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牛奶蛋白过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113-02
Effect Study of Depth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 Applied in Baby with Milk Protein Allergy Diarrhea/ZOU Su-juan,LI Wen-b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27):113-11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pth hydrolyzed protein infant formula applied in baby with milk protein allergy diarrhea.Method: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5,50 cases of baby milk protein allergy diarrhe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patients avoided milk fo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free amino acid milk powder(new kt) treatment,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depth hydrolyzed protein infant formula(new peptide).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100%,higher than 76.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fant; Milk protein allergy diarrhea; Depth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Children’s Hospital of Okanagan Valley Area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 in Quanzhou City,Quanzhou 362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7.059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属于婴幼儿常见疾病,主要因其胃肠道屏障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直接接触牛奶蛋白后引发的胃肠道过敏症状,以腹泻、呕吐、便血及腹胀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过敏性休克或死亡等风险[1-4]。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对于改善患儿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所在医院借鉴相关研究将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应用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及时确诊,符合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诊断标准,月龄2~6个月,主要为奶粉配方喂养,病程不超过2个月,且以大便稀水样或不消化样为主要症状,无黏液脓血,经大便镜检等显示无异常,无其他并发症[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月龄2~6个月,平均(3.8±0.8)个月;男14例,女11例;病程2 d~2个月,平均(6.9±1.1)d。研究组:月龄2~6个月,平均(3.6±0.7)个月;男13例,女12例;病程1 d~2个月,平均(6.7±1.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确诊符合牛奶过敏所致腹泻,回避食物2~4周,尤其要回避牛奶食品,对照组予以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纽康特),至少食用3~6个月或者食用至9~12个月龄。研究组停用普通奶粉,并予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纽肽特)。其中患儿有母乳混合喂养,则将母乳喂养也一并停用,采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时间为2周;2周后可尝试加用普通奶粉喂养,剂量控制在1/4普通奶粉+3/4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然后对患儿的大便性状进行观察,2~3 d,若正常则继续增加1/4普通奶粉(1/2普通奶粉+1/2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继续观察大便性状,2~3 d;反之,若大便异常则改回100%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直到有所正常后才改为前述增加方案,直到最终患儿过渡为100%普通喂养为止。若为纯母乳喂养的患儿则停母乳,妈妈回避牛奶及牛奶制品2周,婴儿服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2周后继续母乳喂养,若再次发生腹泻,则停母乳,改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3~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腹泻次数、大便性状等进行观察,总结临床效果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疗效按照《腹泻病疗效判断的补充意见》中相关评价标准执行,显效:治疗5 d后患儿全身症状彻底消失;粪便性状与次数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 d后全身症状显著缓解;粪便性状与次数明显好转。无效:全身症状未改善,亦或者是病情恶化[6]。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则分别为8、11、6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随访半年无任何患儿复发,而对照组则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牛奶蛋白过敏属于比较常见的婴幼儿症状,近几年国内一些研究中显示0~3岁小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概率约为0.83%~3.50%,高居食物过敏第二位。婴幼儿作为食物过敏公共健康问题高危人群,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后表现形式多样,且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腹泻、腹痛、便血、呕吐等,而严重情况下则有休克、死亡等,严重威胁患儿的生长发育,需加强重视。牛奶中有多种可引发过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属于过敏原而引发患儿发病,尤其是过敏性腹泻极为常见。婴儿在消化道黏膜、免疫系统等方面发育不完善,极易受到致病过敏原的侵袭。结合本次研究与同类研究,可见其主要特点有:其一,本次研究接诊的患儿月龄均未超过6个月,而且大多数患儿为多次添加不同品牌配方奶粉喂养后发生超敏反应,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进而出现腹泻;其二,尽管一些患儿经血液变应原筛查后对牛奶蛋白未过敏,但其IgE不足100 IU/ml[7]。为此,在治疗前应对患儿有无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了解与掌握他们牛奶喂养后出现症状的时间。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接诊的5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回避食物+氨基酸配方奶粉治疗,研究组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胃肠道作为小儿出生后最早接触食物蛋白的部位,也是蛋白过敏最早的器官之一,若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后,极易出现呕吐、腹泻、腹胀及便血等,进而有休克等,严重情况下导致患儿死亡。基于此,尽早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入院诊断十分关键。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诊断需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同时可实施皮肤点刺试验、牛奶蛋白特异性IgE、血清总IgE及激发试验等处理[8]。但是这些方式各有优劣,比如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检测,虽然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其费用昂贵,一般医院难以普及;部分患儿胃肠道牛奶蛋白过敏为非IgE介导,为此血清总IgE检测阴性也无法否定其属于非IgE介导过敏;皮肤点刺试验尽管费用低廉,但会对患儿产生额外疼痛,结果也不确定。总之,目前尚无确切统一的有效诊断方案,为此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可采取综合诊断处理。
婴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后,应及时回避牛奶及含有牛奶蛋白的食品,在未应用特殊药物治疗前,应及时回避原有配方奶、辅食及母乳喂养等,可更换为氨基酸配方奶粉处理。当然,母乳喂养属于解决这类过敏最为理想的方式,但是目前无法母乳喂养的小儿较多,或者一些进入转奶期的小儿,无法一直予以母乳喂养,此时需根据小儿过敏性疾病风险选取合适的低敏配方奶粉处理,比如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纯氨基酸配方奶粉等,尽管后者可完全回避过敏原,但其价格昂贵且口感不佳,无法逐步耐受,不能作为初级预防处理。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经加热、超滤及水解等程序加工处理而成,使得蛋白质成分抗原性明显降低,加上其营养价值等同于普通奶粉,成为近几年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最为理想的配方奶粉。通过本次研究及同类研究,证实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采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且能支持患儿的正常发育[9-10]。
综上所述,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可取得不错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预防疾病复发,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颜海青,谢丽,张茜,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4):556-557.
[2]梁敏,张立文,朱美华,等.血清IgE测定对牛奶过敏婴儿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9(6):618-622.
[3]唐鲁静,赵泓,陈洁,等.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4):285-289.
[4]黄玉玲.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17(19):128-129.
[5]曹燕娟,胡东生,刘志刚,等.牛奶主要过敏原αs1-酪蛋白全长与片段区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26(7):601-605.
[6]李建杰,陈大玮,闫浩,等.牛奶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一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2):109-113.
[7]张传志.449例小儿血清特异性过敏原及总IgE检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79-81.
[8]朱学英,黄秋萍,季凤英,等.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106-107.
[9]马冬梅,关丽丽,邢平静,等.1例配方奶致婴儿过敏性休克的护理启示[J].护理学报,2013,11(24):29.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有牛奶过敏症,在婴幼儿中尤为普遍(大概是2%到3%的比例),这也是市场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婴儿配方奶粉的原因,不过大多数婴幼儿牛奶过敏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治而愈。
牛奶过敏知多少
牛奶过敏症的产生是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错将牛乳蛋白质当成了身体需要对抗的物质,于是身体就会产生一个过敏反应,这会引起婴儿挑食和急躁,并且引起肚子痛和其他的症状。大多数对牛奶过敏的孩子也会对羊奶过敏,其中的一部分孩子还会对豆奶过敏。
母乳喂养的孩子患牛奶过敏症的几率要小得多,但研究人员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为什么一些人对牛奶过敏而另一些人不会,不过在很多病例中,牛奶过敏症都被认为是遗传的。
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是,有的孩子到了三至五岁的时候牛奶过敏症状会自动消失,而另一些则永远都不会。
不过要注意,牛奶过敏症与乳糖不耐(不能消化乳糖)可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混淆。乳糖不耐在婴幼儿中很少见,在大一些的孩子和成年人中更常见。
如果宝宝这样……
如果你的宝宝对牛奶过敏,症状通常会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就表现出来。牛奶过敏分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急性发作通常会在喂奶后立刻有症状表现出来,慢性发作则在七到十天会才会有症状。
相对于急性发作,慢性发作更为常见,其症状包括大便稀薄(有的还可能带血),呕吐,呼吸困难,拒绝进食,疝气和皮疹。这些反应通常使得诊断牛奶过敏症变得很困难,因为其它的健康原因也可能引发这样的症状,所以新妈妈们要格外当心。如果宝宝有了这些症状,一定要考虑一下有可能是牛奶过敏在做怪。
急性发作的症状则包括兴奋,呕吐,呼吸困难,腹涨,麻疹,其它使得皮肤发痒的肿块和带血的腹泻。在一些少见的病例中,还出现过一些可能危害到婴儿的皮肤、胃、呼吸和血压的严重过敏性反应。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在就诊前一定要停止喂食牛奶,以免症状加剧。
如果怀疑宝宝牛奶过敏……
如果你怀疑你的宝宝对牛奶过敏,需要赶快联系医生。他会询问你们的家族过敏史或者食物不耐性,然后再为宝宝做一个身体测试。没有单一的专门针对牛奶过敏的测试,所以医生可能会给你的宝宝做几项测试,通过排除其它的健康问题来确诊是否是牛奶过敏症。
除了需要做血检便检,医生可能还会要求给你的宝宝做一个皮肤测试,就是将少量的牛乳蛋白质用针头置入皮肤表层下面,如果有突起则表明你的宝宝有可能有牛奶过敏症。
如果宝宝牛奶过敏,你可以……
如果你的宝宝对牛奶过敏,而你又是母乳喂养,要谨记:限制每日摄入的奶制品数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能够引发过敏反应的牛乳蛋白会通过你的母乳进入到宝宝的体内。你可以咨询一下营养专家,看看如何从其它的食物中得到原本从奶制品中摄取到的钙和其它营养元素。
如果你是配方乳喂养,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转为大豆蛋白配方奶粉。如果你的宝宝适应不了大豆蛋白,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尝试一下低敏度配方奶粉,低敏度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是被分解为微粒存在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引起过敏反应的几率。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低敏度配方奶粉:1.完全水解配方奶粉:含有被分解为微小粒子的牛乳蛋白,所以它们比起普通的配方奶粉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就小很多,大多数对牛奶过敏的婴儿都能够接受这种配方奶粉,但是在有些病例中,仍然会引发婴儿过敏反应。2.完全氨基酸配方奶粉:其中包含的蛋白质构成非常简单(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如果你的宝宝在使用了完全水解配方奶粉之后,状况还没有改善,医生可能会推荐你使用这种奶粉。
通俗地讲,食物过敏是指人对食物产生了过分敏感、过分强烈的反应。但是,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食物过敏是人体对食物中抗原物质产生的由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因此,过敏反应需要与食物不良反应加以区别。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良反应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简单地讲,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良反应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前者是食物不良反应中的一个部分。食物不良反应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凡是由食物,包括食物成分和食品添加剂引起的病症、副作用等都可称为食物不良反应。食物不良反应又分为毒性反应和非毒性反应,任何人只要食入足够量的食物都会发生反应。
食物不良反应的第一大类是食物的毒性反应,一般而言也即是食物中毒。食物中固有的毒素和食物被各种毒素污染后都可能引起食物毒性反应。例如,豆角就是一种因其内在固有的毒素而常引起人们中毒的食品。豆角营养丰富,口感好,是世界各国公众普遍喜食的蔬菜,但如果烹饪加工过程不当,就会引发豆角中毒。现有的研究表明,豆角中含有的血细胞凝集素、皂苷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毒性物质是导致人们食用后中毒的主要原因。
食物被各种有毒物质污染后引起的食物毒性反应就更为常见了。例如聚餐时的不卫生和食物搁置时间较长,常会导致沙门氏菌感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高烧和腹泻等症状。
食物不良反应的第二大类就是非毒性反应,这涉及到每个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根据发病机制又分为食物不耐受(FI)和食物过敏(FA)。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不涉及免疫机制,通常由消化酶缺乏所致,最常见的是乳糖不耐受。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中国人与西方人对牛奶的耐受不同。尽管牛奶成为中国人今天普通的食品,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对牛奶还是不耐受的,有的人甚至不习惯闻牛奶的味,原因何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基因有差异,表现在缺少消化牛奶所必需的乳糖酶,后者又是由乳糖酶基因编码产生的。该种基因的不同与不同人种的进化、地理环境、物产以及所习惯的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有关。
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都不能消化牛奶。但随着乳品业的出现,早期欧洲人和游牧民族很快开始可以忍受牛奶,并逐渐进化出一种基因,能产生分解天然乳糖的乳糖酶。乳糖酶只有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后,其中的单糖才能够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为人体所吸收。如果人的小肠中没有乳糖酶或者其活力低下,乳糖就不能被分解,会原封不动进入大肠,并被大肠杆菌代谢,于是会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但中国人、泰国人和朝鲜半岛居民较迟才出现游牧业,喝牛奶的时间较短,体内还没有形成能分解天然乳糖的乳糖酶基因,不能产生乳糖酶,因而难以消化牛奶。
所以,食物不耐受主要是由消化酶缺乏所引起的一种食物非毒性反应。
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
而食物过敏则是食物非毒性反应中的另一种,与免疫机制有关。还是以牛奶为例,可以说明过敏反应与食物不耐受的联系与区别。
牛奶中的一些蛋白质一般会被肠道的酶消化成氨基酸后再吸收,但也有一些微量蛋白质可以没有被消化就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蛋白质也就是牛奶中的过敏原。牛奶中含有多种牛奶蛋白,通常在30毫克以下甚至不到1毫克就可引起过敏。因而引起过敏反应的蛋白质的阈值较低。
具体的过程是,第一次喝牛奶后,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例如β-乳球蛋白(是牛奶中的一种强过敏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后者与人体自身的肥大细胞和血清中的嗜碱性细胞结合而变为致敏细胞。这一过程叫致敏,但这时还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当人们再次接触牛奶中的这种过敏原时,过敏原就与致敏细胞上的抗体结合,损伤细胞膜,使细胞脱颗粒,并释放出颗粒内的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或腹泻;刺激呼吸道引起哮喘;如果出现在皮肤,则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分和红细胞,出现荨麻疹、湿疹。
当然,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所产生的症状与对牛奶过敏产生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如都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但由于发病机制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才能对症下药。牛奶过敏反应是人体对食物抗原产生的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食物不耐受则是人体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无法适应所引起的,不存在抗体的介入,不会引起免疫应答,是一种非免疫性症状。而且,牛奶过敏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和湿疹、过敏性鼻炎、大便常带黏液和血等过敏表现。
饮用牛奶后如出现胃肠不适,应作“呼气氢试验”、尿半乳糖浓度检测,即可确定是否属于乳糖不耐受症。牛奶过敏时,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通常有很明显升高,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有了上述概念后,也就能了解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良反应的联系和区别。
如何应对食物不良反应
对于食物不良反应,当然首先是要防止食物的毒性反应,讲究卫生和科学的烹调方法,防止食物被污染是重要的手段。而防止食物的非毒性反应则可从防止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两方面着手。
以牛奶为例,如果是缺少乳糖酶对牛奶不耐受,可以喝其他饮料替代。例如选用发酵型奶,可以彻底解决乳糖不耐受问题,发酵型乳酸菌奶是利用优质的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的,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和乳酸菌有益代谢产物。其次,也可以少量和慢慢饮用以及加热后饮用牛奶,这些方法都可减少对牛奶的不耐受症状。
如果是牛奶过敏,方法之一是改用其他食品来代替,如饮用豆浆,豆奶(它们是以黄豆为原料配制成的配方,既不含乳糖,也不含牛奶蛋白)。也可以改用其他代乳品,如羊奶、马奶、豆浆、奶糕及其他人工合成蛋白等等。
方法之二是,可试用牛奶脱敏法进行脱敏。对于幼儿,先停用牛奶两周(改用其他代乳品),然后用10毫升鲜牛奶喂一次,观察其反应,即使有些过敏反应,如果不是严重影响孩子健康的话,隔三天后继续喂牛奶15毫升,然后每隔三天喂鲜牛奶20~30毫升,如随着喂奶量的增加,临床症状减轻,则说明脱敏有效,可逐渐增加喂奶量,同时缩短进食时间,直至完全恢复原来的喂奶量。如在脱敏试喂过程中,孩子过敏反应未见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则需停止试用,改用其他代乳品喂养。
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牛奶脱敏试验也可采用这样的步骤,先少喝一些牛奶,20~30毫升,隔三两天,如无严重反应,再接着饮用。再过三两天,加大剂量,如50~100毫升,通过几个月的过程慢慢加大剂量可慢慢对牛奶脱敏。当然,如果是牛奶不耐受则此方法不适用。
现在的奶粉基本上分以下五大类,每一类都有各自的应用范围。
低敏配方奶粉
顾名思义,这种奶粉主要针对的人群是牛奶过敏的孩子,更确切地说,是对牛奶中蛋白质过敏的孩子。奶粉中含有36种以上的蛋白质,而牛奶过要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引起的。牛奶蛋白过敏分为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非IgE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血常规检查有嗜酸细胞增高),还有混合介导的过敏反应。
宝宝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
1.持续腹泻、便血、频繁吐奶或者返流等消化道症状;
2.皮疹湿疹、风疹、进食后口唇眼睑水肿;
3.夜晚啼哭、烦躁不安,生长发育迟缓等;
4.经常喘息、反复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表现等。
低敏配方分为特殊配方粉和部分水解蛋白奶粉两大类。
1.特殊配方粉 普通市场上无法购买,必须由医生开处方指导购买。
氨基酸配方粉(AAF) 蛋白质完全水解为氨基酸,是完全无过敏原的配方粉,特别适合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诊断治疗。如我们常用的纽康特、康敏金、肽敏舒等。
深度水解配方粉(eHF) 乳清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包含15%~20%游离氨基酸、80%~85%短肽链,以分子量
乳清蛋白为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等成分,营养价值高,比酪蛋白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
对于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通过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低敏配方奶粉后,可明显改善过敏症状,帮助追赶性生长。
2.部分水解蛋白奶粉(pHF)
通过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艺,把高致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可以减少宝宝过敏的风险。普通牛奶蛋白分解成了含10%左右、分子量3 000~5 000道尔顿的短肽。这种奶粉主要对轻度胃肠道过敏起预防作用。
防腹泻奶粉
无(低)乳糖奶粉就是我们常说的防腹泻奶粉,是针对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设计的奶粉。一般来说,每1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大约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肠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婴儿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如果小肠内缺乏这种乳糖酶,大量未经消化的乳糖就可以顺利抵达大肠。大肠内的一些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会导致腹胀、腹泻,以及放屁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乳糖不耐受。
如轮状病毒肠炎的孩子,因乳糖酶缺乏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吃奶就拉肚子,可以试试无乳糖奶粉或口服乳糖酶。
高能量奶粉
有的婴儿胃肠道功能是正常的,但是经常生病,体重增长缓慢,可以选择这类奶粉。高能量奶粉能量密度比较高,可达到100千卡/100毫升,有1岁孩子吃的两种,选择时需要看清年龄段。
此外还有早产儿奶粉,能量密度高,渗透压低,适合早产儿娇嫩的肠道。
特殊疾病奶粉
一些疾病也需要奶粉的辅助治疗,如美赞臣Portagen中链脂肪酸奶粉(MCT),对胆管闭锁、乳糜胸、小肠淋巴管扩张等疾病的患儿治疗有所助益;雀巢ModulenIBD 营养奶粉有助于缓解克罗恩病症状,可用于年龄大于5岁的克隆恩病患儿和成年克隆恩病患者;还有针对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的奶粉等。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为优质蛋白,可提供全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这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
牛奶中的脂肪颗粒很小,呈乳糜状并高度分散,极易消化吸收。乳脂肪中还含有磷脂和必需脂肪酸。很多人在饥饿时喝一袋奶就觉得“管用”,这是因为乳脂肪中含有相当比例的短链脂肪酸,可以直接通过小肠被人体吸收,是能量的快速来源。乳脂肪不仅使牛奶具备特殊而醇厚的香味。同时也成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A、D、E、K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有人不敢喝牛奶,认为牛奶中的胆固醇含量高。其实,乳脂肪中的胆固醇平均含量为15毫克门00毫升,低于其他动物性食品。
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乳糖形式存在,含量为3.4%~4.。6%,其甜度是蔗糖的1/6,有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乳糖在肠道中能助长某些乳酸菌的繁殖,阻止腐化菌的生长。乳糖还与糖的代谢有关,在食物中添加牛奶及乳制品有利于钙的吸收。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和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牛奶是矿物质钙的极好来源,一些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含钙极少,蛋类、鱼类含钙也不丰富,只有牛奶含钙既丰富又易于吸收,每100克牛奶中平均含钙104毫克。牛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磷,钙、磷都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来源。牛奶对青少年骨骼发育非常重要,如果儿童时期钙的摄入不足,就会出现生长迟缓,身高不足的情况。英国营养学家曾做过一项试验,一组儿童每天正常进餐,另一组每天除正餐外还给每个儿童增加600毫升牛奶。一年后发现,每天喝牛奶的儿童平均身高增加6.68厘米。平均体重增加3.17公斤;而未喝牛奶的儿童仅分别为4.67厘米和1.75公斤。另一方面,人体的骨骼量在儿童少年时期是逐渐累积的,年轻时骨骼中的钙越多,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就越低。即便成年人的骨最峰值已不能变化,但牛奶依然是钙的最佳补充来源。
牛奶中含有几乎所有种类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K、B族维生素和微量的维生素C。
正因为牛奶的诸多好处,所以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倡导饮用牛奶。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牛奶“危害”的理论不断出现。而最近更有诸多颠覆性理论把牛奶“危害论”推向极致。加上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出现。一度让国人对喝牛奶有了畏惧心理。其实,牛奶“危害论”是站不住脚的。
“危害论”之一,是认为喝牛奶会导致蛋白质摄入过量。在100克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只有3克,而100克其他食物中,大米的蛋白质是8克,面粉10克,猪肉13.2克,牛肉19.9克,带鱼17.7克,鸡肉19.3克,豆腐8.1克,对虾18.6克。假如每天喝一袋250毫升的鲜奶,我们可从中获得7-8克蛋白质。而一日三餐中所吃的鸡鸭鱼肉等食物所含蛋白质要远远多于牛奶。人们习惯性地把牛奶视为高蛋白食物。其实牛奶蛋白含量并不高,但却是优质蛋白质,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如果有人蛋白质摄入过量,那不一定是喝牛奶引起的,至少不是由正常的一天一袋牛奶引起的。
“危害论”之二,是常饮牛奶易致癌。这一依据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的研究。他用含大量酪蛋白的饲料喂大鼠,发现酪蛋白可增强黄曲霉毒素对大鼠的致癌作用。于是有人将其引申为喝牛奶易致癌。这是断章取义,因为从大鼠的实验结果直接推论到人是不合理的,况且坎贝尔教授是把酪蛋白作为大鼠饲料中的惟一蛋白,这种膳食方式在人类膳食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世界乳癌学会渥太华会议的研究报告称,奶牛被注射生长激素后,牛奶中会有一种叫IGF-1的生长激素出现,易致癌症。以这样的结论说牛奶有害毫无道理,因为这是生产企业及其饲养中的问题,而不是牛奶本身的问题。
“危害论”之三,是说喝牛奶会导致酸性体质。其依据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可在体内代谢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所以牛奶喝得越多,体质就越偏酸。根据最新食物成分表,每100克牛奶中含钙135毫克,磷仅为60~80毫克,所以牛奶是碱性食物。
“危害论”之四,是喝牛奶易过敏。调查发现,喝牛奶的过敏发生率不到3%,这个比例相对于喝牛奶不过敏的人来说是很低的,而且牛奶的过敏率比鸡蛋、花生、鱼、虾、海产品等要低得多。我们不能因为有3%的人喝牛奶过敏,就做出97%的人不能喝牛奶的结论。至于有人喝牛奶后感到不舒服,那是“乳糖不耐受症”,因人体肠道缺乏乳糖酶而引起,并非牛奶的过错。
“危害论”之五,是喝牛奶可致糖尿病。来自国际社会的研究发现,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如果用牛奶代替母乳喂养,成年以后或若干年后会出现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但这是针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而言。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正常饮用牛奶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危害论”之六,是喝牛奶易致骨折。依据是日本一位教授的研究报告,芬兰人和瑞典人虽然比日本人多喝了4.5倍的牛奶,但却更易骨折。按理说,喝牛奶可增加骨密度,因而这一理论颇引人注目。需要指出的是,欧美家庭一周所喝牛奶可达6升,每人每天的牛奶饮用量为700毫升左右,把过量饮用带来的危害讲给每天饮用量远远不够的人是不合适的。更何况,西方人的日常膳食中,除了牛奶,还有奶酪、奶油、黄油和冰淇淋等。
相关链接:“国际牛奶日”的由来
“牛奶日”的英文金称是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