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真实的人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长江七号》《三峡好人》真实人生 抒写
《长江七号》和《三峡好人》两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把目光对准下层生活的平民。展示的视角都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但影片又呈现出不同亮丽的风采,蕴涵了丰富复杂的人生况味,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一、小人物人生的真实抒写
周铁和韩三明,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个是建筑工人,一个是矿工。但他们都心怀梦想,不抱怨生活,在自己的苦难的岁月里。坚守一份真情、一份执著、一份良善。周铁的乐观、吃苦耐劳、对儿子全身心的关爱,虽平凡却见伟大。
韩三明,千里迢迢到奉节寻亲,他的真诚、忍耐、执著,却见出普通人许多美好的品质。面对苦难的生活,却表现出特有的坚毅,虽是小人物的平凡人生,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朴实精神震撼人心。
影片耐人寻味的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来表现这两个平凡的男人,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展现他们生活中的朴实,朴实中的坚忍,坚忍中的无奈,无奈中的心酸,心酸中的忧伤。忧伤中的希望,把一种感奋的力量传达给观众,也引发观众的无限感喟!
他们生活虽然艰辛,却并不自卑和怯懦,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踏踏实实的做人原则、认真努力地工作。为自己及家人解决温饱问题,活得真实、幸福、快乐。尽管好运总是离他们太远。我们却从他们身上看出了真实的人生和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看到了普通人的别样情怀。
二、亲情映照下的人性良善
周铁和韩三明,可以说过着最艰苦的生活,在现实的追逼之下,他们唯有对亲情的追求,消解了人生的无奈和苦痛,因有亲情,内心贮满了清新、纯朴、自然、快乐,活得单纯而充实。
周铁到建筑工地拼命干活,为儿子挣昂贵的学费,为了儿子的前途,把儿子送到非常好的学校。他还常去垃圾堆里检一些可以再用的东西,如儿子的鞋、破的风扇等。父子俩居住在狭窄的地方环境极其恶劣,但父子俩在一起总是其乐融融,其相依为命的情形烛照两位平凡人物至深的父子情谊。周铁始终教育儿子要诚实、要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儿子用造假的分数欺瞒父亲时,他开始不相信,甚至差一点为此事与包工头大动干戈,当明白这一切都是事实时,他是心痛的:当孩子需要买“长江一号”玩具时,孩子的撒泼激怒了他,他打了孩子。其实,他是心酸的:当他意外找到一个玩具送给儿子时,他是兴奋的。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始终以他的乐观、坚强默默地支撑这个家,以他的善良教育着孩子。一颗平凡而美好的心灵并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显得卑微,反而显得更加伟大和感人。
与妻儿分别了16年之久的韩三明,毅然踏上了寻亲之路,他在找寻亲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真诚、善良、急迫、忍耐,表现了一个男人的真性情。
三、表达苦难生活的不同方式
《长江七号》以喜剧的形式对苦难生活进行解构。以浪漫的手法,表现了生活于苦难中人们的热切呼唤和奋力拼搏追求,荡漾着温馨、宁静、和美。显然,周铁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没有多少文化。要改变自己的现实处境举步唯艰,但他憧憬美好生活。影片表面写周铁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故事。然而,在这表层的故事框架下,蕴涵着的是有关爱的追求、人性的丰富复杂、完善与美好、有关精神追求与世俗超越等异常丰厚而深刻的内涵。影片都极力传达了动荡不安、迷离驳杂然而却真实感性的生存体验,在迷乱、困惑、无奈中隐含着希冀。周铁身上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心地纯正、无私奉献、辛勤劳动,虽常常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无悔无愧于自己的良心、道德、情操。影片用偶然得来的“长江七号”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夸张的激情、离奇的情节,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消解了苦难。“长江七号”化解了小迪与同学问的矛盾,带给小迪无穷无尽的快乐,其独特的超凡的本领。帮助这父子俩,尤其是救活了已经死去的周铁,让小迪在痛苦中重新拥有了父亲,周铁和小迪依然快乐地生活,都各自拥有喜欢的对象,影片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一反过去表现下层人物的影视的苍凉、压抑、悲凉、焦灼。
《三峡好人》更逼近现实。以韩三明的眼光观察到山峡移民中老百姓的生存方式。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韩三明花钱买来一个媳妇不久又被解救,同时失去妻儿。16年的分别、相思、煎熬,千里寻亲。在寻亲过程中,见到了更多像自己一样过着艰苦生活的民工,靠打工挣着微薄的工钱。居住的简陋、生活的单调、物质的贫乏等都以真实的形态展现,给观众以巨大的冲击力,在变迁中,每个人都得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影片以较客观纪实的手法表现了下层人物的生存苦难,再现中国当下现实,关注弱势群体和下层社会的人们,最大限度地揭示他们的真实状态。赋予普通生命的尊重。
四、美好理想的建构
《长江七号》和《三峡好人》都建构起了美好理想。如果说,儿子小迪的成长、成才是周铁的理想的话,“长江七号”是小迪的理想。可以用“长江七号”改变自己目前的窘境。韩三明的理想就是与妻儿再度团聚。重拾家庭的温馨。
无论是周铁还是韩三明,在为实现理想过程中展示出的人性力度、强度,原始的淳朴,直截了当的生命喷发,百折不回的追索,蓬勃的生命欲望和素朴、直率的性情,都饶有趣味。
普通人的理想看似微不足道。但要真正实现理想却是异常艰难。生活的艰难并不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因心怀梦想,人生就会绽放出光芒。周铁和韩三明因为有理想,使卑微的生活就变得多姿多彩。影片也就有了亮色。
五、对下层人物苦难生活的深刻思索
《长江七号》和《三峡好人》勇敢地拍出了真实,其中有生的真实,有死的真实,有真实的命运。有真实的梦想。以及梦想破灭之真实,再现了周铁、韩三明等人的凄苦命运,其苦难和卑微的生活却引发我们的思考。
During the fourth century A.D., St. Nicholas was bishop (主教) of Myra, an ancient city along the Mediterranean Sea(地中海). Few details about his life are certain, but it was his reputation for good deeds that inspired the character of Santa Claus.
Born into a wealthy family in the ancient southern seaport city of Patara where Turkey is now located, Nicholas became an orphan at a young age,the heir to a large inheritance1. He vowed2 to devote his wealth to charitable (慈善的) causes and soon developed a reputation for generosity(慷慨,大方) and kindness.
Legendhasitthatwhen Nicholas heard of a distinguished3 citizen of Patara who was unable to find dowries (嫁妆) for his three daughters, he secretly gave the family three bags of gold--enough for each daughter to marry.This event supposedly linked St.Nicholas to the later custom of giving gifts at Christmas.
History indicates that Nicholas heavily influenced the early Christian church. Upon returning from a trip to Jerusalem,Nicholas decided not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of Patara but to live in the town of Myra,an important center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bout 47 miles to the east.
According to legend,Nicholas arrived in Myra when the local clergy was getting ready to select a new bishop to succeed the one who had just died. Not sure of whom they should appoint,they prayed for guidance and were directed to choose the first man who entered the church the next day.Nicholas, being the first to arrive at the church,became that man.
The icon(肖像,画像) we know today as Santa Claus sprouted4 from these tales,which spread throughout Europe during the Middle Ages.However,it was Clement C. Moore, an American professor of divinity (大学神学系), who received the credit for developing the modern concept of Santa Claus in the 1823 poem "A Visit from Saint Nicholas."
The poem provided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first portrait of Santa Claus,painted by newspaper artist Thomas Nast in 1870. Nast's picture transformed St. Nicholaspermanentlyintotheroundandrosy- checked character we all know and love.
Experts believe that Nicholas died in Myra on December 6 at age 65.After his death,the church elevateds Nicholas to sainthood(圣徒身份), and he was buried in a graveyard just outside of Myra. Years lat- er, a chapel(小教堂) was built over his tomb.
每年十二月,基督教的牧师和学者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亚洲的土耳其,纪念圣尼古拉――启发圣诞老人这一传说产生的真实人物。
公元4世纪,圣尼古拉是米拉城(地中海沿岸的一座古代城市)的主教。关于他生平的细节鲜为人知,但他做善事的名声激发了圣诞老人这一形象的产生。
尼古拉出生于古代南部海港城市帕塔拉(今土耳其境内)一个富有的家庭,他很小就成了孤儿,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他发誓要把他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很快就因为慷慨和善良而远近闻名。
传说中,当尼古拉听说城里一位有名望的市民无法给自己的3个女儿置办嫁妆,就悄悄地给了那个家庭3袋金币,足够每个女儿出嫁。据推测,这个与圣尼古拉有关的事件后来发展成圣诞节送礼物的习俗。
历史表明,尼古拉对早期基督教的教堂有很大影响。在一次去耶路撒冷的旅行回来后,尼古拉决定不再回他的家乡帕塔拉,而是在米拉城定居,那儿是一个重要的基督教信仰中心,位于帕塔拉东面约47英里。
根据传说,尼古拉到米拉城的时候,当地牧师正在选举新主教,接任刚刚去世的前任。他们不能确定该委任谁,就祈祷并希望得到指引,他们被告知要选第二天第一个进教堂的人。尼古拉正好就是第一个到达教堂的人,于是他成了主教。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圣诞老人形象源于这些故事,它们在中世纪传遍了欧洲。尽管如此,是美国神学教授克莱门特・C・摩尔于 1823年创作的一首名为《拜访圣尼古拉》的诗歌,进一步形成了现代圣诞老人的形象,他因此得到人们的赞扬。
1870年,这首诗给了一位报纸艺术家托马斯・纳斯特灵感,他画出了圣诞老人的第一幅肖像。纳斯特的画使圣尼古拉永久性地成为今天家喻户晓并深受喜爱的形象,他有着玫瑰红色双颊的圆脸。
专家认为,圣尼古拉于12月6日65岁时死于米拉城。他死后,教堂提升他为圣徒,他被埋葬在米拉城外不远处的一个墓地。几年后,他的坟墓上建起了一个小礼拜堂。
注释:
1.inheritance n. 继承物,遗产
2.vow vt.立誓要做(或给予、遵守)
3.distinguished a.卓著的,著名的
诚如斯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过这样的三个阶段:走上社会之前,我们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包办,那时的主要任务是“寒窗苦读”,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后,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分子,一切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尤其在军营这样纪律严明、军令如山的环境下,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分配给你的工作,你就是再不喜欢,也必须去做,而且要做好。同时还要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为事业打拼;退休后就不一样了,“我的地盘我做主”,年轻时的兴趣爱好就可以重新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切可以“重打锣鼓另开张”,过去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这时也有时间做了。因此,我认为,退休后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期。我认为人生真正的黄金时期起码要具备两个要素。首先,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第二,做事不求功利,纯粹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个人的兴趣而做。这两个要素同时出现于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阶段就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回望自己已经走过的路,我感慨良多。我走出校门后便与写作结缘,并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后被部队带兵的领导相中,走上了从军之路。踏入军营后,除最初两年在基层,其余时间我都是在团以上机关度过的,可以说从来就没有与文字工作切割过。如今一纸命令,犹如一道墙壁,把我这样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军龄的老兵与军营分开了。尽管我也知道这是规律使然,却也不免有些失落和留恋——不是因为留恋岗位和权力,而是因为与战友朝夕相处产生的深厚情感,已成了我最大的不舍。但我要感谢绿色军营慈母般的胸怀,感谢军旅生涯给我的一切,让我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并拥有着终生受益的一笔财富——那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军人的素质和情怀。
对许多人来说,退休是一道坎,昨天还是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一转眼变成了退休老人。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一下子平静下来,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整天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生活空虚,心理上产生一种退化感,总觉得自己的脑力与体力在逐渐衰退,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觉得自己真地老了,继而感慨自己对社会没用了。尤其是那些经常生病的老人,极易产生悲观情绪,有的甚至会常常暗自伤心落泪,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对身边的事物表现得很冷漠,消极地等待着“最后的归宿”。
其实,大多数老人退休前后身体并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退休以后心态发生了变化。身体的衰老是自然现象,能否有一颗年轻的心却取决于自身。退休并不代表精彩人生的结束,而应该是另外一种丰富生活的开始。退休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就完全可以迎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针灸铜人
误诊太多。宋仁宗下令造针灸铜人
在针道盛行的宋代,针灸大夫们就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自己对针灸医学书籍的理解给病人看病扎针,这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误诊病例。
宋仁宗赵祯接到大臣关于针灸误诊的奏折,非常头疼。最终,宋仁宗意识到只有制定一个新的针灸经穴的国家标准,才能杜绝误诊的发生。公元1023年,宋仁宗颁布诏令对针灸医学专著重新进行校对整理。公元1026年,宋代著名的医学家王惟一开始组织校订古代针灸学的著作。不久,他就完成了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仁宗认为光有医书不够,还应该有实验道具,于是下令医官院“创铸铜人为式”。公元1027年,两尊针灸铜人铸成了。针灸铜人铸成时正值宋天圣五年,所以这两尊铜人又被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天圣针灸铜人铸成后,被北宋朝廷视为国宝,周边国家也将天圣针灸铜人视为奇异之物。
针灸铜人的原型是一个青年男子,身高1.73米左右,其一直保持立正的姿势,两手平伸,掌心向前。被铸成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可以进行拆卸组合,体现了当时高水平的人体美学和铸造工艺。铜人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
最神奇的是,铜人的身体里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这些体内的脏腑器官被工匠们雕刻得栩栩如生,因此针灸铜人不仅应用于针灸学,同时也可用于解剖教学,这比西方的解剖医学早了近800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按照针灸图经上的穴位说明才能“读懂”针灸铜人,为了将针灸图经长久地保存,王惟一命人将针灸图经刻在十几块巨大的石碑上。
三个疑问
针灸铜人,“针入汞出”为哪般?
“针灸铜人铸成后,第一尊放在宋朝的医官院,用于学医者观摩练习;第二尊被放置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的仁济殿。”南京博物院文保所专家万俐说。
说到天圣针灸铜人最神奇的功用,还在于它是医学考试的道具,学医者只有在针灸铜人上考试过关,才有资格结业,拿到上岗证书。针灸铜人作为考试道具,前后使用了100年。
古人是如何利用铜人考试的呢?有的史书记载,考试的时候,会有专人在铜人上涂满黄蜡,黄蜡封住了各个穴位,让考生看不见具体的穴位,只有靠平时的功底扎针,一针下去,如果穴位扎准了,就会针入汞出,也就是铜人身体内的水银会流出来,扎错了,就不会有汞流出。
那么传说中的“针入汞出”,是不是真的?针灸铜人真有如此神奇?对于“针入汞出”的说法,学术界至今还有争论,有专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应该是真的。金陵“神针王”王宁生就赞同“针入汞出”的说法,他说,考试之前,在铜人里灌入满满的水银,考生用的针比较粗,一针扎进去,如果穴位准确,力道足够,在压力的作用下,水银确实会流出来,但并不多,应该是流出一点点就止住了。不然让考生碰到,那是有毒的。
万俐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确切地说,应该是“针入水出”。“考试时,老师用布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然后报一个穴位,学生如果扎对了,小孔就冒出水来;这样,老师接连报5个穴位,如果学生全扎对了,那么他就过关了。”
万俐甚至揭开了为何天圣针灸铜人能够使用百年而里面的水不会枯竭的秘密:宋代的针灸铜人是双层的,夹层里可以注水。“铜人可以分为上下两节,中间缠着腰带,其实是掩盖了拼接的缝隙,而发髻也有玄机,中间就隐藏着注水的孔。”
针灸铜人,今安在?
也许正是宋天圣针灸铜人的珍稀奇妙,注定了它们命途多舛。百年后,劫难降临了。公元1126年,金军包围了东京,重点抢夺的就有两尊针灸铜人。奇怪的是,研究学者们并没有在金代的史书中找到针灸铜人的记录。
天圣针灸铜人究竟去了哪里?它如今安在吗?万俐说,宋天圣针灸铜人肯定没有了,而且已经消失几百年了。目前,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尊针灸铜人,但这尊针灸铜人是明代复制的,并不是宋代的真品。“明正统针灸宋铜人仿制完成后,宋天圣针灸铜人可能被当作废品扔进了熔铜炉,化作铜水永远消失了!”
鲜为人知的是,南京博物院里也曾经存放了一尊针灸铜人。而且万俐就曾经亲手复制过6尊针灸铜人。南京博物院的那尊针灸铜人从何而来,它的背后又会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从明清时期,一直到现在,针灸铜人在不断被复制、被“克隆”。为什么人们对针灸铜人的兴趣千年不减呢?是因为现代的学医者依然要靠针灸铜人来练习,来做考试的道具吗?还是另有其他什么原因呢?
万俐说,经过他的手复制的针灸铜人就有6尊,一尊是给北京中医药大学复制的,一尊是给山东一家中医药学校复制的,还有一尊是给德国针灸所复制的。“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的。在大家看来,针灸是没有副作用的,所以,针灸现在依然非常盛行。不过,如今国内外复制针灸铜人,功能已经和宋代不一样了,不是用来练习,而是作为中药史博物馆的一个陈列展品。因为,针灸铜人是中医药上的一个神话,针灸医生无人不晓。”
针灸铜人,怎样被复制?
那么,万俐复制针灸铜人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现代人复制的针灸铜人,真能和古代针灸铜人达到100%的相似度吗?万俐指着办公室玻璃窗外,在一大堆的器材中,记者看到了两截石膏人,“那是我10多年前复制针灸铜人时候留下的,一直放到现在。尽管现代冶金技术已经很高超了,但是要达到10096的相似度几乎是梦想。”万俐说,南京博物馆收藏过的那尊铜人光铜人的“肤色”,就是一个难题。枣皮红是明代青铜器特有的色彩,在明代是如何烧制成这种颜色的呢?除了另外掺杂了黄金,他还发现,古代主要是靠植物酸来处理的。“枣皮红这种技术处理已经失传了。我通过研究发现,很可能是乌梅、梅子、食醋以及一些中药物质掺和在一起,让铜器表面发生变化,产生枣皮红。”
万俐说,遗憾的是,明代冶铜技术里需要的一些中药材,如今在一些中药房里也已经不见踪迹了,他复制铜人时,用的一种药材硇砂,就是在江苏省中医院托人购买的。“现在在色彩处理上,都是电镀法,但色彩没有宣德炉的理想。”
解决了铜人的肤色问题,铜人是如何铸造起来的呢?“现代人浇铸的铜制品,都比较厚,而
明代针灸铜人的厚度只有2cm~4cm,我采用了古代苏州民间的贴蜡法。我先用泥做范,然后用石膏做成人的模型,用古代贴蜡法进行浇铸。在处理模的时候,一般是采用水溶法,但是如果水温控制不好,蜡就会在水里被融掉,于是我采用了稻草,把稻草点燃,一点点把蜡均匀烧掉。”
万俐复制的针灸铜人,是否也有“针入汞出”的神奇功能?他又是如何攻克这个难关的呢?万俐坦白地笑了:他复制的针灸铜人只是一个外壳,没有内胆,并没有五脏六腑,所以,针入汞出的这项技术,他并没有尝试去攻克,因为现在人们已经不需要在针灸铜人上做实验了。
经过前前后后几个月,万俐终于把针灸铜人复制成功了。
■延伸阅读
南京博物馆昔日藏品明代铜人掺有不少黄金
明代一共复制了多少尊针灸铜人?这些针灸铜人去了哪里?万俐笑笑说,这个很难计算,明清时期铸制的铜人有正统铜人、嘉靖铜人、高氏铜人、蜀府铜人、半跪式铜人、乾隆铜人、雍正铜人、锡制铜人、乐家药铺铜人……有些是官方铸造的,有些则是私人铸造,远的不说,南京博物院就曾经珍藏过一尊明代针灸铜人。那么这尊明代针灸铜人是何时何地铸造的?它如何会来到南京博物馆?又经历过什么样的遭遇?
万俐给记者看了一张针灸铜人的照片,它高大的个头儿,头上绾着高高的发髻,身上布满一个个小洞,小洞的边上写着仿宋的繁体字。万俐介绍说,照片上的针灸铜人是他根据原件复制的,加上基座,铜人足足有2.06米高,身上一共有365个穴位。
万俐说,南京博物馆曾经收藏的那尊明代针灸铜人,所用的铜的颜色是枣皮红,是宣德炉里烧出来的。中国青铜制造有两次高峰,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就是明代宣德年间。明宣德炉里烧制的铜制品,技术非常独特,除了放置铜铅锡等金属,还在里面放了适当的黄金,而且对于黄铜的表面技术处理也已经相当成熟了。明宣德炉烧制的作品,颜色可达100多种,枣皮红就是其中的一种。
2008年10月30日,腾讯网“2008影响中国女性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会上,一位衣着得体、笑容端庄的女性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兰珍珍,一家著名化妆品跨国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她拥有女性所羡慕的一切:优雅的着装、完美的事业、乖巧的孩子,可她却坦言:“我追求艺术性的生活,但我不会盲目地追求完美,更不会为了完美而疲于奔命,因为,任何事情都不会完美。”当人们试图用完美的眼光看待她的一切时,她却淡然而又固执地解释――
艺术地工作:
善待每个人,永远不要伤害别人的努力
在公司,所有的人都管兰珍珍叫“珍珍”,无论是高级别的管理层,还是普通的前台小姐。“我不是女强人,也不太喜欢‘兰总’这种正统的称呼,你就叫我‘珍珍’吧,听起来亲切而舒心。”每新进一个员工,兰珍珍都会额外地招呼一番。
兰珍珍的这份亲切平和,来自于15年前。那时,婚姻陷入困境的兰珍珍到香港寻求发展,而不会说广东话让兰珍珍在求职路上颇受歧视。为了能获得一个工作机会,多次求职失利后,她开始用流利的法语或英语打电话,并冒充是老板的私人朋友。她的这一做法被很多老板在电话里当场揭穿。可是,最后接纳她的欧莱雅总裁明知她在撒谎,但还是同意见面。面试那天,激动万分的兰珍珍刻意地打扮一番,娥眉淡扫,白色小西装里面配了件小红毛衣。这种搭配颇有些老土,但面试结束的时候,老板微笑着看着她,很认真地说了句:“你的红毛衣真好看!”一句话,让一度沮丧的兰珍珍备受鼓舞。走出大门的那一刻,兰珍珍面朝天空暗暗发誓:“兰珍珍,如果可能,你一定要热爱你的工作,永远都不要伤害一个人做出的努力!”
1997年,她被调到上海开创国内市场的业务。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后,她决定先从染发剂入手。可当时的中国,几乎没人对染发产品感兴趣。为了能让参加新闻会的记者们有切身感受,兰珍珍主动将自己的头发染成了棕红色。远在四川的母亲得知,气呼呼地打电话给她:“好好的黑头发,为什么要染成红色?你要不变回来,我就将你扫地出门!”无奈之下,兰珍珍只好在会结束之后,连夜赶回成都。“妈,您看,我是不是更漂亮更年轻了呢?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呀!漂亮妈妈生的女儿就是不一样!”一番撒娇后,母亲改怒为笑,可心里的那份怨气依然吞咽不下:“珍珍啊,你卖这个东西我不反对,可你为什么非要拿自己当试验品呢?你手下不是还有十来号人吗?让他们染不就得了。”“这是哪跟哪呀!您生的女儿是人,人家生的女儿就不是啦!”兰珍珍地看了母亲一眼,不停歇地继续“忽悠”:“我手下那十来号人全是‘红毛’呢!一起出门,别提多威风了。其实,染发真的可以让人变漂亮,您试试就知道了!您就当支持女儿的工作了,好不好?”大半天的口舌和一整天的形影不离后,兰珍珍终于“反败为胜”,将母亲的头发成功变色。
15年后,兰珍珍早已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可当初那句“不伤害任何一个人的努力”这句誓言,已经成了她做人做事的原则。一次,兰珍珍到一线销售柜台考察,当她走到一个专柜时,发现只有一名销售小姐在场,另外一名却不知去向。已经跑了一整天的她二话没说,挂上工作牌,上前就忙开了。标准的站姿、亲切的笑容、专业的介绍……很快为忙得不可开交的销售小姐分流了一批客人。半个多小时后,那名擅自离岗的销售员才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我……”不待那位销售员开口,兰珍珍却微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对方的话。原来,因为抢时间,那名销售员午餐时随便在街边点了份盒饭,没曾想吃过后坏了肠胃,忍无可忍之下,她才心急火燎地去药房买药。兰珍珍了解完情况后,笑着安慰她:“当初,我也是一站柜台就是十个小时,站得脚连鞋也穿不下,这份辛苦我深有体会。”她的笑容像午后的阳光抚慰着周围的所有人。
“生活就应该是一个轻松的循环,认真工作,放松生活。一个冥思苦想不得解的问题,说不定去蹦个迪喝个茶,回来就有答案了。”这是兰珍珍在员工面前,总爱说的一句话。
艺术的情感:
投入地爱,投入地等待
如果说,工作上的兰珍珍讲求艺术地合作,情感上的兰珍珍,则更多的是追求唯美了。爱时,勇敢而大胆;爱过之后,伤过之后,依然满心期待,不怨恨,不畏缩,更不将就。
23岁时,兰珍珍痴迷地爱上了法国前夫,为了爱,她放弃了令人眼红的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奔赴巴黎;接着,又只身赶往一个小小的法属海岛去陪伴丈夫;后来,因为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两人的裂痕越拉越大。为了挽救婚姻,她又闯回香港,期望能在香港给丈夫安个贴心的家。然而,一切努力最终还是付之东流,在兰珍珍33岁那年,丈夫将离婚协议书邮寄给了她。
那份协议书让兰珍珍委屈的眼泪喷涌而出,在那个幽暗狭小的办公室里,她哭得肆无忌惮天昏地暗。“珍珍,不离,死拖着也不离,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同事们纷纷出主意,为她打抱不平。可擦干眼泪,兰珍珍还是平静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感情的事,说不上谁对谁错,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爱过,真真切切全心全意地爱过。我也依然相信,我还会找到全身心爱我我也全身心爱他的男人。”
有信仰必有将来。和前夫离婚后,兰珍珍果真找到了真爱她的人。这个法国男人像绅士般呵护兰珍珍,给她无尽的关爱。可是,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她对结婚有了一丝不自信。多年恋爱之后,她对未婚夫袒露了心声:“我对结婚没有信心,我只想保持现状。”“行,我尊重你的意见。”未婚夫宽厚地笑,点点头。于是,一年又一年,两人的关系始终保持在兰珍珍最满意的状态。兰珍珍的只恋不婚让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成都的家人。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母亲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给她:“珍珍啊,一个女人终归还是要有个家的,你要给自己人生一个交代啊。”可兰珍珍只是笑,中带着不可改变的固执:“我的人生很好啊,顺其自然,随心所欲。”
兰珍珍单身着,可单身着的她还是热切地期盼过上平常的家庭生活。于是,在39岁那年,她怀上了女儿。“你没法给孩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家,要是生下来,将来,你怎么跟她解释呢?”朋友们对兰珍珍的决定很诧异,好心地提醒她。一时间,一向特立独行的兰珍珍立刻敏感起来。是啊,她可以在感情上不将就,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目光,可她不能不考虑孩子的处境啊。思来想去,最终,兰珍珍选择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内心,她将自己的前世今生,一点点写下来,整理好,出成书,然后温柔地献给了即将出世的女儿。“孩子,虽然你的父亲和母亲不能天天在一起生活,但他们都是爱你的,都会对你的一生担起责任。”
这年12月,兰珍珍的女儿出生了,一年后,又一个男孩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两个可爱的混血儿,成了兰珍珍此生最大的牵挂。兰珍珍很忙,身为企业高管,她有做不完的工作开不完的会议,可是,只要不是太繁忙,每天早上,她都会准时送两个孩子上学,晚上下班后,她会直奔家里而去,给孩子们讲故事、陪孩子们做游戏。即便有应酬,也会被她改到九点以后,因为那个时候,孩子们已经听完她的睡前故事,甜甜地进入梦乡了。“既然选择了做母亲,就要承担起责任。”说到孩子,她总是掩不住地一脸笑意。
在情感上,有着10多年国外生活背景的兰珍珍思想很前卫很时尚,可在这份前卫与时尚里,她依然保留着骨子里的那份传统。只要有可能,她仍然会留在家里做饭、做家务、带孩子。“我绝不会像外国母亲那样,在孩子18岁时就将他们扫地出门。我会静静地等待他们长大的那一天的到来。”
因为儿女,兰珍珍蜕变成了最普通的女人,一个对儿女投入全身心的爱的母亲。一对儿女让她学会了更好地爱,所以,面对采访者,她总会说上这样一句:“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生下了两个漂亮、可爱的孩子。”
艺术地生活:
爱生活,爱自己,爱他人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家庭、事业之外,如何生活绝对是件“技术活”。而兰珍珍用独特的方式细心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
她很爱旅游,足迹早已遍布世界各地。每到一处,她都会和当地的人一起吃住,感受别人真正的生活。在越南,她执意住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每天和那户人家做早餐、卖小笼包、卖菜;在日本,兰珍珍谢绝了朋友的好意,住到了一户普通日本人家……这样的生活每年都会上演,朋友们有时觉得不解,她便会带着调皮的笑,耐心地解释:“见识了真正的风景,你才会对生活充满感恩啊。”
要知道,旅行可是件苦差事,可再苦,兰珍珍都能让它变出乐来。一次,她和朋友到中东旅游,结果车开到沙漠后迷了路,差点被沙漠里的风沙吞噬。可走出沙漠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乐呵呵地借用路边一家餐厅的厨房,为朋友和餐厅的主人做了一顿可口的中国饭!刚刚经受过死亡威胁的朋友毫无胃口,兰珍珍却吃得格外香甜:“多美好的生活啊。在这一望无垠的沙漠里,还能吃到这么美味的中国菜!”朋友们真是哭笑不得。
旅行回来,家便是兰珍珍休憩的港湾。所以,她极其热衷于装点自己的家。调任上海不久,兰珍珍就搬进了复兴西路一处僻静的小洋房。这是座老房子,房子后面有个小院落。一搬进来,兰珍珍就不辞辛劳地四处淘古旧的家具和器皿,精心地布置每个角落。然后,她又在后院里种下了最喜欢的桂花、茉莉、蝴蝶花,培植起如茵的草地。闲暇时,她会坐在院子里请朋友喝茶、聊天,或是独自一人看书、听音乐。更多的时候,她会陪两个孩子在院子里捉迷藏、玩游戏。“我留给自己的时间本来就非常有限,所以更不能潦草地打发掉。”当别人说她奢侈时,她总是报以顽皮的一笑。
虽然身为美丽职业的管理者,站在时尚的前沿。可兰珍珍却常常提醒朋友们:奢侈却不奢靡才是时尚的真谛。尽管每年她的衣橱都会更新换季,但她却从来没有扔掉过任何一件衣服。那些放置不下的东西,都会被她细心地收拾好,一部分转赠给需要的亲戚朋友,另一部分则等待下一个潮流轮回时再穿。两个孩子从小也被她灌输各种节能思想,洗手时会把水流放小,离开房间也会及时关灯。“只有懂得珍惜,才会更好地利用物质,而不被它奴役。”这是出生在物资贫乏岁月的兰珍珍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环保是这个“美丽掌门”一直以来的心愿,就像她的偶像不是光芒四射的明星,而是甘心驻扎山野20年之久的大熊猫专家吕植教授一样。因此,当你看到一个衣着光鲜,却在路上因为别人丢垃圾、乱吐痰的行为而出言制止的女人时,小心,那可能就是兰珍珍。朋友们都记得一件事:一个大冬天,兰珍珍赶去开会,突然看见前面的车主摇下车窗往外扔垃圾,她立即叫司机追上去。等红灯时,她摇开车窗,义正辞严地对那个车主说:“先生,你刚才那样做是不对的!怎么能随地乱扔垃圾呢?”那个车主又羞又怒,张口就骂:“你神经病啊!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后面的车主也因为被堵而乱按一通喇叭,可虽然如此,兰珍珍却一早上都心情明朗。“我没觉得掉价啊,相反觉得光荣得很呢。一个女人要光彩夺目,不是只穿戴好就可以,而要发自内心去关心别人,关心我们所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