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州小升初

广州小升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州小升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州小升初范文第1篇

小升初是一个分水岭,小学的成绩好并不代表着以后的成绩会好,关键还是要在生活中经常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能力。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广州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一、填空每个括号0.5分,共18分。

1、40%=8(

)=10:( )=( )(小数:)

2.、1千米20米=(

)米 4.3吨=( )吨( )千克

3 时15分=( )时 2.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四百二十万六千五百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4、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

),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

5、4、8、12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0.25

: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

7、在1、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8、在1、2、310十个数中,所有的质数比所有的合数少(

)%。

9、晚上8时24时记时法就是(

)时,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经过了( )小时。

10、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12、六(1)班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优秀率(80分及以上)达到60%,优秀人数有( )人。

1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2014年是(

)(填平年或闰年),全年共有( )天。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

1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

18.兴趣小组做发芽实验,浸泡了20粒种子,结果16课发芽了,发芽率是16%。

( )

19.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

20.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 )

21.一个半圆的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2)r。

( )

三.心灵眼快妙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到括号里,共12分)

22.在学过的统计图中,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统计图最好。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23.在110的自然数中,质数有(

)个。

A.3 B.4 C.5 D.6

24数学课本的封面面积大约是( )。

A.30平方厘米 B.3平方分米 C.0.3平方米 D.3分米

25.右图是五角星的标志,这个标志有(

)条对称轴。

A.2 B.3 C.4 D.5

26.与

相等的分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D.没有

2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它的

,第二根截去 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四.神机妙算技巧高(共21分)

28.怎样计算简单就怎样算:(6分,每题3分)

( - ) 0.52.512.564

29.求未知数X:(共12分,每题3分)

2X- =0.5 X+ X=

2:( X -1)= 0.36:X= :

30.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

(单位:厘米)

五.巧手画出工整图(共3分)

31.以下面图中的点O为圆心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再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

六.聪明灵活会解决(共36分,)

32.我校食堂买来900千克大米,6天吃了180千克,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能吃几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3分)

33、李大伯今年养鸡4500只,比去年养鸭数的2倍少100只,两年共养鸭多少只?(3分)

34、挖一个山洞,甲队独挖要20天完成,乙队独挖要30天才完成,两队合挖10天后,还剩下多少任务没完成?(3分)

35、同学们做操,每行排24人,可排10行,如果每排30人,只要排多少行?(3分)

36、一只长方体的油箱,从里面量长5分米,宽4分米,高2.5分米,每升汽油重0.74千克,这只油箱可装汽油多少千克?(3分)

37、甲、乙两地之间相距38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3分)

38、有一批零件,原计划按8:5分配给师徒两人加工。

实际师傅加工了1600个,超过分配任务的25%,徒弟因有事只完成分配任务的60%,徒弟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3分)

39.我校在创建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活动中,打算在生物园新挖一个直径是6米,深12分米的圆形水池。

(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分)

(2)如果这个水池修好后,需要用水泥把池底和侧壁粉刷,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2分)

40.惊悉我国南方6省遭遇百年难遇的雪灾后,我校师生踊跃捐款,六年某班女生捐款数占全班的40%多160元,男生捐款数是女生捐款数的,这个班一共为灾区捐款多少元?

(3分)

41.学校把一个堆成底面直径是2米,高5米的圆锥形沙子,填铺到一个长8米,宽3.14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3分)

42.在一节体育活动课上,体育陈老师安排了三项体育活动,分别是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和踢足球。

六(2)班40名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所示:(5分)

请你根据以上条件,算出所需数据,绘制一个该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条形统计图。

广州市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答案1.20

25 0.4

2.1.02

4 300 3.25 2070

3.4206500

421

4.5/7

1/7

5.4

24 24=2223

6.5/16

1/7

7.1.83

1.83%

8.20

9.20

9

10.条形

折线

11.30

120

12.96

30

13.280

14.4

64

15.12.56

37.68 12.56

16.平年

365

17.18.19.20.21.

22.C

23.B 24.B 25.C 26.C 27.D 28.10 1000 29.0.5

3/4 7/2 1.6 30.6.88 31.略 32.24天 33.6800只 34.1/6 35.8行

36.37千克

37.4小时 38.480个 39.(1).3.14( )2=28.26(平方米)

(2)12分米=1.2米 28.26+3.1461.2=50.868(平方米)

40.2+3=5

160(1-40%- )=800(元)答:(略)

方程 解:设这个班一共为灾区捐款X元,那么根据题意,

女生捐了 40%X+160

男生捐了 2/3乘以(40%X+160)

所以 40%X+160+[2/3(40%X+160)]=X

2/5X+160+4/15X+320/3=X

2/3X+800/3=X

X-2/3X=800/3

1/3X=800/3

X=800.

41.3.14(

)25(83.14)=0.625(米)答:(略)

广州小升初范文第2篇

惠州小升初报名考生可点击进入《惠州小升初报名网站:惠州市教育考试中心》进行惠州小升初报名。

报名方式:

惠州小升初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惠州市教育考试中心》网站,惠州小升初考试报名平台(hzkszx.com/)进行报名。

报考流程:

各地小升初报考流程均有差异,

1.去各学校官网下载报名表并填写【推荐】或于五一开放日前往各学校向学校索要报名表并填写

2.交给相关学校负责人,领取准考证【学校一般会附一张写有考试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通知】

3.按准考证上的时间按时到考场参加考试

4.考试完毕

5.约莫1~2天后各个学校都会在学校官网上公布录取名单

【常见问题】

问题一:家长总是限制我,我感觉好烦啊!

为了更好的迎接小升初考试,家长在这期间会更加严格管理孩子,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去参加同学聚会等等。学生要先理解家长的心情,不要产生抗拒心情。一些学生因为烦就和家长对着干、安排学习就不学了,这样做法非常不可取,毕竟这影响的不是家长的命运,而是影响你的命运。其次,要“独立”起来。这里的独立不是指生活、精神独立,而是学习独立,即要求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好小升初考生的学习计划目标等,并且自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前进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解决问题,要与家长做积极互动。常与家长做沟通,多与家长谈论自己学习情况、学习计划、生活计划及感受,也了解一下家长感受。双方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进一步努力。

问题二:父母对我期望值特别高,特别怕辜负他们的希望,他们给我的压力更大啊!

小学六年级期间不仅学生压力大,家长压力也会增加。一些家长会不停唠叨、还会对子女格外的照顾,每天的菜谱都是精心设计的······这样往往使学生有更大的压力。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家长这么做是家长有爱心、家长爱你的表现,和你小升初考试没有必然的关系。家长在这期间特别照顾也是小学六年级期间学生学习时间增多、压力较大,对你格外照顾是避免因为生活因素而影响到你的学习。此时,对父母心存感激就可以了,没必要增加压力。你只要正常的学习即可,毕竟学习不是为了家长,你的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命运。

广州小升初范文第3篇

Organization of School Social Workers Involved in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Mental Status

――Take Guangzhou Xinjiao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LIANG Zhanye, SU Yunyu

(Guangzhou Xinjiao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20)

Abstract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a special group in the city, as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psychological state concern. In addition to the school of moral concern and intervention workers, social organizations can also actively interven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Campus social organizat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case follow-up found that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ise; by organizing activities to promot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o enhance interpersonal skill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to Guangzhou culture.

Key words school social organization; social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mental status

1 外来工子女心理状况――以广州市新?蛑醒?为例

广州市新?蛑醒?是一所公办初中,地处海珠区东部,是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这几年间外来工子女入读的比例持续上升,该校目前外来工子女人数所占比例达到62%。外来工子女成为教育中极待关注的群体。

该校的外来工家庭收入普遍一般,父母通常为生计而奔忙,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外来工子女在心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难以在家庭层面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该校外来工子女由于生活区域的限制,课余活动范围较窄,较少与本地学生接触,对广州文化了解不多;同时他们又渴望有更多的课余活动扩宽视野,如不加以适当引导的话,他们容易产生自卑、逆反、自我封闭等不正常的心理倾向,极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中。

针对外来工子女出现的情况,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由班主任对他们的整体情况进行关注,对特殊个案进行跟踪处理;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主题家长会,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解决外来工子女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室开设“兰兰信箱”,由学校心理室陈敏兰老师去解答同学们心理上遇到的困惑;以 “熔炼团队?塑造阳光心态”、“责任?感恩”等团康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

在社工组织进入校园之前,该校也尝试引进一些校外援助力量开展活动,如 “心声热线”志愿者进校园,解决外来工子女的心理困惑;还有广东财经大学志愿者对外来工子女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仅限于短期服务,未能成为常规。学校需要得到校外力量更长期、稳定的支援,帮助消除外来工子女心理上的困惑。

2 社工组织进校园的背景

2007年海珠区做了一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调研,了解到青少年的需求后,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进“青年地带”社工组织到一些试点承接青少年服务项目。广州市新?蛑醒в?2014年成为其中一个试点。“青年地带”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动机需求、兴趣爱好和个性特质,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整合资源,助人自助,帮助青少年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全面发展。

3 社工活动对外来工子女心理状况的介入

“青年地带”进入广州市新?蛑醒е?后,根据该校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展一系列的社工活动,其中部分活动针对外来工子女心理状况开展。

3.1 心理评估与个案跟进

个案辅导是“青年地带”提供的服务之一。个案主要通过社工发现、家访获得、学校老师转介、外展获得、服务对象主动求助和社区街道转介等方式发掘。

发现个案后,社工会对个案依据“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评估,生态系统分为四个维度,一是家庭系统,了解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二是朋辈系统,了解其人际关系;三是学校系统,评估其在学校的适应状况;四是社区及社会系统,在宏观的角度评估潜在案主所遇到的问题。

对这些个案,社工通常以一对一面谈、非正式接触(借助QQ、微信等形式)、与案主同辈接触、家访、个案督导会议等形式跟进。在过往一个学期中,“青年地带”的社工处理了18个个案,其中有12个是外来工子女个案。

案例一:小W,籍贯江西,2009年从老家转学到广州,单亲家庭,现与父亲居住于广州。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亲子沟通和学习适应方面,由于正值青春期,与家人沟通逐渐变少,有时会因为学习问题亲子之间会发生争执。在学习上,从老家转学过来后英语学习跟不上,拉低了整体的学习成绩,对学习失去兴趣。

社工介入策略:社工寻找机会接触小W,与其建立信任关系,走访班主任及同辈群体,了解其在学校的情况,评估老师及同辈群体对小W可提供的支持,完善其身边的支持系统,通过家访了解家庭情况,提供亲子沟通技巧改善亲子关系。为其链接社会资源,争取英语补习的机会,激发其学习动力。

案例二:小L,外地生源,家里父亲一人工作,母亲全职在家。在小升初主题班会的反馈表中,小L表示对于目前的学习生活满意度较低。了解后得知小L父母文化水平有限,无法辅导他的学习,小L自小学习基础较差,升入初中之后产生厌学心理,将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之外的事情上。他喜欢玩网络游戏,受网络暴力影响大。

社工介入策略:借助开展班会的机会,社工与小L建立信任关系,采用一对一的面谈方式了解他的心理状况;运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协助他认清自己的非理性情绪,修正偏差行为。采用优势视角寻找小L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另外评估他身边的支持系统,鼓励他多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问题,引导他做出自我改变。

社工通过生态系统心理评估发现一些外来工子女存在的心理困惑,再以个案跟进的形式较有效地解决,促进了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成长。

3.2 小升初适应活动

小升初适应是“青年地带”每届新生入学之后开展的常规,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学校开展。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先向老师了解各班的新生适应情况,据此调整班会的主题内容,从学校环境与人物、学习、生活习惯、社交、成长需要五个方面认识小升初的转变。

在主题班会中向每位学生发放小升初适应情况问卷和情绪面谱。根据问卷及面谱反馈的情况,发掘出一些小升初未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外来工子女,把他们纳入心理评估的范围,根据评估结果确认是否需要个案跟进。

3.3 人际交往活动

为了增进外来工子女与朋辈之间的交流,创造外来工子女表达的平台,社工特意为外来工子女设计组织了“青少年体验广州之探索成果摊位展”活动。

利用周末时间,社工带领部分外来工子女到广州著名景点“黄埔古港”开展活动。社工带领学生在各自摊位向游客宣传展示对广州文化的探索成果;期间鼓励学生与游客进行互动、拉票;最后票选出各个奖项对学生进行奖励。

一系列活动为外来工子女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提升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外来工子女并参与到外来工子女服务中。

3.4 城市文化探索活动

外来工子女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以及生活区域和朋友圈的限制,较少机会走访广州的特色景点,也对广州文化了解不深。针对外来工子女的这一情况,“青年地带”组织了外来工子女“缘梦广州”活动。利用周末的时间,社工带领部分外来工子女到广州著名景点“岭南印象园”了解岭南文化,期间欣赏“岭南百艺”,光顾“怀旧老店”、观赏“岭南演艺文化”,学习“粤语文化”。还到广州老字号“陈李济制药厂”观摩陈皮制作和中药制作的过程。

活动使外来工子女走出家门,走进广州名胜,促进了他们对广州文化的了解,提升了他们对广州的归属感和融入广州的自信心。

广州小升初范文第4篇

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广州市8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8位校长进行访谈。结合调查所得的数据与访谈结果,分析当前广州市流动儿童小升初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有效执行有所启迪,从而更好地解决流动儿童小学升初中的难题。

一、当前广州市流动儿童小升初的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流动儿童以及家长都希望在广州本地升读初中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完成小学义务教育之后,往往面临着在本地就读初中,或者回家乡就读初中,甚至直接辍学的艰难选择。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发现,基于对教育质量、环境适应、与同学和父母的关系等因素的考虑,50.93%的学生更希望在广州的学校升读初中。而在家长方面,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77%,只有19.23%的家长希望其子女在家乡就读初中。这说明大部分流动儿童及其家长都希望在广州当地升读初中。

(二)大部分流动儿童难以升读广州本地公办初中

以下为学生为基于家长和学生层面,是否回老家读初中的结果:

在我们所采访的8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中,有6所学校反映其学生小学毕业后有20%~30%是回家乡读初中,其中这个比例最高的时候可达70%~80%;而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在广州本地民办初中读书,能够在本地公办初中读书的不超过10%,只有1所学校是因为与广州的1所公办实验学校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使该校40%多的学生考上该公办学校。此外,学校还反映到学生的流动率比较大,其中流动率最大的是在六年级下学期,不少学生因为不能升读广州的初中而提前回家乡,适应当地的教育环境。由此可见,目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存在小学升初中受教育不连续性的问题。

(三)回到家乡就读影响流动儿童的个体发展

除了受到能否在广州本地升读初中的困扰,大部分家长与学生还担忧回到家乡升读初中会对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大部分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基于广州优质的教学质量、家庭温暖和朋友关系等因素的考虑都希望能够继续留在广州就读本地中学。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目前大部分流动儿童却难以升读本地的公办中学,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需要回家乡就读初中。且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有高达三成的流动儿童对自身的毕业去向尚不明确,由此可知,当前流动儿童作为外来者的身份在教育方面与本地孩子的不同待遇让他们对自己的升学感到了迷茫。正视和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不连续性问题,不仅关系到流动儿童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流动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及其健康心理的发展。这不仅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持,更是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二、小学升初中受教育不连续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城乡权利不平等

当前,我国的户籍制度与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挂钩,这就造成了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本地户籍的人口与非本地户籍的人口在享受社会福利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在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就学体制中,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整体教育规划的前提,户籍成为了区分不同区域儿童就学权利的基本条件。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1992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实施细则》及至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流动儿童在居住地接受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明确了居住地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责任。

如若按上述所说,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已经明确了居住地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责任,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也有法可循,应该能够得到解决。但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依然有42.3%的家长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流动儿童难以继续在广州升读初中的重要原因。就目前广州市针对流动儿童升学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而言,有44.84%家长认为手续繁琐,这在家长选择让孩子入读广州的公立学校方面造成一定阻碍。

目前,广东省出台的针对流动儿童相关政策仍然摆脱不了户籍方面的束缚。以广东省于2010年6月23日出台的《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例,其中关于学历及职称方面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还是相对较高的。就与户籍制度相挂钩的教育政策而言,在一定意义上,积分入户政策只解决了高素质高收入的外来务工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对于那些同样为城市做贡献但收入低且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来说,其子女教育问题被悬置了。这种户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歧视低收入群体的性质。从教育公平理论来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遇,享有同等质量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并接受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而目前这种户籍制度所潜在具有的不公正性是导致流动儿童受教育不连续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间的利益博弈阻碍了“两为主”政策的有效实施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家通过“分权”和“让利”的方式,将原集中于中央(或国家)的权利向地方政府层层下放,将原高度集中于国家的财政收入部分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这种做法会赋予地方各级政府更多实质性权力。但同样的,随着权力而来的同时,各级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提高,成为了具有明确利益而又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为实现本地区的利益最大化,其施政有时便不可避免地与中央的目的有所偏差。因此,在执行中央的决策上,它会比过去更多考虑本地区的各种利益诉求,通过种种制度性的寻租与中央政府展开博弈,以确保自身利益的有效实现。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两为主”的方针,即提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表明中央明确将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责任转移到了流入地政府身上。但是,从利益博弈的角度看,“两为主”政策并不能很好地协调流入地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流出地政府三方面的利益。而这场“利益争夺战”的核心便是教育经费问题。

目前,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支持是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的拨款方式,即仅统计拥有当地户籍并在当地常住的适龄儿童少年数。这样,当流动儿童脱离了户籍所在地后,一方面,客观上减轻了流出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其父母就业所在的流入地政府的义务教育也并不能得到中央相应的财力支援。这种教育统计及拨款方式使流动儿童成为了义务教育的一个灰色地带5。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出台“两为主”政策,给流入地政府提出教育要求,要其为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买单”,实质上就是“为提高自身合法性而下卸教育事权的行为”,这样毫无疑问会加重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由于目前大多数流动儿童就学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而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无论是师资配置还是教学环境都未能符合办学要求。流入地政府为了能够给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就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整理,这就意味着流入地政府又多了一项庞大的财政支出。

广州小升初范文第5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健康更为重要。

对于像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的初级中学而言,由于缺乏优质生源的带动作用,不少学生家境困难,家长迫于生计对子女疏于管教,且由于家长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发展不良,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意识弱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问题。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于此,我们尝试着在学校探索构建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个案研究。

二、“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的含义

按照近年来小升初的各初级中学学生来源分析,近几年,我市小升初招生采取的是以下程序:首先是“名校办民校”的初级中学设置考试招生;其次是第一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公办的、有特色的学校和省一级以上的中学;再次是第二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普通公办初中,而到普通公办初中的第二批电脑排位生还有20%左右较好的学生转学到第一、第二类型的学校,这里指的“非优质生源”就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在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的学生。我校是一所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生源按此分类就属“非优质生源”,也即通常所说的C类学校。

三、研究过程及初步成果

(一)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框架

学校在校长室的统筹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指导。

1.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架构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相关设施设备

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根据学校要求,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及目标,结合非优质生源的特点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实际情况,对三个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了全面的规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课时、师资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同时,制定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心理咨询室软硬件的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合作,专门在我校开设心理C证班全员培训,目前,我校92名专任教师中有85人经过了C证班的培训,还有4人获得了B证;同时,政教处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主题班会评比、班会课教学设计评比,以赛代培,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们也纷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学科教师也针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学校努力搭建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在课程上对初中三年进行全面规划,一是保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原则上初一、初二0.5节/周;同时,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专门设置“青春期心理卫生”等专题讲座或活动。初三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如“初三中考人生规划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和考前心理调适”等。二是通过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学校要求各科备组每学期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把教科书中可以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列出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每学期提交至少一个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案。三是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每学期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

2.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政教处对每周的班会课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拟定相应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初一以“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为主线;初二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线;初三以“克服困难,向发展目标迈进”为主线,分别有“学会学习篇”“学会交往篇”“学会生活篇”“悦纳自我篇”四个专题,下设“驾驭中学的学习”“唱响自信之歌”“感恩教育”“画出人生彩虹”“心有他人天地宽”“战胜紧张、笑面人生”等几十个子标题,这样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选择主题班会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3.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政教处、校团委每年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例如:2011年开展了“关注成长,呵护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评比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的比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海报展,并定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每年11月份学校还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示个人的特长、才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健康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本校非优质生源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2009年5月,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校长直接领导,心理专职教师具体负责。随后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智为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预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预防、预警、干预”三预保障机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软件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我校从起始年级开始,逐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而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制度化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适性和个案研究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部分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较大,学习适应不良,具体表现有:讨厌做作业,怕教师提问,害怕考试,讨厌上学以及不适应学校的生活等;(2)人际关系不和谐,部分学生孤独感较强,人际交往和人际冲突较多,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3)情绪自控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

2.团体心理辅导的状况分析

我校定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例如,对学困生,级组及班主任会对他们进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情绪的相关辅导;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健康辅导;初三则进行以自信、健康、科学为主题的毕业生心理调节团体辅导,务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校德育处教师何智锋和级长施捷骥对特殊学生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与特殊心理的形成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特殊生现象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及个人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参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相关活动,如:2011年4月,我校初一级部分师生参加了由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承办的“雏鹰展翅,成长有我”的广场咨询活动。2011年11月19日,初一部分学生家长又参加了“同在蓝天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走进流花街社区大型心理活动日”活动。另外,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同志也十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例如:黄永波老校长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和“小升初心理调适”的专题讲座,同时也为家长进行“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升学问题”的专题教育,为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和生活打下基础。学校积极通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个别交流、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近几年,由于学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在校都能开心地学习、生活,能正确面对各种问题,近年学校非正常辍学率、违法犯罪率等均为零,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好评。

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在我校这样的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虽然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本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而且,由于编制等方面的限制,还要承担思品学科的教学任务,真正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难以保证,面对全体学生的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而其他具有心理B、C证的教师同样要承担各自学科的教学任务,能投入到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相对较少,多数时间是通过学科教育渗透,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我校这一类的非优质生源学校,特殊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教师力量的薄弱。所以,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在此类学校应多设置1~2个专职心理教师的编制,给予心理教师应有的地位。

2.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与优质生源学校相比,非优质生源学校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暴,放任自流,对孩子缺乏关心、教育和心灵上的沟通。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接下来,还要继续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互相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3.继续探讨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学校而言,特殊生的转化任务很艰巨。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家庭问题、学习困难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入了解。虽然每次的心理辅导可以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特殊生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可控因素出现教育反弹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能延续和持久是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