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离别的诗词

离别的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离别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离别的诗词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1篇

巴宝莉手表,2009年春季正式在英国推出。

作为传统的时装品牌。使用饰品般的皮革手环环绕并在底端加上令人惊奇的表头,经典的黑色圆形镜面造型设计令古典味道加分。造型复古的表盘非常惹人喜爱,多层设计的皮制表带看上去像是带手表的同时带上多条皮制手环。手表常见有金色表带和棕色表带两款,是搭配时尚服饰非常好的配件选择。

(来源:文章屋网 )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 「を 「から 宾格助词 补格助词 离开场所

一、前言

日语作为粘着语,助词的频繁使用是其语言特点。日语中,を和から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助词。を按其用法和作用可以被归类为宾格助词和补格助词,から常被认为是补格助词。作为补格助词的を,与移动性自动词搭配使用,可以表示离开的场所,如:

(1)故をれて京に行く。

(2)都心の会社から家まで、を降りてバスにりえて、通勤に片道2以上はかかる。

から可以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起点,如:

(3)バングラデシュは5月から10月にかけて雨季に入る。

(4)成田から国便にる。

在这种用法中,から还有以下的例句:

(5)太はいつまでもから出る。

(6)あの先生は日本からいらっしゃる。

我们注意到から前面是空间(场所),后面是移动性自动词,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表示离开的场所。那么(5)和(6)中的から是否可以用表示离开的场所的を互换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上面的两个例句中只能用から。那么,我们看看可以互换的例句:

(7)がホムをれる。

がホムかられる。

(8)彼女は自で学校を出た。

彼女は自で学校から出た。

通过以上的例句分析,我们会发现を和から都可以用来表示离开的场所,但是它们在使用中却存在着某些规律或特征。有的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有的情况下只能用前者或只能用后者。日本的有关学者已经对を和から的这种相似性和特征做过研究,有代表性的如三宅指出,を和から在使用上存在着文法上的限制和运动论上的限制。

二、文法上的限制

1.在表示物理性质的移动时,既可以用を也可以用から。在表示抽象性质的移动时,只能用を。如:

(9)で、太郎は大学(を或から)出た。

分析:表示太郎乘车离开学校这个单纯的物理性质的离开。这时可以用を也可以用から。

(10)去年、太郎は大学(只能用を不能用から)出た。

分析:表示太郎离开学校。是指毕业或退学等抽象性质的离开,只能用を。

2.在表示意志能够控制的移动时,既可以用を也可以用から。在意志不能控制的移动时,只能用から。

(11)太郎が部屋(を或から)出た。

分析:太郎(人)作为行为主体,是有生命有意志的,可以控制从房间里是否出来这一行为。这时可以用を也可以用から。

(12)が突(只能用から不能用を)出た。

3.同一句子中,如果同时含有有动作的到达点(或归着点)时,只能用から。

(13)太郎が部屋(を或から)出た。

(14)太郎が部屋(只能用から不能用を)庭に出た。

三、运动论上的限制

如果特别将离开的场所作为起点来强调的时候,一般用から比较适合。

(15)ひかり号は何番からしますか?

(16)これは日本から持ってきた子辞だ。

我们上面提到过的例句(5)(6),之所以只能用から不能用を,也是属于这种用法。

三宅从格助词的用法和属性的区别的宏观角度,对を和から进行了概括。他指出,から在表示离开场所时,和要表达的起点的意思基本上是直接对应的关系,因此から可以被称为内在格助词或意味格助词。相对地,を在表示离开场所时,与要表达的起点的意思并非是直接对应的关系,因此を可以被称为构造格助词或文法格助词。因此,在特别强调起点的意思的时候,用から更自然。

三宅在对比を和から时,主要将侧重点放在了から之上。针对这点,楠木对を重新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を不但具有构造格助词的特点,还应从其具有的支配性的意思加以探讨。

(17)太郎を殴った。(物理性质力学角度的支配力)

(18)良き友を持つ。(抽象性质的心理角度的支配力)

这是を表示动作对象时候的一般属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家を出る、「大学を卒する、「席を立つ等を表示离开场所的意思的句子,就可以和を表示动作对象时候的一般属性相统一。を主要是表达一种主体从所属的状态中脱离开来,并且隐含着该脱离是作为行为主体本身(或其状态)的延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同样表示离开场所的を和から之间,它们要表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から更倾向于起点的意思,を更倾向于离开、脱离的意思。

参考文献:

[1]楠本也.「を格における他性のスキマ,京外国大学留学生日本教育センタ集(28).京外国大学留学生日本教育センタ,2002.:1-12.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压器;微机保护;励磁涌流;物元分析;可拓学

中图分类号:TM7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22-02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气设备,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差动保护作为电力变压器的主保护,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动作还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实际的电流变压器保护中均使用单一的判据,采用定量的门槛区分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测量中的细微区别都可能造成保护误动。

本方案是在已有的保护判据基础上,通过综合多判据判定励磁涌流,容错性较好,避免了因为某一单一判据超过阈值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的情况。同时,可以很好的实现新旧判据的结合和交换。

一、可拓学介绍

可拓学用形式化的工具,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其理论支柱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逻辑细胞是物元。本方案的判定方法,涉及了物元理论和关联函数的概念。

(一)物元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例发现,处理矛盾时,必须将事物、特征及相应的量值一起来考虑,才能更贴切地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过程,构思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把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形式化。为此可拓学理论引入了有事物、特征和相应量值构成的三元组――物元,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素。以给定事物的名称N,特征c和关于特征的量值v组成有序三元组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简称物元。

R=(N,c,v)

其中,v由N和c确定,记作:

v=c(N)

一个事物有多个特征,如果事物N以n个特征c1,c2,……,cn和相应的量值v1,v2,……,vn描述,则表示为:

(二)关联函数

建立关联函数是物元分析法中的重要内容。

关联函数把论域中的元素映射到实轴上,当关联函数大于零,表示该元素具有此性质;当关联函数小于零,表示该元素不具有该性质;当关联函数等于零,表示该元素既具有该性质,又不具有该性质,为零界元素。通过关联函数,可以定量地描述任意元素与正域和负域的相关程度,而且对同一域的元素,也可以通过关联函数的大小区分出不同的层次。

二、基于物元分析和AHP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本方案中,N0=(短路),N1=(励磁涌流);c1=(二次谐波含量),c2=(二次谐波分量衰减),c3=(波形不对称),c4=(低电压)。

(一)判据的选择及其可拓域

通过对各判据的原理分析,得到各判据的物元如下:

1.二次谐波含量判据。

经典域物元:

R0=[N0,c1,(0,0.15)]

R1=[N1,c1,(0.15,1)]

节域物元:

R=[N,c1,(0,1)]

2.二次谐波衰减判据。

经典域物元:

R0=[N0,c2,(0.1,1)]

R1=[N1,c2,(0,0.1)]

节域物元:

R=[N,c1,(0,1)]

3.波形不对称判据。

经典域物元:

R0=[N0,c3,(0,0.25)]

R1=[N1,c3,(0.25,1)]

节域物元:

R=[N,c4,(0,1)]

4.低电压判据。

经典域物元矩阵:

R0=N0,c1,(0,0.15) c2,(0.1,1) c3,(0,0.25) c4,(0,0.7)

R1=N1,c1,(0.15,1) c2,(0,0.1) c3,(0.25,1) c4,(0.7,1)

节域物元矩阵:

R=N,c1,(0,1)c2,(0,1)c3,(0,1)c4,(0,1)

(二)确定各判据的权重

在最终判定结果的计算中,需要用到各判据的权重矩阵W=[w1,w2,…wn],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本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经过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后,得权重向量为:

W=[0.4250.2120.1050.258]

(三)算例分析

设有变压器的仿真试验结果(采样频率1000Hz):

I2/I1=0.134;Δ(I2/I1)=0.07

有7个采样间隔的波形呈现不对称性质;电源侧电压保持额定。

经数值计算后得:

P=[-0.3380.249]

该向量中的因子代表了综合判定结果对不同判定结果的关联程度。取其中的最大值0.249所隶属结果为最终判定结果。可以得到最终综合判定结果为励磁涌流。

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单一判据,如二次谐波判据,在某些情况下将引起识别不出励磁涌流的情况,如本例中二次谐波含量为13.4,这对于定值为15的二次谐波制动的保护将引起误动,而使用本算法,经过多判据的综合判定,即可识别出励磁涌流。由于使用多判据,使保护有了更高的可靠性,多判据之间更容易做到优势互补。

三、结论

本文在参考相关论文和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采用多判据识别励磁涌流的新算法;同时,利用动模实验得到的数据,运用MATLAB语言对此励磁涌流识别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器空载合闸时保护能可靠闭锁;变压器处于故障时及空载合闸于故障时保护能够可靠不闭锁。

与传统的保护相比,本方案综合多判据,容错性较好,避免了因为某一单一判据超过阈值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的情况。同时,可以很好的实现新旧判据的结合和交换。

基于模糊理论的励磁涌流识别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多判据的识别方法,与之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的模糊识别原理对各个判据的权重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作为一种能综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模型的系统性、合理性,又能让决策人员充分运用其有价值的经验与判断能力,为权重的确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路。

2.模糊识别原理在各个判据的隶属度及其权重的基础上,得到一个综合权重,通过判断综合权重与门槛值的关系判断是否是励磁涌流,固定的门槛值很难适应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本方案采用比较关联函数K0与K1的关系的方法确定最终的判定结果,回避了门槛值的确定,使得判定结果能够更好的反映实际情况。

本文所做的工作只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仍有一些问题尚需解决,如优化判据的选择、物元经典域的调整,以及其他形式关联函数的尝试等。希望此研究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蔡文.物元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蔡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J].科学探索学报,1983,(1).

[3]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4篇

《杂诗(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忆东山二首》李白: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流莺》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放言五收(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绝句二首(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首先看王维的杂诗,作者纯用白描记言,简洁的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态,口吻等表现地十分生动,显示出我急欲知道故乡人事的心情。写的十分传神。二末两句看似突兀,怎么不说亲人,而单单谈起一株梅花呢?其实,窗前的寒梅已然成为作者心中的故乡的象征。因此,“寒梅”即成了对故乡思念的寄托。然而,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这一问,全部寄托了心中那对故乡的思念,这一问,实则省去千言,而又胜似千言,把作者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王诗《相思》也属于这一类,以富于情致的事物寄托情思,而寄语设问又亲切,令人神远。此外,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以发问表现诗人内心复杂强烈情感的还有如《咏蝉》《寄夫》《绝句》(杜甫)等。

以王建诗为例。诗人写“秋思”并未采用正面抒情,直抒心切,而用疑问语气。可是明明是诗人怀人,诗人却用“秋思落谁家..”,仿佛“秋思”唯有诗人才有。这看似无理,却表现出了诗人的情痴。这种“似放实收”的手法,还有礼李白的《忆东山二首》。那么,从另一种角度看,这种由眼前景以发问形式将读者引向更广阔地方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也是属于类似

另外一类――借外物之口,写自己之心。以骆宾王《咏蝉》为例,诗人以比喻说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他不是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品性却不为时人了解。须交待一点,这首诗是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解忤武后,遭诬以贪赃之罪下狱后写的。诗人借蝉之口,表达了不被人理解的悲慨。诗人这一问,似与蝉浑然一体,而又明明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内心。李商隐的《流莺》属类似。

另外一类,以问发人深思。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全诗是想说:对人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用漫长的历史去衡量判断,否则极易出现错误。末句一句既警醒了人们,也启示了人们,这正是问句使人深思的作用。

总之以例概全,虽失偏颇,但也能大概的概括问句在诗中的作用:更深入的表现诗人内心,更广阔的转移视线,更委婉的表达道理。这一深入一广阔既可以将诗句进入读者的内心,也可以将读者引向更广阔的视野,而读诗的韵味其实全在这一进一出中。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写作缘由;意境赏析;教学方式;诗歌主旨

近来,笔者观摩了一节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为课题的公开课。课中,教者要求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逐句翻译的方法,揣摩词人融入词中的情感,并进而赏析词作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很明显,在教学理念上,教者的诗词教学以翻译为切入点,并以此为诗词内容理解的重心。事实上,从平时的大量课例来看,不少语文教师是这种做法的坚定拥护者和自觉践行者。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限于字面含义,继而对词人情感的解析也多浮于浅表层面。例如,对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赏析,不少学生对其直接翻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为伤心之事就是离别,又哪能经受得了这萧瑟凄冷的清秋季节?”由此,学生得出结论:词人抒发的情感是离愁别绪。很明显,学生对诗词的把握是走了“捷径”,仅满足于对语句的翻译。但穿过这个“捷径”的代价也很明显,学生并没有从路途中观赏到隐匿于词作丰茂枝叶下的繁花,对于词作的意境领悟不足,对于词人借以抒发的情感分析不够细腻和全面。

从日常教学以及学生习题作答情况来看,以上所述问题可谓通病。我认为应从诗歌创作发生的源头和文本的深层解析两个角度,突破“译”的局限,借助“悟”的方式,全面而准确地赏鉴词作。

一、解析事件,明了创作缘由

俗话说,有因才有果,一切皆是因果,没有偶然和巧合的事。对于诗人而言,他也不会进行无病式的诗词创作。为此,在学生不太知情的情况下,教者自身必须先行明了事件在诗词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继而引导学生细加解析这些事件。

首先谈外显的事件。只要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即使是运用翻译的方式,学生也可以轻易判断出作者情感的类型及情感取向,进而分析出具体的情感。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做到的,但大多又仅仅局限于此,总给人以解析得浮光掠影之感。

除此之外还有内隐的事件。从创作心理学来看,诗人的创作都有动因,它包括内部根本和外在诱因两个部分。正因如此,诗词呈现的情感往往具有内蕴和多元的特点。因其内蕴,仅靠对诗词的翻译,难以深入而全面地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如前文所述,学生最多从翻译中把握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至于其深层的情感,学生们往往是无法透彻领悟的。与此相关的是,因其多元,仅靠字面的翻译,学生也很难从这首词作中解析出柳永更多的情感。

对作者创作根本动因的探求,应该成为学生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就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而言,柳永的创作也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首词写作于词人离开北宋都城汴京之时,在此之前,词人一直处于仕途失意之中。对于一个志在有为的士子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人生打击。在此情境中,恋人在郊外为他送行这一行动直接诱发了词人情感的喷薄而出。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有着“男子作闺音”的独特传统。就这首词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明晰柳永政治失意的基础上,对词人生发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产生全新的理解。这里经由与恋人的不舍与离别,融入其个人的政治遭遇,自然生发对当政者的政治依恋,就像恋人对他的依恋一样。当产生这种认识时,对诗歌的解析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了。

二、赏析意境,揣摩词人心境

诗歌的最大魅力应在于意境的营设与领悟,但翻译式解析无疑使其丧失了韵味,也成为学生疏远诗歌、不能从中汲取营养的重要缘由。在由表及里地解析诗歌事件的基础上,教者很有必要,也很需要用心地帮助学生融入诗歌,合乎意境,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首先,引导学生张开思维之羽翼驰骋诗歌海洋。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必须跨越翻译的藩篱,进入诗歌灵动的世界,想象是学生必须倚仗的“法宝”。可以讲,不少学生拘泥于现实的存在,他们难以将现实之物与意念之物有机关联起来。即如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赏析,学生们习惯于将其理解为前路之遥远,云雾之缭绕。此时,教者需要帮助学生将“烟波”与“暮霭”对应为比喻之物,想象为充满曲折和众多变数的个人前程。如此,诗歌的境界顿出,韵味骤生,魅力无限。

其次,学生需具备共情意识。诗歌的解读本来就是一种情感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由语言融入诗境,由诗境揣摩作者外显和内隐的情感。例如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赏析,学生需要进入离别的情境,需要领会词人与恋人彼此不舍与珍惜的情感,需要剖析出词人少有人懂而又与懂他之人离别的痛楚。只有达到这种情感共鸣,词作的真意与深意才会真正显现。

三、全盘领悟,掌握创作主旨

诗歌虽然简短,但它全然是个整体。既然是整体,就需要站在全诗的高度,全盘领悟词作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的创作主旨。

就柳永的这首词而言,教者需要站在阔大的背景下,在大脑里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晰事件的缘起――仕途失意,被迫离开京城。带着这样的心境,在凄凉急促的秋蝉鸣叫声中,急雨骤停的傍晚,恋人为柳永送别。在这种倍加让人感动而珍惜的时刻,词人珍惜恋人的挚诚情谊,感叹船夫不解风情的催促,反思自身在京都的种种坎坷遭遇,进而迸发无尽的愁思。他想象自身在酒醒之时的情境,“杨柳岸晓风残月”,自己孤身一人,无人相识,也无从认知所在何处,充分表白他对前途的迷惘与困惑。于是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这竭尽心力的表达中,词人恰当表白了自己的一腔哀怨之情:不管自身怎样表达对统治阶层的忠诚之心,但是又有什么人接受自己的表白呢?于是,在这满腔哀怨之中,哀无人理会,但怨有学生的领会,学生对词作的理解也自然超越对离别的认知,进而升华至对政治“分手”的深层认知。在此基础上,词人的创作主旨自然显现。

诗词赏鉴是一大难点,但只要掌握方法,一切皆有可能。笔者建议教者引导学生以事件的起因及词作发展的动因,以想象的方法融入诗歌意境,突破翻译的局限,以心灵的感悟为宗旨,以诗词的整体赏鉴为出发点,全面而透彻地把握住作者的创作主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

西江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梧州市委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