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的味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范文第1篇

奶奶托姑姑带来一袋家乡的地瓜,地瓜还裹着一层泥土,带着来自乡间的朴素的味道

蒸熟了,洗净手轻轻拈一个,怕手劲大捏坏了地瓜憨头憨脑的可爱造型。田野的气息迎面而来,甜甜的、香香的。一下子,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长汀的一个小村庄,碧波荡漾的河水,重重叠叠的高山,青山绿水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国庆回家,只见原来朴素的矮房已经改头换面。商店多了,道路宽了,生活也更好了。大家都模仿流行的城建风格,拆了许多旧房子,立起了新楼,全都铺上了红红绿绿的砖,显得有些土气。

家乡在变,变得让人不认识了,空气中充满了新经济时代的因子。家乡的人事已非昨日,景与物悄悄地变模糊,可是,家乡的味道却越来越浓郁地包围着我。

我轻轻地合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家乡的味道。原来,家乡的味道是这样的美,早已沁入我的心腑。

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气的气息。

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家里的院子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兰花、君子兰、铁树、宝珠茶花、夜来香,后院还有一株葡萄和李树……因为爷爷很喜欢种花,特别是兰花,所以兰花便种得最多。

后院那颗很大很大的树,要好几个小孩才能环抱住它。现在我还不确定那是什么树,但是我一昧地认为它就是李树。大概是秋天吧,它就会结一树的李子,然后落个满地,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捡个不停。

最喜欢夏夜,那时,夜来香就会悄悄绽放,散发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轻轻的缭绕在你身边,那是夏夜的气息。香味在空气中似有似无,暗香浮动,当你再走进一步时才感觉得更真切。夜来香总是引来一些萤火虫,我们便关了灯,看那些萤火虫带着淡绿的微弱的光芒飞来飞去,那是夏夜的点点星光。吃饭时,晚风吹来夜来香的馥郁芬芳,萤火虫在脚边飞舞。于是,吃饭也便成了一种享受

回乡下老家时,坐在车上,大片大片嫩黄的油菜花闪过,而空气里布满了泥土那略带着土腥味的芳香。而我最爱乡下的黄昏,披着夕阳去找野茶花、栀子花。

现在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渴望着美的滋润了。

刚刚开春,兰花就来报信了。受不了花香的诱惑,淘气的我常常把花采下来玩。表姐就把已绽放的花瓣一片片地夹在书页之中。不知几时,书页里的香气就跑出来,令我羡慕不已。

夏天六月,是看荷花的季节。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我和小伙伴就偷偷地去采荷花。我还为此掉进了池塘,但种种不愉快都被手擎着大把的荷花招摇过市的得意冲洗的无影无踪了。

八月桂花香。在爷爷教书的学校就栽了几棵桂树。每逢中午午休时,我就借着去找爷爷的理由进去。看着一簇簇鹅黄的桂花,闪过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就拼命地摇,桂花落了一身也落了一地。当然,免不了一顿爷爷的臭骂。

过年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放鞭炮的呛人味道,这时也是我最讨厌出门的时候,不定那个坏小子会往你身上扔一个响。而现在,耳边空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那股炮竹的气息也变得好闻了。

家乡的味道范文第2篇

采摘下来的一簇簇香椿芽散发着清香,母亲会变换着不同的做法将它们端上餐桌。母亲做的最平常的香椿菜便是香椿拌豆腐,就是将豆腐沥去水分,切成条状,盛放在盘内,然后撒上盐,再将香椿芽放入开水烫一下,捞起再切成末,撒在豆腐上面,淋上香油即可。这道菜蔬父亲最爱吃,母亲做的香椿拌三丝、香椿酥皮、香椿炒豆豉也很好吃。

我最难忘的是母亲做的香椿鱼。香椿鱼,其实与鱼无关,只是炸出来的外形酷似小鱼,又因“鱼”与“年年有余”的“余”谐音,图个吉利,故而得其名。

香椿鱼的做法并不复杂,我已经看母亲做过多次了。母亲先将香椿芽洗净,用开水略烫,再粘上面粉。父亲这时候就会端上早已经准备好了的由鸡蛋、盐、面粉、料酒调成的鸡蛋糊。母亲动作娴熟地把粘了面粉的香椿芽在鸡蛋糊里打几个滚,然后轻轻放入烧得几分热的油锅里,几分钟后一条条表面金黄、香味四溢的香椿鱼就可以捞出锅了。每当这时我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把香椿鱼往嘴里放,全然不顾烫嘴。那鲜香酥脆、外焦里嫩的香椿鱼也成了我儿时难以忘记的美味。母亲这时会笑着说:“你还没沾花椒盐就把香椿鱼往嘴里送,女孩子家怎么这么贪吃?”

家乡的味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作品;中国文化;道家思想

道家的产生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和华夏民族的根性是分布开的,就这一点,它的出现比儒家就早很多年。有考证的道家文化创造者,就包括黄帝轩辕,青帝伏羲,广成子,后面还有杨朱,老子,庄子。道家文化的产生和华夏文明同渊同源的,不可分割的,道家文化的创造者跨越历史长,人物分散度广,可以看出是个很松散的组织,从流派上去界定也很难。是一个传承上不严谨,组织上很松散,但是文化血液一脉相承的文化流派。其精辟的思想和境界却是其他学说流派很难超越的。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有对象的,对象只有两个,就是人和自然,但是在实行上却是以人为本。

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都会对其生活感受和理解产生影响,影响他的创作心态和审美体验。在中国,乱中求静的心态让很多读书人选择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自产生以来就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道家尚柔,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偏重于“自然”与“直觉”。寂静,保守,平和,注重亲近自然的神秘力量是道家倡导的心态。中国人热爱自然,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精神都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赋予了中国文化以自由和奇幻的色彩。

上世纪初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侨民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久居中国的俄罗斯侨民作家中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中国的道家文化思想。因为俄侨诗人的经历大都是坎坷的,他们卷入历史的风暴,背井离乡,漂泊异国,心里的痛苦和创伤难以向外人倾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中国道家思想中的“静”,“安”便理所当然的被俄侨诗人接受。他们远离是非,回归自然,渴望摆脱束缚,恢复本性的生活。《蔚蓝色的峡谷》是中国俄罗斯侨民作家康斯坦丁・ 萨布罗夫于20世纪初发表的随笔。文章以“文学艺术联合会”成员们的聚会为铺垫,以讲述自己最可怕或最有意义的事情为叙事线索,以一名成员的一个梦境和一封信为主要叙述内容,反映了俄侨渴望安宁与祥和生活的强烈愿望,也是道家思想的呈现。

文中很多地方都预示着道家的自由无拘束,返璞归真生活的思想。诚如文中所说的:“文学艺术联合会”本身的含义就好比一座远离尘世的寺院,人们到这里可以抖掉身上的世俗的风尘,使自己的灵魂得以升华。“文学艺术联合会”的名字就是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而他的成员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更是不言而喻。他们厌倦了现实的生活,追求闲适自由,渴望一份宁静的生活。除此之外,文中还提到“文学艺术联合会”的守护神巴比涅夫斯基后来在澳大利亚干起了家禽饲养的行业。这种生活犹如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不拘小节,自由自在;西佐夫斯基,一个曾经的飞行员,现在以教课为生。他富于幻想,心怀浪漫,从不将钱放在心上,即使为此饿肚子也阻碍不了他追求“游乐的心”。 道家文化是那么地平易近人,真真实实的存在。

蔚蓝色峡谷的发现:

《蔚蓝色的峡谷》中,主人公西佐夫斯基在自己的梦境中发现这个蔚蓝色的峡谷,峡谷是这样出现的:

“我梦见一道宽阔的峡谷”,西佐夫斯基讲开了,“它在渐渐的变窄,一股湍急的溪流奔腾而下,响声如雷,溪水岸边还长着一些不太高的树。绿草如茵的地面上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的两侧开满了鲜花……”

……

“……峡谷变得愈加幽暗狭窄了,两侧的峭壁也愈陡愈高了”

“……峡谷忽然到了尽头,峭立的黑岩像剧院的大幕一样徐徐拉开,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出一片宽阔的鲜花盛开的山谷,凤尾花、铃铛花,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蓝花把山谷染成一片蔚蓝,生机勃勃,美丽壮观......”[1]

蔚蓝色的峡谷的出现与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发现显然是如出一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首先是有一处美景,走到尽头却是柳暗花明,这里景色优美,引人入胜,是一块带有强烈道教色彩的洞天福地。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的仙境,是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境地。中国人都了解的昆仑山和蓬莱岛就是道教最具影响力的仙境。道教名典《云笈七签》第二十六卷如此记载昆仑山:“在西海戌地,北海之亥地,地方一万里,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币山,……山去咸阳三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山,方广万里,形如偃盆,下狭上广,故曰昆仑。”对于蓬莱仙境是如此记载:“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北到中山北阿门外,乃天帝君总九天之维,贵无比焉。”《海内十洲记》这样记载蓬莱:“外北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唯飞仙有能到其处耳。由此可见,昆仑和蓬莱都是山水环绕,远离尘嚣,与世隔绝。[2]

家乡的味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多维假设; 定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05-001

“多维假设”就是指学生对问题进行多种可能性的预测。通过对探究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思考,锻炼学生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由于我们的课堂时间和资源有限,学生的多维假设往往无法一一求证。因此,这里的“定向探究”是针对“多维假设”提出的。是指问题和假设出现后,教师如何准确把握课堂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理清探究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多维假设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展开探究求证,从而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和能力。

一、预设多维假设,引领逐个探究

小学科学探究内容中,许多问题的假设虽然是发散的,但同时也是有限的(即无非就是几个方面的假设)。因此,教师通常能够在备课中预设这些假设,进而提供相关材料,引领学生逐个探究。例如“热水在变冷的过程中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的假设无非就是一样快、先快后慢、先慢后快三种;“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的假设无非是摆重、摆长、摆角三种意思;“怎样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学生的假设无非就是让颗粒变小、让水温变高、搅拌三种意思。又如“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问题的假设都是有限的,可以逐个求证的。教师应尽量引领学生体验每个探究求证的过程。

二、多问一个“为什么”,鼓励有依据的假设

科学探究中有些问题的假设只需一正一反,亦称为多维假设中的“个体问题双向发散性假设”。诸如“面粉能不能溶解在水中?”“铁钉能不能导电?”“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下列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浮?”等问题,学生作出的假设无非就是“是”或“否”,如果教师不加追问,学生很容易随意、不加思考地猜测。即为了猜测而猜测,没有真正凭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如果多问一个“为什么”,可以训练学生思考假设的依据,提高假设的科学性、准确性,提高学生探究求证的愉悦感、成就感。

例如教科版三上《谁流得更快一些》:水、食用油、洗洁精这三种液体谁流动得更快一些?许多学生会说油或水,也有学生会说洗洁精。老师问个“为什么”,能促使学生思考假设的依据是什么?生活经验告诉大家,有粘性的物体流动得慢一些,水没有什么粘性,油有一些粘性,洗洁精更加粘稠,由此可以假设水流得更快,其次是食用油,流得最慢的可能是洗洁精。通过探究求证,学生会高兴地发现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有道理的。

三、从多维假设中提取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假设进行探究

学生提出的多维假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课堂上没有条件完成探究求证的。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识别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有可操作性的假设。例如教科版五上“种子萌发必须哪些条件?”学生的假设可能是水、空气、阳光、温度等等,这里有的条件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求证,但“空气”这一条件很难探究,许多小学没有抽气机,即使有,普通袋子、盘子里放了绿豆种子都无法抽干净空气,如果照教材上把袋中的空气挤少一些,其实很不科学,还不如放弃实验,改成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感知、推理和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获得结论。

四、引导学生选择更简便、更科学的假设开展探究

如果学生提出的假设都可以研究,但有的想法不够简便、科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更简便、更科学的方法开展探究。例如教科版三上《比较水的多少》:三个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瓶子,瓶里分别装有一些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些水的多少呢?学生的假设可能多种多样,例如有的会说分别倒在另一个大杯子里,比谁的水位最高;有的会说分别放在天平上测量一下谁最重;有的会说用有刻度的杯测量……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引导学生选择使用刻度杯测量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这种专用科学测量工具。

五、归类学生的假设,有重点地引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活动中有许多解决问题方法的假设。例如“怎样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怎样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呢?”“怎样比较几种纸的吸水性?”等等。学生凭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产生的假设方法往往非常多、非常具体。例如教科版三下《哪种材料硬》:我们身边常见的木头、纸、铁和塑料这四种材料谁更硬一些呢?请学生试着先自己想出一种研究的办法。三年级的学生很少能够直接想到“刻划法”。他们假设的研究方法很发散:摸、压、捏、弯、折、踩、踢、撕、敲、撞、扎、割等等。这时老师怎样引导学生定向到“刻划”这种科学方法上呢?

首先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充分预设各种假设,并以“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比较软硬”为标准进行归类并预设解决的措施。例如上述方法可以板书归为四类:(一)摸、压、捏等用手的力量接触和改变材料软硬的方法,可以马上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下,他们自己很快发现不科学,快速予以否定。(二)弯、折、撕一类方法,教师在学生桌上的各种材料中有意识提供丝状、薄片状的金属、塑料、木头、纸等,让他们实践体会这些比较方法不够科学而否定。(三)踢、扔、摔、抛类的方法。教师可当即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该方法不能全面、有效比出四种材料的软硬。(四)踩、敲、扎、戳、割、撞、摩擦等各种破坏材料表面的方法。教师都可以重点引导过渡到更科学、有效、简捷的“刻划”法。

这样,不管学生提出哪种假设,教师都可以归入某一类。通过定向引导,促使学生寻找到更好的检测方法。从浅层、无序的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深层、有序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概念。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许很“累”,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了成功。

总之,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多维假设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要指导学生开展定向探究,并将每个探究活动“做细挖深”,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家乡的味道范文第5篇

多年度,我院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认真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活动,不断增强全院职工的率先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扎扎实实地推动了医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医院先后被授予省园林式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省文明单位称号,被市总工会授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活动”示范点。有3名职工分别被授予市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1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积极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活动

为了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医院将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与政治思想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坚持每周二次定期不定科的百分行政查房制,每月一次门诊查房,发放医德医风、服务质量问卷调查表,走访来院患者,及时发现医护人员在服务态度、廉洁行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馈到各科室进行整改。

2 狠抓思想道德建设,建立高素质职工队伍

通过培训、考核等制度管理,抓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了中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对职工队伍持之以恒地抓正面教育。重点以党的政治路线和社会理论、理想信念、医德医风、英模人物等为内容进行教育。每年都召开行风建设工作大会,成立了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医德医风考证办法和考核标准,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约束机制、教育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入手,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在行风建设中,以开展“诚信医院”创建活动为抓手,严格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并将行风建设与规范临床行为、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有机结合,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全年对全院职工医德医风考核,成绩比较理想。全院职工涌跃为患重病职工孙克彦多次献爱心,累计捐款1万8千余元。

3 积极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品牌医院

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将医院文化融汇于各项工作中、渗透于职工言行中、植根于头脑中,逐步形成严谨务实的管理氛围、以德取才的人才氛围、钻研奋发的学习氛围、和谐愉悦的人际氛围、视野开阔的创新氛围。一是加强医院的宣传。共编印《东海医苑》十期共88000份。与东海电视台合作推出专题和新闻节目70期。二是开展省文明单位创建。对照省文明单位的标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去年被授予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集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增进职工集体荣誉感。每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全院职工欢聚一堂,自编自导自演小品、歌舞、相声等20多个节目。举办离退休老干部茶话会,离退休老干部济济一堂,吃着瓜子、水果、品着香茶、欣赏着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整个会场热情洋溢,欢歌笑语。举办全院职工运动会。比赛项目有扑克牌(掼蛋)、拔河、跳绳、踢毽子、羽毛球、乒乓球、离退休职工舞蹈、离退休职工太极剑及太极拳等,赛场上充满朝气的年轻医护人员生机勃勃,奋勇争先,中老年医护人员也积极上场参赛,职工们团结一心,努力拼搏,赛场外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掌声笑声不断,气氛热烈。

4 加大便民惠民举措,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

一是开展义诊和咨询。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在时代广场、疾控中心等处进行卫生宣传活动4次,接收群众咨询,免费测量血压,散发宣传单1000余份。二是积极组织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权威专家开展三下乡活动,每年组织专家下乡近20批次,接待病人3000余人次,方便了群众,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三是与桃林等4家卫生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在四家卫生院可预约挂我院所有专家号,方便患者就医。三是团员青年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到街头义诊咨询4次,开展“爱在医院”志愿者日活动,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四是开展白内障送光明行动。为提高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满足农村白内障患者康复的需求,我院率先启动白内障康复工程,对全县适宜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患者全部免费进行手术,并免费提供国产人工晶体,已为全县1500余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60万元,受到患者一致好评。五是对贫困病人进行免费救助活动。我县徐海路小学10岁男孩胡继汕5年照顾瘫痪母亲的先进事迹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后,我院决定对其母进行帮扶救助。多次安排多科专家进行会诊,免费进行医学检查,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定期派专家上门诊疗。此项工作受到了县委宣传部的表彰。

5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园林式医院

院内栽种了松树、香樟、广玉兰、竹子等树木,种植了剑兰、桂花、红梅花、红枫、枇杷、榆叶梅、绿梅、紫藤、凌霄、红玉兰、广玉兰、紫玉兰、麦冬、红花草、树剑兰、海棠、迎春等花卉。建造了假山、瀑布、长廊、莲花池(池内放养多种观赏性鱼类)、磨菇亭、园艺小品、亭榭、楼阁等。医院绿草茵茵,四季如春,为职工、病员及家属提供了优美的休养、休闲娱乐场所。被评为省、市园林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