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比喻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正确理解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页”的最初含义是“头”;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如“页”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义是“纸页”。大多数词的本义就是它的基本义,如“信”的本义是“诚实”,基本义也是如此。
探求词的最初意义的依据:
①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
②考察文献,如“狱”在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文献中才有了“监狱”的意思,因而“狱”的本义是“诉讼”。
2.正确理解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扩展而派生出的意义。如“嘴”的本义是鸟嘴,后引申为一切动物的嘴;“深”的本义是水深,现在它有很多引申义,如学问深,年深月久,感情深,夜深,这些“深”都不是本义,而是引申义。
词义引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从个别到一般,二是从具体到抽象。
①从个别到一般。如,获:猎获禽兽得到其他东西(不劳而获);集:群鸟集于树任何事物的集中;节:竹节其他东西的节;习:鸟反复飞重复的行为动作;没:沉没隐没,不露出。
②从具体到抽象(更普遍)。如,绥:上车时拉手用的绳索平安、安抚、安定;引:开弓引导、率领;总:聚合捆束总归、总括;炼:冶炼一般的锻炼、磨练;纪:丝缕的头绪事物的端绪纲纪、法度、准则、规律。
3.正确理解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以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另一事物,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相沟通而产生的新义。如“铁”的本义是一种坚硬的金属,比喻义有“坚硬”(如“铁拳”)“坚定不移”(如“铁的意志”)。又如“纸老虎”的本义是“一种纸做的老虎”,比喻义则是“表面强大、凶狠而实际上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词的比喻义是指由词语的比喻修辞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只有这一比喻义被广泛使用,具有很强的稳固性,脱离开具体修辞语境依然存在,成为词的一部分固有意义,我们才承认它是比喻义。这一比喻义能否单独列为一个义项,我们还得看它是否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意义。如“滑坡”,原指大量土石由斜坡整体向下滑动,本义使用很有限,只限于在地理学或建筑学领域内使用,而它的比喻义“比喻下降,走下坡路”却被人们广泛使用,如“质量滑坡”“道德滑坡”“成绩滑坡”等。比喻义比本义使用更为广泛,意义稳定,脱离了本义而独立存在,所以应该建立这一比喻义项。
比喻义必须脱离开具体的修辞语境而独立存在,如果这一意义只局限于比喻句中,它仍是词的临时用法,是不能成为比喻义的。如“包袱”的比喻义“负担”,“香”的比喻义“受欢迎”,已成为词的固定意义。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应用。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中的“花朵”一词,就是比喻修辞格的运用,“花朵”本身并没有“少年儿童”这一固定意义。
二、准确辨析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1.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具有相关性或相因性。
①相关性。
a.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如“齿”由门牙、牙齿引申为年龄。
b.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如“倡”由领唱引申为一般的唱,再引申为以演唱为职业的人。
c.借形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如“刚”由坚硬引申为金属钢。
d.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如“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②相因性。引申义和本义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如“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
2.词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具有相似性。
a.形貌性状相似。如“斗”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
b.功能作用相似。如“关”由门闩引申为关卡。
c.方式情态相似。如“奋”由鸟展翅引申为举起、扬起。
【跟踪训练】
1.对下面三个“渊源”的用法有四种不同的理解,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台湾和大陆同是龙的传人,有着同一的历史渊源。
②赵秀才本也想靠着寄存箱子的渊源,亲身拜访举人老爷的,因为有剪辫子的危险,所以中止了。
③他真的独个儿溯黄河而上,览其清浊,测其渊源,终于弄得水落石出了。
A.①比喻义②引申义③本义
B.①本义②引申义③比喻义
C.①引申义②比喻义③本义
D.①比喻义②本义③引申义
2.从多义词分类的角度看,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狂风一起,飞沙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⑤赌博是一种犯罪行为。
⑥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④⑥②③
C.②⑤ ①④ ③⑥ D.②④ ①⑤ ③⑥
3.解释下列黑体词的意思,并说说属于哪种词义。
①你的机器反应很迟钝。()
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③你要开动机器,这道题才能做出来。()
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气候”的解释,说说②③义项能不能合并为一个义项。
气候:①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②比喻动向或情势。③比喻结果或成就。
答: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黑体的词,并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类词义。
①灯光太暗,眼睛容易近视。()
他看不见前途,眼光太近视了。()
②敌人在桥头修了个堡垒。()
我们要向科学的堡垒进军。()
③盐的结晶是白色的。()
这部著作是他十年心血的结晶。()
6.解释下面的成语,并说说有哪些类别的词义。
①引人入胜:_______________
②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__
③一团和气:_______________
④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
⑤风卷残云:_______________
⑥石沉大海: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③中“渊源”意指黄河的源头,是词的本义;②中“渊源”是“关系”的意思,系从“水的源头”引申出来的;①中“渊源”比喻两岸人民同宗同根的历史本原。)
2.C(“漂”与“赌博”在语境中是以最常用的意义出现的,是本义。“飞”与“出没”是引申义。而“肤浅”与“包袱”在句中是通过比喻产生的新义,是比喻义。)
3.①“机器”指用零件组成的装置,本义;②比喻脑筋,比喻义;③“机器”可以理解为“脑筋”,但必须有后一分句出现给“机器”提供特定的语境,如果只有“你要开动机器”,人们也不会认为“机器”是“脑筋”的意思,所以,用“机器”来比喻“脑筋”只是一种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格。
4.②③义项是由①这一本义派生出来的,并且这两个意义已经固定,如“政治气候”“国际大气候”“国内小气候”等,人们都能理解这儿的“气候”的意思是“某种情势”。“你这小子成不了气候!”人们也都清楚这里的“气候”是“成就”的意思。可见,②③义项已经脱离开①,有各自的使用环境,它们各自表示一个与①不同的概念,应该划为两个义项。
5.①前者:视力缺陷,本义;后者:目光短浅,比喻义。②前者: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本义;后者:难于攻破的事物,比喻义。③前者: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本义;后者:珍贵的成果,比喻义。
6.①引人入胜――原指吸引人进入优美的境地。(本义)后引申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引申义)
②一气呵成――原形容文艺作品内容紧凑,气势流畅,前后连贯。(本义)现又用于指一口气不间断地把事情做完。(引申义)
③一团和气――原指态度和气。(本义)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引申义)
④饥不择食――饿急了,不管什么都吃。(本义)比喻需要急迫,顾不上选择。(比喻义)
⑤风卷残云――大风把残云卷走。(本义)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比喻义)
⑥石沉大海――石头沉入大海。(本义)比喻毫无消息或反响。(比喻义)
《基础检测》
1.A(B.“浼”的注音应为“měi”。C.“粹”的注音应为“cuì”。D.“舂”的注音应为“chōng”)
2.D(A.“刺”应为“剌”。B.“上”应为“尚”。C.“栗”应为“粟”)
3.D
4.C
比喻词语的类型及特征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大量比喻词语的研究分析,将其概括为两大类:全喻式和半喻式,并对这两大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由此得出比喻词语的三个特征。
关键词:比喻词语 全喻式 半喻式
关键词: 俄语成语 比喻 修辞手段
1.引言
俄罗斯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成语,它集精炼、形象于一体,言简意赅。比喻辞格在成语中的运用,可以更精炼地表达各种思想,更准确地表达出深远的内涵,表达更形象、生动,并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科普文章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段的成语(简称“比喻成语”)都非常常见。本文介绍了俄语比喻成语的概念、分类和语言特征,以期对提高俄语的阅读欣赏能力、语言实践能力和俄语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2.俄语比喻成语的概念
比喻成语即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段的成语。“Больш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俄罗斯大百科》(В.Н.Ярцева,1998)对成语(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的解释是:фразеологизм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有别于单词),具有固定的词汇组成成分、语法结构以及表达完整统一意义的固定词组,(例如:воздушные замки空中楼阁)和固定句子(例如:Век живи век 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其中“复现性”,是成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其语义结构和词汇―语法组成成分是固定的,可直接用于交际当中,不用现行组合。
俄语中的成语包括熟语性成语:ловить рыбу в мутной воде(混水摸鱼);格言警句:Из искры возгорится плам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谚语:Что посеешь,то и пожнёш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俗语:лёгок на помине(说曹操,曹操到)。这与汉语的分类是截然不同的,俄语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结构上也不像汉语有固定的模式,这些都是外语学习和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3.俄语比喻成语的分类及语言特征
构成比喻的要求是本体和喻体。在俄语成语中,有时本体喻体都出现,有时只有本体,有时只有喻体,因此我们把比喻成语分为明喻成语、隐喻成语和换喻成语。
3.1明喻成语
明喻成语是在成语中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明显地比拟另一事物,表明本体“像”喻体的修辞关系。通常本体、喻体同时出现。我国学者王福祥在《现代俄语修辞学概论》(2002)中这样写道:“明喻,也叫譬喻,就是当我们描写或叙述某种事物或现象时,选择另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来比较,引起读者联想,加深对被描写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王福祥,2002)俄语明喻成语中通常使用连接词как,точно,будто,подобно,как будто,словно等或比较谓词напоминает,сходен,похож,подобен等,还常用第五格、第二格(与比较级连用)等语法手段。如:
描写“多余、多此一举”,俄语成语就说:как телеге пятое колесо,как собаке пятая нога;说明“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俄语成语中有:как гора с плеч,словно камень свалился с сердца;
明喻成语中满含着鲜明的民族性,如:形容胆小怕事,汉语说“胆小如鼠”,俄语则说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比喻没有骨气、丧失气节的人,汉语用“像条癞皮狗”,俄语则说как мокрая курица;说明数量多,汉语说“多如牛毛”,俄语则说как собак не резанных;描写醉得一塌糊涂,人事不醒,汉语用“烂醉如泥”,俄语则用как сапожник。
鲜明的民族性是成语活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使非本族人感到新鲜别致,也给他们对它的学习、理解和翻译造成相当大的障碍。俄语明喻成语就是其中的活跃因素之一。
3.2隐喻成语
隐喻成语是运用了隐喻修辞手段的成语。“隐喻是以本体和喻体相似的特征为基础,把一个事物的特征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的比喻”(王福祥,2002:129)。这样的隐喻是由整个结构来表达的,而非某个个别词汇。俄语成语隐喻是把本体看作是喻体的一种比喻,一般本体也很少出现,也不出现比喻词,只出现喻体。如:
отрезанный ломоть――“切下的一块面包”暗指嫁出去的女儿,脱离家庭自立的人;脱离了原来生活方式的人。
пауки в банке――“罐子里的蜘蛛”,暗指互相倾轧的人们。
在成语中的隐喻实际上是名称的转移,即以甲事物的名称转指与之相似的乙事物。这个转指的主体是人。在这个转指的过程中人往往以己为中心,或以人喻人,或以物喻人,这就是隐喻的人本主义或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3.3换喻成语
换喻成语是运用了换喻修辞手段的成语。俄语中换喻(或借代、借喻),是指以两个事物之间内部或外部的联系为基础,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事物的名称(Розенталь Д. Н.,Телекова. М.А.,1976:177-179)。简单地说,换喻成语就是在成语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人或事物来代替。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王福祥,2000:27)。例如:
рабочие руки(人手)喻指трудящиеся(劳动者),язык(舌头)喻指плен(俘虏);от Адама и Евы――“从亚当和夏娃”喻指自古以来、至死,终生。
камень за пазухой――“怀中揣着石头”,是换喻说法。它源于俄罗斯的一段屈辱史,1610年俄罗斯国力衰微,波兰人趁虚而入,无恶不作,但时常遭到俄罗斯人的反抗,为防不测,他们在身上藏块石头。当时波兰人中间流行一句话:“和莫斯科人打交道,怀里别忘了揣石头。”后来演变为成语,意为“心怀恶意”。
使用换喻成语时尽量言简意赅,保证文义通顺,并考虑替代的正当性和通用性。通常,俄语中的词与词的替换是有严格限制的,本体与借体词义必须相等,这种相等必须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约定俗称的。
因此,成语中运用的修辞结构不同,类别也就不同,表达的含义、使用环境也大相径庭,明确地掌握和了解比喻成语的类别与具体特征,有助于我们通过比喻成语更好地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等。
4.结语
成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在俄语教学和个人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大量的俄语成语,其中以比喻成语最多,如果我们不能清楚明确地了解比喻成语,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俄语成语的真实涵义,更不可能了解成语内部体现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等内容。俄语成语虽然没有像汉语成语一样固定的模式,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也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句式,掌握这些规律和句式,有助于我们在语言实践和教学中更灵活、有效地运用俄语比喻成语,从而使我们的语言更形象、生动和优美,真正把握俄语的魅力和精髓。
参考文献:
[1]Апресян Ю.Д.Лексическая семантика:Синонимические средства языка[M].М.:Школа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1995.
[2]Розенталь Д.Э.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М.: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7.
[3]Телия В. Н. Русская фразеология-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 и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г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М.,1996.
[4]Ярцева.В.Н.Больш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Z].М.:изд.Большая Россий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98.
[5]吕凡,宋正昆.俄语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6]王福祥.现代俄语修辞学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日语 比喻 相似性 心理需要 文化
一、日语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作用
比喻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在日语当中包括直喻、隐喻、寓喻、换喻、提喻、活喻、张喻等比喻修辞手法。通过这些修辞手法,主要是把语言化平淡为生动;或把表达意义化深奥为浅显抑或化抽象为具体;或把篇章语句化冗长为简洁。总体上来说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日语的比喻表达方式当中,主要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
(1)「…よう…的类型,这种类型和汉语中表示比喻的短语“好像…”、 “…似的”等在意义上基本相同,可以直接代替互换直译,是日语学习者最常用的比喻表达方式。与之表达意义基本相同,接续方式不同的「…みたい…类型,也常常会出现在日常交流当中。
比如下面两个例句:
①木さんのマンションはまるでホテルのようです。
(铃木先生的公寓宛如酒店一样。)
②あの二人の会は喧をしているみたいだ。
(那两个人好像在吵架一样。)
像这样的日语和汉语能直接互译的比喻表达方式数不胜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汉语还是日语,最基本的明喻产生的原因是一样的。给予两者事物的相似性,或是从已知的现象来推测未知的现象。
(2)「…如し的类型,多用于日语中的谚语、格言等惯用语表达方式当中,当然出现的几率远远比不上第(1)中类型的比喻表达方式。但是由于语言的多样化和独特化,产生了「…如し这样类型的比喻表达方式。
比如:
③光矢の如し(光阴似箭)
④赤洗うが如し(一贫如洗)
这种表达方式多用于中国成语当中,多是一些脍炙人口,不乏道理的表达方式。它的产生与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渊源和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凝练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这种比喻方式承载着中国厚重的语言文化和交际智慧。
(3)「…にたとえ(る)的类型,多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比如”、“例如”、“比方说”等,翻译成日语就是「…にたとえ(る)而派生出来的「たとえば这个单词。先看看下面两个例句:
⑤美しい女性のく姿をゆりの花にたとえる。
(把优美的女性的步姿比喻为百合花。)
⑥人生はよく航海にたとえられる。
(人们常常把人生比作航海。)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个比喻当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也没有明显的相似点,却作为比喻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存在。对此我们可以成为是一种抽象的语言信息表达成具体语言信息的比喻,从两者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而连接到一起的。例句⑥把起伏无常的五味“人生”看做是在漫无边际、乘风踏浪的一种“航海”,从而具体形象说明了“人生”的特点。这种比喻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两者在本质上的相似点,从根本上区别于(1)类型的表达。
(4)「言わば…的类型,直译成汉语就是“可以说”、“相当于”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多用于不能用合适的普通的语言来具体形象的表达本体的时候,同时又为了通俗易懂,而采用的一种假定的比喻,本质上来说不是真正的比喻。
例如:
⑦これは言わばかけのようなものだ。
(这可以说是一场赌博。)
⑧万里城は言わば中国のシンバルだ。
(万里长城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
例句⑧中把“万里长城”当做“中国的象征”,不能说是一种纯粹的比喻,万里长城是中国形象的具体代表之一,就好比富士山是日本形象的具体代表之一一样,对比喻的本体进行扩大化,但这种比喻应用的前提应该还是说两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不是表面或本质的相似性。
二、比喻修辞产生的缘由
比喻为了加深理解而在表现形式中施以韵味,收到“不想说得太直接,也许用语言文字还表达不出来,更让受众有足够的想象空间”的功效而采用的。在日本固有的农本文化当中,比较崇尚“以心传心”的交流方式,避免不和谐或承担责任,少说甚至不说,但是不得不说的时候,往往是把语言美化、形象化之后再加以表达。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均是本体和喻体的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或是具有一定联系,或是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积累所需。
比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法而存在,但最主要语言是人类创造的,而比喻也是通过人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同时在施(2003)论文中提到比喻就是将客观上的远距离相似在心理上近距离地联系起来。比喻义与本义的关系体现了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比喻义的本义本身有一种外张力,外张力的大小会引导比喻义生成的趋势。说到这一点,人们在寻找喻体的时候通常是从大家所熟悉的、通俗易懂的、能被大家所接受的词或句着手,进而把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化功能重叠起来,就构成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比如形容高峰时间的公共汽车的拥挤状况,日语说“ラッシュアワのの内はまるで蒸しのような暑さだ”,这句话当然可以译为“高峰时的公共汽车简直像蒸汽浴室一样热”,但是这个比喻不如像“蒸笼一样热”明快而贴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两方都是为了表示热的程度,本义是相同的,但喻体却不尽然,从各自的生活文化习惯、心理需要等选择喻体。可见本体外张力不同会引起喻体的选择方向不同。由此可知,比喻修辞方式的产生是一种表达心理的需要。
又在康(2011)一文中涉及比喻的心理基础是联想,人们通过联想常把某些事物的品质、特征与其他一些具有相似性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类比。这种联想的产生会受到人们生活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比喻中本体和喻体各代表一类事物,通过相似联想,把二者组合到一起。所谓的相似联想,来源人心理的需要,这种动机形成的喻体从而触及人类大脑皮层的兴奋点,易于接受。比如:形容人多的比喻「芋を洗う(直译:洗芋头)(而相对应中文意译:煮饺子)、形容好事情来的比喻「棚からほだ(直译:从架子上掉下来小豆馅年糕)(而相对应中文意译:福从天降)、形容地方小的比喻「猫の额ほどの庭(直译:像猫额头大小的院子)(而相对应中文意译:巴掌大的院子),等等。没有选择直译,而采用意义本质上相似点的意译方法,进一步说明了无论哪一种语言在比喻修辞的运用上,都仍然遵循文化习俗规则。从中日异曲同工的比喻表达方式来看,选择喻体的同时受到各自文化的牵制。因而对于不同的语言来说,比喻同时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喻体,不同的喻体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比喻修辞手法的存在源于文化对语言的诠释,单纯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苍白无力的,承载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确实羽翼丰满。于是,借助文化的载体比喻应运而生。
三、总结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比喻修辞手法的诞生和存在是必然的。但是比喻修辞手法的存在不仅仅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联。从本义和喻义的角度来说,更是人们在正常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所需,为了顺利完成语言交际,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更容易接近对方的心理等语言和心理需求,我们就会选用一个好的喻体,达到双方心理的共鸣。而喻体的选择同时受文化习俗的牵制,不是说仅仅为了共鸣、为了需求而选择喻体,是在考虑比喻的相似、类似、关联本质特点的基础上,紧扣比喻修辞所承载的文化而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从本质上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加以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日语的比喻修辞手法。
参考文献:
[1]张有志.浅谈日语中比喻的运用[J].现代外语,1984,(3).
[2]付黎旭,雷鸣.日语修辞及表现手法欣赏[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3]陈佳.浅析日语中的比喻表达[J].现代企业教育,2010,(16).
[4]张天奎.浅析日语中有关类似、比喻的几种表达方式[J].日本医学介绍,1994,(15).
[5]施春红.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语文研究,2003,(4).
[6]康健.试论汉语比喻的心理基础及文化观照[J].江汉大学学报,2011,(1).
公元1166年,陆游因为主张抗金,受到主和派的攻击,42岁时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他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箫,准备迎接舂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拄着手杖出发。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脚,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他便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使大诗人诗情迸发,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奉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杜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苦恼、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在写景中抒怀,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深刻哲理。成语“柳暗花明”由此而来。现常比喻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或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失意落魄时学着像陆游一样放宽心境走出去,走过山重水复,也许就能迎来理想中的桃花源。其实,陆游不仅仕途上举步维艰,婚姻生活也充满坎坷。大家熟知的一阕《钗头凤》便是他与唐婉“沈园绝恋”的凄美写照: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时过境迁,如今绍兴沈园景色已异,粉壁上的诗词也了无痕迹。但这一曲唐婉与陆游的爱情绝唱,却在后世长久流传不衰。它提醒着人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要轻道别离、轻言放弃。
字词活页
定VS订
定,意为“确定不变”。如定向、定律、定理、定义、定论;还有意为先期确定的,如定了两桌酒席,定下三张机票,定做、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