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力平衡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引导;互动;主体性;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2(S)-0022-4
市初二物理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及市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集中培训结束后,一学校青年教师回校上汇报课,上的是第九章第一节《二力平衡》。他把上两次活动中听到的课及课后议课中的改进建议等进行了消化和吸收,重新修改了课件和练习,尝试上了这一节课,此次实践课获得听课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上课伊始,教师让大家先看几段视频:呼啸而上的战机在空中或翻滚,或聚或散;过山车上下翻滚,快速前行;火箭从发射架上喷吐着烈焰呼啸而起飞入高空。师:大家知道是什么让飞机和过山车的运动状态急剧发生变化的吗?又是什么举起成百上千吨的火箭并送入太空?生(齐):力。师:对,是力在左右着物体运动的规律,力和运动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开始我们将逐步探讨其中的奥秘。
分析站在全章的高度,引领这一章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
师: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大多是很复杂的,为了便于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投放巨石阵图片和几幅从各个角度拍摄的美国叠石艺术图片,学生面露惊讶之色。)师:这些巨石叠放成这样,可能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解决心中的疑问。
分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物理。
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投影P62图9-1的四幅图),这几个物体各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我们让各小组分别汇报。
由于教师将图片下的说明文字中的关键词如“静止”、“匀速”等都套成鲜艳的彩色,学生在说出物体的状态时没有什么障碍,对静止的花瓶和叠石、起重机吊起的货物的受力分析也都正确,在对行驶中的列车的受力分析中,几个学生都有遗漏,最后尽管统一了意见,还有一些学生对是否存在向上的支持力还有疑虑。
师:你怎么知道列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
生1:火车能在桥上不掉下去,说明它受到桥的支持力作用。
生2:车对地面有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地面对车也有力的作用,这就是支持力。
师:很好!都还能说出自己的依据。像这样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再来看最简单的情况,像图1、图3和图4中的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简称二力平衡。(板书课题和第一个知识点:平衡状态)
师:我们请一个同学小结一下,平衡状态其实包含哪两种状态?
生: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把这两种状态并列板书在平衡状态的前面)
师:我们来看这几个物体,它们是否也处于平衡状态?
视频播放正加速上升的火箭、树上下落的苹果、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学生边看边举手回答,它们都不是平衡状态。
师:哪个同学来小结一下,为什么它们都不是平衡状态的?
生1:火箭是加速运动的,苹果下落是越落越快的,行星绕着太阳转动,是做曲线运动的。
生2:它们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能否说出几个身边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而且要说出它的状态。
生1:静止的课桌。
生2:课桌上的书本。
生3:站着的我。(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生4:马路上匀速运动的汽车。
马上有同学反驳,不对。师:你认为怎么说才对呢?生5:在直的马路上匀速运动的汽车。生6:在平直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大家一起鼓掌)
分析教师有效的问题引领,激发起学生的思考,师生有效的互动,让思维碰撞出火花。通过列举正反两个方面且联系学生生活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这种训练设计及时到位,事半功倍效果好。
师:(指着图片中的花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这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看到大家似乎无从下手,欲言又止)
师继续:我们在前面讨论到过,力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
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师:那么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一下,两个互相平衡的力,它们的大小、方向等等,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呢?大胆猜想一下!
生1:大小可能相等。
生2:方向可能相反的。
生3:还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的。
生4:它们的作用点也应该相同。
老师听着同学的回答,边将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一条直线,作用点等并列板书于黑板右侧。
师: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很好,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为了方便实验,我们只探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所满足的条件。
提示我们来看桌上的器材(课前实验室教师已经将硬纸板、细线、铁架台组装好),首先明确要研究的对象是小纸板,作用在纸板上的两个力就是两边的细线对它的拉力,由于小纸板的重力远小于两边钩码对小纸板的拉力,所以小纸板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在投影上打出63页的“信息快递”和物理思想: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那么作用在小纸板上的两个拉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使它保持静止呢?小组讨论三分钟,然后让同学来说说,你们准备探究哪个因素,怎么操作?
生1:我们准备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在两边细线的下面挂上不同的钩码,看纸板会不会静止。
生2:我们准备探究两个力的方向关系,把挂在右边的钩码拿掉,也挂到左边来。
生3:第一组的实验除了要挂不同的钩码看一看,还要挂相同的钩码也看看结果的。
师:(看大家似乎没有其他办法了)把右边的钩码也挂到左边。你们认为是两个力拉纸板还是一个力在拉呢?怎么做才是有两个力拉呢?
生:把右边的细线也挂到左边滑轮上。再在线下挂钩码。
师:大家的方案很好!如果我要想验证,这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呢?该怎么做呢?谁能想出比较好的办法?那么就要——使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生:把纸板往下拉一点,两边的线就不在同一直线上了。然后松开手,看纸板能否静止。
师:他的做法,大家听明白了吗?这个做法也可以,但是有个小问题,我们说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探究结果时,我们只能改变其中一个,在刚才这个同学的方案中,往下拉一点纸板,两条线是不在一直线上了,但同时它们的方向也不是相反的了啊!(手比划一下)而是有一个夹角了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把纸板扭转一下。
师:你做给大家看看呢。(教师跟着学生一起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大家看明白了吗?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保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还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分析教师的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了下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做着这个实验,并请他们说出自己的尝试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一个探究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观察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转化为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师:很好!刚才有个同学在猜想时还说到这两个力的作用点要一致,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现在小纸板就是静止的(指演示器材上的),细线在纸板上的作用点一定要在同一点上吗?
生:不需要。
师:那么两边的拉力若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纸板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拿起一把剪刀,作势要剪开纸板的样子)若把它的中间剪开,变成两片纸板了,它们还都能保持静止状态吗?现在我们知道二力平衡可能要满足哪些条件了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探究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还要看看哪个组能最快完成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完成实验,并填写学案上的结论部分,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完成了实验的过程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预设的问题很好地引导着学生的思考,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过程中思路清晰,条理性好。
师:谁来把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完整地说一下。(学案上有要求同学以填空形式完成的结论)
学生完整地把学案上的结论填好并回答正确。
师:谁能说一下,这句话中包含了二力平衡的哪几个条件?
生1:三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生2:还有一个: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师:我们在猜想阶段曾有个同学猜想两个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点上,是作用在同一点上还是同一物体上呢?我们一起来把这几个条件提炼一下: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板书)我们来看几个例题。(投影。学案上也有)
分析4个例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情况,针对性较强,选题较典型,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也进一步突出了教学重点。
师:通过前面的探究和几个例题,我们能否归纳出判定一个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的依据。
生1: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一定平衡的。
生2:还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生3:如果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还要是同一物体上。
师:我们可以依据物体的状态来判定,也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定。我们能否判断课堂开始时观看的叠石,在什么情况下,叠石可以静止不动呢?
生:它所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必须在一直线上。
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前面看过的第二幅图,青藏高原上匀速行驶的列车的受力情况。可以各小组先讨论一下。(小组讨论后,学生再回答)
生:重力和支持力是二力平衡的,牵引力和阻力也是二力平衡的。
师:在竖直方向上可以看成列车没有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便于我们理解重力与支持力的关系、牵引力与阻力的关系。我们来看64页《生活·物理·社会》,请个同学把“高空王子阿迪力”这段读一下。(一生读)注意他在行走时,总在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使重力作用线竖直向下通过钢丝,这样阿迪力才能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师:下面我们来完成64页“WWW”的四道题目。(学生用几分钟时间完成后,请了几个同学进行了分析讲解。)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请几个同学发言交流,同时教师将黑板上的板书划分成左右两块,左边是排列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并用大括号括起,标上“平衡状态”,右边是二力平衡条件,大括号括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两个大括号之间用两个反向的箭头相连。然后布置了作业。)
分析既帮助学生及时回顾总结并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通过板书设计为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教师在板书设计上的用心和认真。也进一步突出了这节课的知识重点。
总评整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设计合理,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都较准确,重点突出有方法,难点突破有发现。善于调动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学生的活动设计思路清晰,安排合理。整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训练设计合理到位,时机安排巧妙,训练效果好,达成度高。板书设计有新意。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等待,善于倾听,语言清晰规范,感情投入。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引导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得当,教学过程显得十分流畅。课堂中还应多关注学困生,提问的面还可扩大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立足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后记青年教师只有主动学习,锐意进取,大胆尝试。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不断学习和尝试先进的教学方法,用心钻研教学理论和先进经验。并积极消化吸收,不断攀登教学业务的一个个高峰,才能快速成长为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在中考物理实验复习时,首先教师要在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上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有基本测量仪器都能熟练了解并会应用.如:温度计、刻度尺、秒表、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液体压强计、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能表、测电笔等的读数问题和使用方法.其次,重点“重现”教材中的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由于教材中探究实验较多,掌握实验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又十分重要的,但在短暂的中考复习阶段,不可能把每一个实验都重新做一遍,这就要求教师复习时要针对典型的实验进行“重现”,并且针对不同的实验采用不同的重现方式,即通过恰当的手段、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推理、分析得出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复习的实效.
1重现探究过程, 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
初中物理中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探究实验比较多,如“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等等,我们可以归类进行复习,选其中的一个进实验室重新做一遍,体验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这种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提高复习的实效.如让学生再次做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学生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展开,即本次实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进行猜想和假设,如何设计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要用到哪些仪器,实验的步骤是什么?),数据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归纳写出结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书写实验结论时要注意要点(控制变量).再结合例题1进行巩固练习.
例题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毛巾、木板、棉布的表面上运动时必须保持运动,根据的原理,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针对这一猜想完成以下探究内容.
A.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可以配以图来说明):
B.设计记录数据或现象的表格(只列出表格中栏目名称):
C.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1 木块与木板 4 0.82 木块与木板 6 1.23 木块与棉布 6 24 木块与毛巾 6 2.52重现物理规律,加强学生对重要规律的掌握
当然也有些实验是不适宜让学生重新再做的,就可以利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把一些实验过程及规律重现出来,如“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力平衡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等等.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边回忆边复述实验中的要点与注意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分析,既节省复习时间又提高实效.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中,该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在进行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成像规律,然后再利用课件来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温“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等记忆口诀,并投影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及光屏的中心是在同一高度还是同一直线;蜡烛烧短后,像如何移动;若用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像有何变化;如何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估测凸透镜的焦距等,学生通过讨论来解答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而在处理有关凸透镜的习题时,有时应把具体的数据化为规律或把规律化为具体数据,帮助学生理解成像规律的具体运用.结合例题2、例题3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规律来解题.
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例题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关键词] 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思考
浙教版《科学》既是知识面比较广的一门课程,又是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课程。当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新课程逐步有了理性认识,并注重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因此,我想从一个第一线实践者的角度,就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要体现有效性
“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既是“课改”的归宿,也是现阶段“课改”的目标。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①什么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发展?②什么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尽管大多数教师能够接受比较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真的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得到体现,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位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这样设计《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在复习了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之后,演示将木块和石块慢慢浸没水中放手,并让学生回答木块和石块的状态和解释原因。学生没能回答上来。此时教师用动画模拟并自己解释了三种受力情况,得出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预设,牢牢地控制了课堂教学的发展,看起来很流畅和顺利,好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仔细想想,在这种传统的有条理的组织下的学习,学生真的明白了吗?况且原先提供的知识铺垫学生真正利用了吗?那么,能否这样设计:在受力分析时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合作研究有几种受力的情况,提示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分析在不同的受力情况下物体会出现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这样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结合老师提供的情境来自己建构知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我以为,教师不应仅仅是口头上承认现代的教育理念,而且要把这些理念贯穿在每一个课堂教学的环节中,真正转变观念,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
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这个教育阶段,学生不在于知识学得多少,更多的知识是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而获得的,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却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因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兴趣、爱好,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就显得更为重要。
课改中探究性学习的提出和实施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计和运用探究性学习,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在探究中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容量和控制教学活动,一位老师设计了分组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的方式,让不同的探究小组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自行设计,探究出其中的一个因素,然后各小组汇报结果,老师总结。探究中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进行的大多是一些无意义的探究,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在总结阶段,老师一直期待正确结论的出现,以推动自己的预先设计的教学活动,而不是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对探究中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不予理睬,甚至没有对出现的科学性错误进行纠正。那么这样的探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只是为了包装,实质上已经完全背离了探究的目的。探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所以,在探究中要善于发现即时生成的新问题和学习资源,这比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可能还要有效和精彩,同时也要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引导,从而真正发挥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发挥课件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课堂内容的容量。但就目前看到的大部分课堂使用的课件来看,由于担心图片和文字过小学生看不到,而在页面上使用大号字体和大幅图片,导致页面空洞无内容,同时也使关键的内容展示停留的时间过短。另外课件的界面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花里胡哨的东西太多,界面的背景和颜色不统一,甚至有巨大的反差。这些都导致了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就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打算,设计和规划好课件的页面框架结构,页面要朴素和精致而不止是“花”和“动”,内容要充实,尽量把相关的内容设计在一页,以避免空洞,并提高课件展示的效果。
关键词:大气的受热 等压面 大气运动 气压带 锋面气旋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境》,主要介绍了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多,容量大,抽象性强,历来是高考命题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中“高出不胜寒”理解错误。
同学们总认为,山顶距离太阳近,应该热,而山底距离太阳远,应该冷。这就说明他们没有弄清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么?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是什么?因此授课时提高同学们的想象力,对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清楚,理解大气的热量来源实质是能量的传递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吸收地面辐射越多、温度越高,距离地面越远吸收地面辐射越少、温度越低。
二、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的判读和风向确定含糊
(一)等压面的判读时对气压和气温的分布。以图示为例:
C、B气压高于G、F气压好理解,A气压高于E气压理解不了。从表面上看A确实是低压,E确实是高压,忽略了气压的垂直分布;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A处低压是相对B、C气压低,E处高压是相对G、F气压高,气压值A处是高于E处的。
就气温对比来而言,A处气温高于B处,因为A处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B处遇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即我们常说的“热低压冷高压”。这样有些同学以此类推,E处气温也低于F、G处气温,原因E处高压F、G处低压,这就说明,没有完全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E处气压高并不是因为E处热,而是由于地面A处受热气流影响,由地面上升到高空,在高空E处形成高压。既然E处气流来自地面,同一垂直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E处气温是高于G、F的。
(二)风向的确定。
风的性质多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进行描述。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分为高空风和近地面风。高空风受两个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受三个力作用。但在形成后,高空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风向斜穿等压线,同学们不能理解。这需要结合数学和物理知识、借助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化地表现出来。
以高空风为例:高空风大气受两个力作用,二力平衡时风向才稳定,因此,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永远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最终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风判断下来近地面风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疑问重重
(一)三圈环流纬度30附近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获得热量的多少存在差异,就形成了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各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是不均匀的,这必将引起全球范围的大气运动,即大气环流。同学们很快板图作出“北半球单圈环流”的示意图,但是他们忽略关键的一个问题“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如果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还能到达极地吗?
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由于终年炎热气流上升,上升到高空的气流在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形成高压,大气不再稳定,一部分向北运动一部分向南运动,向南北运动的气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右偏转,到30度纬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不能向北运动,当然也不能向南向西运动,能不能向东运动?有些同学回答是肯定的。这就需要教师分析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抓住30度纬度上空都有来自赤道地区的偏转成西风的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没有明显的气压差,大气不能做水平运动,因此,也就不能形成30度纬度上空的东风(加上展示课件辅助效果更直观)。赤道地区气流又源源不断供应,此时南北纬30°高空的气流只能下沉到地面,在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二)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地区由于终年寒冷,气流下沉,在地表形成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南北纬30度附近气流由高空下沉到地面,在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在南北纬60度相遇。学生感觉上应该形成高压带。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让学生分清地面和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和大气垂直运动。来自高低纬的气流在南北60度相遇后,来自低纬的气流性质温暖,来自高纬地区的气流性质寒冷,冷暖气团交汇后暖气团向上爬升,使原本大量的气流减少在地表形成低压带。
四、锋面气旋系统认识不足
同学们都知道锋面、气旋和反气旋两大类天气系统的特点,然而对于锋面气旋系统,课本中仅仅简单地提到它的概念和一幅锋面气旋图,这使有的同学对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很难去全面把握,甚至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天气系统看待,然而在历年的高考中多有涉及,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锋面气旋。如(下图)
锋面气旋是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
(二)锋面气旋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很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出一条暖锋(PN),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PM),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锋面上的暖空气呈螺旋状上升,锋面下的冷空气呈扇形展开下沉。锋面气旋的天气变化明显,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雷雨、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
(三)锋面气旋中的冷锋、暖锋判别。
1、锋面一般出现在低压槽附近。高压和高压脊附近一般为晴天,无锋面出现。
2、以锋面为界线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纬度高的为冷气团),然后,根据气旋的旋转来判别冷、暖锋面,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气旋左侧总为冷锋,右侧总为暖锋(如下图)。
一、重理论,轻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众多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实验而抽象概括出来的。然而教学中实验常被单纯的理论讲解所替代,这样做虽然学生也能接受,但不符合认知规律,导致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有缺陷。具体表现为:1.缺乏形象感知,2.缺乏物理情境呈现的基础,3.缺乏概念、规律形成的客观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使学生参与、感受这一过程,亲历知识的探索、研究、构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他们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比如学生在学习简谐运动的图像时,往往不容易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沙摆实验,指导他们观察摆动规律,研究落沙痕迹的意义,再引导他们将沙痕抽象为函数图像,学生对图像的物理意义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容易跟波的图像相区分。这样做比单纯地演练习题效率要高,同时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实验还要避免两个极端:1.教师详细讲解原理、步骤,精心演示实验过程,再让学生模仿着做;2.教师对实验作简单介绍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尤其突出了对实验设计能力和迁移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实验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做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测重力加速度有哪些方法?总结得出:1.利用自由落体测高度和时间;2.利用小车沿斜面自由下滑测倾角、动摩擦因数和加速度;3.利用飞行器绕地球做低轨道匀速圆周运动重力提供向心力,已知地球半径测周期;4.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摆长和周期。这样既有利于扩展学生思路,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选取出最佳方案:本着简洁准确的原则方案4较好。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明确实验原理,选取实验器材,理清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学生在实验过程的主动参与,使他们的实验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重突破,轻分散
高中物理涉及的重点、难点较多,为寻求突破,教师往往采取深挖掘、多训练、一步到位的办法。事实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脱离学生实际,脱离认知规律,盲目拔高,暂时学生能够勉强应付几道难题,成绩有所提高,但并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以加速度这一概念为例,它是在第一章(人教版新课程・物理必修一)出现的,描述做变速运动的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要求掌握其物理意义,通过比值来定义(严格讲这只是平均加速度,还未涉及瞬时性),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知道其单位、理解其矢量性。第四章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同时强化了加速度的方向性和瞬时性,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第六章(人教版新课程・物理必修二)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加速度的方向性,使学生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第七章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加速度概念的实例。第五章机车以额定功率启动,要求学生根据加速度的瞬时变化,展现物理过程,判断速度变化,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并在简谐振动中进一步强化。当然上述过程中还穿插着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像这样一个概念要想在某一阶段的教学中形成突破是不现实的,应该把握住每一阶段对加速度的认识要求,由浅入深,适当分散难点,宁可在概念形成之初肤浅些也务必要准确,避免“跃进”带来的认识偏差。
三、重结论,轻过程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有这种现象,课堂能听懂,甚至觉得不难,概念、定理、定律等也能记住,但是遇到稍作变化的题目便束手无策了。这归根结底是能力问题。仅凭记住一些结论是学不好物理的,必须要注重结论的形成过程。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发现事物和不断询问‘为什么’,科学的目的是发问,他主要是询问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在展开的物理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产生疑问,分析信息并引出各种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开发潜能。这里还要注意一个误区,就是一谈到创设情境,往往是满堂的多媒体课件。
如进行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时,学生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易与二力平衡混淆;2.在以后复杂的受力分析中意识不到求解一个力可以通过分析该力的反作用力来解决。这两方面都不是大量课件演示诸如“鸡蛋碰石头”等所能解决的。课堂的重心还是应当放在典型实例的定量分析上,如用两个相同的弹簧秤对拉,和把一个弹簧秤固定后用力拉,引导学生读数、分析、比较,形成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四、重题量,轻方法
由于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的考查”,所以演题成为训练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并非题目练得越多,就见多识广,能力越强。尤其到了高三阶段,教师惟恐题型演练有疏漏,便征订各种复习资料,学生自然是疲于奔命。当然保持适当的题量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应精挑细选,特别要注意那些体现思想方法、体现能力要求的习题,在讲练过程中更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总结与运用。
事实上高考中很多题目虽看似新颖,但其解题方法很多是源于课本的,故能力训练不应脱离教材而盲目求新、求异、求难。以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第12题选修模块3―5题第3问为例,这是有争议的一道题,由于题目涉及了半衰期的定量问题,被认为超纲。其实其解题思想还是源于半衰期的概念,只要知道半衰期的定义,对课本中的举例在这种新的情境中稍加迁移,算出剩余P30占原有P30的百分比即可。可见许多解题方法都是和课本知识密切相联系的,只有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运用总结这些方法,再将其推广到习题予以加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