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节能管理;实践和展望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4-2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短缺和浪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高能耗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管理工作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弘扬创新精神,坚定节能减排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节能工作,不少高校已经引进先进的智能水电检测技术和优秀的技能管理理念来进行本校的节能管理工作[1],并且通过一定的数据显示,高校的技能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节能设备落后等。本文通过探讨高校水电的节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探讨如何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最终实现降低办学成本,节约办学开支,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1 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虽然响应节能减排的理念在开展节能管理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节能意识落后。良好的技能意识是高校开展节能管理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高校作为具有一定规模,且高能耗的社会组织单位,广大师生是否具有深度的意识及能力是对于其开展节能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当下不少高校对于师生使用水电免费的,以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形成良好的节能意识,对水电的肆意浪费在校园中来屡见不鲜;其次是节能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由于高校的定位是进行学生教育,于是大多数的资金投入都运用到教学领域,对于技能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节能意识,没有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比如在宿舍楼设立独立的能耗计量设备[2];最后是高校的能耗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各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配合,从而导致节能工作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低,大多是临时的、低学历人群,他们没有一定的节能管理工作经验,也没有全面的技能管理意识,从而导致高校节能管理工作欠缺一定的节能监察、监管,致使节能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

2 高校节能工作的具体实践

高校节能工作主要从电力节能和水量节能两个方面进行开展,除了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节能意识,还需要全体师生生活学习的各方面进行节能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高校技能管理工作,实现高校技能的目的。

2.1 电力节能

对于电力节能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列的节能管理条例,安装先进的电力监测系统监管师生进行电力节能行动。比如对于学校浴室的管理洗澡池可以采用电辅助加热系统,通过对热水的蓄水保温和用电低谷时期的电力加热,充分保证学生洗澡方便的同时,又能够避开用电高峰,节约电能;对于学生宿舍和教师的用电,引进电力等监测系统,随时监测每个公寓的用电量,超出免费用电量的电量额度需要学生自己购买,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对于教学楼的用电情况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白天教学楼内不需要用到的电灯可以自动关闭,到晚上7点自动打开,防止学生白天随便拨动电灯开关,造成电量的浪费;教师宿舍的楼道里要安装小瓦数的声控灯泡,保证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通道照明,节约电能消耗[3]。

另外,对于学校路灯的设计要采用45瓦数的高校节能灯,深夜后只留下主要区域的照明设备;路灯可以采用智能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路灯外部光线的强弱来控制路灯的开关,从而避免电力浪费的现象发生。对于学生公寓可以安装太阳能的集中供热系统,既节约了电费,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2 水量节能

对于水量的节能,高校可以从学生日常洗漱和热水的供应方面进行加强管理。比如在学校公寓内的楼层里安装有全自动的洗衣机,避免学生洗衣服无节制的水资源浪费,当然洗衣机可以进行象征性的收费;在学生公寓的洗漱间要张贴节水的宣传海报,激发学生的节水意识,管理人员要充分保证洗漱间水龙头无人时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坏掉的水龙头要及时进行修理,减少水资源的无端浪费。关于热水供应,可以通过安置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烧水,每天固定时间进行热水的开放,学生可以使用保暖热备进行储存,这样既保证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节约电能,改变以前的煤炭烧水的现状,减少环境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作为高校的节能管理人员,要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管理,杜绝浪费水资源,对于那些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公寓或者楼层要进行工作检讨,必要时可以做出补偿收费的管理,强制师生进行节水行动;对于消防或者绿化用水,可以通过与学校周边的河道或者人工湖的灌溉水洗;通过雨水、地表水来进行学校消防或者绿化,通过滴灌、消防管网浇灌的方法进行用水,从而节约用水,减少水费投入[4]。与此同时,高校要引进先进的水电监测技术,通过预付费管理模式,监督学生自觉进行节水节电。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能耗监控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对学校的水电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清晰掌握校内水电能耗运行数据,并根据不同的权限对使用相关单位进行查询,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3 高校节能工作的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高校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节能意识不高、资金投入过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状,在未来,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必须对症下药,通过开展校园节能文化节,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制度的方式,全面推进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杜绝资源浪费。

3.1 推进校园节能文化建设

要想顺利推进高校节能工作,首先必须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节能意识,这就需要高校有意识地开展校园节能文化节,通过利用世界水日、环境日、全国节水宣传周等时间,向学生宣传节能的重要性,学校的后勤部门要在食堂、卫生间、教室楼道的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识。在学校的空调旁边、开关旁要张贴节约用电的说明,潜移默化中培养师生的节能意识。同时还可以成立节能的志愿组织,通过对学校不同教学区的电力使用、水龙头开关、空调使用等状况进行巡查和记录,然后进行通报,从而监督和纠正学生不良的用水用电习惯。对于那些节能行为较好的区域可以进行表彰,树立节能榜样。

高校节能文化节的建设要长期推广,形成一定的传统和规模,在每一届的学生中都要传承,充分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件的良好发展,只有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才能正确开展每一项的技能管理工作。并且培养好学生的节能意识,学生走出校园后还能够继续保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对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一种良好铺垫。

3.2 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制度

健全的技能管理制度是高校节能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良好保证,充分利用校园的节能监管平台,督促全校师生进行节能工作,用数据和规章制度来武装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首先需要高校根据学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管理制度,让高校的节能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要加强本校节能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处罚或者奖励,督促节能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最后,要全面提高高校节能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只是聘请一些低学历临时性的工作人员,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且需要有一定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理论知识储备,所以高校要全面提升学校节能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培训和人员激励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创新,重视节能管理工作[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大高校要充分重视节能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引起先进的节能技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好高校的节能工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张彩峰.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展望[J].高校后勤研究,2015(01):97-99.

[2] 秦剑.高校节能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7):233-234.

[3] 杨瑞兰.关于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建议[J].高校后勤研究,2016(02):73-74.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第2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性。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理念。为此,民办院校应加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要使他们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自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教师要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要做到善于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有效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二)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高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对教学有利,对人才培养有利。但是,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企业挂职、下厂锻炼、更新知识、掌握技能,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为此学校应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减少课时量,保留全额工资福利和岗位津贴,并给予交通和伙食补贴,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在职称评定时对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三)加大岗前的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又过于注重学历学位的提升,中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外出进修读研读博,学历学位一旦提升,即名利双收,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既辛苦收效又慢,往往被忽视了,其结果是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对教师的培训进行改革。改进培训形式、凋整充实培训内容,在岗前要增加与专业对应的行业和工程背景的认知实践,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胜任力。

(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企业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平台,要充分加以利用。要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可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的高管和高工到学校做兼职教授,实现互利双赢。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组织、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相应企业挂职或兼职,让广大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运营活动以及针对企业特定岗位的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际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术、技能结构的要求及变化;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或培训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专业教师承担企业的部分业务,真正接触、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或独立承担企业的科研项目工作。民办高校要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资源运作能力;院校管理能力

作者简介:鲁武霞(1976-),女,江苏射阳人,硕士,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马建富(1962-),男,江苏溧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常州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常州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K2011204),主持人:鲁武霞;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产业转型升级中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研究”(编号:CDGZ20100038),主持人:鲁武霞。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26-04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须靠人才和技术作支撑,作为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无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要求,今后1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通过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新提升,办学体制机制有新突破,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快速实现内涵式发展,其关键就在于着力提升四个核心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和院校管理能力。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一)牢牢抓住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国家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个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就必须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着力关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能力等终极性问题,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胜任一个岗位的同时,还要适应职业群集岗位,具备较强的转岗能力,真正成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技能高超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定位,针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既要牢固树立就业导向、面向社会需求的观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又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广义上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是若干要素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间协调作用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包括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条件[1]。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是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2],并使这些要素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生存方式,在其办学模式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环节,以及教师、实验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学生实习培训等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经验表明,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区域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掌握劳动力市场和相关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动态,重新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坚持就业创业并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必须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和独特的以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基本建设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教学基本建设主要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品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首先,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紧跟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对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并积极开发新专业和特色专业。其次,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结合、相互对应。第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要以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坚持职业性、生产性建设原则,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第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模式正由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转向就业导向模式[3],而就业导向模式强调教师的动手实践技能,强调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即教师应同时具备教育者和工程师的素养与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产学研能力和企业实践经历等。

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以专业为抓手,坚持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最终体现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上,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逻辑基础。高职院校必须适时顺应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明确学校的社会角色定位,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到位的社会服务,去赢得社会的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区域内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适应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生产保持一致性是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三层含义[4]:一是高职教育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三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找准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位,尤其要通过专业建设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要依据区域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设置原则不是一般地根据学科分类而应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5],不仅要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布局,并以此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总之,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向社会和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技术和文化资源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中心,以及区域社会发展的文化中心。

(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宽社会服务领域

职业教育要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在专业设置、办学规模、育人质量上与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新型农民和新市民的要求相适应,更好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高职院校要在服务中得到发展,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不断延展和增强服务功能,必须围绕行业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途径。首先,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优质人才支撑。只有培养的人爱岗敬业、应用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才能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才能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能声誉良好,生源充足,才能提升社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努力为国家分忧并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拓宽道路。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不同年龄群体开放办学,积极主动地挖掘市场潜在的教育生源,将高职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三是面向社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形式多样的模块化培训项目,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职业培训,既承担起企业职工的培训与教育进修任务,又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师资,拓展职后教育市场,主动服务社会。

(三)对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社会服务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地方政府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需要紧跟产业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6]。从高职院校发展来看,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生存方式更是生存之道。近几年的示范性院校建设经验表明,校企合作应掌握三个关键[7]:一是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只有为企业服务好了,才可能得到企业持久的合作与支持;二是校企合作的组织建构。校、院、系等各个层面要与企业建立组织与制度联系,并在学校层面构成一个整体,使校企合作平台有组织上与制度上的保障;三是双方合作的系统运作程序与操作规范。高职院校必须从以上三个关键入手坚持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各种技术服务。具体地讲,就是在人才服务上要突出“适应性”,必须根据社会职业群的发展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培养适应性人才。在社会服务中要增强“互动性”,要主动与地方经济、科技进行有效的对接,与企业开展技术应用和技能提升的横向科研,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服务方式上要突出“多样性”,拓展并形成“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社会服务格局。

(四)促进就业,积极关注民生发展和公民幸福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职业教育正是解决民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由此,高职院校必须将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真正做到按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按就业岗位组建课程体系、按市场要求改革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同时,每年数十万的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都必须掌握职业技能,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高职院校必须站在促进就业、关注民生发展的社会高度,为社会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要,满足社会公民职业能力提升的终身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需要。

三、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运作能力

(一)主动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

勿庸置疑,虽然有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办学单位的支持,但总体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还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教学资源匮乏或资源配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发展离不开外部支持,在争取资金投入和发展政策上,需要教育、科技、产业管理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学生实习、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需要企业的大力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合作支持、学校自主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以竞争和获取各种社会资源为命脉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政府对学校经费资助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政府拨款方式从直接拨款为主转变为以竞争拨款为主(如招生数和争取项目的层次数量),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同行院校间的激烈竞争,当前高职院校尤其需要处理好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通过全方位有效的资源开发、投入、整合与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获取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外部资源;同时主动探索和实践“合作发展,多方共赢”资源获取机制,以服务换资源,实现资源开发和品牌运作。

(二)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校内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办学经费、教学设备等有形资源和学校历史文化、师资水平、科研能力、社会声誉等无形资源。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办学成本,壮大办学实力,所以必须构建服务于学校战略规划的资源配置体系,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和水平。首先,在资源配置中进行战略选择,要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和关键性的发展领域,形成学校专业的集群优势和关键发展能力。其次,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组合,使内部资源更加充分合理地运用于人才培养活动中,从而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切实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第三,要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点专业和重点环节建设。如结合自身资源与专业的优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寻找最佳结合点来培育骨干专业、品牌专业和专业群,以增强学校的硬实力。要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改革项目、双师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来,切实解决人才培养中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以实训基地为标志的资源共享能力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基地建设水平也是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需要及学校专业发展方向,通过校企合作途径,积极运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树立与企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实现设备共享,与企业实现基地共建。其次,发挥地域优势与不同院校共建实训平台。比如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校际间没有围墙,在基础设施、图文信息、师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充分实现内外开放、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集约高效,合作共赢”的创新之路。其中政府投资1亿元,五所院校投入1.5亿元,共建公共实训平台(现代工业中心),每年接受实训学生5万多人次。第三,要强化成本效益管理。通过实行产学研训一体化,降低实训基地设备成本和损耗风险,实现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引进企业生产设备、生产线和中端产品,实行学校场地与企业设备互相利用,同时开展生产性实习和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职工和社会开展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等社会化服务。

四、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学校管理能力

(一)拥有极具领导力的院校长

国家示范性院校入选条件第一项就是“领导能力领先”,它要求高职院校不仅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更要有一个能干的院校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因为校长对院校的发展方向确定、文化选择及组织整合等起着决定性作用。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践表明,卓越的院校长造就卓越的高职院校,一个极具领导力的院校长和领导班子所共同呈现的院校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新的社会变革和新的学校发展目标要求,院校长必须既能不断应对重大的战略性变革和学校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又能承担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更要担负起破解资源整合难题、规范教学管理、统筹科学发展的重任。在领导师生实施战略规划和实现内涵发展的跨越中,院校长既要强调自己在呈现学校发展愿景,提倡价值观,激发成员动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理解变革并在变革中重构学校的一切,使之朝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方向前进。而这一切都要求院校长具有特别的教育智慧、教育视野和领导力,能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并带动师生用创新思维去思考,用创新行为去实践。

(二)拥有院校发展战略规划与可行性方案

首先,高职院校要有战略思考和系统规划,并围绕着“为什么办高职教育?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如何办好高职院校?”等一系列重大办学问题,正确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定位和总体办学目标。其次,院校发展的战略远景是制定学校总体目标和寻求发展方向的谋划和方略,是学校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总体发展框架。高职院校要以此为根本,系统地制定出具体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案,方案要体现出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按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院校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同时,在设计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时,必须重视落实好近期或阶段性发展目标与任务,要在确保近期目标实现的同时有利于长远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背景相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应该体现国家、地方、区域的发展要求,应寻找适应自身实际的切入点,走特色发展道路。要把学校的特色体现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上,与当地行业、产业紧密联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产业变化调整的良性互动,切实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

(三)拥有灵活的管理系统和完备的管理制度

管理就是采取最佳方式对各种要素实行科学组合,以达到最佳效能实现预定目标的社会活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变化所带来的讲求效率的市场环境,动态的追求质量与效益,使高职院校也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其组织形式、领导体制、教育教学方式、资源利用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内涵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高职院校管理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要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的管理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办学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决定行政效率,只有通过逐步完备的运行制度才能给改革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制度的理想效果在于既能围绕统一目标运行,又能推动各组织及成员积极实现目标,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能达到解决问题与激励引导的双重效应。因此,要在管理上进行制度创新,探索不同行业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7]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2][3]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马必学.高等职业教育30年发展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0.147

1 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我国对于突发事件处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03年“非典”突然爆发开始,理论界、学术界才开始将目光聚焦到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上。学术界普遍认为“广义的突发事件泛指一切突然发生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首次从法律角度对突发事件进行了界定,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指由于自然界不可抗力造成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旱涝、火灾等。二是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如暴力事件、意外人身伤害等。三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四是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如政治运动、战争、非法集会等。根据诱发突发事件的成因划分,突发事件还可以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突发事件,以及内部产生型和外部导入型突发事件。

根据上述理论,高校突发事件可以概括为由于自然的、人为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领域内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类事件通常是以大学生为主导,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对学校工作及师生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2 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是突发性。即突然发生,通常没有征兆或没有预警。事件发生之后的发展过程、走向、规模、持续的时间及危害程度均不可预测、难以把握。

二是危害性。即造成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非正常运行,给学校整体事业和师生生活带来一定损失,造成一定范围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同时,危害容易扩展到社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很多突发事件通过网络被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进而扩大和加深事件的危害性。

三是敏感性。这是由高校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开放性的文化组织和高知识群体聚集的地方,是先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前沿阵地。因此,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被无限放大,被普通大众质疑高校的先进性。同时,学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因此极易受到影响而令局面难以控制。

四是持久性。高校所处地理位置较为集中,导致在一个地方爆发的突发事件,会迅速波及周边高校乃至全国。而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普遍存在重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等问题,导致事件影响力不会因为事件的结束而在短时间内消失。

3 高校突发事件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

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对于高校突发事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目前高校对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态度较为被动,甚至有些滞后,一些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的重大危害,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缺乏经验和能力,也没有借助和发挥校内外力量的配合。甚至有的高校仅认为突发事件只有在事发后才需要进行干预处理,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来进行。

3.2 高校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作出明确规定,多数高校也没有制定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导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度依据,因此不知从何处下手,事件处理时较为迷茫,导致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由于制度的欠缺,也导致很多高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指令而制定的,不能发挥真正作用。

3.3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高校内部各相关单位、教师、学生、家长,更包括了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社会相关单位、大众媒体等。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仅仅依靠保卫处、学生工作处等校内职能部门,没有构建学校突发事件应对领导小组,没有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学校与政府、媒体、家长、社会团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处理突发事件。

3.4 高校对突发事件的日常心理预防和事后心理干预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普遍积极健康向上,但最近几年频繁发生不良事件,其中很多是因心理因素引发的,不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使很多人质疑高校的职责所在。这其中虽有社会和个人因素,但高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些高校甚至没有设立心理咨询相关机构,从事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士较少,水平和能力也有待提升。

4 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对策

4.1 提高重视程度,创新应急管理理念

高校要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突发事件是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多方面利益的大事,影响到社会稳定,对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具有重大影响。在具体工作中,要创新管理理念,将突发事件管理作为一项常规化工作来抓,要把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师生主体地位,为教师潜心治学、学生安心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避免或减少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

4.2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应急管理的制度成果,推进校园安全立法进程,完善高校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恢复等环节,完善应急预防机制、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要突出制度的科学性、规划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3 发挥多方力量,构建高校突发事件联动治理体系

要积极构建高校突发事件联动治理体系,集体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决策、统一指挥、信息收集、信息、联合治理、舆论引导等环节中来。这个联动治理体系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各学院、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积极配合,并联合地方政府、社区、媒体、家长、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使突发事件能够被遏制在萌芽之中,或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第5篇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相当重要,这也是高职教育界数年来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倾注全力的重要原因。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实验”“实习”与“实训”“实训室”“实训基地”等概念上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混淆或偏颇,导致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一是简单地、松散地组合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成立实训基地,导致实训教学资源专业之间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投资效益和运行效果差强人意;二是缺乏资源统筹意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两张皮”,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共享度不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专业群的聚集与扩散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管理分散,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些学校的实训基地分属各系管理和使用,有的学校甚至将一个实训基地分属多个教学部门管理和使用;四是只关心硬件投入,不重视软件建设,许多学校采购了大量先进设备,新建了实训室,但实训项目的开发严重滞后,实训教材和实训管理制度建设迟迟没有动静,实训设备利用率低。

二、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与开发

高职院校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练习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校内校外资源合一的实训基地,以实现资源共享。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功能

实训基地应承担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的训导工作,能为群内各专业提供包括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和生产性综合实训在内的实践教学条件,能为专业群对应产业的企业职工培训和相关领域的其他社会培训提供资源支持并能付诸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既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专业群资源的承载平台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场所。为有效开发专业群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首先是要按照“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原则,加快专业课程特别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形成专业群内具有足够共享性的课程模块和项目体系;其次是要依托基地工学结合项目,充分调动并利用企业、社会和学校的资源,促进专业教师教学相长,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

2.专业群发展功能

与以往针对特定专业建设的实训基地不同,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应具有深化专业内涵、延伸专业链条,从而保证将专业链融入企业价值链的作用,即应具有发展专业群的功能。专业群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进步的有机资源集合体,为完善实训基地的专业群发展功能,一是要主动跟踪最新技术成果,开展相关应用技术研究,保持在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敏锐性和准确的技术需求判断能力,进而为新专业开发和已有专业的升级改造提供条件保障;二是要统筹实训基地资源要素,按照专业群发展预期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并以专业群为对象开发适用的课程和教材,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要按照“设备群”方式配置实训基地内的实验室、实训室及其所属设备,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为专业研究提供硬件支持;四是要将校外实训基地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加以利用,进一步提高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开发能力。

3.产教结合功能

基于专业群的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产教结合的平台。一方面,通过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共享,使产业主体(企业)和教育主体(高职学院)达成了信息互通和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地促进双方需求的殊途同归;另一方面,基于实训基地的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相对集中,可以保证产教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实力强大的实训基地比专业本身更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实训基地产教结合功能的开发是所属专业群成长壮大的基本保障。发展实训基地的产教结合功能,一是要通过“筑巢引凤”等方式,引进生产企业参与学院实训场地共建,将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项目和技术力量等资源引入实训基地;二是要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创新合作项目为载体,建立校企“共生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强化与相关企业的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是要按照“前校后厂、产教结合”的思路,建立集教育、教学、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专业实体;四是全面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树立资本经营观念,消除产教结合过程的观念碰撞,处理好合作过程中的利益搏弈。

4.资源辐射功能

实训基地及其资源针对的是专业群的建设,面向的却是整个社会,实训基地应具有向行业企业、同类院校、社区和整个社会辐射资源的功能。实训基地无疑是专业服务产业的窗口和社会资源共享的平台,实训基地因资源辐射而拓展功能,也因资源辐射而获得不断增强自身功能的机会。为此,一是要制定本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培训标准,开展常态化的对外技术培训;二是要有效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面向中职学校教师的“集中式培训”和“导师制培训”;三是要积极为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和整个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主动开展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主动承接劳动力转移培训,主动为社区提供科技咨询服务。

三、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选择

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是共享专业资源、推进专业群集约发展的基本途径,但要确保实训基地功能实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管理模式问题。根据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客观要求,针对以往松散化管理的主要弊端,改革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取“捆绑式”管理,提高实训基地运行效益

为提高实训基地运行效益,有必要发挥基地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从管理构架上,可以采取“专业群+基地”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实训基地自身功能尚不够强大和完备的情况下,以专业群的管理和建设部门(一般是系部)作为实训基地的直接管理者,赋予系部实训基地使用权、管理权和有限的专属权,学校层面则可以通过实施面对系部来掌控实训基地的运行。同时,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应合二为一,即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均是专业群实训基地的组成部分。

2.采用集中管理下的授权管理机制,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效能

为从整个学校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并提高设备利用率,高职院校对各实训基地宜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即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部门,以便对全校实训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监管和调配。同时,对实训基地日常运行与管理工作,应该委托基地所在专业群(教学系)予以实施。学校对实训基地的宏观调控是确保完成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功能并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而实训基地运做的机动性、灵活性和管理的即时性是提高实训基地效率的充分保障。

3.实施权责合一的程序管理,降低实训基地管理成本

基于专业群的实训基地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建设和运行的,为降低实训基地管理成本,应实施权责合一的管理程序。对于学校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其主要权责是统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教学、社会培训等工作,并通过严格的检查与评估,引导各实训基地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对实训基地的直接管理者――系部而言,其主要权责是选派管理人员与指导教师并建立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健全规范执行计划、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等等。一般来说,系部对实训基地的日常运行具有充分的自,方便以实训基地为依托组织专业开发、开展其他教学和服务活动等,并对基地运行效率负直接责任。

4.建立任务驱动的激励机制,激发实训基地活力

基于专业群的实训基地肩负起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资源集成的重要使命,其效果和效益如何,影响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此,应该建立起任务驱动的激励机制,激发实训基地的活力。一是要依托实训基地资源组建若干专项团队,如应用技术开发团队、专业研究团队、课程开发团队等,并据此分配工作和报酬,使专业群组成成员都成为实训基地功能开发的一份子;二是建立重点项目招标制,使任务相对复杂、难度较大的工作任务通过项目的形式遴选出合适的团队来组织实施,保证不打乱现有行政体系构架的前提下实现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三是要将涉及专业群发展大计的前瞻性和开拓性项工作进行项目化,单独设置战略创新项目,并配置相应的项目奖金和项目实施经费。

参考文献

[1]徐淑芝.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机制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继平,彭跃湘.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3]滕金芳.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功能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谭辉平.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5]石令明,傅昌德.校企合作框架下的高职生产性实训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6).

[6]]薛建荣,等.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