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立工会的请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新突破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件,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要求我们政府部门从实际出发,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通过高效能的管理,创造城市品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以完善功能为准则,实现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新突破
相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而言,城市管理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维护等城市生活全领域,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在实施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入手。在城市规划上,我们遵循“小城镇规模,大城市标准”的思路,按照建设中等规模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城市性质、发展方向等8个方面作出了较大调整,确定了以农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为主,商贸和特色旅游为辅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并将于近期开始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城市建设上,也本着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今年,重点是要面对中低收入家庭,改造“城中村”,加快建设经济适用型住房,改善城区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对县城老区进行统一规划,对老城区部分道路进行改造,完善城区道路网络;并新建二次供水加压站,改造城市给排水管网,提高覆盖率。做到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首先实现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
二、以优化城市环境和规范城市秩序为途径,实现打造城市品牌的新突破
城市环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我们准备以道路绿化为主体,以广场游园绿化为重点,以机关、庭院、住宅小区绿化为依托,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坚持增绿量、增精品,城区绿化面积至少增加15公顷以上。县城各出入口和环城绿化带的绿化植树工作也同时进行,城区周边绿化面积要达到1100公顷,实现城在园林中的绿化目标。
实施城区街路亮化二期工程。鼓励城区主干道两侧沿街单位和个体业户安装楼型灯、霓虹灯、射灯等美化、亮化灯具,形成白天绿化、夜晚亮化的城市景观,张显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
规范市容和环境卫生秩序的管理。按照色调合谐、突出特点的原则,加大楼房立面粉刷和人行步道铺装工作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消灭有碍观瞻的美化死角;加大对垃圾治理、门前三包秩序、违法建筑拆除等项管理的整治力度,着力打造特色街路,精品街路,突出城市风格,建设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现代文明城市。
三、以经营城市为方略,实现城市资源管理的新突破
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本着“群众得实惠,城市改面貌”的思想,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城市无形资产和静止资产富于活力,以市场化促进城市化。通过固定商业网点摊位拍卖、户外大型广告设置经营权拍卖以及赋予冠名权等渠道,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资产增值和城市管理资金投入的增加。
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筹集社会资金、吸引外来资金,有偿开发空间资源,充分保护、利用和挖掘文物资源,完善旅游景点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继续通过拍卖广告经营权、出让场地经营权等形式加强城市公交车候车站点、街路标识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为重点,实现城市管理水平的新突破
产业基层工会在校工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会的指示精神,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产业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增强产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一、 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新山大成立以来,三校区企业共计50多家,职工1300多余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300多人,且原三校区企业编制会员管理情况各不相同。产业基层工会首先建全组织机构,根据产业实际情况设立了东校区、西校区、南校区和产业机关部门工会,各企业分别设立了企业工会,完善了产业基层工会的各级组织机构。
做好产业职工工会会员重新登记工作,组织了产业职工事业编制人员300多人的重新登记工作。对企业编制人员由于原三校区管理不一样,通过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向学校工会汇报请示等,正在积极建立全完善企业会会员的登记工作。
二、 在产业职工中认真贯彻学习新《工会法》
新《工会法》颁布实施后,根据学校工会的统一布署,在产业职工中进一步贯彻学习新的《工会法》。产业基层工会委员会专门开会研究宣传、贯彻新《工会法》的具体实施步骤、要求等,并结合校办产业的实际情况,让广大产业职工了解《工会法》,以维护职工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产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按照校工会的统一布置,产业基层工会积极组织做好迎"七一"大合唱、乒乓球比赛、够级比赛等活动外,还结合产业的实际,开展了"山东大学产业职工乓乒球比赛",这次活动是新山大成立后产业举行的第一次比赛活动,共组织25个男、女团体队,76名男、女单打队员参加的为期2周的比赛,比赛气氛热烈,赛出了产业的团体精神面貌,赛出了企业的风格,赛出了产业的水平。通过比赛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了产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特别是产业有近1000人的企业编制人员,将在校工会的指导下,通过《工会法》的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产业工会组织。
(2)进一步宣传贯彻新《工会法》
(3)xx年春季准备举办山东大学第一届产业职工运动会。
望校工会继续加强对产业工会的指导与帮助。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劳务工入会新模式
为了切实抓好劳务工入会工作,我们积极争取企业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共同探索劳务工入会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构建适合产业特点,促进劳务工入会工作开展的“机重模式”,为劳务工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机制保障。
1、形成合力,齐抓共建。产业工会高度重视劳务工入会工作,多次请示分管主席并积极与市总工会有关部门沟通,商讨劳务工入会工作。成立了由产业工会主席牵头,工会副主席、组织部长、部分用工单位党委、行政、工会干部组成的劳务工入会工作领导小组。努力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运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通过组织研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使大家认识到,劳务工已经成为企业生产任务的主力军,不仅仅是维护劳务工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加快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工会组织践行“三为理念”,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各基层单位组织劳务工入会可能出现的问题,产业工会采取积极措施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全力推动劳务工入会工作扎实开展
劳务工入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立足实际,大胆尝试,紧紧抓住用工单位这一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打造适合自身工作开展的“机重模式”,最大限度的将劳务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
1、宣传动员广泛化
产业工会从劳务工和用工单位、外协企业两方面入手,通过积极的引导,保证劳务工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劳务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渴望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地维护。我们从劳务工最为关心的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加入工会组织的益处。带动各级工会组织主动关心劳务工生产生活,在衣食住宿、医疗救助、困难扶住、就业援助、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他们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在学习培训、文化生活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在工资收入、安全生产、作息时间、民利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保障。
2、组建形式灵活化
由于劳务用工形式的复杂性,我们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会组建形式,来保证劳务工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打破“工会关系随劳动关系走”的框框,要求用工单位按照依法吸纳劳务工加入工会组织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一方面,对于在派遣企业已经加入工会组织的劳务派遣工会员要组成一个工会小组或工会分会,作为团体会员委托用人单位工会统一管理,融入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对于未加入工会组织的劳务派遣工,用人单位要积极主动吸收其加入自己的工会组织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对于非在连注册的外协企业建会,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对于所涉外协企业较多,3家单位以上的,外协企业要成立联合工会,由用工单位工会委员会委派一名工会专干兼任联合会主席,外协企业工会联合会可以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受用工单位工会领导。另一种方式是对于所涉外协企业较少,3家单位以内的,可以归属用工单位以分支会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对于有条件单独成立工会组织的外协企业产业工会也积极鼓励并指导其成立工会组织,独立自主开展工作,隶属于产业工会管理。
3、征缴渠道多样化
根据组建形式的灵活性,我们在经费征缴渠道方面也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鼓励基层工会采取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收缴方式,来保证劳务工会员享有同样的待遇标准,促进劳务工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劳务用工的特殊性,其工资未算入用工单位工资总额内,地税代缴工会经费时不涵盖这部分用工支出,造成工会经费收缴困难。产业工会根据这一情况,为弥补经费缺口,提出以下收缴方式:一是对于作为用工单位工会分支会、小组形式存在的隶属于用工单位的劳务工工会,其会员按每人每月3元左右(低于0.5%标准)收取会费,并纳入用工单位工会集中管理使用,协调用工单位行政给予一定经费补贴;二是外协企业工会以职工在册人数,按每人每月3元左右收取会费,可自由支配也可纳入用工单位工会集中统一管理使用,外协企业行政给予一定补贴;三是以外协企业独立工会形式存在并隶属于产业工会的,按照工资总额填报六联单上解经费并按照4:6回拨,对于确有困难,无法上解经费的单位,按照每人每月3元左右收取会费,企业工会独立管理使用,行政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三、建立机制、规范管理,切实保障劳务工入会工作的长效运作
通过建立四项长效机制,着力提升“机重模式”,保证劳务工入会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1、权利约束机制。为推进劳务公司和外协企业建立工会组织,我们积极争取用工单位党委、行政的支持,依法提高准入门槛,即用工单位在与劳务派遣公司、外协企业签订委托合同前,用工单位将对这两类公司依法进行资格审核,其中是否建立工会是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凡是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公司,用工单位将终止与其合作关系。
2、分级管理机制。所有外协企业建立工会后,按照双重领导、管理的原则,单独建会的外协企业工会接受产业工会的直接领导的同时,用工单位工会要协助产业工会指导其日常工作开展,外协企业工会联合会接受用工单位工会的直接领导,并同时接受产业工会的业务指导。
3、规范服务机制。为推进劳务工入会工作,我们通过选取试点,总结大连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外协企业工会联合会的建会经验,围绕如何规范劳务工加入工会组织、外协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规范化运作,出台并正在起草一系列相关意见及实施办法,重点从入会对象、入会办法、会费和经费收缴办法、使用规定,劳务工会员的权利义务界定,享受待遇,包括各级工会承担的主要责任等,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使用工单位、外协企业等各级工会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劳务工入会工作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几年来,由于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受资金困扰,企业生产不景气,一些职工下岗,特困职工生活出现了困难,给职工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我们工会组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使下岗职工重新得到安置,使特困职工脱贫致富,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如何为县域经济走出困境做出贡献,如何解决工会自身生存与发展,工会应该怎么办,是等,是靠,还是一推了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到外地考察,到困难职工家中走访,到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萌发了创办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扶贫基地的设想。起初我们一班人了有种种顾虑,归纳起来是三怕:一怕项目选不准,掉进去;二怕没能人干不成;三怕有人说工会不务正业。面对这些顾虑我们县总工会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关于工会兴办劳福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上级工会提出的工作重点,分析研究了自身能力,大家认为工会组织要想生存发展下去,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在职工出现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会扶贫的突破口,走出一条自我解困,自我强壮,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在此基础上,县总工会研究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大力兴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扶贫基地,增强工会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企业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在特困职工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做一点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对兴办扶贫基地,县总工会是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的:
1、工会举办劳福事业是履行维护职能的需要。维护职能是工会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工会兴办扶贫基地,可以安置一部分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就业,这样即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对职工群众有利,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2、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推进“送温暖”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生产不景气,不能保证正常开资,致使一些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很有意见。他们有的集体上访,有的滋意闹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扶贫基地办好了,可以为特困职工脱贫创造条件,从而为企业和社会缓解一些矛盾,提高党和政府的声誉,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3、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壮大自己,增强经济实力的需要。工会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说到底需要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腰杆就不硬,办实事就兑现不了。实践证明单靠工会自身能力是无法帮助困难职工的,如果工会扶贫基地办得好,经济实力就雄厚,就可以更好地为特困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认识提高后,增强了我们创办扶贫基地的自觉性,几年来县总工会始终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并且收到了实效。
二、加大扶贫基地建设力度,使扶贫基地健康发展
为了做好扶贫基地的建设力度,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的县总工会扶贫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责成一名副主席亲自抓基地建设,生活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上下三级管理体制。其次,选准项目,经过考察,我们选择了风险相对较小,有发展前途的养猪项目,创办了养猪扶贫基地,在资金上我们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争取市总工会借贷4万元,结余经费拿出一部分,向职工干部集资共筹集9万元,在鸡东镇沿河村购买废旧校址4,000平方米,房屋300平方米,改造成了生产肥猪300头的养猪场。养殖扶贫基地生产商品猪每年向市民提供优质生猪200头,每年春节由政府出资为困难职工提供扶贫救济猪肉2万余斤,安置下岗职工12人,基地资产由开始时的9万元,已增加到今天的20多万元,年实现产值20多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现有存栏种猪12头,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为扩大扶贫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在综合乡承包土地500亩,种黄豆220亩,种白瓜子270亩,西瓜10亩,打木耳椴13,000椴,新开养鱼池2,000平方米。年实现产值30万元,实现利润4万元。为了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就业技能问题,我们购置了10台电脑开办了下岗职工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下岗职工200多人,使大批下岗职工通过培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解决工人文化宫开资,我们将文化宫一楼全部改为门市房对外出租,每年收租金8万元,基本解决了文化宫职工生活问题。今年我们还用扶贫基地实现的利润扶持了10多名职工养猪、养狗、种地,种果树,创出了一条下岗职工自立自强、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三、在兴办劳福事业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要主动取得领导的支持,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兴办扶贫基地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阻力,但都没有动摇我们的信心,我们在兴办扶贫基地的过程中经常向县委和市总请示汇报,取得了县委和市总重视和支持,县委和市总在我们遇到困难和阻力的积极帮助,排扰解难,县委领导多次听取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经常亲临现场指导。在创办养猪扶贫基地初期急需资金,市总帮助解决贷款。正是由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基地才越办越好。版权所有
2、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的建设上选好领办人,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基地能否办好关键是选好领办人,俗话说选好一个人,能办好一个事业。只要能干事,外行也能变内行。工会干部多年来都是从事机关工作,很少涉及经营领域,更没有懂养殖、种植和经商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机关选这样一些人非常不容易,但哪个人又不是生来就会的,我们经过多方考察,个别谈心,在县总机关选出了副科级宣教部长崔明世同志创办养猪基地,选出原办公室主任方正同志创办种植基地,选出原民管部副部长徐威同志创办职工培训中心。这些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很快成为所分担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他们创办基地遇到困难时,我们领导及时帮助解决,做到急事急办,从不拖延。在基地建设中,遇到缺少劳动力时,县总工会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地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盖饲料仓库,打晒台,砌猪舍,每人累计为基地献工达100多天,共节约费用3万多元。这一做法为基地建设节省了资金,又使我们工会机关干部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经济大潮中有了用武之地。
3、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要加强管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现规模经营。我们在扶贫基地创办初就在工会财务部开户立帐,加强财务管理,用实际经营的效益来检查指导各基地的发展建设情况,以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基地的生产,这是搞好基地长远发展的关键。例如今年年初生猪价格下滑,仔猪价格上涨,经测算,我们及时做出了停止购买仔猪,立即购种猪的决定。使养猪基地避免了亏本的危险,购进种猪,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为下一步扩大规模,搞产业化经营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地。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
社区矫正工作以党的*大精神、“*”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方略为指针,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治安秩序良性循?环为目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非监禁罪犯的教育、矫正力度,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建设“平安滨湖”,加快“两个率先”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矫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原?则,吸收并借鉴国内外社区矫正的成功经?验,针对滨湖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依法适用、适时办理的原?则,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坚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各方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原?则,社区矫正的全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群众监督,以促进其依法、公正、有效地开展。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适用对象
根据法律规定,社区矫正对象适用于下列5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裁定假释的;4、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5、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时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于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认罪服法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女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刑,实施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机构
社区矫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法委牵头,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实施,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区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委政法委、区法院、检察院、*分局、司法局、民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局、总工会、团委和妇联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分管副书记担任,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
各镇(街道)比照区级模式建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站,工作站依托基层司法所建立,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工作。各镇(街道)必须为本单位社区矫正工作站另外选配专职人员。
村(社区)应当明确由一名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四、社区矫正工作相关部门的职责
1、人民法院要准确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适用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在判处非监禁刑工作中,可以征求社区矫正组织的意见,并在宣判后,将判决书抄?送社区矫正组织。
2、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检察建议,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进行。
3、司法行政部门具体组织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机关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和帮教工作,对确属不宜监外执行的对象及时向有关监狱提出建议,并协?助监狱收监执行。
4、*部门要配合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依法处理。
5、民政部门要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之中,指导基层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矫正对象(特别是伤残、家庭困难人员)纳入低保范围。
6、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为生活困难或有就业需要的矫正对象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7、编制部门要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适时做好保障工作。
8、财政部门要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9、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发挥职能优势,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矫正对象进行政治、法制、文化教育和技术辅导,为矫正对象提供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帮助。
五、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1、对矫正对象的具体矫正行为由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站组织实施,村(社区)落实。
2、镇(街道)应当对每名矫正对象建立由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民警和村(社区)干部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小组。
3、镇(街道)要组织社会人员、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原?单位工作人员等参加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
六、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和程序
社区矫正工作必须按照上级要求和我区实际,建立健全工作例会、联席会议、请示报告、教育培训、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区、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还应当建立健全衔接、执行、监督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制度。
社区矫正的衔接、执行、矫正对象的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矫正的解除等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规定的程序进行。
七、工作实施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中旬。主要工作:制定“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建立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建立各项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