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唐山南湖公园

唐山南湖公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唐山南湖公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唐山南湖公园

唐山南湖公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建设;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7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湿地蕴天地之精华,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湿地对于一个城市生态功能的调节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成,使唐山城市中央有了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和“大氧吧”,有效的改善了唐山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

一、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况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唐山市南部采沉区,距市中心仅一公里,是国家第二批批准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2005年被批准为城市湿地公园时占地6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115公顷,近年来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在对原有湿地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治理和建设,公园面积增加到1100公顷,水面面积332公顷。目前公园有植物种类300余种,野生鸟类120余种,成为树木成荫,草坪翠绿,湖水清澈,风光旖旎的集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景观的城市湿地公园。

二、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历史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改造前是经过开滦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是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城市疮疤和废墟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形象,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

三、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

为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市委、市政府把南部采煤下沉区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南部采煤下沉区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出“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战略方针。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制定了治理方案和总体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以绿色植物为主,营造多种适应不同地段,不同区域,不同地质条件生长的人工植物群落,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彻底改善下沉区的生态环境。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和改造,昔日荒凉的旷野、墓地、污水沟、垃圾堆都披上了绿装,成为树木成荫、草坪翠绿、湖水清澈的集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为突出南部采沉区建设的独特性, 2006年底,唐山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建设南部采沉区的决策,随后,清华规划设计院、中规院、德国意夏规划设计集团、美国龙安公司4家国内外顶尖的规划设计公司汇聚唐山,综合确定了南部采沉区的建设规划方案。以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在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等方面的作用。严格遵守国家与湿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与自然性,提出了保护、利用、开发三者并行,探索了采沉区湿地公园的科学发展模式。在保护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对湿地公园进行提升和扩建,拆除湿地公园周边的违章建筑,对周边的粉煤灰场、煤矸石场进行扩湖改造,对边上的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绿化,建设成湿地公园的至高点。把湿地公园面积扩到1100公顷,水面面积332公顷。在改造提升南湖湿地公园的基础上,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中心将南部30平方公里采沉区打造成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2008年3月1日,作为唐山城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中心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工程、垃圾山的封山、绿化、环保处理工程、景观道路的建设工程,公园的景观亮化工程以及为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扩湖、引水工程。经过建设,湿地公园内有“桃花潭”、“龙泉湾”、“青龙泽”、“含烟渡”、“将军淀”等九湖,还有“云凤岛”、“香茗岛”、“锦麟岛”、“邀月岛”、“翔翎岛”五岛以及樱花大道、沉水栏道、凤凰台、白鹭码头、音乐喷泉等120多个景点。

2009年5月1日,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中心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

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中心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的开发建设,使唐山城市中央有了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和“大氧吧”,有效的改善了唐山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据气象部门测算,2009年唐山市区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比常年降低和升高了3-4摄氏度,降雨量比去年增加了230毫米。极大丰富了我市的动植物品种,野生鸟类由过去的几种增加到120种,植物品种由原来的十几种乡土树种增加到327种,特别是湿地植物、耐贫瘠植物、景观植物在这里和谐共生,呈现了生态园林的勃勃生机,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

四、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自然的保护及再生

严格按照重要地段不设立开发区、度假区和建设破坏生态项目设施的要求,在湿地内划定西南片区300公顷作为湿地动植物保护区,采取措施保护好动植物生态环境,按自然选择规律,不加人为干扰,进行植物的自然恢复。其他区域采取人工恢复的手段,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被恢复,保护生态环境,野生物种增加了龙牙草、豆茶决明、鸭拓草、荠菜等,通过委托河北省农业大学和湿地公园联合调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天鹅、黑天鹅经常出现在该湿地。

2、人工增加植被数量,改善生态环境

栽植划分为屏蔽栽植、森林栽植、现有栽植、水边树木栽植、农村景观构成栽植、果树园、吸引鸟类栽植、广场栽植、山地树木栽植、核心设施栽植、水生植物栽植及花草树木栽植,每个栽植区域均按照整体栽植规划的分区规划进行,通过栽植创造出与空间相适应的景观。此外,在现有栽植和果树园部分中,主要发挥现有植被即杂木树林和果树林的作用的栽植,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栖息地,同时通过鸟类捕捉害虫,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

3、湿地公园水质的提升与保护

在充分利用地下水的同时,切断周边污水的排入,将采煤疏矸水引入湿地,并同唐山环城水系贯通以保证湿地水质。同进我们采用机械进行疏浚、喷洒净化剂、种植水生植物三种方法对湖底污泥清除及水质净化。我们根据水生植物自身对有机废物、农药和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降解作用,去除N、P,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分解达到净化的功能。大量栽植芦苇、凤眼兰、泽泻、千屈菜等水生植物进行净化水体,从而改善了水体富营养化,提升了湿地水质。

(二)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

要保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保持与周边环境的连续性;2、确保生物通道;3、确保透水性,避免人工构造物的覆盖;4、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5、严禁使用农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身保护功能。湿地是陆生、水生的过渡带,水是保持连续性的关键,水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两栖动物、水禽和哺乳动物等都是遵循连续分布的规律,形成丰富有序的食物链。这些水主要是来自天然的降水、地下渗水、西郊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中水,以及青龙河和唐河的引水。我们依托唐山东边的唐河与西边的青龙河打造一个57公里的环城水系,水系的水加上南湖湖面的水形成了一个大的水系,并严禁一切对水系造成污染的行为,使国家湿地城市公园保持健康的运行态势,形成连续的、良性的循环系统。

(三)加强监测

通过野外调查、定点监测、取样分析以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点面结合、定期调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对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综合调查,直观、生动、详细、真实地显示了南湖湿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湿地资源的受破坏和威胁情况以及详实的湿地生物资源状况研究,包括湿地植被、湿地重要无脊椎动物、湿地脊椎动物的各类群种类、数量和分布。同时,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对南湖湿地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提出了城市公园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及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前景与规划对策。通过现状评价为湿地生态问题的识别、湿地生态保护目标及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加大宣传

湿地保护事业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广大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对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还不是很普遍,湿地保护部门包括从事湿地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在不断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上下工夫,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湿地保护的事业中来,形成广大的保护湿地的同盟军和统一战线,了解认识湿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由于多种保护措施的实施,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唐山南湖公园范文第2篇

修复工业文明创伤—城市棕地再生与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

唐山南湖新区及丰南开发区水系景观规划利用了两处工业废弃地(棕地)都和唐山煤矿工业相关,一处是南湖采煤塌陷区,另一处是建于清末的津塘煤运河。在建设之前,南湖被用作垃圾填埋厂,同时积存了雨水和矿井疏干水,而煤运河内也充满垃圾并已荒废。唐山市中心城区新的总体规划看到了南湖塌陷区的生态价值,决定以其为核心,为数百万市民建设面积达21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同时以南湖为中心重新组织城市防洪排涝体系,进行城市水网建设,从陡河引出三条水渠进入城内后与南湖联通;同时将水网与绿网藕合,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减少机动车对步行出行的安全影响;提高中水利用率,满足城市生态景观用水。由于有了南湖的水量补给保障,曾经一度非常繁华的津塘煤运河两岸再获生机,通过一系列园林规划,煤运河两岸将成为丰南区的商务休闲娱乐中心。见图2,3,4,5(图略)

该项目建成后,经美国风景园林基金组织(LAF)测定,(图7,图略)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公园内树木每年约减少CO2约2828吨,相当于每年减少道路上的客车555辆;为7种国家级2级保护动物提供生境,改善了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及鸟类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唐山市的极端最低气温升高3~4℃,极端最高温度降低3~4℃;至少给公园附近的10万名居民提供15分钟可达的公园设施;南湖片区土地增值至少1000多亿元;到2015年,南湖区域将吸纳40万居民,产生住房需求约480亿元,新增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0亿元。

区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废弃水库湿地恢复与城市水系园林规划设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这种工作并不仅发生在远离城市的自然保护区。铁岭凡河新城的建设就考虑到将湿地保护与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结合起来的做法,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对城市水系采取的大动作:首先,依托辽河及东部山区,以莲花湖水库为中心,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将近46平方公里的农用地将恢复为自然湿地,为东北亚第四条候鸟迁徙线路的提供中间站,与中国东北的扎龙、莫莫格、向海、老铁山蛇岛等共同形成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的保护带;其次,连通凡河建设天水河人工水渠对湿地进行补水,营造壮美的“城市水中轴”景观带,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最后,利用人工湿地生物技术对来自老城区的初期处理中水和雨污水进行治理,向城市污水“零”排放目标迈进一步。见图6,图7(图略)。该项目的建成使新区的开发商铁岭财京投资公司获2009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建设范例奖称号,铁岭市也迈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排行榜的前列。

园林专业主导下的城市重点区域水系规划设计

水不仅被比喻成城市的血脉,也被比喻成城市的灵魂,人们渴望优美的环境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无疑水景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元素。几乎每一个新建城市的重点区域(多为行政、文化、商业混合的区域)都重视借助水景塑造形象,来精心规划城市滨水景观,使这里成为市民娱乐活动的中心,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地段。

常规的河道设计一般由水利设计部门按造规范设计成平行等宽的河道,堤防呈下宽上窄的梯形或复式断面。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功能简便,对城市景观功能要求不高的地段,如工业区、三类居住、仓储和物流等用地。但是对于以高档办公、星级酒店、文化娱乐功能为主的对景观有很高要求的区域,这种顺直的几何断面河道就很不适宜,需要由园林规划师来主导规划设计。

旅顺临港新城位于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该城区建设既要服务于港口工业,又要满足旅游城市的形象要求,成为吸引高端人才居住的生态文明社区。景观规划围绕城市中部的一条独流入海河道,规划了集山洪防治、海潮防治、生态修复、景观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区,水系的设计与城市行政大厦、三馆、酒店等重要公共建筑统筹安排,“因天材,就地利”,形成了优美灵动的城市空间,充分反映了传统城建文化中尊重自然的道家思想。见图8,图9(图略)。

这个项目对水利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行洪河道形态设计上不仅要满足行洪要求,还要满足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这样做增加了水力计算的难度,因此当地水利设计院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成本,但相信这种为追求最大效益的额外投入一定会得到成倍回报。

结语

城市水利与城市园林专业的协同工作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更加优美的环境和更好的投资发展条件。这一进步不仅得益于国家水利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还得益于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积极理论探索,钱学森受中国传统园林启发提出“山水城市”理论,希望现代城市建设从传统园林艺术中借鉴设计方法和朴素的生态环境观,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面对现代城市这一异常复杂的巨系统,吴良镛在其高屋建瓴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中提出了“建筑、规划、园林”三大行业支撑的人居环境理论。这两个理论的提出,提高了人们对20世纪工业化和计划经济时代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园林整体规划关系的认识,提醒了政府部门要克服条块分割的行政束缚进行统筹建设,促进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基本愿景的实现。总结上述几个项目实践的经验,可以用16个字:“科学发展,依法办事,领导有力,专业协同”。#p#分页标题#e#

唐山南湖公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参与性

1 城市湿地公园的参与性效益特征

1.1 游憩休闲效益特征

游憩休闲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活动以湿地景观为主线,紧紧围绕湿地景观要素做文章,使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和游憩价值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满足不同的游客设置不同的游憩活动类型,当然,这在综合型的公园建设中是无可厚非的。

1.2 历史文化效益特征

历史文化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具有优美的河流或者湖泊等自然水体景观,人类的活动自古就是围绕着水域展开的,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在进行水域的治理和保护的同时结合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结合人文景观建设,可以成为城市中历史文化带。著名的被称为“蓝色宝石项链”的波土顿公园系统,将19世纪时己经存在的小溪和沼泽保存下来,狭长的绿色带状空间像一条“飘带”一样穿过都市的肌理,成为该城市引以为豪的景观区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其历史文化气息。①

1.3 教育科研效益特征

教育科研城市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景观构成方式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区,包括自然知识教育(湿地的景观美学)、生态知识教育(湿地的生态作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营造个性景观特色探索用及其运行模式)、生物知识教育(湿地动物和植物的观赏和识别)、环保知识教育(旅游环保)、科技知识教育(湿地净化和湿地利用)、劳动知识教育(喂养、植树等)。同时,湿地还可进行科学试验,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1.4 经济效益特征

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由于尽量减少了建筑、工程设施的投入,总体投入费用较低,加上通过计算得知的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回报,投入产出率较高;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自身平衡体系的建立节省了大量的维护费用。以经济核算的方式衡量城市湿地公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总体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生态系统的维护费用、公众的利用效率和公园的使用期限。由于其吸引大量游客使公园的利用率维持在较高的状态,同时,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过程使公园不需经常更新,使用期限较长。

2 当前湿地公园参与性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林业局批准浙江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江苏扬州的姜堰溱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评估,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部批准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无锡市长广溪湿地公园、常熟市尚湖湿地公园、绍兴市镜湖湿地公园、东营市明月湖湿地公园、东平县稻屯洼湿地公园、常德市西洞庭湖青山湖湿地公园、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和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在当前的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2.1 无序性

湿地公园建设布局的全国性宏观指导性规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些地区开始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如广东肇兴湿地公园、山东荣成湿地公园、福建乌龙江湿地公园等,目前规划和建设中的湿地公园已达数十处。但当前很多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缺乏湿地公园建设布局的全国性宏观指导性规划,造成很多湿地公园的布局重叠,建设内容重复,缺少区域特色。

2.2 体制的束缚

湿地公园建设没有解决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束缚很多地方的湿地公园建设没有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建设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机制、运营机制的束缚,特别是中小城市与西部地区的湿地公园建设,不能依赖于国家的资金投入。同时,湿地公园的管理体制复杂,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

2.3 简单化、模式化、公园化、园林化的趋势

当前很多的湿地公园规划照搬城市公园、水上公园、园林规划等规划设计模式,没有遵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缺乏湿地公园的区域特色,没有突出湿地类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湿地景观的惟一性以及演替的自然性等特点。同时,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湿地公园的娱乐功能,淡化了湿地公园的科普教育、宣传、湿地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3 如何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建设中的问题

(1)应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人工适度干预,促进修复或重建湿地生态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并发挥湿地多种功能。

(2)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突出湿地公园的自然性、生态性和主题性,人为干预最小化的原则;坚持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体现湿地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原则。

(3)功能区划不同于自然保护区规划,一般湿地公园可以划分为重点保护区、科普教育区、湿地景观资源及合理利用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可以设在湿地公园的地区)等,不能简单采用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三区划分。同时,避免湿地公园规划的简单化、模式化、公园化、园林化,在湿地公园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

(4)发挥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兼顾湿地公园的科普、宣传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5)在规划中要考虑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管理阶段,针对湿地公园的不同区域采用动态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6)规划中要有湿地公园的监测规划。湿地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应制定湿地公园监测规划方案,定期开展监测活动,加强湿地生态管理的监测,及时分析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实现科学经营管理。

4 结 语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并发挥湿地多种功能,应当突出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和地域景观特色,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栖息地、防止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衰退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人工适度干预,促进修复或重建湿地生态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保护湿地多样性。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3.

[3]曹新向,翟秋敏,郭志永.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45~149.

[4]潮洛蒙,李小凌,俞孔坚.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J].城市问题.2003.(3):9~13.

唐山南湖公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关怀意识 煤矿矿区 景观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6-02

一 煤矿矿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1研究背景

煤炭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但是在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严重危害。无止境的采煤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露天煤矿让土地无法再使用,漫天飞舞的粉尘污染空气,洗煤后的酸性矿山排水会渗入河流中,造成水污染,产生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煤矿业城市的发展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对煤矿矿区进行相关的生态治理以及景观重建,很容易产生矿业城市的衰退。

1.2国内外城市煤矿矿区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我国煤矿矿区围绕着环境治理与生态的角度,大多建成湿地公园或者是森林公园。典型案例就是唐山南湖公园。改造前是130多年开采导致的塌陷,形成了占地32.54公顷的大水面。改造以生态修复为主,形成了集游憩观赏和水上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它在景观设计上采用了生态湿地的方法,让采煤造成的塌陷地变成了旅游胜地。

国外我们所熟知的典型案例是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改造前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改造后是以工业背景为主的大型工业旅游主题公园。园内保留了很多原有的工业设备并进行改造,将创意的景观改造方法引入到矿区景观设计实践中,保留了矿区城市的文化特色,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文明的发展。

二 煤矿矿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目的

通过对所研究的煤矿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和总结,基于生态关怀的角度,对煤矿矿区的景观改造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来解决煤矿矿区工作和生活区域的改善和修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2研究意义

煤矿矿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具有社会意义。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煤矿矿区的存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城市发展问题、安全问题等。通过景观改造和设计,可以改善社会问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矛盾激化。

煤矿矿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具有生态意义。煤矿矿区的无节制开采,对环境以及工作和居住在此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的矸石山,漫天飞扬的煤灰,土壤质量的降低,植被的污染与破坏,煤灰在风力、降雨等的搬运下,对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被污染的水和土壤中也含有很多重金属,有些污染日积月累带来的伤害甚至是致命的。煤矿矿区的景观改造设计,能够对原来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善。

煤矿矿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具有经济意义,在矿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之后,会带动周边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并且根据所在区域的功能需要,对废弃场地和矿区设备用创新的方法改造,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 生态关怀意识与煤矿矿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融合及相关研究

3.1生态关怀的概念

生态关怀指的是对构成大自然生态环境所有要素的一种关爱之情,在这次研究中我所认为的生态关怀,是通过生态景观的设计手段,来表达对陪我长大的煤矿矿区情感上的关爱,是一种故乡情感的寄托。

3.2生态关怀与煤矿矿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分析

3.2.1人的情感关怀与煤矿矿区环境景观设计

煤矿矿区的景观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在这个空间中,人们有不同于其他空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所以在煤矿矿区进行景观设计,要从习惯出发,充分考虑和体现出人们对这个区域的情感关怀。根据不同空间不同功能划分,人性的需求、差异、行为习惯等,营造相适应的设施环境,使使用者能够在空间中感受到满足和舒适,最后感到愉悦,让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心。对煤矿矿区这种特殊环境的空间,要结合人们的情感关怀来进行相对应的生态景观设计。

3.2.2煤矿矿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煤矿矿区环境景观设计须走生态路线

煤矿矿区特殊的工作性质,作业环境恶劣,环境污染很大。煤矿工人每天都需要在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空间工作,并且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让他们不能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每天的下井工作从地面进入矿井之后,由于矿石表面氧化、木料腐烂、凿岩、爆破以及装运等作业产生的粉尘和有毒害的气体,导致矿井空气成分发生变化,不同于地面,井下空气的变化,造成矿井作业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和气候条件很差,严重有害矿井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地下工作环境通过矿井通风与防尘可以改善,地面裸漏的煤场,植被的破坏,二次扬尘等,就可以通过生态景观设计的手法来进行改善。

3.2.3煤矿矿区的背景环境需要煤矿矿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有生态关怀

几乎每年都会有煤矿事故发生,每天在恶劣的煤矿矿区工作,即使是微小的矿尘,也会产生爆炸,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呼吸过多,会导致矽肺病,在矿区工作的工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病。在煤矿矿区的环境景观改造设计中,要融入更多的生态关怀。

四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四矿为例

4.1四矿简介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典型的煤矿资源型城市。四矿,是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东与一、二矿相接,南与三矿为邻,西邻六、五矿。矿区东西长约2.5km,南北长约5.5km,矿区面积约12.7149km2。矿区北部以农业为主,零星分布有家庭养殖业。南部以生产区为主,占地面积约8×10000m2,生活区位于生产区的南北两侧,在四矿工作的人们几乎都住在南北两个生活区内。

4.2现状分析与问题

平顶山四矿经过了几十年的开采,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煤炭资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对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而且矿区生产区南北两侧都是生活区,矿工不仅工作环境没有保障,而且生活居住环境也受到了污染。

四矿矿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地面水下沉、错动下沉、水水污染、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植被破坏、二次扬尘等。这些都是无节制的矿业活动带来的后果,可以通过景观改造设计来改善矿区恶劣的环境。

4.3设计主题

从生态关怀角度出发,打造一个交叉重叠的具有多层空间层面的煤矿矿区环境景观空间,具有煤矿矿区的特色的空间体验,遵循工作、时间和空间的序列,创造一个自由随性的煤矿矿区关系景观网。不是单纯的景观或是单纯的矿区,而是一种景观和矿区完全融合的结构。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同时又是生态、煤矿文化、娱乐、运动、放松休闲相结合的开放性的场所。

4.4设计分块模式

4.4.1以矿区采煤为主的工作区

以煤矿矿区人们工作时共有的习惯需求为出发点,比如工作顺序会产生相对应的空间,进行景观设计,由需求进行分析设计相关的空间,解决习惯需求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改善矿区环境。

通过结合景观设计,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使其产生新的价值。比如对煤矸石可以景观绿化,能有效遏制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还能为草本植物和菌类生物的成活创造较好的微生态环境。绿化后的煤矸石山再加以改造创建,为矿区工人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可以转化为优良的旅游资源。将废旧建筑产生新的建筑价值,铁轨,拉煤车,井架等废弃物件形成新的景观小品等。在四矿办公楼前广场,是职工等班车的区域,矿区环境恶劣,粉尘严重,再赶上刮风下雨的天气,露天的广场无处躲藏,设计轻盈透明的等车空间,加上废弃铁轨和拉煤小车作为景观小品的装饰,让等车的时间也可以心情舒畅。

废旧的建筑空间改造翻新,可以为工人设计更多的公共空间,在工作之余带来一丝惬意,也可以开力煤矿矿区博物馆,介绍四矿的历史发展路程,煤炭开采知识,展示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灾害事故图片,进行安全教育等;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井下参观游,组织前来的游客身穿矿工服,背矿灯,感受矿区工人工作环境,也带来了旅游效益。

4.4.2以矿区周边的果园、有林地以及水浇地为主的农业区

整个矿区后面是擂鼓台山,不同的季节田野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农业区强化这种自然的感觉,给黑灰色的矿区增加亮点,并且可以改善矿区环境。

利用这些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结合着矿区和生活区对其进行规划,加以适合煤矿矿区的绿化植物,形成各类休闲区,为整个矿区融入田园风光结合的生态景观设计,并且改善了周围住户的生活环境。平顶山目前还没有与煤矿旅游相结合开发的景区,兼具矿业旅游资源和农业旅游资源的景区,不仅可以吸引对矿业旅游有兴趣的游客和周边居民,还为需要接近自然、放松休闲的人们提供场所。充分利用煤矿矿区内及其周边的果园、有林地和大片水浇地等农业资源,比如开办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享受田园乐趣,开设自然生态农场,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在感受完矿区文化之后还能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4.3以矿区南北方向居民楼为主的生活区

矿区的生活区和工作区紧挨着,受到地下采煤影响,原本一排排的平房因为地下煤空缺产生裂纹,导致不能入住已经部分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五层高的楼房。大部分之前的平房住户早已经习惯热络的邻里情,几乎都是住了四五十年的老邻居,楼房分淡了感情,大家还是还念平房时的热络。想通过景观设计,来帮助生活区的住户找回住在平房时的热络。给整个煤矿矿区关系景观区增添浓浓的人情味儿。

采用和工作区生活区一致的相呼应的景观形式,利用一些废弃的拉煤小车、铁轨等矿区元素,根据不同程度的塌陷地形,在地表上营造促进邻里间交流的公共生态空间,让空间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给煤矿生活区带来活力。在居民楼围合形成的空地设计一块休闲广场,利用废弃铁轨,加上带滑轮的可推拉的组合椅,在广场中间设置浅喷泉,还可以净化小范围空气,为矿区职工提供放松惬意的生活空间。

五 结语

相关期刊更多

唐山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

唐山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