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复习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有:
①表示某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
①表示某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想一想哪些不符合)
③表示该物质由何种元素组成
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3、离子符号表示某离子
4、化学方程式可知:
①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③参加反应的粒子数(计量数)
5、活用: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即原子的个数比)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进入高三之初,我们组内就达成共识,在这一届高三复习中改变以往的方式,探索新的复习方法。同时认识到,高三复习的工作重点还应当放在双基训练上,不应当一味的增加内容,而是应当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复习,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内外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只有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并对这些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要全面复习理清知识结构,捋清各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晰基本知识点,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抓基础知识的复习也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知识和与实践联系密切、容易出能力考查题的知识点应多下功夫,以达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克隆、遗传育种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等等,往往可以成为能力考查的素材,应作重点对待。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注意理解和综合、应用,要善于联想、迁移,从而有利于提高运用能力。学生复习的好坏应通过各种手段来检验,高三复习的最好检验方法是课堂知识点过关测试,考察上一节或本节的知识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有效的训练了双基。
高考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在其中不乏利用假冒劣质产品进行发财的商家,但也不否认有精品的复习资料,一味抨击复习资料的坏处不可取,而全盘套用复习资料更不可取,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课本出发,从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新考纲、新高考,利用自己可以累积到的一切资料进行重组分类,用优秀资料中的信息充实我们的教学,使别人的东西服务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达到“他山之石可攻玉”的效果,为此我们在教学案一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选重组练习,使学生从繁杂的复习资料中解放出来,避免学生在重复练习中时间的大量浪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作用。通过做题,形成和提高各种能力。
高考复习在重视三基的同时,也要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知识的迁移,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我们的复习才能与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实验复习中,一方面重视了对规定实验的掌握,理解基本的实验设计原则和原理,如:掌握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单因素变量原则,对照的原则等。另一方面在明确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试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一、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每位高三老师都要面临高三复习的“三多”(复习的考点多,各种复习资料多,各类解题方法多)现象,怎么取舍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是所有高三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关注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所谓教学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进步与否是评价教师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所以,我认为高三老师应该对学生这一受教育的主体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学情,进而明确他们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准确定位,确定不同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从2011年开始,《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将作文的文体明确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复习过程中,除了加强面批解决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外,还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类别,以便开展针对性教育。比如,针对有些学生议论文文体意识淡薄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典范的议论文文章,明确文体要求;然后再结合学生论证能力差的实际情况,进行片段练习,着重训练规范一个完全段(例证段+分析段)的写作,最后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说理的基础上,依教学计划,逐步过渡到完整的议论文写作。对高三年历次考试的成绩分析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之高二期末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精选、精讲、精练
众所周知,高三年的复习教学要做大量的练习、模拟卷,但是复习的有效性与师生的习题量并不构成正比。复习教学是否有效在于给学生的习题是不是对学生的进步、发展有益。因此面对铺天盖地的练习卷、模拟卷,教师一定要先精选,学生才能精练,最后也才可能精讲。
(一)怎样精选
我个人认为只有在研究《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中的样题、近三年福建省的高考试卷以及各地市的统考卷的基础上,把握命题方向,确定考试重要内容、熟悉考试题型,才能明确精选练习的标准。比如研究今年(2012)《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中的样卷以及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关于名著简述题命题情况:
《考试说明》中的样卷
8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孙皓即位后表现如何?最后是如何降晋的?(《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1)孙皓即位后,凶暴无道,不听劝谏,滥杀重臣。晋军大举进攻建业,守将投降,引晋军人城,孙皓自缚降晋。
(2)小爱斯美拉达是如何丢失的?隐修女发现丢失后,有何表现?(《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2)隐修女找埃及女人为女儿算命,埃及女人趁她外出时偷走了小爱斯美拉达。隐修女发现女儿不见了,四处寻找,悲痛欲绝,头发都白了。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8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此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此后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5分)
[参考答案](1)曹操伪作徐庶母亲手书,叫他来许昌,孝子徐庶离开刘备。(2分)
徐庶到许昌见至母亲,知道中了曹操奸计,此后虽在曹营,终身未替曹操出谋献策。(2分)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1分)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尤三姐)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后,出来便说:“你们也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尤三姐还的“定礼”是什么?尤三姐自杀,柳湘莲离开了贾琏新房,随后发生了哪些事?(5分)
[参考答案](2)柳湘莲家中传代之宝鸳鸯剑。(2分)柳湘莲梦见尤三姐,醒来后被旁边的道士点破迷关,然后截发出家。(3分)
从两份试卷中关于名著简述题的命题方式、参考答案分析看来,今年名著简述题重在考查经典故事情节,与往年的命题方向、答题要求已经有所不同。而这也就决定了选择这一专题时,必须关注命题方向的变化,选择与今年要求相吻合的试题,这样才能实现精选。当然精选内容以后还要继续探究如何精讲。
(二)如何精讲
首先应该是“货比三家”。面对着“三多”(复习的考点多,各种复习资料多,各类解题方法多)现象,老师要充分发挥“货比三家”的精神,这样才能做到精讲。其次,应该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量,严格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既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又深入探讨,切磋研究,互相取长补短,优化彼此的教学,因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在高三有限的时间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但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常常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得不偿失。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消化吸收、补充巩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最忌在高考前夕还四处抓各地模拟题或重点中学的试题,然后照单全收,当珍宝似的发放给学生,反复叮嘱学生去做,其实这只能向学生显示老师的底气不足,人云亦云,反而造成学生的集体恐慌。由此看来,要做到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应该把教师的精选复习内容、材料作为第一要素,并以此来保证学生的精炼以及教师的精讲,从而实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三、师生共同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制定整年的复习计划以及各阶段周密的复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也就是着眼于全局,着眼于实际效果,尤其到了省质检之后或第一轮复习完,师生经常会陷入盲目状态,总感觉都复习完了,还要做些什么工作无从下手。因此越是到最后关头,越是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确的复习计划,也就是要明确每一周、每一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高三复习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做到有效复习。比如今年在最后冲刺阶段就同学生一起制定了《冲刺阶段的复习计划与内容》,让年段老师学生明确接下来每周每天的复习任务。
四、“重复”练习,举三返一
如下表:
(附:“三大”,指选修系列2比选修系列1增加的三章:“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空间距离角的定量分析”、“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和二项式”“概率――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分布列、条件概率、数学期望与方差、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
“三小”,指在选修系列1原有章节增加的三节:“曲线与方程:五步法求轨迹方程;曲线的交点”、“定积分:微分求和;微积分基本定理”、“数学归纳法:等式证明;整除性;不等式证明;斯坦纳分割”。)
新高考必将体现课改的精神,考出“课改的味道”,新高考依然由江苏自主命题,以考出“江苏的特色”。新高考方案中数学学科地位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也必将考出“数学的味道”。那么江苏08年高考高三数学怎样面对这样新形势进行卓有成效的复习呢?本人认为应坚持课改的精神,坚持课改的方向,在复习过程中落实下面“1234”的原则。
1 加强学习,准确把握课改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把握复习内容难易度及深浅度。
1.1 当前面临的问题。毫无疑问,高三教师在高三复习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目前各学校中两类“新”教师值得特别关注。一类是从基础年级跟班上来的,以教龄5年以下青年教师为主,大多数是第一年教毕业班;一类是原来高三教师继续留在高三任教,绝大多数根本没有接触过新教材。前者缺乏高三复习的经验,后者则难以把握课改的精神及教材的难度。从复习资料使用角度看,目前各类书店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与江苏新高考接轨的资料,资料一旦选择不当,非常容易犯方向性及方法性错误,造成事倍功半,甚至高负担低效益的结果。从学生看,2008届高三学生正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第一届学生,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与以往相比,有明显差异。
1.2 重视学习,加强研究。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高三教师应系统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扎实深入钻研教材,尤其组织学习《江苏省普通高中教学要求(数学)》,厘清新旧教材之间的差异,准确把握复习内容的广度、深度、难度,进而在复习中把握知识的关联度、拓展度。如新教材必修和选修系列1部分共增加十大内容,具体为“二分法,三视图,算法流程图,统计图表,几何概型,线性回归,量词,推理与证明,独立性检验,概率分布及超几何分布”等,建议教师首先把教材例题习题全部做一遍,再梳理知识内在联系及重点。新教材大部分内容与原来教材是相同的,但教学要求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降低要求和从新的课改理念重新诠释,如对三角变换要求,现在为“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指三角函数变形的次数一般不超过三次,整个解题过程中三角函数公式的使用一般不超过5个”,对基本不等式的要求为“能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指只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能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指只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等等。只有通过学习和研究,才不致于出现盲人摸象,摸什么是什么的现象。
同时高三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学习、情绪及心理状况,包括知识结构、技能方法等,以便摸准脉搏,对症下药。
2 树立新的观念与落实新的举措。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举措则是对观念的落实。教师能否从本质上理解课改势必
关系到采取何种复习方案。
2.1 树立新的观念。高三教师应首先从观念上积极更新自己,让自己的理念及时“升级”,让自己的观念与课改同脉搏。在高三复习中,坚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没有接触过新教材的教师应主动“喜新厌旧”,对明显不符合课改的内容,要从感情上、行动上坚决摒弃,如立体几何中关于角和距离的计算、不等式综合运用等。同时要主动应对新教材新增内容的学习,不能因其新而产生消极、抵触或者畏难的情绪。
2.2 新的举措。针对新高考依然文理合卷的特点,高三教师落实三轮复习的整体思路及一轮复习重点,如第一轮复习中在复习内容上重点突破文理合卷内容,在复习要求上偏向于理科要求。在一轮复习中适当增加重点专题的研究。针对资料严重不到位情形,各校要加强学案教学,以自编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资料为主。针对师资力量不到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做到智慧备考,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前几年试卷和资料进行科学取舍,杜绝“拿来主义”,把原来试卷拿来就用的现象。
3 三个立足:立足课堂,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
3.1 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自主性,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尽可能有更多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体验的机会。根据一轮复习特点,复习重在帮助学生自主梳理、构建知识网络,重在落实最基本的技能训练,重在解决学生空白点、薄弱点、易错点。尤其要把握常见课型的特点,提高课堂有效性,如知识型复习课四大功能:“梳理,补漏,强化,巩固”,试卷讲评课四大功能:“讲原因,讲方法,讲措施,讲反馈”等。课堂教学要始终突出主题性,克服教学内容大杂烩、学生不知教师所云的现象。
3.2 立足教材。教材既是复习的依据,也是官方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一轮复习应该牢固抓住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反思教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定理、公式证明,重要的、典型的习题等。在阅读教材中应引导学生抓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的交叉点上把知识网络化,如以函数为关节点,联系不等式、数列、导数,以函数图象为关节点,联系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与方程等,以向量为关节点,联系、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圆锥曲线与方程、复数等。在利用复习资料时,要帮助学生寻找到教材上的生长点。
3.3 立足学生实际。一轮复习应抓住学生会而不清、懂而不全的朦胧、粗糙的知识结构及能力倾向特点,扎扎实实打好学生基础,练好学生的基本功。切勿好高骛远,贪多求快。很多教师不重视深入研究学生状况,常常造成复习“错位”现象,教师对学生认识与学生实际情况不对接。根据绝大部分的学生水平,教师要始终重视解题通法的研究,加强解题通法的教学,不要卖弄解题技巧。
4 四个重视,即重视新增内容,重视有效训练,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分层指导。
4.1 重视对新增内容的研究。首先要熟悉新增十大内容,其次还要探索新增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整合。新增内容必将在新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这是无疑的。进一步的还要思考这些内容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相同内容,多年高考,已经使得原有教学内容难以出新,但新增内容的出现,无疑为原有知识、能力的考查提供了新颖的背景材料。2007年全国已经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四个省市进行了新课程的高考,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一些新颖的命题方式,教师在潜心研究基础上应积极探索新题型新模式。特别是在知识呈现方式、问题情境及设问方式等方面,应有所创新。
4.2 重视有效训练。有效训练既包括对重点内容、骨干知识的训练,不同学校的学生情况的有效得分点的训练,也包括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当前复习教学存在训练缺乏针对性、学生训练暴露问题后的及时反馈强化及解题非规范化等问题。在复习课要坚决摈弃教师一言堂的情形,每堂课都要有学生当场练习的时间,尽可能让学生暴露知识和思维上问题,还要及时反馈、当堂讲评,对训练中突出问题要有及时跟进措施,否则学生的错误将得不到彻底纠正。在训练中,要重视对学生规范解题的严格训练,重点解决学生会而不对的眼高手低现象。
4.3 重视能力培养。这是每年都要谈的话题,但新课标对高考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新的说法。原来江苏高考对能力考查有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即“四能力一意识”,新课标下的高考提出了“五能力二意识”,即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与课改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既把原来的思维能力具体化,又新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这正是新课程比较强调的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要求。能力的培养要和解题的通法、数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主线,以思想为主导,以学生体验为主阵地。
关键词:物理复习;教学策略;高考
高三物理复习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章节知识的整合、物理问题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把握物理问题,并充分运用已学知识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这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中物理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复习时间有限,因此,如何提升复习效果,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落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基础知识的运用所占比例较大,同时,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因此,复习设计中,教师要立足“双基”,适度降低难度,着力于构建宏观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基本的问题。另一方面,基础知识难度较低,便于学生掌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促使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研究物理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物理信息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如,在“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中,关注基础知识教学,设置问题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4.6×105 J的热量,同时对外做功为6.4×105 J,那么,1.物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量是多少?2.分子是能如何变化?理由是什么?3.分子动能如何变化?理由是什么?这就将已学的基础知识与问题相结合,并降低了问题难度,促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二、注重能力提升,实现学有所用
高考试题中,数形结合题目最为常见,其内部包含着各种信息,并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图形、图表、符号等。因此,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把握住信息的有用成分。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一些信息化的题型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且对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信息辨别力具有重要作用。如,在摩擦力复习教学中,这样设置问题:如图1所示,小车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铁块A以4.0 m/s的水平速度滑向小车左端,然后与右端挡板碰撞,最后恰好到达小车左端。已知小车长L=1 m,M/m=3:1,假设A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不计,g取10 m/s2,求(1)A、B的最后速度;(2)A与B之间的动摩擦系数;(3)A与B挡板碰撞前后小车的速度;在图2中画出A、B相对滑动过程中小车相对地面的v-t图线。要分析题目要求必须结合图形展开,并根据图示将问题中的信息与图形相对应,进而进行作答。同时,在第三个小问题中,要求学生画出v-t图线,这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坐标图的纵横向坐标、单位、方格数量等,进而进行绘图。
三、把握复习重点,进行有效整合
高中物理复习内容较多且涉及多种题型,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合理的复习策略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提升。其一,全面把握重难点、基础点,特别是一些概念、定律、定理、常见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构建。如,通过填表、类比方式让学生掌握电场与磁场的概念区别,掌握重力势能与电势能的相关知识。其二,在复习中复习资料众多,一些教师为让学生见到更多的题型,开阔学生的视野,习惯于实施题海战术。但是,由于题型过杂、知识点全全覆盖,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复习资料,并且以课本为重,将资料、问题与知识、课本相结合,使学生以“划线”“标注”等方式,将资料内容与课本联系,实现资料、课本双复习。其三,教师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把握重点题型,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利用画草图形式分析物理过程,用逆向推导返归到已知,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关注回顾练习,巩固阶段成果
阶段性回顾是巩固复习成果的重要条件,可促使学生强化记忆,让学生全面认识到复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错题集”、重点知识总结、学生个人复习剖析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并促使学生通过错题分析来了解自身的弱项。
高三复习阶段是学生知识整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物理教师要结合高考知识点,落实到知识教学、问题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并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重点教学、基础教学、能力教学,进而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物理问题中,为学生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兰侠.浅谈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现代交际,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