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拉萨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王山的藏语名称直译为金山或铁山。17世纪末,第巴・桑结嘉措为发展藏医,在山上修建门巴扎仓(医药院),从各寺选拔部分喇嘛来此学习藏医药知识。里面供有蓝宝石的药王佛像,故称为药王庙,又叫药王山。药王
山现已成为游览胜地,每天前来寻秘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查拉鲁普石窟
查拉鲁普地处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是一座造型奇特的洞窟式小庙,开凿于唐初。
窟内呈不规则长方形,高不足3米,最宽处只有5米多,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廊道两边排列有石刻造像69尊。众多造像中,转经廊北面石壁上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禄东赞、吞弥桑布扎造像最引人注目,虽然高度都不盈二尺,但据信都是公元7世纪的原物,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它不仅为研究历史上众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画、唐卡提供了断代依据,而且对全面认识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全貌有重要意义。
藏文史书《智者喜宴》记载,该石窟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代开凿的。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玉雍萨在查拉鲁普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向广大佛教信众开放。
相传石窟顶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
药王山摩崖造像
的摩崖造像众多,其中最著名一处在药王山。
造像主要分布在药王山南面的石壁上,长约两千米,大大小小的佛像数以万计,密密麻麻,小的精巧细致,高不盈尺;大的高达数米,气势恢宏,人称“千佛崖”,是拉萨有名的一处室外景观。
这批造像中凿刻年代可上溯到吐蕃时期,相传最早的造像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作品。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王臣记》记载:松赞干布曾令人在此造像并刻六字真言等。千百年来,人们不断雕凿添加,时至今日,仍有人在不断地往石壁上凿刻新的造像。
作品形式可分为佛像和文字两种,其中尤以佛像最多。佛像主要由诸佛、菩萨、明王、护法、供养天和藏传佛教的历代高僧大德组成。释迦牟尼、五方佛、三世佛、观音、普贤、金刚手、弥勒、除盖障、地藏、虚空藏、吉祥天女、大威德金刚、大黑天、宗喀巴、历辈达赖、班禅等构成了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文字以六字真言为主,同时包括一些佛经内容。作品粗犷质朴,大都色彩明丽,多出自民间云游艺人之手,但其中不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佳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千佛崖前面有多处玛尼石堆,是众多朝拜者留下的。药王山地处拉萨的大圈转经路上,每日来这里的朝拜者众多,玛尼堆也特别高大。每逢藏历四月萨嘎达瓦节时,转经路上人潮滚滚,千佛崖前摩肩接踵。
“格萨尔拉康”――关帝庙
由布达拉宫广场向西步行30分钟、药王山北,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关帝庙,因为坐落在磨盘山,藏语叫巴玛热,所以也叫磨盘山关帝庙。
所谓“关帝”,是历史上被封建统治阶级神化尊奉的一个偶像,本名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后来封建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他的重义忠君思想,并加以神化。蜀汉后主刘禅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封为“忠惠公”;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至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晋爵为“帝”,四十二年(1614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九年(1652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随着统治者不断加封,兴起到处为其修建庙祠之风,元代以前多称“武庙”、“关王庙”,明清之后多称“关帝庙”,或称“帝君庙”、“关圣庙”。
磨盘山关帝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以关帝庙主殿和文殊殿为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大门两侧各有一塑像。大门内是一方形庭院,东西两边为二层楼房,底层为僧舍,楼上是客厅。从庭院北边登上12级石阶,便是关帝庙正殿。硬山式屋顶,上覆红琉璃瓦,四角有飞檐,屋脊两端装有红陶鸱尾,内部为抬梁式木结构,外部藏式石墙,殿前有一檐廊。正殿宽12.5米,进深9.7米,主供关羽塑像,还有张飞等人的泥塑。关羽的塑像风格略同内地,身材魁伟,手持大刀,十分威武;张飞塑像则黑面狰狞,形象可怖。文殊殿位于正殿后面,藏语叫做“绛央拉康”,主供文殊菩萨,两边塑金刚持和千手观音。
院中有乾隆五十八(1793)年所立大将军福康安亲自撰文勒石的《磨盘山新建关帝庙碑》,记述了清朝遣兵进藏打败廓尔喀入侵者的经过和修建关帝庙的经过。廓尔喀,是尼泊尔的一个古代部族。1788年,廓尔喀因商人的税收问题,出兵,占领了济咙、聂拉木、宗喀三个地方。1792年第二次武装入侵,占据了聂拉木、济咙,抓走噶伦丹津班珠尔,进而侵入日喀则,大肆抢掠财物、金银、粮食和牛羊,僧俗人民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于是清朝政府任命福康安为大将军,率领清军进藏,打退了廓尔喀侵略军。磨盘山关帝庙就是当时修建的。
关帝庙正殿壁上尚存许多挂匾的钉钩,原来悬挂有清朝至民国间所献匾额约50余方,后多流散民间。文物部门已经征集到其中一部分,包括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的“四海永清”匾、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忠义宣昭”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乾坤正气”匾,以及已被锯残的“共仰忠谟”匾和“竣格于天”匾等。
新建磨盘山关帝庙之前,在地处拉萨北郊色拉寺东侧的清军大本营“扎什城军营”附近建有一座关帝庙,叫扎什城关帝庙,这是拉萨当时唯一的关帝庙。及至乾隆年间,因此庙已凋敝不堪,“不足以观瞻”,于是“度地磨盘山”,建了新庙。后来,扎什城关帝庙被毁弃,其址正是今查结寺所在地。“查结”与“扎什”是同音异译(藏语意为“吉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值得注意的是,查结寺以其东面配殿中的查结拉姆(吉祥天女)而闻名,民间传说这位爱憎分明且很体恤民情的女神来自内地,非常灵验。因此,时至今日,每天前来朝拜的人群仍是络绎不绝。历史地看,查结寺的形成与扎什城关帝庙的联系,以及人们对查结拉姆女神的信仰,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成因。
云
宁静的天堂
我的
蓝蓝的天空
这里的生活是云上的日子
宁静而美丽
繁华的都市
让许多人遗失了太多的美好
可是在这里
你会找回很多
这里是我心灵的避难所
云上的日子容易让作家找到灵感
云上的日子容易让行者找到归宿
云上的日子容易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云上的日子
预示着信仰的高度
拉萨的生活
恬淡而美好
拉萨
信仰之城
蓝天白云底下
是一条一缕的翠绿
浅红和淡蓝
藏北的景色便显得格外平静和宽广
云上的日子
让我怀念
水
圣湖纳木措旁
虔诚的藏民们感受着心灵的洗礼
7个小时的接触
让我学会了敬重这座圣湖
她是那么美
无数次在梦中梦到她
梦中的我不想再醒来
多么愿意就这样坐在湖边
用澄澈的湖水洗涤心灵
感悟真正美丽的含义
在幻想的归宿
在紫色的天边
一个千万百姓仰视的信仰极地
一个佛徒手心摇转的人间净土
一个梦想穿越心胸的蓝色高地
佛域之魂弥漫
长头之路执着,
流云涌动
风吹草低
充溢魅惑和神秘的青藏大地传递着不息的魂吟
水是有灵魂的
这灵魂便是信仰
虽然不是水乡
但却有着胜似水乡的灵气与魅力
这里的水
透明而澄澈
散发着藏香的味道
照应着格桑花与远处的雪山
圣洁而美好
谣
啊
旋转的梦幻
流动的盛宴
鹰鹫和獒犬的世界
诗歌的村庄
净土独行的最后一只舞蹈的放生白羊
传颂千年不老的歌谣
伴着转经之声
语调不同的《格萨尔〉
被一代代的传唱
声声不息
延续着这个古老民族的梦想
很美
不仅仅是蓝天白云
洁净的空气与圣洁的湖水
传说中
只要经过遥远的路途
到达一座圣湖旁
便可看到自己的未来
这也许是藏王给予世人的礼物吧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那一年
我磕长头在山路
只为信仰的追求
那一世
转山
不为修来世
云
水
谣
千古不变
天杵的六个大男孩
“天杵”是由6个藏族大男孩组成的乐队,他们当中科班学音乐的只有两个人,鼓手旦增达瓦和贝斯手扎西平措。据他们自己介绍,鼓手旦增达瓦是乐队的老大哥,是乐队的灵魂人物,自小热衷于摇滚乐,有“摇滚乐第一人”之说。早在5年前,他就在拉萨首创了酒吧音乐文化基地――不插电音乐厅吧。也正是“不插电”特有的气息召唤了他们――对民族音乐一样有着特殊爱好的年轻人。
乐队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业,曾经学邮电专业的贝斯手扎西平措,带着追求音乐的理想,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半路出家读完5年的大学音乐专业,现在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也是乐队队长。主唱索朗旦增,从小习舞,是自治区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索朗念扎是德语导游,他是乐队的主音吉它。节奏吉它索朗尼玛,是审计员。他们能够在一起组建一支乐队,出版今天的这张颇具社会轰动效益的处女作品,完全是凭着他们对音乐的无比热爱。
天杵的风格与追求
“天杵”本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霹雳或雷,另一个就是指天生铁,从地下挖出来的金刚杵、金刚橛,或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小的金属物件,敲之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当我们谈到乐队为什么取名叫天杵时,他们说:“‘天杵’在佛经里边传说是一种降魔的法器,能代表本土文化或是风俗。这是命名之初的出发点。另一层含义,就是说我们乐队的音乐风格比较尖锐,因为摇滚乐本身就比较激进。我们的音乐就是要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好,展露社会、人性中的另一面。”
的确,“天杵”的作品,比如他们在原有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欲望》、《仁增旺姆》、《拉布达布》等音乐作品,给世世代代歌唱善良与美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全新的天地。
拉布达布是藏族广为流传的一个虚拟人物,讲述替父从军的小英雄故事,但是他们却把拉布达布用来指代社会上碌碌无为、没有抱负,虚荣心强,只会幻想成就和金钱的人,进而对他们进行尖酸的讽刺,最重要的是这首歌是用hip-hop(说唱)形式来创作的,结果刻薄的讽刺变成了幽默的调侃,反而更加意味深长了。乐队节奏吉它手索朗尼玛这样解释:“我觉得说唱这个节奏给人的,就是非常的震撼。如果用比较迟缓的旋律唱,很难达到这种境界,所以现在这种处理手法是恰到好处的。”《拉布达布》在曲风上先引藏族儿歌,副歌又加上现在非常流行的 hip-hop节奏,使得每一个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人都会有全新、却又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
《青稞酒谣》是最有特色的一首,它是后藏著名的敬酒歌,“天杵”给它换上了典型的rap曲风。藏语歌曲用这样相对时尚的曲风来处理还是第一次。他们在介绍改编这首民歌的初衷时说:“那首民歌唱了几百年还是一种形式,我们就想,在不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再加一些东西,就试着加了一些西方音乐形式和节奏,感觉不错。”
“天杵”6个大男生,用音乐给心灵和社会搭桥。他们虽然用躁动的音乐和社会对话,但是他们心思缜密,用心良苦,每一首歌都各有用心。他们创作了第一首用藏语为藏羚羊而谱写的歌曲。 “我们没听过藏语的保护藏羚羊的歌。只有一个藏族英雄为它献过身,就是索南达杰。我们作为歌手不可能去那边抓偷猎者,但是能为它写首歌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当他们的这种音乐形式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后,他们决定刻光盘,于是第一张专辑就诞生了。
评头论足说天杵
专辑《天杵》面市了,专辑里的五六首歌是在传统民歌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下子拉萨的大街小巷里,都有了摇滚的声音,听着让人觉得新鲜和异样。
著名的词曲家边洛谈到这张专辑时评价道:“天杵对音乐的贡献应该是很大的,首先从出发点来讲,他们用摇滚的形式,从历史中出来,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我觉得很难得。从音乐角度看,他们用新的语汇,融进的音乐,他们在这方面的大胆尝试,我觉得比较成功。最大的突破就是人情味很重,也很直率,想说就直接表露出来。”
当然,在《天杵》面世时,批评的也是有的,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为民歌重新换装,是在“糟踏民歌”。
“天杵”的6个大男孩则认为,众口不一是正常的,他们的音乐只是为了表达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别人说我们糟踏民歌,这只是他们的理解和看法,这首《阿妈羌玛啦》(藏语,汉语意为青稞酒谣),是一首很古老的民歌,很久前可能盛行过,但是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甚至不会唱。经改编唱出来以后,好多场合又响起了这首歌的旋律,这就是我们的作用,公正地说,我们也是在弘扬民族音乐。”
6个个性鲜明的小伙子坚持音乐应该像人一样情绪化的理念,把洞察到的社会现象表达出来、让人们知晓,将之作为一种爱的使命。他们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提出的质疑,说:“一首民歌,它可以用很多曲风,用多元化的元素来改变它,但是它实质的内容不会变。所以就跟人一样,穿衣服你想穿什么都可以,但主要的是信念、灵魂不变就行了。”
当6个大男孩把民族音乐摇滚化的时候,他们遭遇了反对,但是他们的音乐创作并没有因此而停顿。他们认为,有富饶的音乐土壤,他们能吸收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民歌,还有在草原上回荡的牧歌、在劳动中的即兴创造出的劳动歌等等。
在传统的音乐土壤中生长
“音乐的风格太多了,隔一座山就是一种风格,我们取之不尽。寺庙里面的领经喇嘛,他会用一个很重的低音,这个声音很浑厚、共鸣性特别大,我们想把这个声音加进音乐中。打阿嘎歌,细细听的话,特别舒服,它是男女对唱,而且节奏又不一样,如果在那个点上配上我们的乐器和节奏的话,出来肯定有一个非常好的感觉。还有藏戏的说唱、朗姆塔也可以加进rap节奏……”
“天杵”的6个大男生、6个音乐人把每一寸富有灵气的土地,都视为创作用之不竭的源泉,对今后的音乐旅程充满着信心。
一、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上、下半场乐曲之间的风格、体裁,包括乐曲结束的形式、强弱等都是经过了一系列整体的精心安排才使音乐会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着指挥家叶聪的上台,台下顿时掌声如雷,情绪热烈。灯光转暗,指挥家执棒瞬间,场内安静下来,观众屏息以待。音乐会的第一个作品是温展力的《在遇见和忘记的山谷中》,该作品以藏族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四个乐章不间断演奏。每个乐章似乎都是从不同层面、角度来展现作曲家眼中的。第一乐章的主题旋律一开始由富于特色的中音唢呐缓缓独奏而出,短倚音与旋律骨干音以同音重复的方式,通过长短气息的组合,奏出了悠远、神圣的音调。随着音乐逐步地推进,在弹拨、弓弦和打击乐器组的烘托下,该乐章的部分迎来了由高、中、低唢呐八度齐奏的主题,气势恢宏的现场效果如同在礼赞那些一步一叩首,一路朝拜的朝圣者们,表达出作曲家内心对宗教文化的浓烈情怀。第二乐章变为欢快的小快板,主题旋律灵动、活泼,配器布局轻巧,精致,将观众带入到拉萨真切的日常生活中去。紧接的第三乐章,音乐风格突变,悠远、舒缓的主题旋律由高音笙转接二胡自由地娓娓道来,柔美曼妙的旋律令人如痴如醉。之后,作曲家在拉弦乐器组中采用“微复调”技法对主题进行发展,让台下观众原本获得平静的内心在那一刻也无法得以安宁。第四乐章为激烈的快板,弓弦乐器组在快速的节奏中不断叠加乐器声部,推动音乐向前发展,直到唢呐气势激昂地奏出第一乐章的旋律主题,音乐在乐队全奏中神圣庄重地将作品推向尾声。整首乐曲的结尾别具一格,作曲家匠心独运地选择以高音唢呐独奏的华彩段形式,在独奏演员的炫技中结束全曲。
紧接着是谢文辉的《拥有翅膀的她》,该曲描绘了一幅中国云南哈尼族的孩子们在田野里耕作、嬉戏的温馨画面,是一部为儿童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自然、纯真、梦幻般的音响与前者声势浩大的曲风大相径庭。乐曲的第一部分,音乐欢快而活泼,加之富于变化的节拍(6/8与3/4拍之间的变换)更是增添了几分童趣。此曲的配器手法也十分考究,作曲家根据不同乐器组的特点将主题旋律安排在不同的乐器组中穿梭游走,音色上的自由变化使得整个部分在音色配置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令台下观众的心情随着轻巧灵动的主题旋律而变得愉悦起来。音乐发展到乐曲的中部变为极富歌唱性的慢板。其间作曲家更是别出新裁地增加了一小片段孩子们的谣唱录音作为作品的一个独立声部在乐团演奏的过程中播放。在最后的再现部分中,乐队与孩子们的谣唱录音交相呼应,一问一答,仿佛是在进行有趣的对话,使再现部分增添了不少新意。直至最后的结尾,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与乐队的陪衬呼应“渐行渐远”,给观众留下―份无尽的遐想,一份真挚的期待。
音乐会的上半场以刘青的《琴弦上的叶尔羌》华丽结束。此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帕萨卡利亚的写法贯穿全曲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帕萨卡利亚主题先由独奏大阮奏出,神秘而苍凉的旋律伴随着打击乐敲击出带有浓烈西域风格的节奏,仿佛将我们带入了神秘国度,正倾听着一位耄耋老者在萧瑟的黄沙中,讲述着那段悠远,梦幻的故事……伴随着弹拨与吹管乐器组八度卡农的模仿,音乐迎来了第一次小。发展到第二部分,五拍子快速的律动配以舞蹈性极强的主题旋律在高音唢呐中欢快地奏出,与第一部分苍凉、神秘的音调相比,音乐性格在此发生了大逆转。此处节奏、节拍复杂,乐器之间衔接紧密,这对乐团的演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第三部分中,作曲家在打击乐器与箜篌,高音唢呐之间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如同在叙述故事的脉络,为最后的精彩结局做铺垫。紧接乐曲的第四部分,作曲家将舞蹈性的主题旋律进行了四次陈述,节拍、节奏又发生变化,热情奔放的旋律使得整个音乐厅都随之欢庆,最后,乐队以声势浩大的齐奏结束全曲,全场一片欢呼,震撼无比。
关键词:音乐课堂;激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46-1
如何让学生能长期关注、喜欢我们的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有所学,我觉得,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我们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艰巨的任务。下面就来谈一谈几年来本人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一、针对学情,注重方法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年龄特征,知识内容积累的程度、身心特点的差异性,都是我们上课前应考虑的,所谓知己知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学的观念就会有所转变,不同的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手段,那么教学的效果必然是不同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考虑,用什么方法去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接下来阐述的几个教学中的点滴可能会让我们有所启示。
八年级下册《梨园百花》,整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老师的钢琴范奏,且不说弹得如何行云流水,干净利落,单是《说唱脸谱》这首歌曲的前面的这段十几小节的前奏,就很难想象怎么能用钢琴这种西洋乐器把它演奏得京味十足,连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都忍不住“摇头晃脑”跟着打起拍子来,可想而知,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对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在课的结尾处这位老师又别出心裁地播放了一段自己暑期学习京剧的小片段,只是一个眼神一个身段,就让学生们好生崇拜,由此,从学生们的眼中,表现中,这节课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最起码对以后的教学是有益的,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是非常好的。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又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就要创设欣赏音乐的情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这里提到的情境的创设不单单是指创设一个安静的欣赏音乐的氛围和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气氛,更主要是要设计一个新颖地、别具一格的课前导入,让学生们能很快地、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这是上好一节课很关键的一步。所谓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同样的举例说明:在八年级下《丝路驼铃》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的。教学片段:
1.情境创设
学生进入教室,课前大屏幕播放一组西域特色的风景画面(配乐采用的是小提琴钢琴合奏的乐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新课导入
师:音乐就像历史长河中的航船,承载着人类发展中积淀的文化和情感,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具魅力,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将带领大家去做一次音乐的旅行,去聆听,去了解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上动人的乐歌鼓舞。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我国古代往西,通往中亚、西亚至欧洲的一条重要商道。大屏幕:演示丝路具体路线。
3.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和欧洲的政治交流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例如:我国的许多民族乐器就是来自于西域。
大屏幕:各种乐器的演奏效果图,由此可见,丝绸之路对中西方的音乐文化交融与发展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师:从西安出发,我们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由当时教学的效果可见,这段5分钟左右的导入效果是很好的,从学生的神情可以判断出,安排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发挥了视听通感的作用,教师明了紧凑的讲解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合理布局,内容重组
我还曾听过八年级下的一节课《亚非拉掠影》,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风趣幽默,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就是教学效果不佳。究其根底,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太过繁杂了,在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如何击鼓的节奏这个知识点时,就忙着进行练唱歌谱,在歌谱还不能熟练演唱的情况下又忙着学非洲舞蹈,最后匆匆进行表演唱,整堂课就像过节吃饭,不停端上各种佳肴,一道没吃完又上另一道,如此这般,别说吃不出滋味,更来不及消化!当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消化不了,感觉上课很是吃力,有的更是放瘫不听了。其实,这节课只要教师放缓节奏,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或者干脆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教学效果就会很好。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引以为戒,不应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