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语积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虎的成语
笑面虎 虎而冠 打死虎 捋虎须
人中龙虎 画虎刻鹄 以肉喂虎 纵虎出匣
纵虎出柙 饿虎逢羊 饿虎见羊 饿虎攒羊
虎狼之国 虎皮羊质 养虎自? 两虎共斗
狐藉虎威 虎变龙蒸 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
虎荡羊群 虎据龙蟠 虎踞鲸吞 虎踞龙蟠
三人成虎 生龙活虎 谈虎色变 势成骑虎
投畀豺虎 畏敌如虎 为虎傅翼 为虎作伥
虎窟龙潭 虎狼之势 虎略龙韬 虎视耽耽
虎兕出柙 虎穴狼巢 虎掷龙拿 假虎张威
鲸吞虎噬 九关虎豹 酒虎诗龙 九阍虎豹
酒龙诗虎 拒狼进虎 骏波虎浪 狼?虎食
狼餐虎噬 狼?虎咽 狼餐虎咽 狼虫虎豹
狼顾虎视 狼前虎后 狼飧虎咽 狼吞虎餐
狼吞虎噬 敲山振虎 敲山震虎 如虎得翼
如虎傅翼 如虎生翼 如狼如虎 如龙似虎
三言讹虎 身寄虎吻 豕虎传讹 握蛇骑虎
柙虎樊熊 熊据虎? 熊腰虎背 绣虎雕龙
燕额虎头 燕颔虎头 燕颔虎须 养虎留患
关于虎的成语
虎背熊腰 像虎那样宽厚的背,像熊那样粗壮的腰。形容肢体粗大强壮。
虎踞龙盘 踞:蹲。像虎蹲着,像龙盘曲。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口拔牙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的危险除掉有害的人或物。例:马钰《玩丹砂?赠阎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贪下夺神珠。这般手段称吾徒。”
虎尾春冰 踏着老虎的尾巴走在春季的正在消融的薄冰上。比喻处境极其险恶,心情非常忧惧。
虎视眈眈 像老虎那样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
虎头虎脑 健壮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小伙子)。
虎啸风生 形容豪奋起,大展宏图。
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自留祸根。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如虎添翼 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本领更大。也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
与虎谋皮 与虎商量,要剥下它皮。比喻与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风虎云龙:比喻明君贤臣相遇而情投意合,相得而益彰。或可作"云龙风虎"
虎体原斑:意思是说老虎生来就有美丽的斑纹,并以此来比喻出身将相富贵之家。
虎生文炳:意思是说老虎生来就有鲜艳的彩色斑纹,比喻其本性不变,外表依然。
虎豹之父:意思是说虎和豹的外表生来就有显著的斑纹,易引起狩猎者的注意和捕获,比喻人的才智流于表面,而常有意外之灾祸。
龙骧虎步:比喻人在行走时,像龙马一们高昂着头颅,像老虎一样迈着雄健的步伐,形容人威武雄壮的不凡气慨和神态。
龙骧虎视:比喻人像龙马一样高昂着头颅,像老虎一样注视着猎取的对象,比喻某人雄才大略,或者襟袍不凡,高瞻远瞩的威武英姿。
龙蟋虎踞:如巨龙一样盘曲,如猛虎一样踞坐,形容地势的险要、雄伟与坚固。
龙潭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或者说身处险恶之地。
羊质虎皮:比喻某人虚有其外表,而无实际,忘乎所以,外强中干。
羊入虎群:比喻身投罗网,身取灭亡,弱者落入强者或者好人陷入坏人的手里或中了圈套,都可以谓之曰"羊入虎群"。
关键词:成语 文化 教材 课外 情境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7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品,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外表凝练,内涵丰富。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中华语言的热爱,提升他们作文写作的功底与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成语教学,然而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有限,怎样指导他们积累成语呢?我根据年级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课内外结合,积累与运用并重,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一、以教材为平台,引导学生积累
(一)联系课文学习成语
我以课例中的成语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认识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意会成语所表达的意境,使学生接受并喜欢成语。如《北京》课文中的“各种各样的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对于其中“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理解,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要有具体而形象的刺激物作为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于是,我让学生观察插图――立交桥上有许多车子,来的来,去的去,一辆接着一辆像条长龙,一直向前开。接着,再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手势,模仿车子在立交桥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然后,我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中:看看图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一直往前赶,就像大自然中的(河流)一样,不停向前流,“川流不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把车流和河流二者的共同点联系起来,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比较和联想,便能进一步感悟“川流不息”所表达的意境了。最后,我又把这个成语放到生活场景中去,让学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感受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积累成语。
(二)借助生字补充成语
给生字找成语朋友,让学生在扩词中积累成语。扩词是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在扩词的过程中,常以一个生字为基点,可带出几个学生易读、易懂、常见、实用的成语。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拼音识字”第一课后,我便在课上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十”进行扩词,并说说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让学生开“成语火车”: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通过这样的教学,当学期结尾时,学生无形中就积累了许多与生字有关的成语,这其实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浅近常用的成语,学生爱听、爱读,无需教师过多解释、说明,学生也能耳熟能详。有些成语学生现在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些成语便会在不经意间“其义自见”,久而久之,就达到了“厚积薄发”的境界。
(三)通过分类充实成语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配合新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语言积累,如语文园地辟有“日积月累”栏目,四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成语韵语、古诗词等内容,把很多意思相近(相关)或结构相似的成语放在了一起,让学生读读背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课文和课后也有很多成语,包括与春天有关的、与秋天有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等,它们大多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就地取材,指导学生加以类别,然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成语的韵律美,通过诵读悟其大意、悟其意境,再背诵以强化积累。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多积累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动植物名字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等。通过对成语的分类积累,学生的成语积累量逐渐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明显提升了。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丰富学生积累
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课内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内阅读之外,还应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的文化成长。因此,教师要从小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阅读成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建立“词汇摘抄本”,多摘抄优秀读物中的精美语句(含成语),量变变质变,一学期下来收获就会多多。
此外,经典诵读也不失为成语积累的一条捷径。我每天利用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成语速记》《成语童谣》《成语韵文》等经典教材。如《成语韵文》求学篇: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学而不厌,稳操胜券。通过诵读经典,学生既传承了中华经典的精髓,又积累了丰富的成语,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以运用为舞台,沉淀学生积累
语言学家将只能理解、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为“消极语汇”,将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汇”。要把“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就必须加强运用语言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巧妙运用成语,把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形成积淀。
(一)创设运用情境
如利用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中人物的表情说成语:愉快时眉开眼笑,失意时愁眉苦脸;看图中的天气现象说成语:下雨前乌云密布,晴天时万里无云,台风袭来时风雨交加;看学校场景时,如“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操场上人山人海;上课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如此这般,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构筑运用阶段
词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练习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设置了关于成语“诵读积累”的板块。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其重要性,只是将这一板块的教学止步于准确朗读、感知大意的层面,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回归生活,沉浸在这些成语的感性世界中,把握词语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成语的深入体悟。
一、推向生活,在生活的情境中感知成语
1. 走进真实的生活感知成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开始一课接一课地将孩子们领导到永远常新的,取之不尽的知识的源泉――大自然中去,到果园、森林、河边去,我跟孩子们一道学习词语……”的确,只有将成语与现实生活的词语有效整合起来,词语才能迸发出独有的生命活力,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意识。例如,在教学二上练习1中的成语时,教师在引领学生熟读这些成语之后,将学生的思维推回到现实生活中,回顾秋天的气候特点。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对秋天的感受,描述“金风送爽”“天朗气清”所承载的意蕴,并具体分述秋天有哪些独特的景色,从而印证“秋色宜人”所形成的概括性描述,形成对“秋色宜人”的丰富认知。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生活为资源,感受生活的美丽,探寻秋天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
2. 创设生活的氛围感知成语
六上练习4中的“成语积累”呈现出古典园林古色古香的建筑特点。在教学这一板块的成语时,教师完全可以将自己装扮成导游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伊始,进行情境创设:“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们将去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参观。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进颐和园的美丽画卷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俨然成为游客。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将成语所展现的园林特色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观察着、欣赏着,这其中教师相机穿插与画面匹配的成语,将原本生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灵动的画面。整个过程中,学生对成语感知与理解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任务,学生的感性意识被充分激活。在情境的浸润下,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词语符号的穿透性感知。
二、沉浸生活,在生活的经验中巩固成语
成语作为汉语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典型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成语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因子的重要窗口,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力量。而这些元素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是不可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只有将这些词语还原到生活之中,才能真正把握成语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智慧。还以六上练习4中的“成语积累”为例,教师并没有停留在对这些词语意思的感知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自己的旅游生活,让学生在快速镜头的切换下,寻找与教材成语相对应的画面,促进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有效融合。有了这样的认知铺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播放的视频,运用上这些词语,创作颐和园的解说词,从而将理解与灵动的运用整合起来,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感知体验、认知转化和实践运用,如此层层递进的认知让学生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学生也在相应情境下强化了对词语意蕴的深入感知,更在链接生活的通道中,巩固了学生对成语的感悟成果。
三、链接生活,在生活的转换中运用成语
语文源于生活,但明显高于生活,语文是对生活更高层次的提炼与反映。词语作为语文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应有的养分。以浩瀚的生活资源为蓝本,开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词语能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认知,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词语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学会运用词语。还以苏教版六上练习4中的“成语积累”为例,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已经引导学生针对情境进行了成语的运用,但这只是局限在固有的情境创设中,是属于巩固成果的及时运用。而要想真正地掌握这些成语,并能够在实际场景下随机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关注力从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转移到学生现实生活中来。教师可以将学生从先前创设的颐和园情境中抽身出来,为学生创设另一番情境:请自由选择多媒体课件中的生活风景画面,并运用今天学习的成语进行口头表达,可供选择的画面有城市建设图,有本市有名的旅游景点。学生一下子从原有的情境认知中,融入到对现实生活的赞美中,从而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到成语表达的巨大魅力。
出版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2008年2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第七条指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 2010年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七条指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其余48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在执行该规定的过程中,每位编辑可谓是“冷暖自知”。不可否认,该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持续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我国出版业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大历史使命,这就对出版从业人员特别是要对出版内容负责的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科学落实该政策并非易事,这正是笔者认为当前继续教育课程的效果值得商榷的原因。
其一,《规定》中关于证书登记、续展登记以及资格取消等作了明确要求,体现的是对持证编辑的“管”字,但对于尚未取得资格证书的编辑的继续教育却缺乏监管力度。
其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虽然明确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版单位除了自己为新编辑组织一些必要的培训外,几乎很少会用职工教育经费让新编辑参加各项继续教育课程的培训班。
其三,如何设置编辑继续教育的课程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尽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本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但是学员还是很难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我们知道,参加学习的编辑,既有图书编辑,还有期刊编辑,图书编辑和期刊编辑又分社科类编辑、科技类编辑,等等。面对这些有着截然不同需求的编辑,当前的继续教育课程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果讲课老师无法将所讲课程与编辑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继续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其四,“收费高,授课时间不灵活”也让编辑们颇感无奈。在很多行业都走上产业化道路的今天,编辑继续教育似乎也未能幸免,培训费用一年年“水涨船高”。由于政策制定机构同时也是培训主办机构,在成本不透明的情况下收取过高费用难免有垄断的嫌疑。另外,由于工作原因,很多编辑无法做到脱产学习,于是就出现了学员签完到便离开的情况,同样背离了参加继续教育的初衷。
我们知道,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于兴趣,兴趣源于对知识的渴求。目前,参加继续教育对编辑们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既有学习到新知识的快乐,同时也承受着课程选择余地小和时间耗费大之痛。如果我们回到举办继续教育的出发点来考虑,或许会让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迎刃而解。
首先,行政主管部门要放下“管理”的架子,将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对新编辑的培养上。另外,可将政策的执行手段更加人性化,如可以要求编辑在取得“出版专业资格证书”后的一定时限内,每年必须接受72个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但满足课程考核要求后则不再强制要求其参加继续教育。
其次,把举办继续教育的权力下放到出版单位。打破目前继续教育培训班只能由新闻出版总署或各省市新闻出版局下属机构举办的格局。出版管理部门可予以认可或支持单个出版单位或者几个同类的出版单位联合起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编辑进行继续教育。如此一来,继续教育的内容能够与编辑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或许会更好。
最后,如果继续教育的举办权暂时不能下放,那么培训机构需加强师资力量配置,让参加培训的编辑能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如果现有课程能够满足各出版单位的需要,相信出版单位也十分愿意将新编辑的业务培训一并交由培训机构去做。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教学研究
一、引言
早在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洛佩斯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时就提出“艺术与设计”相统一的设计理念。时至今日,信息科学、网络科学高速发展,致使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愈加紧密。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体系,应适应时展,立足艺术与科学的契合点,协调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知识结构完善的高素质人才。
二、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构成
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是指高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用以培养学生基本品德、政治、文化、身体素质的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则是与设计直接相关的课程,按照工业设计师的能力培养需求来对个两组课程进行划分的话,可将其分为产品表现类课程、产品设计类课程、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等几个部分。
三、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类课程众多,各门课程因自身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都有学时的要求和教学章节的安排。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需求与掌握程度与工科机械类学生有所不同,学时分配上也无法满足传统工科教学的要求,每门课程不能独立开设。所以必须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应掌握工程技术知识的具体特点来重新整合多门课程,以适合专业设计专业培养的需要。根据设计对工程技术知识的需求将其分成产品设计工程表现、产品设计机械基础和产品设计材料基础三个课程群。并以设计为主线,运用具体实例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相对枯燥乏味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群体系如图所示。
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群体系
(二)基于设计的工程基础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 以实际案例分析为载体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围绕设计主线来组织教学,将深奥的工程技术知识融入设计实例当中,变抽象的理论为具象的设计再现。大量优秀的设计方案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分析、评价及应用能力。
2.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板书完成,很难给学生一个可视化的、直观的空间实体来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只能靠想象对课程进行理解,阻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实体建模和虚拟组装来展示给学生,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利用CAI课件做成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和可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以设计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的自学能力
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是以服务设计为目的的,在课程的讲授上以设计案例为载体,融入所需的工程技术知识。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意识,主动增强自我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不同课程针对不同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从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加工工艺的制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与实践。同时,通过各门课程的系统协调的配合,实现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及其实际设计中的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四、结束语
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何种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工业设计教学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之外,还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海红.工业设计专业工程基础类课程现状分析[M].美术大观,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