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融资规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范文第1篇

为满足各地区各部门需要,2012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2014年2月20日,人民银行正式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社会融资规模是2011年起中国金融宏观调控引入的一个新的监测分析指标。过去较长时期以来,金融与经济关系一般都是指银行体系通过其资产负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近年来,中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

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

上述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提供主体由传统的银行机构,扩展到证券、保险等其他非存款性金融公司。二是融资工具多元发展,非信贷金融工具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不断下降。三是金融调控如果只盯着贷款就会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变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和信贷,也包括信托、理财、债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个社会融资的状况。因此,理论研究与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统计指标。

2002年时除人民币贷款外的其他融资占比很小,当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91.9%,其他融资占比仅为8.1%,统计社会融资规模的意义不大。但是到了2010年情况完全不同了,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至60%以下,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51.4%。并且随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未来人民币贷款占比有可能更低。为了提高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必须同时关注人民币贷款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增量概念,即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当地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二是当地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是当地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四是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

为满足各地区各部门需要,2012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由十项子指标构成。省(市、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该地区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一致,即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年汇总的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为17.33万亿元,比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多370亿元,误差率为0.2%,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这表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质量较高。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体系对特定地区的资金支持情况。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利用各种渠道吸纳资金、配置资源是双向互动的,因此,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也反映了一个地区资金配置的能力。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区域特点

1.近年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9.04万亿元、3.40万亿元和3.79万亿元,分别比2011年多1.39万亿元、1.10万亿元和1.29万亿元。

2.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但集中度明显下降。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即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融资额合计占全国的37.9%,融资集中度分别比2012年和2011年下降1.5个和6.2个百分点。

3.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份额占全国一半以上。与2011年相比,中西部地区份额明显上升,东部地区份额下降较多,融资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占同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52.2%、19.6%和21.9%;东部地区占比比2011年下降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0个和2.7个百分点。

4.地区融资结构有所优化,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中、西部地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仍然较高,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13年,中、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8%和54.6%,分别比东部地区高2.4个和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即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和境内股票融资合计)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3.5%,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地区高1.5个和3.0个百分点。

5.中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比率明显低于东、西部地区。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分别为25.9%、22.0%和30.1%,其中中部地区该比率分别比东部和西部地区低3.9个和8.1个百分点,比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比率低8.4个百分点。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区域融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融资规模为分析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

利用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季度地区面板数据,对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1.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和物价关系紧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也较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45和0.56,而与物价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二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和因果关系。协整和因果统计分析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和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GDP增长存在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区域投资和消费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格兰杰成因(见表1)。

上述分析表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区域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区域经济资金支持的合适指标。合理提高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同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增强金融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依赖程度最高。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52和0.72,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这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依赖程度最高。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要高于东部。利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GDP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变化一单位,GDP变动0.18个单位;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变化一单位,GDP变动0.14个单位。中部地区由于面板数据时序太短,没有通过模型检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实体经济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东部地区由于企业效益普遍较好,自有资金较为充足,同时民间融资和外资直接投资活跃,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此外,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第三产业相关性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相关性较弱。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77),与第一产业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为0.2)。这表明,从产业结构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高低主要取决于二产、三产的规模和占比。

分区域看,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三大产业的相关程度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产相关程度最高,二产次之,与一产相关性不显著;中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二产相关程度最高,三产次之,与一产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二、三次产业相关性较强,与一产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见表2)。

4.地区融资结构反映不同融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地区 、外币贷款、表外融资、企业债券、股票、保险赔偿以及其他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及贷款公司贷款)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79、0.82、0.71、0.70、0.87和0.63,投资性房地产与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见表3)。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与除投资性房地产外的各类融资相关性均较强;中部地区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股票和保险赔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弱于前两项,外币贷款、企业债券、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外币贷款和投资性房地产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其余融资方式与经济增长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见表3)。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监测分析的重要意义

与人民币贷款相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地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支持。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有利于改善地区融资环境,增强金融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具体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在传统的经济金融关系分析中,通常以新增贷款反映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但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快,金融结构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特别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已降至50%以下,该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全面反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

二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利用不同融资工具,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有利于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特点。例如,有的地区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企业融资结构有待改善。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研究融资结构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优化融资结构,培育和发展区域金融市场,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四是有利于从金融视角寻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策略。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差异较大。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针对不同区域融资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从金融视角寻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策略。

社会融资规模范文第2篇

(一)社会融资规模各指标占比变化根据表1的分类方法,我们得到社会融资规模的占比如表2所示。从表中看到,表内业务的占比整体下降,2002年的占比是95.5%,到2013年为54.73%,下降了40.77个百分点,,但表内业务占比一直是最高的。而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占比不断上升,其中表外业务占比从2003年的8.2%上升到2013年的29.82%,上升21.62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占比从2002年的4.9%上升到2012年的15.94%,上升11.04个百分点。虽然直接融资占比在2013年下降到11.74%,但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实体经济的融资偏好,我们相信,其占比在未来将不断上升。因此,我们看到,在社会融资规模中,表内业务占比逐渐下降,而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占比不断上升,但表内业务占比一直最大。

(二)社会融资规模各项指标每年融资数量变化根据表3,从整体上看,表内业务、表外业务、直接融资每年新增融资数量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增大。表内业务从2002年的1920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94764亿元,平均增长率约为15.62%。表外业务的数量从2003年的261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1625亿元,平均增长率为34.78%。除个别年份融资数量有所减少外,表外业务融资量每年增加。直接融资每年新增融资数量在2002年的为995亿元,在2012年达到2505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38.07%(尽管在2013年下降到20332亿元)。其次,从图1中,我们观察三大指标每年增长速度。表内业务的增长率除在2009年因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贷款投放量而达到最大之外,其余年份,表外业务的增长率都比表内业务的要高。同时,除了2003年和2013年这两年之外,直接融资的增长率也比表内的增长率高。虽然表内业务在融资规模的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其增长率却小于表外贷款和直接融资的增长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实体经济的社会融资规模中,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各项指标的社会融资数量每年增加。表内业务虽然在融资数量和占比上呈现绝对优势,但其增长率和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而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融资数量和占比不断上升。这说明实体经济社会融资结构出现变化,打破以表内业务为主的单一融资模式,逐渐向表内业务、表外业务以及直接融资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原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不断增加,各项指标每年融资数量不断增加,表内业务占比下降,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占比上升,造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1.我国金融改革的导向作用。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改变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推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直以来,实体经济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2002年银行贷款的占比仍高达95.5%。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们看到表内业务的占比逐渐下降,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占比不断上升。2.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要求,控制表内业务和发展表外业务。根据《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在2009年,银行新增表内贷款为105207亿元,2010年到2013年累计新增表内贷款为350698亿元,不考虑银行留存等因素,银行需要将近3.65万亿元的资本以满足2009~2013年的贷款增长,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能支撑银行如此庞大的融资数量。面对这一现实,银行只能收缩贷款规模。贷款收缩降低了银行利润,也使其面临转型压力,因此,开展表外业务不仅可以使银行开展风险较低的金融中介服务,而且可减少银行的资本占用,降低经营成本,也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并使经济更稳定发展。3.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经营利润下降,银行为减少信用风险,有意控制表内业务的规模。虽然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企业增长乏力,利润减少,破产和违约的概率增大。面对这一经济态势,银行为降低信用风险,对企业的信贷投放日趋谨慎,造成表内贷款占比下降。4.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直接融资的成本低,融资便利。由于直接融资直接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没有银行贷款利差等中介环节,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渐成熟,金融制度和法律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证券发行和承销的业务日趋熟练,以及流动性良好的一级和二级市场,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了便利。

二、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实体经济发展

(一)社会融资规模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银行既是经营信用又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随着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它将给银行带来以下风险。1.银行存贷业务受到冲击,贷款市场份额降低。首先,金融市场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发展,使企业和居民投融资的渠道日渐增多,居民的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到金融市场,金融脱媒深化,银行吸存放贷的经营能力下降。其次,我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并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导致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直接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一部分银行的大型优质企业。然而这部分企业往往具有经营稳定、信用较好、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并在银行表内业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优质客户的流失造成银行对这一部分大型优质企业的放贷量减少。2.信用风险增大。首先,银行一部分大型优质客户流失降低银行贷款客户的整体信用质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贷款规模整体较小,竞争优势、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没有大企业强。与贷款给大客户相比,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其次,表外业务是银行或有资产负债,不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因而银行没有像对待表内业务那样,对其高度重视。同时,银行对表外业务的审核和监管的力度都比较弱,导致银行面临的隐蔽信用风险增大。一旦客户违约,就会转移至表内,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负债,损害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降低银行资产回报率。3.监管风险增强。对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银行正常情况下只是作为一个中介机构,不用承担违约风险,因而认为其属于低风险业务,对其监管较弱,然而,银行如果不认真审核和监管贷款资金的用途和流向,那么其将面临很大的监管风险。目前,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社会融资规模增多和占比增大时,银行更应加强对其资金用途和流向的监管,降低监管风险。4.操作风险进一步增大。相对银行表内业务来说,表外业务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晚,业务内容复杂,加上缺少专业性的人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处理具体的业务时,出现操作失误的概率大。此外,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也获得开办中间业务的资格,他们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来说略逊一筹,无疑又会进一步增加操作风险。

(二)银行风险防范与实体经济发展针对社会融资规模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银行应该积极应对,清晰定位,顺应市场发展,创新业务和经营模式,从而为实体经济更好的服务。1.增加对高质量中小企业的贷款并将贷款打包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首先,银行一部分优质客户流失,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上国家的“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即:“对于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银行作为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同时又是盈利机构,应该对现金流稳定、发展前景好和信用状况优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银行也应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可以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别定价,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一定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充分调查,查清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必要时建立全国征信系统,监督企业信用,对符合贷款要求的企业进行放款。贷款发放后,银行还要进行贷后监督,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监督贷款去向和使用情况,一旦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化,银行可以停止对其贷款发放,降低银行风险。再次,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可以将贷款存量进行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盘活贷款存量,尽早回收资金,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将贷款资产移到表外,降低银行风险。2.银行应积极创新,拓展新的业务和经营模式。面对实体经济融资结构的变化,银行“吸存放贷”的经营模式在一步步地受到市场冲击,银行的传统贷款逐渐失去其优势。因此,银行应该反思其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摸清市场需求,创新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首先,激发和培养银行的创新力,加强新产品和业务的开发。比如,深化基金、保险、债券、贵金属、外汇、理财等投资理财产品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投资理财产品的种类。同时,在直接融资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交易承销等业务。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除发展银行传统的柜台业务外,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转账、理财等服务。当前,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业务日益盛行,银行应积极丰富移动银行的业务种类并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再次,银行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或者企业的合作,拓展银行服务领域,向其他业务领域交叉渗透。总之,银行应该从单纯的融资中介向全面的服务中介转型,向客户提供多种类的业务品种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从单纯依靠利息收入向收入多元化的方向转变。3.在控制表外业务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表外业务,以服务于实体经济。表外业务的社会融资规模和占比增加,表外业务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这是在国家控制银行贷款规模和直接融资业务发展的情况下,银行增加盈利的方式。因此,银行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了解实体经济的需求,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扩大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的规模,一方面增加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给实体经济进行融资,解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其次,在扩张发展表外业务时,必须要积极控制风险。银行在增加经营表外业务的规模时,信用风险、监管风险和操作风险进一步增大,银行应从三方面进行防范。首先,提高表外业务的风险意识,加强对进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强化贷前调查,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选择。其次,银行应对表外业务的资金去向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一方面用于监测企业的经营情况,降低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防止企业将资金用于法律法规严禁的领域,降低监管风险。再次,银行应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增加其对表外业务的理解和提升业务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

三、结论

社会融资规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CPI,GDP,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一、引言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未贴现的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等等。社会融资规模能够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由2002年的2.01万亿增长至2012年的15.76万亿。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贷款一直占据着最大的份额。虽然人民币贷款的绝对数额在不断上升,由2002年的1.85万亿上升到2012年的8.2万亿,但所占份额却从2002年的91.9%不断降到2012年的52.1%。除了人民币贷款,其余各项数额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社会融资规模与CPI、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说明。由于人民银行仅公布了2002年以来的社会融资规模,因此若选取年度数据,则数据量不够,得到的结论也不能充分说明他们的关系,故本文选取2002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同时,选取CPI代表物价水平,选取GDP代表经济增长。社会融资规模(SF)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CPI 和GDP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由于CPI没有月度数据,故首先将以上月为100的月度CPI转换为定基发展速度,再将每季度内三个月的数据作几何平均即得到该季度CPI的代表值。另外,因为采用的是季度数据,因此先将三组数据运用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影响,最后将各组数据取对数形式得到lnSF、lnCPI、lnGDP。

(二)单位根检验。为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首先采用ADF方法对三组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社会融资规模(lnSF)、居民消费价格指数(lnCPI)、国内生产总值(lnGDP)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大于临界值,而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小于临界值。故认为这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三)协整检验。由于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两步法。

首先对lnSF与lnCPI进行协整检验,建立回归方程: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值为-5.278981,利用协整检验临界值表可以计算得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4.0258,故lnCPI与lnSF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

其次对lnSF与lnGDP进行协整检验,建立回归方程: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值为-4.34377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小于临界值为-4.0258,因此lnGDP与lnSF协整。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在分析两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之前,首先利用AIC、S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为3。LnCPI、lnGDP分别与lnSF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lnCPI与lnSF均是彼此的Granger原因,lnGDP可以Granger导致lnSF,反过来,lnSF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

(五)VAR模型分析

在VAR模型中,可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受到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可以得知lnSF的冲击,一方面会使lnCPI先正向变动,在第6期出现增长高峰,此后增长幅度开始回落,另一方面,会引起lnGDP下降,并且在较长的期间内都保持负增长的状态。反过来,lnCPI的冲击使得lnSF下降,在第4期出现负增长的高峰,直到第十期逐渐稳定;给lnGDP一个冲击后,lnSF的变动并不大,4期之后会处于较小的稳定增长状态。

方差分解方法是Sims于1980年提出的,可以定量地分析每一冲击对变量的贡献程度。其中表1是lnSF的方差分解表。由该表可知,从第7期开始,方差分解的结果开始稳定,lnSF的预测误差52.59%来自于lnCPI,46.18%来自于自身。lnCPI的冲击对lnSF预测误差的影响非常大。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社会融资规模与CPI、GDP的关系较为紧密。我国货币政策中首要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而结论显示社会融资规模与CPI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从这一方面来说,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可行的。另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与CPI、GDP的相关性非常强,相关系数达到0.94和 0.95。总之,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与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系较强。用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更有力于央行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 中国金融家,2011(3)

社会融资规模范文第4篇

关键词:VAR模型;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7-03

一、引言

中间目标是央行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的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长期以来,央行将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重点监测、调控和分析的中间目标。随着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迅速,其内生性也不断增加,其作为中间目标所需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也在不断下降。同时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化、融资渠道的拓宽、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能力逐渐增强以及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如果继续以广义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可能会对货币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误判,不能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在此背景下,央行提出用社会融资规模代替M2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但其概念较新,对其作为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存在疑问。

二、文献综述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效性的论述,主要是在研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GDP、CPI等数据的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大致有两类:(1)价格型变量,如利率;(2)数量型变量,如M2、社会融资规模。对利率、M2是否能够作为中间目标,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众多研究,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为中间指标的研究最近两年才开始。在定性分析方面,盛松成(2011)总结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指标。张春生(2013)以IS-LM作为模型框架,认为外在冲击来自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指标的效果并不比M2要好,当外在冲击来自货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适合作为中间指标。在定量分析方面,齐晓楠等(2012)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比较了社会融资规模与GDP、CPI之间的关系,认为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指标有利于货币政策检测和货币政策执行。焦琦斌(2012)等通过社会融资规模的月度估算数据建立VAR模型,发现与M2相比,社会融资规模对GDP对CPI的波动有更好的解释。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内容:首先,以往的文献都是研究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加入操作目标这一新的变量,因为操作目标对中间目标的影响效果,会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的最终传导效果,因此,在选择出最优的中间目标时,也要确定与其对应的具有最佳传导效果的操作目标,从而确定最优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其次,本文将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都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类,并对两者的执行效果进行比较。

三、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方法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借鉴Stock和Watson(19891的研究,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趋势项和波动项,将变量偏离其趋势的离差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数据的纵向动态变化特征。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波动值后,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波动项之间的动态影响。

本文研究区间确定为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并选取信贷规模,基础货币的月度同比增长率作为数量型操作目标的变量,隔夜拆解利率作为价格型操作目标的变量,分别用NL、BM,I表示;选取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月度同比增长率作为数量型中间目标的变量,短期利率作为价格型中间目标的变量,分别用RZ、M2、R表示;GDP的同比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CPI的同比增长率作为币值稳定的变量。由于GDP仅有季度数据,考虑到GDP逐月变化情况不大,因此采用简均内插法求GDP的月度增长率。在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波动值趋势,分别用NLC、BMC、IC、RZC、M2C、RC、GDPC、CPIC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宏统计数据库。

(二)实证结果

1.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

经过ADF单位根检验,无论是操作目标,中间目标还是最终目标的变量,通过H-P滤波分离趋势项后的波动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都为时间平稳序列。

对操作目标与中间目标之间的关系、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操作目标中的新增贷款NLC是社会融资规模RZC和货币供应量M2C的Granger原因;基础货币BMC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C的Granger原因,隔夜拆解利率IC是M2C和短期利率RC的Granger原因。中间目标变量RZC,M2C,RC均是GDPC和CPIC的Granger原因。

2.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分别考察操作目标对中间目标的影响,中间目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确定三者之间最优的组合方式,从而判断社会融资规模是否比其他变量更适合作为中间目标。

(1)NLC与RZC、M2C、RC的动态关系

如图1所示,在NLC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下,RZC对NLC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要比对M2C和RC更明显,且持续时间也较长,说明信贷规模作为操作目标时,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对应的中间目标。

(2)BMC与RZC、M2C、RC的动态关系

如图2所示,BMC对M2C的影响要强于RZC和RC,在第7期到达最大值,说明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时,M2更适合作为对应的中间目标。

(3)IC与RZC、M2C、RC的动态关系

如图3所示,IC对RC和M2C的影响要明显的强于RZC,RC更是在第2期就达到最大值,说明隔夜拆解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时,短期利率更适合作为对应的中间目标。

(4)GDPC与RZC、M2C、RC的动态关系

如图4,在RZC、M2C、RC的―个标准差冲击下,GDPC均具有上升趋势,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对GDP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时效最长。这可能与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有关,信贷资金和直接融资是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非常大,这些资金都投放到实体经济发展中,对实体经济具有带动和支持的作用,随着其规模的增加,实体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内需以及净出口增长也更加迅速,因此对本国GDP的带动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5)CPIC与RZC、M2C、RC的动态关系

如图5所示,在RZC、M2C、IC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下,CPIC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要明显的强于GDPC对三个变量的脉冲响应,说明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波动要强于产出水平的波动,其中M2对物价水平波动影响最大、社会融资规模次之,而短期利率没有前两者的影响大,是因为价格水平的波动主要受货币供给所引起的需求变动影响,所以M2对CPI的影响相对更大。

(3)方差分解

表一和表二分别表示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方差分解情况,从中可以得知,央行若使用价格型变量来实现最终目标,效果不太显著,虽然操作目标隔夜拆解利率对中间目标短期利率变动的贡献达到65.83%,但短期利率对最终目标GDP和CPI变动的贡献率只有3.51%和11.21%,所以,通过调节隔夜拆解利率,以影响短期利率,最终影响GDP和CPI,这在整个传导机制中所占比重只有为2.31%和7.37%。相比之下,如果使用数量型变量来实现最终目标,效果会更加显著一些。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影响M2,最终影响GDP和CPI,可以使权重分别达到5.01%和10.81%。但最优的效果是调节信贷规模,以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最终影响GDP和CPI,这样的组合能使对GDP和c Pl的影响权重到达8.14%和11.06%。

四、结论及启示

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央行应依据操作目标对中间目标的影响效果,以及中间目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效果,来确定最优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方式,所以根据上述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短期利率相比,社会融资规模能够更好的调控最终目标,并且能够通过信贷规模作为操作目标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其作为新的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最终目标的执行效果虽然不及社会融资规模,但对价格水平的波动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所以可以作为辅助的中间目标加以使用。

(三)数量型变量对最终目标的影响要明显的优于价格型变量,虽然隔夜拆解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对短期利率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但短期利率对最终目标的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其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时机还未完全成熟。

社会融资规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金融统计;社会融资结构;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1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融资总量扩张很快,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金融体系开始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以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监测、分析和调控中间目标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因此,当前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符合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宏观政策的需要。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国人民银行也提出“在宏观调控中需要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以社会融资规模取代M2和新增贷款规模,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对于提高货币政策决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从机构看,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根据定义,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政府财政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不应计入社会融资规模,而民间融资和私募股权理论上应计入社会融资规模,但由于数据可得性差,暂不计入,未来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其计入。

二、文献综述

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定性分析及金融宏观调控等方面。盛松成(2011)研究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并从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的角度说明了其重要性[1-2]。张鉴君等(2011)研究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有效性,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关系和影响程度[3]。黄隽(2011)认为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发生改变,银行理财业务使货币政策的影响力下降,新兴融资方式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并建议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应逐渐细化,尤其是要增加宏观调控的监测指标,逐步确定金融监测的指标体系[4]。晏露蓉等(2012)运用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潜在产出和货币需求函数等理论,辨析社会融资规模合理性的标准及测量方法,提出建立“合理社会融资规模需求函数模型”和“基准资金价格指数调控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想[5]。

关于社会融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谭太平(2011)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国内信贷、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6]。张嘉为等(2012)建立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模拟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对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均产生显著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将更能反映货币政策调整对资金供给的影响,其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大于银行信贷变动的影响[7];若信贷额度控制,窗口指导等政策导致贷款难度变大,银行信贷向直接融资转移,从而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考察资金供给将更全面。

深入开展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将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社会融规模对实体经济总体的动态影响,社会融资结构(即社会融资规模中银行贷款部分、非银行贷款部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社会融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变迁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动态变化。

三、模型设定

(一)状态空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