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会教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做为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学科,其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尽快缓解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的动手能力差、实践知识和经验匮乏等问题,各高校和教师都要采取有力措施最短时间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知识和创新意识浅薄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严重缺乏。在我国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实践教学效果的下降更是成为制约会计教学质量的瓶颈环节。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师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必须尽快提高。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财会教师具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提高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老师。会计这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全面协调,缺一不可。这里所说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就是教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情况,了解企业会计职能即具体处理方法和流程。这样做主要有两部分原因:一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师才能知道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会计知识的讲解,也只有经过实践,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会计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没有足够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学永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终究也教不出高水平的、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好学生。会计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校会计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以及创新能力。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反映职能。具体怎样反映,从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期间的所有细节问题会计教师都必须清楚,会计的职能目标即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需要会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财会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验室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但这些专职人员由于学历水平较低、自身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并不能很好的提升财会专业的教学效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具体提高财会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关键。要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的转变,就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财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同时积极申报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学会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知名公司、各大中型企业的财会改革和财务管理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提升。
(二)“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
第一,对那些学历比较高,理论知识扎实的青年骨干教师,要鼓励其走进企业,让他们在企业的各业务部都能获得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只有教师的业务素质获得提升才能有更多的创新空间,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第二,学校可以从知名企业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获得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高级财会人才对学校教师、学生定期的、有计划的进行实践培训,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使老师和学生对真正的实践活动有更直观的认识,给老师、学生提供与专业人士沟通和学习的机会。
(三)学校积极为老师构建平台
学校要积极挑选一些合适的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培养全面的财会教师创建平台。鼓励缺乏创新能力的教师到企业的实际工作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财会教师到企业集中地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对企业财会各个岗位的业务活动基本熟悉,也能够结交一两位良师益友,这种关系要长期保持。即使是没有时间集中到企业实习的老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结交一两位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作为朋友,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可以随时沟通随时请教。与此同时,企业会计人员定期不定期地把本企业的典型案例转告财会教师,让教师的实例教学更加生动、可信。
结语:
培养高质素的财会人才,教师需要肩负起重要的责任。财会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更要能贴近经济生活,大量吸收与生活、生产实际贴合的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并恰当的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接受财会专业最前端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适应财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素华.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财会教师应具备的创新能力[J].教育前沿(理论版),2013(08).
[2]顾水彬.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关键词】会计意识 培养 观念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会计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掌握一些会计知识已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
会计是一门体系完整、逻辑性较强的实用型技术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系统的财会知识外,培养学生树立会计意识,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一、财会教学中培养会计意识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制度的完善,会计工作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众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加强全社会对会计人员会计意识和会计知识认识的宣传,充分发挥会计意识和会计知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已成为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新制度和新准则要求全社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会计意识和较高水平的会计知识,所以, 中职学生在掌握财会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会计意识刻不容缓。
二、会计意识的涵义
会计意识是指人们在长期会计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它由核算观念、成本观念、效益观念、资本保全观念、真实观念和理财观念等构成。
1.核算观念: 会计核算是整个财务工作的基础,各项经营成果的形成都是靠核算体现出来。因此要求具有清醒的头脑,懂得经营之道,清楚每笔经济业务的成本与收益,要有将经济业务货币化、数量化的素养。
会计核算通过多方面的量化分析,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核算工作更加符合经营的目的。应倡导先核算后经营再核算,来增强会计核算的前瞻性。
2.成本观念: 现代会计理论要求,在完全开放的市场面前,扩大核算范围,强化成本核算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要树立成本观念,感知任何成功之事有收获必然有辛苦的付出;任何付出要计算花费的价值。
3.效益观念: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
4.资本保全观念:资本保全的含义是指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而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要意识到资本是经营利润的重要来源,只有在投入资本得到保全基础上,资本增值才有意义。资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本的经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定要避免资本受到侵蚀。
5.真实观念:真实观念是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之一,指按照《会计法》的规定,清晰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真实、公允、如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它一直是会计信奉的准则。目前地方存在着会计核算不实、发票管理不严、偷漏逃税等问题,都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要避免弄虚作假,培养客观真实的工作作风。
6.理财观念: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无论从事生产经营,还是安排自己的家庭生活,要合理而有效。正确处理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合理安排其中的比例金额,学会正确的理财方法。
三、如何培养会计意识
会计意识的培养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硕果的体现。会计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伴随着财会知识的加深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会计意识的强弱,关键在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抓住机遇,大力提倡学习会计知识,是树立会计意识的坚实基础
具有会计意识必须拥有会计知识,会计意识的形成是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系统的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灵活处理各种经济业务,是培养会计意识的前提。在掌握会计理论基础上,必须与实际的经济相结合,才能使经济业务的处理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在此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树立会计意识。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做到讲授通俗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大量课时讲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们缺少独立思考机会,不利于调动学习兴趣,必然会阻碍会计意识的形成。因此财会教学应采用生动、灵活、实用、通俗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堂讨论法,学生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甚至对某一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 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涉及深奥的理论时,要形象化、通俗化的讲解,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力。课堂气氛应生动有趣。在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启动学生们的创造思维。授课时思维不受禁锢,随时随地对授课内容提出异议,改变那种古板严肃教条的教学方法。
3.借鉴西方会计教育,提倡案例教学
使深奥的财会理论鲜明的印在头脑中,必须借鉴西方会计教育经验,用灵活的案例来达到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 “对外投资”教学中,首先提出假设家庭拥有十万元资金如何进行投资的讨论题。然后从投资方式、投资比例、投资风险等方面举了三种不同投资模式的案例,既加深了对投资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理财观念,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学们具有了会计意识,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今后不从事财会工作,这种意识的培养对于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是受益匪浅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
一、重视课程教学目标要有超前意识
中职财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是教育体制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知识创新中的教育价值。财会课程与教学目是标成为国家或部分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为基础,从而安排职业教育内容从而要求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为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因此,职业财会教学课程与模拟教学目标,以学科为中心的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课程模式;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中职教育体系一种预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中职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通常中职财会教学课程中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通过基本中职教育课程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财会课程的同时也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堂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操作相关联
重视课堂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操作相关联是中职财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职业财会教学模式是实践操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反映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中职教育观也往往会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财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与实际操作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一般我们都注重课堂教学从而忽视一些理论性的操作知识,并且,实际操作教学的课程、教学时间、实习场地、学校组织方式不够明确,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空间,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际操作课程在财会教学课成中所占比例偏少。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采用学有所为,学以致用未终止。要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改现有的教学方案,多于实际操作课程相连,实际操作课程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中职教育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程序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中职财会教学实践课堂中来看, 中职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具有一套完整的结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每个不同岗位都需要技能设计专项技能训练,同时根据中职财会专业工作流程特点来设计综合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专项技能的同时又能够独立完成整个财会核算、监督过程。通常在师资力量教学方面,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起来有优势,以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
三、改变陈旧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知识
现代化经济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职财会教育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迅猛。中职学校教育应该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领导者,但实际上学校的教学知识却是有些落伍,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今社会知识容量在扩大,知识在更新、传播的速度更是迅雷不及掩耳。要做好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1、教师自己要不断积累一下知识,通识性知识:拓宽基础,夯实基础。目的不仅仅是推广我们教学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工作者为人师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财会专业发展意愿,不能太功利地追求自身的发展,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财会专业教师关于对学生传授课本知识面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财会方面的知识、实际操作课程知识、要对我国财会教育业发展、就业状况有所了解。
2、 财会学科教学的知识,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问题怎样组织以及对教学的理解,同时它也是教师专有权的特殊区域,财会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解形式它是区别于教师和其它专业人员的标志。财会专业学科知识和操作教育知识与实际结合,中职财会学校要实现现代化学科知识会有一定困难,要将财会学科理论教学知识与现代化科学教学知识相结合,把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心理逻辑,这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任务。
3、 教师要充分留出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复习课教学环境,营造积极安静课堂的复习课氛围,在此同时教师更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尊重理解学生中间的差异,从多方面来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要和上进心。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意愿和经验考虑进去,就能得到学生的参,才能教出高效率的财会教学课程知识的教学导学案。
我国是经济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方面是学校科技信息要畅通,更要及时更新我们的新课本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是当务之急要加强我们在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知识培训。学校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委派组织教师人员参加理论知识学习或者到企业参加财会实践,为教学做在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只有使教师得到专业课程培训,才能让教师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收集到的实践案例教学充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财会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财会教学实践课;鼓励学生要积极和教师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要实现课堂教与学、学与动的统一。我们必须抛弃“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陈旧理念,在校期间,我们重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更在学生不断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更懂得要树立正直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如今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
结束语:随着现代化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教育能力已成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现代化经济要求限制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要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必须整体推进整体化财会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才能适应新世纪财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欣欣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教通讯》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89-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我国中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工程型、应用型、技能型中级人才,不断地为拟补我国一线实务人才的短缺做出应有的贡献。鉴于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在中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在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尤其应当被重视,因为财会专业无论在职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操守上,都需要结合实践需要和我国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说来,学习好财会专业实务方向的课程,提高自身的应用技能和职业道德,要努力使自身的财会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会计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达到社会的要求和标准。
一、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从成绩角度分析
我国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是一门基础性、传统性的课程,在开设了这门专业的学校中普遍积累了充实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对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电算化课程和税收基础课程是非常需要实践操作的,对于提高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加强实践教学的用意也考虑到了这样的特点。进一步说,财会专业本身就其专业性质来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也较为宽阔,就业前景比其他专业可能更好一点,但是学校并没有因此而忽视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有的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法,注意在打好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这样使得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体现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在社会就业中的优势。[1]
2.从问题角度分析
尽管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但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现代化的应用型教学理念不突出,教学模式较为僵化。许多中职学校在教授财会专业课程时,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考试依然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头戏,没有发挥财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理论知识仍然占据了大量的课程时间,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许多财会专业课程中,比如税法等,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考核比重偏低,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很少能够独立应对实际操作的案例。这就导致中职财会教学的应用性没有突显出来,教学体制偏于僵化,影响了学生日后在工作中能力的发挥。[2]
其次,中职财会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遍较弱,并且许多教师都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不具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实践课程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要能够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目前大部分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来看,教师们在这些方面是较为欠缺的。
再次,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从当前各个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在财务方面的实践较少,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个问题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学校在培养财会专业人才时没有科学并且明晰的目标体系,导致学生毕业后能力增长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并且学校的部分财会专业课程在开设前缺乏有效的审核,课程目标不清晰,教师在上课时抓不住重点,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二是学生在财会知识的学习中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只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忽视了动手操作对提高自身实际应用能力的影响。并且一味地重视学习成绩,将考试分数作为检验自身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显然不利于其财务实践经验的增长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中职财会教学实践性的措施
第一,中职学校需要在改革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制定新型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计划,将实践操作课程列为重点考核课程,提升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的进度与考核,严格挑选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提高教材中实践部分的比例。另外要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同时与校外企业加强合作,采取针对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效果,既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实践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果,让财会专业的学生既能够具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同时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第二,中职学校要加大财会专业课程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加强教学方法的使用培训力度。在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中职院校要大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强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核,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其实践教学的发展。例如,中职院校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讲座,对财会专业教师进行统一的教学培训,丰富他们的教学理论,强调实践教学法在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法的应用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来加强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通过评估和选拔来鼓励教师努力增强其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能力。
第三,中职学校要更重视直观性模拟性教学。鉴于中职学生文化课底子较薄,学习兴趣容易分散,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等特点,会计实训教学方法应更体现直观性和模拟性,能够更吸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精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会计专业并不难学,只要自己认真学习,就能够学会并学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实训教学中的理论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同时结合会计信息化系统实际操作和演练,更切合实务会计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对会计事物增加具象认识,将理论教条和实践操作灵动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中职学校要紧贴社会实际,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便利的场所。[4]学校要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其增加学生财务体验和财务经验的作用,同时加强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实训期间的各项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提高中职财会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说明了中职财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中职财会教学实践性的措施。当前各个中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应用性不突出,教学模式较为僵化,师资力量普遍较弱,并且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加大财会专业课程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财会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的多元化探讨[J].时代教育,2014,02:23-24.
[2]吴让军.中职会计教育路在何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76-77.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职业院校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中逐步重视学生财会知识以及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更好的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促进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一、新时期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多个因素,教学模式的科学有效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当前财会市场人才比较多,在人才过剩的情况下,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首先教学培养目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职业院校财会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但是实际上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后是要到中小企业服务的,这就使得教学内容、方式等与实际就业不相符。目前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多注重专业知识,忽视能力发展,财会专业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1],但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并不到位。
很多职业院校在财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特色,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多、内容划分比较细,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的训练比例不合适,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往往是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开展的,或者只是形式化的教育,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理想,无法与本科生竞争。
目前的一些职业院校财会专业设置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还有一些职业院校将财会专业定位于中职技能和高职理论,教学计划多年来丝毫不变,无法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
二、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1.设置科学的财会专业教学目标
新时期,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先明确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在以往的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强化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财会专业知识,这种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财会教学目标应是强化学生的实践,促进学生财会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使职业院校的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实现财会专业人才的良好发展。
2.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注重学生技能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财会职业的需要,实现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重新构建财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前提和基础,使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密切联系起来。使课程体系以学习课程为核心,转变以往财会学科体系的限制,以就业和技能提升为指导,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强化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开反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财会职业的需要,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适应财会职业的需要[2]。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财会课程还是学科课程,过分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学科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强化专业活动中心,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
3.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不能将掌握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例如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增加实际的教学案例,使学生结合案例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学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财产来源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某学生的财产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手机、衣物等,财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向同学他人借钱买的,也就是负债,二是父母给的或者是自己打工赚钱买的,也就是所有者权益。[3]通过这一案例讲解,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4.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知识逐渐更新换代,各种制度准则等也不断出现,终身教育已经成为财会人员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教育中,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增加实际操作,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教学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得到提升。在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