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面试步骤

面试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面试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面试步骤

面试步骤范文第1篇

第一步:提前三天开始练习请你的朋友或家人帮忙模拟一次电话面试,并将电话录音,这样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说了多少个诸如嗯、啊、哦这样的废话,再试着减少使用这些词的次数。

第二步:用十五分钟做准备把简历摆在电话附近伸手可及的地方。将你取得的成绩和优势用简短的话列在纸上,放在旁边以备不时之需。别忘了准备笔来记录面试官的问题或其他一切需要记录的东西。将小孩和宠物请出房间,关掉音响、电视。

第三步:随机应变发挥好不要抽烟、嚼口香糖、吃东西或喝水,不过请在手边放上一杯水,以备必要时候润喉。要保持微笑,虽然电话那端看不见,但它可以让你的声音积极动听,给听者留下好印象。说话时要吐字清晰,语速不要太快,要尊称别人的头衔,除非别人叫你直呼其名。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回答问题时适当留给自己一两秒的思考时间,回答要简洁。记住,你的目的是被录取,在面试即将结束时,问问面试官自己是否有机会进入下一轮。

第四步:面试完莫忘回顾记下面试官所问的问题和自己的答案;要对面试官说谢谢或写一封感谢信,重申你对这份工作的向往和热爱。

面试步骤范文第2篇

2、黑蒜用汤匙压成泥,加入剩余酱料混合均匀备用。

3、锅中煮水滚后放入面与少许盐烫煮熟捞起。

4、将做好的混合酱料与面拌匀。

面试步骤范文第3篇

2、成品保护。我们将基层做完后,我们需要将施工区域的家具物件移除,防止在翻新过程中,让我们的家具受到损伤。

3、腻子处理。在刮腻子之前,我们可以先用尺子检测一下墙面的平整度,在施工时,对墙面不平整的地方进行多次涂刮,修补好不平整的区域。通常腻子刮两遍即可,在每次腻子刮完后要对墙面进行打磨,可以让墙面更加光滑。

4、油漆涂刷。墙面腻子干透之后,接着对墙面进行油漆涂刷,需要先刷底漆,施工的力度要均匀,这样漆膜厚度也相对一致,接着开始面漆施工,注意要让漆面自然干透。

5、开窗通风。室内墙面翻新后,使用的材料都会有一些刺鼻的有害气体,因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把窗户打开通风,能够让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加快墙面的干燥。

面试步骤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地面水体;细菌耐药性;质粒谱

在自然界中,细菌的耐药性是普遍存在的。随着现代医学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细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再加上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扩散,耐药菌越来越多,耐药程度不断增加,形成高度和多重耐药。大量研究表明质粒的水平转移在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1]。通过这种水平转移,细菌的耐药性扩散迅速、广泛,耐药株可自身克隆扩散,也可与敏感株进行遗传物质交换。这种现象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地存在,这使多重耐药性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造成和加剧了对新的抗菌药物的需求。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了解滨州市部分地面水体中细菌耐药性的特点,并分析该地区细菌耐药性与细菌质粒谱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常规LuriaBertani(LB)培养基。Mueller Hinton(MH)琼脂培养基、药敏纸片、0.5麦氏比浊管等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质控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提供。

1.2  主要仪器  普通超净工作台,柯达电子成像和分析系统120(柯达公司),Gelpro Analyzer 40(Media Cybernetic公司)。

1.3  方法

1.3.1  采集水样:用灭菌的吸量管采集水样。每个水体中采5个水样,每个水样采集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00 m,每个水样采集10 ml,并记录水温。

1.3.2  检测水样菌落形成单位(CFU)以及氨苄青霉素耐药率: 稀释水样至1∶10和1∶100,将稀释的水样分别培养到LB琼脂和氨苄青霉素(终浓度60 μg/ml)+LB琼脂培养基中(每个培养皿中01 ml的稀释后水样),然后在37 ℃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培养后分别计数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目(采用柯达电子成像和分析系统120摄像后用Gelpro Analyzer 40自动计数)。

1.3.3  KB法药敏实验:将耐氨苄青霉素组的菌株进行纯培养(37 ℃,氨苄青霉素+LB琼脂培养基中24 h),之后从每个培养皿中挑取两个远离的菌落各自放入盛有3 ml 氨苄青霉素+MH肉汤的试管中,在37 ℃的摇床中摇约3 h。从每个试管中取1 ml菌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 MacFarland标准浊度;另外的2 ml菌液继续在37 ℃摇床中培养过夜。用棉签将稀释的菌液涂布在MH琼脂培养基上,美国NCCLS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2]对每个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实验采用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西拉司丁钠。

1.3.4  酶切质粒谱分析:将过夜培养的菌株用碱裂法制备少量质粒DNA[3],将质粒用EcorI酶切后在0.7%凝胶琼脂糖平板上加样电泳[4],以1 kb Gene Ladder作为标准,10 V/cm稳压电泳1 h,在柯达凝胶成像系统中摄影后,获取照片后使用Gelpro Analyzer 40 分析。

2  结果

2.1  水样CFU以及氨苄青霉素耐药率  从4个水体中采集到的20个水样中细菌CFU和氨苄青霉素耐药率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4个水体中的细菌CFU已经较高,而且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也相当高。

面试步骤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29-03

年龄的增长使得皮肤的各层组织结构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得该处不仅出现松弛下垂,而且布满皱纹,即所谓的老化征象,尤其在面部最为明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根治,统称为颜面部除皱术。对面部相关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在术式上的日臻完善[1]。

一般认为,除皱手术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1第一代除皱术

这一阶段人们对面部老化的理解还仅仅局限于对局部皱纹的认识[1]。早期的面部除皱术包括3种方式:①局部皮肤切除缝合:Miller[2](1906年),Kolle[3](1908年)较精细地在皱纹局部设计新月形或椭圆形的切口,直接切除皮肤,不行皮下剥离。Bettman [4]进行了一些改进,他将切口设计在隐蔽部位(如头皮内) 或顺皮纹方向,手术必须双侧对称进行。其缺点是术后改善不是十分明显,且维持时间极短。② 局部皮肤切除,皮下剥离后缝合:包括Bames[5](1927年)与Burian[6](1930年),他们在切除皮肤后,于皮下潜行剥离一段距离,拉紧皮肤,将多余的皮肤切除缝合,并强调剥离时必须保留4 mm厚度的皮下脂肪层,其优点是术后效果有所改善,手术切口隐蔽,但维持时间仍较短[7]。③广泛皮下剥离的全颜面除皱术, 包括Mayer [8]及Lewis[9]等,前者认为面部除皱术必须施行皮下的广泛剥离,并指出术中剥离越广,效果越好,维持时间越长。后者还提出,在此基础上还须减弱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颈阔肌等表情肌的功能。

20世纪60 年代,面颈部皮下分离的全颜面除皱术成为西方国家非常流行的美容手术,而我国早期开展的除皱术,也多属于此类[1]。这一时期的除皱术被称为第一代除皱术。但阶段该的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术后反应轻、对鼻唇沟的近期疗效也比较可靠[10]。

2第二代除皱术

此期最重要的是SMAS概念的认识。其中,Skoog[11]最早提出了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的概念。1974年他发现,面、颈部组织是一个复合形态单位,除皱时必须将其提紧,并且首次实施了双层组织(面、颈部) 提紧复位的除皱术,他创新了除皱的方法:从耳前及颈后切口向前行皮下剥离,然后在下颌缘下2 cm水平于颈阔肌下分离(颈阔肌和皮下组织不分离,作为一个整体单位),向后上方推移拉紧, 将颈阔肌后缘与乳突区缝合固定,去除多余皮肤、肌肉,术后颌颈角的轮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手术效果较持久。但由于颊脂肪没有得到复位,颈部多余的脂肪、肌肉也没有得到足够减少,因此该方法没有得到推广[12]。

Skoog的观点在1976年得到了Mitz和Peyronie[13] 的证实,他们并且进一步认为在面部皮下脂肪层的深面,存在一个由肌肉、筋膜、腱膜组织排列构成的连续的解剖结构,定义为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即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简称SMAS。并将其分为3种区域:①肌性区域;②腱性区域;③混合区域。其中肌性区域包括额肌、眼轮匝肌、颧大肌、颧小肌、颈阔肌所占据的范围。腱膜性区域包括胸锁乳突肌区(即胸锁乳突肌浅面的颈浅筋膜)、耳前区、颞区(即颞浅筋膜)。以上各腱膜区的SMAS致密坚韧,耐牵拉。混合区域位于颧肌下半附近的颊脂垫浅面,通常为包括颧大肌下1/2外缘在内的1.6 cm宽的带状范围。其结构特点是:薄的纤维膜连结着纵形、横行肌束,膜的浅、深面有多量脂肪[14]。

基于解剖学研究,Mitz和Peyronie[13]设计了SMAS除皱术,他们的方法是额颞部分别在帽状腱膜、额肌、颞浅筋膜下分离,颊、颈部在广泛皮下分离的基础上,于颧弓下1 cm处 将SMAS掀起形成SMAS-颈阔肌瓣,向上悬吊于颧弓骨膜和耳前。此种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较前明显改善,尤其面下部组织复位良好,而鼻唇沟附近的SMAS由于较薄弱,所以颊部SMAS 的提升对其形态的改善并不持久[15]。

SMAS概念提出后的20多年中,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在确保了该方式的安全性的同时,术后效果也显著改善。多数学者对Mitz 的观点表示赞同并有所补充[16],但仍有不同观点,包括Jost[17]认为,面部存在着一个筋膜脂肪层,它是原始颈阔肌的延续,但不包括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Thaller[18] 则提出,SMAS与腮腺筋膜虽连接紧密,但实际上是分开的,而且与颞浅筋膜不连续。Lenmon[19]认为,SMAS 只是组织学上的结构,沿SMAS下分离平面太浅,所形成的是纯脂肪瓣,而腮腺筋膜下的深层分离才符合真正的解剖学特征,并保证了原始颈阔肌瓣的坚固性和面神经分支的安全。

3第三代除皱术

Hamra[20]认为,面部老化的机制是,眼轮匝肌、颧脂肪垫和颈阔肌的松弛及下垂。眼轮匝肌松弛产生颧部弦月征,(睑袋表现之一);颧脂肪松垂造成鼻唇沟的加深;颈阔肌松垂破坏了下颌、颏、颈部的正常轮廓线。发生这些变化时,皮肤与其深面的这三种成分的解剖关系其实并没有改变,因此如果只做皮下组织的分离提升仅能解决皮肤松垂问题,并不能解决深层解剖结构的变化。基于上述看法,Hamra于1986年首次提出深层除皱的概念:要点是将皮肤相连的颊脂肪从颧肌上分离,连同下方的颈阔肌及皮瓣一起向上重新定位。这三种解剖成分在同一复合瓣中被掀起,并在术中获得均等的提升和复位,保持它们固有的解剖关系。该方法由于重新定位了颧脂肪,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鼻唇沟加深的问题[21]。

1992年,Hamra又进一步提出了复合除皱的概念[22],即将眼轮匝肌从眶外缘的骨膜上分离,同皮肤瓣一同掀起,从而形成一完整的复合肌皮瓣。该瓣蒂部是下面部的颈阔肌及面动脉、上面部的眼轮匝肌及眶下血管。复合瓣丰富的血供允许存在过大的张力,这是皮肤瓣无法比拟的[23]。

Gryskiewicz, Joe M. M.D.这种术式使面中部老化得到了较好的矫正,被称为第三代除皱术。

Bahman[24]认为Hamra 的方法对改善面中份老化的效果也不完善,他提出了多层次除皱术,其要点是在皮下和SMAS下均广泛剥离, 且超过鼻唇沟, 形成独立的皮瓣和SMAS-颈阔肌瓣,分别向上提紧这两个独立的组织瓣,能够去除更多的松弛皮肤,同时能更加有效地改善鼻唇沟和颊部软组织松垂,术后效果维持时间更长[25]。

Furnas[26]最早观察并报道了面部的支持韧带,后者包括包括颧弓韧带、下颌骨韧带、颈阔肌耳韧带、颈阔肌皮肤前韧带等。颧弓韧带是一束或几束强韧的结缔组织束,位于耳屏前4.5 cm处,起于颧弓前端下缘,止于颧部的真皮。下颌骨韧带是双排丛状结缔组织小带,起于下颌体前1/3的骨面,呈条状分散止于下颌体下缘之上1 cm的带状区域。颈阔肌耳韧带是一较薄的筋膜片,从颈阔肌后上缘延伸,紧密附着在耳周围皮肤。颈阔肌皮肤前韧带起于颈阔肌前上缘,斜向前上止于皮肤的真皮。Stuzin[27]于1994年报道了咬肌皮肤韧带,又称颧颊韧带,起于咬肌前缘,是由咬肌筋膜、SMAS紧密结合形成的结缔组织束带,止于颧部真皮。对于这些面部支持带,Furnas认为他们起到支持、固定其相应区域面部的皮肤、皮下组织的作用,使面部皮肤能保持正常的解剖位置。当面部老化时,面部支持带变薄、松弛,将导致面部软组织位置下移,除皱术中必需离断和重建某些韧带,达到最大程度的提紧效果[28]。

Stuzin [29] 和Mendelson[30]提出了再造的概念。他们认为,面部除皱术的本质是一种再造手术,即再造年轻状态下面部各层组织间的解剖关系和位置。他们也强调皮下有限的剥离,SMAS 下扩大性的广泛剥离、松解,保持皮肤和SMAS 间的联系,同时必须将SMAS 缝合固定于颧弓表面的骨膜上,SMAS 上提固定后,将有效矫正鼻唇沟和下颌垂肉,也将减轻皮肤切口的张力,减轻术后切口瘢痕。

1982 年Tessier[31]将颅面外科技术应用于美容外科,提出面上1/3 骨膜下剥离除皱术,他在眶外缘和上缘处进行骨膜下分离,使眉及软组织向上提升,术后取得更好的眉上提效果。Psillakism[32]在解剖中发现,认为随年龄的增长,骨骼由于脱钙体积变小,皮下脂肪变薄,肌肉的体积和张力变小,皮肤真皮变薄弹性变小,骨、肌肉、脂肪、皮肤的平衡破坏,松垂的软组织悬吊在体积变小的骨骼上,因此在治疗面部老化时必须将软组织提升,以重建他们与骨骼的平衡关系。并且他还发现,在眶上缘,帽状腱膜与骨膜间有致密的附着,在鼻根部,帽状腱膜与降眉肌、皱眉肌密不可分,在眶外缘,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及骨膜紧密相连。因此,他将Tessier的原则应用到面中三分之一,建立了骨膜下除皱术的理论。他将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表 面的SMAS与肌肉、颧骨相连,只有在骨膜下将上述诸肌从眶下缘、颧骨上分离,使得SMAS上提。此种骨膜下除皱取得了另人鼓舞的美容效果,使眉毛、外眦、颊部和下颌组织有较好的上提,鼻唇沟变浅[21]。为避免损伤面神经颞支,他将骨膜下的剥离局限在颧弓内侧三分之一。

Ramirez [33]根据进一步的解剖研究指出,Psillakism的骨膜下剥离仍存在损伤面神经颞支的可能,并且由于剥离范围仍小,不能获得满意的眉及面部上提效果,他提出了扩大的骨膜下剥离技术。主要有以下改进:①眶骨骨膜剥离可进入眶内1~2 cm,增大眉上提效果;②面中部分离通过颞浅筋膜颧弓上3 cm切口进入,到达颧弓后上缘切开骨膜向前方分离整个颧弓,既扩大了分离范围又减少了神经损伤;③颧弓下在咬肌筋膜下向下分离1~2 cm;④上颌骨前面分离到梨状孔、齿龈沟,使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附着点掀起。同时结合小范围的皮下和SMAS 下分离,增强手术效果。Ramirez认为扩大的骨膜下分离使面中部有更大的上提幅度,对鼻唇沟有更好的矫正。而且因为上提了颧大、小肌附着点,使下垂的口角得以矫正。术中用颞深筋膜固定上提的软组织,比用纤维脂肪性质的颞浅筋膜固定更加牢靠。耳前可切除更多皮肤,张力不大,所以瘢痕较小。在颞深筋膜下进入颧弓,减少了对面神经颞支的损伤。

对于骨膜下除皱的分离,Michael[34]认为,额部的骨膜下分离应从眶上缘 2 cm开始,联合应用唇龈沟切口, 在外眦下2 cm用一直针穿过皮瓣全层(即颧脂肪垫外上极)作定点标志,经口内切口在此点作8字缝线向上悬吊于颞深筋膜,此缝线内侧2 cm做同样的悬吊。

针对东方人种,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孙家明[35]按Harmaz 方法行骨膜下除皱时发现,由于耳前颞深筋膜及骨膜结合紧密,限制了上提幅度,使鼻唇沟及下颌区上提仍显不足。他在颧弓后部骨膜及咬肌筋膜前面分离,并将分离的筋膜骨膜纵行切开, 形成一颞深筋膜-骨膜三角瓣,变传统袋状上提为片状上提,对消除加深的鼻唇沟及松垂的下颌有明显效果。高景恒等[1]认为,颧弓、颧骨体、上颌骨表面的骨膜分离后,面中部的软组织仍未能充分松解,需切断耳前及颞下颌关节的纤维附着。同时认为咬肌筋膜很薄,分离平面必须在咬肌内,要精细操作,防止损伤面神经及腮腺导管。

Yoonho Lee[36]的看法是,咬肌筋膜下的剥离可向下进入面下三分之一,并游离咬肌皮肤前韧带。同时认为骨膜位于深层,在东方老年患者中,单纯的骨膜复位将导致鼻唇沟加深,因此建议加上广泛的SMAS下分离,以矫正这种缺点。

国内的王佳琦等[37]认为,面部老化是由于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及骨骼多层次蜕变、萎缩、松垂的结果,从解剖学角度考虑,于骨膜下层、SMAS下层和皮下浅筋膜层同时分层剥离,将面部整体组织拉紧上提,能够获得更有效,更持久的面部年轻化效果。同时指出,面部除皱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面神经损伤。面神经位于SMAS下层,从耳前到鼻唇处,越向前走行越表浅,因此SMAS下的剥离应在安全范围内。另外,因为是三层剥离,所以每层剥离范围均不必太大,特别是SMAS下和皮下浅筋膜层,便可达到满意效果,而不易损伤面神经。虽然术后深层肿胀较明显,但恢复也较快,且皮肤肿胀青紫不明显。术中剥离层次清楚,术后包扎牢固,可大大减轻肿胀程度。

4内窥镜骨膜下除皱术

经头皮冠状切口具有创伤大、头皮感觉异常、脱发等缺点[15]。为适应微创手术的潮流并且减少并发症,Aiache[38],Daniel[39]将微创的内窥镜技术用于额部除皱和眉上提中。在额部头皮内分别作3个1.5 cm左右的纵形切口,在内窥镜下行骨膜下剥离至眉弓下,剥离松解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血管束,处理皱眉肌、降眉肌,并将已剥离松解的额部组织向上提紧缝合固定。经临床实践和跟踪观察,该方法不仅手术效果与冠状切口相同,而且能减少冠状切口引起的并发症,损伤小、恢复快[12]。

Ramirez[40]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面上2/3骨膜下除皱术,面中部组织上提效果更可靠。Abramo[41]、Bostwick[42]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全颜面除皱术,均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内窥镜除皱技术不能切除多余皮肤组织,所以仅适用于皮肤不是很松弛的患者[14]。

我们知道,应用解剖的深入与具体术式的改进是有机统一的,目前的除皱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广泛地研究,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玮. 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95-1129.

[2]Miller CC.Subcutaneous section of the facial muscles to eradicate expression lines[J]. AMJ Surg ,1907,21:235-236.

[3]Kolle FS.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M].New York:D.Appleton and Co.,1911. 235-237.

[4]Bettman AG.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 of the face[J].Northest Med ,1920,19 :205-208.

[5]Bames OH. Truth and fallacies of face peeling and face lifting[J] .Med J REC,1927 ,126 :86-89.

[6]Burian F. Zur Technik der Gesichtshautspannung[J].Med Welt,1936,10:930-932.

[7]Zins JE, Fardo D. The "Anterior-Only" Approach to Neck Rejuvenation: An Alternative to Face Lift Surgery[J].Plast Reconstr Surg,2005,5:1761-1768.

[8]Mayer DM, Swander WA. The present status of phytido plasty[J].J Int Coll Surg,1956,25 :613-616.

[9]Lewis GK.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wrinkles[J].Arch Otolaryngol,1954, 60 :334-337.

[10]Mowlavi A, Meldrum DG, Wilhelmi BJ, et al. The "Pixie" Ear Deformity following Face Lift Surgery Revisited[J]. Plast Reconstr Surg,2005, 115(4):1165-1171.

[11]Skoog T. Plastic surgery new methodsand refinements[J].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 ,1974,18 :323-326.

[12]Nagase T, Yoshimura K, Aiba E, et al. Angle-Splitting Ostectomy Followed by Face Lif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 115(2):633-640.

[13]Mitz V, Peyromine M. The superficial musculo - aponeurotic system (SMAS) in the parotid and cheek area[J].Plast Reconstr Surg ,1976,58:60~62.

[14]Goldwyn RM. The Designer Face Lift[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4,114: 159-160.

[15]Mowlavi A, Meldrum DG, Wilhelmi BJ,et al.Effect of Face Lift on Earlobe Ptosis and Pseudoptosi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4, 114(4):988-991.

[16]Daane SP, Owsley JQ. Incidence of Cervical Branch Injury with "Marginal Mandibular Nerve Pseudo-Paraly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ace Lift[J].Plast Reconstr Surg,2003, 111(7):2414-2418.

[17]Jost. Neck lift simplified surgical technique refinements and clinical classification[J] .Clin Plast Surg,1983,103: 79.

[18]Thaller. The sub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 a histologic and comparative anatomy evaluation[J] .Plast Reconst Surg ,1990,86:690.

[19]Lenmon. Superficial fascial rhytidectomy: a restroration of the SMAS with contral of cervicomental angle[J]. Clin Plast Surg ,1983, 10:507 .

[20]Hamra ST. The deep-plane rhytidectomy[J]. Plast Reconstr Surg,1990, 86:53

[21]Massiha H. Short-Scar Face Lift with Extended SMAS Platysma Dissection and Lifting and Limited Skin Undermining[J]. Plast Reconstr Surg,2003, 112(2):663-669.

[22]Hamra ST. Composit rhytidectomy[J]. Plast Reconstr surg,1992,90:304.

[23]Gryskiewicz JM. Submental Suction-Assisted Lipectomy without Platysmaplasty: Pushing the (Skin) Envelope to Avoid a Face Lift for Unsuitable Candidates[J]. Plast Reconstr Surg,2003, 112(5):1393-1405.

[24]Bahman Teimourian, Stephen Delia. The multiplane face lift[J] . Plast Reconstr Surg ,1994,93:78282.

[25]Ou, Ling-Fen. Circumauricular Incision (Water-Drop Shape) for Mid- to Lower Face Lift[J]. Plast Reconstr Surg,2005, 116(1):308-315.

[26]Furnas DW. The retaining ligaments of the cheek[J]. Plast Surg,1989, 83:11.

[27]StuzinJM. Anatomy of the frontal branch of the facil nerve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mporal fat pat[J].Plastic Surg, 1989 ,83 :265.

[28]Prado AS, Andrades P. Decongestant Sympathomimetic Drugs Sold "Over the Counter" Can Produce Skin Slough of Face Lift Flap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6, 117(4):1359-1361.

[29]Stuzin JM, Baker TJ. Extended SMAS dissection as an approach to mid face rejuvenation[J]. Clin Plast Surg ,1995,22 :295-311.

[30]Mendelson BC. Extended Sub-SMAS dissection and cheek elevation[J]. Clin Plast Surg ,1995 ,22 :325-339.

[31]Tessier P. Communication to the craniofacial meeting[M].in Rome ,1982.

[32]Psillakism JM . Superiosteal approach as an improved concept, for coorrection of the ageing face[J]. Plast Reconstr Surg,1988,82:389.

[33]Oscar M.Ramirez. The Extended Subperiosteal Face Lift :S DefinitiveSoft-Tissue Remodeling for Fascial Rejuvenation[J].Plast Reconstr Surg, 1991,88:227-235.

[34]Michael, Yaremchuk. Subperiosteal and full-thickness skin rhytidectomy[J]. Plast Reconstr Surg,2000, 107:1045-1057 .

[35]孙家明,程国梁,周锐华,等.骨膜下分离加颞深筋膜-骨膜三角瓣技术行面部除皱[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7,2:277-278.

[36]Yooho Lee.Multiplane Face lift with the Subperiosteal Dissection for Orientals[J]. Plast Recons Surgery,1999, 104:1237-243.

[37]王佳琦,赵敏,戚可名.面部三层剥离除皱术[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244.

[38]Aiache. Endoscopic facelift[J].Aesth Plast Surg ,1994 ,18 :275-280.

[39]Daniel RK. Beatrix Tirkanits: Endoscopic forehead lift[J]. Clin Plast Surg,1995 ,22 :605-618.

[40]Ramirez OM. Endoscopic full face lift[J].Aesth Plast Surg ,1994,18:363-372.

[41]Abramo AC. Full face lift through an endoscopic approach[J]. Aesth Plast Surg ,1996 ,20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