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歌颂教师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家好!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第19个教师节。在今天的升旗仪式上,让我们代表全体同学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少先队的敬礼,并献上一首颂歌寄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九月,金色的季节;
九月,温馨的季节;
九月,鲜花盛开的季节;
九月,天真烂漫的季节。
迎着九月的和风,
我们来到大自然,
采一束鲜花送给老师
采一缕欢笑送给老师
今天是您的节日,
全体少先队员们共同祝愿
愿您幸福快乐到永远
忘不了,讲台上您那怡人的风采;
忘不了,夜灯下您那辛勤的身影;
忘不了,您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忘不了,您那认真负责的精神。
是您把我们引上知识的航船;
是您,教我们如何畅游知识的海洋。
我们成功了,
您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成名了。
您还是我们的老师;
无论我们有如何惊人的业绩,
您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面对我们这些新时代的红领巾。
您只有微笑,
烦恼与忧愁永远留给独处的日子,
您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亲爱的老师,
您辛苦了!
您的付出,
您的辛苦
我们看得见。
看!鲜艳的红领巾红似火啊!
飘荡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一条红领巾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让我们唱吧!
让我们跳吧!
庆祝伟大的9月10日
庆祝光荣的9月10日
听!那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歌。
那是一首献给全天下老师的歌。
记住吧!9月10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他们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理智和被误解的事情,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的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更是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教师的爱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理智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对教师的爱,学生的感触是最真切的:
你给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让我自由地去来。
你给了我一盏知识的明灯,
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我知道
我拥有宝石般闪亮的职业--
我骄傲,我是一个老师!
在无数奉献和进取的篇章中
我拥有金子般闪亮的一页--
我骄傲,我是一个老师!
我是一个老师
我把神圣而崇高的理想之灯
在我的心中点亮
高高挂在我的头顶
让它燃烧我的诗意和激情
让它照亮我的心灵和行程
让它点燃我的机智和活力
让它升腾我的恒心和爱心!
我是一个老师
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
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
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
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
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
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
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
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
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我骄傲,我是一个老师!
我是一个老师
我在春天的土地上播种
让它照亮我的心灵和行程
我栽培美的幼芽,等待它繁花似锦
我埋下知识的种子,盼望它硕果满枝
我播种优秀品格
我播种高贵感情
我用语言播种
我用彩笔耕耘
我用汗水浇灌
我用心血滋润
只要我的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不悔粉笔灰染白我的双鬓
只要我的希望能把他们的前路照亮
我宁愿把自己化作灰尘
我是一个老师
三尺讲台是我的人生舞台
白色粉笔是我的人生画笔
因为热爱,我深情地演绎着我的人生
因为执著,我微笑着写下希望擦去功利
因为热爱,忍看桃熟流丹,李熟枝残
因为执著,选择诗满人间,画满人间
为什么我的眼中总是饱含泪水
为什么我的心里总是波涛汹涌
因为,我的爱如此深沉
我的执著早已在土地中扎根
我骄傲,我是一个老师
我是火种
将学子们的心灵之火点燃
我是石子
将学子们的道路铺平
我是阶梯
将学子们高高托起。
如果我可以是阳光
我会让温暖充满每一个心灵空间
如果我可以是春风
我会让真情开遍每一个心灵花园
如果我可以是雨露
我会让每一棵小草都笑容满面
如果我可以是泉水
我会让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化为甘甜
我不会用金钱的尺子来丈量我的价值
因为我知道
我不是栋梁,但我的事业是栋梁
我不会让我知识的清泉变为一潭死水
因为我知道
我不是未来,但我的事业是未来
在高大的灌木面前我不曾悲哀
因为大地不会忘记小草的绿色
在宽阔的海洋面前我不曾气馁
因为我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我骄傲,我是一个老师!
我是一个老师
我无怨于自己的奉献
我是一个老师
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我是一个老师
我无愧于自己的称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65-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俊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他们的诗歌如山一样巍峨高耸,如海一般波澜壮阔。他们多姿多彩的创作,让诗歌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缤纷。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应成为高中生必修的语文素质。
而朗诵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 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 ……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曰:‘读书千遍, 其义自现。’谓熟读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诵读更推崇备至,他认为:“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 的 一 种 方 法 。”“ 不 朗 读 ,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读”也是语文教学所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文朗读背诵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可见,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读懂诗歌、把握内涵、体味情感的重要方法。
但是,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讲授诗歌,教师一味地分析内容、讲解表现手法,很少留给学生诵读的机会和时间,学生诵读的兴趣越来越小,读书的兴趣也越来也小,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诗歌学习渐渐失去了诵读这一主阵地,诗歌在语文课堂渐渐也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因此,在诗歌学习中加强诵读教学不仅有重要性,更有迫切性。
我认为诵读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有五方面意义。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诵,正如鱼虾离不开江河,虎豹离不开山林,花木离不开土地一样。分而述之,诗歌朗诵有如下意义:
1.1 启悟人性美: 朗诵诗歌,既为人类,也为个人。首先,人类需要诗歌为生命找一个理由。该如荷尔德林所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 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说,青少年是诗歌。于朗诵中青年人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于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
1.2 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1.3 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4 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
1.5 感受语言美: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 朗诵的技巧与策略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要求师生用有声语言表现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从而使听众领悟作品内容,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2.1 恰当选材,陶情养性利其诵 。
“凡事预则立”,这必要求选好朗诵材料。对高中生来说,好的朗诵材料应该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内核,以积极进取、乐观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依托,以无穷的诗意为动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适于口诵的简约质美的语言为外观,以节奏、韵律、音乐的美感为引线。
2.2 正确理解,把握内容悟其义。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应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其次, 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理解主题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朗读要求再现作品原貌,要准确传达作品思想,表达作品感情,阐明作品观点,说明作品道理。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对中学生来说,基本了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并不困难,同时也很有必要。如《诗经》是现实主义之源,《楚辞》是浪漫主义之头。汉魏古诗悲怆凄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等。
2004年,林怀民得到台湾最高行政机关60万台币的文化奖金,为了“鼓励年轻人一生至少要有一次一个人海外长时间旅行”,他把这笔钱捐给云门舞集文教基金会,成立了“流浪者计划”,奖助台湾艺术创作以及社会服务工作者前往亚洲进行贫穷之旅。
今年是“流浪者计划”第八个年头。八年来,已有72位“流浪者”前往33个国家和地区,150个城市。一个纯粹的60天“流浪者计划”——不住高级饭店,找便宜的青年旅社,甚至自己带帐篷。路途的艰辛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勇气承受——流浪者首先要突破的障碍就是自己。
申请“流浪者计划”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多,在这些流浪者中,有人骑单车完成2000公里的滇藏线之旅;有人拍纪绿片探讨两岸关系;有人去西南边陲流浪体验藏族生活;有人探访有身体缺陷的朋友;有人去印度尼西亚学皮影戏……
2008年,云门基金会首度举办“流浪者校园讲座”,七位“流浪者”到四十所学校分享他们旅行的经验。“流浪者校园讲座”是“流浪者计划”的延伸活动,为台湾年轻学子带来更宽广的视野和影响力——骑单车走丝路跨中亚至欧洲的张子午,鼓励学校带领国中生骑单车环岛台湾;去云南学蜡染的杨蕙慈回台后,透过台湾校园讲座发起捐款,回到广西帮助少数民族孤儿建设校舍;推广环境绿化及小区美学营造的卢铭世,发起“小小流浪者计划”鼓励同学自行募款,帮助在校学生完成台湾自助旅行。2009年,宏基创办人施振荣夫妇创办的智荣基金会也加入进来,赞助偏远地区学校邀请流浪者演讲,成为校园讲座资金的坚实后盾。
“年轻的时候去过的地方,会带给你的影响,是你一辈子的养分。”林怀民经常会提到的这句话,也是“流浪者计划”的宗旨。基金会并没有硬性要求“流浪者”带具体的成果回来,但“流浪者”回台湾后,都持续创作和发表作品:“流浪者”谢旺霖写出《转山》;吴耿祯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剪纸展;瞿筱葳写出《留味行》;钟权拍出纪录片《台北京》。正如林怀民所说:“只要有愈多人回来,整个社会就会愈来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