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话笑话

普通话笑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通话笑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普通话笑话

普通话笑话范文第1篇

我家设有收购站,大量的农副产品集中收购起来,然后由购销商运往各地销售,在这期间,也有许多的老板常常打来电话或直接前来洽谈生意。记得去年“月半”前后,家里收购了大量的甜椒,由于市场上供过于求,且事先没有联系好“买家”,出售无望,妈妈急得团团转。到了傍晚,终于等到一位客商打来电话,可妈妈“喂、喂”了一阵子就挂了电话,妈说听不懂对方说什么。过后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位从外地来的、说普通话的客商,由于无法洽谈,他已经到别处购买了,好端端的一笔生意就这样泡汤了。

妈妈开始尝到了不懂普通话的苦头,好强的她有一股不服劲,下决心学说普通话。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们也来了劲,纷纷学说普通话。他们跟着广播、电视学,让子女教,碰到困惑就去请教学校的老师,学后用,用中学,他们说普通话的水平慢慢提高,如今与客商谈生意做买卖如鱼得水。

长年跑促销的吴大叔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我以前嗓门大,方言重,就没法跟客户谈生意。学会普通话后,找我谈生意的人多了,成交额也高了,这里面少不了普通话的功劳。”

人人都学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已成了村里人的新时尚。

普通话笑话范文第2篇

1、推广普通话是国内国际社会各项活动的需要。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各项经济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依靠普通话进行交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十分重要、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

2、目前的农村小学,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仍然不说或很少说普通话,课余时间基本上用方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用普通话交流还好些,课余时间尤其是离开校园几乎就谈不上用普通话了。

二、策略

在农村教学中如何推广普通话?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两点入手: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普通话的认识

首先要统一认识和思想。一定要摒弃那种认为利用方言同样能搞好教学的观念。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及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普通话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只是把它当作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对待。要明确只有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才能更有利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对所有地区的所有人都有益处。

其次要克服说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农村学校由于缺乏说普通话的氛围,一些教师和学生即便想说普通话,也害怕讲不准,怕别人笑话,怕出丑。学生不敢大胆开口去讲,普通话水平当然就很难提高。

二、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推广普通话的实效

1、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创设讲普通话的环境。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良好的氛围是在农村推广普通话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农村学校应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讲普通话并不是“打官腔”、“现洋相”,而是将来走出乡村、走向全国全世界,与别人进行有效交际的一项技能。

2、将推广普通话日常化、制度化、持久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带头讲好普通话,讲准普通话,起示范带头作用。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小广播员比赛等,使推广普通话日常化。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个现实,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普通话笑话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普通话;策略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指出:普通话是国家的通用语言。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政策,要求各窗口行业和一些特定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普通话等级证上岗。在公共服务行业中,普通话已成为第一服务用语,商业、邮政、电信、文化、交通、旅游、铁路、民航、银行、保险、医院等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都要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普通话水平已成为考核、评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他行业的许多公司已把是否具有普通话资格证作为应聘条件之一。但目前,高职学生的普通话存在着一些问题,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一、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现状

1.生源地域差异,方言情节严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母语和方言。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口语表达具有明显的方言特色。学生的地域差异造成方言复杂,分歧很大,南北方言差异明显,学生普通话水平迥异。例如北京、内蒙、新疆等地北京官话的学生普通话相对标准;福建、海南、浙江等地闽语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读塞音、塞擦音时,今多数读不送气清音、少数读送气清音,“猪”等字读[t]声母;广东、广西等粤语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读塞音、塞擦音时,大多今逢阳平阳上读送气清音,逢阳去阳入读不送气清音,塞音声母一般只有[ts、ts’];湖北方言存在平翘舌音不分、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韵不分的问题等等。特别是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有的学生无法用普通话交流。有的学生虽然语音上是普通话,但词汇、语法仍然带有明显的方言情节,成为交际的严重障碍。另外城乡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不可否认,城市的学生,学校的语言环境较好,老师普通话水平相对标准,耳濡目染,整体水平较高。而农村的学生,教师的水平相对薄弱,地方方言色彩浓厚,有的根深蒂固。

2.专业、层次有别,语言规范各异

高职院校由于一主多翼的办学模式,有普通大专学生、中专学生、成教学生,普通大专学生中又有对口单招的学生和普专学生。中专生大多是本地的基础较差的初中毕业生,方言地道浓厚;对口单招的学生,有的在中专学过普通话,拿过普通话等级证书,因此普通话较好;普专学生以前接触的规范普通话少,缺乏普通话理论知识和语言规范意识。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进校时文理科的差异以及学习专业的不同,普通话的规范状况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由于考导游证,语言规范意识强,普通话普遍较好;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女生多,先天条件好,普遍比工科类的如汽修、机电的学生水平高;文秘专业学生由于开设有现代汉语课,对普通话接触较多,语言规范意识较强。由于专业、层次不同,导致学生普通话的规范意识参差不齐。

3.学校重视不够,课程边缘化严重

有的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普通话课程被边缘化,地位削减。有的将普通话开设为选修课,约18个课时,晚上近百人上大课,教师难以个别辅导;还有的没有教材,教师精心制作课件,上课口干舌燥讲解,学生没有训练材料,课后无人问津,考试效果不太理想;有的教师想编一些资料,但费用不方便,只好搁浅;有的虽有教材,都是些大众化的教材,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性不强。例如词语、朗读等材料大众化、文学性较强,缺少专业方面的术语,缺少专业方面的文章,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低下

有些高校,没有从事普通话教学的专职教师,由语文教师或普通话好的教师兼任。由于教师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语音学习,没有正规地接受普通话训练,往往教学时力不从心,不能准确分辨学生语音的毛病,因此也就不能对症下药纠正学生发音的错误和缺陷。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沿袭传统模式,有的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课件仅用于声韵调和字词句及课文的展示,不能实现对学生方言语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并未有“质”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到校后,教师上课前,先对学生进行摸底,看看每个专业学生生源情况,包括地域分布、城乡分布,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对一个自然班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方言辨正,有代表性地进行语音示范,制定一个训练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除了教会基本的语音发音外,更重要的是纠正有代表性方言的错误发音。

2.改进教学,手段多样

上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多少,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适度讲解,本着够用的原则,重点训练常见的单字、词语、朗读、说话。结合测试中的问题,逐一重点训练。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如开展语音笑话、绕口令、词语接龙、讲故事、朗读、演讲、情趣表演等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

3.形成网络,全面铺开

(1)形成三级管理机构。校领导分管学校语言文字组织机构(校语委)――各部门、各系部的领导组成推普领导小组――由班级的推普积极分子组成推普小组

(2)设立宣传标语、标牌。学校的主要公共场所如教学楼、办公楼的楼道、办公室、教室等可设立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和校园文明相协调的永久性的宣传标语、标牌,营造浓郁的校园推普学普氛围。

(3)重视媒体宣传。校园广播在推广普通话方面具有强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切实保证语言的规范性、纯洁性。可开辟推普专栏,利用考试前一段时间播放测试的普通话朗读材料等。还可以利用专栏、板报、橱窗、报刊等媒体,结合每年9月份的推普周宣传普通话的政策,结合测试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建立相关的督导机制,规范管理,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发挥其示范、引导和教育作用。

4.注重实践,加强训练

推广普通话,不仅只是课堂这一阵地,普通话是学校的校园语言,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加强实践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交际能力。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结合教育部、等主办的“中华诵”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传统节日为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参与,可让学生自制录像,将作品在学校进行参评,并将好的作品上报参赛。

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二是服务活动,如组织慰问献爱心、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三是联谊活动,如与其他院校的师生联欢等;四是积极参加一些学生社团,如演讲协会、营销协会、话剧社等。通过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他们的普通话交际能力。总之,普通话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普通话交际的训练也是多维度的,只有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训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将来成为职业岗位上有较强语言交际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5.以测促练,持证毕业

开展普通话测试,促进学生练习,要求每位学生持普通话才能拿毕业证。有条件的学校一年可以组织两次普通话测试,给学生提供多的机会,强化学习的意识,强化不断提高的意识。测试之前,报名宣传到位,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自觉自愿报名;考试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出学生的真实、实际的水平。成绩出来后,把每次考试中的一级乙等的同学进行公示,出光荣榜,同时进行物质奖励。让学生明白学习普通话不仅可以修学分,还可以取得普通话资格证书,给将来就业增加一道砝码。

6.编写教材,够用实用

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够用、实用的原则,依据高职教育特点,做到理论上深入浅出,训练上系统实用。以语音训练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要体现专业的特点,加强通用语和职业用语的训练。在普通基础训练方面,除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列出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语音训练外,应适当增加专业词汇的语音训练;口语训练方面,对于不同专业,选择编写带有职业(专业)特点的文章进行朗读。二要体现不同方言学生的特点,在语音辨正方面,特点表述准确,问题分析透彻。

参考文献:

[1] 谢芸.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方法探寻[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普通话笑话范文第4篇

一、当前高等院校普通话口语课教学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有些学生在入校时有一定的普通话语音基础,但语音状态尚处在由方言向标准普通话过渡的阶段,语音规范化程度不高。这些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够按老师的要求系统地学习普通话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开展普通话训练,但对普通话学习的必要性和学习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练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很多学生在课下交流时语言往往比较随意,甚至于常常使用方言进行交流,他们不重视语言的规范化,仅仅是满足于听懂即可。而普通话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日积月累、反复调整、逐步提高的过程,缺乏运用规范语言的自觉性,缺乏良好的普通话氛围,就很难使普通话水平得到快速、高效、实质性的提升。

(二)学生普通话语音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等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据调查,农村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城市学生,普通话表达水平却远远不及城市学生,这一现象在全国高等院校具有普遍性。由于来自农村的大多学生以往没有讲普通话的习惯,因而讲起普通话来不可避免地有着较为浓重的方音。这些学生由于怕受到同学们的讥笑,因而在课堂上很少发言,平时也很少说普通话。另外,高等院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有南北方的差异。大体上来看,北方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水平整体较好,但词汇和语法的运用情况不够理想。南方的学生由于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但词汇和语法方面较普通话没有明显的差异。

(三)课程内容背离语言规律

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技能课,普通话口语课程的课时量十分有限,大多只有36学时。因此,尽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明确的标准,但因各大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往往都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语音方面,而忽略了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训练。几乎所有的普通话教材都倾向于语音,学校教学都会围绕普通话语音开展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基本上不涉及词汇和语法的内容。这种教学倾向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即语音规范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词汇、语法,致使学生在日常交流过程中语言经常夹杂着方言词语和方言语法。由于忽略了学生普通话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普通话口语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四)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活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教学达标的水平。高等院校的普通话教学常常是大班集体授课,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如果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难免会陷入窘境。一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专业知识结构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由于缺少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就变成了一台“独角戏”,致使课堂气氛低沉、枯燥、缺乏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只能是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接受,逐渐也就失去了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充分

普通话教学是语言教学,必须依靠音像设备、语音教室来辅助完成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许多高校对普通话口语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通话教学仍然处于一支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的“三个一”阶段。教学缺乏必要的视、听、说全方位组合的语音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致使教师不能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地运用到普通话教学中,不仅无助于扩大课程的容量,也不利于学生弄清语音的细微差别和把握学习要点。

二、高等院校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一)积极营造普通话学习的氛围

普通话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高等院校虽然普遍开设了普通话课程,但一周两学时的课时量显然不足。从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增加普通话口语课程课时仍有很多困难,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更要自觉地在课余时间加以实践,将普通话学习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语言学习离不开好的语言环境,各级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通过宣传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能否运用普通话是衡量文明修养的标志,准确流畅的普通话有助于提升自身形象。宣传要通过多种途径,可以是校园板报、学校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络,也可以充分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第二课堂。在校园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氛围,切实把学校建设成“推普”的阵地,让普通话成为高校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校园语言。

(二)采用小组化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高等院校普通话口语课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优生差生混合的大课教学形式,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普通话水平可谓参差不齐。在这样的大班里授课,由于普通话程度不同的学生掺杂在一起,因而时常会出现普通话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而普通话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又消化不了的问题,老师很难兼顾这两个方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得不到满足,不能使所有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提高普通话口语课教学效率就成为一句空话。为了改善普通话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以往大班中的几十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由教师分别确定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由于为各组设定的目标适合学生自身的语言状况,就避免了普通话训练的盲目性,保证了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进行分组训练前,教师一定要通过模拟考试将学生当时的语音状况摸清楚,结合实际制定出符合每个学生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在小组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因材施教”。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纠正学生发音时不必面面俱到,并提倡循序渐进,一个问题突破后再提出下一个目标。这样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有助于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三个要素。语音是语言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的外壳;词汇是语言的构筑材料,是进行思维的物质凭借。词语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是衡量一个人口才的关键要素;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所遵循的语言规范,语言表达符合语法规范是良好语言素质的基本条件。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者是不可割裂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使学生在口语表述时出现缺憾,影响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辞不达意、语病连篇的情况,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普通话口语课教学不仅要关注语音,还要把语法、词汇纳入教学内容,以语音为主,兼顾词汇、语法,对三个方面都要重视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教学比较枯燥、单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寓教于乐,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普通话口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及学生特点将多种方法融于教学,不仅要注重方法的多元化还要注重方法的灵活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轻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等单调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着开展笑话故事会、小品表演、相声表演、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方式。还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为情景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切实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双方轻松自然地交流。情景对话可采用“打电话、商店购物、求职应聘、向老师请教”等话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这些内容用录音机或摄像机先录下来,然后对录制内容进行回放、分析,师生共同对照普通话语音规范、词汇规范和语法规范来查找存在的问题,力求在反复纠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普通话表达是口耳之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把普通话教学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讲述声母发音部位、单元音舌位状态时,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把图表用大屏幕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名家诗歌朗诵、经典的电影对白、幽默滑稽小品、专题片解说词、演讲、辩论比赛等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办“普通话口语网络课程”,尽可能地制作一些音视频文件,并把这些文件放在网络上以便师生共享,利用网络开拓学生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端梅.论高校普通话课程建设与改革[J].潍坊学院学报,2003,(01).

[2]冯华.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03).

普通话笑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高校普通话教学;重要性

在高校的教学安排中,大多都设置了普通话教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的教师在授课中,课程设计比较宽泛,着重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很少进行拓展延伸。普通话教学应该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学生的普通话练习。模块化教学着重将课程划分为具体的几个板块,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之前也有文章讨论普通话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但大多比较强调模块化本身的优势,而忽略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本篇文章将主要从三个方面:高校普通话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以及模块化教学在高校普通话教学中的意义来谈一谈论模块化教学在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高校普通话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普及普通话是为了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文化传承与传播。在高校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普通话学科的学习。有的学生自认为平时用方言交流没有障碍,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并不大。也有的学生自认为普通话讲的不错,在课堂上很少积极训练。还有的学生普通话讲得不好,很怕自己张口被同学笑话,越发不愿意进行练习。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并不明确,课堂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每堂课只是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很少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高校的学生都统一需要进行普通话考试,尤其是对于师范生而言,应该加强普通话课程的安排。也有的学校普通话上课人数较多,教师往往并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且高校的学生基本上来自不同的地域,每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清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不同,纠正方言语音,强化普通话的语音,才能够学好普通话。有的方言中是声调存在问题,而有的方言是韵母方面与普通话存在不同。例如在西南地区的方言中没有e,uo这两个韵母,读普通话时往往用韵母o来代替。也常常将后鼻韵母的字读成前韵母而产生歧义。

二、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模块化教学将教学任务划分为具体的板块,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普通话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速成,而是需要学习基础的语言理论知识和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模块化教学应该与普通话的学科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普通话教学中运用模块化教学,能够提高普通话课堂的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情况。模板化教学在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结合我国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符合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改进。

三、模块化教学在高校普通话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切实教学计划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知识让学生按照考试要求进行备考。也有的教师将课堂内容根据考试的题型划分成各个板块,但是普通话学习并不能只局限于考试。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普通话的目标,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意识。普通话水平不同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普通话学习目标。根据教师教学内容所划分的不同板块,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学习普通基础语言知识,要熟记声韵母的发音方法,朗读与表达要加强文本练习。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的学习对于习惯说方言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的y度,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帮助学生逐渐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张口讲普通话,乐于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

(二)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学习

普通话的学习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纠正学生的发音缺陷,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增加学生普通话考试的通过率。按照模块进行普通话教学,可以划分为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与方言、朗读与语言表达、备考准备。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发音方法、声调的五度标记法、声韵母的发音方法,明确普通话基础的知识。普通话的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实践部分。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普通话的具体情况,由易到难,由低到高,从词汇、语法、声调、声韵母、朗读语感、正常自由谈话,循序渐进地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按照一定的板块进行教学,将普通话学习化整为零,制定具体的步骤,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提高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普通话学习并不能只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普通话的理论知识属于最基础的语言知识,有的学生的普通话讲不好,并不是因为音调音色的问题,而是声母、韵母的发音存在问题,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声带的颤动的情况、气流的强弱等,每个声母的发音要领有所不同,韵母也是如此,掌握具体的发音要领,才能够吐字清晰。

(三)有利于拓展延伸,丰富课堂内容

普通话学习不能只注重考试资料,应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丰富教学素材。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在不同的模块中适当增加绕口令、优美诗歌短文。例如在讲普通话基础知识板块,声调是最常见也是在说话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进行与声调相关的绕口令练习―《梁木匠与梁瓦匠》:梁木匠,梁瓦匠,俩梁有事齐商量,梁木匠天亮晾衣裳,梁瓦匠天亮量高粱,梁木匠晾衣裳受了凉,梁瓦匠量高粱少了粮,梁瓦匠思量梁木匠受了凉,梁瓦匠量想梁瓦匠少了粮。并且应该进行材料内容的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富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例如《白杨礼赞》、《故都的秋》、《背影》等素材,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中,了解作者感情的起伏波动,运用恰当的语气与语调进行朗读。模块化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普通话的具体的水平与能力,可以将学生划分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要求,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的普通话情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普通话课堂模块,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例如普通话与方言板块,可以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展示自己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模板化教学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四、小结

在高校的普通话教学中,有些学生并不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往往在课堂上应付差事,认为普通话的学习特别简单,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也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太认真计划课程内容,只选择与普通话考试相关的教学资源,而很少拓展延伸。之所以设置普通话科目,并不仅仅为了能够帮助高校学生通过普通话考试,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联系与发展。模块化教学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划分为具体各个不同层次的板块,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在高校的普通话教学中运用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普通话的练习,促进学生逐步解决在普通话表达上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拓展延伸,丰富课堂内容。

参考文献:

[1]吕洪君,于宝证,解光军.基于模块模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

[2]李雅翠.普通话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