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泰山风景

泰山风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泰山风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泰山风景范文第1篇

壹台山风景区位于巴彦与木兰交界处。壹台山风景区又称骆驼砬子,又作泥勒邵马山。这里奇石峭峙,因山状远望如骆驼背上的驼峰而由此得名,最高峰海拔580.6米,占地面积1800公顷。

壹台山风景区属于小兴安岭余脉,是大黄泥河和五岳河的发源地,植被为阔叶林。登上山顶,可俯瞰县城,遥望松花江。山上有玉皇庙,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交通站。

(来源:文章屋网 )

泰山风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景观改造;生态;植被恢复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vegetation taimu mountain scenic landscape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cenic spot, combined with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Applied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ecology to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he mountain vegeta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fforestation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asures, making the scenic spot to recover and effective vegetation supplement, improving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value of scenic forests, forming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eautiful mountain scenic area.

Keywordlandscape and famous scenerylandscape renovationEcologyvegetation recovery

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山体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在净化环境、丰富景观、提高环境的生态效益、美化生活、突出城市形态特色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中盛满灵气的天然绿道①。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十年的封山育林与绿化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景林景观。但是,2006年8月“桑美”台风对风景区局部林地造成大面积破坏,林相郁闭度降低,形成大片残次林,植被景观价值下降。为了改善林相结构,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质量,而进行了此次风景林改造规划设计。②

1.概况

1.1区位及自然条件

1.1.1 区位

太姥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东经120°09’,北纬27°04’,在福建省东北部,雄峙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山海相依,傲举秀拔,气势恢宏,景致独特,素以“海上仙都”而著称③。

1.1.2 自然条件

太姥山风景区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光热资源丰富。陆地年平均气温为13.6℃,绝对最高气温33.9℃,最低气温-5℃。年平均降水量2112.3毫米,常年风力较大,平均风速为2.2m/s,强大的海风是该地区制约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夏季受台风影响明显。

根据造林用地分类,规划区域内的用地可分为三类:

① 造林Ⅲ类地:规划区内山凹、平缓处,土层较厚,土壤养分相对较好,面积占18%。

② 造林Ⅳ类地:规划区内山脊、山坡处,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均属四类地,面积占80%以上。

③ 碎石坡:通车路下方,因修建道路开山炸石沿路侧倾倒,形成较大面积的碎石坡,全部都为火山岩碎石,基本没有土壤,立地条件恶劣,是绿化难点。

1.2 植被景观现状

风景区内植物资源多样,种类多,植被较复杂。但由于百年一遇台风“桑美”的影响,乔木层建群种破坏较严重,由于土壤结构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一些群落结构处于逆行演替阶段,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与邻近地区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相差较远。

风景区内的经济植物资源丰富,有食用植物127种、药用植物581种、园林绿化植物252种、材用植物97种、鞣料植物54种、油脂植物123余种、芳香植物44种、蜜源植物129种、纤维植物94种⑤。此外,还有大量树脂和树胶植物、色素植物、饲料植物、经济昆虫寄主植物、环境监测和抗污染植物、改良土壤植物和种质资源植物

由于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思想理念上的差异使风景资源遭到了一些破坏,存在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现象,表现在一些农村居民点、寺庙建筑挤占了风景资源的空间,破坏了风景资源,一些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宏观指导与监督不力,局部建设量过大,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造成了人工景观破坏自然景观的现象。

2 改造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 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采用植树造林与生态工程相结合的措施,使景区内的植被得以有效恢复与补充,提高景区风景林的生态景观价值,形成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的山岳景区。

2.2规划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生态恢复原则。以现有植被为主,改造为辅。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在确保现有植被生态安全前提下,进行风景林改造,逐步恢复景区生态植被,提高景区风景林郁闭度,改善林相群落结构④。

(2)风景林改造与风景建设相结合原则。在保证景区植被恢复的基础上,提高风景林的景观质量,突出观花、观叶、观果的季相变化效果,局部区域引种乡土珍稀植物,形成具有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镶嵌型森林景观。

(3)适地适树、适树改地原则。科学选择树种,提高景区生物多样性,采用林冠下和林窗下(林中空地和林隙)见缝插针、套种等多种绿化方式,建设生态稳定的植被群落⑥。

(4)贴近自然原则。人工林建设应与风景区的自然属性相协调,避免林相的单一性,人工林与现有植被相溶,形成贴近自然的林相景观。

(5)经济合理原则。分期实施、控制投资成本,保证风景林改造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

(6)“改、造”并举,“封、补”结合的原则。

3风景林改造规划设计

3.1风景林改造

3.1.1构思

根据景区内基本林地现状,以营建混交林为主,空间布局以“班块”为主,各“班块”大小不同。因地制宜,使山、水、路、林自然融为一体,近景、中景、远景相协调。近景要求精致,满足游览需求,远景相对粗犷,趋向森林群落自然面貌。

在植物色彩配置上,利用原有森林,“绿”为基本,“绿”中补绿(如引入嫩绿、鲜绿、兰绿、翠绿的阔叶树),突出花化、彩化,引种乡土珍稀植物,形成“红、黄、绿”相映,四季常青,季季有花,季相变化,五彩缤纷的风景林。

树种选择,一要考虑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与外引树种相结合;二是考虑生态安全,必须增加一些生长稳定,抗灾能力强的树种;三要考虑彩化树种花期、颜色的合理配置;四要考虑树种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如乔、灌木的比率,树高生长,喜光与耐荫性,常绿与落叶的优化比较,充分体现观姿、观叶、观花、观果、观干的观赏特性。

在种植形式上因地因林制宜,在平面上采取自然式(见缝插针);按景观需要,采取丛植(林中空地)、群植(乔灌成群)结合,林冠下、林缘和林窗下套种的方式。

3.1.2作业类型

根据景区内不同的造林用地类型,提出不同的作业类型:

① 片植:现状无林地或仅有零星立木的用地,采用全面植树造林的方式。

② 套种: 现状有稀疏立木、灌木丛,郁闭度在0.2-0.4之间的疏林用地(台风毁后林相较差的林地),采用林冠或林窗下造林的方式。

③ 补种:现状是保存较好的林地,郁闭度在0.4以上的用地,采用林缘或林窗下造林的方式。

④ 改种:现状是茶园用地,保留茶树,增种其他观赏植物的方式。

3.1.3林班划分

为便于风景林改造工程施工,先划分为8个林班,林班划分基本以景区道路、山脊、山谷等为界。根据每个林班内树种组成、林相、生长状况、地形和立地条件的变化,再划分若干个小班,进行详细设计。

3.1.4小班设计

① 小班根据立地条件、植被现状及景观需求进行划分。

② 每个小班配植两种植物为主,按等比例栽植。两种植物之间考虑其花色、叶色、常绿与落叶等生态习性的互补。

③ 采用片植、改种的小班,以2-3种观花植物进行群落配植,形成片状观花的森林景观。

④ 采用套种、补种的小班,以观花、秋色叶植物进行斑块补植,形成混交林式植被景观。

⑤ 山脊与山谷处改变传统林业小班的划分方式,以使改造后的森林景观更贴近自然。

3.2游步道绿化

设计范围内有多条游步道,是通往山岳景区主要景点的通道,许多是游人的必经之路。游步道为条石台阶,宽度在1.2m—2.0m之间。现状因考虑防火需求,道路两侧均整理为地表,景观效果不佳。设计提出游步道两侧进行绿化改造,光照充足处,种植防火的开花灌木(照叶植物)如山茶、含笑等,林下较阴处种植耐阴地被或藤蔓植物。

3.3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

①以适合闽东沿海山地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引用部分适应立地条件的优良观赏植物。

②造林树种重点选用具有观花、果、秋色叶效果,抗逆性强的植物。

③游道旁植物重点选用具有观花效果的耐阴花灌木。

④速生树种与一般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

4 保障措施

4.1适度抚育间伐

风景林改造工程采取林冠下和林窗下套种方式,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或卫生伐。目的是清除生长不良、病虫害、濒死或枯黄的被压木,小老树,降低林分郁闭度,改善林下透光条件,使套种的彩化、景观树种得到阳光雨露,正常生长,快速成林。

4.1.1间伐方法和强度

大乔木原则上采用下层疏伐,部分因台风而损毁的枯倒木、断干木(无保留价值)必须伐去。伐去林冠中下层以下的被压木、濒死木、小老树等,保留生长健壮,干形通直或生长基本正常的林木。林窗口周围的林木,通过修枝可以解决光照问题的,则不再间伐。

间伐强度原则上采用弱度间伐,即间伐株数一般不超过25%。在林下二、三代更新的幼树(胸径5cm)以下较多时,间伐强度可采用合理保留株数和伐后郁闭度双指标控制。原有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伐后郁闭度0.6以上,原有林郁闭度只有0.5的,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4。间伐后每亩保留株数,III、IV龄级保留30株/亩以上;I、II龄级保留60株/亩以上。

4.1.2间伐木的选择

间伐对象应本着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砍病留健,砍小留大,砍弯不砍端的原则,首先伐去因台风而损毁的枯倒木、断干木(无保留价值)和生长不良的被压木、病害木、濒死木,小老树。先由熟练技术工人选木标号,伐木工人按标号采伐,不得乱砍。林相较好的林地采用下层疏伐,一般只间伐下层被压木,但若下层幼树多,生长较健壮,而上层木衰老,生长不良的小老树,也可以适当间伐上层林木。

4.1.3间伐林地清理

间伐后应及时将间伐材清理下山,及时运走处理。发现有马尾松疫木应连同枝桠搬运下山,集中烧毁处理,彻底消灭病源。间伐林地上的采伐剩余物应及时切碎,平铺成带状,促使腐烂改土。

4.2造林方法和质量要求

林相改造工程最关键的技术是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山地制约造林成活率的最主因素是土层薄,土壤干燥,保水性能差。因此,必须严格按造林技术要求,精心栽植。

4.3幼林养护

造林后应加强抚育养护,配备绿化养护工程队。养护2~3年。

养护措施:厚土层,植被旺盛,每年劈草抚育一次,锄草松土一次;在薄土层植被较少的地段,也可把二次结合起来,以块状锄草培土为主。

第一年在5~7月间追肥一次,每株施50g氮肥或100g复合肥,先将化肥施入浇水小坑,然后浇水封穴。并经常检查幼树生长是否正常,及时防治病虫危害。第二年在5~7月间再追肥一每株施100g复合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4.4修筑施工步道

修筑步道是在小班中,每隔40~50m,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修筑施工步道,宽度50~60cm,能用于挑肥,背水行走的步道。步道选线应避免动土量太大,利用原有地形稍加整修即可。上山步道采用台阶式,防止水土流失。每公顷步道密度为200m。

4.5病虫害防治

幼林养护期间,应常检查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观察是否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现植株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请森防站技术人员到现场诊断,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平时应准备药品和器械工具,做到防患于未然。

5 结语

山体植被恢复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漫长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山体植被的恢复设计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师法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避免出现过多的人工痕迹⑦。在设计过程中要从宏观出发,放眼整体,以整个山体地形整治为基础。在改造山体本身的同时要达到山体环境整治的目标。总之,我们应以先进科技手段为工具,首先整治山体地形,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条件,进而恢复绿化,达到生态平衡,最终实现整个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宜宾,刘铮,被破坏山体的植被恢复方法应用,林业实用技术2012年12期

【2】《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03

【3】李瑞杰,张晓斐,破坏山体的生态景观构建,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5卷第4期

【4】魏甫,杨柳青,范志浩,李新建,湖南桂东县环城生态风景林景观改造探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2月,第30卷第1期

【5】郭春华,陈平,刘小东,顺风山公园林下植被景观改造,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4期

【6】邹吴,青田县阜山旅游景区山体绿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彭向荣:上海尼塔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泰山风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研究;宝鸡天台山

Abstract: the Baoji TianTai mountain scenic resources are rich and colorful, connotation extremely deep to the ancient advantage, unique, and have the alpine landscape value.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landscape and penetration of the ancient human landscape YouLin grotesque as the natural landscape. Baoji TianTaiShan scenic spot of five scenic area and four independent attractions composition, main characteristic scenic resources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ianTaiShan is home to the patriarch of yan; Is rich in cultural and numerous cultural relics; A steep, deep and remote Mr, cui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Keywords: landscape; Scenic spot; Landscape resources; Research; Baoji TianTai mountain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山脉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8′10″,北纬34°8′57″。最高峰为天柱峰,海拔2198米,距宝鸡市中心约20km,总面积为133.34km2。是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的城郊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资源状况

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丰富多彩,内涵殊深,以古为优势,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风景价值。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以中华古文明、古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景观;二是以渗透着古人文景观的奇峰幽林为主的自然景观。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辉映。

人文景观

天台山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史载民传,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故里。“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石耕穴居,青铜斑斑,石鼓肇迹,老子传经,陈仓栈道,三国烟云,散关秋风……,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的光辉。

宝鸡作为中华民族中心发祥地之一,使天台山的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比如北首领仰韶文化遗址;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周原遗址;秦都雍城遗址;姜子牙潘溪钓鱼台;千年古寺周公庙;五峰挺秀,历史上被视为西镇的吴山;唐九成宫遗址;关中第一寺院法门寺,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活动。这些都衬托出天台山人文景观的古远和神秘。

跨越秦岭,曲折盘旋的宝成铁路、穿山铁路,经过风景区,景象宏伟壮观,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辉映。

自然景观

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大陆腹地,具有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特点;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在宝鸡气候区划中属秦岭北坡浅山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古人赞:“山亘东西远,水分南北流,北连秦晋带,南送荆吴舟”。山峻水秀、林密,大多与神奇的传说和历史故事融为一体。

风景资源特点

1、天台山是中华民族先祖炎帝的生息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尊炎帝、皇帝为自己的先祖,常以“炎帝世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列传赞》:“周宝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颇有存者。”说的是炎黄后裔的繁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炎帝和皇帝是维系炎黄子孙内在感情的精神纽带。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娇氏,生皇帝、炎帝。皇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皇帝位姬,炎帝为姜。”《水经注.渭水中》:“(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即此”。《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四.凤翔府》:“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乾隆五十年《宝鸡县志》:“姜氏城……姜水在县南三里,姜氏城在水南涯,又东侧浴圣九眼泉在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学者徐旭升依据考古发掘调查资料,结合大量史料,指出华夏集团的炎帝氏族发祥于宝鸡姜水和姜城堡一带。这一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

炎黄子孙自古以来就尊炎帝为“万世田祖”、“药神”、“太阳神”。千百年来,远自秦皇,近至宋祖,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纪念这位先祖。宝鸡人视天台山为“圣人践地”,岁岁举行宏大的朝山参拜,分项祭奠,延续至今。天台山现存与炎帝神农氏相关的景点景物多大二十二处,更有大量与其相系的民俗活动和民间传说故事,解放前后,峪沟一带称“神农乡”(1958年才改为益门乡)。上述种种,可以说明宝鸡天台山曾是炎帝的故里。

2、有丰富的古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除前述二十二处与炎帝神农氏相关的景点景物外,还有七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享誉海内外的“青铜器之乡”和茹家庄西周墓地数以前几的青铜文物,中国最早的刻石,珍贵的书法艺术精品――石鼓文。景区内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修身养性”、“得道成仙”的道教人物,道教始祖老子的讲经台,玄关故址,关令尹喜故宅,全真派始祖王重阳的还(黄)丹院,邱处机修真处等。重要的地理位置,引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历史典故。陈仓古栈道壁立千仞,架空飞阁。景区内摩崖题记,石刻雕像,古建筑遗址随处可见。至今每逢节日庙会,还进行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古远的文化与文物古迹,孕育着天台山的人文风景,衬托了风景资源的神秘感和多彩性。

有险峻、幽奥、翠秀特色的自然景观。

天台山展现了秦岭熊伟博大的气魄。天柱峰、人头峰、系马桩、莲花顶、大散岭、鸡峰山等压岭凌空,真是“平畴突起三千尺”,“气压昆仑天柱矮,雄吞江漠地穴空”。

整个景区,林木覆盖率在99%以上。地幽势阻,林木蔽日,前路莫测,使人置身在“岚光晴亦霭,树色郁犹苍”,“偶闻松涛声,却是万籁静”的境界,不少景点至今人迹罕至,奥秘莫测。

天台山有数千种植物汇成茫茫林海,群峰巨石隐现于苍松翠柏之中,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春季山明水秀,野花烂漫,鸟声鸣鸣;夏日风云变幻,风涛怒吼,绿浪簇涌,溪流欢奔;秋天万紫千红,硕果累累;冬时莽莽群山,银装素裹。

奇花异木遍布于山岩石隙,有的婀娜多姿,攀藤扶摇;有的老态龙钟,虬龙飞空。给人以秀美清新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宝鸡市城市建设局.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1―25

作者简介:

泰山风景范文第4篇

泰山的特色是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以断裂为主,其构造特点为断块掀斜抬升。既有前寒武纪形成的构造,又有中新生育的构造。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区以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和黄河金带四景最为出名,现分为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六大部分,游客可乘坐以岱顶为中心的三条索道上山,或是背起行囊亲近自然,徒步进行攀爬。泰山是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除此之外,在中国拥有悠久传统的佛、道两教亦在此兴盛。登高望蓬瀛,万里清风来,泰山以其独特的景致及人文内涵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游客,正可谓登泰山而小天下。

(来源:文章屋网 )

泰山风景范文第5篇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泰山植被丰富,树木郁葱,水源充足,地势复杂,为各类动物的觅食、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调查,泰山现有兽类近20种,鸟类150余种,昆虫873种,鱼类也较多,泰山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泰山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传说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皆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