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概念 理性 答题 清晰 明确 语文

多年来,语文的学习往往强调感悟,在语文答题中,很多学生一味地跟着感觉走。为什么对了,不明白;为什么错了,也不明白。感悟固不可少,但我们还需要理性,需要概念。做数理化习题需要概念,语文同样需要概念。概念清晰,答题才不含糊。

一、词语考查题需要概念

音形义本身已是固定概念,作为考生,我们需要牢记每个词的概念。牢记每个词语的读音、含义、用法。有些字有多个读音,好多字有固定的写法。有些词有多钟含义,有些词有固定的适用对象,有些词有固定的运用环境。要牢记这些东西,需要下大力气,需要花苦工夫,反复记忆。只有牢记了每个字词的概念,做起题来才不会似是而非,才会更明确。例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摇?摇)(3分)

A.在这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广州公安干警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B.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他们的推波助澜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

C.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D项“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这里说教师不能给学生代劳,运用正确。A项“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感彩也不恰当。B项“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里感彩使用不恰当。C项“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既然是野心,适用对象就不该是”核泄露的影响”。把这些词语的概念搞清楚,做对这道题就不是什么难的了。

对于成语题的考查,需要的概念是成语的基本的词义,感彩,以及它的适用对象、词性等。比如一挥而就,风雨飘摇、涣然冰释,鼎力相助等成语。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弄清它的概念,切不可凭空猜测。

二、病句题解答需概念

病句题的解答需要概念,首先要掌握几种常见病句的特征,以及每种病句内部的相关概念,如句子成分划分的知识:什么是成分残缺,什么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杂糅等。关联词语的概念:关联词的搭配、位置、连接的关系等。病句的解答,还要弄清某些词语在表达中应有的内涵。例:”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这个句子错在概念的并列不当,”生活用品”应该包括”床上用品”在内。又如:”当今世界,由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得进军宇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这个句子中,”使得”却主语,这种语病,往往就因为前面多用了介词,造成后句主语被淹没,通常的改法是,或去掉前面的介词”由于”,或去掉后句的”使得”。

关于病句的概念其实不多,就那么几种。学生感到困难,是因为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种灵活地运用,这需要多练习。

三、科技文阅读需要概念

科技文阅读的概念主要不是来自生活的积累,而是来自该篇文章所涉及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阅读科技文时,一定要理解文中的相关概念,相关原理。另外,在解说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明确相关解说词的概念,如“可能、或许、是”。

科技文的考查,第一题往往就是考查文中涉及的概念,第二题考查题中表述与原文是否与原文一致的问题,第三题考查推断。做这种题,我们需圈定题目涉及的内容范围,在原文中反反复复推敲文中每个表述词的概念,让这些概念在头脑里清晰起来,再和题目对照,做题的准确率就会高得多。做这类题,学生准确率不高,往往是因为没有耐心,不够细心,因为科技文中的知识是枯燥的,要认真地读完它,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还因为科技文是表述科学知识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记录科学的文章同样需要准确性,同学们只要细心点,就能够发现不同表达就会有不同的作用和内容。

四、古诗鉴赏更需概念明确

古诗鉴赏需要的概念很多。首先是内容方面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意象。本诗中有哪些意象,诗中的意象都有哪些特点。其次是思想情感方面的概念,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什么是忧时伤国、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第三是表达技巧方面的概念,什么是表达方式,什么是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等等。第四是关于诗眼的概念。什么是诗眼?所谓诗眼,就是指诗中用得最精炼,最传神的词。把握了这个概念,答题方向就明确了。

例如,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习题。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赏析“铺”,就是赏析诗眼,”铺”字用得最传神,传达出什么样的神?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同时,用”铺”字还突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这道题的解答,需要诗眼的概念,即,要明确,”铺”字传达出了什么样的内容,”铺”字有没有特殊手法的运用,如有,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五、文学作品阅读需要概念

做文学作品阅读题,好多同学也习惯看一遍文章就做题。以为是用中国字写的,看一遍就明白了。而实际上,看一遍得到的印象,往往是肤浅的,好多具体的问题还没明确,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从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写这些内容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如果这些概念在头脑中没有明确,答题就只能跟着感觉走,对不对连自己都没把握。就会找不到方向,甚至会南辕北辙。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些直接考文中的概念,例如,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的19题: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观山如读史”这个概念,我们不能凭空去解读,而需要到文章中去解读这个概念。根据前面有关祁连山有关历史的记载和后面作者的议论抒情,才能得出”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蕴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的答案。

六、语言表达题需要概念

关于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有几个:简明,连贯,得体。做这中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简明,什么是连贯,什么是得体。怎样做才能简明,怎样做才能连贯,怎样做才能得体。

七、作文需要概念

作文需要的概念很多,首先应该是有关文体概念,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议论文?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文体明确。其次是表达方式的概念,表达方式里还有具体的概念,比如描写方法,抒情方式,议论方法。另外,常见的拟题的方式,开头的方式,什么叫有文采,怎样做才能算有文采(情感动人。语言生动。思想深刻。底蕴丰厚等)这些东西,有点理性的认识,写文章时才会自觉地运用,从而让写出的文章更符合高考优秀作文的要求。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第2篇

1、如果是描写性语段赏析题:先从描写角度切入赏析,先分清是人物、景物还是场面描写?接下来再考虑其他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等

2、如果(句)段中所写的景物超过2种,语段描写的由有这些景物构成的场景、画面(有时题干中有“描写了…情景(场景)”的暗示),往往要考虑选景的典型性。

3、如果“赏析”,是3步法,要写表达效果,“分析”则一般只涉及一、二步,多不用答效果。

4、若该段语言有特色,如叠词,或妙用动词、形容词,可考虑。另外:既运用了多感官描写,还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段,可以答“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5、如是题干中已经指明答题方向(定向单一的角度),就不能乱答。

6、答表达效果时,不仅要答手法本身的一般作用,还要答在文中的效果。

7、题干中有“联系上下文”时,分析时要答结构上的作用(考虑句段和上下文的关系)有时,赏析句子,如果该句在结构上确有显著作用,也要涉及。

8、要选择最显著、突出的特色,先答。多角度是说思考时的切入角度尽量多些,但要灵活处理,有时不用面面俱到。不可强答。

9、表达方式、以小见大、托物言志、语言风格,一般都是就全文或较大篇幅而言的。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运用;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针对阅读教学中重理解、轻运用,重讲解、轻实践等弊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如何落实?如何体现呢?结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谈几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语句推敲 研读文字

巢宗祺教授这样说: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不过这种讨论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文,通过盲童安静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在这篇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就是“奇迹”,而文中正有这样一句话: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于是在教学时,我对学生说:“读完课文,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划下来。”学生一下就找到了“奇迹”这一句。我首先让学生理解悄然、竟然、奇迹的意思,带着不同的感受去读句子,然后通过对比朗读:①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②安静的手指合拢,拢住了那只蝴蝶,是一个奇迹。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最后峰回路转,安静还创造了哪些奇迹呢?引读课文,感悟安静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我就是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让学生以具体的语言现象为思考点,推敲语句、研读文字。

二、揣摩表达 品味文字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如我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一文时,文中第一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教学这一段时,我不仅抓住“颜色鲜艳”和“小巧玲珑”来品读翠鸟的外形特点,还把它与第一课《燕子》进行比较阅读,出示燕子第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这两处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描写动物外形的。师:作者在写燕子的时候,抓住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来写,写翠鸟时为什么不也从这三个方面来写呢?学生交流得知: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描写动物要抓住特点来写。这样一来,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而且体会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比如标点符号的用处,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的效果,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表达方式等,无论何种文体,都应增强语言运用意识。

三、读写结合 运用文字

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发现第四自然段写“鱼”那部分的内容是总分总的写法,我想:何不引导学生运用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呢?只有这样才真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想吧。

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导学生运用总―分―总的段式结构写一段话。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作者对鱼的描写,学会了要想把一个意思写具体,可以用上“总分总”这样的段式。其实这种段式是我们说话、写作文最常用的一种段式。比如我们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里的花真多啊……我们就可以用总―分―总这样的段式说一段话。中间具体介绍都有哪些花,它们的颜色、样子、姿态等。可写的事物还有很多,你们能说一说,还可以写什么吗?”

有的同学说写天上的白云多姿多彩;有的说写游乐场里真是热闹极了;还有的同学说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爱极了……大家众说纷纭,一下子拓宽了思路,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后,真的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我想之所以学生会写得如此丰富,如此好,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场”,让学生敞开心胸去写作,而且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乐写。我想如果每节课我们都关注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能不会提高呢?

四、综合实践 言语习得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学生的“言语习得”。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后,结合园地五中的习作内容,我安排了一项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做小导游,带领游客游览颐和园。

做小导游时,要准备这样几项工作:

1.了解导游是干什么的?

2.如果你是导游,出发前接到一项任务―带领游客游览颐和园。出发前,你得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回顾游览路线和各景点名称)

3.如果你是小导游,该怎样介绍这特有的景色呢?(抓住“特有”一词回忆优美的风光,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4.哪个景点最吸引你,哪些词语能让我们从中体会?(抓住重点词语朗读、发现、品味)

然后,让学生玩一玩“解说接力游戏”:行程分三个部分,用抽签的方式选出解说内容。最后总结方法:如果你旅游归来,想写一写自己的见闻,从《颐和园》中学到了什么呢?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第4篇

1、化繁为简。

无论看到何种形式的题目,不管有多复杂,考生都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将所提供的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进行快速整合,并以自己熟悉的语言将内容要点加以重组。由于高考命题原创性的特点,考生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到那种特定的命题方式,但对书面表达写作内容肯定会是比较熟悉的。考生应细读题目说明,通过对图片与文字的分析形成文章的主线,并将思路锁定在这些主线中展开。例如,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What'sthepictureabout?)你对图中反映的现象看法是什么?(Whatdoyouthinkofthepicture?)考生不仅要看到图片的表面现象,而且要读懂命题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并根据要求写作,力争做到简明扼要(Briefandtothepoint)。

2、化简为优。

要使自己的书面表达分数上一个档次,表达中就需要多个亮点。考生在写作时,除了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上下文的连贯性,语言的得体性,还要考虑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和词汇运用的准确性,使文章达到优美的境地。在用词方面,语言驾驭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尽量学会同义转化,用新学会的表达替代大家都会使用的简单的表达方式。例如:Theentranceexaminationisroundthecorner/drawingnear(=comingsoon).再如:However,noteveryoneisenthusiasticabout(=isinterestedin)carpooling.其中comingsoon和beinterestedin属于十分普通的词汇,比较适合需要拿保险分的学生。而roundthecorner或drawingnear以及beenthusiasticabout使用率大大低于前者。如果考生使用这样的词汇,阅卷老师定会在众多类似表达中,眼睛一亮,印象加分。同时,句子也要讲究结构艺术。全文句式比较单一的书面表达一般很难得高分,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可整理出若干自己能够驾轻就熟的句型结构,如各类主从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感叹句、并列句、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的句型等等。

3、化干为润。

“润”的要诀之一是给句子添加“剂”。有些考生的书面表达似乎涵盖了所有内容要点,句子的正确率也可以,但总是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仅限于将内容要点逐句翻译,并不关注上下文的衔接。这样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感觉唐突或干涩,或者句子结构显得单调乏味,或者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缺乏一定的连接词和过渡语。考生应从行文的实际需要出发,强化连接词和过渡语的运用意识。如表示转折时,可用 however,while,nevertheless,unfortunately,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

表示因果关系时,可用forthisreason,asaresult,inthisway,becauseof,therefore等等;“润”的要诀之二是将英文字母写得“圆润”一点。一旦你的书写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以致影响他们欣赏你文章的情绪,被多降低一个档次也是有可能的;“润”的要诀之三就是最后对全文进行短文纠错。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第5篇

一、英文写作总述

根据《课标(2011版)》要求,初中英文写作主要涉及“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等24个话题,这些话题都紧密围绕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内容(所以,平时同学们做写作练习时,千万不要练习远离生活的偏僻话题)。这些内容多数为记叙文,部分为描述性和说明性的文章,鲜有纯议论的文章。下面就以话题“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为例,与大家一起练习这种写作方法。

二、中考实例:(此实例为武汉市中考试题)

介绍你的英语老师Mr. Lee,要点如下:

1. 他40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 性格外向(outgoing),与学生相处很好;3. 他的课堂有趣,课后帮我们学习英语;4. 他不抽烟,爱运动,擅长下国际象棋(chess);5. 要求60-80 词;6. 在文章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三、写作步骤:

一)认真审题。

在动笔之前,先把写作要求研读几遍,提炼重点,并列于草纸,加深印象。审题至少要弄清两点:

首先是写什么。即弄清要表达什么内容;通过哪些要点来表达;字数是多少;有哪些特别要求等,对要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是怎么写。“怎么写”要明确三点:

第一是明确体裁。是介绍、叙述还是议论;是日记、E―mail还是通知等。

第二是明确时态。根据作文的体裁及内容,确定全文的大致时态。如上例写作内容是介绍老师,应主要用一般现在时。如果时态用错,按中考阅卷惯例,作文几乎都是零分。

第三是明确人称。如上例,介绍之初用第一人称,后面涉及到介绍老师部分用第三人称,涉及到同学们的用第一人称(we)。

二)提炼短语

根据写作要求,围绕主题拓展思维,联系生活,大胆想象,看提炼出要用到哪些短语;为提高效率,方便后面造句,将这些短语罗列在草稿纸上,每行一词,如下例:

40 years old

a happy family

be outgoing

get along well with

be interesting

help sb. with sth.

doesn’t smoke

be good at playing chess

like sports very much

提炼短语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这些短语一定要能覆盖到写作要求的所有要点;二是遇到不会翻译的要点怎么办?用其他的表达方法!如上例,有的同学忘记了“get along well with”怎么办?我们可以用 be friendly to 或 be kind to,这些都忘了,我们还可以用“we all like him”来代替。

三)短语造句

这一步,我们要用上面给出的词来造句。为提高效率,我们就在罗列的短语前后加词直接造句,此时一定要注意时态和人称的变化。这样草纸上很快就会出现这些句子了:

He is 40 years old.

He has a happy family.

He is outgoing.

He get along well with us.

His class is interesting.

He often helps us with English after class.

He doesn’t smoke.

He is good at playing chess.

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啊?这也是作文?简直就是“一He到底”,太没有文采了!同学们别急,我们还有提升文采的下一步。

四)提升文采

文采的提升又分三步,为提高效率,就在草纸上直接改动上面的句子。

第一步,精彩的开头。

平时同学们要注意积累一些不同写作内容的的精彩开头和结尾,如写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用以下句子作为开头:

Please read my words, then you will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Do you like your English teacher?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best.

I have a great English teacher, h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Which teacher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best.

这些开头基本适用于所有写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后,我们就可以把“English teacher”替换为“my father, my friend...”现在,同学们就可以从积累的这些开头中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作为开头。

第二步,润色句子。

正如同学们所说,上面的“一He到底”太没有文采了,怎么办,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怎么改变呢?从三个角度改变:

第一个角度,改变单句表达方式。

除了陈述句,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学习了感叹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义疑问句、祈使句等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这些“一He到底”的句子用这些句式来表达:

(Please read my words, then you will like my English teacher.为方便表达,我们暂选此开头)

How old is he? He is 40 years old.(特殊疑问词)

What a happy family he has! (感叹句)

Is he outgoing? Yes! (一般疑问句)

Is his class interesting or boring? Interesting!(选择疑问句)

第二个角度,巧妙使用连词和关联词语。

连词和关联词语的运用,会使句子之间的链接更为流畅、精彩,读起来也更有语感。所以,同学们平时要积累一些这样的词语:

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1. and; 2. then; 3. neither...nor...; 4. either...or..., 5. at first..., then...,at last...; 6. on the other hand; 7. by the way; 8. not only..., but also...; 9. in other word; 10. in a word...

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1. but; 2. however; 3. or

如上例,在介绍完老师帮助我们学英语后,再介绍老师“不抽烟,爱运动”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连接:

He often helps us with English after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he likes neither smoking nor drinking.

第三个角度,运用主从复合句。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主从复合句主要有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运用主从复合句稍有难度,建议同学们在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如上例,介绍老师的年龄和家庭时,也可以用定语从句来表达:

He is a 40-year-old man who has a happy family.

在写他课后帮我们学习英语时,可以用结果状语从句表达:

He is so friendly to us that he often helps us with English after class.

使用主从复合句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使用正确,一定会让读者对你的英语水平高看一眼。

第三步,有力的结尾。

中文写作讲究“凤头豹尾”,就是结尾一定要深刻有力、耐人寻味,英文写作也不例外。平时,同学要积累一些不同写作内容的的精彩结尾,如写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用以下句子作为结尾:

This is my excellent teacher, we shall like him forever.

What an excellent teacher! /How excellent Mr. lee is! Do you like him?

In a word, he is an excellent teacher, and we all like him.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English teacher, Mr. Lee?

Would you like to be his student?

He is very excellent, isn’t he? Yes!

同样,这些结尾基本适用于所有写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后,我们就可以把“English teacher”替换为“my father, my friend...”现在,同学们就可以从积累的这些开头中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作为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