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些年来,伴随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农产品营销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不断的探讨我国农产品的未来发展之路,探索一条有效的农产品营销之路。本文就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通过多个地区的区域联合创建本地区的优势品牌,从而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不断转变,伴随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生产力能力逐年增强,农产品供给由过去的总体短缺变成了现在的供大于求。同时,由于加入WTO以后,国外的农产品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国内农产品的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农产品营销面临新的挑战,探索一条有效的农产品营销之路是目前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农业产品的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1.1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进行品牌营销策略,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结构。通过品牌营销策略,可以使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更加细致紧密,同时还可有效的推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2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可以有效的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同时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品牌农产品的最终成品一般都是经过多道工序的检验之后得到的,因此产品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品牌农产品与普通的农产品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应的提高,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的冲击力。
1.3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有效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进行品牌营销策略,可以推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提升农产品消费层次。伴随人们的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对消费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多,逐渐向品牌化与高端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与是否绿色环保。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还可提高市场产品的占有率。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品牌农产品会更加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推崇,可见品牌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商机可以进行开发。
1.4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使农民增加收入,从而更快的富起来。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品牌销售,导致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一部分。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消费量通常比较平稳,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且伴随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品牌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就会相应的增加。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2.1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才可以进行,政府的支持给予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近些年,农业部先后下发了一些文件,用于推进与指导农产品品牌营销工作。如1999年的《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与2006年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意见》。各级政府与相关主管部门积极进行合理的引导,并从资金、法律与政策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因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农产品品牌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实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探索使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快速致富的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党与政府也十分关注农民的问题,中央文件也是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从长远来看,实施农产品品牌策略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2.3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进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条件。我国土地资源广阔,农产品资源品种多种多样,同时农产品的产量也比较多,各个地方都有比较特色的农产品,比如云南的普洱、西湖的龙井、烟台的苹果与新疆的哈密瓜等等,这些农产品资源在国内外都是十分著名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将这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农产品的品牌一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3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3.1 农产品品牌的推广
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可以运用农产品的特殊性,也可使用工业品通常使用的手段。首先,农产品品牌的生产者通常销售能力差,对相关的品牌实际操作缺乏经验;其次,农产品品牌生产者资金通常都比较欠缺,不能使用大规模的传播方式。这些情况都大大的制约了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应积极的发挥政府与协会的作用,重点抓农产品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农产品展览会来推广农产品的品牌,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的客户,我们应通过建立顾客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跟踪消费者的动态变化情况,了解顾客对品牌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加快农产品品牌的推广。
3.2 农产品品牌的定位与宣传
不同的品牌定位需要有不同的价格策略进行匹配,农产品专卖店比较适合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销售;农贸市场比较适合中低档的农产品;大型的超市则比较适合中高端的农产品。
农产品的品牌建立与工业品的品牌建立有较大的不同。农产品的品牌建立刚刚开始,因此其品牌建立中有较多的不利因素影响其发展。如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者文化水平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弱,同时农产品生产地比较偏僻,这些都不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因此,我们应提高生产者的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尤其是当地的农业协会的作用,积极的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农产品的品牌建立创造良好的基础。
3.3 农产品品牌设计
农产品品牌的设计通常包括商标设计、造型设计与产品功能、质量、包装的设计等等。构思精巧、简洁醒目、地域文化内涵丰富、易于传诵的品牌比较容易被人们认可与接受。农产品品牌定位之前,需要对竞争对手与目标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从本质上讲,农产品品牌定位就是找到一个对顾客有价值的差异点,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种差异点传播给顾客,同时让顾客感知到你的差异点,并在心理上同竞争对手区分开。
3.4 农产品资源的集中
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大的地方特色,产品的营养度、季节与质量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关系紧密,因此往往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特色优势产品。我们应依据这些特点,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品牌在建立过程中,数量不应过多,防止消耗资源。
3.5 目标市场的选择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农产品的品牌在建立之前,应充分调查当地的人们的消费习惯,分析消费者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的偏好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品牌策略。
3.6 创建农产品协会
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者通常具有营销能力差、生产分散与生产规模小等特点。分散的生产不利于品牌的建立与推广,而且有时还会增加内部的竞争,减弱当地的农场品的优势。因此,我们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种农产品协会组织。通过协会的力量,统一培训与指导农产品的生产者;统一进行信息收集与共享活动;统一进行农产品的销售与生产资料的采购;统一规划农产品的推广活动与品牌建设。通过组建协会可以减少内部的竞争,因此,组建协会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农业协会考虑品牌拥有者时应考虑其长短期利益,并应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品牌的拥有者可以是各类零售组织、农产品生产大户或农业协会组织。
3.7 完善品牌运行的外部环境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诸多的法律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农产品品牌运营方面的法律更是相对滞后。因此,政府与行业组织,应积极的运用舆论机构、发挥消费者的作用,增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打击多种品牌侵权行为。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增强对品牌商标及其权益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与“制假贩假”等品牌侵权行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的农产品常存在竞争力差、无品牌、价格低、品质低、产业规模小等缺点。在市场中,又不同程度的存在价格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伴随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农业产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应不断的探讨我国农产品的未来发展之路,期望可以通过多个地区的区域联合创建本地区的优势品牌,从而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敏,易法海.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前提与关键[J].现代农业与科技,2007(1):119-120.
农产品品牌使用策略主要是指农产品企业要不要使用品牌,使用谁的品牌、使用品牌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保护和发展品牌的系列决策方案。农业品牌有效使用策略,是指一件农业品牌的一般有效使用要求,即农业品牌的具体使用方式,它包括农业品牌使用的稳定性、农业品牌专指商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农业品牌使用中位置上的显著性等方面的实施措施。
在前面几期文章中,更多地探讨了农产品使用品牌的情况。其实,企业对自身生产的产品不使用任何品牌名,也是一种策略,即所谓的无品牌策略。杜邦公司在能源、化工方面一直是高技术的拥有者,同时更是著名品牌如可口可乐公司、阿迪达斯体育商的原材料供应者。杜邦公司在这些原材料上均隐去企业名,更无商品名。无品牌策略主要优势是可以减少经营管理费用。劣势是因为不为消费者所知,产品推广时渠道阻力较大,渠道公关成本可能较高。对于那些较小规模的农产品种植户或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农产品加工者,以及消费者选购时重质量轻品牌的农产品而言,无品牌策略还是十分有效的。
不过,在品牌化时代,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浓,农产品使用品牌会获取更大的收益。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要经过销售环节才能进入消费环节,这样企业在进行“品牌推出人”决策时,可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自己的商标将产品以大宗方式授予销售商,销售商利用自己的商标销售该产品;将产品的一部分用自己的制造商标,另一部分授予销售商,销售商用自己的商标推销产品。
就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使用的是自己的制造商标。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看,当代消费者在重视制造商信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销售商的信誉。有些消费者愿意到信誉度高的商店购物,甚至不问商品是哪个厂家生产的。例如,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是著名的零售中间商,在消费者心目中只要是从华联超市买来的商品就放心,而为该超市提供商品的各制造商的商标则被淡化。有些销售商愿意用自己的商标出售商品,而不愿意用制造商的商标。其实,这也正是商业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体现。对于制造厂家来说,当然不要轻易屈从于销售企业而放弃自己的品牌。但是,如果企业要在一个对自己不熟悉的新市场上推销产品,或者在市场上本企业的商誉远不如销售商的商誉,那么使用销售商标更易打开销路,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销售商在消费者中长期形成的信誉。
每个企业要根据自己商品和市场等多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如何使用农产品品牌。如果农产品企业确定使用自己的品牌,则有如下策略可供选择。
1 统一品牌策略
即企业决定其所有的产品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名称。例如,河南新郑澳星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包括枣片、成品枣、蜜枣等)统一使用“好想你”品牌。该策略的主要好处是:企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开支较低如果企业的名声好,其产品必然畅销。其次,由于既有品牌的消费者认知度较高,因此。新品推出后或进入新行业后仍延用原品牌名更易为消费者接受,从而省去市场推广“提高知名度”所需的广告费。其三,有利于消除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不信任感,利用统一商标的信誉带动新产品的销售。其四,有利于企业集中各方面力量创立驰名商标,迅速提高企业的信誉。
当然,统一品牌策略的运用也有其局限性,即有时不利于产品的延伸与扩大,因为如个别产品发生问题可能会波及全局,产生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有时企业的产品面向完全不同的市场,统一商标难以适应不同目标市场要求。
2 分类统一品牌策略
所谓分类统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经营的各项产品市场占有率虽然相对较稳定,但是产品品类差别较大或是跨行业时,原有品牌定位及属性不宜作延伸时,企业往往把经营的产品按类别、属性分为几个大的类别,然后冠之以几个统一的品牌。如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在罐头类产品上使用“梅林”商标,在调味品上使用“红梅”商标,在酒类商品上则使用“长城”商标。 分类统一品牌策略的优势是避免了产品线过宽使用统一品牌而带来的品牌属性及概念的模糊,且避免了一品一牌策略带来的品牌过多,营销及传播费用无法整合的缺点。分类统一品牌策略无明显的劣势,但是相对统一品牌策略而言,如果目标市场利润低,企业营销成本又高的话,分类统一品牌策略显营销传播费用分散,无法起到整合的效果。
因此,如果企业要实施分类统一品牌策略,应考虑行业差别较大、现有品牌不宜延伸的领域。
3 个别品牌策略
个别品牌策略又称多品牌策略,是企业在其生产的各种商品上各自使用不同的商标。如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每推出一个新产品就采用一个新商标,号称是当今世界上拥有商标数量最多的公司。采用这一策略,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的需要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需要,按照市场细分原则,以不同的商标去适应不同的目标市场,以利于消费者有针对性地购买商品。个别品牌策略既可以适用于在质量、档次上完全不同种类的商品,也适用于同种类但存在差异的商品。例如,上海牙膏厂生产的牙膏分别按高中低三个档次使用“美加净”、“中华”、“玉叶”三种商标。
个别品牌策略的实施有其独创的优势:第一,减少经营风险,不会因为个别种类商品质量出了问题而牵连全局,第二,有利于在企业内部,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下属各单位之间鼓励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避免依赖于总公司的一个商标生存,第三,有利于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扩大商品销售,特别是在相同类别的不同质量、档次、品质的商品上使用个别商标,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购买力和爱好选择商品。其最大的优势是适合不同目标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风格、爱好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市场细分,减少了市场风险。但是,个别品牌策略由于要注册的商标较多,这就会加大广告宣传费用和设计、注册、保护、管理商标的费用,使企业难以集中力量创立驰名商标,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商标管理的难度。商标过多也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识别。
一般情况下,个别商标使用策略适用于企业产品种类较多,而质量、规格、品质相差较大,或各种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有较大区别的情况。不过,同种类的产品特点差异不明显时采用个别品牌策略,可能会使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主导品牌无所适从,从而淡化主导品牌,给企业造成损失;有时,企业应对不同品质、规格、特性的商品进行准确定位和分类,特别是对高、中、低档产品应给予明确的划分,并且产品个性特色与品牌个性特色达到高度统一,以便消费者有针对性地使用商标;此外,还应对使用在不同商标上的商品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以便
按照市场细分原则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4 企业名称与个别品牌名称并用
即企业决定其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而且各种产品的品牌名称前面还冠以企业名称。例如,美国凯洛格公司就采取这种决策,推出“凯洛格米饼”、“凯洛格葡萄干”。企业采取这种决策的主要好处是:在各种不同新产品的品牌名称前冠以企业名称,可使新产品合法化,能够享受企业的信誉,而各种不同的新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又可以使各种不同的新产品各有不同的特色。
如果企业不打算使用自己的品牌或者因实力较弱品牌知名度一时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时,可以考虑采用贴牌策略。
所谓贴牌策略,是指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冠之以其他企业的产品品牌。贴牌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如体育用品业第一品牌耐克,所有产品均为贴牌产品,耐克公司只负责营销。全国家电连锁国美电器也贴牌“国美”小家电。
贴牌策略的最大优势是贴牌企业(采购方)省去了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的成本。对被贴牌企业(被采购方)则省去了营销、传播、运输、仓储成本。应是双赢的结果。该策略的劣势是贴牌的双方一般是竞争对手,如果同一产品在同一渠道出现,双方不可避免的产生竞争。
因此,实施贴牌策略的双方,最好避免在同一渠道出现,同时,双方的品牌定位应避免是同一消费层级,这样,双方可减轻直接冲突的可能。
二、品牌延伸与多品牌使用策略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产品线可能越来越丰富,这时便面临着产品品牌的延伸或者使用多品牌策略的问题。
品牌延伸决策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包括推出新的包装规格、香味和式样等。品牌延伸通常会有三种情况;向上延伸、向下延伸和水平延伸。
向上延伸通常是原来的品牌档次较低,而后推出高档次的品牌,还使用原来的品牌,目的是挑战高端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向下延伸则是原来的品牌档次较高,而后推出包装简单、价格低的中低档产品,仍然使用原来的品牌。目的是冲击低端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或者是为了抑制竞争对手。水平延伸则是将品牌延伸到不同类别的新产品上来。例如,美国桂格麦片公司成功地推出桂格超脆麦片之后,又利用这个品牌及其图样特征,推出雪糕、运动衫等新产品。显然,如果不利用桂格超脆麦片这个成功的品牌名称,这些新产品就不能很快地打入市场。企业采取这种决策,可以节省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地、顺利地打入市场。
有时,企业为了竞争或招商的需要,还有些企业为了改变原有的产品形象,不使用品牌延伸策略,而是采用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包括多品多牌策略、一品多牌策略和副品牌策略。
多品多牌策略与前面谈到的个别品牌策略相同或相似,不再赘述。这里着重介绍另外两种策略。
一品多牌策略是指一个企业的一种产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一品多牌在竞争较为激烈而又相对稳定的市场情况下,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同时介入新的细分市场,又不愿做新的技术开发时使用。
一品多牌的优势是可以省略新品技术开发的费用,可以低成本介入新的细分市场,可以不影响原品牌的定位(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即使新品牌失败,其他品牌亦能正常运作。一品多牌的劣势是同“一品一牌”品牌策略,且由于是“换汤不换药”,所以,产品结构无质的变化,加上如果运用到新品牌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可能不大。因此,企业如果实施一品多牌策略,最好是在行业及技术均较为成熟、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且新品牌和旧有品牌在定位上一定要有差别。
所谓副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将新开发产品重新树立品牌,但由于新品牌和原品牌在同一产品线,且原有品牌认知度较高,因此,新品牌作为原品牌下属的一个副品牌来投放市场,和原品牌同时输出。如容声冰箱品牌与“精锐一族”冰箱副品牌、容声冰箱品牌与“经典一族”冰箱副品牌、容声冰箱品牌与“数字养鲜”冰箱副品牌等同时输出,海尔冰箱品牌与其“太空金王子”冰箱副品牌同时输出等。
副品牌策略优势是结合了统一品牌策略和单独品牌策略的长处,因此,这种方式现在越来越多被采用。副品牌策略的劣势在于:副品牌一般和主品牌同时出现,因此品牌输出名字可能较长,消费者可能记做了主品牌,对副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再者,副品牌较多为阶段推广的产物,企业的广告费用不可能重点在副品牌上,一但该产品系列被淘汰,副品牌也可能跟着消亡。此外,如果副品牌过于成功,一旦突然由盛及衰,必将殃及主品牌。因此,企业实施副品牌策略时,应是主品牌认知度较高,且副品牌隶属于主品牌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三、农产品品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品牌使用许可问题
品牌使用许可,是品牌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品牌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品牌,是品牌使用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品牌使用许可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弘扬自己的品牌,则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在实践中,这一策略往往又通过横向合作、特许繁衍、松散型联盟等策略得以实施。
品牌信誉的好坏从根本上说是由商品质量决定的,商品质量的优劣是通过品牌作媒体传送给消费者的。一个品牌一旦用于某种商品,经过长期的反复使用后,会在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心目中成为一定质量的象征。另一方面,商品的质量越好品牌的信誉价值也越大,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强。企业使用注册品牌应与保证商品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企业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固然有多方面好处,但决不能为获得眼前利益而滥施许可,如对被许可人的状况及被许可人生产商品的质量不予关注,则会使自己辛苦创立的名牌,因为被许可人的产品粗制滥造而毁于一旦。
2 品牌的具体使用问题
某面粉厂生产的鸡蛋挂面畅销东北三省,包装上的醒目位置印有一只大母鸡和一个大鸡蛋,注册品牌“蓬仙”却“躲”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很多消费者购买该挂面时只认识这个鸡蛋挂面的包装装潢。后来,厂家发现市场上的鸡蛋挂面都使用与该厂一样的包装装潢。由于厂家的该包装装潢不受品牌法保护,该厂的鸡蛋挂面市场被同行竞争占据了大部分。
像某面粉厂这种把品牌置于不显眼的位置,而把商品装潢甚至商品名称弄得特别显著,以致品牌形同虚设,竞争对手乘机以相同或近似的包装、装潢、名称仿冒其商品,从而使厂家受到巨大损失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有的酒业公司将酒的品牌置于酒瓶的脖子上,或者放在瓶贴很不起眼的地方。这种做法的直
接后果是难以通过品牌树立产品或服务形象,难以吸引消费者和用户。企业在使用自己注册品牌时,应将品牌置于显著、核心位置,使其醒目突出,使其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使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很快能够看中自己的品牌,而不能本末倒置,重点渲染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特别是应处理好品牌使用、商品包装、装潢的关系,在商品包装和装潢设计中,应当以品牌为中心,将品牌设计置于显著位置,同时将品牌与商品名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对品牌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
3 品牌使用的稳定性与创新性问题
企业品牌信誉的建立凝结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血,是企业长期努力艰苦经营的结果。保护注册品牌的稳定性则是品牌信誉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只有保护注册品牌使用的稳定,才能逐步提高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使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果随意更改品牌的文字、图形,或者连续3年停止使用,还会导致品牌权丧失的后果。
4 品牌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绿色产品 营销 策略
绿色营销,它体现在企业营销活动的“绿色化”策略中。作为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绿色理念、绿色商品和绿色服务。与传统营销相比,绿色营销更强调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利益,讲究企业活动和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强调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降低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从而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共同利益。绿色需求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基础,实施绿色产品策略、绿色价格策略、绿色促销策略、绿色渠道策略和绿色服务策略。而绿色产品策略首当其冲。
绿色产品的核心是给人们更多的更远的利益或价值。这种利益是通过产品的质量、形体的功能、包装及附加值体现出来的。绿色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纯天然的产品,二是无公害产品。我国的海尔、美菱、新飞等家电企业已向市场推出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等;健力宝、椰风等企业已向市场推出绿色饮料等。绿色产品是世界商品发展的潮流,是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关键,是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争夺市场的关键。
推行绿色产品策略,企业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准确搜集绿色信息
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要在分析自身经营特点和状况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根据真实可行的绿色信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和进行绿色产品的市场定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相当的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市场,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开发研制绿色产品
人们的绿色需求为企业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奠定了基础,绿色信息为企业开发研制绿色产品提供了依据。绿色产品是绿色营销的基础和关键。绿色产品的研发是将绿色理念系统地融入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对现有产品的绿色改造是关键,开发研制绿色产品要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核心产品的绿色设计。即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产品销售地市场的最新环境标志制度和最新国际标志制度为依据的产品设计。这种设计实际要求生产过程中少用资源和能源,尽量不污染环境;产品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耗能低,而且用后便于拆卸、回收和翻新等。
绿色包装的设计。包装上的绿色含量大有文章可作,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往往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如塑料袋、易拉罐等,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分解。为了节约资源,绿色产品的包装设计要尽可能短、小、轻、薄。一方面开展和使用无公害性包装材料;另一方面要研制和生产经济性的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绿色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尽量降低包装及其残余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再循环”“可生物分解”的要求。困扰多年的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被一次性降解饭盒所解决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美国宝洁公司再生纸包装代替塑料包装,重新设计塑料包装以减少塑料用量,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推行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类社会整个经济活动中,生产与消费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厂家如果只知道生产绿色产品,而不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行为,污染大气、水质或是破坏了自然资源,那么在表面看似乎是为消费者的健康着想,而实际上却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一家成功的有责任感的企业,不仅是要生产有绿色环保的产品,而且还要有绿色生产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改进生产工艺,以达到寻找绿色营销要领的目的。还有应增强汽车内燃机的燃油质量,使汽油得到充分燃烧,以减少有尾气的排放量。或是提高生产产品的流程管理水平,尽量减少工业垃圾的产生等等。工业生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人们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方便与轻松的同时,也让人们品尝了环境污染的苦果。据有关资料显示,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绝大部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因此,只有在生产环节上实现绿色化,才能彻底杜绝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侵害,保护我们生存环境中的碧水蓝天。
绿色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无公害生产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这不仅体现出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更实现了企业生产中“人性化”的一面,真正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要求:首先,选择绿色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非再生资源的消耗,着重使用无公害、养护型的新能源、新材料,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节约能源及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速以清洁利用矿物质燃烧和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展原材料的循环套用和回收利用,综合利用边角下料和废旧物质;强化对原材料、设备、燃料等物质的储运管理和生产过程的管理,防止物料的流失和泄露;对工业“三废”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其次,清洁的生产过程,减少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因素,使用少废、无废的工艺,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设计绿色品牌
消费者对目前的绿色产品的概念认识模糊,因为绿色产品与一般产品有什么不同,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利益,并不十分清楚,很难判断某一商品是否为绿色产品。在购买时,往往只根据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品牌是否出名,是否为绿色品牌等来判断产品是否为绿色产品。因此,企业必须在品牌设计上突出鲜明的绿色特征,以便于消费者识别与选购。
开展绿色产品经营
设计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满足环境保护标准的绿色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成功的绿色产品经营是一个必备的环节。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清新、愉悦的购物场所,使之获得生理满足的同时,也获得心理满足,是绿色产品经营的重要内容。其基本要求是:
科学合理地进行摆布陈列。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摆布陈列,才能在充分利用货架的同时,达到商品安全陈列的目的。否则,随意地进行陈列摆布,就有可能使某些商品的质量遭到破坏,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例如,将食品和化妆品同台经营,汽油与服装相临摆放,都可能带来这一后果。目前不少商场都增加了饮食经营项目,由于入口商品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对卫生标准的要求更严,就更应重视不同经营项目及商品之间的科学摆布陈列问题,不然会引发严重事故。
对企业适度装潢,不用或少用对人体有害的装饰材料。在全民环保意识日益深化的今天,商场的装潢设计也需要体现环保要求,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只求程度,不可“贪大求洋”,一味地追求“高标准”。在装潢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绿色装饰材料,不用或少用对人体有害的装潢饰品。一个绿色商场,可能没有装饰豪华的商厦那样美观,但它会更受人们青睐。
努力减少粉尘、噪声污染。商业企业是人群集中且流动性极强的特殊场所,在经营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危害顾客及员工的身心健康。随着商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问题也显得愈加严重。显然,这是与绿色化经营的要求相违背的,须认真加以解决:
其一,最根本的办法,是严格控制企业规模。因为规模越大,人群流动量越大,污染越严重。
其二,提高企业设计的科学性。要根据目标顾客的流量,设计出充足的顾客流动通道和合理的流动路线,尽量避免出现人群拥挤、对流和无效穿越现象。
其三,推广无售货员做法,减少营业人员数量。
其四,采用现代化除尘、降尘设备,将空气中的粉尘含量降到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其五,推行无干扰服务,严格限制店内广播系统和音响的使用,营业员只有在顾客需要时才可提供语言服务,通过这些措施,把商场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绿色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它与传统的营销模式不同,除了包括传统的营销因素以外,还应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利益。我们要把环境管理作为市场营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环境投资与企业的关系,树立企业重视社会公益的良好形象。理顺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关系,树立企业长远发展和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参考资料: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王静,发展绿色产业的途径,《经营管理者》,2001年第9期
3.李树培,谈绿色壁雷下我国经济的“绿化”,《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
那么,如何理解产品的交互设计?其主要是为用户和产品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其目标在于优化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尽最大程度地满足及扩大用户的潜在需求。其中,“交互”一词表达的是双方之间的一种交流与互动的关系。它作为审美的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嬗变过程和历史的断裂。美国人Myron Krueger于1969年开发计算机控制交互艺术。他创作了一个由参与者触发的交互作品。随后,An Sandin等人创作了交互作品Glowflow。观众通过触发一个传感器,使任一喇叭响起,灯光点亮。几乎同时,伊凡・萨瑟兰在犹他州立大学开发了头盔式显示器(HMD),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而对于“交互设计”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就显得更加宽广。
根据笔者研究,要解决交互设计中的人性化策略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
1、在编程之前进行人性化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涉及到交互设计的两个主要任务,其一是信息构架;其二是交互细节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这两个主要任务有时则完全由程序员们完成。他们或许能够非常认真和严谨地设计程序内部的代码,但是却不经意地、随性地设计与人的交互。这样完成的产品虽然不会出现程序方面的差错,但是,当用户在使用之时,必定会暴露不少互动之间产生的问题,大大降低产品的易用性。正是由于程序员们关注于代码的准确率,而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交互细节的设计,在产品投入使用时,才发现与用户交流出现种种困难。此时,即使是再细致入微的程序设计似乎也未能扭转产品惨遭淘汰的未来,因为非程序员的任何事后建议都成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矣!”故若需要保证产品最终能吸引受众、赢得目光,在编程之前进行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即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试想,若是能够通过一些专业的设计人员来根据产品的受众进行详尽的分析,寻找出符合用户的行为、便于用户与产品沟通,以及信息便捷显示的交互设计,之后,再交付予程序员完成,那么出来的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将不言而喻。
2、选择正确而合理的设计
“设计”是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有目的的创作行为。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难以琢磨的词语,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代表着各自的涵义。
著名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曾经提出过一句经典设计名言“少即多(less is more)”,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成为西方后现代设计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无限魅力。那么,我们所探讨的“选择正确而合理的设计”是否也就是这种“少即多”的设计,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所需要选择的正确而合理的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的交互设计。以上述文中提到过的交互设计产品――自动存取款机和手机而言,若要两者在编写程序代码之前,由专业交互设计人员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细致地考虑和关注交互细节,完全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设计,自动存取款机的服务将达到人工服务般的灵活,用户将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机会修改前一秒的失误,不再因偶尔的疏忽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手机的使用者也可以在商店购买到适合自己适用定位的一类机型,不会有多余的担忧与困惑。
3、从概念设计走向人性化设计
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进化的过程。在产品的交互设计中首先深入概念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考虑何谓对用户有价值的,接着研究如何体现其人性化的特质,即这是为人而设计的产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要求,从美学、设计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市场需要等众多因素。当然,要想人性化的交互设计产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吸引更多的用户,依据以上三点来做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互动产品所面对的不同用户群进行研究与分析,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1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12月,中国网民已经突破9400万,上网计算机数量已经达到4160万台,而1998年网民仅210万,上网计算机74.7万台,可见中国互联网惊人的成长,由此带来的必然是对数字信息产品的消费的急剧增长。但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从数字信息产品的特征分析入手,探讨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2数字信息产品的特征
2.1共享性和无形性
数字信息产品可以同时被多人使用,不同的人能够同时使用同一信息进行决策,由此获得的效用既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削弱;数字信息产品是无形的,在购买前,不能像实物产品那样可触摸、观赏。
2.2产品交易的特殊性
物质产品在市场上交易后,所有权发生转移。数字信息产品提供出去后却没有失去所有权,起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可共享,可多次出售、转让,从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生产成本构成的特殊性
数字信息产品是高科技知识的结晶。初期需要极高的投资开发,投入巨大的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这里绝大部分是沉没性成本,即停止生产,就无法收回成本;但产品复制成本非常低,几近零水平。数字信息产品这一高固定成本、低甚至零边际成本的特点决定了在数字信息产品市场中,大规模生产可以使供应商利润达到最大化。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你生产的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就越低。
2.4使用价值体现的间接性
物质产品可以被消费者直接使用。数字信息产品的使用是一种综合分析、增益才智的过程,其使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同一数字信息产品,不同部门、不同人使用后,效果会有很大差距,即使同一个人使用,不同时间其使用价值也不同。
2.5高科技性
数字信息产品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身科技含量很高。
3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营销学家将影响企业营销目标的各种可控因素归结为“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形成“4PS”的营销策略组合。“4PS”的营销策略理论对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也是适用的。但由于数字信息产品的高科技性对其影响甚深。而高科技产品需要专业人员来掌握,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专门人员来营销。因此最为有效的数字信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应是在“4PS”基础上,增加人员(People),即采取“5PS”市场营销组合。
3.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策略中至关重要的策略。营销组合中的其它策略也是围绕产品策略进行的。制定数字信息产品策略,需要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3.1.1数字信息产品的质量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是衡量数字信息产品质量的标准。在进行数字信息产品生产时,要从“三性”出发,努力提高数字信息产品质量。
3.1.2数字信息产品组合面对用户对数字信息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数字信息产品应是一系列产品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提供知识服务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为例,目前,它所提供的数据库不仅针对期刊、报纸、会议论文、专利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而且它还针对各行业提供行业知识、政策法规以及统计数据等。这些信息产品组合可以最大范围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1.3数字信息新产品开发数字信息服务要有预见性和敏锐性,经常进行市场需求调查,研究消费者心理,不断开发新产品。要重视激发消费者应用新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产品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工作,使它对顾客有最大的价值。要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和定制化,就要了解顾客的需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所提供的交互沟通能力,为生产者提供了研究顾客的机会和工具。利用网络可以深入了解顾客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兴趣、偏好,习惯等。许多网站都提供免费电邮注册,但申请时需填写有关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顾客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观察他们的网上行为,网站运行记录文件包含了许多关于顾客行为的有用信息。
了解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后,才能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更有效的调整,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譬如世界闻名的路透集团,其核心业务是提供金融信息。它向全世界数十万个终端提供数据。它把特定行业感兴趣的新闻包装起来。这种包装通过提供信息过滤和搜索服务为产品增加了价值,这对饱受信息超载折磨的消费者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比如你处于造船业,你可以从路透集团购买一份服务,只给你发送有关造船工业的新闻。
3.2价格策略
数字信息产品服务涉及到产品定价问题。灵活运用价格策略,对数字信息产品营销至关重要。单从市场因素考虑,用户在消费数字信息产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应该是其价格形成的基础。同一数字信息产品,对于不同的用户产生的效用差别很大,用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在定价时应区别对待。根据影响数字信息产品定价的因素,数字信息产品的定价方法应采用需求导向定价法。
3.2.1差别定价策略基于数字信息产品成本结构的特征,充分利用消费者对同一信息产品的评价存在差异特点,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与其评价相适合的价格。
3.2.2捆绑定价策略将不同的信息产品打成包以一个价格出售。这个价格要低于单个产品的价格之和。使用捆绑式产品定价策略,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提高效用。
3.2.3收益分成策略用户对数字信息产品的理解和接受有一个过程,可以采取先试用,后付费的方法,也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数字信息产品获得的收益,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3.3渠道策略
运用渠道,借力发挥。把渠道营销当作一项工程来做,简单而言,就是和其他的ISV(独立软件供应商)、IHV(独立硬件供应商)、SI(系统集成商)先进行产品的兼容测试,然后签署战略合伙伙伴协议,共享市场信息,相互捆绑销售。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3.1在数字信息产品的销售中,往往是和集成项目联系在一起,接下项目后,然后再转给其他专业的SI来做,因为人家有雄厚的实力,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深刻把握客户需求。只要SI绑定住你的数字信息产品就行。通过这个合作,双方在技术上清除了障碍,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而且也达到了销售信息产品的目的。
3.3.2共享市场资源。通过与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把自己网站的LOGO与对方交换,把自己的客户资源,市场信息与对方交换,对方的展会、论坛要去参加,自己的展会论坛也一定要邀请对方参加,最好在会场上发点资料,做个演讲。大家都增加了宣传的次数,个体的力量成了群体的力量,而且是相互宣传,更增加了宣传的效果和可信度。
3.3.3通过资本运作来博取市场。与一些官方或者有官方背景的企业进行资本合作,利用他们的资金和市场运作经验,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在政府购买的决策中的“影响力”。而对方也希望有明显收益的项目为自身利润的增长点。让对方占据自己公司的一定股份,让对方有所动力去为你“说话”,把你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去做。在与他们进行资本合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甄选,其次,技术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上,这是自己最基本的东西。可以以成立营销公司的模式,一方出产品和售后服务,对方出资金和市场操盘,从而让双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双赢。
3.4促销策略
3.4.1有形展示数字信息产品的无形性,使消费者摸不到,碰不着,对产品的认识相对困难。使无形产品有形化,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可以采取服务单位形象展示,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字信息产品加工平台而充分体现数字信息产品高科技的特点,组织用户联谊活动和参观活动,对成功的服务案例进行宣传,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包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等多种方式。
3.4.2用户培训数字信息产品在销售中的难题是:一方面,销售人员不太熟悉用户系统等技术问题,提供的产品服务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用户系统的技术专家又不太熟悉信息产品的技术问题。通过培训,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供求双方的密切合作。
3.4.3激发需求
定点定时在各地展开促销活动,可采取散发传单、上门服务等形式进行促销。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
3.5营销人员
3.5.1专家营销专家营销=顾问的工作态度+专家的工作方法。专家营销的核心是帮助顾客购买满意的产品,教会顾客更好地利用所购买的数字信息产品。
3.5.2顾客关系营销数字信息产品的高科技性以及对一定设备的依赖性使得用户对数字信息产品的认识难以做到始终如一,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另一方面,数字信息产品成本构成与定价方法使得建立与用户的长久合作关系尤为重要,依靠用户的重复使用或扩大用户数量能带来显著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