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阻燃纤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引言
阻燃纤维是指与火源接触后,纤维不能燃烧或燃烧得不充分,仅有较小的火焰,撤走火源,火焰能较快自行熄灭的纤维。阻燃纤维除了具有纺织性能外,由于其优异的阻燃性能,使其在合成纤维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可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用阻燃纺品,而且还可以用于医院、军队、森林救火服务队的防护服,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对传统材料的研究有重大意义,对国防军事和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阻燃纤维可以通过合成纤维聚合物与阻燃剂的共混来实现,此方法称聚合物阻燃改性共混法,且对纤维的风格影响较小。聚合物改性法主要是在其合成纤维聚合物溶液中添加阻燃剂均匀混合,然后经纺丝制成阻燃纤维。阻燃纤维采用的添加剂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有机硅系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
为了研究添加不同阻燃剂的阻燃纤维专利技术的发展情况,通过最准确的IPC分类号与比较准确的关键词、转库检索等检索策略相结合,获取初步结果后浏览筛选内容密切相关的专利文献,然后利用S系统的统计命令和Excel对该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数据和中国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由图2-1中可以看出,基于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的专利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如下:首先,基于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的专利申请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这也与美国是首先取得了应用于纺织品阻燃混合物相关联,其阻燃纤维一直处于早起世界的领先地位;从1966年至1982年,该阶段处于基于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的初步萌芽阶段,申请量较少;从1983年至1999年,该阶段的专利申请量平稳发展,逐渐增多,且每隔一段时间呈现一次研究热潮,阻燃纤维添加剂的种类发展有关,随着,每一次某种添加剂的阶段性发展都会带动阻燃纤维的研究热潮;从2000年至2004年,该阶段的申请量骤减,这是因为欧盟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文件,其中着重强调禁止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导致卤系阻燃剂发展受到阻碍;从2005年至2014年,该阶段的专利申请量逐渐恢复,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阻燃剂的新研究引发研究新热潮,同时中国申请带动全球基于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的专利申请量发展。
从图2-1还可以看出,中国为基于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的专利申请明显晚于全球水平,一是中国的专利事业在1985年之后才起步,二是中国本身阻燃纤维的使用率低,重视度不高,发展缓慢。但随着200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该项技术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且随着之后中国市场需求逐步打开,目前申请量迅速增加,处于稳步发展状态。
上图2-2中给出了全球范围内基于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虽然没有集中申请量在一家企业,产生垄断行业,但其中日本公司占据了前10位申请人的60%,日本企业的申请量高居榜首,为该技术领域中的主导国家,其次,BASF AG(德国巴斯夫)、DU PONT DE NEMOURS & CO E I(美国杜邦)、SHANGHAI PETRO-CHEM CO LTD(上海石油)、HOECHST AG(德国HOECHST)这四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也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而且前10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都是比较接近,可见技术实力相对均衡。
3、基于不同添加剂的阻燃纤维技术发展路线
如图3-1所示在不同添加剂的阻燃纤维领域的发展,主要涉及阻燃纤维添加采用卤系、磷系、氮系、有机硅和无机这五大阻燃剂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含添加剂的阻燃纤维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4、基于不同添加剂的阻燃纤维发展方向
(1)功能复合化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型阻燃剂,功能复合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欧美与日本等国家推出了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硼酸锌等具有阻燃、抑烟功能的无机与三氧化二锑的无机复合型阻燃剂。
(2)绿色化 阻燃纤维的绿色化是指,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毒害作用,防止纤维对穿用人产生不良影响,火灾发生时,不会产生“二次毒害”(卤、磷、氮等阻燃剂会产生有毒气体和浓重的烟雾,危害人体和环境)。
实际上,线性驱动器所带来的益处很多,具体包括:
・避免使用复杂、昂贵的器件(补偿不断变化的正向电压需要不同型号的电阻器)。通过脉宽调制(PWM)方式调节亮度。
・由于可采用不稳定的系统电源,降低了系统成本。
・减少了所需的板卡空间。
・使用更多的LED,提高了系统效率。
・理想的LED偏置和保护功能,最大限度延长使用寿命。
在许多应用中,例如标志牌、彩虹管、广告牌、建筑照明灯、汽车照明灯、飞机照明灯等,线性驱动器都可满足相关应用的需求。
除上述优势外,对于采用电池供电且需要对电源电压进行升压的移动设备,线性驱动器也有其局限性。
下文将介绍该线性LED驱动器的优势,并为LED驱动器的部署提供建议。
恒流优势
由于具备二极管特性,LED需要恒定电流源,而不是恒定电压源。利用串联电阻器使LED电流保持恒定需要很大的电阻器压降,因此会降低系统效率。另一方面,如果系统电压或LED正向电压发生变化,串联电阻器的小电压降会导致所需的LED电流出现较大偏差。
维持恒定的LED电流,可防止因系统电压或LED正向电压变化产生的过流所导致的过热使LED受损。根据不同的LED正向电压调整串联电阻器,这种方法已经过时。LED驱动器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亮度精确度,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发光质量的降低。
图1显示采用三个标称正向电流为350mA的LED的汽车应用。选择串联电阻器困难很大:在低电池电压条件下,正向电流较低,LED亮度不足。如果出现瞬变(负载突降、双电池),LED很可能受损。在低电池电压条件下,恒流源可防止LED受损,提供更强的亮度。
极低压降提高系统效率
LED串中的最大LED数量主要取决于电阻器或LED驱动器的压降。如果采用电阻器,要想获得最恒定的电流需要较大的压降。然而,这就意味着要产生热量而不是光。线性LED驱动器可以较低的压降,提供恒定电流,这样就可以在LED串中使用更多的LED,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TLE42xx系列的典型压降为0.5V,最大压降为0.7V,BCR4xx系列的典型压降为1.2V,最大压降为1.5V。
无须无源滤波组件
与通过升至高压为长LED链路供电的开关模式转换器不同,并联LED串独具优势:由于线性驱动器不发光,因此无须采用无源滤波组件。
用作高侧开关
TLE4241和TLE4242 LED驱动器在关断模式下,静态电流不足1μA,这使得它们适合用作高侧开关。
通过PWM调节亮度
采取两种途径调节LED的亮度:调节LED的正向电流水平或对预定义正向电流进行PWM调节。鉴于以下两点原因,建议不要采用调节正向电流的方法。首先,LED在亮度范围内,并没有在最佳效率点工作。其次,正向电流不同于标称LED电流可能会导致输出的灯光颜色改变。PWM亮度调节通过低频PWM信号调节LED输入,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LED在单电流驱动电平条件下导通,其亮度可通过改变LED导通的平均时间进行调节。根据负载周期,该频率不应低于200Hz;通常情况下,500Hz~1kHz足以使用。PWM控制装置集成至TLE4241、TLE4242或B CR450等单芯片解决方案。BCR40xLED驱动器系列允许通过外部数字晶体管完成PWM亮度调节。
LIED诊断
为了识别故障LED,TLE42xx系列可在状态输出条件下,指示开路负载情况。它还可直接与采用至VCC的上拉电阻器的微处理器连接。图2和图3为采用英飞凌LED驱动器的不同应用。
保护与安全
LED通常具备正温度系数,即LED正向电压随着LED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导致LED随着温度上升而消耗更大的电流。这将潜在地导致热量失控和LED损毁。因此,需要对二极管电流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
TLE4xxx与BCR4xx线性恒流LED驱动器适用于恶劣的环境,例如交通照明、建筑物照明、铁路、交通或汽车应用。该产品允许瞬变电压高达45V(由型号决定),可在高达150℃的结温下工作,可承受很高的发热温度。如果系统出现故障,过流与过温保护功能可保护IC及其应用。TLE4xxx系列能够承受反向连接电源电压。
在系统电压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热量,获得恒定亮度,LED正向电压最大值应接近(但等于或低于)供电电压减去LED驱动器压降。当LED正向电压为最小值,输入电压为最大值时,LED驱动器的损耗最大。
有几种散热和防止PCB出现温度梯度的方式:
・并联使用几个小型且经济实惠的封装,但需使其在PCB上各自分离。
・使驱动器电路与功率晶体管分离。该原理也可使功率晶体管适应实际所需的二极管电流。
・采用高性能TAB封装(如小型SCT595或大型TO263封装),实现与PCB良好的热接触,将热阻降至最低。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幽门螺杆菌;肺功能
研究表明〔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高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Hp感染可使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性增加。但Hp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的研究还不多〔2〕。Gencera等〔3〕研究显示,COPD患者血清中Hp抗体阳性率以及IgG水平明显增高,且IgG水平与COPD的严重程度即肺功能变化呈负相关。目前国内关于Hp IgG水平与COPD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着重探讨Hp高致病力细胞毒性相关基因阳性菌株感染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一步了解Hp感染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门诊检查并根据GOLD〔4〕指南临床确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11±10.5)岁,吸烟55例,不吸烟25例,年吸烟指数52.325±9.165。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7.55±9.43)岁,吸烟45例,不吸烟35例,年吸烟指数53.622±7.918。
1.2 方法 所有COP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行肺功能检查。抽取2 ml的静脉血,应用幽门螺杆菌测定仪AUTOBLOT SYSTEM36专用试剂盒,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毒(CagA)抗体、空泡毒(VagA)抗体、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抗体。并对所有COPD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
1.3 结果判定 COPD患者FEV1/FVC80%为轻度COPD。临床上Hp感染分为两类:Ⅰ型:CagA或VagA抗体同时阳性或任一种阳性时,为产细胞毒素Hp菌株,致病强;Ⅱ型:仅出现Ure抗体阳性,为不产生毒素的Hp菌株,毒性较弱;CagA、VagA二种抗体阴性即为Hp抗体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的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χ2检验。Hp感染与COPD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1. 0软件。
2 结 果
2.1 血清Hp检出状况 血清抗Hp阳性率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71.25%和43.75%,COPD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8)。去除年龄、性别、吸烟及吸烟指数等危险因素后,Hp感染者患COPD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增高(OR值为3.19)。见表1。表1 COPD患者血清Hp检出状况
2.2 COPD患者不同毒力亚型Hp抗体检出状况 COPD组及对照组Ⅰ型Hp检出率分别为38.75%和31.25%。去除年龄、性别、吸烟及吸烟指数等危险因素后Ⅰ型Hp菌株感染组患COPD的危险性显著增高(OR值为3.68),高于抗HpIgG阳性者患COPD危险性(OR值3.19)。但Ⅱ型Hp菌株感染组并未明显增加患COPD的危险性(OR值为1.03)。见表2。表2 COPD患者不同毒力亚型Hp抗体检出状况
2.3 COPD患者中Hp感染阳性与阴性者肺功能情况 COPD组中Hp感染阳性病例与Hp感染阴性病例肺功能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
2.4 COPD患者Ⅰ型、Ⅱ型Hp感染肺功能情况 COPD组中Ⅰ型Hp感染较Ⅱ型Hp感染肺功能改变明显(P
3 讨 论
COPD是种系统性疾病,可引起许多影响生活质量的肺外症状和体征。Fedorova等〔5〕研究发现,COPD患者中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同时也发现COPD的病程、低氧血症以及胃炎的严重程度都有相关性,当COPD患者存在消化不良时应当考虑Hp感染的存在。有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意大利人中血清Hp抗体阳性者比阴性者更易发生支气管炎。说明COPD与Hp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Hp感染尤其是含有CagA、VagA毒力因子的高致病性菌株感染与COPD关系密切,Hp感染是导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Ⅰ型Hp感染可能更增加患COPD的危险性,且可能是使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的因素之一。今后可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证实Hp感染是否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于经抗感染及改善肺功能治疗后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患者尝试通过根除Hp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 Roussos A, Tsimpoukas F, Anastasakou E,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seroprevale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J〕. J Gastroenterol,2002;37:3325.
2 Mannino DM.COPD: epidemiology, prevalen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disease heterogeneity〔J〕. Chest,2002;121:1216.
3 Gencer M,Ceylan E,Zeyrek FY,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seroprevale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ts relation to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J〕. Respiration ,2007;74:1705.
关键字:阻燃织物;阻燃机理;发展现状;法律法规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flame retardant fabric, summarize the flame-retardant mechanism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At the end, the correspon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Flame-retardant fabric; Flame-retarda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Regulation
人类在早期文明阶段就认识到纺织品(尤其是以天然纤维素――棉花和亚麻)燃烧所造成的特殊危险性。从那时起,明矾就被用来降低纺织品的燃烧性,从而具有一定阻燃性能的早期阻燃纺织品产生了。关于阻燃织物的最早记载是在1638年Nikdas Sabbatini发表的文献中提出用陶土和熟石膏作为填料加入涂料中以用于处理剧院的帆布窗帘而使其获得阻燃性。
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指出:“许多火灾都是起因于装饰材料的燃烧,有的是烟头点燃了床上织物,有的是窗帘、帷幕着火后引起的火灾……”,据有关部门统计,因装饰织物引起的火灾(室内)占据火灾事故的20%以上,因此纺织品的阻燃功能对消除火灾隐患,延缓火势蔓延,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极为重要。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纺织品阻燃技术的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阻燃制品标准及应用法规等。我国对纺织品的阻燃性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开发出一系列可用于纺织品阻燃的阻燃剂及性能优异的阻燃纺织品。
1阻燃织物的应用领域
阻燃织物以其特有的阻燃特性,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阻燃织物的主要应用领域见表1[1]。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阻燃织物的使用领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性规定。如日本消防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了在大小宾馆、剧院和医院等公共建筑中,必须使用阻燃纺织品。
2纺织品的阻燃机理及制备方式
2.1阻燃机理
所谓“阻燃”,并不表示阻燃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织物在火中能尽可能降低可燃性,减缓蔓延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燃烧,而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燃烧或阴燃[2]。阻燃剂与燃烧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新观点认为:燃烧应有四要素――燃料、热源、氧气、链反应[3]。而通常织物燃烧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热分解、热引燃、热点燃,对于不同燃烧阶段的四要素采用相应的阻燃剂加以抵制,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阻燃机理及中断阻燃机理。一般把阻燃机理大致分成5种:
(1)吸热反应阻燃机理:采用具有高热容量的阻燃剂的吸热反应机理。主要是利用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脱水、相变或脱卤化氢等吸热分解反应特性,降低纤维表面和火焰区的温度,减慢热裂解反应速度,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2)形成自由基阻燃机理。阻燃剂吸热变成气体,该气体在火焰燃烧区大量捕捉高能量的羟基自由基和氢自由基,降低它们的浓度,从而抑制或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阻燃剂在气相过程发挥阻燃作用。
(3)熔化阻燃机理。在热和能量的作用下,阻燃剂转变成熔融状态,在织物表面形成不能渗透的覆盖层,可阻挡热传导和热辐射,减少反馈给纤维材料的热量,从而抑制热裂和燃烧反应。
(4)生成不燃性气体阻燃机理。阻燃剂吸热分解放出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氨等不燃烧气体,使纤维材料裂解处的可燃性气体浓度被稀释到燃烧极限以下。同时,这种不燃性气体还有散热降温作用。
(5)凝聚相阻燃机理。通过阻燃剂作用,改变纤维大分子链的热裂解反应过程,促使其发生脱水、缩合、环化、交联等反应,减少可燃挥发物形成。
2.2阻燃织物的制备方式
阻燃织物通常可通过后整理法和阻燃纤维法得到[4]。阻燃后整理法主要是通过浸轧的方法,使阻燃剂或阻燃中间体向纤维可及区扩散、渗透、吸附,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使其与纤维大分子结构中活性基团反应形成网状结构或者以其机械性粘接、沉积在织物表面,使织物获得一定的阻燃性能并具有一定条件下的耐洗涤性。采用阻燃整理方法制备的织物,多存在手感不好的缺陷,服用性能较差。
制备阻燃性能的纤维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选用具有不燃或耐燃性能的纤维原料制备阻燃纤维,如聚四氟乙烯纤维、酚醛纤维、预氧化纤维、芳纶、芳砜纶、PBI、PBO等,这些纤维具有优异的耐温耐燃性能,但价格昂贵;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聚合体或纺丝时加入一些阻燃剂,如采用阻燃母粒或注入的方法生产阻燃纤维,常见的有阻燃涤纶、阻燃粘胶、阻燃改性腈纶等,这类纤维价格要相对便宜很多。
3阻燃织物的发展现状
我国纺织品阻燃技术的研究较欧美等国家起步晚,是从20世纪50年代研究纯棉织物不耐洗阻燃入手的,60年代开始研制耐洗的纯棉阻燃织物;至70年代,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阻燃纺织品扩大到混纺纤维,开发了可用于混纺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阻燃剂;发展到80年代,我国对纺织品阻燃研究进入了较快、较全面、较系统的发展时期,开发了许多适合于纯棉及化纤织物的阻燃剂及阻燃处理技术[5]。本文概述了棉织物、毛织物、涤纶织物等7种常见织物的阻燃整理发展情况。
(1)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发展很快,且比较成熟。纯棉耐久性阻燃整理目前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Proban/氨熏工艺法[6]。Proban法在英国Wilson公司首先用于工业化生产。此法生产的阻燃织物被公认为阻燃效果好,织物强力降低幅度小。但由于设备问题限制了其推广;第二种方法是Pyrovatex CP整理工艺法。此法整理的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耐久性好,可耐家庭洗涤50次以上,手感良好,但强力降低稍大;第三种方法是纯棉暂时性、半耐久性阻燃整理法。此法主要适用于电热毯、墙布、沙等织物的阻燃整理,能耐洗1~15次温和洗涤,但不耐皂洗,但是此类商品对耐洗次数要求不是很高,因而应用广泛。
(2) 毛织物的阻燃整理。羊毛具有较高的回潮率和含氨量,故有较好的天然阻燃性。最早的羊毛阻燃整理是采用硼砂、硼酸溶液浸渍法,产品用机上的装饰用布。这种方法阻燃效果良好,但不耐水洗。国际羊毛局研究的方法是采用钛、锆和羟基酸的络合物对羊毛织物整理,获得了满意的阻燃效果且不影响羊毛的手感,故得到普遍的采用。
(3) 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适宜的理想阻燃剂。三磷酸酯对涤纶阻燃有一定效果,但有致癌作用[7]。美国莫贝尔公司推出的Antiblaze19T阻燃剂,适于100%的涤纶织物,效果较好,但毒性比较大。
[关键词]芳纶 防护领域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87-01
1.对位芳纶纤维性能
对位芳纶纤维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在我国称为芳纶1414,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和耐辐射性。其优秀的耐高温阻燃性能表现在极限氧指数(LOI)可达30左右,玻璃化温度为345℃左右,高温不熔融,分解温度高达560℃,耐热性更胜芳纶1313一筹;芳纶1414的连续使用温度范围极宽,在-196℃至204℃范围内可长期正常运行,在150℃下的收缩率为0。由于其分子链沿长度方向高度取向,并且具有极强的链间结合力,从而赋予纤维空前的高强度、高模量,强度大于28克/旦,是优质钢材的5~6倍,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5。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腐蚀性,生命周期很长,因而赢得“合成钢丝”的美誉。
2.对位芳纶纤维的应用
对位芳纶可单独使用,更多的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虽然对位芳纶性能极其优越,但是产量少,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宇航和国防工业,少量作为防弹衣、安全带之类的防护用。又由于其吸湿性差、遇热收缩阻碍了在个体防护领域的使用。
3.目前阻燃防护产品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阻燃产品主要是阻燃剂整理型阻燃防护服,这类服装耐水洗性差,而且只有克重超过300g/O厚重面料才能满足GB8965.1-2009《阻燃服》的强力要求,但是这样的面料穿着厚重,遇到高温出汗时湿重感更强,轻薄的阻燃面料强力达不到标准要求。
4.对位芳纶纤维在阻燃防护领域的应用
鉴于对位芳纶优秀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在防护领域可以发挥其独特优点,避其缺点。保定三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对位芳纶开发出本质阻燃、防静电、防止热收缩、防止燃烧破裂、舒适性好、强力高的新面料。本产品是以对位芳纶为骨架,以纤维素阻燃纤维为基础,根据不同要求配以防静电纤维或其他功能纤维。纤维素阻燃纤维为基础,满足产品舒适性,使其具有透气、吸湿,调节人体热量的功能;对位芳纶为骨架,满足织物的强力要求,因为对位芳纶有极高的强度,是不可替代的骨架材料。基材骨架的设计方案使产品遇到火焰有防止热收缩及燃烧破裂的特点,选用合理的配比可使防爆裂功能发挥到极限。再配以防静电纤维,使产品成为本质阻燃、防静电、舒适性好、强力高、价格低的新面料。
5.生产对位芳纶防护产品关键技术措施
保定三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适用于防护领域的高性能对位芳纶织物时,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工艺,使得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都能满足防护功能。根据纤维性能,结合织物用纱要求,对位芳纶织物纺纱工序的生产流程为:混棉-开棉-纤维预处理-梳棉-v条(3道)-粗纱-细纱-络筒-v纱-倍捻。
在纺纱工序,由于对位芳纶与纤维素阻燃纤维基材骨架的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对位芳纶纤维的可纺性。在纺纱工序前,适当进行原料预处理,并增加纺纱车间的湿度,可以消除纤维间静电现象,使纺纱工序顺利进行。采用不同的质量比和纱线规格,使其各自优势在织物中进行互补,可以实现对位芳纶防护服的功能多样化,改善织物的穿着舒适性,降低产品价格。
织造防护用对位芳纶织物,改善织物的综合性能,必须优先织造工艺。作为织物基材的纤维素阻燃纤维强度低,影响织物的物理性能,织造工序为了增加织物的强力,尤其是使撕破强力最大化,织物结构采用浮长线较长的3/1破斜纹织物组织和三厘格的组织结构。在服用机织物的实际穿着使用中,撕裂破坏性能更为重要,在《纺织材料学》关于织物撕破性能的开篇就指出:撕破强力比拉伸断裂强力更能反映织物的坚牢度。通过改变上机工艺,调整筘入数等参数,可以解决并根处经纱容易松弛,造成停经片下沉问题,通过改变引纬规律可消除并根处的纬缩疵点。
6.对位芳纶防护产品性能
对位芳纶织物性能测试如表一、表二: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对位芳纶织物无论是阻燃性能,还是理化性能均能满足防护要求,产品性能符合:GB8965.1-2009、EN ISO 11612-2008、CS-191标准要求。
7.结论
对位芳纶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和耐辐射性等优点,但也有价格昂贵、吸湿性差、遇热收缩等缺点。为了在防护领域发挥其独特优势,规避其不足之处,采用基材骨架的设计方案,寻求与纤维素阻燃纤维的协同效应,通过调整纺纱和织造工艺,可以获取均匀结构的对位芳纶织物。产品具有本质阻燃、防静电、防止热收缩、防止燃烧破裂、舒适性好、强力高、价格低等特点,各项性能指标优越,符合防护领域的严苛需求。对位芳纶将会在防护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