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抄报;语文教学;学生需要

手抄报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手抄报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贯彻《课标》的有效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实践《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建议”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标》要求明确具体,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线教师,不能继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考而教,绝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属于考查范围就弃之不顾!要认真解读《课标》,深刻领会《课标》内涵,把《课标》精神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我们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 制作使用手抄报适应当前学生学习需要

现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又不要做家务。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有的甚至经常光顾游戏机室。这样,白白浪费时间,荒废了学业,严重摧残了身心健康。那么,怎样让学生好好地珍惜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呢?我提倡全班学生办手抄报,一星期办一期,定于下一周星期一交。每期都让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评价,并在教室里开设一个专栏,把办得比较优秀的或有明显进步的手抄报张贴上去,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促使后进生努力争取进步。

对于办手抄报,为了能够上榜张贴,我班同学个个乐此不疲。平时,手抄报的主题不限,各自自由拟定。大家课余时间都忙着查找资料、搜集资料,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自己所选的资料,有关书籍也互相借阅,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手中有了资料,还要进行排版设计,画插图,抄正有关内容。遇到节日,我就提醒同学围绕有关节日搜集资料,比如上周,大部分同学的手抄报是有关于清明节节,也有一部分是有关于校运会的。内容丰富多彩,版面设计新颖,我们通过一张张手抄报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花功夫的。通过组织学生办手抄报,那些学习不自觉、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他们为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余时间不再贪玩,不再干坏事,而是积极地向同学求教、商讨,全身心地准备自己的作品。

3 制作手抄报要做到精巧美

如何在短期内创作出一张高质量的成功的手抄报,则是困绕学生的一大难题。本人结合几年来创作手抄报的经验,将其总结为“精巧美”三点。关于“精”:首先,内容要精,由于手抄报的读者大部分是学生,其认知水平有限,因而在内容选择上应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教育意义或能够陶冶情操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切忌长篇大论,也可以设置美文鉴赏,以提高小报的含金量。其次,选纸要精,在纸张的选择上应尽量选取质地较厚一点的纸张,以便于制作。第三,制作要精。在制作规格上要严格遵循手抄报的制作原则,四开为宜,确定合适的边距与中缝,报头内容要完整,应包括报名、主办班级、时间、期号、主办人姓名等,使读者一目了然。关于“巧”:手抄报内容要有很强的可观性,在选材上,应做到“巧选材,选巧材”。其次,版面要巧。大面积内容确定后,会出现一定的空隙,此时,应当做个花边或插图来弥补不足,使整个版面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关于“美”:首先是形式美,手抄报中不能是整版的一种字体,合理搭配,尤其是某一些标题、插图应通过多变的形式,给读者以清新悦目的感觉。其次是色彩美,力求在变化中寻求统一,颜色以清淡为主,不能大红大绿,一般情况下文字要用黑笔来写,以求明了。标题,花边、插图、美术作品等,可用彩笔来做,但应注意分寸,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4 教学活动中引进手抄报形式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今,语文教学改革正在步步深入。彻底改变旧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特别是“手抄报”这一语文活动课,唤醒了学生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了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最喜爱的朋友。

5 手抄笮问绞视ρ生、教改双需要,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5.1 “手抄报”就是用手设计、亲笔抄写的自制报刊,每一份手抄报的后面都包含着编者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笔一画制作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2 “手抄报”能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有谁能在不喜欢的方面有所发展和造就?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兴趣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认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下只是抄课文,写字词,为了巩固所学的字、词、句,不知要抄写多少遍。这样地机械重复,枯燥呆板,学生越学越没兴趣,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今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大胆地走向课外。因为自己心爱的“手抄报”等着他们去设计、刊登,促使着他们去读,去想,去观察思考。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第2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总觉得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而变本加厉,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因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教师的好感。学生的学也将变为被动的学,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种要求学生言听计从的做法是传统的教学理念的产物,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新时代气息。学生的人格要得到尊重;学生的思维要得到发散;学生好的习惯要得以养成;学生的能力要得以提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站在同样的高度,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诚对待彼此。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模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活动营造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多操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纯粹的课本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组织教学,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成。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出一期关于什么为主题的手抄报。为了出好手抄报,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查阅期刊、杂志、书籍,把用到的知识、好的句子等摘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把语文课上成让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艺术”营造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努力追求优良的教学效果。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艺术”。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用“艺术”来营造出课堂学习气氛,便于师生互动,便于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很好的,教师大可不必担心为此影响教学的质量。

三、工具营造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辅助工具也越来越多。比如,多媒体、智能平板等已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适宜用智能平板来辅助教学。智能平板因资源丰富、操作方便而深受广大教师青睐。智能平板走进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更生动、具体。例如,教学《燕子》时,为了学生更好地形成对燕子外形的认识,我找到了一些关于燕子的图片、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出燕子的外形特征。智能平板电脑的使用也大大改变了过去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悬念营造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面临教知识和学知识的任务。在无力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下,教师生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好,无法应对考试,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反复强调,学生则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的课堂就显得非常安静。没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必然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疏远,这就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可以在开课时,事先设下悬念,让学生们积极讨论,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问题的猜测,激发学生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碰撞,形成知识的生成;然后教师再加以解释;最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悬念让班级气氛变得不再沉闷,达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微笑营造法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第3篇

其实,在英语学习中,通过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一样,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同时,旧知识在新的语境中不断复现,新语言现象的频频出现,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能让学生起到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如果开展的较好,必能加快学生英语学习的速度,提升阅读及理解的层次,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在中高考中,阅读的失分力一向是较高的,而学生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正是用这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的。因此,如何让这些课外读物与教材相结合与配套,共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即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还应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仅靠教材所提供的语片和材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即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又是对教材学习的一种检测和提升,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直接的方式。

进行英语的课外阅读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检测和反馈。

一 、开展手抄报比赛

在教学过程的合理时机,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办一份手抄报,即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教学5A Halloween 时让学生作了一期关于万圣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阅读的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了。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相当精当,有些甚至是教师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不免让人惊叹于学生的能力。

二 、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阅读的直接作用就是学生词汇量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并深外英语阅读的兴趣,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为他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平台。所以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everyday English之外,还可以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或作一段演讲,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观看久已成了摆设的英语碟片。久之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如果能利用口语课,让他们表演自己编排的短剧,如在教了At a birthday party 之后,让他们为即将生日的学生去自己排一次Party,开一次party, 则兴致会更高,也是对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让学生自画英语漫画作品

集知识味性于一体的漫画书小学生最喜欢看,因为漫画滑稽、夸张、幽默,对话简明、扼要,学生能通过图理解其大意。英语漫画也是一些学生英语杂志的重要内容。教师若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漫画作品,即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Three little pigs 的故事许多杂志上都有,可以让学生创作一个结尾并配上一两句话,一方面学生必须阅读弄懂故事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用英语进行思考,同时还让绘画技巧得到了一次展示。

四 背诵和改编rhyme ,chant 等和唱一些英语歌曲rhyme ,chant, songs 等是牛津小学教材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通常兴趣都比较高。教师可以结合所教的内容另外提供一些给学生背诵和演唱,并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好恶来改编这些小诗和歌谣,这既是对阅读材料的巩固,也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第4篇

一、挖掘教材,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文本是他们学习语文最主要的资源。利用好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提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挖掘语文教材的资源,利用教材资源重构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及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导语部分提出了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了解汉字文化、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的学习任务;主体活动包括――“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结语部分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在学习前,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然后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接着成立小组,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师生一起搜集、调查、查阅资料,掌握一些汉字字谜、笑话、故事。最后各小组互动交流补充,全班展示汇报。在汇报表演中,学生们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再如我们围绕单元组内容,开展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活动,如:“动物冬眠知识竞赛”。在这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或通过观察或通过实验或通过多种形式查资料,看课外书籍、上网、问大人等形式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在交流汇报中,有的学生说他们趴在大树下寻找蟋蟀,发现蟋蟀是躲在树叶底下冬眠的。有的学生说他们通过做实验,把蚂蚁放在冰箱逐渐给它降温,发现蚂蚁慢慢地睡着了,再慢慢地升温,蚂蚁又渐渐地醒了,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蚂蚁也需要冬眠……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描述发现。从他们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利用教材资源重构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及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二、跨越领域,增进各学科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强调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相沟通。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获得,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的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科教学的延伸成为贯彻课程综合性的最显著的形式和最有效的平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向往奥运》这篇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奥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由“知奥运(史)――悟奥运(情)――做奥运(人)――办奥运(报)”这四大环节,引导学生课前先准备材料,看相关的影片;再根据内容的相同点分组探讨;最后再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汇报活动。在交流奥运史时,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感悟奥运情时,教师进述奥运会的历史,能够承办奥运会是国家和人民的骄傲,让学生结合观看纪录片《我们赢了》谈谈自己的心情和感想,让学生入情入境。谈做奥运人时,学生们畅所欲言,对奥运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办“奥运”报时,学习小组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既体现自主意识,又培养合作意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综合学习的连续性。

三、链接课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中孕育着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结合校园文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完善的校园文化将使师生们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它看似流水一样清淡,但却能在无形之中深入每个人的心灵,发掘并不断矫正他们的人生目标,让学生置身于品格化的世界里,逐渐适应、调整而融入教育者所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积极主动的接受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它不仅是活跃校园生活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的教育资源巧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二组学习“名人名言”之后,我结合我校的校园文化,开展了《走近名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着学生参观学校,了解校园走廊、围墙、通道的各幅名人字画以及他们的生平简介,再进行朗诵名人名言的汇报表演。在校园浓厚的文化熏陶下,孩子们了解了陶行知的生平,理解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懂得了高尔基“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的求知精神;明白了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惜时精神……

2.结合地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注重地域性文化开发,利用本土文化、本地的物产资源、山川地貌,作为课本的补充,学生比较亲近,比较感兴趣,其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第5篇

        一、英语课外阅读好处多

        1.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加强词汇学习,因为“重复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文章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阅读不但是单词的重复,而且使学生了解一词多义,这样新词猜测的准确率增大,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促进阅读的速度提高,吸收的内容增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以及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广泛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孩子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使他们逐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得少,二是记住得少。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更为完整、严密。

        3. 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推动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英语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起点

        小学生学英语就如幼儿园的幼儿学识字,作为儿童文学的基础部分,英语图画书无疑是引领儿童进入英语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起点。所以,我为孩子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图书。只要空闲,我就会让孩子们随时随地享受与英语图画书亲密接触的乐趣。我让孩子们先独立阅读,看完后让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段复述,这时可能会吞吞吐吐,错误百出,但在他们感兴趣后,我让他们借助英语词典等工具书再进行反复阅读,两遍三遍或更多遍后他们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能完整地用英语讲出所看的图画书,有时还能加入自己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图画书,精心指导,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学习。

        三、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立体阅读

        1.借助表演进行体验式阅读。据科学实践表明,利用艺术所造成的强刺激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保证。这种刺激既包括感官刺激,也包括情绪刺激。表演是造成强刺激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使英语教学达到持久高效。

因此,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让他们将所看的图画书表演出来,表演本身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更具有刺激和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观看英语视频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一个中国孩子去到美国,不用半年他的英语就说得很好了。当然,这其中主观上的动机是关键因素。但是,毫无疑问的,在美国学英语的客观条件——英语环境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想起来,这个不可替代的英语环境不仅仅是到处是英语的表面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接触到的英语都是有意义的,有声音的,有情景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孩子们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

        事实证明,有影像情景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境界。因此,我让孩子们多看英语影像视频,使他们享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浸泡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英语大餐。

        3.自制英语手抄报,展示阅读成果。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结合阅读内容,寻找材料,自制手抄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圣诞节前,我要求学生办一期关于圣诞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已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学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精当,有些甚至是我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资料,学有所获,学有兴趣。

        4.开展英语演讲等活动,以阅读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我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free talk”之外,还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英语碟片等,久之,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阅读质量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也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难点。注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掌握那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呢?

        1.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借助图画和上下文,概括了解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能用最简单的词和句复述。

        2. 慢读。所谓“慢读”就是借助工具书查阅通过图画和上下文还不能理解的词和句,达到对阅读材料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