎。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2]
1.2.5.3防止管内血栓形成,在透析前拧下肝素帽后先用碘伏消毒管口,然后使用10ml注射器抽吸封管液2ml,观察关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如回抽阻力大,请勿加压冲洗[3],以防血栓进入血管内,如仍抽吸不通,可用5000u尿激酶稀释液分别推入管内5ml进行封管,1小时后再抽吸。此法对溶栓效果很理想,5例患者均溶栓成功,而且未发现患者有出血现象。本组病例血栓形成发生率为 19.2%,与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和管路受压扭曲有关。[4]
1.2.5.4股静脉留置导管异常的处理:①贴壁:它的发生与患者剧烈咳嗽活动腿部有关。处理的方法是:当血流量不足时,一手固定导管的两翼,另一手轻轻转动导管,以改变导管尖端的位置,使其不再帖壁而达到满意的血流量。②脱管的预防 本实验有1 例脱管现象,发生在夜间入眠的情况下,但因静脉压低,未出现大量出血。所以在应用过程中,护士每次使用前必须观察导管固定线是否断开。如果有,立即通知医生再次固定。同时告知患者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务人员。③导管部分脱出:局部给予严格消毒处理后再送回,局部缝合固定。④导管堵塞:尿激酶封管后仍不通畅,可考虑拔管。
1.2.6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内容如下:
1.2.6.1告知患者留置导管期间应卧床休息。
1.2.6.2导管敷料应常规每日更换一次,观察带管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污染或脱落,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更换敷料。
1.2.6.3透析治疗上机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无菌操作:铺好无菌治疗巾,去掉导管穿刺部位纱布,观察穿刺口皮肤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换上无菌纱布,用新洁灵消毒帽缘后去掉肝素帽,用酒精棉球擦拭导管口,用10ml空针抽出并弃去封管浓肝素,用生理盐水反复冲通导管。
1.2.6.4下机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无菌操作:清洁消毒导管口后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进行封管,盖上并拧紧肝素帽,用无菌敷料包裹并固定于局部皮肤上,协助病人穿好衣裤。
1.2.7干预周期:一个月。
2 结果
护理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有12例留置导管血流量充足,未发生感染、堵塞等并发症,1例因堵塞用尿激酶封管后可用,并能达到充足血流量。对照组有4例留置导管堵塞后用尿激酶封管后能达到充足血流量。1例留置导管堵塞尿激酶封管后仍不可用,给予重新置管后可继续使用,2例因为感染重新置管,1例因脱管后重新置管,重置导管后均能达到充足血流量,其余5例留置导管血流量充足,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通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留置导管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留置导管患者来说,有充足的血流量才能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通过护理干预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期,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的比较,可发现管腔内血栓形成和堵塞是影响留置导管血流量的常见原因,因而在每次透析后均应严格封管,并给予系统护理和及健康宣教有助于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顺利透析的目的,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赵宏文.伤口护理过程中护士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 ,15(6):248-249.
[2]李如意,张美君,陈红梅,周玉坤.血液透析时几种临时血管通路的对比分析,《海南医学 》2009年第 20卷第1期.
关键词:支付方式;统计口径;流动性
所谓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世界各国一般都以货币流动性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标准。根据我国1994年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结合之后的几次修改,目前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即MO: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M1:MO+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支付手段日益多样。传统的货币供应统计口径影响了对社会货币总量和金融规模的统计,已逐渐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的流动性规模。
一、我国货币统计口径的历史沿革
上述划分标准迄今为止共经历四次修订。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纳入M2;2002年,将境内外外资合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2003年,央行决定在原有的三个层次之外,将外汇存款、保险公司存款和基金存款纳入其中,不过这一方案至今没有实行;2011年10月,将非存款金融机构在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纳入M2。
二、现有研究成果
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不仅使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投资渠道和资产持有方式更加丰富,同时还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其中一些融资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转让和贴现,承担了部分货币的职责。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金融市场创新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挑战。
张庆(2012)指出金融统计的核心是确定货币供给量,从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现状来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国际化与市场化所带来的快速的金融市场创新,而金融市场创新最终都落脚到金融工具的创新上,模糊了金融工具的边界。
徐诺金,梁斌(2014)指出伴随着理财产品的普遍,原来纳入统计范围的个人和企业存款,因进入理财或其他投资方式而跑出统计范围,原来不具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实际已经符合纳入货币供应量的标准。
王彬(2009)认为,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也对货币的定义和供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研究都注意到了金融发展给传统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带来的冲击,关注重点大都在金融工具方面,对于新型支付方式的影响和对国际通行做法的研究尚显不足。
三、新型支付方式的影响
新型支付方式如支付宝扫码付款,微信转账等对传统现金交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移动支付快捷方便,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了收到假币的风险,还可以减少随身携带现金的麻烦,在消费者中广受欢迎。那么,支付宝或微信余额如果按照传统的货币划分方法应该属于哪一类?一方面,支付宝可以直接转账或扫码付款,具有极强的流有裕持有成本最高,在履行债务上作用与现金(Mo)几乎没有差别。另一方面,支付宝是与银行卡绑定的,银行卡里的存款可以在一定限额内转账到支付宝,支付宝余额也可以提现至相应的银行卡,资金在两个“蓄水池”之间的流动几乎没有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余额又应属于M2范畴。
另外,就刷卡支付而言,1994年制定统计口径时银行卡结算量很小,银行卡下个人活期存款因流动性有限未纳入M1。随着银行卡品种丰富、发行量大幅增加,银行卡项下个人活期存款越来越多地被居民用作支付结算工具。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我国银行卡数量已达43.91亿张,共发生银行卡交易金额达110.52万亿元。如果不列入M1统计口径,将大大削减统计数据对于经济整体情况的反映力。
四、国际做法
美联储的货币层次划分:
MO:流通中现金
MI=现金+活期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如可转让存单,自动转账账户等)
M2=MI+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惠基金股份+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
M3=M2+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单+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IMF的货币层次划分:
MO:流通中现金
MI=MO+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I+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
按照国际惯例,一般将居民活期存款列入M1,这主要考虑到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较高,是现实的购买力。我国则将居民活期存款列入M2,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1994年时居民活期存款不能开支票,并且要转换为现金后才能作为购买手段使用。这一做法延续至今没有改变,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支付日益普遍的形势需要。
五、优化建议
首先,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依据流动性,而流动性是不断变化的,某种形态的货币可能同时符合两种口径,或者从一种口径转变成另一种口径非常迅速且零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和投资决策者应该更关注广义流动性总量指标,弱化货币层次划分界线,尤其是MO和M1的界线。
其次,除了货币供应量外,还要统计社会融资规模,社会信用规模,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基本面,最大限度防止单一指标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