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画毕业总结

动画毕业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画毕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画毕业总结

动画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1、设计(论文)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设计(论文)的目的是:

我的设计选题是《一箭双雕》,故事发生于北周时期,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和亲,通过自己高超的武艺赢得了突厥人的尊重,并为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影视动画开题报告。

我的论文选题是《试论民族文化在二维动画造型艺术中的体现》,从中通过分析自己的设计作品及部分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进行阐述,人物造型艺术是与故事所处的时代、地域及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

这次毕业设计和论文是一次检验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希望通过毕业设计和论文,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创作、制作一部动画短片,在此过程中,使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我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达到以下几点:

1.能综合应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制作一部十分钟的动画短片,并使我熟悉动画的制作流程,锻炼自己在各个环节中的控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我了解制作动画片所必需具有的全局观念、生产观念和经济观念,树立专业的设计思维方式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训练自己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4.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的能力;实验研究的能力;撰写论文和报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述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5.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设计(论文)的意义是(理论或实际):

通过设计,我可以从中了解到北周的历史,扩展到大的历史背景来了解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立、发展和灭亡;以及当时的建筑风格,服装特色,文化发展,称谓、语言习惯等等。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说:了解历史,就可以知道我们今天社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的样子,开题报告《影视动画开题报告》。

通过论文,我从分析研究中可以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与了解,对中国各类传统造型艺术作一个归类,并从中吸收营养。通过对国外优秀动画片中造型艺术的分析,总结他们所运用到的民族元素。使我对动画造型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毕业设计和论文是我们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作业,它为我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的机会。毕业设计和论文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应用性等特点,同时也为启发我们的思维以适应新兴动画人才素质要求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综合训练和实习机会。

2、设计(论文)任务、重点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的任务是:

①前期毕业设计的选题,及毕业论文的选题;

②完成文字剧本、分镜头台本、设计稿

③角色设计、背景设计

④原画、动画;

⑤后期剪辑

⑥加音效对白

⑦片头片尾的制作;

⑧制作展版;

⑨论文打印,最后装订成A4文本。

设计(论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文字剧本的加工创作,需依据历史史实,应有清晰的创作思路,对选题定位、创意特点要充分思考、规划和准备。

分镜头剧本应将故事完整清晰地表述出来,以整体构思为依据,它是对脚本的再创造。如同未来影片的预览。

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要将历史和现代生活中的素材加工成为动画形象,它是对来源于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生活中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和提炼加工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根据我选的剧本,我要参考些古代壁画、建筑、服饰及北方的环境特征。

加动画中要考虑力学原理、表情与口型、运动规律等。

片中的背景音乐要根据剧情搜集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以便参考筛选。

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是(应具体到哪一周):

第1周:选题和撰写开题报告;

第2周:编写剧本,开始文字分镜工作;

第3周:开展角色设计工作,并开始毕业论文选题;

第4-6周:完善角色设计,开始背景设计工作和分镜头台本,并开始毕业论文

的构思及资料收集与准备;

第7周:完成背景设计图稿,开始原画和动画的绘制;

第8-10周:绘制完成原画稿和动画稿,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11-14周:完成后期制作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15周:打印和毕业设计展览,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我这段期间所完成的毕业论文

及展版等,准备毕业答辩工作;

第16周:毕业答辩

动画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动画设计;创作指导;毕业设计

真正指导学生选题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引导的是学生的心理状态。这里所说的“心理状态”指的是学生的创作心态问题。按照常规的动画专业本科4年的教学安排,学生在进入最后的毕业创作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多次的创作机会使学生在增长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毕设创作之前往往都有一股蓄势待发、摩拳擦掌的“冲劲”。不仅如此,他们对自己大学创作生涯的“收官战”也有着颇高的期待。一方面,他们通过创作确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水平,多次的创作经历也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不断提升,他们渴望自己的创作作品能够达到一个“迄及梦想”的高度;另一方面,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也期待他们能够借毕业设计制作出一个无比成功的作品。所以指导老师需要注意到学生临近毕业时的心态变化。自身的主观原因与客观环境的压力往往会形成两方面的心理因素,一是急功近利、头脑发热,二则是束手束脚或是小心翼翼。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到题材选择。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使学生在创作时倾向一些不切实际的题材,例如战争、魔幻、宗教等。并不是说这类题材不能触碰,而是这类题材往往对制作技术与表现能力以及全局掌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以往创作积累的自信在毕设这种特定情况下可能成为一种“狂妄”,他们“幻想”通过一个半学期的时间达到好莱坞品质,追求大场面、大制作,动辄就是10多分钟的片长加上规模巨大的工作量。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产生一种屏蔽效应,屏蔽掉他们在以往创作中的困难和失败,而这样做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时冲动而欠缺考虑的决定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困难重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或是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往往对一些技术一知半解就贸然使用,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大概、也许会用”,这样就导致他们对于创作的困难估计不足,整个进度被一点因选材不当造成的技术问题卡死,不但影响制作,同时会还消磨、打击学生们的斗志。

虽说技术与制作是后面的事情,但是,题材方向的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制作任务。所以专业老师必须强调动画的特殊性,即动画创作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任何好的想法、好的构思都需要制作来落实,纵使想法海阔天空,而最后落个“纸上谈兵”,也是行不通的。指导教师必须在早期就预见这种虎头蛇尾、最终效果与初始预想有着极大落差的作品,并合理引导学生摆脱这样的“险境”。因此,指导教师从一开始必须强调题材选择对于制作的可行性,也就必须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虑选择的题材和方向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权衡。对于那些好高骛远的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带着他们分析与深入思考,更重要的是利用教师自身的创作实践经验向学生言传身教。学生毕竟是学生,一方面他们不可能在题材选择的初期就能够充分预见后面具体制作的难度;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的经验在这个时候能够帮助学生节省很多的时间,毕设并不完全是一个可以海阔天空充满浪漫主义的园地,务实是作品最终能够顺利面世的根本。总之,选题之前以及选题进行时的心理状态指导不仅是创作流程上的第一个环节,它同样也是整个毕业创作最为重要的“开头”。万事开头难,让学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到毕业创作是一切的基础,也是保证作品能够高质、高效完成的前提。当学生的心态摆正之后则可以进入正式的选题和确立故事的指导环节。从题材的选择方向上来讲,指导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一套衡量自身想法和提案的标准。第一,动画的必要性。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有99%的同学都会选择制作动画短片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因此,动画的必要性是他们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这个故事为什么要用动画来表现?”面对洋洋洒洒一大篇剧本,学生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它看上去很基本,但答案绝不是“因为是动画专业,所以要制作动画”这样简单。动画的必要性是学生在写下自己故事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使用动画这样一个工具来创作是因为作品中需要动画的特性来帮助创作者表达。动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故事中包含动画才能表现的因素。例如,现实中不存在的元素、角色,或是拟人手法需要利用动画的方式来实现并展现在观众面前。二是故事中包含动画的表现方式。例如,夸张、变形、置换等需要动画的表现力来强化感受。三是故事中包含只有动画才能实现的画面效果。例如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手绘,或是油画等。动画的特性不在于一帧一帧“视觉残留”形成的动态效果,那仅是其成像原理。指导教师需要反复这里强调动画的特殊表现力,这是一个深入学习动画将近4年的准毕业生应该深刻领悟的道理。一旦学生选择动画作为毕业创作的表现手法,他们就势必要“将动画进行到底”,把动画的特性带入作品之中,并贯穿始终。第二,真情实感。媒介必须表达创作者的感受。但到了实际的创作中,学生在选题和构思故事的时候仍然容易忽略。真情实感包含两个要求:一个是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另一个是要能够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达。二者缺一不可。一部分同学确实尝试表达战争、环保、贫富等社会话题,但是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切身体会——只能算是无病。在作品中只会泛泛地发出一些口号式的呼喊,没有自身的经历作为支撑而只会说一些宽泛的大话,或是从别人的作品中生搬硬套地复制某些桥段。这样的表达都是苍白无力的,是构架在一个“假大空”的层面之上的,纵然于事、于理都能涉及社会意识,但这样的题材与剧本却并不能实现其所期望的社会效应。而另一类选题则有自娱自乐之嫌。此类题材与剧本涉及的内容虽然创作者觉得很有表达欲望,但过于琐碎,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虽也来源于生活,但却并未与社会关注的话题内容息息相关,或者说这样的内容缺乏大众性社会意识,只是属于一些笑过便忘的低级趣味。虽然从“源自生活”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有其成为优秀剧本的潜质,但从学生的社会经历与执行能力来说,还不具备随手抓一个事件就能编成电影的地步,如果不能很好地与身边的社会结合起来,产生广泛共识,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总而言之,对于真情实感的要求就是要从感染观众的角度出发,让观众在看完作品之后能够有感同身受的回味。

动画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能力

理想的就业是当前每个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动力和目标,艺术设计毕业生同样也是如此。然而,在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过程中,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从而招不到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员工;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原因有多方面的,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就业能力的缺乏是主要的。事实上,每个高校都有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无疑是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发现,“毕业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就业的支持作用并不太理想。下文主要就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深入地探究。

一、关于“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最后阶段所采用的一种总结性实践环节,是学生针对课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升华,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设计”一般开设在第八学期,由于各方面原因,企业的招聘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毕业生的应聘也随之开始,而此时学生正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还没有开始。显而易见,“毕业设计”落后于毕业生就业进程,自然也就不可能对就业产生支持。

大学四年级下学期“毕业设计”全面展开,但同时也是学生就业选择、考研复试的关键时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产生了冲突,学生真正投入到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部分高校考虑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落实工作而不惜降低课程要求,“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因而作品质量总体下降,教学大打折扣。指导教师既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负责,也不得不考虑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处于两难境地,指导毕业设计的热情不高。这种尴尬局面主要源于学生、管理者和教师等对“毕业设计”没有深入的认识,将其和就业对立起来。

另外,“毕业设计”的选题和过程闭门造车,没有较好地考虑社会需求,从而造成和市场割裂。艺术设计有别于其它专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社会和人们服务的实践活动,需要融于市场之中,因而设计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培养。而当前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数采用虚拟性课题,虽然有些创意新颖、形式完美,但由于忽视了市场具体需求,设计作品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商业价值,因而得不到客户的认可,设计成果停留在展板上,也不可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对设计应用能力的提高没有针对性,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此外,多数高校的设计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并多以青年教师为主,而多数教师硕士毕业后就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更是难以深化。

二、毕业生就业能力

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身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素质,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由于艺术设计的专业性质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毕业生还应具有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与客户沟通、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甚至业务等多方面的能力。笔者有过公司工作的经历,明显感觉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艺术设计需要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多和客户交流,努力向客户推销自己的创意,反之最好的方案也有可能得不到客户的认可,从而停留在方案阶段。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艺术教育更是迎来了“”,各类高等院校不顾条件与否都纷纷开设设计专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设计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艺术热”为高校带来可喜发展势头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许多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几乎突破了极限,以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整体素质出现滑坡,不能顺利就业。例如,从我国高校动画专业的发展来看,2003年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达到93家,在校学生7000人左右。2006年达到447家,拥有动漫院系的高校就有230家,在校生总人数达到6万。现在又有多少家,还没有准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比2006年要多得多。而2004年,我国动画专业的研究生不超过10人。如此庞大的动漫教育机构,师资却极其缺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处于低层次。2011年,动画更是排在红牌专业(失业率较高,就业率持续下降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首位,动画教育潜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给动画行业带来深层次隐患。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理性,企业急需招聘能直接胜任岗位需要的设计人才,以免增加人力资源成本。而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毕业生对其它相关行业一无所知,缺乏市场实践能力,面临从校园到市场、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不能立即满足岗位的需求,陷入不能及时就业的被动局面。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材料、新工艺大量出现,知识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人才需求层次发生变化,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动画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漫人才;产学研合作

当今中国动漫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动漫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其实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已经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动画作品数量和动画时长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国内的动漫市场依然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占据,我们的动漫作品数量很多,但是作品的质量仍与发达国家动漫发展有一定的距离。我国动漫要持续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的创新人才,高校动漫专业教育是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现阶段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又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解决这一现状需要高校动漫专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以产带学,以学促产,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可用之才。[1]

一、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高校需要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动画教育普遍偏于理论化,专业课程的结构不适合动画行业的市场需求,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仅限于动画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不了解动画行业的具体要求和规范,实际上是缺乏在动画市场的实践制作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到动画企业工作,需要到社会上进行再次学习。据有关部分统计从2011年起动画专业连续三年登上“就业红牌警告专业”“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事实表明[2]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创新高校动漫教育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实践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行业相关的行规和相应的制作技术,提升学生适应动画市场的能力,提高毕业的就业率,为中国动漫产业输送有效的动漫人才。

二、高校动画专业要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制定与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

国内优秀院校下设的动画专业他们根据自己学校动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不同人才培养计划,为动漫产业输送了不同类型的人才。比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在国内非常有影响力,为业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人才,他们借助国际交流平台与世界前沿的动画产业接轨,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画创作能力和很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注重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动漫制作能力,人才培养方向偏向于艺术创作。由于动漫自身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特点,高校动画专业建设要遵循动漫发展的规律,结合自己的办W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分类培养动漫人才,构建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达到以产促学,以学促产的双赢局面。

在产学研合作体系中,双方要明确统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合作中做到充分信任对方,制定保障双方利益的条约。在合作体系中高校方面要放开一些手脚,注重社会实践环节,让动画企业项目管理经验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的技术和行业行规要求,同时也培养高校学生和教师的职业素质;企业方面应该积极与高校参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体系中去,让行业中的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走进学校的实践课堂,分享在动画项目中实际的制作经验,同时,也应吸取高校动画专业中优秀的创作理念,可以增强动画企业的创作能力,帮助把高校动画专业知识理念转化成科研成果。

三、结语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使之长期地有效发展下去需要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3]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是既要进行一般的人才培养也要进行对行业精英培养,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又不能忽视高校的艺术理论培养和艺术的创作能力,还要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做到培养动画人才的全面发展。高校动漫教育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解决中国动漫产业原创动力的缺乏,这是当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刘坤.构建产学研合作实践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长春市动漫产业为例[N].吉林日报,2014,11,1.

[2]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6.

动画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及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却缺乏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技术及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其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岗位素质的锻炼。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的突出优点在于将实践与理论融入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应用领域,还能够让学生熟悉行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因而在高职教育中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课程项目化,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为导向为方法,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与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企业项目、任务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和考核。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得到专业化训练,有效缩短毕业后的就业适应期,以适应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需求。

1 课程定位

《动画运动规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动画的灵魂,研究的是人和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学生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好坏对后续课程如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有直接关系,它也是二维动画方向学生毕业就业岗位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课程对应的第一目标岗位是二维动画公司的动画员。因而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动画中的基本表达方式,绘制动态事物的相关技巧并逐步培养创造运动、表现运动的思维,从而使设计构思到艺术实现的途径更加通畅。

2 项目的设计

(1)项目的来源。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载体,教学项目在整门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整门课程的质量。为了使该门课程的项目设计更适用更合理,我们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动画员岗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参阅各种教材、图库、经典动画以寻求具有代表性的基本项目;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获取企业的真实项目,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单元,让学生进行真题真练。

(2)项目选取的原则。首先,项目要具备普遍性,项目基本覆盖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能够处理更多更广泛的实际问题;其次,项目要具备可实施性,能够适合学生当前的知识能力水平;第三,项目要具备实用性,能够反映目前行业内的主流技术要求;最后,项目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有积极投入学习的愿望。

(3)项目的内容。依据以上原则,我们把项目分为基础训练和综合提高两大部分。基础训练的项目包括人物、动物、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等四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分别包含三到四个经典案例,案例均是从迪斯尼经典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选取代表性的动画片段,时长约1到3秒。而综合提高部分,则充分运用企业资源,从我院的校企合作单位——南通斯伯麦数码美术有限公司引入企业全真的案例《恶作剧之吻》。通过基础训练和综合提高环节来培养学生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实施

(1)划分项目组。项目组划分的做法是:引入企业管理体制,由老师任项目经理,将学生划分为多个项目小组,学生自主选择,每个项目小组由4~5人,按照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岗位分工原则,分别赋予学生企业员工身份,将项目组成员划分为原画、动画、修型岗位,每个项目小组安排一个项目组长负责各个岗位的工作协调与质量监控。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长来进行整体的协调,这样不仅能平衡小组之间的学习资源,还能促进小组之间及小组内部的竞争与协作。

(2)分配工作任务。以人物个性化走路为例,首先由任课老师即项目经理创设工作情境,给出影片中小矮人不同走路的几个动画片段,如昂首走、垂头丧气走、踮着脚走、蹑手蹑脚走等等,并分别指定给不同的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明确工作任务,讨论技术要点,制定工作计划,协作完成工作项目。

(3)讨论技术要点。拿到工作任务以后,小组由组长主持,对攻克工作任务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讨论分析,确定完成个性化人物走路的关键动作,这一部分的完成包括观察、表演、交流、总结、汇报五个环节,最后由任课老师对各组的汇报进行总结,提出个性化走路的技术关键点让学生结合自己要完成的工作项目加以领会。

(4)制定工作计划。各小组根据讨论后的结果,制定出完成项目的具体设计方案,并进行项目的合理分工,制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进度表。

(5)协作完成项目。由组长负责,结合小组人员的工作特长,安排原画人员绘制小组集体讨论出的关键动作原画,从1原画到2原画再到修型,最后交给动画,进行描线,并以原画为基准在原画之间加上动作的中间画。最后将绘制好的作品进行线拍检查,检测动作的协调性,对不合格的画稿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改,最后导出,完成工作任务。

(6)项目考核。项目完成之后,各小组自行进行再次总结并汇报项目的完成情况。考核包括项目经理(教师)考核、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考核,团队成员互相考核和自我考核四个部分,依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综合打分,完成项目的考核评价。

4 小结

以往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一种应付的心态,即使是描原画,学生也都是漫无目的地练习,往往画了许多张还是老样子,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对于运动规律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并不能很好的在实战作画中运用。而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充分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以便于他们尽早的融入工作角色,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徐畅,程光华,谭恒松.浅谈高职项目化课程中教学项目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