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第1篇

利用父亲节设计此活动来激发孩子关爱爸爸的意识。尽可能让幼儿体会情感,让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应该关心爸爸,并能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父亲节活动策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学校父亲节活动策划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全体队员感受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爱,激发队员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用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时间

6月-日——6月-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口号

感恩父母,记住四个感恩日

五、活动内容及程序

1、老师推荐名人感恩名言,创设浓郁的班级感恩教育氛围。

2、通过班队会:

(1)让学生估算一笔养育帐(经济付出: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父母的生日你记住了吗?(让学生要记住父母的生日)

(3)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让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开解、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3、利用午会课和音乐课,学唱感恩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

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4、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精心选择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其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推荐书目:《天下父母--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傅雷家书》、冰心《寄小读者》、印度泰戈尔《新月集》、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象你自己》。

5、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

(2)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活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3)中高年级开展一次以“学会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比赛。

(4)牢记四个感恩节(母亲节:5月的第2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父母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洗洗头,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六、活动要求(望各班认真组织及时上报活动资料。)

1、“为爸爸唱一首歌”“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由各班级自行组织落实,有条件的可留下一些照片作为学生成长记录。

2、感恩卡和手抄报做完后各班选其一(感恩卡或手抄报)挑选10幅作品上交大队辅导员,将进行评比。

父爱如山,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学校父亲节活动策划二

一、活动背景

父爱是如此的含蓄,不像母爱来得那么明显。然而,父爱和母爱一样,都是那么的伟大。我们用隆重的典礼欢祝母亲节的到来,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呢?其实,父亲不需要任何花哨的礼物,父亲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大、成熟。但这并不代表父爱就可以被忽略。在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用行动来向父亲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并且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亲对我们付出的种种。

二、活动主题

感恩父亲

三、活动目的

1、让每位同学借助父亲节吐露内心的真情感言,表达多年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和养育之恩。

2、加深每位同学对父亲的感情,在内心深处更进一步领悟父爱如山似海的内涵,感受父爱的无私和伟大,学会理解、关心父亲。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

3、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让同学学会感恩,学会以实际行动去报恩。

四、活动对象

移动通信---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

6月-日

六、前期准备

1、6月-日购买贺卡、6月-日之前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七、活动内容、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传播"感恩"精神。把自己多年来对父亲的爱表达出来,说出那句一直想说却从没有说出的:"父亲我爱您,您辛苦了。"同时,每位同学可以借此机会在祝福的贺卡上书写自己对父亲的寄语。

2、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说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3、最后全体同学闭上眼睛,用心聆听《父亲》。在歌声中一起向父亲送上真心祝福。

七、经费预算

班级四十二位同学每人一张贺卡,单价一元,共计四十二元(由班费统一支付)。

八、后期工作

1、将写好寄语的贺卡邮寄出去,并把对应的单号记录好,以备查询。

2、在父亲节6月-日每位同学给自己的父亲打电 话,确认贺卡是否收到,并亲口对父亲说出自己心中的爱。

学校父亲节活动策划三

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以往,我们总是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唱的歌也总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父亲也有着与子女嬉戏的渴望。因此,利用父亲节设计此活动来激发孩子关爱爸爸的意识。尽可能让幼儿体会情感,让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应该关心爸爸,并能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活动目标

1、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绍爸爸的职业。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3、欣赏散文诗,增进父子间的亲情。

二、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

2、事先在家里将把爸爸的手印印在纸上,并沿轮廓剪下来。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职业。

3、散文诗《我的爸爸》挂图、磁带。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小朋友,你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2、引导幼儿自由交谈。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两两结伴,要求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绍。在自由交谈后,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爸爸,大胆地讲出自己对爸爸的认识。

3、比一比。

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和爸爸的大手(手印)比一比,说一说爸爸的手为什么这么大?爸爸的大手能干什么?爸爸在家还做些什么事情?

4、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配合挂图完整欣赏一遍。

请幼儿说一说感觉:爸爸举起宝宝,宝宝想什么?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骑到爸爸的脖子上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你的爸爸吗?为什么?你在家最喜欢和爸爸做什么?

在幼儿谈话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新的谈话经验。如:我的爸爸是医生,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晚上还要看书、开会。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图书、做游戏、等,还帮爸爸做其他事情。我喜欢我的爸爸……

(3)教师小结。

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第2篇

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重过程、重创新,实验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 立足县情、校情,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多元化多姿多彩的英语特色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搭建展示英语才能的舞台,发展学生联系英语与生活进行创新与实践能力。

实施原则:

1.配合教学

英语学科特色实践活动被列入课程计划,成为真正的英语第二课堂,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课内教学配合,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学以致用、用中提高

英语学科特色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出发,实施中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语言教学规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活动内容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

4.活动内容要突出优质性、适应性、功能性和发展性

5.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英语活动课要使英语爱好者和有英语特长的学生有用“武”之地。通过活动课使他们充实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才干,把他们培养成学习、活动的骨干,去影响、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具体实施:

一、 创设校园英语环境

1. 校园标牌双语化

为给学生创设英语氛围,把校园、班级、处室的标志牌、标语牌进行英汉双语标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英语语言,不懂得地方可以通过对照汉语、询问同学、老师等方式进行理解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这些语言。

2. 校园内设固定的英语角(englishcorner)

每月进行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围绕话题事先收集与话题有关的资料,在英语角活动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3. 校园内设英语宣传栏

创设学生英语表演的舞台,让学生show出自己。学生们自主确立主题、写主持台词、出宣传海报,体验成功,感受语言的魅力。

4. 校园英语名言工程

精选许多英语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布置于走廊台阶。学生踏进校门,从大门口,到楼梯,到走廊,处处都能见到英语格言,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习得环境。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老师的办公室也是他们熟悉的环境。英语标注学生们天天都能看到。 通过构建“英语无处不在”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校园英语活动的开展

1. 每两周举办一次学校英语手抄报展览

要求全体学生参与,通过涂涂画画、填空、排序等方式进行手抄报的创作。通过展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展示在学校宣传栏上。

2. 每周固定进行校园英语广播

可由学生轮流主持,内容包括日常英语、魅力音乐、英语天地等,借此提高全校同学的英语听力水平,扩大信息量,开阔视野,提升英语素养。

3. 开展英语兴趣小组

每班级成立英语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活动,通过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游戏、日常会话、英语故事、英语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特长生,并以点带面,带动全校同学共同进步。

4手工制作式的庆贺活动

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和圣诞节等节日来临之前,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制作一 张贺卡,并用英语写上美好的祝愿,在活动课上进行展览、交流、评比。

5 每日一句(一词)

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室,在黑板上每日书写一个英文句子或单词,让学生记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由教师或英语能力特别强的同学每天在黑板上规范地书写一个学过的或没学过但较常用的句子或单词,在早上晨读时领读几遍,然后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会读、会用。

6 课本剧表演

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熟悉台词,策划动作,分小组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和合作精神。

7 作业秀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正确的书写规范,在输入语音,训练标准的语音、语调的同时加强书写训练。课外不定期地组织优秀“作业秀”,把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流畅、格式精美的作业本展示在全校师生的面前。让同学们有了书写的标准,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形成正确、优美的书法。

8写作竞赛

我们要求学生以课文为例,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比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9 演讲比赛

例如:talk about my name. talk about sb’s past. something about…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10 歌曲比赛

通过课堂内外教学歌曲、向学生推荐英语歌曲录音带等方法让学生接触大量的歌曲。同时不定期地举行英语歌唱比赛,选拔出优秀的英语歌手。在举行英语歌曲比赛的过程中发动更多的学生学英语、唱英语,激起学英语的。

11 英语收集活动

英语收集活动包括收集英美国家的邮票、英文包装纸、英文说明书、各种英文标识等。收集英语国家的邮票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这些国家的概貌,并提高审美情趣。收集英文商标、包装纸和说明书也是一项课外学英语的有益活动。

12 举办富有英语特色的节日活动

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学习英语语言本身,还应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举办富有英语特色的节日活动介绍异国风情,不仅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培养和提高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在圣诞节 “merry christmas”、万圣节 “happy halloween”、 感恩节 “happy thanksgiving day”之际,张贴宣传海报或表演精彩的英语节目,并在英语广播中介绍各个节日的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令学生沉浸于英语学习的快乐中。我们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在必要时给予孩子们帮助和指导。

13 借助媒体学英语活动

教师可选择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强、适合学生的英语节目推荐给学生。也可播放英语电影让大家欣赏。

14 英语图书角

学生捐助或自发集资购买一些英语书籍,固定场所,责任到人,随时借阅,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视野。

15 聘请外籍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条件允许)

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接触较为纯正的口语。这样的活动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校园英语节

每学期末,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大型英语节活动,学生们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英语技能,体现了英语学习“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英语节根据年级特点设置了不同形式的比赛,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英语的大舞台。

三、 运用语音实验室的原声功能,创设纯正的听觉环境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我们英语教师充分利用两个高标准语音实验室,尝试发掘英语口语校本课程,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技术设施和语言环境。语音实验室能产生一种纯正的、近乎没有人为修正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能帮助学生增强语感、纠正发音、积累英语语境体验、增强在口语环境中的自我调整能力。

评价机制:

英语特色实践活动效果是通过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反映出来的,每次活动结束后,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三者综合评价的方式,认真地对学生活动的效果、态度、情感和心灵的投入程度进行公正的评价,用等级制表示,即:一、二、三等奖。必要时设立“最佳表演奖”、“编剧奖”、“敢于开口奖”、“进步奖”和“积极参与奖”等,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另外,及时记载对学生作出的相应的定性评价,同时指出活动中的不足,以期今后改正,积累实践活动经验。

2010年2月13日

附:

英语组英语角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浓厚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创设英语自由交流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现制定初中部英语角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活动时间

每周周三下午课外活动

参加对象、人数

每班学生10名,(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老师筛选)

活动场地

校园东南小花园

活动形式及要求

活动形式:在英语教师指导下根据话题,创设情景,用英语进行交流。

活动每周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要求有教师每次到场开展活动。辅导老师有袁吉誉,曹洪波,刘利华,高怀文(每周其中两人参加)并负责活动秩序,保证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活动主题(topic)

第一期:

介绍自己、家庭及交朋友。(introduce yourself, family and friends)

介绍自己的喜好。(likes and dislikes)

询问他人的有关信息。

(活动主题可根据英语角实际进程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

三八妇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感恩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一些行为让人担忧。情感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在中国孩子身上表现突出:不懂得父母家人的辛苦,想要什么马上就要得到;浪费食物、乱扔垃圾,缺乏规范意识。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感恩行为的发展,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一、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感恩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得到恩惠、使人愉快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感恩解释为: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牛津字典》对感恩的解释为: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于他人。有学者认为,“感恩”是个体感知到外界给予自身的恩惠,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情绪体验。

关于感恩教育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学者陶志琼的观点: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与感恩、报恩和施恩有关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的教育。

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感恩人文教育。王律言认为,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开展合适的活动,让小学生与父母、教师、同伴、集体、社会以及大自然等充分接触,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来自父母、教师、同伴、集体、社会的恩情和来自大自然的恩泽,并自觉将内在体验转化为感恩行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逐步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一个教育过程。

综上所述,感恩是个体感知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和恩惠,并且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意欲回馈的一种心理活动。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是每个人都应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在本研究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感恩能力、感恩行为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对父母、老师、同学、集体、社会以及自然的感恩情怀,并将感恩付诸实践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当前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问题

研读相关文献之后发现,目前小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学校感恩教育低效,小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之间存在差距。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重智轻德的现状有所改变,但学校感恩教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小学生感恩意识不强,感恩能力不高。

(一)学校感恩教育低效

有学者将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低效性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团队,班主任承担了较多的责任,其他任课老师尤其是德育老师承担的责任较少,并且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感恩品质的意识不强;小学进行感恩教育的形式多为“念课本”,其次是讲故事和由学生查资料发言,学校的感恩实践活动少,形式单一。

感恩教育的常规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写感想、表决心、立壮志,每逢节假日会组织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感恩老师的相关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但是一些感恩行动有些变味,教师节成了“教师劫”,家长认为不给教师送礼,教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对待。因此,有些家长尽管心里有意见,但不敢表达出来,敢怒而不敢言。学校组织的“感恩”活动虽然不在少数,但一些活动流于形式,热起来的时候很热,一旦冷下去了就很难再热起来,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值得思考。

(二)小学生感恩行为与感恩意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从付荣、王律言、杜丛颖、万娟等人的研究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学生都有感恩意识,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关照、同伴的帮助从内心是认同的,但在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父母表现还不尽如人意。小学生感恩父母、教师的行为有:父母心情不好时会安慰父母,帮父母干家务活;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送礼物给教师表达祝福;同学之间互相交换小礼物表示友好。小学生对自己得到的恩惠也有一定认知和体验,也有回报的愿望。但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感恩行为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往往在学校设定的活动中会表现出感恩行为,但感恩的自觉性不够,不能把感恩举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责任感。

(三)小学生感恩教育学校层面的问题梳理

学校是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学校的感恩教育在实践层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育体制的顽疾和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导致一些教育者片面理解学校教育的使命,致使学校重智轻德,忽视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其次,不少教师的感恩教育意识不强,在平时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承担的责任较多,其他任课教师承担责任较少。

第三,道德教育教材逻辑体系不完整,感恩教育内容不系统,感恩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第四,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品德培养更多通过课程来实现,只要学生记住了相关知识,考试得了高分,似乎就认为达到了教育目标,对感恩教育的实效没有更多的关注。

第五,感恩教育所辐射的层面过于单一,只是在学校有所体现,但学校的感恩教育很多时候又流于形式,不少人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搞各种各样的活动,没有将感恩教育活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作为青少年德育启蒙之初的家庭,没有把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

第六,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少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七,感恩评价机制缺乏。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建立一个恰当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而且本身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目前一个很大的难题,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

三、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感恩行动与感恩意识之间有差距,学校所进行的感恩教育工作低效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小学生自身。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个人私欲、动机、本能肆意膨胀,社会极端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行为无形中影响到了感恩教育的实施;同时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报道也起到了负面效应:善良、同情他人会让自己惹上麻烦,帮助别人有可能换来无尽的麻烦和误解,这些现象对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造成了极大冲击。李晓平认为,不良社会风气导致小学生感恩品质缺失。万娟认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正在经受着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碰撞的考验,这对外界刺激缺乏足够辨别经验的孩子来说,足以让他们形成另类的道德判断标准;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也日益成为显著的不良社会因素;感恩教育缺乏榜样的树立与宣传。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

杜丛颖认为,导致学校感恩教育低效的原因有:学校层面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团队,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理解有偏差,教师缺乏感恩教育的有关知识;学校中感恩实践活动较少,对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重视不足;缺乏系统的感恩教育体系。万娟认为,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付荣认为,小学对感恩教育的忽视,教师感恩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孝文化下的感恩教育资源缺乏开发和整合,感恩教育的方法不重实效等。

(三)家庭层面的原因

有学者提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与溺爱,错误的人才培养观念,即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感恩品质的培养;家校合作不足。王律言分析到:首先,家长偏重孩子智育的发展;其次,现代家庭中“4+2+1”的结构已成为普遍模式,这种家庭结构导致家庭成为一个没有“儿童世界”的家庭。再次,由于生活条件日益优越,以及家庭结构简单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比较集中,从而使孩子只知道享受,不懂得奉献和付出。付荣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消解了孩子的感恩情怀,家长偏重学习成绩的期望误导了孩子的感恩方式。李晓平认为,很多父母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理解。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分数至上的层面,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视。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目标统一,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小学生自身道德发展水平的局限

小学生对感恩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发展到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感恩品质的评价,从只注意行为的结果发展到能综合考虑动机和结果的统一。对感恩原则的掌握从受外部情境因素的制约逐步发展到受内部道德原则和信念的制约。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这个过程发生在八九岁以后,发展到自律阶段的儿童已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而开始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其主体性日趋显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成功父母为攀比的参照体系,导致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由于道德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一个过程,小学生由于自身道德发展的局限性,缺少对事物全面深刻的判断,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定。

四、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

将付荣、王养娟、汪依桃、李少平、程娟等人关于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环境层面。

(一)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李晓平提出,学校教育应正确定位:重视人格培养和习惯养成,将感恩教育活动常态化,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学校应开发系统的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分年龄、分学段,定期给学生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利用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相关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感恩行为和感恩能力。

(二)教师应提高感恩教育意识,做好榜样示范

李小平说:“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付荣提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为学生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有效开发并整合孝文化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挖掘课程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以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地球、感恩生命等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渗透模式主要表现在通过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活动、集体活动和学校生活进行感恩意识的渗透;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

除此之外,汪依桃还提出三种感恩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辨析式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中的感恩情境包括说明情境和体验情境;辨析式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交往中运用辩论、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澄清错误的感恩认识,抵制消极的感恩现象,在自我否定和自我升华中形成正确、合理的感恩意识。实践教育模式,是指应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培养社会群体的感恩情怀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苑玉华、祝琼提出,捕捉时机,实施感恩教育:在情感朗读中体验,在思维训练中深化,并付诸实际行动。

(四)创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

常少玲提出,营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增强小学生的感恩情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丰富感恩教育资源,完善感恩教育内容,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王养娟提出,应创设感恩氛围,唤起学生感恩之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会感恩:开展感恩启蒙教育活动,举办感恩互动庆典活动,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感恩教育资源。

感恩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有:利用升旗仪式、广播、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感恩;在班级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感恩教育性质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写感恩日记做起,教会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恩。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策略,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层面,提出许多具体可行的策略。比如,学校重视营造感恩氛围,教师重视加强感恩教育意识,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将儿童比喻为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这六位雕塑家就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儿童本人、书籍以及偶然因素。当然,对儿童的感恩教育,学校是主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是唯一的雕塑家。家长、社会同样是很重要的塑造儿童的雕塑家。只有学校、家长、社会这些因素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给学校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的同时,对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应该集中更多的注意力。

(五)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首先,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相互尊重体谅的关系;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应是民主的,而不是过分宠爱或者暴力的,给孩子爱的同时也教会孩子去爱别人;再次,家长应抽时间陪孩子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培养感恩自然的情感;最后,家长发挥榜样的作用,言传不如身教,应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教会孩子如何去感恩。

(六)社会应形成对感恩行为的保护和支持系统

社会环境的各方面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成长。在相关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出于好心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而被其家人告上法庭的案例,这样的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去帮助别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社会应加强对感恩行为的保护和支持,使好的行为能得到好的结果。首先,应充分挖掘、开发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开发感恩教育资源,形成系统的感恩教育内(下转52页)(上接76页)容体系。其次,充分发挥媒体网络的传播效应,加强对正面、积极的感恩事例的宣传,让小学生多看感恩故事,多听感恩报道,把感恩作为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和谦卑的人生态度,当作幸福的情感体验和一种能使自己努力上进的动力源泉。

总之,感恩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诉求,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应该齐心协力,做感恩教育的有心人,让感恩教育走入校园,融入生活,走进社会,这样感恩的氛围才会更加浓厚,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友好。

参考文献:

[1]常少玲.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4,7.

[2]程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7.

[3]戴小媛,侯永新,梁媛.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

[4]杜丛颖.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付荣.学会感恩――孝文化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6.

[6]李晓平.从小学生感恩行为现状中投射出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9.

[7]李云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园,2014,6.

[8]毛燕.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的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6.

[9]彭丽君,王德兴.浅析当代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7.

[10]秦忠利.也谈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1.

[11]热依拉・依布拉音.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青春岁月,2012,12.

[12]田琼瑶.刍议小学生的感恩教育[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2010,7.

[13]万娟.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3.

[14]王连福.小学生道德课程校本教材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5.

[15]王律言.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3.

[16]王养娟.小学生感恩教育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