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绝招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质疑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14―01

现在很多语文课都听不到属于学生的声音,他们要么成了知识的奴隶,要么就是不会独立思考。当学生不独立思考,言不由衷地交流时,学习就变成一种毫无意义的复制,他们与生俱来的个性被慢慢扼杀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课堂,能听到学生真实声音的课堂,才是社会所渴求的。下面,笔者就“如何打造学生能发出真实声音的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流欲望

不论是新课的导入,还是问题的设计,教师都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轻松愉悦地读书、自由地想象、主动地表达。如:学习《绝招》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呢,想象一下他的绝招是怎么练成的?这个问题课文中没有描写,但却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他们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价值判断进行积极交流,情绪高涨。有的学生说,他是为了挽回上次无比尴尬的局面;还有的学生说,他是为了赢回自己的尊严……虽然说的是小柱子,可真正外显的却是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调用自己的言语系统表达。当有学生谈到三胖憋气的绝招时,教师让学生当堂模拟憋气比赛,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此时此刻,他们的身心是放松的,情绪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交流是真诚的。

二、尊重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课堂上思维僵化,语言贫乏,交流没有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更与教师平时的教学习惯、教学风格息息相关。如果教学方法陈旧,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学生就很难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更不会有自己的思维了;如果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只关注知识本身,忽视学生的情绪体验,漠视学生的脑力劳动过程,甚至对课堂上出现的不同声音不加分析地简单否定时,学生的智慧之门便悄然关闭,他们的语言与情感、价值观不再和谐统一。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伪装自己,学会了揣摩师意,师生的配合非常默契。可没有了生命的真实,也就没有了学习的价值,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这样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S、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尊重首先就意味着关注,当教师总是以教材和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学生就成了课堂的配角。因此,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不仅要看到学生做什么,听到学生说什么,而且要想象和判断出学生的认知过程、思维过程以及学习的困难点。

三、教会方法,实现师生与文本真正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机械重复,没有自己的感悟,没有自己的情绪体验,只能借助一些工具书上的教材解析实现课堂对话,他们说的是别人的话,表达的是别人的情感,看似精彩的课堂对话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表面繁荣。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披文入境,与文本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不能内化语言,不能与作者或文中的角色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绝招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在这部《诗意语文教育》中,集中了王老师近几年对诗意语文的一个不断理解和生成的文字轨迹,是他参与各种大型的、专题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的讲座和报告.虽未亲临现场,但我能够深切地感悟从王老师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对于诗意语文的解读和修行,令我对诗意语文有了滋心的感受,对我平常那近乎麻木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大的触动。

书中王老师精辟而形象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诗意语文,那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朴素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只要它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的、精神契合的、追寻幸福的、实现自我的、充满智慧的,那就是诗意语文。

回想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真是愧对学生,愧对自己。上课时,即兴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课后的反思策略也只做表面功夫。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其实我也挺讨厌这样的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曾经的理想抱负,都已不在。而这次读了《王崧舟诗意语文教育》,又激发了我灵魂深处的那份感动,那份纯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上好语文课,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王老师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课堂上教师要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要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他会不时地产生高峰体验,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

绝招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教研员先行课”是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员做为我校教育教研的带头人,在每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打头阵。但是我们并不是把活动只开展在这一个点上,而是本着“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这么一个主旨思想,开展以教研员为引领、中心组长作示范,学科教师共探究的一序列教学研究活动。

“教研员先行课”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研员先行观摩课。发挥同课异构的引领作用。

各科教研员经过考试层层选,他们都是学校各科教师中的骨干。那么教研员先行观摩课就是利用教研员的自身资源,发挥教研员引领带头作用,同时也给教研员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风采的机会。

各科教研员要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制定各自的活动计划、程序,下发本次活动通知。最重要的是备好自己的课:既要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又要着重下“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旨思想。开课分学科分时间段进行,全镇教师按计划分学科进行听课。课堂上,教研员也是纷纷亮出了绝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之后教研员组织自己的学科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教研员谈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老师们进行精彩的互动评课。评课要求老师们真刀真枪,实事求是。是优点的提出来加以学习,是缺点的提出来加以改进。这一环节,也是培养老师评课能力的机会。通过教研员先行观摩课要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我们的课堂要注重效率,注重质量。在课堂中是怎样提升效率,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一次教研员与老师们学习交流的机会。

第二阶段:学科组长示范课。展现同课异构的中心辐射地位。

教研员先行课只是引领,在各科教研员先行课之后,各科各年级中心教研组长借鉴教研员设计思路,再选本学科本年级的一节课,同样本着“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主旨思想进行设计,再一次示范,发挥组长的中心辐射作用。

作为中心教研组长,同样是我校的骨干教师。各位教研组长结合课程特点和自身优势,在示范课堂上展现出了个人特色、学科特点,展示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学科组长示范课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倡导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中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为学科教师提供向教研组长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提高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在此平台上,学科教师对组长的示范积极课展开讨论。探讨教学设计思路,研讨课堂教学方法,为第三阶段的学科教师探究课做准备。

第三阶段:学科教师探究课。共创同课异构的有效性。

针对各科教研组长的示范课,同组内教师经过研究这节课之后,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我们的同课异构活动细分为“确立重点课题――同备一节课,集思广益――既讲课又听课,取长补短――评研结合,共同反思提高――资源共享”五个步骤。在活动中,每一位教师既是听课者,又是授课者,既是授课者,又是评课者。通过同备、同讲、同听、同评的系列活动。

鼓励老师探索多层面、全方位的教学合作,实现与学生的信息分享与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在打开教师教学思路的同时,还为教师的教学个性提供了展现的平台。

绝招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重要性 ;时机 ;及时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别人设计的课程或教案去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魏书生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写了近30本的100万字的日记,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5本书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是分不开的。

我们身边的特级教师沈小玲老师,她有一个“绝招”,就是第一节课后都坚持写“教后记”,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记录教育教学及工作中的点滴感情和难忘的瞬间,反思当天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日积月累,这些工作帮助她发表了无数篇的论文和儿童读物,并出版了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悟?课堂内外》和《和谐的语文课堂》等著作,终于成为一代名师。由此可见,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名家,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实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一、认识反思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

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主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即教师应该重视“教后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可见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从课后反思中知道自己讲课的不足,以及优点,发现学生学的不好的地方,能够因材施教,使自己更加完善!在教学反思上我做的不好,我应该学习一些老教师的做法,不但要写课后反思,更应该是课前反思,让自己时时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最终提高业务!

二、把握时机及时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及时地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种类型。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首先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其次做好备课的反思:备好教学设计,备好要以怎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对教材的反思,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最后对学生的反思:反思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想情况。其实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二)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敏感性,它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迅速调控。许多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事先设计好的较理想的教学环节或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如设想的。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者由于学生的原因,或者由于教师自身的因素,或者由于课堂之外的原因,会影响你预设的教学设计,这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就要及时的调整你的教学思路。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形式。课后教师都要反思,尽管在上课前、课堂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反思预设,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课堂毕竟是“活”的,所以课后是反思的最好时机。反思课前预设,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新课程理念在哪些地方落实了?这节课学生表现出色的在何处?我最感到得意的是什么?哪些教法对学生不适应?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为什么?如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怎样培养?哪些地方没有兑现?我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吗?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程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进入实话实说环节。老师有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在生活中,你更喜欢赞扬还是批评。

生1:我更喜欢别人的赞扬,听到赞扬我会更加有信心。

生2:我也喜欢听赞扬,批评虽然是对我好,但听起来没有赞扬那么使人舒畅。

生3:我有时喜欢赞扬,有时喜欢听比较委婉的批评……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赞扬的评价;这不奇怪,坦诚地说:老师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当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赞扬、同事的肯定时,我的心情就特别好,干起事来特别有劲。爱听赞扬是多数人的共性。但人的成长过程中仅仅有一种评价行不行?读自读15-16段,去探索这个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在交流中,逐渐认识别人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警告这两种力量来平衡。)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只要有反思就应写下来,写教学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立竿见影。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胡岩松:《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

[2]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材料;

[3]《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10月刊;

绝招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在这场革命的浪潮中,以微课与复盘为代表的新型学习资源和教学设计模式,在企业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是2015年令我最难忘的两件事。“变化”是这一年的常态,但快速地深潜与内求,并从行动中学习,才是迅速适应新环境、应对挑战的最有效的方式。

深潜,为微课“鼓与呼”

“微课”既不是e-Learning课件的翻版,也不是传统课程开发模式的简单切割,不仅需要严谨地找出内在规律和设计与制作规范,还需要我们锐意创新。而在微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误解以及大量浅薄、不负责任、急功近利的炒作,使得许多想开发微课的企业学习者无所适从。

作为一名关心中国企业学习发展的“老兵”,我感觉有必要为微课“鼓与呼”,并花精力对其进行研究。恰逢《培训》杂志发起了“云学堂杯・首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我作为标准组专家,参与讨论、制定了“微课大赛评选标准”,开发了“企业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课程,并对近20位大赛导师和部分选手进行专题培训。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我见识到许多导师和选手摸索出来的“绝招”和诀窍。

于是,我当场萌生了由我牵头、集合优秀实践专家之长,为所有想开发微课的实践者撰写一本实践操作指南的想法。在培训结束后,我的想法一经提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我很快提出了第一版提纲,由大家自愿进行 “任务认领”和分工。之后,大家分头撰写提纲,发给我审阅,并基于我的意见进行修改。我则对全书的架构进行了优化,并定向邀请了一些小伙伴加入共创团队,同步开始内容的撰写。在各方通力配合之下,这本书当年就成功完稿、出版。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一次突破,相信也创造了学习与发展领域专业书籍的出版记录。

在我看来,微课代表了企业学习与发展领域快速变革的一个缩影,它必将是大势所趋。从实践开发者的角度看,微课既有一定科学性,又是一门“手艺”,离不开大量实践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我通过这次实践相信了共创、协作的力量,积极投身于微课的洪流中,快速成长、不断提高,与同行一起顺应企业学习变革的大趋势。

内求,系统地进行复盘

2015年企业学习与发展领域热点纷呈,从“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爆的在线教育投资热潮,到“MOOCs颠覆传统教育”“分拆人力资源部”“ADDIE已死”“培训体系过时了”, 让人目不暇接。就像古老的太极图中所蕴含的智慧一样,物极则反,当整个社会日趋浮躁,人们对深入内省的渴求也就愈发明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更有效地利用好碎片化的信息,离不开背后的知识体系构建――复盘是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

复盘已不是新概念,但这种结构化地进行工作回顾、萃取并分享团队知识的方法,依然能帮助我们系统地从工作中反思、学到经验与教训。它不仅是个人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团队协同、推动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我的新著《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出版,受到市场的欢迎,出版不到2个月就进行了重印,着实让我感到欣喜。

我自己就是复盘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今年6月,我参加了4天3夜的“玄奘之路”徒步,从甘肃瓜州的阿育王寺到广显驿,全程近120公里。戈壁的环境与我们日常居住的城市完全不同,要想快速适应戈壁环境、完成穿越任务,只能在戈壁行走中学习如何行走。这是我第一次上戈壁,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经历了很大的挑战,但我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快速地从经验中复盘、学习。虽然我在出发前通过搜索资料、请教他人,对戈壁进行了知识性学习,但当我真正开始行走,才深刻地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快速地从行动中学习,才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