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政务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各高校的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宣传学校的最为有力的宣传方式,也是在校学生获取重要信息最重要的途径,校园网站建设已经受到高校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具体体现,高校校园网站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简介,让将来入学的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初步了解认识学校;机构设置,介绍学校的部门设置与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让信息使用者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相关部门;层次分明细致的院系及专业分布,能够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专业的动态,了解所在系部的新闻与系部特色;专门针对在校教职工的窗口,能够体现学校的师资水平,也让教师团体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单位并为其发展做出努力;教务查询系统、招生就业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等更是满足了学生们方便快捷查询所需信息的需要。同时,校园网站可以连接到其它相关网站,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一设计更加方便又快捷;24小时在线服务解答疑惑,更加人性化、专业化。
电子政务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大力提倡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化校园,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办公自动化建设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而且提升了高校综合竞争实力。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就提及建设电子政务以及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增强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对于高校而言,大力推进高校电子政务的建设、全面提高高校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行政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通知、新闻及文件,有效节约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信息的共享性,提供学生教师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
(2)深化行政管理,促进管理创新。高校电子政务的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的计划决策、执行监督,促进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办公管理以及财务管理。
(3)政务公开、公平、公正。现代化的电子手段,使得行政事务的处理都变得公开透明化,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出建议,询问问题,并能得到解答,这一过程实行公开透明的制度,以得到他人的有效监督。
(4)降低成本。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使得文件、通知、材料等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既节约了大量的纸质,大大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大量时间,简化了办公流程。
电子政务在高校中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高校对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任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1)对高校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全面。建设高校电子政务,需要全校教师、行政人员与学校领导干部共同配合,由传统的纸质办公方式转变为办公自动化方式,不能够存在排斥心理。建设完善的高校电子政务系统,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长期投资,不能够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软硬件的投资。
(2)应用程度欠缺。目前,在建设高校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注重硬件的投入、轻视软件的建设,这种现象已经造成极大的浪费,甚至制约了电子政务的持续发展。
(3)资源共享不系统。各高校的电子政务系统更多的还是在学校内部应用,传达学校文件,师生校务公开等方面,但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但是并没有阻碍高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是创新型的发展,将会不断拓展其发展和应用领域,最终将会实现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现代化的教学、科学化的管理。
为实现高校电子政务发展,应该努力践行:
(1)了解师生的需求,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并且建设内容具体化,比如学生电子档案建设。
(2)勇于创新,加强领导。做到教育管理与电子政务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3)保障信息安全。信息的公开化在方便信息使用者的同时,也会使部分不法分子获得相关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加强建设的同时要保障信息安全。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大力促进其发展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保障电子政务安全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56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206-01
1 电子政务的涵义
基于不同角度对电子政务概念的界定不同。本文选取管理服务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概括。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与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及部门之间分隔的限制,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按事务不同可分为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2G)、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G2B)、政府对公民(Government to Citizen,G2C)3种业务模型。
2 电子政务在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建设现代化政府
国内各地陆续宣布要建设现代政府,但全国范围对于现代化政府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现代化的标准也开始不断提高。现代化的标准与内容,不仅包括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等硬性条件,还包括生态化与信息化等新兴但意义重大的关键指标。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方式与表现形式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会推动政府信息化进程,进而促进政府现代化建设。
此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技术、设施准备乃至管理理念上都要与时俱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会推动政府在设备与理念上的现代化。在技术与设备上,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政府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意识有所加强,使政府的内部设施和人才更加完备、充分,为现代化政府的建设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保障。在管理理念上,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政府由管理向服务的理念转变,有利于推动政府转型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2 有利于建设责任型政府
责任型政府是指政府及公务人员能够对社会公民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并采取积极措施,公正、高效地实现民众的需求和利益。建设责任型政府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公务人员能否对公民需求作出积极回应并采取积极措施是责任型政府的衡量标准之一,而电子政务恰恰为信息获取与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和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此外,公正高效地实现公民的需求和利益是对责任政府的又一要求。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大大加强,实现政务办公电子化,为责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公平与效率保证。
2.3 有利于推动政府理念建设
2.3.1 公平理念
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缩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接受管理时的被动性,进而实现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公平。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政府信息向所有公众同等开放,保证了受众群体间的公平。
2.3.2 责任理念
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工作与信息的透明性,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公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公众需求,进而强化政府的责任理念。
2.3.3 创新理念
电子政务有利于创新型政府的建立,进而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强化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创新理念。
2.3.4 其他理念
电子政务对政府理念建设的影响是全面、普遍的,除对以上的公平、责任、创新等主要理念起到推动作用外,还深深地影响着政府的法制、科学、服务、安全等理念的建设。
2.4 有利于加强政府队伍的建设
2.4.1 有利于加强政府队伍的廉政建设
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政务信息公开的同时,也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充分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方便公民对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束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为政府人员队伍的廉洁高效提供了重要保证。
2.4.2 有利于加强政府队伍的素质建设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使公众对政府工作质量、数量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而作为政府工作承担者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新工作的新要求。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公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将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4.3 有利于加强政府队伍的效率建设
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的办公方式与流程的改变和完善,将会在技术和设备上大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发展会加强公众监督,进而督促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红波.政府门户网站实现G2B、G2C电子政务的探讨――以厦门市政府网站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自今年7月份启动以来,在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电子政务平台于9月30日建成开通,在试运行1个月后,于11月1日正式运行。按照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12月底以前实行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双轨运行,为20*年1月1日起实行单轨运行奠定基础。为切实做好双轨运行期间的电子政务平台应用工作,确保全县网上办公正常、规范运转,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平台硬件建设工作
目前,全县已接入10个乡镇和90个县直单位,还有部分单位未接入,已接入单位中有部分单位只接入一台。按协同办公要求,只接入一台的单位不算完全接入。因此,未接入和只接入一台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按照电子政务平台接入规范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切实做好包括单位局域网改造、可控网管式交换机的配置、电脑终端的接入等网络基础建设工作。凡单位内可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必须接入到电子政务平台,确保单位办公人员既可实现单位内部网上协同办公,又可参与到全县网上协同办公,真正发挥电子政务平台的网上协同办公功能。
未接入单位及已接入单位需新增接入电脑的,须先向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后由电信公司负责接入。电信公司接到单位申请后,要及时组织人员搞好服务,同时,各接入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基础数据采集、网络设置等工作。
二、切实做好平台系统设置工作
11月1日,县政府办公室已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向各单位发送了第一份电子文件,有部分单位至今未收阅文件。主要原因在于单位系统基础设置工作不到位,数据不完整。为此,各单位必须迅速检查、完善单位在电子政务平台中的系统设置:
一是单位组织结构设置必须与县编委确定的单位内设机构相符,各单位不得擅自设立内部机构。二是按照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放的用户设置样表,必须于本月中旬完成单位用户资料设置,切实建立好单位内办公人员的角色分配及权限设置。三是已设置好的单位要再次逐项检查并完善系统基础设置中收文部门、收文员、部门通知联系人等内容。设置规范后,各单位不得擅自修改、删除系统管理内的项目内容。四是各单位进入电子政务平台的所有用户要迅速修改初始密码,密码要求有字母与数字的6位以上字符组成,以确保个人办公安全。
三、切实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目前,大部分单位先后组织办公人员进行了培训,但仍有部分单位重视力度不够、培训力度不大,部分办公人员不能熟练地在电子政务平台上进行操作。为加大我县电子政务平台的推广应用,确保各单位人员迅速掌握电子政务平台的操作要领,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工作力度,迅速组织单位办公人员到推荐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确保单位办公人员都能熟练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县电子政务办公平台、Word的操作。已完全掌握电子政务平台操作的单位可提前向县政府办公室、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实现无纸化办公。
四、切实做好公文流转工作
在平台内进行公文流转是电子政务平台基础的和主要的应用功能。各单位要切实掌握网上公文流转的操作要领,迅速利用平台进行网上公文流转处理、开展网上协同办公。从现在开始,各单位上报的正式文件、文件代拟稿、信息,都必须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上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将不再接收各单位单轨报送的纸质文件;县人民政府的各种文件、通知,也将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下发。网上公文流转要按照规范的路径进行,普通公文通过在平台内起草、审稿、签发、核发文号后,选择办理方式为盖章,续办对象选择机要员,机要员导入加密机进行盖章,再导回平台办结发送到各单位。各单位由收文员进行收文登记后,在平台中按拟办、归档等办理方式在单位内部流转办结。敏感信息不得在平台内进行流转,须单独经加密机传送,按密件程序进行处理。
五、切实做好信息采编工作
电子政务平台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享平台,各单位要共同维护管理,要按照分配的栏目和权限做好信息采编上传。单位领导要督促信息员按照上传的规范格式,做好本单位负责的相关栏目的信息上传工作,并及时更新。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月统计、通报单位上报信息。同时,要严守保密纪律,坚持“不上网,上网不”的原则,凡“三密”信息、文件一律不准上网。
关键词:动态;工作流;电子政务;审批
一、引言
按照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nt Coalition,WFMC)的定义,工作流(Workflow)是在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的支持下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经营管理的过程。其工作目标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进行监控,达到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目的。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中,流程的概念可谓无处不在。从办公系统到业务审批系统,各项工作都是工作流。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深入,工作流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公众对政府办事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同部门、不同政策的业务流程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不确定性、复杂性、易变性,这就使得基于标准工作流程模型上的电子政务系统因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动态需求。尤其是当业务需要在各级政府之间或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跨部门流转时,标准工作流程更显得无能为力。鉴于此,本文以某市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为例,对动态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二、系统架构及相关技术
(一)系统架构
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采用基于C/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表示层(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访问层(数据表示与存储)。表示层负责参与者与整个系统的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表示层提出的请求,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库的访问。这三个层次的设计、编程和运行均独立完成,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二)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系统采用C+Builder集成开发环境,其组建结构采用功能组件强大的visual Component Library(VCL),全面实现了ANSI C++标准,提供了自己的扩展,并且兼容VC++。数据库由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来实现,具有良好的连通性、速度和安全性,可处理大型数据。
三、动态工作流技术在A市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A市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分布在全市近5000个不同类型网点进行组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实现了全市居民就近申领社会保障卡,并通过后台系统,加载超过9个以上部门的应用,综合解决了政府部门行政功能的局限性、地域分散性等问题,方便群众办事,更好地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
(一)系统功能及设计
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主要包括组织/角色和权限管理、工作流活动管理、工作流流程管理等。WFMC虽然给出了基本的工作流模型和过程元模型,为工作流系统的功能设计提供了标准,但该模型没有涉及动态变化的情况。本文所设计的动态工作流满足下列特性:1)可动态定义、修改工作流的过程定义。2)在工作流执行阶段,可动态增加、减少以及修改活动;动态改变工作流的流程,如跳过或回滚某段流程;动态改变参与者所拥有的活动实例。
根据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的特点,工作流执行服务将由两个工作流引擎组成,一个引擎负责日常业务流程流转,是本系统主要的引擎;另一个引擎负责异常情况处理流程,是本系统的次要引擎。两个引擎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根据相应规则协议并行运行或互斥运行。次要引擎由参与者请求或主要引擎触发,其工作流实例必须是主要引擎上存在的工作流实例,该实例在次要引擎运行完毕后将结果返回给主要引擎和参与者;主要引擎根据返回的信息调整相应的工作流实例。这既减轻主要引擎的负担、提高引擎效率,又防止主要引擎在某个过程实例化运行过程崩溃。
(二)审批步骤
A市社会保障卡申请审批系统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部门受理,抄告相关,分部门审批,及时完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步骤:
(1)受理窗口受理和形式审查。受理窗口接受申领人的申请资料,经形式审查合格,加注受理窗口的电子签名后提交公共审批服务平台。
(2)公共审批服务平台接收并转送资料。流程控制系统调度公共审批服务平台的审批应用,接受并将审批事务资料按照多方约定的数据标准进行打包后,分送到各相关职能审批系统。
(3)职能部门内部审批系统审核资料后反馈审批结果。相关职能审批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模块对审批事务进行分析处理,启动工作在内部系统中用于审批事务监控与交互的审批通信模块,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将处理完成的结果加上数字签名后交给公共审批服务平台。
(4)公共审批服务平台接收并反馈审批结果。公共审批服务平台中对应的审批实例与数据传递引擎交互,获得返回的审批资料并缓存并向受理窗口进行反馈。
(5)受理窗口反馈审批结果。受理窗口将所获得的审批结果向申领人进行反馈,以方便申领人及时了解申领状况。
四、结论
实践证明,动态工作流技术使得整个业务流程更清晰、管理更有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移植性、扩展性,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一是以流程化形式规范业务工作。通过设定标准工作环节,定义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可以在管理上规范各个业务工作的内容。二是简化业务系统的实现。统一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各个业务系统中有关流程控制的公共职能分离处理,以中间件形式提供,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业务系统实现的效率。三是降低流程调整带来的影响。通过功能分离,独立的工作流管理中间件可通过调整流程定义的简单方式调整流程,无须调整上端的应用程序。四是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通过跨部门业务衔接公共协同平台的构建,以工作流系统的模式实现了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协同业务。
参考文献:
[1] 段靖芳,马亮.面向电子政务的工作流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9).
[2] 邱瑞.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3] 田小兵.基于WEB及工作流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09.
[4] 杨瑜,张骥.动态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0(2).
[5] 王光伟.基于XML的电子政务工作流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7).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1 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概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被提上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调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实现的整体效应必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1997年7月1日,克林顿总统颁布了联邦政府促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该框架确立了联邦政府政策的基本框架,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联邦政府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则和建议。发展电子商务主要原则包括因特网发展是市场驱动的所以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或者服务买卖并达成合法协议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政府必须参与时政府参与的目标应该是支持和创造一种可以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为商业发展营造合适的环境、政府必须深化对因特网的特性的认识从而对现有的一些可能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重新进行审议、修改或者废止、打破网上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界限促进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表现为互动关系, 经过研究发现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2 “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启示
2.1 做好灾备方案,确保信息安全
经济社会中存在大量数据,WestWorld 公司的报告指出,在每500个数据中心中就有1个每年要经历一次灾难。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数据,数字信息是源头活水。刘家真教授提出了制定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必须考虑管理者的责任和办公自动化网络上运行的电子消息必须作为凭证加以管理。刘家真教授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面临的风险,根据国情提出文献的档案数据宜采用同城异地备份与远端异地储存其离线备份的灾备方案,并对远端异地离线灾备基地的建设、管理与可持续运作提出了建议。刘家真教授还深入研究了更新与迁移在档案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更新与迁移可能带来的档案内容信息损失风险,并提出了如何规避这类风险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对于信息的更新与迁移过程中的丢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刘家真教授指出,“保护数字文献的关键在于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性,为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还提出了3M策略:数字媒体的选择与维护、科学管理以及技术迁移。”因此,要建立信息安全平台,保护网上政务资源。搭建安全支撑平台和安全应用支撑平台。电子政务的数据处理与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数据丢失了,或者被删改了,起不到应有作用,甚至会起到负作用。
2.2 政府市场联动,强化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公务员及社会公众日益紧迫的需求。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原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为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针对这些原因和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必须强化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要引入市场机制、把握好电子政务的市场定位、确立客户关系管理和赢利模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市场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尤其要让第三部门、企业集团甚至民间组织加入,让他们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之一。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巨大工程,短期的规划是注重解决眼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制订中长远规划,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建造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模型,熟练掌握电子政务对经济效益影响的几种主要方式和内容,间接影响至少要考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效益,直接影响应考虑到电子政务对政府、相关企业及咨询机构等方面的影响。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的好坏标准要交给市场而不是政府,这样政府才能牢牢抓住主动权。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
电子政务推进标准化必须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为电子政务标准选择正确的类型、级别与形式就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明确电子政务标准化在标准类型归属、标准级别划定与标准形式确定方面的特殊要求,正确选择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类型、级别与形式。
2.3 协同政务建设,攻克关键技术
政务主要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三个环节,要从行政决策组织、行政决策活动、行政执行组织、行政执行活动、行政监督组织、行政监督活动、公务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以降低行政成本的机理。如公务员的部分培训内容可以在网上进行降低培训成本。
降低政务成本要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协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运作能力的强化,协同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职能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最终实现政务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提高。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注意解决好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必须设计好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国产软硬件的相对不成熟,在集成时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在现有的国产软硬件的基础上,要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形成一套真正运行稳定、切实可行的国产软硬件的集成应用方案,确保应用国产的关键技术。
知识产权和隐私的保护技术急需攻克并同步更新。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权。
我国知识产权电子政务建设的起点和国外比较差不多。国外知识产权类网站的开发者主要是国际协会或组织,行政管理网站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是以中央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带动地方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建设,实现各知识产权信息库的资源共享。要保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权利人享有合法权利。
2.4 依法管理政务,制度职能创新
电子政务呼唤新的管理理念。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电子政务的全过程,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本思维重塑政府管理模式,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实际上是要达到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内新的制度平衡。
电子政务始终要以依法行政为大前提。电子政务立法的宗旨应当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电子政务的法律框架,本质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公平、透明、和谐的环境。电子政务要立法。立法中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模式、立法层次、立法效力等。电子政务的运行必须在法律监督之下,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必须基于信息法律的保障,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建设法制社会。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环境。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的流程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发展应完善:与政务信息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电子政务不仅在公共行政领域,而且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为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提供了现实条件。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工具。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各部门网站,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要重点解决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引入IT治理的思想,对电子政务中实施IT治理,找到实现电子政务制度与技术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5 高效优质服务、狠抓绩效评估
我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已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中逐渐开展起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大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运作的主要方式,成为政府更好的实现其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而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后,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巨大的资金投后,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距甚远。究其原因,缺乏与电子政务运行特点相符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要形成我国自己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可以把电子政务的绩效划分为产出、结果和影响三个层次,提倡综合应用模式,突破产出层次。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突出“重在政务”和“政务为民”的战略选择,同时紧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改革的进程,做好战略规划。从政府网站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重点政务业务系统建设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稳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家真.数据丢失的风险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 2004,(01).
[2]刘家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要求[J].档案管理,1999,(01).
[3]刘家真,倪丽娟.创建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灾备基地的构想[J].档案学研究,2006,(04).
[4]刘家真.更新与迁移中的风险管理策略[J].北京档案,2005,(10).
[5]刘家真.保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存取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4).
[6]李纲,彦.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平台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