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游作文开头

春游作文开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游作文开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游作文开头

春游作文开头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门见上 设置悬念 引用 抒情 议论 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9-01

面对中考,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水平,拿得高分是不容易的,但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可以使你的作文增色不少,有人说,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文章开头的重要。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因此写好作文的开头尤其重要,可以考虑选用如下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

最常见的“开门见山”有如下6种:

1.线索式。多用于记叙文的开头。作者为了展开娓娓动人的故事或抒发细腻丰富的情感,往往用亲切的语气,自然而又直接地牵出文章的线索。

例文:

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节选自《六个馒头》)

2.要素式。亦多用于记叙类文章的开头,起笔交代有关记叙内容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使读者在文章的开端即获得对文章内容的大致了解。

例文: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节选自鲁迅的《故乡》)

3.情节式。开头扣题而且在不做任何铺垫、不进行任何渲染的前提下直接展开故事情节,从而使文章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趣味。

例文: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节选自《羚羊木雕》)

4.首括式。在文章首段概括全文内容,点明全文题旨,以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意思。

例文:

南山街30委有位“老赖头”,他就是市优秀政协委员、离休干部赖镇东。年近古稀的老赖头,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那每天的“三部曲”。(开篇明旨,点题)

——《老赖头的“三部曲”》

5.谈话式。以甲、乙或A、B对话的方式直接开头且开头直接入题。对话法主要用于构思科学小品,通过设置对话的方式讲清楚某个科学道理。

例文:

“喂,儿子,近来学习怎么样?”“挺好的,爸爸,您什么时候回来?”“恩——近来工作有些忙,我尽力吧!你中考一定要好好考啊,相信有老爸在呢!”“嗯……”

——《那一刻,我们相拥在一起》

6.论题式。这是论说文常见的开头方式,它们开宗明义,直接触及正题,或者首句提出论点,或者首段亮出观点,毫不拖泥带水,显出议论、评说的鲜明态度和写作的力度。

例文:

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但我认为: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不一定有益,有时(假如读了坏书)会造成损害。像教育家徐特立说的:“有关家过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无益身心的事大多来源于读了那些坏书。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少年的犯罪事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就是被那些不良书刊污染了心灵,染上了不良恶习,导致最后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开卷未必有益》

二、巧设悬念法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

三、引用材料

引用材料开头法,简称引用开头法。它是广泛运用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种取材丰富、形式多样、表达自由、运用灵活的开头方法,也是一种很雅致的开头方法,特别适用于考场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使用这种开头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平时多积累,名言格言、诗词警句要有充足的“库存”,能做到随用随取;二是所引用的经典话语要与文章内容密切相联,切忌“引不对文”。

四、抒感

抒情开头法,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作文,充满抒彩的开头,能够构成一种意境,具有生动、美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综合起来看,抒情开头法主要有四种表达类型:

1.直接抒情式。作者直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2.叙述之中抒情。在介绍人物、叙述事件、说明过程中渗透感情。

3.描写之中抒情。在人、物、景的描绘,特别是景的描绘中融进深厚浓烈的感情。

春游作文开头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程式; 程式化; 复制; 重组; 格式套用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教师经常会遇到无从下手辅导学生作文的问题,特别是应试作文,这是因为学生对现代汉语不能熟练掌握的缘故。由于学生的词汇积累达不到一定的量,汉语语法知识掌握较少,加上生活体验与生活经验积累得少和简单,写作文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言不由衷,无病或是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空洞,枯燥,甚至大话,套话连篇,毫无真情实感成了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提高学生词汇积累量和语法知识学习外,笔者通过自己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采用“程式化”练习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效果良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一样,因此,这里就小学生作文谈一点“程式化”的意见,仅供参考。

“程式化”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把小学生作文练习简化成一种程式,学生通过这种程式进行作文训练,达到迅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程式化”作文的核心就是按照一定的作文“程式”,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复制”或“重组”等方式进行作文练习,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作文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并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1 “程式化”作文的凡例

(1)在我的脑海深处,有一件事情始终记忆犹新,现在回想起来令我激动不已。

1)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现在想来仍记忆犹新,因为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2)每当看见书桌上摆放的精致瓷器,我不禁回想起与小明在一起的日子。

3)今天看见小明在玩风车,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次春游活动。

(2)在我的心中,有一个人的品行常令我敬佩,他的言行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1)我的爸爸是一个教师,因为他对学生特别好,而对我和妈妈“不好”,今天我和妈妈联合向爷爷奶奶告了爸爸一状。

2)同桌是一个非常老实的学生,于是他成了我的出气筒和开心果。

3)“店小二”是我们班的“知名人士”,同学们只要一说起他来,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

(3)有一处景物,虽然不很出名,但我参观了一次后,被它那种质朴而清纯的美丽所震憾,觉得造物主实在太神奇了。

1)傍晚的天空一片火红,啊!火烧云。

2)“小湾子”是我们的天堂!“小湾子”是我们的“乐园”!

3)爬到白塔山顶,向下一望,心旷神怡;向远眺望,“荡胸生层云”。

(4)家里珍藏的一件物品,最近被爸爸拿了出来,大家看后,都啧啧称赞不已。

1)在我生日的时候,叔叔送我一套书——《老博士》,这几年在“老博士”的指导下,我有了出人意料的进步。

2)我们学校有一株“金桂”树,每年六月它就开花了,那浓郁的幽香弥漫校园,我们在学校里读书可真是一种享受。

3)小明有个玩具,是他爸爸出外给他买的,那玩具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眼光——大家都想玩一玩。于是,大家纷纷向小明示好,而小明却一下子得意忘形起来。

2 凡例分析

上面出示的这些作文开头的例子,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你会发现有规律可循:

(1)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在写;(2)叙述方式不同,结果一样;(3)都是小学作文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如果我们根据这些开头的思路想开去,就会有若干个大同小异的开头。解决“文章开头难”的问题应该不是困难的了。这是“复制”的方法。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句子中的词语换一换,新的开头又产生了,例如:“1,在( )的( ),有( )始终( ),现在( )令( )。”这是“重组”的方法。

“程式化”作文的核心就是“复制”与“重组”。“复制”就是按格式进行作文练习;“重组”就是同一段落中的句子或词语进行更换。

3 “程式化”作文模式

根据小学作文学习标准的要求,我们把重点放在记叙文上,下面就记事,写人设想一点模式:

(1)记事。

可供选择的题目:难忘的事 高兴的事 痛苦的事 一件小事 不该发生的事 ……

模式:

11、过去式。

第一段:这件事情发生在( 时间 ),虽然过去了很久,但现在回想起来( 感想 )。

12 、现在式。

第一段:今天( 时间 ),( 地点 )发生了一( 什么事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第二段:记录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第三段:这件事情给我的启示(教训,收获,今后打算等)

13,将来式,

第一段: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到了2015年,( 谁 )已经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事 )

第二段:想象出来的事物描述。

第三段:想象结论或首尾呼应形式的内容。

14,平起式

开头: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

15,抑起式

开头:我的家里很穷,(穷的情况介绍)……

16,扬起式

开头:看吧,这就是大公无私的代表人物!

(2)写人。

可供选择的题目:高尚的人 敬佩的人 伤心的人 难忘的人 准备学好的人 ……

模式:

21,英雄人物

第一段:人物概括。

第二段:英雄事迹介绍。

第三段:给自己的力量。

22,品质人物

第一段:人物概括。

第二段:品质事迹介绍。

第三段:对人们的影响。

23,普通人物

第一段:简介人物。

第二段:普通事迹介绍。

第三段:事迹意义。

24,同学,亲人,朋友……

第一段:不同形式的开头均可。

第二段:叙事说明人物的特点。

第三段:印象。

春游作文开头范文第3篇

第一个字:“小”。听了好几堂作后讲评课,模式几乎一样,从题目开始,按“凤头、猪肚、豹尾”,或欣赏,或修改,点评结束,课也结束了。看不出年级特点,也听不出本课的训练重点。全方位的评点,听课老师都云里雾里,何况学生。学开车,驾驶经验丰富的人告诉我,开车很简单,有车感就行。可要找到“车感”,对作为新手的我不知有多难,我坐在驾驶座上连车是正是斜、是左是右都分不清,哪来“车感”?第一天,驾校的师傅只让我学打方向盘,表扬我方向盘打得有模有样,在师傅的一小步、一小步的教学下,我很顺利地拿到了驾照。同样,评讲作文不能动不动“凤头、猪肚、豹尾”,学生知道那是“好”,可听了半天,得出的结论却是“太难了,我学不会”。作文评讲课的训练,切入点要“小”,像学车,从打方向盘开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三年级作文《我的同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写的时候,没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一堂讲评课,既要训练语言描写,又要训练动作描写,还要训练神态描写,那就会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根据三年级孩子初学作文的特点,语言描写训练比较容易,我进行“让哑巴开口说话”的训练。这个训练也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就三年级来说至少分四次:(1)怎么说就怎么写。(2)说话句的五种形式。(3)精彩藏在提示语里。(4)不带“说”字的提示语。到了五六年级,还可以训练:(1)提示语形式的“微妙”;(2)关于“说话的内容”;(3)提示语和“文气”;(4)“直述”和“转述”;等等。即便这么“小”了,根据实际情况,一个内容有时还要上几次。光“说话句的五种形式”,我在班上就进行了两次训练,学生才练得比较扎实了。

切入点要“小”,有时候“小”到一个标点。四年级,学生迷上了双引号,双引号泛滥成灾。我找准时机,进行了一堂正确使用双引号的训练课。由于切入点“小”,一堂课都在“折腾”一个“小”标点,效果很好。作后讲评的训练点怎样“小”起来?就像电脑的存储盘,从根目录——子目录——一级子目录——二级子目录到三级子目录,“小”到什么程度,就要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接受情况来定。

第二个字:“透”。每堂课的切入点“小”了,有限的时间里,老师就能把知识点讲透,学生也能印象深刻,而非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要把知识点讲透,前提是对学生的了解要“透”。训练学生修改作文开头的“‘今天’病”——学生作文开头总以“今天”开头,我从“‘今天’病”入手,到“‘今天’病”的变异(“今天上午”到“星期三的上午”到“6月8日上午”)。那“开头”就不能写时间吗?我用课文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当“时间”特别重要、或有特殊意义时,就必须写。

把训练点的知识讲“透”,要设计好训练的步骤,多个步骤,循序渐进。如,训练学生写个好结尾,我有以下几步:(1)欣赏写得好的同学的作文结尾。(2)为同学的好结尾命名,授予“专利”。(3)修改不好的结尾。(4)交流点评。(5)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结尾。由于训练透彻,后来,学生作文的结尾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首尾呼应式、点题式、点明中心式、意犹未尽式、幻想式、水到渠成式、戛然而止式,都有。

再如讲评作文“一次春游”,我训练学生取好作文题目:欣赏学生的作文题目“我的绿色之旅”,让学生说说好在哪里。课后,听课老师指出,点评没讲“透”,可以从“绿色之旅”引出“红色之旅”“灰色之旅”等,游记的题目可以从“色彩”来取,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心情。后来,我补讲了这一点,学生的作文题目还出现了“我的彩色之旅”。可见,只有讲透,学生才能有收获。“宁掘一口井,不挖万条沟”,作文讲评时的训练也是这样。

第三个字:“活”。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能吸引学生,能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到知识。讲评时老师要尽量少用或不用专用术语。要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言语智慧,以幽默的形式融入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写的环境,不是“雨”就是“太阳”,不是“小草”就是“小花”。我说学生像生活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中,写作文,要让人物活在真实的环境里。我还将选材比作裁剪衣服,构思比作设计装修图纸,将材料的选择与整理比作合理搭配的炒菜。这样的“活”的话语,学生爱听,听懂了知识,听出了兴趣。

讲评课的训练方式也要“活”。为了让学生明白,作文时让道理含在故事里,我拿出一小袋精盐,用勺子舀了一点让学生品尝,学生不肯,怕咸。把盐放在水杯中,搅拌、溶解,学生品尝到了淡淡的咸味。老师说,这杯水,好比你的故事,这盐好比故事里的启示。写作文,要把道理、启示,像盐一样溶化在水里,一眼看不出,一品尝,哦,味道全在里头啊。一个抽象的作文知识点,学生通过形象的感知完全明白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小标题”要有内在联系,我创设了一个情景:校长让老师为学校的体育馆、图书馆、种植园取一组好听的名称,我取了三组,让学生帮我挑,结果学生不约而同挑了有“内在联系”的那一组。我顺势指出,取小标题也要有“内在联系”的规律。此后,学生取“小标题”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训练方式的灵活与否,直接关系到讲评课的质量,这是讲评设计的一个重头戏。

春游作文开头范文第4篇

一.低要求让学生爱上作文

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让学生“量体裁衣”,即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来做出具体要求。在练习方式上要多样化。如写读后感,学生可选择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就其中的句段理解进行论述,可就文章中的道理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模仿故事情节来进行类似故事创作;再如日记,可写那天的心情,可写课堂中的趣事,可写和父母间的事,可写班级中的同学,而不一定非得把“主人公”限定于“我”的角色。尤其是在字数限定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来进行把握,而不能“一刀切”。在训练方式上,最好坚持从少到多,由低到高的方式,即可就每天学习的课文中选择几个词语来让学生连词成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再拓展到练段,最后练篇。在文章结构上,要从最简单的“三段式”(开头,中间,结尾)开始指导,而不应一开始就让学生需要在结构上完整。

应该说,通过上述方式,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后,教师再提出更高要求,然后具体指导,学生在获得成功满足的基础去写作,兴趣浓厚了,效率才会更高。

二.多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当然,很多教师都认为作文和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实不然,写作是主体体验的升华,而活动能给主体带来更多的体验。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行路”中会有不同的感受,那样的感受才会更加真切。就写作而言,如果我们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哪怕你用再多的图片或是再生动的动画,学生也无法闻到春花的芬芳,也无法体验到冬雪的洁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丰富写作素材是大有必要的。

活动可分为教室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类。就课内活动而言,因环境小而活动密集,学生见的交流会更加深入,但学生的体验较之课外活动稍逊。如在口语交际的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对象时,教师就可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后来总结,最后再以作文形式来表达其间的体会。当然,在作文活动中,更多活动要围绕作文的主题来进行。一般而言,当教师给定学生一个范围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写作的主题、结构、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构思等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后再去写作。课外活动的形式较多,常见的如作文比赛、学校类似比赛等。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春游、秋游,或去登山、旅游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活动中的体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当学生的体验多了,拥有的素材多了,写作起来也就自然有话可说,脑中的素材也可信手拈来,而不是苦思冥想而无所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也可随之关注网络上的各类比赛,组织学生参与,也可让学生通过写日志、微博、博客等来练习写作。尤其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多读、多写、多指导

读在写作中是较为重要的。但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本身的学习时间就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去读课外作品,只要把课内的做好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读好书,“红楼”、“三国”、“鲁滨孙”、“汤姆叔叔”,只有在文学名著中去畅游,学生才能感受到文学带给我们的美,才会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才会知道“巴黎圣母院”是何等魅力,才会理解“罗密欧和朱丽叶”和“梁山伯和祝英台”那“生死之恋”。引导学生多读书,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每天让学生坚持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做到日积月累。

其次,就写而言,要引导学生摆脱写不好的畏惧心理,凡是自己有感触之时就可写,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读小说就写写人物,读散文就写写那些美丽的句子,读戏剧不妨构思个情节出来。春花秋月可入笔,喜欢明星歌曲也可入笔。作文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就是我们看待、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如果真正能做到让学生把作文当做生活的一种习惯,让作文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作文教学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春游作文开头范文第5篇

一个对生活总是拥有好多神奇灵感好多特别发现的人:

一个从小喜欢阅读长大后非中文系不考的女生:

一个非常热爱孩子最后成了一名“孩子王”的大人;

一个允许孩子犯错但教会他们吸取教训不断成长的老师;

一个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不断摸索、成长的行者。

总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最怕写作文了,不知道写什么好。呵呵,那我教你小小几招秘诀,写作文马上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啦。

一是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都写在草稿纸上。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写《我》,你的脑海里可能一下子就冒出来许许多多的事:让人骄傲的、使人丢脸的;好的、糗的……没关系,都把它飞快地写在草稿纸上,到时候筛选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脑子里先有了定格――这种小事,老师肯定看不上!或这种事情能写到作文里去吗?结果写来写去,只能写掰块橡皮借给同学、攻克难题到深夜之类老掉牙的题材。更糟糕的是自己去编一个感觉比较高尚的故事,结果破绽百出,毫无真情实感。其实你写下来的事,大多都是自己有感触的事,好好剪裁,可能都会成为绝好的素材的,放开手脚,去除概念中的条条框框是写出个性化的好文章的第一步。看看下面两篇范文,虽算不上很出色,却都取材于生活,非常真实、自然,修改一下,就能成为好文章。

二是选自己最熟悉也最有感触的人或事来写。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作文老。是写得干巴巴,除了语言功底外,最大的因素在于这些事情不是他自己非常熟悉非常感兴趣的。不信,你看看平时不太会写作文的同学在谈起自己心爱的足球、篮球、游戏、卡通人物或者自己的伙伴的时候,可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呢,语言之精彩常常令人大吃一惊,所以选自己最熟悉、最有感触的人或事来写,绝对没错!一来,会有很多东西可写,二来,会写得比较生动。

三是每次只选一到两人或一到两件事详写,其他要狠心舍弃掉。即使是分小标题从不同侧面来写人写事的文章(初中阶段分列三个小标题,写三方面的内容的居多)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要都详写――初中阶段,作文一般在600字左右,所以写太多的人或事,就会什么都写不明白,给人的印象只能是流水账,主题不鲜明。所以筛选的步骤很重要,比如写《我》,可能可写的东西很多,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你最想表现自己什么特点?哪些事情最能表现这些特点?把最富表现力的事例留下,其他的,只能“挥泪斩之”,千万不要舍不得,平白无故多出一块,在文章中就宛如一个大“囊肿”,多不美观啊,而且可能会使文章“重病在身”。有时候,可能也没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只要和你要主要表现的东西不冲突,实在舍不得放弃,那么请你略写,来表现人物或事物的不同侧面,但一定要有过渡句,而且过渡要自然哦。

四是平时要细心观察,把最富表现力的一些细节记录下来。比如:范例一中,某委员说的一句话――“大家买好零食啊!到时‘分红’啊!”用“分红”一词是很生动的一种比喻,它往往属于某一个人的“专利”或某个团体的“专利”;又如范例二中作者写自己走起路来就像只胖企鹅似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细节。这种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比比皆是,因为我们周围许多人都有一些自己特有的习惯、动作、语言、神态,注意把它收集起来、记录下来,恰当地运用在作文里。就是一个个“亮点”。别小看了这些“亮点”,它们能使你的文章自然而然地显得生动起来,不必你大费周章去抄别人的“佳句”或自己编撰“妙句”。

五是不要太顾忌语言,怎么想就怎么写,但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可能很多作文平平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的语言再“漂亮”一点就好了!怎么样的语言才算漂亮呢?首先是通顺,最好能生动,再高的要求是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对中学生来说,通顺、生动就不错了。写作文时,先不要顾虑太多,把自己心里话先说出来,口语化一点也不要紧,比如范例一中很多语言都是中学生的“日常用语”,读来也很亲切。但写完后,一定要修改,把那些表达意思不清的句子写清楚,把不够通顺的句子写通顺,把一些很平白的句子略作改装,比如:“我一下子呆住了”可以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变成:“这些话让我一下子从喜马拉雅山山顶跌到死海,‘晴天霹雳’啊……”文章读起来就生动多了。

写作文简单吗?你可以试试看:

我――一个“冒失鬼”的传奇往事

王 欣

一提起“冒失鬼”这个词儿呀,我们大概会说某某人粗心啦,健忘啦什么的,不错啦,我就是这种人。(开门见山,围绕一个特点写,是很聪明的做法,最好不要一开头就一大段议论,诸如:世界上有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有些人……但是我……绕了一大圈,写了一大堆废话,看了就晕菜!)

这可要从我小学里说起……(因为小学时比较傻冒啦)

一天……“来,值日生留下来扫地,其他人可以回家了,不要贪玩啊!”老师一说完,同学们一哄而散。我和好友一起走。走着走者,突然想上厕所,突然发现公交卡还在裤兜里,怕它掉沟里了,叫她帮忙拿着。不久,我“如释重负”,背好书包,拿回公交卡顺手放进书包里了。(必要的铺垫,这些细节要交待清楚,否则后面的故事别人就看不明白了。)

到了车站,我与她道别,拍拍书包外的口袋,钱包还在(习惯了,习惯了)。车来了,我拿出钱包,刚想打卡,咦?卡呢?掉了?!我东翻西摸的,就是无影无踪。这下完了,得走回家了。结果,真的走了……

回到家:“哇靠!热死了!晒‘人干’啊!存心跟我唱反调啊……”(典型的中学生口头语,看了真亲切。只要不是太粗俗的、太反面的,适当运用,运用得当就没关系,老师不会大皱眉头的,相信老师不是老古董啦。)嘀咕了一大堆,才记起作业还没做。于是,我从书包外的口袋,注意!是书包外的口袋拿出备忘录一一卡掉了出来!我顿时傻了眼。

又有一天……“注意啦!紧急密件!下个星期五要春游啦!大家买好零食啊!到时‘分红’啊!”某某委员的几句话轰动人心,全班像要观看某明星演唱会似的,200%沸腾。我一兴奋,把“下个星期五”听成“星期五”了,那也就意味着明天春游喽!那天一放学,我以“超音速”般速度买好零食。可不料第二天……

“老师,今天……今天不是春游吗?”我开始有些怀疑。“怎么是今天?是下个星期五!哎?你书包里怎么没书啊?”这些话让我一下子从喜马拉雅山山顶跌到死海,“晴天霹雳”啊……(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比“我一下子呆住了”是不是生动多了?也不要用“我顿时傻了眼”,因为前面用过了,重复就没意思了。)

后来,只得劳烦母亲大人送书包过来。母亲大人送来的时候,那个眼

神呦,我不想描述了,你猜也猜得到。(原文是:“后来只得叫妈妈送书包过来,唉!”比比看,修改之后,把“妈妈”改成了“母亲大人’,加上了对母亲的神态描写,文章的喜剧效果是不是更浓了呢?)

唉!我上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傻冒啊!我想,我的冒失是宇宙无人能敌的了……

李逸凡

我最喜欢的人?噢,让我想想,对了,是她!

她的的确确讨我喜欢:留着短发,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走起路来就像只胖企鹅似的。(生动的比喻!)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有些胖,所以对什么“减肥”之类的字眼特别敏感。(这句话和上一段文字衔接不紧密,不如改成“胖企鹅尽管可爱,但终究沾了个“胖”字,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特别爱美,所以对什么“减肥”之类的字眼特别敏感”,是不是更好些?)为了减肥,她可真的算得上“呕心沥血”。(怎么个“呕心沥血”法?可以先举些用其他方法减肥的例子,再着重介绍“呼啦圈减肥”,这四个字就落到实处了。)一次从杂志上看到转呼啦圈能减肥,喜得她三天嘴巴没合拢,磨破了嘴皮,求姐姐教她玩呼啦圈。可怜她这个大胖子,不但没学会,反倒报销了一个大“甜甜圈”。唉,一腔热情付诸东流!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虽然她的减肥计划宣告破产,依然一副胖企鹅的模样,可她却有一副好嗓了。提起流行歌曲,如数家珍,一亮嗓子,虽不能“绕梁三日”,在一群班级“粉丝”的追捧下,也常常洋洋自得呢!

此外她待人热情诚恳,整天笑嘻嘻的,同学们找她帮个忙什么的,借本书啦,讲道题啦,她总是满口应允而且尽力办到;班里有什么事,她更是主动请命,为集体出力在所不辞,所以人缘好极了。

“书是生命的源泉”,对她来说,真是说到了心坎里去了。一本好书到手她就不管天昏地暗,上课看,吃饭看。(这段文字和前一段、后一段的文字都不搭调,最好删去。)

相关期刊更多

名城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

形象史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