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师生关系 案例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同时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此课程理论性强,法律法规条目多,内容非常琐碎且难学难记,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笔者根据对该科的教学经验,探究出该科的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些思路。

一、课程教学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体现重要性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第一节课,笔者便向中职学生强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引起中职学生的重视。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考试必考科目。因此,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教学要充分衔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订与之匹配的教学计划,将会计职业教育与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培养不仅有毕业证书而且有从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课程安排上笔者任务在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周4学时,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制为三年,此时中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已学过《会计基础》课程,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有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第三学期再安排半学期周4学时,用于从业考试前强化复习。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中,要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将教学内容加以组织。这样在保证中职会计专业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要求,又结合了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关系。要建立这种关系,教师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平等的学习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虚心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尊重学生的观点,乐于接受学生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敢于怀疑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思想互相碰撞、互相激发、互相接纳、互相融合。在这种平等关系中,教师本身也深得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两者共同成长。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作为教师本身应注意: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回“真我”的感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灵魂深处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便无法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珍视生命的独特价值,要更多地给学生以褒扬,要让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尊重的欢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真诚对待学生,在教学交往中走进学生的心灵: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要求,要采用个别谈心、个别交流的方式和他们推心置腹地对话,真心地启发、解释、劝说、诱导,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是为他们着想的,使他们领悟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导。总之,以真诚赢得真诚,以心灵感受心灵,达到师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境界。

三、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最早是作为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的,美国朗德尔教授在哈佛法学院进行法律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得到大力推广。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设计合适案例,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有关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案例中,使学生处于直观的、丰富的知识情景,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知识脱离实际应用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笔者采取教师讲授一引入案例一小组分析讨论一教师总结的步骤。例如在讲授“支票”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介绍了支票的相关内容,接着引出案例:“W某和Z某是两个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年轻人。对相关财经法规不熟悉。2008年10月10日,W某向Z某签发了一张25万元的转账支票以及一张15万元的现金支票,W某签发时使用了蓝色水笔,并未签章。Z某将25万元的转账支票拿到银行,银行不予转账,退还了该支票。并且提出要对W某处以罚款。Z某又将15万元的现金支票转让X某,X某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拒绝接受Z某转让的现金支票,认为其不合法。W某的开户银行是北京市城南支行,账户余额只有7万元”由于案例中的主角W某和Z某“是两个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年轻人,不够熟悉相关财经法规”,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差错,造成了损失。此种情形很符合中职学生当前实际情况,因此此案例吸引了学生们,此时笔者就提出以问题,分别交由各小组分析讨论:

问题(1):在W某对Z某开具支票的行为中,支票的基本当事人中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分别是谁?

问题(2):W某在对Z某签发支票时犯了哪几个错误?并说明原因。

问题(3):银行为何会退票,并且要对W某处于罚款?按照规定,罚款金额为多少?

问题(4):X某为何会拒绝接受Z某转让的现金支票?W某、Z某今后工作中该如何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

随后各小组的学生们开始工作,将案例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和答案,并提交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氛围非常好。在问题(1)的回答中,A经过讨论,提出“付款人是W某”.他们认为支票是W某所签, W某就是付款人。此时笔者并未作出评判,而是交由其他组来评判。其他组学生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笔者请不同意的学生提出不同意的理由。不同意的学生认为支票的付款人应该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即北京市城南支行。最后笔者对问题(1)作出总结如下:W某对Z某开具支票的行为中,基本当事人中出票人是W某,付款人是W某的开户行北京市城南支行,收款人是Z某。就问题(4)笔者请同学们讨论“该如何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同学们纷纷表态要汲取案例中W某和Z某的教训,学好财经法规知识,特别要了解支票的相关法规,避免在以后工作中再犯类似错误。

参考文献: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第2篇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既有应用性又兼具规范性的课程,是会计类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应采取灵活多样且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创新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特点

该课程兼有应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是会计类专业学生所必需学习的专业课,也是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当中唯一一科不能免考的科目。该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财经法规,另一部分是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介绍财务人员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及应具有的职业素养。该课程法规法条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既独立又存在着内在联系,需要大家在理解掌握各个单独章节知识的基础上,划分结构体系,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为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做铺垫。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师生互动

对于课程中大量的规范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阐述,而不是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学生来说,对条款的记忆将会是短期的记忆,不能深入理解,更不能令学生产生共鸣,与教师互动,教师也无法组织课堂的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上课激情不足,则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的讲解在现实授课环节,一直以来比较偏理论性的讲解而对实际的操作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导致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时出现障碍,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当进入实际工作环境时,本身所学的理论就无法顺利的应用于工作中。加之财经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的完善和修订,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接轨难度更大。

(三)重“考证”轻“理解”,以应试为目的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比较单一,只是为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从而获取从业证书,学生的学习基本都围绕“考不考”或者“怎么考”,加之该课程知识抽象,难以理解,从而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一味地追求考证过关率,对知识的掌握反倒不足。教师围绕如何应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于是课堂活动就变成了学生机械的记忆,而缺乏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四)知识涉及面广,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集会计实务、法律、税收等于一体的学科,它给任课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掌握会计、金融、税收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知识,教师才能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才能对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在整个学习体系中,该课程的定位并不是核心课程,所以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往往有所欠缺,这也是现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设立真实情境,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的掌握与实践的应用并举,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真实的企业实践必然是最有吸引力和最容易产生兴趣的方式,所以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搬到企业现场,以第三方企业为媒介比如在事务所、公司等进行实践教学,同时,为避免公司实践涉及知识过于复杂影响效果,就需要教师提前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安排,与企业经营实践尽量保持一致。由于时间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实践的开展难度较大,则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和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是通过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实际工作内容,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教师首先设计选取适当的案例并进行分析,打破理论教学模式下固有的体系,对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分类。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案例讨论进行有效的引导,对随机问题进行必要的答疑和指点,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总结。网络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法,是要求教师可以把现代技术引进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授课,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能够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都是能够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增加师生互拥幕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练结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繁杂,在纵向层次上,每一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专题结构,在短时间内记忆海量的知识点,学生只能一知半解。财经法规并不是固有的条款,如何能够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关键在于让法规用起来,能够应用的法规才能真实的体现其价值,所以从法规的实际应用入手,在虚拟的环境中设计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利用财经法规知识解决问题,用职业道德知识去判别是非,锻炼其操作技能,才能为就业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习与资格考试相结合,以“考”促“学”

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可以将应试作为学习的促进手段,使教学与考证两者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带动同学的学习劲头。由于考试的外在压力,学生会积极自觉地学习,考试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并加以改进。从而实现“学”与“教”的平衡。教师可以从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出发,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分配学习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的顺利通过考试。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从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的要求来看,该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都是较高的,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基于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应该注重锻炼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能掌握知识通过考试,又能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1]谢佳,赵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双月刊),2014(02):82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 策略 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208-0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学专业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会计学的基础课程,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所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诸多教学问题成为影响该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因此,及时高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学专业中的基础性学科,所以学科的内容相对来说过于庞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出头绪,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总结起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尚有欠缺,难以适应教学节奏

在当前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十分基础的课程,并且一般都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向学生讲授。而财经法规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更多体现的不是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之前并未接受过相应的法律知识教育,所以,对于会计学和财经法律知识都十分陌生。[1]作为一门较为系统的学科,法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要想学好相应的法律知识,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由于之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的法律训练,所以在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时候,由于法律基础的欠缺,并且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法律素养的提升,所以难以适应老师的教学进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显得较为吃力。

(二)教学方式传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绝大多数的老师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节奏基本都由老师来掌控,学生基本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尴尬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学专业教学同样也不例外。[2]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没有其他学科紧密,所以教学过程中难免显得较为枯燥,所以,要想提升教学质量,老师就应该积极地探索和改进教学形式,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遗憾的是,当前绝大多数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依然单一枯燥,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三)缺少课堂教学的铺垫,学生理解存在困难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会计学专业学科,《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应该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知识后学习,这样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之前的知识铺垫,理解得也会更加深刻,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3]但是,当前绝大多数的会计学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都是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前让学生学习会计从业资格的相关课程,从而有效提升考试的通过率。由于其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学生由于没有前置课程的铺垫,理解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另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也是一门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而学生由于尚未进行相关的课程实践,对于有关部分理解也不够深刻,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对会计学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影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学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前置课程的铺垫。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和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会计学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规划,不过度追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适当地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后移,让学生在有一定的会计学专业积淀之后再学习这门课程。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实习,从而使学生了解会计实务中的工作形式,这样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就会有切身的体会,不至于无法理解其中的相关知识。[4]另外,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使《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教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预习和消化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为了追求考试的通过率而给学生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这样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作用,反而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二)适当采取案例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中,很多学科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过程中难免显得过于枯燥,如果老师给学生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不仅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也会过于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都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5]所以,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老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其中的许多知识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学生又缺少专业知识的铺垫,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吃力。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就可以将有关知识点进行提炼,然后找出有关的实务案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将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融入到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分析和整理案例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学到有关内容。[6]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读案例,然后找出案例中违反业道德或者财经法规的操作,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直观。与之前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相比,教学质量会有巨大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学

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学校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适当地将课程后移,等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再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形式,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引入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4):139-140.

[2]张大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商业会计,2013(23):121-122.

[3]苏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21):121-122+123.

[4]蒋小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3):187-188.

[5]黄丽华.新视角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高效教学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235-236.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授课模式和方法;探讨

一、课程的性质及授课模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让学生既能够顺利通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又能接受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性教育,我们采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从而培养出服务国内经济建设的高职应用型人才。

二、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后,能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这门学科,不仅关系到以后的工作,也关系到他们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认识到,在工作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等体系。

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现状

目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简单的模拟训练,教学形式乏味,手段单一,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多数情况是靠死记硬背,且概念模糊,知识点散乱,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分析,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三门必考课程之一,那我们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掌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好结实的基础。

四、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模式

目前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进行了改革,全部科目统一采用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进行,即考试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进行考试,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模式。全区无纸化考试科目统一为三科: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采用计算机答题方式。考生必须在一次报名考试中通过全部报考科目的考试方为有效,成绩不进行累积。无纸化考试三个科目的考试时间统一为每科50分钟。报考三个科目和两个科目的考试实行连续考试,即三个科目考试连续在150分钟内完成,两个科目考试在100分钟内完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的题型在原来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大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的出现给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是案例分析题我们以前没有碰到过,在心里上无疑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二是它考核的内容多元化,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由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学习的多数情况下都是靠死记硬背的,掌握的概念较模糊,知识点散乱,在做案例分析题的时候,就不知怎样去分析问题,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意思,且思路不够清晰,逻辑较混乱,很难在案例分析题中拿到分数。

五、《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授课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根据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及课程的特征,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在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需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四步骤”教学模式,即“讲、练、补、做”四步骤。即在每一个授课的班级中,由6-8名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除了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外(因为该章节概念及内容不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容易也很快就可以掌握该章节的知识点),每个小组都可以自由选择一个章节的内容(小组间选择的内容不允许重复)制作PPT,让他们自己做老师来讲该章节的内容,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求发言,每位成员的发言将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且在讲课前都要讲一则关于财经类的近期新闻,这样可以让学生不仅学到课本里的知识,也在听财经新闻的同时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让他们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去进行。

四步骤中,“讲”就是每一次课由学生来讲一节课,让学生在讲课的过程学习知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作业、习题、课堂讨论的方法掌握重点和难点;“补”就是老师在学生讲课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即精讲,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做”就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会计基础》和《中小企业实训》的知识到校内、外实训基地模拟操作,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或到会计事务所实习。

希望通过“四步骤”的教学模式,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不仅要培养学生精通财经法规、具备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履行会计法律法规。提高“准会计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职业责任感,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好铺垫。也希望通过更改教学模式及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出具备会计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广西会计学会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2]李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1-0045-04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1.11

笔者在常州某职业学院从事会计从业资格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但是近几年的考证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教法探索、学法建议、课程展望5个方面来探索该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定位与教材分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常州某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提高会计道德素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会计基本技能教育与训练、出纳实训、企业环境与会计认知、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后续还将深入学习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课程。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试行会计从业资格的无纸化考试,第一批试点城市包括常州、扬州、镇江。从无纸化考试以来,考试题型、题量、时长不断变化,考试要求不断在改革。从2014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由每年1次变为每年两次。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新版)正处于对接和测试阶段,故2015年上半年仍延用旧版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2015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新版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在教材上,我们使用的是根据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的,于2015年4月出版的教材。这本教材并不适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考试用书过于理论和书面化,没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是课程团队需要改进的地方,后续会征订适合五年制高职的教材,并配备考试习题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有两大知识体系:一部分为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另一部分为会计职业道德,从道德层面规范会计行为。教学过程中,我们强化每个知识点的训练。除此,学生利用手机也可以进行学习,关注的有关会计类的微信平台,让他们时刻能了解财会动态,也能进行习题的训练。2014级会计专业五年制高职班的学生正备战明年上半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授课过程中也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习题集,可以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的寒假期间作为考前的强化训练。但是,不断变化的考试,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往往教材上新增和变化的内容,还没有配套更新的习题资源。所以课程团队也在自编相关的习题资源,供学生练习。

二、教法探索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如笔记本电脑、ipad)、实物教具、微课视频等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中,课程团队主要运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提问答疑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几种方法也可以相互结合。(一)案例分析法例如讲授税收法律制度中的税款优先原则时,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学后,自行找出案例的结论并总结成表格,如表1所示。(二)任务驱动法在任务驱动方法下,课程团队主要通过“讲解演示、现场实操、检查指导、案例练习、展示点评、学生评价”等过程展开教学,还可以辅助微课等工具,也可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运用。(三)翻转课堂在授课过程中,课程团队还会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有组长。由课代表建立“财经法规讨论群”,每个组长都是群里的成员。老师在上课前提前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生在课后准备,组长将组员成果拍摄成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通过QQ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展示学习成果,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控制手机QQ的使用,只有组长才有使用的权利,汇报结束后必须和其他同学一样,将手机放入黑板旁边的手机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该项票据是商业往来中一项重要的结算工具,通过支票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票据的填制有了基本的了解,如何举一反三,运用于银行承兑汇票,是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1.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内容;(2)模拟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过程中的人员角色,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组长,组内设立5个角色: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企业A,承兑银行B、收款企业C和被背书人D及其开户银行E。过程中由出票企业A填写,并交B银行承兑后交由收款人C,C又转让给被背书人D,D最终向自己的基本存款开户银行E提示付款。(3)印制任务材料(案例、空白票样、各类章)2.课中实施(1)提出任务。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最常见的使用流程,提出本节课的总任务——学会银行承兑汇票的填制与使用,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情境。(2)实施任务。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自行填制银行承兑汇票。学习小组内分角色相互讨论、分析,尝试根据任务材料互助完成填制和流转银行承兑汇票,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练习情况。(3)反馈任务。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中,通过组长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组长通过QQ把每组填制的银行承兑汇票上传至QQ讨论组,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3.课后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个别小组在填制过程中会出现日期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填写、金额错误、选错章、印章模糊不清、背书不连续的情况。而部分小组在填制过程中发现自己填制错误后,使用修正液、胶带纸等不正确的修改方式,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强化和提醒学生注意的。(四)提问答疑最后一个方法也很重要。“提问”其实就是阶段性的考核,比如(1)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2年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终身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对于伪造学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资历证明,或者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的,由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吊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2年内不得参加考试。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中所有不能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提问,起到复习和强化的效果。“答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解答学生在阶段学习中的疑惑,根据他们反馈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学法建议

纵观以往考证失败的原因,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准备时间不足是主要原因。建议学生增强信心,课程的难度并不是让人高不可攀的,既然决定了考,就做好吃苦的准备;重视学习资料,教材、习题册、光盘;关注错误,重视弱点,温故而知新;重视学习方法,会看书,带着思考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口诀法和联想法科学记忆。(一)善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把重难点的知识归纳成表格进行记忆,如表2所示。(二)口诀法在掌握会计法律制度中13种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罚款金额时,可以将其归纳成三大类,第一大类10种,单位三、五(即三千到五万),个人二、二(二千到二万);第二大类2种,单位五、十(即五千到十万),个人三、五(三千到五万);第三大类比第二大类多了五、五(即五千到五万)。通过口诀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联想法在掌握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内容时,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担任出纳工作。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直系亲属进行理解和记忆。出纳不能从事的工作以及记账人员不能兼任的工作也可以用相同的记忆方法。

四、课程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