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以我手写我心;片段训练
作文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表达能力。学生学会生动地叙述或简明扼要地叙述,学会精彩、传神的描写方法,知道怎样去发表感慨和议论,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作文作为一种情感宣泄和沟通的工具,叙述应真实、生动、简练,描写应精彩迭出,议论和抒情应饱含真情,“以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是一种真挚而圣洁的情感交流活动。
如何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避免学生的作文写得苍白空洞,再有趣再感人的事情也让他们无话可说,三言两语就写完的尴尬境遇,我在教学中,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创设情境于无声处加以训练和分享展示、体验成功等方法,突出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习作能力。
一、注重写话,夯实习作基础
习作是一个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从低年级开始,就注意依据教材,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写话模仿练习,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喜悦,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写话的兴趣,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我在教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课后,让学生模仿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愿望。请看孩子们的作品:我画了个蓝色的太阳送给大海,让大海蓝得更可爱;我画了个五环太阳送给我国的体育健儿,希望他们能在2012年奥运会上多拿金牌;我画了个火红的太阳挂在南极,让那里的人们也能感觉到春天的美丽……
再如,学完《秋天的雨》,让学生展开想象仿写比喻句。有的孩子说:“红红的火烧云像一团团火焰,烧呀烧呀,烧红了整个天空。”有的孩子说:“绿绿的柳树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跳呀跳呀,跳来了秋天的美丽。”还有的说:“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笑呀笑呀,笑来了秋天的甜蜜。”还有“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红太阳,摇啊摇啊,摇来了丰收的歌谣”等等。童真童趣的语言,使孩子们的独特体验得到了尊重,写话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语言也得到了发展。
二、片段训练,使文章传神
我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孩子了,要学会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把过程写得详细、具体、生动。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每天进行100字的小练笔,即片段训练。内容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等,灵活实施训练既降低了训练的难度,便于学生操作,又方便了教师批改,及时反馈激励,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高效的训练方法。
如,学完《她是我的朋友》后,结合课文阮恒哭泣一段的描写,我让孩子们写了《我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为什么哭”一笔带过,重点写出自己哭泣时的表情、动作、想法。以下是精彩片段:
妈妈最关注的事情就是我每天有没有按时喝水,今天早上,我就像放鞭炮一样一连串打了好几个喷嚏。妈妈勃然大怒,问我昨晚有没有按时喝水。我竭力争辩,可还是无济于事。再看妈妈,仍在不分青红皂白地说我。我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垂手站立,紧咬牙关,不时抽泣,眼泪不由自主地往下掉,不一会儿,两只眼睛就红得像小兔子一样了。但我的心里还是一直说,我一定不哭,被冤枉的滋味真不好受。
——李啸《我一定不哭》
今天,爸爸打我。我的眼睛湿润了。爸爸不让我哭,我把牙咬得嘣嘣响,同时发出“呜呜”的抽咽声。我坚持不哭,用双手紧紧捂住脸,可还是忍不住哭出声来。这下好了,我索性放声大哭,哭得非常伤心,眼泪就要流成“黄河”了。我边哭边说:“我…我是冤枉的……”我越哭越厉害,越哭越响亮。爸爸拿我没办法,只好说:“我相信你,别哭了。”
——吴一凡《我哭得很伤心》
一个生动形象,一个情真意切,像这样的精彩语句还有很多。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我深感欣慰。真希望通过小练笔能让孩子们的“笑了、哭了、很高兴、真热闹”的场面变得生动、详细,用饱含童真的语言描绘出生活的美妙。
三、玩中习作,激发习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尊重这一天性,于润物细无声中进行习作训练呢?我精心组织开展了一次捏橡皮泥比赛。
首先,我宣布了20分钟的比赛时间和比赛的奖项:最佳速度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并要求学生留心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插曲和自己做的过程。比赛开始了,我为他们播放音乐,孩子们在欢快的乐曲中开始了小组内的创作。看到他们专注的样子,让人欣喜;看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在孩子们手中完成后,令人骄傲。接着,我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作品起了好听的名字,再配上一个动听的故事就能获得最佳创意奖。
四、展示欣赏,增强习作成就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评价、唤醒和鼓舞。”因此,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保护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文与日记。透过稚气的话语,捕捉每篇文章的闪光之处,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段憨态的描写,只要是新颖的,我都把它一一圈画出来,以激励其初学写作的热情。
文章由三个片段构成:“我”拒绝母亲春天里看花的请求、“我”答应母亲秋天里看却因母亲病故而未能成行、“我”和妹妹秋天里赏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三个片段虽跳跃性大,采用“蒙太奇”手法来叙事和抒情,但一线串珠,以“看花”为明线,以“我”在母爱影响下的变化为暗线,把三个片段连为一体,构思奇特,含蓄深沉,朴实自然。
第一个片段:背景是“灰暗”的,母爱是“猥琐”的。虽是雁阵北归的春天,暖风拂面,万物复苏,“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正是外出赏春的好日子。但因病魔夺去了“我”的双腿,“我”的心理是灰暗的,对人生早已失去了勇气,所以“暴怒无常”,甚至不愿意生存下去。母亲对“我”仍然不离不弃,对“我”百般的容忍和迁就。每当“我”“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突然砸碎面前的玻璃、“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地躲”、“偷偷地听”表现了母亲对“我”反复无常的宽容和迁就,也表现了母亲对“我”“暴怒无常”的谅解。在“我”宣泄一通、心情稍微平静的时候,母亲“又悄悄地进来”安抚“我”。这安抚是独特的,要推着“我”去北海看繁花盛开,想藉此美好事物让“我”平复心情,逐渐恢复对生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非但不能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还“狠命地捶打”自己瘫痪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爱又得到进一步显现,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愈发温柔和慈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想用她那独特的方式劝慰儿子要勇敢地的活下去,同时她也是在劝慰自己:为了儿子,自己要克服病痛和儿子一起“好好儿活”下去。这真是“病在儿身,痛在娘心”!母爱就在坚持,就在与儿子一同战胜病魔,帮助儿子恢复对生活、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宽容、迁就、低三下四、隐瞒自己的病情,母爱看起来极其猥琐,然而没有比这种“猥琐”的爱更伟大、更无私!
第二个片段:背景是“灰白”的,母爱是“悲戚”的。时序更替到秋天,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灰白色季节。对史铁生来说,母亲也像萧萧落下的树叶一样衰竭了,飘零了,母爱也走到了尽头。在这个秋天里,“我”正在看窗外“刷刷拉拉”飘落的树叶,母亲进来“挡在窗前”,这一“挡”是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引发悲伤的情怀。母亲仍然希望通过美好的事物来唤醒“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存的信心,或者说通过美好的事物来缓解一下“我”的坏情绪,央求“我”到北海去看。当“我”勉强答应了她的请求时,母亲“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还“絮絮叨叨”说起“我”的爱好和儿时“趣事”,母亲如此高兴,或许是她看到了希望。当母亲不小心说出了“跑”和“踩”这些敏感字眼时,又显得惴惴不安,于是“又悄悄地出去了”。母爱多可怜,母爱又多不容易!这一次“悄悄地”的动作和前两次不同,是母亲说出敏感字眼的不安与自责,是“祸从口出”的逃避;前两次“悄悄地”是写母亲来去时的小心翼翼,是对儿子“暴露无常”的宽容、忍耐和迁就。但是,高兴和悲哀、希望和失望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母亲“悄悄地”出去了却“再也没回来”,病入膏肓的母亲的生命也到了尽头,结束了她那“艰难”的一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无限牵挂的“有病的儿子”和“还未成年的女儿”。对母亲来说,这无疑是她一生的悲剧,她不仅不能看到儿子可能的康复,也难以看到儿子走出瘫痪阴影的平静,同时也看不到成年女儿的成熟。她是带着无限的遗憾和牵挂离开了人世的,离开了她“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的。母爱是悲惨的、凄凉的。母亲在秋天里飘零了,母爱在秋天里永远地失去了。
第三个片段:背景是绚丽的,母爱是永恒的。作为儿子,“我”终于在母亲离去后走出了阴影,能以平常心对待命运的不公,能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终于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对美好的事物产生了留恋和欣赏。所以当又一个秋天来临,“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这是“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也是母亲希望的方式来完成母亲要“我”看花的遗愿,用“我”的变化来祭奠和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母亲如果心灵有知,她一定是高兴的。因为,“我”所看到的,色彩绚丽:淡雅的黄、高洁的白、热烈而深沉的紫红。不仅色彩绚丽,而且生机勃勃,开得“泼泼洒洒”而又“烂漫”。“我”已经从病魔中“站立了起来”,具有了生活的勇气和生存的信心,要和妹妹“一块儿”像母亲希望的那样“好好儿活”,让母亲能够在秋天里安息,在天堂里安心。母亲虽然不在了,但母爱仍在滋润着“我”,母亲的遗愿在鞭策着“我”,母亲的话语在激励着“我”――母爱是永恒的。
三个片段连起来的内在含义是,“我”用在秋天里赏的方式怀念在秋天里逝去的母亲,完成母亲要“我”看花的遗愿;“我”用对生活的信心和生存的勇气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回报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和无尽的呵护。文章含蓄自然,朴实深刻,情深意浓,给读者以情感感染和人生启迪。
这篇文章内涵丰富,除了三个“看花”的片段外,还穿插了母亲侍弄花草、母亲生病、母亲去世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情感更为强烈,深化了文章主题。母亲因为喜欢花,侍弄了不少花草,但因为“我”瘫痪了,她再也无暇也没有心情侍弄她喜欢的那些花草了,以致“都死了”,这一小穿插把母亲全身心地照顾“我”写得淋漓尽致。母亲因为照顾瘫痪的儿子,即使“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都没有告诉儿子,而且也没有在儿子面前表露出来,所以“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了儿子,母亲把自己的病情隐藏得多深,把痛苦埋藏得多深!母亲病逝时呼吸“艰难”,但仍然牵挂着她的子女,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作为母亲,她无尽的遗憾就是不能继续照料她的子女。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可见一斑。
文章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形象的,这些细节集中体现在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上,通过这些描写来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如面对“我”的“暴怒无常”而砸碎玻璃、乱扔东西,母亲不是指责,而是理解、宽容和忍耐:“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地”“躲”、“偷偷地”“听”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又如当“我”表现出厌世、不想生活下去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一“扑”一“抓”表现母亲反应强烈;而“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令人读后不禁动容,为母爱的伟大而叹惋。又如,因为“我”答应去北海看,母亲非常高兴说起了“我”儿时的“趣事”,哪知触碰了敏感的字眼,这时母亲“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儿子瘫痪了,完全失去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勾起儿子的伤心和烦恼,马上停止了自己的“絮絮叨叨”,说明母亲内心的沉重和痛苦。再如,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临死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儿女,母亲死不瞑目啊!
为了突出主旨,表达情感,文章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是“我”的“暴怒无常”和母亲的委曲求全进行对比,表现母爱的迁就、忍让、宽容;二是“我”的灰心丧气和母亲的忍辱负重进行对比,表现母爱的坚韧、顽强;三是“我”先前的任性、灰心和后来的醒悟、忏悔对比,表现母爱的力量和永恒。
文章前后衔接呼应,结构谨严。全文虽然写的是三个片段,然而三个片段有其内在的联系,前两个是因,后一个是果。正因为有不去看花、要看而未看成作铺垫,才有“我”自己愿意去看花的忏悔和怀念。同时,母亲“好好儿活”这句告慰“我”的话也将三个片段有机地联系起来。“我”灰心丧气,对生活和生存失去了勇气和信心时,母亲要“我”和她“一块儿好好儿活”;第二个片段母亲临终遗愿没说完的话,实际上也是要“我”和妹妹“一块儿好好儿活”;第三个片段中“我”用“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表现“我”已恢复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田野里的稻子黄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茎,田野里的水稻在秋风中对勤劳的农民伯伯点头哈腰……
满园的硕果,压弯了枝头,他们顽皮的从枝间探出脸,晃动着。
啊!秋天到了……
在远方,人们高声歌唱着:“今年的秋收又来到了。”这歌声压过了鸟雀的喧闹。大地披上了新装。
小船划到巍峨的两座大山之间,青山绿水,波光荡漾。微风吹过,岸上的两行白杨轻轻地晃动着,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岸上的人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水中嬉戏,还有连续不断地歌声从我耳边飘过,这一切的美景仿佛在一瞬间定格了!我情不自禁地高声歌唱,我陶醉在这仙境中……
人物片段写作
电视里正在讲述着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怎样将一个五岁的妹妹抚养成人的经历。在小男孩小时候,他的爸爸去世了,妈妈也因此受到了打击,而不要他们了。于是,男孩带着她的妹妹一起过着贫困的日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间又小又窄的房子,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单人床和一些快要破碎的碗!白天,男孩子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妹妹,家里的生活及其简朴,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关注情智落差,形成阅读动力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心境与情怀有所不同,阅读的感受、见解、情感也会有所不同。在与学生对话交流时,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思考感悟的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情智落差,抓住能引发学生思考、触动学生心灵世界的言语细节,放大情感态度的差异,让学生因有所不同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形成再次深入阅读的动力,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思维和情感的波澜,焕发出言语生命的灵性。
例如,自读《雪儿》一课后,我让学生描述一下雪儿是什么样子的,许多学生用“洁白、雪白”等词语进行了描述,另一位学生出乎意料地说,雪儿是蔚蓝色的。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其他同学觉得不可思议。我抓住这一教学细节,引发争议,激活思维,引导学生用心读书。
师:同学们不同意你的说法,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鸽子没有蔚蓝色的。请你说说雪儿是蔚蓝色的理由。
生:因为雪儿是信鸽,它非常向往蔚蓝色的天空,那儿才是它的家。
师:你这样说,同学们还难以接受。让我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再发表意见。(学生读书思考后交流)
生:雪儿只有飞在蓝天之中,才感觉自由快乐。雪儿飞翔时与蓝天融为了一体,说它是蔚蓝色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生:雪儿是蓝天的信使,是蔚蓝色的信使。
生:说雪儿是蔚蓝色的,仿佛让人看到雪儿又飞到了高高的蓝天上,如果说它是雪白的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师:在你们的心中,雪儿是蔚蓝色。其实除了我们,还有一个人更希望雪儿是蔚蓝色的。
生:文中的“我”。
师:“我”希望雪儿是蔚蓝色的,是因为。(再读第4~5自然段,填空)
生:“我”希望雪儿早日飞上蓝天,希望雪儿能够自由快乐。
二、察觉言语冲动,发掘言语潜能
语文教学,既是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触动内心世界的过程,又是学生对作者的言语表达不断觉醒,唤起主体言语表达的自觉意识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言语细节,觉察到学生言语表达的冲动,诱发其强烈的表达愿望,在自主言说中,点化学生的言语禀赋,发掘其言语潜能,让他们的言语焕发出灵性。
譬如,在学习了《哪吒闹海》一课哪吒与夜叉、三太子的打斗场景后,学生相互比划起来,他们口中还念念有词:“看我的宝贝,接招!”类似的故事学生读了很多,这样的打斗情景符合学生的游戏心理,引发了他们言语冲动。这是一个难得的教学资源,于是我抓住这个教学细节,激发他们的言语潜能。
师: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宝贝?(鼓励学生想象和创造)
师:用上你们的宝贝,同桌之间比划一下。(提醒学生要描述出宝贝的作用)
师:大家可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混天绫和乾坤圈在打斗中的作用的。(生读书)
师:可以把你和同桌的打斗过程写下来吗?写之前,先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打斗过程的。
生:要抓住打斗时的动作,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
生:还可以描写打斗时双方的语言、神态。
结果,这个随堂练笔很多学生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形象。
三、捕捉言语天性,打开诗意幻想
语文教学要开发儿童的言语潜质,保护他们童真世界里的言语灵性。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的言语天性,抓住偶然间迸发的童心童趣、童言童语,顺应他们的言语天性,激发学生敞开诗意的幻想。请看《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课文第4自然段后,你感觉北大荒的秋天怎样?
生:我感觉北大荒的秋天很热闹,豆荚在笑,高梁在演唱。
生:一派丰收的景象,让我感觉很快乐……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和豆荚一起欢笑,和高梁一起演唱,和榛树叶子一起热闹吧。
生:我感觉秋天像一个爱热闹的老人。
师:你的感觉很有创意,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生:因为他把豆荚逗笑啦,把高梁灌醉了,让它乐呵呵地唱着歌,还让榛树举着火把,像过节一样热闹。
生:秋天是一个画家,他把北大荒的原野,涂得一片金黄,一片黑红,一片火红。
生:秋天是写给农民伯伯的信,给农民伯伯送去丰收的喜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60-02
“嫁接”本是一个植物学概念,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的过程。“嫁接”语文课就是开放语文教学内容的边界,消解“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壁垒,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资源和方法路径来优化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开阔并无限延展的兼容空间。
“嫁接”过程中,接上的芽或枝叫作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作砧木。“嫁接”语文课,首先要为“语文课”这株“砧木”找到合适的“接穗”,然后通过一系列语文实践,以学科本质的力量使它们紧密相连,促进“细胞”增生,“伤面”愈合,从而实现整体植株的“成活”与“改良”。
1.“嫁好”――为“砧木”寻找最有亲和力的“接穗”。
影响植物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所谓亲和力,就是接穗和砧木在内部组织结构、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能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亲和力高,嫁接成活率就高。
课堂嫁接也是如此,某些不同学科,内容、进度相同或相似的“近亲”资源可统整起来联合教学。比如:苏教版二上中的《识字1》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练习1》要求读背一组秋天的成语和一首小诗《秋天到》,《练习2》的“做做说说”要求观察秋景并将它画下来或者写下来,课文《秋游》描写的是老师带领学生去秋游的情景;而苏教版二上《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秋天》前三课内容为《秋天到了》《秋游回味》《巧手剪秋天》,形式有“讲讲我眼中的秋色”“种子拼画”“秋游盘点”等。两者教材版本、教学进度一致,内容都与秋天有关,学习形式也有相近或重合之处,可以整合在一起,设计成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单元组织教学。
另外,可寻找一些和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来充实语文课堂,比如绘画、音乐、表演、科学实验等。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三上《山行》时,随着古诗的讲解,一步步地在黑板上呈现了一幅富有艺术美感的《枫林尽染图》,极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内涵和意境。苏教版一下《乌鸦喝水》一课,针对学生“为什么放入石子以后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如果放入其他的东西行不行?”的阅读疑问,教师拿来一个与课文中相似的瓶子,以及水、石子和沙子,让学生观察分别放入石子和沙子后水平面的变化,并将其中的物理学道理解释清楚,使学生对乌鸦的“聪明”有了鲜明而深刻的领悟。
2.“接通”――以“语文的力量”让“砧木”和“接穗”紧紧相连。
嫁接的关键是让接穗和砧木伤面的形成层紧紧相贴,使植物本身所具有的“自愈”机能最大可能地被唤醒和激活。这种“紧贴”,是一个渗透、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应、接纳的过程。
嫁接之于语文课堂,首先不是形式的表面依附和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融合,与教材内容融合,与学生学习期待融合,与整体学习氛围融合,贯通于整个学习过程,致力于学习气质的内在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整体增强,追求“1+1>2”的合作效应。
从另一个角度看,引入“外资”正是为了激活本体,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力量的追溯和探求。这就要求教师既能慧眼识别具有语文价值的课程资源,又须慧心研制,赋予其“辅助文本理解”的机能。在“理解、积累、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异体组织因其特有的价值被接纳乃至融入,激发了本体细胞活力,促使增生的部分即时成活,其增值价值得以体现,从而成为课堂有机体的一部分。
课例:苏教版四上《维生素C的故事》
【片段一】
课前小实验:教师准备一杯清水,滴入碘酒,使水变色。接着倒入神秘粉末,水一下子变回无色透明。学生啧啧称奇。
师:你们猜猜老师倒下去的粉末是什么?
(学生自由猜测)
师:告诉你们,是维生素C。
生:噢!
师:那维生素C这种物质是怎么被发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维生素C的故事》。
【片段二】
(课前小实验同片段一)
师: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刚才的实验还证明,它能对抗自由基,具有美白皮肤的功效,够神奇吧?知道老师做这个实验的用意吧?
(学生会心点头微笑)
师:对,今天学的课文讲的就是维生素C怎么被发现的,首先和一个“奇人”哥伦布有关,谁来介绍一下他?
(学生交流有关哥伦布的信息)
师:读过课文知道,发现维生素C还跟一种什么怪病有关?
(学生读文中有关“海上凶神”的句子)
师:“海上凶神”其实就是“坏血病”,在一次远航中,哥伦布的十几个船员都得了这种可怕的疾病,可他们并没有死去,而是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
(学生潜心读文,理清故事,并作简要概述)
以上教学片段均引入了有关维生素C的小实验,但通过对比发现,实验一是“化学的”,仅仅是为了告诉学生实验结果而导入课题,和其余教学环节并无实际关联;实验二才是“语文的”,以“神奇实验”引出“神奇物质”,循着魔幻般的感觉,师生一起说“奇人”,聊“怪病”,谈“奇迹”……“科学实验”与“语文实践”无痕相融,不仅以新奇形式吸引了眼球,还营造了一个有魔力的问题情境,提起了全课之“气”,有利于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投入阅读和表达。
3.“改良”――以成活的“接穗”提升整体植株的品质。
嫁接对植物品种的改良、经济价值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语文课堂吸纳其他学科领域的营养元素,如自然科学的重逻辑、尚严谨,艺体学科的重形象、尚想象等,不但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能改变常规的教学形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于轻松愉悦中走过文本最“艰涩”的路程。
课例:苏教版三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片段一:说戏与表演】
师: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请四人小组来演一演。
师: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扮演雷奈克的同学要通过自言自语表演出来,谁来当导演,先帮演员说说戏?
生:雷奈克看到两个男孩在玩跷跷板,可能会想:跷跷板平时不是这么玩的呀,他们在干什么?我倒要去瞧瞧。
生:雷奈克会问:“你们为什么这么玩跷跷板呀?”
生:雷奈克听了男孩的回答,会想:“这是真的吗?我也来试试!”
生:雷奈克一边跑回医院一边大声喊:“我终于找到诊断肺结核的方法了!”
…………
【片段二:体验与发现】
教师让学生模仿课实验。
实验一:同桌两人,一人耳朵紧贴桌子一头,另一人在桌子另一头用笔划着桌子,一人便能清楚地听到划桌子的声音。如此同桌互听。
实验二:一人将练习本卷成筒儿,一头靠着同桌的胸腔,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听对方的呼吸声、心跳声。如此同桌互听。
以上课例,以特定的学习内容为介质,改变默读、静听等较为单一的阅读模式,运用表演、实验等方式,创设了贴近儿童、贴近生活的“事件”,吸引学生参与思考、实践、合作探究,教学信息和学习主体之间呈现多向互动、多元生成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