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化学实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探索;改革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与生命学科相关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实践课,是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有效补充,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但能够更好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点,而且还能够掌握研究生物化学领域的相关实验方法、技能,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持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基本实验素质,是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任务。为此,我们课程团队在教学方面采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聘任具有高级职称兼有科研课题的教授、副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同时配备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进而形成了一支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主讲教师为骨干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团队。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2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强化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教学团队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架构更适于教学对象的内容结构体系,设置基础性实验,实验内容相对简单或经典,易于操作,主要是验证性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实验动手能力。主要有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活力测定、蛋白质性质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实验,涉及到了层析、分光光度法、样品处理及含量测定等一些常规的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也涉及到了如离心机、水浴锅、组织捣碎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在积极跟踪生物化学研究前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实际需求,开发一些新的配套综合性训练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综合训练能力。例如:精氨酸激酶表达与纯化、酵母双杂交检验蓝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菠菜叶绿体基质蛋白质组分离、蛋白质印迹等实验都是目前已经开设的综合性训练大实验,一般在每学期16-18周开展。由于这些实验所用设备比较多、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涉及生物化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性实验能力,同时也能初步接触生物化学研究前沿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研的训练机会,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申请进入我院开放性科研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一线工作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同时有效促进了教师科研工作。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学生可进行校级、院级等级别科研立项,在相关老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并按期结题。目前,许多学生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的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进修和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随着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微课走进高校,逐渐引起各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课程团队积极探索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将实验理论和操作制作成微课,学生就能以网络在线的方式自主学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带着疑问,独立设计或选择实验方案,去验证,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我们根据我院实际实验条件编制了电子版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将其放在网上供同学们下载使用,并利用相关视频资料、三维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原来枯燥、模糊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强化教学过程控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强化实验教学过程控制:a.加强和监督学生实验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预习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b.实验课时,教师要对关键仪器设备操作要进行示范性操作,并在学生做实验时进行及时指导,确保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高;c.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及时进行讨论总结,在完成实验报告中着重强调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强化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实验。
5构建现代课程教学互动平台
我校重视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把课程网站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活动重要环节。我们积极借助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课程qq群及网站进行老师与学生互动。随时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想法,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不但有效的增强了师生的感情,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6考核制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视,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考核,为了强化实验过程和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的分值,具体成绩计算比例为: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上课情况、实验及报告等平时表现进行确定,比例为30%,实验操作考试为30%,实验理论考试为40%。课程建设是一条不断探索和发展之路,我们需要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和探索。教学内容需要我们紧密结合生物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在确保实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不断学习新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微课、动画等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并且要教学过程控制中探索发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不断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更新,使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作者:倪明 刘春辉 潘继承 侯建军 陈珍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研究表明,人脑处理图像的速度是处理文字的60,000倍,而且,图示教学法也已经在多门学科的理论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示法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以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从而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日本,研究人员以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广泛使用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的实验方法参考书普遍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格式,笔者在考察中了解到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图文并茂的表现格式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简单明了,而且使读者便于对实验内容的整个流程进行整体的把握。为了考察图示法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我将图示法引入实验操作步骤的说明中,并且对其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对照使用常用的文字描述形式的实验方法和图文并茂形式的实验方法,并且对问卷进行了回答。问卷的内容包括:1.从第一印象看,你更愿意选择哪种形式的实验方法?2.在实验操作前,哪份实验方法介绍的内容更容易读懂?3.在实验过程中,你主要参照了哪份实验方法?4.实验课结束后,哪份实验方法更容易回想起来?5.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方法,你喜欢选用哪种形式来设计?来自5个班的209名学生在对两种形式的实验方法进行对比使用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回答。在对前4个问题的回答中,分别有94%、93%、91%和97%的学生选择了图文并茂式的形式。在对最后一问的回答中,有87%的学生选择了图文并茂的形式。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从第一印象、易懂性、实验指导性还是在容易记忆性方面,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图文并茂形式的实验方法。对问卷的最后一问,虽然选择图文并茂形式的学生人数低于90%,但课后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因为对画图没有自信而选择了用单纯文字描述来设计实验。因此,图示教学法使实验内容形象生动,简洁概括,便于学生迅速而有效地理解和全面掌握实验步骤,其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二、通过适时安排实验设计,及时进行知识的回顾和综合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通常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后,起到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作用。因为受到课时数、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实验课的内容是由几个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组成,而且各实验内容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为了使所学的知识通过对比而得到理解加深,通过综合运用而实现全面的掌握,并且也为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我在淀粉的显色和水解实验、氨基酸纸上层析实验和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实验之后,及时地引入了实验设计的课题。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单糖、淀粉、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运用已经学习的生物化学反应原理和检测方法,鉴别未知混合溶液的组成成分。课题的实验对象是三种未知混合溶液。课题的实验要求是:(1)首先,自己设计鉴定方法与操作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2)实验中,根据实验设计选择试剂,实施检测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后,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溶液的组成成分,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设计课题布置后,学生们翻阅理论课教材和实验指导,回顾已经学习的相关章节和已做过的实验内容,积极地思考检测方案,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课堂检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实验小组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虽然他们所用的时间长短不一。其他一小部分实验小组的方案在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后,也趋于完善。在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抱着比通常的验证性试验更强的好奇心,仔细观察每个实验现象,验证自己提出的预想和假设。从实验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实验小组能够正确地推断出三种未知溶液的组成成分。虽然正确的实验结果能给予学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看,实验设计课题的实施过程更为重要。与一般的应试复习截然不同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对已经学习的书本知识进行了能动的复习,而且通过对比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和认识的加深。与此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设计课题的导入,在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诸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以附加实验补齐各实验组之间的进度差异,及时进行实验总结
1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难度大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属于生物医药相关专业课程中比较复杂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涉及各种生化反应途径,如三羧酸循环、糖酵解途径等,许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构象又非常复杂,如蛋白质、核酸等,而目前生物化学实验的课时比较少,因此,如何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在众多教学内容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的确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1.2教材内容较为陈旧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课的延续和补充,更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系统.目前,生物化学实验大部分采用的还是纸色谱、化学试剂显色等传统的检测和分析方法,而这些方法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已经逐渐被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所替代.因此,需要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验室的特点,对一些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之符合产业发展的特点.虽然近几年绍兴文理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增添了部分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还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1.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还是停留在灌输式教育的水平,当然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教师对基本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讲得比较多,学生只是重复做老师演示过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很容易做过即忘,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如何由施教者转变为导学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2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
2.1对实验内容进行精选,重点选择一些与医药科学相关的实验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特点,以及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我们着重选择了电泳法分离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实验,生物催化剂酶活力检测方法设计和验证实验等实践性较强以及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并适当地对一些重要实验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由于实验经费有限,导致基因工程等比较重要的生化实验无法开展,对此我们专门做了多媒体影视教材,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整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较好地弥补了由于缺乏实验设备而难以开展实验的遗憾.
2.2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如酶活力检测方法的设计和验证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选择合适的底物测定酶的活性,确定酶活力的测定条件,并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每位同学选择的底物不同,测定条件也有所不同,避免了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参考抄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困难和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帮助.
2.3让学生观摩教师的实验过程,弥补实验设备的不足
有些实验非常重要,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规模开展实验教学.如蛋白质的分离及分子量的测定实验,其实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实验设备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做实验的要求,但该实验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会经常应用到.我们组织学生到教师的科研室中观摩蛋白质层析仪分离蛋白质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观摩过程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认真加以解答,并让个别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操作,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通过设计这样一些实验,可以弥补实验室设备方面的不足.
2.4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不惟实验报告打分
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考察的重点.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打分,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现场解答,将所得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所取得的分数只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相互抄袭的现象,解决了真正做实验的同学得不到高分的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预习效果;教学设想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此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实验技术与仪器较少,不能形成较强的科学思维;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一般为教师先讲解、学生按部就班操作,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与思考;加之,生物化学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学生对实验课兴趣不高,多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授课教师在不断探讨教学改革,包括实验内容、授课方式、实验效果评分方式等,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实践
笔者在近两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会提前给出预习要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写出具体实验操作流程,鼓励部分学生制作授课PPT并进行讲解;老师授课前通过提问考核学生预习情况,教学中详细讲解实验内容、演示相关仪器使用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思考与分析;授课结束前由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书写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注重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多个环节培养学生自学、思考与分析问题等能力。
二、教学效果与体会
相对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上述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部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自学,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与分析问题。但总有部分同学敷衍了事,应付老师。批改实验报告时发现部分学生分析问题不够深入,甚至有分析错误的地方。尽管授课老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写出实验操作流程,但课前抱着应付态度的同学,只会对照预习要点粗略复习相关理论知识点,只会简单浏览实验教程并不会深究“为什么”;在操作中,组员手忙脚乱,几乎把全部实验课时间用于完成实验,缺乏时间思考;加之,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学习能力与态度也各异,因此学习效果差异较大,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课前对实验相关内容把握程度对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在对基本知识、技术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才会有时间思考和分析问题。但是学生实验课训练有限,学习课程多,没有太多时间用于查找文献、资料学习相关实验技术与仪器操作。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预习环节下功夫,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工作量、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预习效果。
三、教学改革设想
针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新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预习效果。
1.云板书与微信平台结合。云板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承载体,相对于传统的PPT有更多的优势:传统的PPT形式不能将知识整体化,在没有教师的讲解时很难清楚逻辑关系,而云板书则以一个知识点为基础,通过文字、图片等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完整呈现且缩放自如,通过互联网技术于微信平台,同学关注后可以自由浏览,随时随地学习,共享学习资源。目前,我教研室教师已经在理论课部分章节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云板书,并于自己建立的微信公众号里供学生复习。根据学生关注浏览和留言情况来看,通过该形式对知识精练总结与归纳深受学生欢迎。笔者认为云板书除用于知识点归纳总结外,还可用于帮助学生实验课程的预习,但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精心制作。教师不仅需要将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板块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制作成云板书,并将不易理解的实验原理、操作以模式图、流程图等形式详细阐明,还应将涉及到的新仪器等用真实图片展示出来;于实验开课前几周将云板书于微信公众号,同时还可以将与实验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源、视频文件等与学生共享,让学生自主预习,并通过平台互动留言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实验课学习。比如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中,实验教程为“电泳时,膜条点样端置于负极、点样面朝下,点样线不能接触滤纸桥等”,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电泳实验,对于电泳槽是什么样子、负极在哪里、滤纸桥是什么、膜条怎样放置到电泳槽上等问题不是很清楚。若教师提前将相关内容制作成云板书,学生课前只需花很少时间就能清楚这些小问题,课堂上就会更多关注与思考“膜条为什么要放在负极?图1中膜条放置错误对结果会有什么影响?”等问题。课堂上,教师再通过提问、现场操作演示等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与掌握。利用云板书作为教学载体通过线上互动式教学与线下传统式教学模式完美结合,发挥两者优势,可能成为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手段。
2.虚拟仿真实验在实验预习中的作用。虚拟仿真实验是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和网络上搭建的可以辅助、替代传统实验操作环节的软硬件操作环境。学生可以进入虚拟仿真实验平成各种实验,身临其境完成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2]。生物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对相关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但是基本上是填鸭式学习,并不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学效果差;另外,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学生实验结果不理想却不能重复操作,无法全面分析误差原因,达不到综合、全面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预先登录虚拟实验平台,通过浏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观看相关实验视频对实验有大致了解后,再进行虚拟实验操作。若对实验理解则可以顺利完成虚拟实验操作;若操作有不对的地方,系统会给出错误提示并解释原因,学生可以知道错在哪儿。经过多次虚拟实验操作后学生对实验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对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讲解,让学生再次演示虚拟操作,加深印象。最后,由学生进行真实的实验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对实验原理、操作更加清楚,对实验结果分析可能会更深入。虚拟仿真实验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应该会受学生欢迎。如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预先让同学登录虚拟实验平台了解电泳基本原理、操作,再完成电泳虚拟实验,对电泳有一定了解和认识后,带着问题回到实验室课堂,在教师讲解和示教后,再实际操作。通过这样反复多次学习,学生对电泳必定有更深理解与掌握。另外,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开设实验课程较少,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些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拓展学生视野。目前,我教研室与公司合作开发出部分虚拟实验在线课程资源,若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本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3.增加预习考核分值。近年来,我校生化实验课程评分中预习所占分值不高,学生会主观放弃或者不重视预习环节,另外,教师对不认真预习的同学也不过分追究,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增加预习分值与考核力度,促使学生注重实验预习,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
四、结语
总之,授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有目的性地改变教学方式与手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上述新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预习效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作者:徐先林 单位:遵义医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思考
传统的实验课中教师求教,然后学生“比葫芦画瓢”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法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能适应当今形势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求,让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采用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认清形势,调整思路
在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受市场经济的调节影响,各个专业学校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源来源及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就业困难,如果不注意学校自身的形象,不维护学校的声誉,不提高学校知名度,不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重视社会急需人才的专业取向,缺乏有效管理和教学软硬件的配置,就算有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和当地实际需要相悖,这无疑于置自身于死地,自断出路。因此,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应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从实际出发,优化实验教学
1.合理选择实验内容
基础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是否能够完成学业,毕业后专业技术能否灵活应用等等,都取决于在校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学到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有没有学到正规的操作技能。而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过程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实验课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动口(表达、陈述)、动脑(思考、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并从实验中主动获取知识。过去实验课通常安排在理论课讲完之后进行,设计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准备及实验设计学生都未参与,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实验结果也失去了吸引力。对此,应针对性地选择与临床实践密切联系的内容来设计实验,并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法应尽量选择与当地条件相适应,适当介绍一些新方法、新技术。比如高脂血症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健康,围绕这种疾患,就可以设计进行血浆三酯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测定。血、尿淀粉酶的测定是对胰腺炎诊断简便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地增加了这一实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时数减少,在进行肝中酮体生成作用和转氨基作用两个验证性实验时,为节约课时,又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采取了将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同学作验证性实验,证明酮体确实在肝中生成和转氨基作用确实能在肝中进行,另一部分同学进行转氨酶的定量测定,并要学生互相交换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几个实验间的联系,并分析实验结果与临床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做,虽然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工作量加大了,但是应用下来学生反响较好,学习效果较佳。另外,有了《解剖生理学》或《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后,在生物化学授课时,对相关学科知识也可进行适当的延伸,如:学生了解了肾脏的有关生理知识后,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就可以针对性地开展肾功能生化检验的内容,与相关学科紧密联系,让学生更能在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教学中如果缺乏阳性标本,教师就因地制宜地自制阳性标本,如在血液中加入葡萄糖、尿素氮等相应待测物,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增加实验机会,保证实验质量
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学生人数众多,学校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因此采取共用实验室的方法,多个实验室共用,协调安排,减少实验设备的闲置,提高利用率,改变过去“旁观者”居多的局面,来增加学生参与实验、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一改过去只在学期末进行实验考核的惯例,针对性地制定了实验技能考核量化评比指标,各指标相关分值与要求向学生详细说明,使实验考核真正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减少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同时每一个实验都作为实验考核的内容之一,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都能心中有目标、操作有依据,自觉预习和参与实验的各个环节,认认真真地完成好每一次试验。为避免学生实验结果相互抄袭的现象,在配制检验标本的时候可以特意制作不同浓度的检验标本,因此实验结果可因小组而异。量化评比指标中还有很多细节的要求,如学生仪表、实验后仪器洗涤、放置是否干净、妥当,是否关好水电、门窗等。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对实验乃至对今后工作的认真负责的严谨作风。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化学实验中会出现许多实验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而观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比如在溶液配制过程中或是在实验结果观察过程中有颜色变化、有沉淀物、有气泡、混浊度改变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为什么产生的气泡要摇尽,但有些实验又不能摇试管而要避免气泡产生,为什么滴定过程中最初产生的颜色反应会不稳定……这样不断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做实验,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分析、去推论,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实验的实验过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四、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理论学习
实验教学顺利进行,也促进了理论教学中学生理解力的增强,学习效率提高,让这些刚刚涉及医学知识的初学者,能尽快适应医学专业学习。在实验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由于感兴趣,学生转变了生物化学难学的观点,变得愿意学、喜欢学,并将枯燥、繁杂、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有意思,将学习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情,主动学习,并将具体生动的实验知识与医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较好地掌握了生物化学专业知识。
五、实验教师具有相应的能力
1.全面掌握并处理教材的能力。实验教师要善于钻研分析和处理教材,才能使教学既有深度,又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性、准确性、启发性、教育性、生动性、情感性、趣味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3.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